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张果等)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图解新型城镇化

图解新型城镇化

30 | 中国报道2014年4月 总第122期3月16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亮点,这在整个规划中都有具体贯彻。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两横三纵: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天山北坡地区哈长地区环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东陇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中原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藏中南地区滇中地区北部湾地区宁夏炎黄经济区太原城市圈呼包鄂榆地区成渝地区鄂中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图解新型城镇化图解中国 Sinographics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HINA REPORT | 31责编:王芳 制图:滕言妍建立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

城镇流动人口暂住证持有年限累计进居住证。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2020年全国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

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口落户人口管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2.6%35.3%60%45%2012年2012年2020年2020年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比率≥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99%95%90%98%23%66.9%95%12.5%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95%≥50100%95%建制镇和小城市全面放开有序放开合理放开落户需参保年限严格控制人口(积分制阶梯式落户)50万-100万100万-300万300万-500万500万以上(到2020年)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资源节约、产业集约、生态可宜居、产城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中小微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林牧副渔、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供销、合作、互动、自主择业、自主迁移、自然环境承载与产业量质化、城乡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入点是以“村为单位”使农民本地居民化、小微城市化、共享社会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切入点示范草案分析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三农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农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需要改革创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复杂系统工程。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为基础可以做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创新示范点工程优化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推广。

目前农村现状:(1)大部分农户承包的土地利用效率过低,产出经济收入不够现代生活所需。

(2)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业高科技知识,光、温、水、肥、气及智能阳光温室立体设施(自动化操作系统)(3)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及市场流通领域。

(4)大部分农民没有能力投资高科技农业温室设施及大田机械。

(5)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

(6)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老人、妇女及留守学生。

农业科技成果: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及农业温室立体设施、综合深加工等高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前位之一。

特别是“粮袋子与菜篮子”分别管理体系成果,领先于国际水平。

如能把这些农业高科技成果逐步落地农村实施,我国三农工作将进入动车时代。

农业生产创新示范点形式分析高科技设施农业生产形式:1、家庭形式: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立体设施生产模式。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作者:吴承逊杨子麒邹也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城镇化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不断地提高。

农村人口问题影响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本文将利用相关数学建模的方法探讨农村人口增长模型及人口结构,并对未来的农村人口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人口模型;城镇化;农村人口一、前言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自改革开放起,农村城镇化由概念慢慢变成了现实,今日城镇化进程日益加深,城镇人口不断攀升。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农村人口占据中国人口组成中很大的份额。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事实上,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而社会发展与进步完全是为了人,也是依赖于人之本身的。

因此,不难发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这是由于人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人口的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与人口结构合理的状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需要利用数学建模的知识来模拟出一个人口增长模型,当我们建立相关的人口模型预言人口的变化情况时,是能够很好的预测出城镇化的程度。

二、模型建立(一)样本选择三堂街镇是湖南省一个典型小镇,其人口数量及结构在我国中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桃江县统计局人口资料,在前期准备中得到了两组相隔十年的数据,分别是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时间间隔较大,因此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模型的选取。

这里我们不便直接采用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因为1、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适用于有着长期数据追踪的案例。

而中国小型城镇、农村往往由于人口流动性大、迁移频繁等问题无法精确的记录人口数目。

再者,本例所有数据稀缺。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图谱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图谱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图谱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速。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镇化国家,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人口集聚也带来了社会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于城镇化发展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案,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图谱。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图谱。

第一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的主要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打造绿色环保、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充分覆盖,推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城市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人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品质城市群。

第二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路径应该分为多个方面。

首先是建设城市交通。

交通作为城市的血液,充分发挥其连接城市的作用,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安全,发展新能源交通,提高城市的通行效率。

其次是加快建设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城市的发展方式,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再次是发展绿色生态城市。

放缓城市扩张速度,注重建筑节能和环保,建设绿色公园和生态城乡结合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最后是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生活需求,使城市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

