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1.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2.《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 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 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3.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4.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5.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6.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7.草酸钙结晶簇晶、针晶束、方晶、砂晶、柱晶8.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

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9.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纹孔有3 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10.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 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 滴,显红色木栓化:遇苏丹3 试液可染红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11.细胞群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②初生壁③次生壁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

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⑷黏液质化:细胞壁所含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

加钌红试液→红色⑸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硅质、钙质。

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不属于其中):硫酸钙结晶、橙皮苷、靛蓝4.细胞的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构成的)5.后含物:非生命物质总称①淀粉②菊糖③蛋白质以糊粉粒贮存④脂肪和油⑤色素⑥晶体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的类型(1)单纹孔 (2)具缘纹孔 (3) 半缘纹孔7.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②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为四类:a.同化组织 b.贮藏组织c.吸收组织 d. 通气组织)③保护组织(分类: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④机械组织 (类型: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的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⑤输导组织(类型: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

(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2.气孔的类型?答: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不直不平环):①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②直轴式气孔(:(同上)····垂直③不定式气孔:3~6个副卫细胞,大小基本相等④不等式气孔:3~4个,其中一个明显小⑤环式气孔:小、多、环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1、木兰科: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基数,多为6-12,每轮3片;雄蕊与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每心皮含胚珠1-2枚。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1)木兰属:厚朴2)五味子属:五味子3)八角属:八角、木莲2、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 ,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

药用植物:菘蓝(板蓝根)、莱菔(萝卜)、葶苈(独行菜)、播娘蒿、白芥3、蔷薇科: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蝶状,杯状、坛状、花瓣与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分离,稀无瓣;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托杯、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绣线菊亚科(绣线菊)、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山楂、皱皮木瓜、枇杷)和梅亚科(杏、梅、桃)。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

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

聚合瘦果或聚合小核果。

药用植物:龙胆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4、豆科:草本、木本或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的对称,花瓣排列,雄蕊数目、连合等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1)含羞草亚科:二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下部多少合生;花瓣镊合状排列,基部常合生;雄蕊多数,稀与花瓣同数,荚果,有的具次生横膈膜。

药用植物:合欢、含羞草。

2)云实亚科:木本藤本,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15. 纤维细胞与石细胞的主要区别
细胞名称
横切面
纵切面或整体观
纤维
常呈圆形或多角形, 胞腔较小,纹孔少 见,呈短缝状
呈长梭状,胞腔狭 长,纹孔常呈斜裂隙 状
石细胞
常呈卵形或者不规则 形状与横切面观相 长方形,胞腔较大, 似,纹孔和胞腔的情
纹孔多见沟状,常有 况也与横切面相似 分枝
16. 管胞类型:环纹管胞 螺纹管胞 梯纹管胞 孔纹管胞
27.地下茎变态:根状茎.球茎.块茎.鳞茎.假鳞茎
28.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29.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
30.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
31.小枝与复叶的识别:1.复叶的顶端无顶芽,而小枝的顶端有顶芽;2.
复叶的小叶基部的内侧无芽,其总叶柄基部的内侧才有芽,而小枝上
数,聚合瘦果或小核果,萼宿存,常具复 叶 玫瑰、草莓、月季
梅亚科 心皮常为1,核果,萼常脱落,单叶
梨亚科 子房下位,心皮2—5,常与杯状花托愈合,
豆科
蓼科
唇形科 菊科 天南星科
兰科
梨果
两体雄蕊,边缘胎座,荚果 欢、甘草
决明、合
有膜质托叶鞘,穗状花序,瘦果或小坚果 虎仗、大黄、何首乌
常含挥发油,茎四菱形,二、四体雄蕊
隐头花序:桑科 复伞形花序:伞形科 轮伞花序:唇形科 42.果实:种子(胚珠发育) 种皮(珠被发育) 果实(子房) 43.瘦果:菊科·蓼科 颖果:禾本科 双悬果:伞形科 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菊科 44.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差异:
表皮细胞层数不同:双子叶表皮细胞层数为一层,单子叶为2至多 层。
每枚单叶基部的内侧都有芽;3.复叶上的小叶一般排列在同一平面

药用植物学总结

药用植物学总结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般细胞的直径为10~100μm3、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和溶酶体。

5、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等四部分。

6、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按照有无色素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含色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7、有色体和色素的区别:有色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色、橙红色或橙色;色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色、蓝色或紫色。

