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热工计算

合集下载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本工程中墙、柱模板主要采用九夹木模板,工程结构中最薄弱的为外墙体(厚350mm ),所以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时,只要重点计算墙体混凝土是否能满足冬施要求即可。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19-2-6,在混凝土掺和防冻剂后,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在5℃以上。

计算中室外的气温较常年取其平均最低温度-10℃。

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所有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必须大于或等于12℃。

墙、柱模板的保温采取板背面粘贴50mm 厚聚苯板的作法,拆模以后及时在墙、柱混凝土表面挂设一层塑料。

㈠、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经过地泵运输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T 2公式为:T 2=T 1-(at t +0.032n)(T 1-Ta)公式中:T 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即到达现场的温度,取T 1=12℃T 2—混凝土拌合物经地泵至投料点的温度(℃)a —温度损失系数(h -1) 当用混凝土输送泵时,a =0.1t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型完成的时间(h), t t =0.5h (运输时间15min,浇筑时间15min )Ta —运输时的环境气温(℃),Ta =-10℃n —混凝土转运次数,采用泵送砼n =1次T 2 =T 1-(at t +0.032n)(T 1-Ta)=12-(0.1×0.5+0.032×1)[12-(-10℃)]=10.196℃㈡、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 3:公式为: T 3=s s f f c c ss s f f f c c M C M C M C T M C T M C T M C ++++2 公式中:T 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 c 、c f 、c s —混凝土、模板材料、钢筋的比热容(kJ/kg.k)其中:混凝土:c c =1kJ/kg.k ; 模板:c f =2.51kJ/kg.k钢 筋:c s =0.48kJ/kgk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 m c =2400kgT f 、T s —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环境气温(℃)T f =T s =-10℃m f 、、m s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的重量(kg)由于墙体厚350mm ,所以每m 3混凝土侧模面积为2.85m 2,墙体模板重m f =33.2kg ,每m 3混凝土中钢筋重约100kg , 即 m s =100kg 。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计算与研究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计算与研究
一 薛艺 ( 南冶金职 业技 术学 院, 南 株洲 4 2 0 湖 湖 10 0)
【 摘 要】 主规格 尺寸 为 20 以 4 mm ̄l5 mmx 0 1 9 mm 的 混 凝 土
An n r t o o r kh s h e t h r a e f r a c . dc c e e r u b i a e s e o p s c t b t m l r m n e p o
[ ]B r 9 019 巷 道 堆 垛 起 重 机 型 式 与 基 本 参 数 【] 4 J f 2 6 .9 9 S.
度 1. 起 升 高度 6 操作 形 式 为地 面 操作 。 35 m, m,
[] B 05 8 5 Z J 3 1 — 9有轨 巷道式高层 货架仓库 设计规范【] 8 s.
t e i n r o a o e mo e a d a r n ep a sa vt l mp r n o d sg  ̄in l l d l n ra g ly i h a i ot t a r l i mp o i gt e ma e f r a c fc n r t o o sb ik o e n i r v n r l ro h p m n e o o c ee p r u r . c
[ 1 S 00 .9 5有轨巷道 式高层货架仓库 出入库系 统 6 Q/QJ 1519
XUEYi
[ b t tF cs g o cnrt P ru A sr ] o ui n a n o ce oo s e
Bik s e r id c z
1 混凝 土多子 砖墙体 热工性能计算 L
1 1混凝 土 多 孔砖 的孔型 结 构 形式 m .
20 4 mm 1 mm × 9 mm,t r u h c l ua i n a d r s a c f l 5 o

皖南民居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

皖南民居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

皖南民居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邸芃;汪珍珍【摘要】皖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墙体热工性能是影响其室内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该地区特殊构造的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热工原理,以热阻和传热系数值为衡量标准,针对特殊构造的空斗墙提出较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比空斗墙体在不同砌筑方式、不同墙体材料以及不同空腔填充材料条件下的热阻及传热系数值,并与实体墙对比分析,得到空斗墙体的K值大小规律为全斗无眠>一眠三斗>一眠二斗>一眠一斗;填有黄泥的空斗墙热阻值较空气间层空斗墙提高约16%;较中间层均为黄泥的青砖空斗墙热阻比粘土砖空斗墙的热阻高出10%;青砖实体墙较粘土砖实体墙热阻能高出14%.由结果分析得到,空斗墙比实体墙的热稳定性强,保温性能好;青砖较粘土砖的热阻值更大,更为节能,而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与空腔的体积无正比关系,空斗墙体空腔中的填充材料性能是影响墙体热工性能的主要因素,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墙体热工性能越好.【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4)003【总页数】5页(P279-283)【关键词】皖南地区;墙体;热工性能;计算分析【作者】邸芃;汪珍珍【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0 引言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生态节能理念的提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对资源的消耗巨大,为了缓解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建筑的节能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