同时,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管理的效率。

新型城镇化还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建设城市和农村相融合的生态环境。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理论篇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理论篇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3 三、乡建与城
镇、城市
4 四、乡建与文
化产业
5 五、乡建与乡
村旅游
第五章 行进中的“绿十字” 乡建实践
一、——立 足襄阳(20...
三、乡建实践的 发展阶段——走 出襄阳(20...
四、从软硬件并 重到突出软件 (2012年至...
后记 与孙君面对面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 把 农 村 建 设 得 更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像农村 理论篇 中 国乡村建设系列丛 书》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乡建
要素
理念
绿十字
发展
问题
乡村
方法
建设 路径
城市
农村
理论
三乡
四乡
模式
农民
目标
目录
01 第一章 “绿十字”的 乡建理念
02
第二章 把农村建设得 更像农村
四、乡建,请放 慢脚步
第三章 “绿十字”乡建实践 四要素
一、乡建的目 标——重建生态,
培养民力
二、乡建的方 法——调查、培 训、合作和复制
三、乡建的路 径——农民参与, 三方合作
四、乡建的实施 模式——还原乡 村,让乡村长...
第四章 乡建未来展望
一、乡村,未 1
来的奢侈品
2
二、让乡村从 自然中生长
第一章 “绿十字”的乡建理 念
一、乡建的定 1
位与目标的设 定
二、乡村建设 2
规划的原则与 依据
3 三、影响乡建
的核心要素
4 四、“绿十字”
乡建模式的要 点
5 五、乡建的困
境和存在的问 题
第二章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 村

城乡分割、城乡一体与农村人口发展——兼论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模式

城乡分割、城乡一体与农村人口发展——兼论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模式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5 . 1 2地 震 灾 后 再 生 育 家 庭 人 口问 题 研 究 ” ( 1 2 B R K 0 2 1 ) 。
作者简 介: 张果 ( 1 9 6 2 一) , 男, I  ̄ t ) l I 广安人 , 四川 师 范 大 学 教 授 ,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人 文 地 理 学 、 区 域 人 口发 展 : 曾永 明 ( 1 9 8 6 一) , 男, 江西吉安人 , 西南 财 经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为 人 口与 资 源 经 济 学 。
展方 式使 中国可持 续 发 展 面 临 瓶 颈 , 遂 有 迟 来 的新 农 村 建设 和新 型城 镇化 , 但 几年 的实 践 表 明 , 中国一
些地 区新 农村 建设 未达 到 预 期 的 理 想 目标 , 效 果
因此 , 本 文从 中 国城 乡分 割 的非 均衡 发 展 路 径 着手 , 分 析 中国城 乡 主要资 源 ( 资本 和劳 动 力 ) 配 置
优 质 劳动 力 要 素 不 足 已成 事 实 。城 乡 分 割 的 发
享受 者过 于 集 中在 城 市 , 农 村 及 农 村人 口是 人 口红
利 的主要 创 造者 而 发 展 严 重 滞 后 。不 仅 如 此 , 城乡 人 口红 利 的分配 不 均 致使 农 村 家 庭 人 口分 离 化 : 一 方面 , 农 村 家庭 的优 势 劳 动 力 人 口在 城 市从 事 低 端
Vo 1 . 4 0, No. 6
No v e mbe r , 2 01 3
城 乡 分 割 城 乡一 体 与 农 村 人 口发 展
— —
兼 论 四 川 省 农 村 人 口发 展模 式

乡村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

乡村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

乡村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作者:刘月霞张博一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年第04期摘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3 936篇乡村治理相关研究的核心论文进行梳理,绘制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乡村治理研究发文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爆发期四个阶段,总体上呈快速增长态势;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的内涵、主体、模式、体系和实现路径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应拓宽研究视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深刻挖掘传统资源,构建关于乡村治理的本土理论体系。

关键词:乡村治理;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3531;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3)04-0023-08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关系着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着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乡村治理,学界也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为了全面梳理乡村治理研究的进展与成效,本文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乡村治理”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绘制作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图谱,探究乡村治理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推进本领域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为文献数据源,以主题“乡村治理”进行检索,来源类别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时间范围为1998—2022年,检索与下载日期为2022年6月1日,共获得相关文献4 125篇。

为了保证选取数据的可用性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获取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逐条筛查,剔除编辑手记、期刊推介、会议述评、新书推荐以及无日期、无作者等无效文献,最终留存3 936篇高质量期刊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这些文献基本覆盖了该领域主流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专升本地理人口与环境基础知识框架图

专升本地理人口与环境基础知识框架图

专升本地理人口与环境基础知识框架图一、人口(一)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速2、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因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婚姻生育观念政治因素:政策、战争(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的移动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19 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3、国内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自发性迁移增多(三)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性:集中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文化(四)人口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带来的影响: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等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二、环境(一)自然环境1、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2、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3、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地形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4、河流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等河流的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河道形状等(二)人文环境1、农业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3、城市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资源、政治、军事等)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环境问题(三)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4、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三、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人口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对水资源的压力对能源的压力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二)环境对人口的影响1、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2、恶劣的环境对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三)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总之,地理中的人口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乡土中国》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人和人的社 会关系分析
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组织
男女有别
以同性为主异性 为辅的单系组合
文字下乡
乡 土 本
村落
无需文字的 熟悉社会

