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21课《猴子上树》教案 湘美版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猴子上树-湘美版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猴子上树-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猴子上树》。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猴子爬树的场景,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掌握猴子的基本形态和动态,以及树木的结构,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基本特征和动态,能够准确描绘猴子爬树的场景。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猴子的动态表现,特别是爬树的姿势。
2. 树木的结构和纹理的表现。
3. 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猴子爬树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猴子爬树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猴子的特征和动态。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猴子和树木的特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描绘猴子爬树的场景,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作品。
板书设计1. 《猴子上树》2. 主题:猴子、树木、自然3. 重点:猴子的动态、树木的结构4. 难点:画面构图、色彩搭配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独立完成一幅《猴子上树》的绘画作品。
2. 观察作业: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和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和动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示范、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猴子爬树的绘画技巧,提高了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猴子上树 ︳湘美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教案设计学校:黑石小学科目:美术教师:朱晓琴课题第21课《猴子上树》课时1课时教材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方法;2.在添画、黏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重点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基本方法。
难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表现。
教具准备师:课本、步骤图、教具、大纸片、颜色笔、剪刀、胶水生:课本、彩色折纸、剪刀、颜色笔、胶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故事内容:在一个小树林里住着一只小猴子(教师手拿三角形的小猴子出示),这只小猴子可喜欢吃桃子了。
有一天,小猴子在树林里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哎呦!”小猴子叫了一下,正当小猴子准备爬起来时,它发现,它的眼前出现了一棵长满桃子的桃树(出示三角形制作的桃子树),这可把小猴子开心坏了,它忘记了刚刚摔跤的疼痛,可是小猴子刚刚摔疼了,爬不了树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子爬上树摘桃子吗?)师:这是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的新玩具,课本上给这个玩具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猴子上树》(板书)。
二、讲授新课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看着这个玩具,告诉我,它由几部分组成?猴子由哪部分做成?树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有谁知道它又是怎样做出来?小结:三角形的树和猴子,树是先折了再画。
师:表扬你们,我们班的同学最聪明了。
现在老师还想考考你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张《猴子上树》的制作步骤图,下面请大家拿出桌面那张方形大纸片,跟着老师所提供的步骤图,试着折叠出来,比设计理念:通过边讲故事边演示玩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透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猴子上树”的组成部分。
比哪个同学最快速将它折出来。
制作步骤图:→→→(完成)1.请最快折叠出来的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折法,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跟着学,完成树的造型,学生在讲解自己制作方法的同时,如有发现不对或不足的地方,教师在旁及时指出并纠正。
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21课《猴子上树》教案 湘美版

第21课:猴子上树【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难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具:厚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1 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课件(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3 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3)学生答后,课件。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4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5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课后提升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别的小动物。
1。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4-湘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4-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21. 猴子上树》是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猴子上树的场景描绘。
教材以富有童趣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活动,对于猴子上树这样的场景有天然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猴子上树的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猴子上树的场景描绘方法,能独立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
2.难点:创新表现猴子上树的场景,使作品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意识。
4.激励法:教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1. 猴子上树》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猴子上树的手工制作材料(如树枝、树叶、猴子形象的纸张等)。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猴子上树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猴子是怎么上树的吗?它们在上树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幅猴子上树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问:“这些作品中有哪些元素?它们是如何表现猴子上树的?”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和制作猴子上树的场景。
第21课 猴子上树(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21课猴子上树(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
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猴子生活的环境。
2.了解猴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3.发现猴子的可爱之处,培养对猴子的情感。
4.学会通过简单的线描和色彩表现猴子上树的形态。
二、教学内容
1.谈论猴子上树的生活情景。
2.介绍猴子的基本特征,如面色、四肢长度等。
3.教学口号:手描猴子寻找特点,带上颜料打造画面。
4.教学步骤:
1.向学生展示猴子上树的图片,让学生谈论猴子上树的情景。
2.向学生说出猴子的基本特征,如面色、四肢长度等。
3.让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简单地描出一个猴子上树的形象。
4.在已描画好的猴子身上,让学生涂上颜色,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色彩表现出猴子的特点。
5.教师现场辅导,引导学生细心描绘猴子形像,使猴子的形态更加生动和传神。
三、板书设计
1.猴子上树的生活情景
2.猴子的基本特征
3.手描猴子寻找特点,带上颜料打造画面
四、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色彩表现力。
2.综合运用写生和色彩表现技法,教会学生欣赏猴子的美和特点,以及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家中使用多种材料自由创作,以提高素质和自信心。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 猴子上树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一课猴子上树︳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 通过观察、描绘猴子上树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猴子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2. 猴子上树的动态描绘3. 创作个性化的猴子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猴子上树的动态,创作个性化的猴子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猴子动作,并将其生动地表现在作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对猴子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猴子上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猴子的动作、表情等,讨论猴子上树时的动态特点。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猴子上树的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教师示范,独立完成猴子上树的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猴子形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绘画技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动物,尝试描绘其动态。
