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 图件题总结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简答题总结

石油地质简答题总结

1.什么是孔隙结构。

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有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排驱压力: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

2)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反映了孔喉半径的粗细程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结构好。

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

3)饱和度中值压力: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其值越低,孔隙结构越好。

4)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孔隙体积百分数。

束缚孔隙含量越大,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

2.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及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

A. 物源和沉积环境对储集层孔隙发育和物性的影响——基本因素a. 岩石的成分: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储物性好b. 粒度和分选:粒度越大,渗透率越高。

c. 颗粒排列方式和圆球度:立方体排列堆积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大。

d. 基质的含量:基质含量高,储物性差。

B. 造成储集层物性损失的成岩作用a. 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衰减b. 胶结作用:变差的重要因素(1)胶结物的成分:泥质、钙-泥质胶结物性较好,纯钙质、硅质、铁质物性差。

(2)胶结物的含量:含量越高物性越差(3)胶结类型:(与孔隙度的关系)接触式胶结> 孔隙式胶结> 基底式胶结> 杂乱式胶结(4)粘土矿物:分散装颗粒——高岭石孔隙衬垫、孔隙桥接——蒙皂石、绿泥石、伊利石C. 次生孔隙形成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D. 其他因素3.烃原岩异常高压的成因(机理):1)泥质烃原岩的压实现象2)蒙皂石脱水作用3)有机质的生烃作用4)流体热增压作用5)构造应力4.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石油地质学试卷,习题集精华

石油地质学试卷,习题集精华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能使偏光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特性。

2.含油气盆地:地壳中具有统一地质发展史,发生过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并发现工业性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3.门限温度:有机质随埋深加大成熟度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大量向油气转化,此时的温度称生油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在低温(小于75℃)还原条件下,厌氧细菌对沉积有机质进行生物化学降解所形成的富含甲烷气体。

5.石油储量:油气资源中已被证实的、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开采的石油资源量。

6.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为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某相流体的渗透率。

7.油型气:系指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8.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后的所有运移(或加:包括油气沿储集层中的运移、沿断层和不整合的运移,也包括油气藏破坏后油气再分布的运移)。

9.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0.油气田:由单一地质因素控制的同一产油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相对密度受石油化学组成、石油组分的分子量、溶解气量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石油化学组成、温度、压力。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K+、(Na+)、Mg2+、Ca2+、Cl-、HCO3-、SO42-;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CaCI2、 NaHCO3、 MgCl2、 Na2SO4四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CaCI2、 NaHCO3。

3.烃源岩的特点是暗色、细粒、富含有机质、分散状黄铁矿、有时含油苗;储集岩的特性是孔隙性和渗透性;盖层的特征是致密、无裂缝,物性差,具有高的排替压力,厚度大,分布稳定。

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超压封闭、高烃浓度封闭。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作业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套管程序。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标注钻柱测试压力卡片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简述MFE的工作过程(步骤)。

8、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9、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

2、按研究范围,地层对比分为哪四级?3、什么是沉积旋回?在油田,如何进行沉积旋回级别的划分?4、油层对比单元划分为哪几级?各有何特点?5、简述油层对比的步骤。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

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油的成分和性质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四、地下流体势分析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第六章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七章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一、构造油气藏二、地层油气藏三、岩性油气藏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一、油气田及其类型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四、油气系统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第一章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第一节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一、低熟油的概念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第二节煤成油形成机理一、煤成油的概念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第二章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流体压力封存箱一、封存箱的概念二、封存箱的特征三、封存箱的识别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第二节天然气成藏机制一、天然气的溶解性二、天然气的扩散性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第三节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一、深盆气二、天然气水合物三、煤层气第三章油气系统一、油气系统的概念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2001年地科系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学及其进展”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名词3分)1.无机成因油气2.干酪根3.排烃门限4.岩性油气藏5.煤层气6.水合甲烷7.资源量8.地质流体9.滚动勘探10.叠合盆地二、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简述盖层封油气机理及主控地质因素2.油气成藏的动力类型及作用机理3.简述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类型及主控因素4.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任选2题)1.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其基本特征2.简述油气聚集带与含油气系统概念并评述它们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作用3.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作用2002年博士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隙结构: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1分)、大小和分布(1分)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1分)。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 分):二、论述题:1. 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 分)2. 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 分)。

3. 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 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 分)。

5. 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 分)6. 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 分)。

7.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 分)?一、概念题(30 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 :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 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 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 4H 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 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试总结及部分试题汇总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试总结及部分试题汇总

1、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有机质的成烃演化进程和烃类产物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可根据有机质性质的变化和油气的生成来划分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

目前主要按石油生成将有机质成烃演化划分为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分别与沉积物成岩演化的成岩作用、深成作用和准变质阶段相对应。

(1)未成熟阶段从沉积有机质开始埋藏至门限深度为止,Ro小于0.5%,地层温度小于50℃。

在成岩作用早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由于细菌作用下的水解和分解,转化为分子量较低的脂肪酸、氨基酸、糖、酚等生物化学单体,同时还产生CO2、CH4、NH3、H2S和H2O等简单分子。

