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124)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认识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2.学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感受分类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知 识 梳 理]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①Na 2CO 3⎩⎨⎧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钠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碳酸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易溶盐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
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自主思考】1.(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用数学集合关系举例说明。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用数学集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 (1)交叉关系,如对Na 2SO 4进行的交叉分类:(2)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二种,如物质的分类中: ①并列关系: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②从属关系:二、分类方法的应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①2Ca +O 2===2CaO; 化合反应。
②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复分解反应。
④C +O 2=====点燃CO 2;__ 化合反应。
⑤CO 2+H 2O===H 2CO 3;__化合反应。
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 ;复分解反应。
【自主思考】2.硫和碳均为非金属单质,在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你能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吗?S ―→SO 2―→H 2SO 3―→Na 2SO 3 提示 ①S +O 2=====点燃SO 2 ②SO 2+H 2O===H 2SO 3③H 2SO 3+2NaOH===Na 2SO 3+2H 2O[效 果 自 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3.doc

《物质的分类》学案第一课时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与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与应用2.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着本质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1•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以分为,,三态。
2.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元素和元素;其中Na、Mg、Al、Fe、Cu、Zn等属于元素,O> S、N、P、Cl等属于元素。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为:、、、四大类,是否还可以对它们继续分类?常见的强酸有,强碱有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屮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5.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 ”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他们的性质。
同类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举一反三, 不同类的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练习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1海水②蒸镭水③稀盐酸④食盐水⑤汞⑥液氧⑦硝酸溶液⑧硝酸银⑨纯碱⑩烧碱⑴)乙醇02)生石灰英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写编号,下同),属于纯净物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自主学习二交叉分类法定刈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义:例: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Na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钠盐Na2CO3顿盐NaHCO3碳酸盐Na2 SO4BaSO4(酸碱 化合物 I盐Na2 S04既是 盐, 又是 盐; 还属于 盐。
K2SO4既是 盐,又是 盐; 还属于 盐。
K2CO3既是 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练习二(1) 对下列碱进行交叉分类(连线)NaOH强碱KOH 一元碱Mg(OH)2弱碱 Ba(OH)2 二元碱(2) 根据下图屮物质及其类型Z 间的关系分别作出有关连线可溶性盐难溶性盐正盐 酸式盐 白主学习三. 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类事物按某种标准再进行分类。
《物质的分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和方法;2.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特点;3. 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二、进修重点1. 物质的分类标准;2. 物质的分类方法。
三、进修难点1. 掌握物质分类的特点;2. 能够灵活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
四、进修内容1. 物质的分类标准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经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状态等;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溶解性等。
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可以将其分类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五、进修方法1. 利用实验观察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3. 参与讨论,探讨物质分类的特点和方法。
六、教室练习1. 请根据物质的性质,将以下物质进行分类:水、铁、氧气、盐、糖、二氧化碳;2. 选择题:下列属于纯物质的是()。
A. 水B. 空气C. 砂糖D. 海水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分类的知识;2.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题目,并进行订正;3. 思考:物质的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如何运用物质分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八、拓展延伸1. 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方法;2. 探究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和溶解性质对其分类的影响;3. 开展实验,验证物质分类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物质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物质分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不息提升自己的进修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 6.3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

物质的分类一、要点梳理1. 单质是指由组成的一种物质,如、都是单质;2. 化合物是指由的一种物质,如、都是化合物;3. 单质分为单质(如:、等)和单质(如:、等);4. 金属单质由组成,除外,一般为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组成,通常条件下除外,一般都是气态(如:、等)或固态(如:、等);5. 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的组成,并可用符号表示;6. 氧气用符号表示;O2可表示;也可表示;7. 仅有物质组成的为物(如等);由或的物质而成的为物(如等)。
8. 纯净物有确定的,所以有确定的;而混合物则没有,但是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仍然保持性质,彼此只是相互混合,并没有发生;9. 混合物可用一定的方法将各成分分离,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和等;10. 过滤适用于不同的物质的分离;基本操作有、与。
而纸上层析则适用于不同的分离。
二、温馨提示1.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过滤、纸上层析、吸附、蒸馏、沉降、消毒等众多方法,但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2. 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及实验者的安全。
3.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形状大小、吸附力、亲和力等)的不同,使各组分经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用于化学性质相近的混合物的分离,特别适合于微量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三、解题指导[例题1]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解析] 雨水中含有水、溶解在水中的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中只含的水,属于纯净物。