王伟认为建筑在设计和建筑开发过程中应做到合理利用材料和相关技术来创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1];顾天舒等人指出建筑节能的核心就是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以及采暖系统进行革新[2]。

而在围护结构中,根据相关统计,其各个部位散热比例为:墙体结构的热损失占60% ~70%;门窗的热损失约占20% ~30%;屋面的热损失约占10%;可见,加强对建筑物外墙围护结构节能的研究,对于社会能耗和建筑能耗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第八部分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一、幕墙结构基本参数1 单元参数:幕墙的结构组成如下:第1层材料为:花岗石,厚度为:30mm,导热系数为:3.49W/m·K;第2层材料为:保温岩棉,厚度为:65mm,导热系数为:0.04W/m·K;第3层材料为:墙体,厚度为:200mm,导热系数为:0.76W/m·K;二、幕墙保温计算1 设计依据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及其它相关规定。

2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R0=RI+R+Re式中: R--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RI--内表面换热阻m2·k /W;Re--外表面换热阻m2·k /W;R --围护结构热阻m2·k /W;R空气--空气间层热阻m2·k /WR=R面板+R墙+R保温+R空气=δ面板/λ面板+δ墙/λ墙+δ保温/λ保温+R空气=30/(1000×3.49)+200/(1000×0.76)+65/(1000×0.04)+0.13 =2.027 m2·k /W;其中:δ面板、δ墙、δ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内装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厚度(mm ) ; λ面板、λ墙、λ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导热系数,W /m ·k ;则R 0=R I +R +R e=0.11+2.027+0.04 =2.178 m 2·k /W3 U 值计算U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K)) U=1/2.178=0.46 < 0.49W / m 2·k 所以石材幕墙保温性能满足要求。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档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公式。

热工计算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热力学分析,以评估其热特性和应对温度变化的能力。

步骤进行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的一般步骤如下:1. 确定计算范围:确定需要计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范围,包括墙体、梁、柱等。

2. 收集材料参数:收集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等。

3.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采用传热方程来描述材料的热传导过程。

4. 选择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如数值法、解析法等。

5. 进行计算:将所收集的参数和建立的模型带入选择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 分析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特性和稳定性。

7. 调整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调整,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工性能。

公式以下是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1. 热传导方程:$$\frac{\partial T}{\partial t} = \alpha \cdot \nabla^2T$$其中,$T$为温度,$t$为时间,$\alpha$为热传导率,$\nabla^2T$为温度的二阶梯度。

2. 热传导率计算公式:$$\lambda = \frac{\Delta q}{\Delta T \cdot A \cdot d}$$其中,$\lambda$为热传导率,$\Delta q$为通过材料的热量,$\Delta T$为材料两端的温度差,$A$为材料截面积,$d$为材料的厚度。

3. 热传导热阻计算公式:$$R = \frac{d}{\lambda \cdot A}$$其中,$R$为热传导热阻,$d$为材料的厚度,$\lambda$为热传导率,$A$为材料截面积。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热工计算。

以上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的介绍。

在进行热工计算时,确保准确收集材料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以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热工计算)专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音

(热工计算)专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音

建立方程:R0 R0d
1 2 3 0.02 2 0.02 R0 Rn Rw 0.133 0.05 1 2 3 0.8 2 0.8
2 0.233 R0d 0.836 2
2 解得: R0d R0 0.836 0.233 0.603 2
2 0.603 0.7 0.4221m
结论:计算得出墙厚422cm,故哈尔滨地区外墙厚 度490cm。
•2.墙体保温计算:
t n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因为哈尔滨地区属严寒地区,t n 取18;
tw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哈尔滨 tw 取-26
t y :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准许温度之差
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外墙 t y 取7;
Rn :围护结构内表面热转移阻; Rn 0.133m2hc / Kcal
d 0
R0 :围护结构总热阻;
1 2 3 R0 Rn R Rw Rn Rw 1 2 3
i :材料厚度; i :材料导热系数
外墙构造层次:外墙外表面20厚1:3水泥砂浆;
?厚砖墙;
外墙内表面20厚1:3水泥砂浆; 即 1 3 0.02 ;水泥砂浆 1 3 0.8
Rw:围护结构外表面热转移阻; Rw 0.05m2hc / Kcal
n :考虑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外界接触条件的温差修
正系数;外围护结构 n 取1
A 取1 A :考虑材料变热阻;
18 26 tn t w R Rn nA 0.133 1 1 0.836m2hc / Kcal t y 7