8、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对物质合成、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9、液泡是植物体的特有结构,细胞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等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物质,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10、内质网——合成输出蛋白质;高尔基体——合成和运输多糖,合成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分解大分子(消化和消除残余物)、保护作用(保护细胞免于自身消耗)11、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单粒淀粉粒①淀粉粒复粒淀粉粒鉴定:加氯化锌碘液,显蓝色或红紫色半复粒淀粉粒②菊糖:(多含在菊科、龙胆科、桔梗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组织中)细胞后含物鉴定:10%α—萘酚乙醇+硫酸紫红色并很快溶解③糊粉粒(蛋白质粒):加硫酸铜和苛性钠水溶液显紫红色④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加锇酸变黑色⑤晶体——代谢废物12、代谢废物——晶体草酸钙结晶:方晶(甘草、黄柏)、针晶(半夏、苍术)、簇晶(大黄、人参)、砂晶(牛膝、曼陀罗)、柱晶(射干、淫羊藿)代谢废物鉴定:不溶于醋酸,遇20%的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碳酸钙结晶: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叶表皮细胞中鉴定:加醋酸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13、细胞壁、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三大区别;光学显微镜结构下,将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胞间层——果胶类物质,易被酸或酶溶解(组织解离法的原理)初生壁、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单纹孔存在于薄壁细胞、韧型纤维、石细胞;具缘纹孔存在于纤维导管、孔纹导管和管胞;14、纹孔对——松科和柏科等裸子植物的具缘纹孔形成纹孔塞,有三个同心圆半缘纹孔存在于导管、管胞与薄壁细胞——被子植物的导管口15、细胞壁的特化常见的细胞壁的特化16、植物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章节要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什么是原生质体?质膜有哪些特征?3.简述细胞核的光学结构及其生理功能4.质体包括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的联系5.简述淀粉粒的类型、各自特点、存在部位及检验方法?6.菊糖有何分布特点?如何检验?7.草酸钙结晶有几种类型?如何检验、区别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8.常见的细胞壁特化有几种?如何鉴别?名词解释——细胞器、质体、具缘纹孔、木质化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组织是由许多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植物的结构和特征
1、植物主要结构部分:植物由基部、茎、叶、花、果实等组成,基部多数属根,有一些植物也具有茎基。

2、植物结构性特征:植物有原生、芳香、细毛、芒刺、裂片、多汁等性状,其中草药的细毛性状是常见的性状。

3、植物组织特征:主要有皮质、韧皮、薄壁、密带、纹向、根鞘等。

4、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可分为叶、花、果实等,叶的形态有长椭圆形、宽披针形、披针形、裂片形、复叶形、复袋形等,花的形态分为聚伞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二、植物的生长和成熟
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分为拔节生长和伸长生长,其中拔节生长是植物新节生长的过程,伸长生长是植物叶、茎等部位的增长。

2、植物的成熟:植物的成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植体分化、植体生长、植体受抑制和促进植体发育成熟。

在这4个发育阶段中,促进植体发育成熟这一阶段对植体成熟至关重要,如植体上的叶、花等。

三、植物繁殖
1、开花繁殖:开花繁殖是通过花粉传播来实现的,在花开节上,花粉会无性授粉,形成种子,使植物繁殖。

2、被子植物的繁殖:被子植物的繁殖是通过花粉和胚乳的传播来实现的,其中花粉萌发,形成胚,传播胚乳,植物会产生子实体,使植物繁殖。

四、植物的分类
1、按照结构特征分类: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特征,将植物划分为有花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刺毛植物、细青藻植物和水母植物等类。

2、按照繁殖方式分类:按照植物的繁殖方式划分为开花繁殖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和被子植物。

3、按照用途分类:按照植物的用途,将植物划分为观赏植物、经济植物、兽类植物和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复习要点)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容及任务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公元1世纪到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唐代(公元659年)由官方颁发的《新修本草》(习称“唐本草”),被认为是古代首部药典。

最著名的古代本草著作为明朝时珍的《本草纲目》。

第一篇植物的显微构造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构造,通常称为植物的显微构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构造,可见外面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它们是原生质的代产物,称为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代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介绍。

淀粉粒的形状有圆球形、卵球圆形、长圆球形或多面体等;脐点的形状有颗粒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等,有的在中心,有的偏于一端。