2. 发挥想象,创作一幅以动物为主角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猴子上树的动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观察与讨论”环节。
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和讨论猴子上树的图片,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猴子的动态特点,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1.猴子上树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1. 猴子上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
教学内容包括:通过观察和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学习运用简笔画表现猴子的形象;学会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元素,创作一幅生动有趣的“猴子上树”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掌握简笔画表现猴子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提高线条、图形、色彩的运用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猴子的形态表现,线条、图形、色彩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表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示范作品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猴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简笔画表现猴子形象的方法,示范线条、图形、色彩的运用。
3. 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想象、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猴子上树》2. 内容:猴子的形态特征、简笔画方法、线条、图形、色彩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猴子上树”为主题,创作一幅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
2. 答案要点:猴子形象生动,线条、图形、色彩运用恰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猴子形象的表现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想象、表现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尝试用简笔画进行表现,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猴子的形态表现,线条、图形、色彩的运用。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1.猴子上树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1. 猴子上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
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通过观察和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动物世界”中的猴子上树部分,详细内容涵盖猴子的外形特征、动态表现以及树木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观察和绘画练习,使学生掌握猴子和树木的基本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猴子和树木的动态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猴子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猴子和树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绘画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调色盘、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猴子这一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赏析与观察(10分钟)(1)展示教材中猴子上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3. 示范与讲解(15分钟)(1)现场示范绘画猴子上树,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
(2)强调猴子和树木的动态表现,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
4. 练习与指导(15分钟)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猴子上树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2)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猴子上树》2. 内容:(1)猴子的外形特征(2)猴子的动态表现(3)树木的绘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猴子上树”为主题,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展现出猴子和树木的动态表现,运用所学绘画技巧。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1.猴子上树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1. 猴子上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
本课主要围绕“动物的运动”这一主题,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让学生了解猴子爬树的动态特点,掌握表现动物运动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动物的世界》中的第3节“猴子上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学会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猴子上树的动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猴子上树的动态表现方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表现猴子爬树时的生动形象,以及动态线条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猴子爬树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猴子爬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猴子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析(1)介绍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3. 示范讲解(1)现场演示如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猴子上树的动态。
(2)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动态线条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等。
4. 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进行猴子上树的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创作。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猴子上树》2. 教学内容:猴子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动态表现方法;创作实践。
3. 教学重点:动态线条的把握、色彩的搭配。
4. 教学难点:生动形象的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动态表现方法,创作一幅《猴子上树》的作品。
2. 答案要点:线条流畅、动态生动、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创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动态表现方法。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二十一课《猴子上树》教案4

《猴子上树》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4、提问: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1、回顾旧知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
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
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
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三、组拼、粘贴成“树林”1、拼摆树木(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
(2)提问: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
(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
(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
(2)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
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3)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2024年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1.猴子上树3

2024年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
本课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主要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猴子的形象,通过创作表现猴子在树上活泼玩耍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猴子的基本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表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猴子的生动形象。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猴子的形态特征表现,以及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能力,以及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猴子图片、示范画、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猴子在树上玩耍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观察猴子:让学生仔细观察猴子的外貌、动作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猴子的形象,讲解画猴子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练习:学生根据示范和讲解,自行创作一幅猴子上树的画作。
3. 随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程《猴子上树》2. 重点内容:(1)猴子的形态特征(2)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表现(3)创作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一幅生动的猴子上树画作。