空调建筑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

空调建筑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

文章编号:ISSN 1005-9180(2009)03-0064-05Ξ空调建筑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的计算分析刘后根(广州市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20)[摘要]本文首先对夏热冬暖地区空调建筑复合墙体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对该地区常用的外墙主材与保温材料EPS 板和X PS 板进行复合计算,得出了这些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参数,并结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热工要求,对其进行了节能性分析。

[关键词]复合墙体;热工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 U 831;TK 12 [文献标识码]BCalculat 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her mal Perfor mance forComposite Wall of Air -Co nditioned BuildingsLI U H ougen(G uang zh ou Design Institu te ,G uangd ong G uang zh ou 510620)Abstra ct :T he paper firs tly surveys the applicati on and research s ituati on o f air -cond iti oned bu ildings composite wall in the h ot summer and w arm w inter zone 1Subsequ ently ,the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EPS plastic boards and X PS plastic boards are re 2spectively comp ounded w ith the common us e w all materials in the z one ,and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com pounded walls are calculated 1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wall ’s thermal performance in the Energy E fficiency Design Standard of Residential Bu ildin gs in H ot Summer and W arm W inter Z one ,th e energ y efficiency of composite w alls is analy zed 1K eyw or ds :Comp osite w all ;T hermal performance ;Analysis 空调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直接关系到空调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空气环境的热舒适性。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 = 厚度δ(m) / 热阻值R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一)热阻的计算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c——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按附录三附表3.1及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1+R2+……+Rn(1.2)式中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以及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1.3)式中——平均热阻,㎡·K/W;Fo——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热面积,㎡;Fi——按平行于热流方向划分的各个传热面积,㎡;(参见图3.1);Roi——各个传热面上的总热阻,㎡·K/WRi——内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11㎡·K/W;Re——外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04㎡·K/W;φ——修正系数,按本附录附表1.1采用。

图3.1 计算图式修正系数φ值附注:(1)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λ2应取较小值,λ1应取较大值,然后求得两者的比值。

(2)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气间层时,φ值可按比值/λ1确定。

(3)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再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总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o=Ri+R+Re(1.4)式中Ro——围护结构总热阻,㎡·K/W;Ri——内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2采用;Re——外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3采用;r——围护结构热阻,㎡·K/W。

内表面换热系数αi 及内表面换热阻Ri 值注:表中h 为肋高,s为肋间净距。

5.空气间层热阻值的确定(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应按附表1.4采用。

常用墙体材料热工性能计算参数表

常用墙体材料热工性能计算参数表

SICHUAN OUO TECHNOLOGYCO.,LTD.BIAOZHUN SHEJI四川四美科技有限公司标准设计OUO硅铝空心微珠建筑保温砂浆构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oo八OUO硅铝空心微珠筑温构造批准部门:批准文号:主编单位:四川四美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编号:协编单位:图集号:实行日期:二00八年12月20日目录目录............................................... ..1编制说明(一〜^一)........................................................ 2〜10编制依据........................................... ..2使用范围........................................... ..2编制内容........................................... ..2维护结构热工性能选用表说明.......................... ..2墙体系统基本构造................................... ..2墙体系统基本构造示意图.............................. ..3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要求主编单位负责人: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审定人:设计负责人:庞小辉常用材料热工计算参数表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镇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 (12)OU(硅铝空心微珠保温砂浆最小厚度居住建筑选用表 ......................... 13〜15 OUO®铝空心微珠保温砂浆最小厚度公共建筑选用表 ............................. 15〜18..4 〜10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6-2000 ;《建筑保温砂浆》GB/T20473-2006;《膨胀玻化微珠》JC/T1042-2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米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新疆维吾尔自3、基层墙体的类型为烧结普通砖(重浆砌筑)、P型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现浇陶粒混凝土墙、现浇混凝土墙维护结构。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一、计算参数的确定1.建筑的热工特性:包括建筑的热传导系数、热容量和热辐射系数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建筑材料的物性参数和建筑构件的尺寸、构造等确定。