药用植物学知识

药用植物学知识

药用植物学知识1、毛茛科特征:草本....,..或藤本。

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单叶或复叶,无托叶。

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和圆锥;萼片3至多数,有时花瓣状,花瓣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多数...........,子房.......,离生.....,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螺旋状排列上位..........,稀浆果。

植物体维管束常具..,1室,每心皮含1至多数胚珠。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V”字形排列的导管群;乌头属、升麻属、类叶升麻属的某些植物维管束散生;根及根茎中常有皮层厚壁细胞。

含生物碱、皂苷、强心苷、黄酮及四环三萜类等成分。

2、不裂果包括:瘦果(果皮、种皮易分离)、颖果(果皮、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坚果、翅果、胞果、双悬果3、平行脉分布范围:是单子叶植物主要的脉序类型,包括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射出平行脉、弧形脉4、光滑内质网功能: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5、苞片:紧靠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称苞片,有总苞片和小苞片之分。

6、子实体: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7、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他们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称为定根。

如人参、桔梗。

8、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中的管胞和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9、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10、根的初生维管束类型: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11、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它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2、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植物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上部具有胚轴和节间很短的茎,其肥大部分可以是韧皮部(胡萝卜),也可以是木质部(萝卜),有的呈圆锥状,如胡萝卜、桔梗;有的呈圆柱状,如菘蓝、丹参;有的呈圆球状,如芫青的根。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09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编制1.植物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微米。

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埃。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②原生质体:细胞内部一切又生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③后含物与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油、蛋白质、结晶{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一床的中心之一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6.淀粉的常用检识方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色或蓝紫色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与钙盐结合而成的晶体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方晶、砂晶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成类型:钟乳体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气泡产生,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8.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

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所含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并且深入了解传统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机制。

本文将针对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药效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药用植物可分为药用食品、药用辅料和药材等。

根据药效,药用植物可分为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和抗炎药等。

此外,药用植物还可以按照其植物学分类系统进行归类,如菊科植物、百合科植物等。

二、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产生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理活性的基础。

常见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倍半萜类和鞣质等。

这些活性成分通过干扰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发挥药理作用。

三、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是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以植物特定的生长时期为准。

采集时应避免植物受到污染和病虫害的影响。

采集完成后,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如晾晒、炮制和提取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药用植物通过其活性成分发挥药理作用,对人体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临床上,药用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或辅助成分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中风、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同时,由于药用植物具有天然、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药用植物作为替代传统药物的治疗选择。

五、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

质量控制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含量和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

此外,对于药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评估植物的毒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重视,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受到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活性成分和新的治疗方法。

这些进展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和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药学、药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一)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具有吸收、固着和支持的作用。

根的形态多样,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

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次生结构则包括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承担着支持、输导和繁殖的功能。

茎的形态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等。

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三)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四)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花的类型有两性花、单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两侧对称花等。

(五)果实果实是由子房或连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的类型有真果和假果、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等。

(六)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

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一)按药用部位分类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等。

(二)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含生物碱类、含苷类、含挥发油类、含黄酮类等药用植物。

三、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一)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水分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四)矿质营养植物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药用植物学重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重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考试重点总结1.被子植物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胚珠包在子房内(3)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2.单双子叶的特征区别???(1)根:双子叶为直根系,单子叶为须根系子(2)茎:双子叶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单叶维管束散生不具形成层(3)叶:双子叶具网状脉,单子叶具平行脉(4)花:双子叶5或4基数,单子叶3基数(5)花粉粒:双子叶3个萌发孔,单子叶单个萌发孔(6)胚:双子叶具两片子叶,单子叶具一片子叶3. 花冠的类型???(1)十字形花冠(2)蝶形花冠(3)唇形花冠(4)筒状花冠(5)舌状花冠(6)漏斗状花冠(7)钟状花冠(8)坛状花冠(9)高脚碟形花冠(10)轮状花冠4.雄蕊的类型???(1)离生雄蕊(2)二强雄蕊(3)四强雄蕊(4)单体雄蕊(5)二体雄蕊(6)多体雄蕊(7)聚药雄蕊5.无限花序???(1)单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2)复花序:复总状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6.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轮伞花序7.浆果: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不易区分,肉质多汁,内含一至多粒种子。