2. 答案要点:(1)猴子的形象要生动、可爱(2)色彩搭配要和谐(3)画面富有动感,展现出猴子在树上的活泼场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进行创作。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真实的猴子,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猴子的形态特征表现,以及色彩搭配。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二十一课《猴子上树》教案2

《猴子上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
难点: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老师说说与猴子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问学生猴子有什么特征。
三、图片欣赏
猴子的图片(真实的猴子和卡通的猴子)
桃树的图片(整体的图片和局部的特写)
提示学生抓住猴子的头部特征,抓住桃子和桃树叶子的特征,小组内合作交流。
老师在听过学生的回答之后加以补充。
四、学习制作方法
1、折叠方法。
2、讲解剪三角形应注意的比例。
3、装饰方法。
4、操作演示。
组织学生探讨猴子上树的制作方法,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简单演示制作和游戏的要领,提醒制作时注意的地方。
五、表现创作
学生在听过老师讲解的制作方法之后,可以自己独自制作或者和同学一起组成小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画作。
六、欣赏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制作出的作品。
让学生玩一玩,议一议,使之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制作、绘画、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在评价活动中巩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学习绩效得以延伸。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1.猴子上树3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3”,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动物王国”,详细内容为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手法,描绘出猴子生动活泼的形象,并学会通过简单的构图表现猴子上树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猴子的生动形象和活泼场景。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进行创作,表现出猴子上树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猴子图片、绘画工具、范画等。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猴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猴子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知识。
b. 分析猴子外貌特征,如毛色、脸型、尾巴等。
c. 讲解绘画方法,示范如何用线条、颜色描绘猴子的形象。
3. 实践环节: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线条、颜色描绘猴子的形象。
b.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猴子上树的情景。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猴子上树2. 内容:a. 猴子种类、分布、生活习性b. 猴子外貌特征c. 绘画方法d. 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猴子上树的画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颜色描绘猴子的形象,表现出猴子上树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猴子形象的把握和绘画技巧的掌握,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猴子的生活习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1. 猴子上树-湘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猴子上树-湘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这种动物的外形和活动特征;2.通过绘画表现猴子上树的场景;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猴子上树的特点,并能通过绘画表现猴子上树的场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笔画的技巧,表现出猴子上树的活动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1.观察猴子图片,了解它的特点和活动习惯;2.让学生了解画画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持好的姿势、握笔方法及动笔的顺序等;3.调出PPT图片教学,讲解猴子的形态特征,突出其表情、动作等。
2. 学习(30分钟)1.教师通过PPT上的图片和范例讲解猴子上树的情况,让学生了解猴子上树的不同姿势和表现方法;2.学生在纸上模仿老师讲解的笔画技巧,画出猴子的不同形态。
3. 操练(40分钟)1.教师让学生根据画板上的猴子形态自行进行练习,直到熟练掌握;2.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指导学生整理姿势和调整笔画;3.学生自由操练,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4. 课堂展示(15分钟)1.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提供指导性意见,让学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作品。
四、作业1.让学生完成一幅猴子上树的作品并上交,要求符合教学要求和规范;2.学生在家里整理笔画,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学习、操练、课堂展示和作业等环节,既让学生掌握了猴子上树的表现技巧,同时也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展示和作业环节时间较短,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3-湘美版

教学设计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猴子上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1课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民间游戏“猴子上树”,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节融折纸、绘画、游戏、于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基本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本课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发散思维,即在折法与玩法上有创新表现。
教材为学习者呈现了三种折纸方法以供参考,使“猴子”既可以外面的对折夹缝往上爬,也可以从里面的内折夹缝往上爬,从而较好的扩充了游戏制作的可选择性。
由于教材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也提供了一些形象,设置了一些小情景,使游戏活动的容量有了新的拓展,群体所呈现的学习结果和形式方法,将因此变得更为丰富,更富有情趣性和娱乐性。
学情分析:该年级学段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美术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大胆,对线、形、色较敏感,绘画表现力和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本期学习内容丰富,活动样式多样,较好地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有明显的课业综合特点。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愉悦、欢乐的学习氛围,可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教学中注意多鼓励、积极引导,保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促成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猴子上树”的折法教学难点:对“猴子上树”进行想象、添画,制作出不同内容的“猴子上树”。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手工制作的课题和折法生:白纸、剪刀、胶棒、彩笔、铅笔、橡皮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入课题1、教师示范“猴子上树”的玩法,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课题二、教授折法1.怎么折?出示步骤图,学习基本折法。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3-湘美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1. 猴子上树3-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一幅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猴子上树的画作。
教学重点:1. 猴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2. 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一幅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画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猴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猴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猴子的认识和了解,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二、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猴子的基本特征,如猴子的体型、毛色、面部特征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画笔和颜料,画出猴子的基本轮廓和细节。
三、创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猴子上树的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强调作品中的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猴子的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猴子上树的绘画,并进行创意拓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猴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猴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掌握了猴子的绘画技巧,并进行了创作实践。
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分享了创作思路和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美术能力。
