青岛版 数学五年级 下册 教案3 体积和容积 第二课时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四: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信息窗四: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9—10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经历观察、猜想、试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体积公式。
出示习题: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
交流:(1)20×16×10=3200(立方米)(2)5×5×5=125(立方厘米)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香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简单的一句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1.认识“底面”。
(1)引出“底面”概念。
出示:(如图)提问:老师刚才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
你们知道什么是底面吗?同桌探讨,交流引出:“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的面。
(2)巩固对底面的认识出示:请学生指出长方体可乐箱和正方体啤酒箱的底面。
[设计意图]:认识“底面”,是计算底面积和计算体积公式的关键所在,本环节在学生复习了已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并在复习用的两幅图上引出底面,让学生感受知识就在身边,同时也为研究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奠定了知识基础,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指一指各物体的底面,区分了底面和侧面,加深了学生对于底面的认识。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容积和容积单位一、教学目标1.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计算容积和利用已知容积求未知容积的方法。
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定义 - 升、分升、毫升、立方厘米的换算 - 利用已知容积求未知容积的方法 - 通过计算实际问题中的容积来拓展思维三、教学重难点•容积、容积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方法•利用已知容积求未知容积的方法四、教学过程A. 导入新课1.小学生们,你们家里是否有装橘子的篮子?如果你要去买一个装橘子的篮子,你该怎么选择呢?2.请举手,回答这个问题,你会用什么来衡量这个篮子的大小呢?(引导学生回答“用升和毫升来衡量”。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容积和容积单位。
B. 学习重点和难点1.老师出示水杯、小瓶和大瓶,让学生观察这些容器的形状,并猜测它们能装多少水。
2.老师解释“容积”的概念,告诉学生“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的物质的体积大小。
3.老师出示标准容器,如学校的量杯或塑料瓶等,让学生观察,了解升、分升、毫升、立方厘米等容积单位。
4.老师以课件或黑板为媒介,利用实际演示数量,向学生介绍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5.教师演示计算如2升50毫升=2500毫升,引导学生练习类似练习。
C. 学习方法和技巧1.老师提供容器或瓶子,让学生测量出内部容积,检测并记录在表格中,然后进行容积单位换算。
2.教师提供一些容器和一些物品,让学生利用已知的容积计算未知物品的容积。
3.老师演示如何计算混合物的容积,通过实际问题演示如何计算汽柴油、汽油和润滑油等混合物的容积。
D. 拓展思维和互动课堂1.老师出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容器和瓶子,让学生估算它们的容积,并互相交流估算过程和结果。
2.老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容积为多少毫升的水杯,学生将通过理论知识的应用来设计自己的容量水杯。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教案青岛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什么是1立方厘米?2.有了体积单位就可以知道物体的体积了,下面的图形都是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说说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说说为什么。
课件演示: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谈话:谁能把它变为一个数学问题?板书: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解决问题;(1)理解问题。
谈话: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就是求什么?(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2)借助学具探究问题。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呢?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切一切,数一数。
摆一摆,数一数。
)(3)切一切,数一数。
谈话:怎样用切的方法求体积?(可以先把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了,也就知道它的体积了。
)演示:集体演示切的过程。
(学生数出一共有36个小正方体,所以体积是36立方厘米。
)(4)摆一摆,数一数。
谈话:怎样用摆的方法求体积?(可以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了,也就知道它的体积了。
)小组合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这3种长方体,并把有关数据填入下表:思考:摆每个长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分别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回答后,将表中“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下面写上“体积、长、宽、高”及相对应的单位。
如下表)3.归纳结论.(1)猜想:谈话: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动笔算一算)小组内交流。
汇报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某宽某高(2)验证结论:谈话: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拼摆、填表、思考、观察、讨论并归纳出结论,大家非常聪明,但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通过讨论,得出用测量——计算;拼摆——数一数的方法来验证。
201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1.借助实验和模型,通过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体积的含义,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类推、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和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及思考方法,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3.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体积和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烧杯、石块、体积单位、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明和妈妈在超市选牛奶,发现了这两种牛奶。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什么是体积?【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超市购买牛奶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一)认识体积1.通过实验,理解体积含义,建立体积概念。
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两个实验,并汇报总结过程和结果,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实验过程:(1)把一个石块放入有水的玻璃杯中,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思考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了?明确:水面升高了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水的一部分空间。
(2)用一只杯子装满细沙,倒出沙后再往杯子里放一块木块,原来的沙就装不下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原来装过的沙装不下了?想像一下,如果放入的是一块更小的木块,结果会怎么样,这又说明什么?明确:木块占据了沙的空间,木块越大,多余的沙子会越多,所占的空间就越大。
2. 谈话:想想生活中那些物体也占空间?课件出示气球、橙汁、冰箱,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常见事物,通过比较生活中实物大小,来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总结概括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揭示课题并板书体积概念)。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版
青岛版(2014秋)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4米=( )分米=( )厘米。
(算法:高级单位的数×进率。
)500厘米=( )分米=( )=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本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水面升高了。
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预设: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为什么要放大石子?预设:放大的石子,大石子占的位子大,水上升得快。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先复习,然后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通过信息的激发,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1.认识体积及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请同学们用手在空的课桌抽屉里摸一摸,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3 体积和体积单位 ︳青岛版 (2)
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课时 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智力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教具学具课件数学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观看杯子倒水的实验。
(二)引导发现,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怎样比较下面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1)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2)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3)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
2.合作交流,讨论问题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3.看书质疑,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三)拓展运用,巩固练习1.基本题2.综合题(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第32页练习七,第3题、第4题、第5题。
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1)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2)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3)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