2.气候条件:包括室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气象数据、现场观测或者模拟计算等方式获得。

3.太阳辐射:包括太阳辐射的直射和散射成分。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太阳辐射计测量或者根据气象数据和建筑朝向等计算得到。

4.室内外温度差:室内外温度差是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热传输的重要参数。

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进行确定。

二、热传输计算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热传输计算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热传导计算、热对流计算和太阳辐射计算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热传导计算:热传导计算是指根据建筑材料的传热特性和构件的几何形状,计算热传导的传热量。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建筑墙体和屋顶的热传输分析。

2.热对流计算:热对流计算是指根据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布局和通风特性,计算热对流的传热量。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边界条件。

3.太阳辐射计算:太阳辐射计算是指根据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太阳辐射透过率,计算太阳辐射的传热量。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太阳能利用分析。

三、评估热工性能和节能性能通过进行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热工计算,可以评估其热工性能和节能性能,并确定合理的节能措施。

热工性能评估主要包括热传输系数、热阻、热容和热辐射系数等的计算和分析。

节能性能评估主要包括节能效果、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的评估和分析。

在进行热工性能和节能性能评估时,需要考虑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评估结果将为提供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改进建议提供依据,以提高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和节能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是评估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和节能性能的重要工作。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的基本原理
建筑外墙的热工计算主要涉及建筑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性能。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和扩散,而热阻则是材料对热流的
阻碍程度。

通过对外墙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进行计算,可以评估建
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热工计算的步骤
1. 确定建筑外墙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是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用于描述材料单位厚度下温度梯度对应的热流量。

热导率是进行热
工计算的基本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取。

2. 计算外墙的热阻:外墙的热阻由墙体结构和使用的绝缘材料
决定。

根据墙体结构和绝缘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等参数,可以计
算出外墙的热阻。

3. 计算整体建筑外墙的热阻:根据外墙的面积和热阻,可以计
算整体建筑外墙的热阻。

这个值可以帮助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效果。

4. 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通过比较建筑外墙的热阻和相关
标准要求,可以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合格的建筑外墙应具有
较高的热阻,以减少热量传递和能源消耗。

总结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建筑
外墙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进行计算,可以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热工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材料热导率、计算外墙热阻、计算整
体建筑外墙热阻和评估隔热性能。

合理的建筑外墙热工计算有助于
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室内舒适性。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

附件1:冬期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进入冬施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基础底板C35(P8),地下室梁、顶板混凝土等级C35(P8),地下二层外墙及与其相连的混凝土柱混凝土等级C35(P8),地下一层外墙及与其相连的混凝土柱混凝土等级C40(P8),内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45。

混凝土热工计算分两部分,一为入模温度计算,二为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计算。

预计最不利施工时间为2016年1月前后,混凝土施工平均气温约为-5℃。

本工程墙体、框架柱混凝土拆模后拟采用粘贴一层塑料布,再用木条挂阻燃岩棉被保温。

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铺一层塑料布,再铺一层阻燃岩棉被保温。

以下分别验算各部位混凝土采用以上保温措施能否满足抗冻要求。

一、混凝土入模温度计算: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到现场后出罐车温度不得小于15℃。