再论文字下乡
社会 变化 本质 分析
血缘向地缘转变 长老权力名实分离 欲望向理性的需要转化
维护社会关 系的原理
目的、结果
压制反抗,不容 忍反对
获得同意
注释—表面承认, 内容改变—名实 分离
对垒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社会 欲望
文化事实;传统
现代社会 需要
自觉的生存条件
合于生存条件 可以从容盲目试验
功能 客观,理性
以欲望为行为指导
计划行为
社会变迁的里程碑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限制冲突,依赖人情
理性支配
减轻社会 无商业 关系负担
身份 社会
社会性质转变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商业
契约 社会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
名实的分离
社会背景 社会冲突
社会合作 社会继替
权力性质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长老权力
是否反对 没有反对,只 有反抗 发生 不发生
社会变迁 时势权力 发生于同一问 题不同答案上
私,自我主义 以己为中心
人伦(差序)

亲属,地缘,权势
越推越薄 可伸缩
界限模糊
不同网络
若干人组成 有清晰
道德体系
团体格局
出发点:己;克己修身
团体和个人关系

《我们村 中国城镇化影像实录》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我们村 中国城镇化影像实录》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陈河家:看车来车往觉得生活简 直太美好了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故事四
西江:肉香肠酸汤鱼辣子鸡熏 鱼米酒……
雪岱山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 个变迁故事
年轻人都走了
老人的雪岱山 村
董各庄:不知道下一个落脚点将 在何方
三 一


后记:近乡情怯
二、拍摄框架
一、图像化
三、文字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我们村 中国城镇 化影像实录》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故事
现代
影像
农业
文字
变化

生活
农村
农民 变迁
图书
中国
山村
地位
发展

雪岱
叹息
目录
01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 村庄的变化
02
小山村:带鱼只剩下 鱼肚皮
03 程店:谁也记不清究 竟从什么时候开始
04
膏良周:化学反应早 已悄然发生
膏良周:化学反应早已悄然发生
五里后:这可是我的家哦
陈楼村:见一面、换一遍
纠结之中:没男孩 咋办
地位之变:老人们 的叹息
风俗之变:见一面、 换一遍
十里店:里是里、面是面
三 一


七 五


葛岔村:祖母透过小格窗户的微 笑
富强村:照片里藏着新城市的起 点
彩色电视机 新房和新车
流离的哥哥 老有所依
雪岱山村:几乎每个
012 家庭都有一个变迁故 事
014 后记:近乡情怯
这是一本用文字和影像记录农村生活变迁的图书,从文化、生活、农业、建筑等方面反映现代农民的生活。 其中有当下的影像,也有多年前的老照片;有记录个人的影像,也有追踪记录全家的影像……透过这些波澜不惊 的影像,图书展现了农村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城镇化进程中留存的一些有温度的记忆。