[答案] D[例题2] 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A.吸附 B.过滤 C.蒸馏 D.电解[解析]吸附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有色、有异味等杂质,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固体杂质,蒸馏是通过蒸发、冷凝等操作而获得纯净的水;电解是在通电条件下不分解的方法,不是净化水的方法。
[答案]D四、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水 B.干冰 C.加铁酱油 D.新鲜空气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液氧3.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金刚石 B.空气 C.水 D.煤4.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不锈钢 B.水银 C.铁锈 D.冰5.下列物质中一定有两种元素的是()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单质6.下列物质中,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A.单质 B.溶液 C.化合物 D.混合物7.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含有两种元素的是()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8. 进行过滤操作时,一定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 B.量筒 C.漏斗 D.水槽9. 除去水中的泥沙需用的方法是()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加肥皂水10. 下列净化水操作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过滤 B.纸上层析 C.消毒 D.沉降要点梳理答案:1.同种元素氧气氢气(合理即可)2. 不同种元素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3. 金属铁铜(合理即可)非金属碳硫(合理即可)5. 确定元素6. O2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7. 一种纯净氧气水(合理即可)两种两种以上混合混合空气溶液(合理即可)8. 成分性质原来的反应9. 过滤纸上层析同步训练参考答案:1.B2.B3.A4.B5.A6.A7.A8.C9.A 10.C。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3分钟)为什么你能从超市很快的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呢?图书馆里有那么多的书,为什么你能够很快的找到你所需要的那本书呢?你浏览网页时,为什么能够快速进入你所想要进入的网站呢?这一切都是分类的强大功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分类吧。
【学习目标】1.掌握分类的方法2.能够对酸碱盐氧化物准确分类【思、议】(15+6分钟)1、自读教材24-25页,回答什么是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法?请分别应用这两种分类方法对你们班的学生进行分类。
2、酸:请把下列的酸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填空。
❶HCl ❷H2SO4 ❸ HNO3❹H2SO3❺ H2CO3❻CH3COOH ❼HCN ❽H3PO4❾HNO2一元酸____________ 二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元酸_____________强酸_______________ 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氧酸______________ 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请把下列的碱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填空。
❶NaOH ❷Mg(OH)2❸Fe(OH)3❹Cu(OH)2❺Ba(OH)2❻Fe(OH)2❼KOH ❽NH3·H2O一元碱___________,二元碱___________,三元碱________________ 强碱_________________ 弱碱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请把下列的盐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填空。
❶NaCl ❷AgCl ❸Na2CO3❹NaHCO3❺KAl(SO4)2·12H2O ❻(NH4)2Fe(SO4)2❼Cu2(OH)2CO3❽BaSO4❾NaHSO4正盐_______________酸式盐_______________碱式盐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盐_____________可溶盐_____________复盐_____________5、氧化物:请把下列的氧化物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填空。
2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doc

2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doc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分类2.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分类法3.能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对化学反应分类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等学习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重点:物质的分类难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第一课时教学环节(自主学习)1.分类的含义:分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2.分类的意义: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 的研究,发现_____________ 的规律。
分类法是一种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科学方法。
3.分类的标准:正确分类的前提是选择_________________ 的标准。
4.交叉分类法:根据—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5.树状分类法:根据研究对象的 _________ 性和______ 性,对事物进行再分类,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
(小组互学)分析书中21页图2-2和2-3的分类方法,进行下列分类:1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作一张交义分类图。
盐酸含氧酸硝酸无氧酸氢硫酸一元酸硫酸二元酸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数状分类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2、Cu、H2SO4、Ba(0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交流展示)(点拨释疑)(训练反馈)1、给物质分类时由于标准不同往往会出现()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2、人们把球分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属于()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3、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2.1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导学案一、自主学习:常见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物质的分类要有,根据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有和等。
1.化学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就是按照对一类物质进行分类,且这些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关系。
、例如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
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K2SO4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指把物质按照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方法经常按照由大到小以树枝状分类图体现出物质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思考每一次分叉的依据。
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 _______物质(1)单质(3)非金属单质:P ________一元酸HCl ________酸(5)二元酸H2SO4 _____________纯净物(2)三元酸H3PO4 ______________难溶碱Fe(OH)3 _________碱易溶碱NaOH _________化合物(4)正盐NaCl ________盐酸式盐NaHCO3 ______________碱式盐Cu2(OH)2CO3 ______________金属氧化物_______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______①每次分类的分类依据:(1)(2)(3) . (4)(5) .②将下列物质填进上表的横线上,O2,Cu,H2CO3,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2.化学反应的分类反应类型分类依据① H2+Cl2=== 2HCl↑ ( )高温②CaCO3===CaO+CO2↑ ( )③Zn + 稀H2SO4 ===H2↑ + ZnSO4 ( ) ____________________④HCl + NaOH === NaCl + H2O ( )⑤CuO+H2 ===Cu+H2O( )⑥C+O2 === CO2↑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Ca2+ + CO32- =CaCO3↓ ( )⑧H+ + OH- = H2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NaOH + HCl=NaCl + H2O ( )⑩C + H2O === CO + H2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物质找出来。