教学反思(后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3 体积和体积单位 ︳青岛版 (3)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1.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在实验、观察、比较、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意义,掌握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杯2个、大小不同的石头2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若干个,1立方米的框架。
【学情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
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
为此要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
(二)结合实例,认识体积。
(1)实验操作,知物体空间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杯中装同样多的水,把两块大小不同的鹅卵石分别放入两个杯中,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引导学生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
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2)比较实物大小,引出体积概念。
风扇,长方体盒子,手机哪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三)体验产生,引出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大小接近的长方体盒子,问:这两个物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精品)
信息窗3 体积和容积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0~94页。
教材分析:信息窗呈现的是大小不同的两个牛奶包装箱的实物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对体积知识的探究与学习。
该信息窗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体积和体积单位、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再通过观察与感知,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最后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容积以及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试验、思考,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知道他们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3、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概念;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感受1升水、1毫升水有多少,估计一些容器的容积。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解决了包装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包装盒里的学问还有很多,想继续了解吗?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索新知:1、建立“体积”概念。
师演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板书:石块占空间)。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容积 第二课时
3 体积和容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93-94页,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提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旧具有抽象性很强,不易理解的特征。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容积的概念,并掌握体积单位及换算。
在习题设计时选用了比较典型的习题对本课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感受1升1毫升水有多少,估计一些容器的容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大小不同的土豆两个量杯两盒牛奶学生准备:小勺小瓶文具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像饮料瓶、药水瓶之类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外面的商标纸,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
师:这些净含量都是以什么做单位的?L ml 毫升升这些都是容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
(板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设计意图:容积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离的很近,但是由于不了解它,不注意它,虽是日常经常看到的内容却没有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记忆片段,拉近了学生与这部分内容的距离,对这部分知识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实验操作,揭示概念:谈话:老师准备了两盒牛奶,哪个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巧妙。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法,接着教师选择一种实验。
师:像奶盒、杯子这样能盛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容器。
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是有多有少的,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容器?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多,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少?(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容积和容积单位 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页“红点”问题。
“自主练习”第3——7题。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容积,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2.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取数学学习的直观经验。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容积的概念和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500毫升的量杯,2盒不同含量的牛奶盒,一瓶果汁,适量的水,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塑料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木盒纸盒各一个,滴管,两个相同的玻璃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什么是体积?举例说明。
预设生回答:水杯的体积。
集装箱所能装物体的体积。
……师追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水杯的体积和水的体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学生思考,老师在这里不多解释。
2、师演示操作:出示标有毫升刻度的量杯(如下图)往量杯里倒入半杯水后问,还能倒吗?为什么?再倒入一些,再问,还能再倒吗?倒满后再问,还能倒吗?为什么?2、通过学生的回答,师指出:杯子中装满了水,这时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板书:容积)3、追问:你知道500ml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怎么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些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
(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什么是容积和容积单位,它和上节课学习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要知道这些知识,本节课需要靠大家自己的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3页红点中的内容,思考:1.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你有哪些办法?2.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容积?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3.议一议,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4.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小组内先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材料,同时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7.3.2《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2《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常用容积单位,能够进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容积的概念及常用容积单位。
2. 容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 容积概念的理解。
2. 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容器的名称。
- 提问:这些容器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容积的概念。
2. 探究容积的概念- 利用课件展示容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
- 通过实物模型和测量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容器的容积,加深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3. 学习常用容积单位- 利用课件介绍常用的容积单位,如升、毫升、立方米等。
-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容积单位的使用方法。
4. 学习容积单位间的换算- 利用课件展示容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升等。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5. 应用容积知识解决问题-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容积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容器,测量并计算其容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常用容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板书设计1. 容积的概念2. 常用容积单位3. 容积单位间的换算九、教学资源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容积》
体积和容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知道他们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3.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概念,能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子、500mL的水、1L的牛奶、塑料袋、量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动画:乌鸦喝水】师:同学们,你知道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吗?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体积和容积。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有力的铺垫。