1.混凝土入模温度T2=T1-(αt1+0.032n)(T1-Ta)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出罐车温度(℃)取15℃T2——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ti——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取10min 30min n——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取1次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的环境温度(℃)取-10℃α——温度损失系数(h=1)取0.25T2=15-(0.25×30÷60+0.032×1)×(15+10)=13.16℃11.08 2.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的温度T3=(CcmcT2+CfmfTf+CsmsTs)/(Ccmc+Cfmf+Csms)式中: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取1.0kJ/kg·kCf——模板的比热容(kJ/kg·k)墙、楼板15mm厚木胶合板取2.1kJ/kg·kCs——钢筋的比热容(kJ/kg·k)取0.48kJ/kg·kmC——每m3混凝土重量(kg)取2500kgmf——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墙、楼板15mm厚木胶合板取99.96kgms——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取100kgTf——模板温度,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取-10℃T3——钢筋温度,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取-10℃计算:C35墙体混凝土(取木胶合板计算)T3=(1×2500×13.16 11.08-2.1×99.96×10-0.48×100×10)/(1×2500+2.1×99.96+0.48×100)=10.99℃9.11℃C35梁、板混凝土(取木胶合板计算)T3=(1×2500×13.16 11.08-2.1×99.96×10-0.48×100×10)/(1×2500+2.1×99.96+0.48×100)=10.99℃9.11℃二、用综合蓄热法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计算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Tm =1/(Vcet)[ψe-Vce·t-(η/θ)×e-Vce·t+η/θ-ψ]+Tm·a其中ψ、η、θ为综合参数,按下式计算:θ=(ω·K·M)/(Vce ·Cc·ρc)ψ=(Vce ·Qce·mce)/(Vce·Cc·ρc-ω·K·M)η=T3-Tm·a+ψ式中:Tm——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T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任一时刻t的平均气温(℃)取-10℃ρ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取2500kg/m3mCe——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C35混凝土取288kg/m3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取1.0kJ/kg·kQCe——水泥水化积累最终放热量(kJ/kg)取350kJ/kgV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取0.013h-1ω——透风系数取1.3M——结构表面系数(m-1)墙取5.0m-1,楼板取7.5m-1 K——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h·k)按下式计算:K=3.6/(0.04+∑di/Ki)式中:di——第i层围护层厚度(m)保温棉毡被取0.008mKi——第i层围护层的导热系数(W/m· K)保温棉毡取0.03W/m·K 墙、楼板围护层传热系数K=3.6/(0.04+0.008÷0.030)=11.74kJ/㎡·h·ke——自然对数底取2.721.ψ、η、θ综合参数计算:θ墙=(1.3×15.0×5.0)/(0.013×1×2500)=2.35θ楼板=(1.3×15.0×7.5)/(0.013×1×2500)=3.52ψC30墙=(0.013×350×288)/(0.013×1×2500-1.3×11.74×5.0)=-29.91ψC30楼板=(0.013×350×288)/(0.013×1×2500-1.3×11.74×7.5)=-15.99ηC30墙=10.99 9.11+10-29.91=-8.92 -10.8ηC30楼板=10.99 9.11+10-15.99=5.00 3.122.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的计算当采用综合蓄热法条件养护,C35混凝土墙ψC45墙/Tm·a=29.91/10=2.991≥1.5, C35混凝土楼板ψC40楼板/Tm·a=15.99/10=1.599≥1.5,且墙体K·M=11.74×5=58.70>50,楼板K·M=11.74×7.5=88.04>50,所以直接按下列公式计算蓄热冷却至0℃的时间to C35混凝土墙To=1/Vce ×ln(ψC35墙/Tm·a)=(1/0.013)×ln(29.91/10)=84.29hC35混凝土楼板To=1/Vce ×ln(ψC35楼板/Tm·a)=(1/0.013)×ln(15.99/10)=36.10h3.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取混凝土冷却至0℃的时间即t=to)的平均温度C35混凝土墙体TC30墙=1/(0.013×84.29)×[-29.91×2.72-0.013×84.29-(-8.92 10.8/2.35)×2.72-2.35×0.013×84.29+(-8.92 10.8/2.35)-(-29.91)]-10=5.66℃ 4.29℃C35楼板TC30楼板=1/(0.013×36.10)×[-15.99×2.72-0.013×36.10-(5.00 3.12/3.52)×2.72-3.52×0.013×55.7+(5.00 3.12/3.52)-(-15.99)]-10=9.79℃ 4.53℃4.计算混凝土等效龄期t=αr·tT式中:t——等效龄期(h)αr——温度为T℃时(冬施计算手册996页查表17-11并根据内插法计算得出:C35墙体5.66℃ 4.29℃取0.44 0.35, C35楼板9.79℃ 4.53℃取0.57 0.36)时的等效系数——温度为T℃时所需的持续时间(h) C35墙体取98.1h,C35楼板取55.7h tT根据标准养护试块统计,C35混凝土20℃时19h强度等级达到4N/mm2以上。