《物质的分类》 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类别,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
3、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物质分类的依据和常见物质类别的概念。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难点(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准确判断物质的类别。
(2)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物质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例如,对于碳酸钠(Na₂CO₃),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例如,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包括金属单质(如铁、铜等)、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氮气等)和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包括氧化物、酸、碱、盐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成分保持原有的性质。
例如空气、溶液、合金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分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等)和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4、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根据酸分子中可电离的氢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如盐酸、硝酸等)、二元酸(如硫酸、碳酸等)和多元酸(如磷酸等)。
5、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根据碱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和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
6、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盐的组成和性质,分为正盐(如氯化钠、碳酸钠等)、酸式盐(如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等)和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等)。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学习精品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教学目标(1) 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 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 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0H)2③NaHCO:④NaBr⑤Fe3O4 ⑥H2O⑦HNO3⑧AgNO3⑨H2SO4 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提醒:氧化物的分类中:(1)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2)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等;(3)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4)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二、分散系( dispersion system) 及其分类1、分散系(1) 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另一种物质叫做。
(3) 分类:A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他们之间可以有种组合方式B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C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v 1 nm1 nm 〜100 nm> 100 nm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有的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介稳体系不稳定能否透过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是否有丁达尔无有无能否发生电泳不能能不能实例饱和NaCl 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豆浆、牛奶泥浆水、Ca(OH)2 的悬浊液特别提醒(1) 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2) 同种分散质在不同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如NaCl 溶于水得溶液,溶于酒精得胶体。
三、胶体1. 定义: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2. Fe(OH)3 胶体的制备(课本)(1) 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2) 向沸水中滴加FeCl3 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 饱和溶液(3) 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和应用导学案教者:孟庆德【学习目的】:1.学会用从不同的角度对常见物质进展分类。
2.理解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理论对所学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响进展分类。
3.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方法运用的理论,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重点及难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展分类【知识准备】:1、我们在九年级化学上学习了那些物质类别的概念?2、在九年级学习了那些反响类型?3、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可将物质分为、和 .练习1: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①氧气②水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硫酸⑥五氧化二磷⑦乙醇⑧氧化铜,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展分类。
气态液态固态4、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可将物质分为和练习2: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铁③硅④塑料⑤玻璃⑥陶瓷。
其中导体半导体绝缘体5、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将物质分为、和练习3:有以下物质①碳酸钙②硫酸钡③氯化钠④碳酸镁⑤硫酸钙⑥硝酸钾⑦氢氧化钙。
可溶性物质 微溶性物质 难溶性物质 学习过程:【问题导向】 1、为什么我们很容易从图书馆中的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从超市中的能快速挑选到所需要的商品?2、超市里有许许多多的商品,为什么你能很快就找到你所需的东西呢?【探究自学】10min 时间完成【阅读考虑】教材P24至P25有关内容,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考虑交流】请尝试对所学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响进展分类⑴请将以下物质填到对应物质类别后的横线上:Cu 、 NaCl 、 H 2 、碘酒、HCl 、NaOH 、CuO 、O 2、H 2O、空气、Fe ⑵ 化学反响分类①四种根本反响类型(A+B=AB )(AB=A+B )(A+BC=AC+B )小结:不管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响所进展的分类,都是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那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点拨提升分类的根据: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来进展分类 标 准:可以是物质的某些属性、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性能、物质的溶解性【达标训练】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按组成、性质、能否电离、构造)对化合物进展分类②按得失氧分反响中失去氧反响中得到氧化合物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按电离出OH —的个数(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难溶性碱)按性质分(强碱、中强碱、弱碱)按电离出H +的个数(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按组成元素分(含氧酸、无氧酸)按性质分(强酸、中强酸、弱酸)(总结)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2、用穿插分类法对以下物质进展分类3、以下四个反响中有一个和其它三个不同,它是( )A 、2Fe(OH )3 △Fe 2O 3 + 3H 2OB 、CaCO 3△CaO + CO 2↑C 、2NaHCO 3 △Na 2CO 3 +CO 2↑+H 2OD 、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4、以下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 2CO3H 2SO 4NaHCO 3SiO 2CO 2B NaOH HCl NaCl Na 2OCOC NaOHCH 3COOH CaF 2SO 3SO 2含氧酸无氧酸一 元多元酸H 2SO 4HCl HNO 3H 3PO 4D KOH HNO3CaCO3CaO SO35、以下物质:①稀硫酸②铜片③生石灰④无水酒精⑤空气⑥干冰⑦金刚石⑧纯碱⑨双氧水⑩高锰酸钾。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胶体和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5.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方法。