】二、合作探索1.体积师:观察这个有趣的实验,【播放视频——实验:向装满水的杯子里放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了吗?生:我发现水溢出来了。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溢出来吗?其实是因为吊着的物体也占一定的空间,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概念。
师: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谁的体积大?观察后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出现争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两个接近的长方体体积大小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
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需求。
】师:到底谁大谁小呢?就像前面我们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一样,我们要用一个统一的单位来计量体积。
如果老师用这样一个小正方形来计量体积,那么大家看看长方体和正方体谁的体积大呢?生:正方体体积大。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分别写成cm3,dm3,m3。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1立方厘米的空间有多大?生:我想棱长是1厘米的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3的红点1、红点2。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试验、思考,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知道计量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操作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
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教具:长方体水槽、水、石块、正方体盒、1米直尺。
学具:每组一定量沙子2个圆柱形杯子,每小组1立方厘米正方体模型、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解决了包装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包装盒里的学问还有很多,想继续了解吗?2.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预设学生回答:生1:花生牛奶包装箱是长方体形状的,体积是50×50×20生2:核桃牛奶包装箱是长方体形状的,体积是40×30×20……教师引导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生1:什么是体积?(2)生2: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3)生3:怎样求正方体的体积?……3.筛选问题,引入课题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体积?(板书出:体积)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建立“体积”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一:把两块大小不同的石块分别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友情提示:实验步骤○1先在水槽水面处做一红色记号○2放入一块稍小一些的石块,在水画处做一绿色记号。
○3拿出小石块后,再放入大一些石块,在水画处做一黄色记号。
《体积和容积》(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和容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演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如水杯、箱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引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体积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体积,并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2)容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容积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容积,并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容积,加深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总结出体积的计算公式。
(4)长方体、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容积,并总结出容积的计算公式。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总结提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积和容积》(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和容积》(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体积和容积。
这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章节,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五章开始,主要学习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体积和容积的定义,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节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计算体积和容积,重点是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将这些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量杯、球体和长方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拿一个球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们观察并猜测哪个的体积更大。
2. 讲解:然后我将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体积和容积。
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4. 应用:我将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我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计算公式和一些实际问题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1. 一个长方体,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6厘米。
2. 一个球体,直径为10厘米。
答案:1. 体积:480立方厘米,容积:320立方厘米。
2. 体积:500立方厘米,容积:无法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给予学生们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二课时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97—99页,解决长方体和体积正方体的体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提示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归于生活。
这节课在学生已经探究了长方体和体积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继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实际的问题。
难点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巩固体积公式。
出示习题: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
交流:(1)20×16×10=3200(立方米)(2)5×5×5=125(立方厘米)师: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简单的一句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探索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1.认识“底面”。
(1)引出“底面”概念。
出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老师刚才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
你们知道什么是底面吗?同桌探讨,交流引出:“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的面。
(2)巩固对底面的认识出示:请学生指出长方体可乐箱和正方体啤酒箱的底面。
2.认识底面积。
提问:认识了底面,那什么是底面面积呢?交流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
提问:长方体的底面积如何计算?正方体的底面积如何计算?学生独立写在自备本上。
交流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体积和容积 第二课时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体积和容积第二课时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1. 体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容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 体积和容积的单位及换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区别。
2. 使学生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
2.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体积和容积相关的教具模型。
2.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卡片。
3. 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
通过教具模型和计算公式卡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练习: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疑惑。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体积和容积第二课时青岛版2. 板书内容:- 体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容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体积和容积的单位及换算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2. 提高题: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体积和容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讲解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课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体积和容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93-94页,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旧具有抽象性很强,不易理解的特征。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容积的概念,并掌握体积单位及换算。
在习题设计时选用了比较典型的习题对本课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
感受1升1毫升水有多少,估计一些容器的容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大小不同的土豆两个量杯两盒牛奶
学生准备:
小勺小瓶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像饮料瓶、药水瓶之类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外面的商标纸,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
师:这些净含量都是以什么做单位的?