如葡萄、番茄、枸杞、茄8.荚果:由单心皮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同时裂开成两片,为豆科植物所特有,如扁豆、绿豆、豌豆等9.原叶体:蕨类植物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绿色叶状体,称原叶体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冬虫夏草Cerdyceps sinensis(Berk)Sacc银杏Ginkgo biloba L.桑Morus alba L.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erum Thunb牛膝Achyranthes bibentata B1.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厚朴Magnolia offcinalis Rehd. et Wils.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决明Cassia tora L.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cinalis()Nakai连翘Forsythia suspense(Thub.)Vahl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erum(Jacq.)A.DC.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菊花Dendranthema mordifolium(Ramat)Tzvel.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薯蓣Dioscorea opposite Thunb.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植物的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质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的,并且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生理、生态、繁殖、栽培、采集、加工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药用植物学时,做好笔记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笔记:
1. 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药用价值。

2. 药用植物的分类:熟悉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植物门、纲、目、科、属、种等,以及各个分类单元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3. 药用植物的繁殖:掌握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无性繁殖等,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了解药用植物的采集时间、方法、加工和保存技巧,以及各种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

5. 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熟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树脂、蛋白质等,以及它们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6. 药用植物的药效评价:了解药用植物药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临床观察等,以及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7. 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熟悉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8. 药用植物的遗传与育种:了解药用植物的遗传特性、遗传改良方法以及育种技术,如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

9.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掌握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以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并满足人类需求。

10. 药用植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关注药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重点笔记,可以系统地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知识体系,并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绪论1、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生理、生态、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2、《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

(收载365种)《新修本草(唐本草)》——我国/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收载730种)《本草纲目》——李时珍。

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

(收载1892种)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原生质是细胞内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分类:按照原生质体内在形态、作用及组分上的差异,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

2、细胞质特性:流动性。

细胞核特性: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

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主要有蛋白质和RNA组成。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植物遗传.生长发育.调节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4、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多呈球形或扁球形,它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合成淀粉的场所。

5、后含物是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

后含物的形态和性质是生药鉴定的主要依据。

常见植物后含物有: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

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大小、层纹和脐点等可作为鉴定药材的重要依据。

【鉴别】直链淀粉遇稀碘液显蓝色,支链则先紫红色,一般植物的淀粉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菊糖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山茱萸果皮中亦有。

菊糖加25%a-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溶液,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蛋白质多以糊奋粒的状态存在于细胞质或液泡里,体积很小,常呈无定形的小颗粒或结晶体。

蛋白质与碘试液显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溶液则显紫红色。

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位脂肪。

脂肪和脂肪油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遇苏丹3试液显橙红色或紫红色。

药用植物学整理

药用植物学整理

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2、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也指古代对于药物的称谓,由于草本占多数,故名。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2、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定型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3、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的淀粉粒。

4、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几乎同时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即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填空题1、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四部分。

2、原生质体内物质按照作用、形态及组分差异,又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

、3、白色体与物质的积累和贮藏有关,其中造粉体合成淀粉,蛋白质体合成蛋白质,造油体合成脂肪及脂肪油。

三、选择题1、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种子。

2、桃子成熟后易变软,农业上的沤麻,都是由于细胞壁的胞间层的果胶溶解而使细胞相互分离造成。

3、不具有次生壁的细胞有厚角细胞。

(它是活细胞)4、草酸钙晶体中加入20%硫酸晶体会溶解,并进一步形成针状晶体析出。

5、草酸钙晶体一般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四、问答题1、试述细胞壁有哪些特化现象?可用什么鉴别方法?细胞壁的特化现象包括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质化和矿质化等。

鉴别方法: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一滴,即显红色。

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液可染成红色。

角质层遇苏丹Ⅲ试液可被染成橘红色。

黏液质化的细胞壁遇玫红酸钠醇溶液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可染成红色。

矿质化是指细胞壁中含有硅质或钙质等。

硅质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可区别于碳酸钙和草酸钙)。

药用植物学复习重点

药用植物学复习重点

药用植物学复习重点
上篇
第一篇
第一章细胞壁、细胞后含物
第二章植物组织全部
第三章第一节花、果实全部
第二节根、茎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全部
下篇
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学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及使用
第五章低等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药用藻类植物(讲过的药用藻类的分类地位、药用部位。

分类地位指属于哪个门)
第二节菌类植物概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药用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及药用部位。

第三节地衣(略)
第六章高等植物
第一节苔藓植物(略)
第二节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的特征、蕨类植物常用药用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药用部位
第三节种子植物
1.裸子植物的特征、药用裸子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及药用部位
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讲过的各科科特征、讲过的各科药用植物的分类地位(科)及药用部位。