《墙体热工计算》课件

《墙体热工计算》课件

墙体热工计算的意义
墙体热工计算可以帮助评估 墙体的隔热性能,优化建筑 设计和改善室内舒适度。
墙体的热传导
1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
热传导是物体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由热高处向热低处传导。
2 墙体热传导的原理
墙体热传导是由墙体材料的热导率和温度差决定的。
3 热传导计算公式
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墙体的热流量和传热系数。
墙体的热传导系数、热阻值、热容量以
及稳态热平衡温度。
5
墙体热工计算实例
解析墙体热工计算实例,对其进行分析
结论
6
和应用评估。
墙体热工计算的意义和应用,限制和局 限性,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概述
热工计算的定义
热工计算是对墙体热传导、 热阻抗和热工性能参数进行 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热工计算的应用
热工计算可以用于建筑设计、 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墙体的热阻值是衡量 墙体隔热性能的指标。
墙体的热容量
墙体的热容量是墙体பைடு நூலகம்储存热量的能力。
墙体的稳态热 平衡温度
墙体的稳态热平衡温 度是墙体所处环境的 温度。
墙体热工计算实例
解析墙体热工计算实例
详细解析一个实际墙体的热工计 算过程。
墙体热工计算实例分析
对墙体热工计算实例进行分析和 研究。
实例应用与评估
应用墙体热工计算结果评估建筑 能耗和节能潜力。
结论
墙体热工计算的意义和 应用
墙体热工计算可以助力建筑 设计和能源管理。
墙体热工计算的限制和 局限性
墙体热工计算的精度和可靠 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墙体热工计算研究的发 展趋势
墙体热工计算方法和技术将 继续不断发展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表4.1.1-2 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 4.1.1允许温差[ ](℃ 允许温差[∆t](℃)
建筑物和房间类型 居住建筑、医院和幼儿园等 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 礼堂、食堂和体育馆等 外墙 平屋顶和坡屋顶顶棚
6.0
4.0
材料畜 热系数 热隋性 指标
S
W/㎡K
D
1 常用名词解释
名词κ 露点温度 冷凝或 结露 水蒸气分 压力 饱和水蒸 汽分压力 相对湿度 φ 热桥 (冷桥) Pa Ps Pa Pa % 符号 tc 单位 ℃ 名词解释 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 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特指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 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部分所产生的压力。 空气中水蒸气呈饱和状态时,水蒸气部分所产生的 压力 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 气分压力的百分比。 Φ=Pa/Ps×100% 围护结构中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梁、柱、 肋等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传热密集,内 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
2.1 墙体热工计算
2.1.1 传热阻、传热系数、热阻的计算
现以490mm厚粘土实心砖墙为例,计算它的传热阻、传热系 数:(图4) 已知 Ri = 0.11 Re = 0.04 δ1 = 0.02 λ1= 0.87 δ2 = 0.49 λ2 = 0.81 δ3 = 0.02 λ3 = 0.93 S1 = 10.75 S2 = 10.63 S3 = 11.37 Ro= Ri + R1 + R2 + R3 + Re R=δ λ = 0.11+0.02 + 0.49 +0.02 + 0.04 0.87 0.81 0.93 = 0.11+ 0.023 + 0.605 + 0.022 + 0.04 = 0.80 K= 1 =2.1.2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的计算
现以长春地区490mm厚粘土实心砖墙为例,计算它的传热阻和热 隋性指标D值: 已知 Ri = 0.11 Re = 0.04 δ1 = 0.02 λ1= 0.87 δ2 = 0.49 λ2 = 0.81 δ3 = 0.02 λ3 = 0.93 S1 = 10.75 S2 = 10.63 S3 = 11.37 Ro= Ri + R1 + R2 + R3 + Re R=δ λ = 0.11+0.02 + 0.49 +0.02 + 0.04 0.87 0.81 0.93 = 0.11+ 0.023 + 0.605 + 0.022 + 0.04 = 0.80 D= R1 S1 + R2 S2 + R3 S3 = 0.023×10.75 + 0.605×10.63 + 0.022×11.37 = 0.247 + 6.431 + 0.25 = 6.928
2.1 墙体热工计算 2.1.2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的计算
热惰性指标: 热惰性指标: 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 热惰性指标是目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评价外墙 和屋面隔热性能的一个设计指标,它是表征在夏季周期 传热条件下,外围护结构抵抗室外温度波和热流波动能 力的一个无量纲指标,以符号D表示,D 力的一个无量纲指标,以符号D表示,D值越大,温度波 与热流波的衰减程度也越大,热稳定性越好。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吴雪岭 2008年 2008年1月
1 常用名词解释
名词 符号
热阻 R
单位
㎡K/W ㎡K/W
名词解释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传热阻 传热 系数 导热 系数 内表面 换热系 数 内表面 换热阻
Ro K λ
(也称总热阻)即表征结构(包括两侧空气边界层) 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Ro=Ri+R+Re
2.1 墙体热工计算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热工规范》第3.2.5条“ 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 热工规范》 3.2.5条 外墙、屋顶、 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 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 应进行保温验算, 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 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最小传热阻——是指围护结构在规定的室外计算温 最小传热阻——是指围护结构在规定的室外计算温 度和室内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证围护结构内表 面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从而避免结露,同 时避免人体与内表面之间辐射换热过多,而引起 的不舒适感所必需的传热阻。