21. 猴子上树-湘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猴子上树——湘美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猴子的习性以及它的形态特征。
2.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猴子上树的情景,提高绘画基本技能。
3.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猴子树上活泼可爱的形象,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猴子的习性和形态特征;学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猴子上树的情景。
2.难点: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在画面中表现出猴子的姿态和神态。
三、教学内容1.猴子的习性和形态特征2.猴子上树的情景绘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本节课的主题是“猴子上树”。
请同学们告诉我,猴子一般都在哪里生活?(森林、山区等)猴子有什么习性?(喜欢爬树、爱玩、机敏聪明等)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猴子在这里做了什么呢?2. 猴子的形态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猴子的形态特征,它的耳朵、鼻子、手脚等哪些地方和我们不同?请同学们拿出画纸和颜料,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这只猴子的形态特征。
(注:讲师在黑板上展示猴子的形态特征,并提示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来)3. 猴子上树的情景绘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猴子在树上做了什么?请同学们通过观察猴子的姿态和神态,模仿它上树的样子,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
注:讲师在黑板上展示猴子在树上的情景,同时逐步教授画猴子的姿势和神态。
4. 总结课堂内容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绘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五、教学评估本次课将以学生作品来进行评估。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展板上,让大家共同欣赏。
同时,教师也会就同学们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估。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尝试用更细致的线条和丰富的颜色描绘出猴子上树的情景。
同时,要注意猴子的神态和姿势,让它看起来更生动、更活泼。
七、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资源:猴子形态特征图片、猴子上树情景图片、画纸、颜料、笔。
八、教学参考1.湖南美术出版社.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M]. 2011年.2.丘阿丽. 草原小兵团之猴子上树[J].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3.。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1.猴子上树精品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1. 猴子上树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将探索猴子形态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动态和表情。
具体涉及教材第三章“动物世界”中第二节“有趣猴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猴子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动态和表情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动态和表情。
难点:如何把握猴子形态特征,使画面生动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猴子图片、绘画材料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猴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猴子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分析猴子上树动态变化。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动态和表情,强调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自行绘制猴子上树画面。
5. 互动: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猴子形态特征2. 线条与色彩表现3. 动态与表情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和色彩,绘制一幅生动猴子上树画面。
答案:学生作品,根据实际情况评价。
2. 课后拓展:观察其他动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尝试用绘画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猴子绘画技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描绘猴子动态时,线条较为生硬,需要加强练习。
在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2. 示范过程中绘画技巧讲解;3. 学生实践环节个别指导;4.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拓展延伸实践性。
一、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1. 展示生动有趣猴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特征;2.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猴子为什会上树?”、“猴子哪些特征让它们在树上生活得如此自如?”;3. 通过讲述与猴子相关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1.猴子上树优质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21. 猴子上树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猴子上树》。
本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与表现,通过观察猴子爬树的姿态,引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第二部分为创作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幅有趣的猴子爬树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猴子的动态表现和线条、色彩的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猴子爬树的姿态,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画、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猴子爬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猴子的生活习性和动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分析猴子的形态特征和爬树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示范,展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爬树的动态,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猴子上树》2. 主要内容:(1)观察与表现:猴子的形态特征、动态表现(2)创作与实践:线条、色彩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有趣的猴子爬树作品。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表现出猴子的动态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动态特征,进行创作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美好事物,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猴子的动态表现和线条、色彩的运用。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21猴子上树 》教学设计 (5)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21猴子上树》教学设计 (5)一. 教材分析《21猴子上树》是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描绘猴子上树的场景,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难度适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猴子上树的绘画技巧,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对动物尤其是猴子较为喜爱,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猴子上树的动作,通过绘画表现猴子上树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猴子上树的绘画作品。
2.难点:学生能够生动地表现猴子上树的动作和表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猴子上树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猴子上树的动作,分析绘画技巧。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21猴子上树》2.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3.猴子上树的图片素材4.教学视频或动画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猴子上树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猴子上树的动作和表情。
提问:“你们觉得猴子上树时的样子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已完成的猴子上树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步骤如下:a.画出猴子的外形,注意猴子的身体比例和动作。
b.描绘猴子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爪子等。
c.添加背景,如树木、草地等。
d.调整画面,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独立完成猴子上树的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难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具:厚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课件(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3 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课件。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4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5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课后提升
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别的小动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