3.除讲过的各科药用植物外,还应记住下列各药用植物所属的科、药用部位及中药名:
三白草科鱼腥草
金栗兰科草珊瑚
马兜铃科北细辛
苋科川牛膝
杜仲科杜仲
芸香科黄檗(黄柏)
无患子科龙眼
鼠李科枣
桃金娘科丁香
马钱科马钱
龙胆科龙胆
夹竹桃科罗布麻
旋花科牵牛菟丝子
紫草科紫草
玄参科地黄
爵床科穿心莲
忍冬科忍冬戎
葫芦科栝楼绞股蓝泽泻科泽泻
禾本科淡竹薏苡
棕榈科槟榔
薯蓣科薯蓣(山药)兰科天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块根和块茎2.小鳞茎和鳞茎小鳞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

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的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3.单身复叶和复叶单身复叶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

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

如柑、橙等植物的叶。

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复叶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

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二强雄蕊和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5.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又称总状类花序或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如油菜的总状花序。

有限花序又称聚伞类花序或离心花序,它的特点与无限花序相反,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番茄的聚伞花序6.荚果和角果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具假隔膜,种子生于假隔膜上,成熟时两侧腹缝线同时开裂,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7.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援助花序。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8.隐头花序和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五梗的单性小花,顶端仅有1小孔与外界相通,如无花果。

9.聚合果与聚花果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称为聚合果,如白玉兰、莲、草莓的果。

如果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这称为聚花果或称为花序果、复果,如桑、凤梨、无花果等植物的果。

核果和坚果10.髓射线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

在次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

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输的作用,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11.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其末端破裂,释放出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卵细胞、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12.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13.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

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14.外始式和内始式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

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反之,成熟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15.小型叶与大型叶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一条不分枝的叶脉。

大型叶:有叶柄,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16.孢子叶与营养叶孢子叶(能育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不育叶):仅进行光合作用而无生殖作用的叶。

17.同型叶和异型叶同型叶: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同,既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产生孢子囊。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有两种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

18.精子器与颈卵器精子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1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形的卵细胞。

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19.托叶鞘和叶鞘(托叶鞘:有的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节的基部,称托叶鞘。

叶鞘: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叶柄全部扩大形成叶状,称为叶鞘。

)20.单性花和两性花(两性花:一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牡丹。

单性花:仅有雄蕊或仅有雌蕊的花称单性花。

)、B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或亚灌木常具鳞茎或根茎单叶互生或基生花两性辐射对称3基数花被片6花瓣状两轮排列雄蕊6枚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百合淅贝母川贝母麦冬天门冬黄精被子植物门1孢子体高度发达2具有真正的花3胚珠被心皮所包被4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5具有果实6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C唇形科(Labiatae/Lamiaceae)多为草本有香气多含挥发油方茎四棱单叶对生;花两性,两侧对称聚成轮伞花序萼片合生宿存,花冠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少假单唇或单唇形;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组成,4深裂成假4室;4小坚果丹参黄芩益母草薄荷紫苏、夏枯草、霍香、荆芥等。

D大戟科(Euphorbiaceae)常具乳汁。

叶基有腺体。

花单性,常为聚伞或杯状聚伞花序;多无花瓣或稀有花瓣,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3心皮3室。

果实多为蒴果。

本科植物多有毒。

巴豆属:巴豆蓖麻属:蓖麻大戟属:大戟,狼毒大戟,续随子余甘子(云南俗称橄榄)。

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木本或草本,有时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5裂,花瓣5,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

荚果。

含羞草亚科:多为木本,一至多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花瓣均镊合状排列,基部常结合;雄蕊多数。

荚果有时具次生横隔膜。

合欢含羞草云实亚科:多为木本。

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冠假蝶形;雄蕊10,分离。

决明种子入药皂荚蝶形花亚科:木本或草本。

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冠蝶形;雄蕊10,多成(9)+1的二体雄蕊,稀分离。

甘草黄芪,槐,蜜花豆地衣植物门植物是多年生植物为1种真菌和一种藻类组织的复合有机体绿藻蓝绿藻H禾本科Gramineae多为草本,少木本(竹类)。

地下具根状茎或须状根;地上茎称秆,节和节间明显;单叶互生,2列,叶由叶片、叶鞘、叶舌三部分组成,叶鞘抱秆,一侧开裂;花小,集成小穗再排成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