随着埋深的增加,生物化学单体将发生缩聚作用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腐植酸类,进而演化为干酪根。

在成岩作用后期,干酪根可产生CO2、H2O和一些重杂原子组分。

该阶段尤其是早期生成的烃类产物,是生物甲烷和少量高分子烃。

高分子烃多是从生物体中继承下来的,一般为C15以上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具明显的奇数碳优势,缺乏低分子烃。

(2)成熟阶段此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

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始至生成石油和湿气结束为止,Ro为0.5-2.0%,地温50-200℃。

当达到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通常还伴有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干酪根开始大量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此阶段可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进一步划分为2个带。

油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并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数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由双峰变为单峰。

轻质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温度下,干酪根和已形成的石油将发生热裂解,液态烃逐渐减少,C1-C8的轻烃将迅速增加,胶质和沥青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石油密度降低,颜色变浅,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凝析气。

(3)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大于200℃,Ro大于2.0%。

石油地质考题总结2022

石油地质考题总结2022

石油地质历年考题总结2009-2-17一、名词解释溢出点指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点,称为圈闭的溢出点。

旋光性凡具有能够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充满度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

生油窗系指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阶段。

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渗透性是指在一定压力差下,岩石使流体通过的能力。

绝对渗透率指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时,在一定压力差下,流体通过岩石的能力。

有效渗透率在有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对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也是一般有比值)生储盖组合系指在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包括了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差异聚集原理在静水条件下,如果在油气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圈闭,当油气源充足及盖层封闭能力足够大时,油气首先进入运移路线上位置最低的圈闭中,由于流体密度差,圈闭中气居上、油居中、水居下;当圈闭被油气充满后,继续进入的油气就会通过排油在圈闭中继续聚集直到整个圈闭被气充满,而排出的油通过溢出点向上倾方向饿圈闭中聚集;若油气源充足,上述过程会相继在更高的圈闭中进行,如油气源不足,则上倾方向的圈闭仅产水。

这样对于这一系列圈闭,从下倾方向至上倾方向,将依次出现纯气藏-纯油藏-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称之为差异聚集原理。

有效烃源岩系指能够提供形成工业性油气藏所需烃量的烃源岩。

有效盖层系指那些在油气发生大规模运聚成藏时期之前就就有封盖能力的盖层。

有效圈闭系指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聚集的圈闭。

有效储层系指符合有效储集层岩性、电性、物性标志的储集层段。

复合含油气系统多套有效烃源岩在一个或多个负向单元内集中发育,并在随后发展中出现多期生烃和成藏,导致多个含油气系统叠置、交叉与窜通,构造复合含油气系统。

欠压实作用泥质岩石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减少,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称为欠压实现象。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石油地质学》试题答案

B 卷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专业年级地96姓名学号教研室石油地质考试日期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氯仿沥青“A”:岩样未经HCI处理,用氯仿抽提的产物。

2.油型气: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熟、高成熟及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

3.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类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4.含油气盆地: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

5.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6.油气藏:指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7.资源量:地壳内部或地表天然生成的矿藏,在目前或将来,从经济上讲是值得开采的,而在技术上又是能够开采的油气总和。

8.有效孔隙度: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力下能够渗滤流体的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9.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0.二次生油:在地质发展史较为复杂的沉积盆地,生油岩中的有机质由于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遭遇上升,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方才达到成熟温度,有机质仍然可以生成大量石油,称为二次生油。

二、填空(共30分)1.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的组成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沥青质。

(2分)2.聚集型天然气的类型有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和凝析气。

(2分)3.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 K+、(Na+)、Mg2+、Ca2+、Cl-、HCO3-、SO42-;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 CaCI2,NaHCO3,MgCl2和Na2SO4四种水型,其中Na2SO4水型环境不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2分)4.影响沉积有机质形成的因素有:有机质的聚集机理,水体中有机物的产率和类型,沉积环境,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岩石类型。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石油地质学》习题集解答

思考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一、石油(Petroleum):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元素组成:C、H、O、S 、N 和微量元素(灰分)C、H两元素主要呈烃类化合物存在,是石油组成的主体。

S、O、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多富集在渣油或胶质和沥青质中。

二、在近代实验室中,用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A——烃类化合物:a、饱和烃: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b、芳烃:芳烃和环烷芳烃B——非烃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为含S、N、O化合物。

1、烷烃A. 正构烷烃B、异构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4、非烃化合物: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三、正构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

据主峰碳位置及形态,分3种基本类型:①主峰小于C15,且主峰区较窄;②主峰大于C25,且主峰区较宽;③主峰在C15-C25之间,且主峰区较宽。

与成油母型、成油环境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

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的成因和油源对比研究。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a. 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有机质(菌藻类)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含量多。

b.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质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正烷烃碳数偏高。

c. 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四、海相陆相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

《石油地质基础》复习题汇总

《石油地质基础》复习题汇总

第一章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1、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

2、所谓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3、地球的形状为: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形单元。

5、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可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单元。

6、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大陆边缘、深海盆地及大洋中脊三部分。

7、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内部温度、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8、常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而逐渐增加。