W/㎡K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温差为1℃,1h内通过1 ㎡面积传递的热量。为传热阻的倒数。K=1/Ro W/mK 在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温差为1℃,1h内通 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αi
Ri
W/㎡K 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温差为1℃,1h内通过1㎡ 面积传递的热量。
㎡K/W
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Re=1/α
6.0
4.5
7.0
5.5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长春地区居住、办公建筑外墙最小传热阻
类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D >6.0 4.1~6.0 1.6~4.0 ≤1.5 ti 18 18 18 18 te -23 -26 -28 -30 n 1.0 1.0 1.0 1.0 Ri 0.11 0.11 0.11 0.11 [∆t] 6.0 6.0 6.0 6.0 Ro.min 0.752 0.807 1.012 1.056
2.1 墙体热工计算
2.1.1 传热阻、传热系数、热阻的计算
3)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a、单层结构热阻: R=δ λ 式中δ——材料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b、多层结构热阻 R = R1 + R2 +….+ Rn = δ1 + δ2 + …… + δn λ1 λ2 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 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2.1 墙体热工计算
2.1.1 传热阻、传热系数、热阻的计算 传热阻、传热系数、 1)围护结构传热阻: Ro=Ri+∑R+Re 式中 Ri——内表面换热阻,取0.11(m2·K/W) 0.11(m K/W) Re——外表面换热阻,取0.04 (m2·K/W) ∑R——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热阻总和(m2·K/W)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 = 1/Ro 式中Ro——围护结构传热阻(m2·K/W)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最小传热阻计算公式为: Ro.min = (ti-te)n·Ri (ti-te)n· [∆t] 式中Ro.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 K/W) 式中Ro.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2·K/W)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 18℃ 高级居住建筑、医疗、托幼建筑,取20℃ 高级居住建筑、医疗、托幼建筑,取20℃; t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按下表取值。 t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n—温差修正系数(外墙、平屋顶及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 温差修正系数(外墙、 楼板等取1 00) 楼板等取1.00) 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 K/W) 墙面、地面、 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2·K/W)(墙面、地面、 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 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取0.11) 11) [∆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和允许温差 ∆t] (℃),按表4.1.1-2取值。 按表4 取值。
1 常用名词解释
名词 外表面 换热系 数 外表面 换热阻 最小传 热阻 符号 单位 W/㎡K 名词解释 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室外空气温差为1℃,1h内通过1㎡ 面积传递的热量。 外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Re=1/αe
αe
Re
㎡K/W
Rmin
㎡K/W
特指设计计算中容许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阻的下限 值。目的是为了限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过大, 防止内表面冷凝,以及限制内表面下人体之间的福 射换热量过大使人体受凉 当某一足够厚度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 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 的比值。比值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 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 单一材料D=RS;多层材料D=∑RS;D值越大,温度 波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墙体类型 D值 长春 吉林 延吉 通化 四平 白城 Ⅰ型 >6.0 -23 -25 -20 -24 -22 -23 Ⅱ型 4.1~6.0 -26 -29 -22 -26 -24 -25 Ⅲ型 1.6~4.0 -28 -31 -24 -28 -26 -27 Ⅳ型 ≤1.5 -30 -34 -26 -30 -28 -28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 若外墙为轻质材料或内侧复合轻质材料时, 为保证不因温度波动造成结露,该部位的 最小传热阻应根据外墙材料与构造增加附 加热阻: 加热阻: 1·当建筑物处在连续供热采暖时,其附加值为 30%~40%; 2 当建筑物在间歇供热采暖时,其附加值为 60%~80%。 60%~80%。
Ro.min = (ti-te)n·Ri (ti-te)n·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