L ml毫升升这些都是容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和容积
单位。
(板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容积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离的很近,但是由于不了解它,不注意它,虽是日常经常看到的内容却没有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记忆片段,拉近了学生与这部分内容的距离,对这部分知识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实验操作,揭示概念:
谈话:老师准备了两盒牛奶,哪个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巧妙。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法,接着教师选择一种实验。
师:像奶盒、杯子这样能盛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容器。
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是有多有少的,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容器?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多,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少?(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
师:哪一个容器盛的东西多,我们就说哪个容器的容积大。
下面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容积?
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时候这个杯子所装的牛奶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大半杯牛奶)
师:应该装多少才是表示这个杯子的容积。
生说,师把杯子倒满,强调“所能容纳”。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而不是书本上的数学,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比较杯子装水的多与少,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让学生发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观察对比,深化认识。
(出示两个体积相同,容积不同的盒子,)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容积,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一个容积大?
(生猜)
师:说说你的理由?(教师揭晓谜底)
师:看来这两个盒子的容积是有大有小的,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什么相同呢?(休积相同)
师:怎么又相同了,刚才不是说不同吗?(故意装做没听懂)
(一个是容积,一个是体积,不一样。
体积是从外面量的,容积是从里面量的。
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容器的容积比体积小”。
)
小结: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拿起一只薄纸盒,说:有的时候,容器的壁比较薄,像这只纸盒,我们在做题目时,题目通常有要求:壁的厚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说,容器的容积就是这个容器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大小相同的盒子,由于它们的厚度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从而得到这两个盒子的体积相同,容积不同,在愉悦的氛围中解决了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3. 认识容积单位。
感知1毫升
师:1升和1毫升的水有多少呢?
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人运动后的汗滴;雨伞上滑落的雨滴,打吊针时的液滴;水龙头滴下的水滴。
(1)让学生感知1毫升的液体大约有10——20滴。
然后教师向几个学生手中分别倒入准备好的1毫升水,感受1毫升的重量。
(2)将1毫升水分别倒入小勺里,水瓶里,甚至空的文具盒里,让学生观察1毫升水在不同器皿中的变形,
(3)打算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1毫升水喝下去的感觉。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加上前面把1毫升水放在不同容器中呈现,大小深浅对比鲜明,使得学生对表象的认识更加立体化。
在经历如此三多的体验活动后,让学生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升有多少时候,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的经验影像一定是丰富多彩,呼之欲出的。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化归等过程,是一个“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的过程,从而能够深刻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感知1升
(1)师取出一个正方体容器(里面棱长是1分米),提问: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有办法用它量出1升水吗?
师量出1升的水,再把1升的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1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2)教师接着拿出一个装有10毫升的药水的药瓶,
师:这是一个10毫升的药瓶,你能用它想象一下1毫升的药水有多少吗?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1升和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那么1升里面有多少毫升?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现在来检查一下:
() ( )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 ) ( )
( )
升( ) 毫升
设计意图: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 )内打√,错的打"X"。
①容器的体积大于容积。
( )
②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
③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进行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新知进行巩固。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五)布置作业
1.(),叫作它们的容积。
2.常用的容积单位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3.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9立方分米=()立方厘米8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80毫升=(
)升9.4立方米=()立方分米
3.26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5.判断:
(1)体积与容积表示的意义相同.()
(2)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3)一个长方体横着放和竖着放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
6.把一个容积是500ml的量杯里先注入200ml的水,然后放入一个土豆,这时测量杯
里的容量为350ml,这个土豆的体积是()cm2
7.如图中每个小玻璃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大玻璃球的体积是()立方
厘米.
答案:1.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升毫升1000
3.1000
4. 7900 8.6 0.98 9400 3 260
5.(1) ×(2)×(3)×
6. 150
7. 3 14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1000 1000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相等相等
升1000 毫升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