【知识梳理】1.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分为 和 ,纯净物分为 和 ;(2)单质 单质分为: 和 ;(3)化合物的分类 化合物根据组成可分为 、 、 、 。
2.物质分类的方法(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练习1、下列物质中①Na 2SO 4 ②Ba(OH)2 ③NaHCO 3 ④NaCl ⑤H 2O ⑥HNO 3 ⑦AgNO 3 ⑧H 2SO 4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事物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练习2、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Na 2SO 4 硫酸盐 Na 2CO 3碳酸盐K 2SO 4 钠盐 K 2CO 3 钾盐总结: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3.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3)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4)胶体的性质:①具有“丁达尔效应”②具有吸附性练习3、结合实验视频,比较溶液、胶体、浊液完成下表:【达标训练】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H2O B.NH3C.NaH D.H2SO42.氧化物从组成性质上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也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物质的分类 导学案

④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⑤Na2O2、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⑥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重点难点】
重点:树状分类法与交叉分类法的区别、对指定物质的所属类别进行划分。
难点: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纯净物与混合物及碱性氧化物与过氧化物等易混点辨析。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25页内容完成以下思考。
(1)对比图2-2和2-3区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不同并用相关实例补充完整图2-3。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对24-25页的学习能够区分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学生通过回忆衔接课的内容能够熟练背诵出酸碱盐及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3.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学习能够准确地辨认出纯净物和混合物;
4.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快速对制定物质的所属类别进行划分。
(2)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9页习题1。
2. 酸根据电离出的H+的个数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及多元酸。
酸根据能否完全电离可分为强酸和弱酸。
酸根据是否含氧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提示完成29页习题2。
:正误判断:
1在金星大气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与它属于同类的物质有NO、SO2。②Leabharlann 有氧化物都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水、空气、土壤、金属等等。
这些物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目标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2. 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3. 能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三、内容1. 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可以按照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 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按物质的性质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质的分类标准(1)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自保持其原有性质,如空气、海水等。
(4) 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较小,如冰、铁等。
(5) 液体:没有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分子间距适中,如水、酒精等。
(6) 气体:没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较大,如氧气、氮气等。
3. 物质的分类实例(1) 将水、铁、二氧化碳分别归类。
(2) 将沙子、盐水、空气分别归类。
四、练习1.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元素,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混合物?分别说明理由。
(1) 水、氧气、氯气(2) 纯净水、二氧化碳、盐水(3) 空气、海水、土壤2. 请问铁、水、氧气分别属于什么状态的物质?为什么?3. 分别举例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五、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掌握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稳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一轮资料
化学 必修一复习: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编制人: 审核人:高三化学组 编号:04 领导签字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物质的分类》 学案
最新考纲: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
(1)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 )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 )
(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
( )
(4)NH 3、SO 2、O 2为电解质。
( )
知识点二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2.概念: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判断】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②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 ) ⑥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
3、a 、无机化合物的交叉分类法 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按阴离子分类 按阳离子分类 Na 2CO 3 碳酸盐 Na 2SO 4 钠盐 K 2SO 4 硫酸盐 K 2CO 3 钾盐
②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弱碱 NaOH KOH 可溶性碱
强碱 Mg(OH)2 一元碱 NH 3·H 2O 不溶性碱 二元碱 Ba(OH)2 ③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CO 2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SiO 2 气体氧化物 SO 2 固体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Al 2O 3
碱性氧化物 CuO 金属氧化物 b 、 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法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
2严谨的人,方方面面表现的都是严谨;乐观的人,时时处处看到的都是阳光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将落实进行到底
知识点三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分类标准在数轴上填写分散系名称。
2.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__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划分
⎩⎪
⎨
⎪⎧
①:如AgI胶体
②:如烟水晶
③:如烟、雾、云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________和________。
②布朗运动:胶粒在胶体中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③电泳:在________的作用下,胶体微粒作________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________带电荷。
带正电的胶粒有, 带负电的胶粒有。
④聚沉: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方法有:、和。
(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知识点四分类法的应用:
分别以钙和碳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
Ca CaO Ca(OH)2CaCO3 C CO2H2CO3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