小穗基部有2总苞片,称为内颖、外颖;小花外有小苞片,称为外稃、内稃;雄蕊3枚;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2,柱头羽毛状;果实为颖果。

种子具丰富胚乳。

薏苡淡竹叶(竹亚科)淡竹还有白茅、芦苇、稻、大麦、小麦、玉蜀黍(玉米)、青皮竹、玉米。

葫芦科(Cucurbitaceae)具卷须的草质藤本;单叶互生,常掌状分裂,有时为鸟趾状复叶;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花萼及花冠5裂;雄花有雄蕊5枚,分离或合生,花药折叠;雌花子房下位,3心皮1室,侧膜胎座;果实为瓠果,种子扁平。

栝楼属:日本栝楼苦瓜木鳖J姜科(Zingiberaceae)多年生草本;具芳香或辛辣的根茎或块茎;单叶基生或互生,2列状排列,有叶鞘和叶舌;花两性两侧对称,成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两轮;退化雄蕊2或4枚,外轮2枚呈花瓣状、齿状或不存在,内轮2枚联合成显著而美丽的唇瓣,能育雄蕊1枚,花丝细长具槽;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3室,每室胚珠多数;花柱细长,被能育雄蕊花丝的槽包住;蒴果,种子具假种皮阳春砂白豆蔻温郁金姜黄莪术草豆蔻益智高良姜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草本稀木本,有的含乳汁或树脂道;叶互生;花多两性;头状花序,外有总苞;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冠管状、舌状或假舌状;头状花序中小花同型或异型;聚药雄蕊;子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柱头2裂;瘦果,顶端有刺状、羽毛状冠毛或鳞片;特征成分菊糖。

管状花亚科:整个花序全为管状花或中央为管状花周围为舌状花,植物体无乳汁,有的含挥发油。

大蓟、小蓟、风毛菊、苍术、泥胡菜均只有管状花,紫苑、向日葵、旋复花有两种花。

舌状花亚科:整个花序全为舌状花,植物体具乳汁。

蒲公英、苦荬菜、山莴苣。

菊花白术黄花蒿艾蒿茵陈蒿大蓟小蓟蒲公英桔梗科(Campanulaceae)草本,具乳汁;单叶互生或对生;花两性;花萼5裂,宿存;花冠5裂,钟状或管状,稀二唇形;聚药雄蕊或分离;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心皮合生2~5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果实为蒴果,稀浆果。

种子扁平,小型。

党参杏叶沙参轮叶沙参(南沙参)桔梗蕨类1是原始的维管植物2配子体和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3孢子体有根茎叶器官和维管系统的分化4生活史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石松松叶蕨卷柏紫萁海金沙野鸡尾石韦L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本,土生、附生或腐生;单叶多互生,叶鞘抱茎;花两性两侧对称,单生或成穗状、伞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花瓣状,两轮;外轮3枚称萼片,内轮侧生的2枚称花瓣,中间1枚称唇瓣,常特化为各种形状;雄蕊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能育雄蕊1枚,花粉粒结成花粉块;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蒴果,种子极多,细如粉尘。

天麻石斛白芨蓼科(Polygonaceae)草本茎节膨大单叶互生全缘有膜质托叶鞘(托叶膜质鞘状包茎)花常两性单被萼片花瓣状子房上位坚果三棱形或凸镜形部分或全部包于宿存的花被内何首乌虎杖大黄裸子植物门1植物体发达都是多年生植物2花单性胚珠裸露产生种子3配子体非常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4具多胚现象M木犀科Oleaceae灌木乔木或藤状灌木叶对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花两性成聚伞圆锥花序或簇生花萼与花冠4裂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之上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

果实多为核果(女贞)、蒴果(连翘)、翅果(白蜡树)、浆果(茉莉)。

桂花连翘木兰科(Magnoliaceae)木本有芳香单叶全缘互生小枝托叶痕明显花单生同被花雄蕊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常为蓇葖果种子具胚乳望春花厚朴辛夷(木兰,紫玉兰)毛茛科(Ranunculaceae)草本单叶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花两性常5基数萼片花瓣常各5(或无花瓣而萼片花瓣状)雌雄蕊均多数常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常为聚合瘦果或蓇葖果黄连威灵仙乌头白头翁Q茄科(Solanaceae)多为草本或灌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