《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读书笔记模板

《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读书笔记模板

工农业协调发展与辽宁经济增长 依靠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推动力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应采取的对策 建立高新技术集成机制与培养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于沈阳郊区蔬菜生产供应问题的调查 城郊农业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 城郊旅游业应尽快大发展 关于沈阳市郊县淡水渔业生产的调查 辽中南经济区城郊经济的特点和发展道路 城市经济改革与城郊经济发展 城郊农村经济概论 辽宁城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辽宁农业需要有一个大发展 建立生态农业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 关于辽宁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浅见 辽宁粮食生产的历史经验及发展道路的选择
沈阳市农业经济结构问题研究 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几个理论问题 按“贸工农”型调整辽中南沿海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 发挥营口市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辽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及其战略思考 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
读书笔记
这是《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改革
农村
经济
城乡
农业
作者
生产
乡村
经济
理论 经济
调查
改革
问题
战略
发展
研究
辽宁
产业结构
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辽 宁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她多年从事农村经济和城乡关系研究,系中国从事城郊经济研究较早的带头人及 《中国城郊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在城乡关系研究和城郊经济学科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辽宁较早地提出了 确定市带县的适度规模和理论,有的成果丰富了城乡关系理论。本论文集以“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为主 题,分7个专题,收录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发表的40篇文章。既有理论论述,更多部分是其当年的调 研报告。多数文章尽管已经发表30年左右,但由于调研主题在当时较为超前及我国农业经济改革与城镇化发展较 为长期缓慢的特点,文章中提出的不少改革建议对现今的社会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读书笔记模板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读书笔记模板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 二中国城镇化现行制度的特点与制度障碍 三中国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一农民市民化概念及基本内涵 二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三农民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机制 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选择及其制度安排:让农民“带资进城” 五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一发展镇域经济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中国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促进镇域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5
索引
(一) (二) (三)
一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评价与反思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与内涵 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总体思路 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模式选择 五建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长效机制 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 三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预测 四中国区域城镇化趋势预测 五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吸纳能力分析 六主要结论
目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说明内容简介摘要
0 1
Abstract
0 2
第一章中国 特色新型城 镇化道路的 选择
0 3
第二章中国 城镇化趋势 与人口吸纳 能力
0 4
第三章中国 城市规模效 益与规模政 策
0 6
第五章中国 城镇化成本 的度量与影 响因素
0 5
第四章中国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分 析
产区建设
4
附录五加快推 进长江中游城
市群建设的思
路与建议
附录六构建大
5
郑州都市区, 形成中原经济
区核心增长极,
促进中部全面
崛起
附录七推进城 1
镇化需要清除 户籍障碍
附录八关于尽 快恢复设市工
2
作重启县改市
的建议
3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作者:罗亮黄雅琴来源:《宁夏党校学报》2022年第02期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经历了从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阐释到乡村振兴实践应用的演进过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重点领域、实施路径三个方面。

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乡风文化发展和乡村生活等是未来乡村振兴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2-090-008基金项目: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招标课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乡村治理体系与政策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亮(1984- ),男,江西吉安人,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政治、乡村治理研究。

黄雅琴(1996- ),女,江西赣州人,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其作为未来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以及“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正式拉开序幕,乡村振兴战略也因此成为新时代乡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学术热点。

几年来,学者们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具体实践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研究,寻找知识的增长点,有必要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研究进展情况,在借鉴前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质的超越,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指明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在CNKI平台上选择期刊栏目,点击高级检索,将篇名设置为“乡村振兴战略”,年份选择2017~2020年,期刊来源锁定为核心以及CSSCI,点击检索得到963篇文献,手动筛选剔除了书评、会议综述、无作者以及无日期的无效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889篇作为研究样本。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

时间 1990年以前 1991~1997年 1998~2009年 2010年至今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木材、木柴、木炭等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2)重工轻农 农村的主要体现就在于一个“农”字,以农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而现状则 是严重的重工、商,轻农业。甚至所谓的新农村改造、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 步脱离土地,驱使劳动力思想上轻视农业,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 (3)保障落后 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性,人老后不能像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 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生活,不能保证老人生活的稳定及质量,形成了 一个恶性循环。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P38“案例研究”)
[思考探究] 1.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规划设计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 提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林盘和水系、山林及农田;房屋前后有小农田; 建设成为“紧凑型、低楼型、川西型”特色民居。 2.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处理村民适宜居住、环境良好和节约土地之间的关 系,并合理利用乡村空间的?
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
命题视角(一)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结合 美丽乡村战略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实 现乡村振兴,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
[教材案例] 四川成都新农村综合体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 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简称“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已经取得显 著效果。计划到2025年成都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500个以上。

蒋正华文集(人口卷)

蒋正华文集(人口卷)
科学决策与决策科学 ——答《人口科学研 究》 问
在2005首都人口与 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婚姻与性别歧视》 序
新时期人口政策思考
在纪念同志为《中国 人口 、资源与环境》 题词15周年座谈会上 的讲话
给吴邦国委员
1
长的信
2
宏观控制中的 人口问题
3 在《国家人口
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首发式 上的讲话
4
以人为本 ,促 进人与社会协
精彩摘录
这是《蒋正华文集(人口卷) 》 的读书笔记模板 ,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蒋正华文集(人口卷) 》 的读书笔记模板 , 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蒋正华文集(人口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人口
管理
农工民主
党中央
人口
政策
人口老龄化
文集
技术
研究 讲话
世纪
人口
中国
会议
发展
工作
研究
战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蒋正华 , 是第九 、十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 ,农工民主党中央原主席 , 人口学家 , 20世纪80年代初起 , 以系统工程 、 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 , 开始技术人口学的研究 , 编制的中国模型生命表填补 了国际研究的空白 , 并先后从事了中国人口发展预测分析 、 中国人口就业与消费等多项研究工作 , 成为中国技术 人口学科带头人之一。
育龄妇女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