9、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地温梯度。

10、地温级度: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地温级度。

1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

12、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13、由于软流层温度约为700~1300℃,已接近地幔物质熔点。

据推测,地幔物质已部分熔融,故此认为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

14、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地壳中元素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

15、自然界中岩石种类虽然很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三大类型。

16、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17、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18、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19、内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高温、高压)和地球自转的动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20、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21、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2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习题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习题

习题一 井斜水平投影图的编制一、井斜水平投影图的概念井斜水平投影图就是把某斜井的各个斜井段投影到某一水平面上所得到的图件。

反映实际井底偏离井口的水平位移和方位,以及钻遇目的层的垂直井深,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图件之一。

二、习题目的1.1.了解井斜水平投影图的概念和丛式定向井的井斜水平投影图的形状; 2.2.掌握利用井斜测井资料来编制井斜水平投影图。

三、作图原理如图1-1所示,表示某一斜井段的情况。

Y NSWEA ′B SLHOOαβi X iA图1-1 斜井段投影示意图L ——斜井井段(间距) H ——L 斜井段垂直井深S ——L 斜井段的水平投影(位移) α——斜井段的井斜角 β——斜井段的方位角根据三角形AOB 的关系,可知:H =L ²cos α S=L ²sin αO ˊA ˊ=OA= L ²sin α即为斜井段L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同理:如果一口斜井由多个斜井段组成,则在水平面上可得到相应的水平投影,从而构成一口斜井的水平投影图(如图1-2)。

图中,1.2.3…——测点号各斜井段的井斜角、、⋯321ααα各斜井段的方位角、、⋯321βββ图4-1 断层剖面示意图各斜井段间距、、⋯321L L L 各斜井段水平位移、、⋯321S S S四、已知资料1.1.××油田CB11B井组四口井的井斜数据表(附表1-4)。

2.2.CB11B-1、CB11B-3、CB11B-4、CB11B-6四口井位于同一口井。

五、作图方法1.1.计算各测点间各斜井段的水平位移S i=L i²sinαi(i=1,2,…n)2. 计算各测点间水平位移的直角坐标值X i=S i²sinβi,Y i=S i²cosβi(i=1,2,…n)3.3.选择适当位置为坐标原点,画十字线代表井口。

4.4.分别绘出各井测点的方位及水平位移(βi,S i),依次连成点线,点的位置代表测点,测点间用直线相连,即为该井组的井斜水平投影图。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勘探考试答案[ sell=15]油气藏: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元,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圈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烃源岩: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喉道:碎屑岩孔隙与孔隙间的狭窄部分称为喉道。

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广义上,是指所有具有潜在生烃能力的岩石。

从石油地质勘探角度,主要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孔隙:广义上,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狭义上,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充填物内的空隙。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沉积盆地内由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主要成分是液态烃。

干酪根: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地层压力:地下渗透性地层中所含流体承受的压力。

测压面:同一层位各点水压头顶面的连线称该层的测压面,是一个假想的平面。

折算压力:是指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

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孔隙结构:指储集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配置关系。

初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排驱(替)压力: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生油门限温度:有机质热解生油的速率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干酪根才开始大量转化为油气。

油源对比:是依靠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确定石油和烃源岩间成因联系的工作。

固态气体水合物:指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汇总答

石油地质基础题库汇总答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库一、解词(每词3分)1、岩浆——指地内深处高温、高压、富含挥发组分的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岩——指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作用——地壳中的母岩在固态状态下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作用使其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改变的作用。

4、付变质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变质岩石。

5、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冷凝、成岩的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浓度极低时,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光亮”的性质,广泛应用于钻井地质录井中。

7、石油的凝固点——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8、储集层——能够储存油气并使之渗流的岩层。

9、盖层——在储存上方阻止油气散失的岩层。

10、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溶剂的分散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母质。

11、生油岩(烃源岩)——曾经生成并排除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油气的岩石。

12、油气初次运移——油气从源岩向储层或运载层中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13、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或运载层后的一切运动。

14、圈闭——能储存油气并阻止其继续运移的地质体。

15、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面积。

16、工业油气藏——在现今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一圈闭中聚集了有工业价值油气的油气藏。

17、含油边界——油水接触面与储层顶面交线所围绕的面积。

18、油气聚集带——指地质构造特征相似、具有成因联系、位置相邻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9、含油气盆地——地质历史时期生成过油气,具有良好成藏条件且目前以找到工业性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20、油气田——单一局部构造单元内多种因素控制的同一面积内所有油气藏的总和。

21、生油门限温度——有机质大量生成石油的最低温度。

2、静水压力——由静水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23、地静压力——由上覆地层岩石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24、地层压力——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

25、折算压力——某点的实测压力按静液柱压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到某一基准面上所得的压力。

石油地质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石油地质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油气生成与烃源岩一、名词解释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二、问答题1.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2.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3.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4.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5.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采油地质(高级工)实践题整理

采油地质(高级工)实践题整理

理论示功图的概念是在理想的状况下,只考虑驴头所承受的静载荷引起抽油机杆柱及油管柱弹性变形,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所绘制的示功图。

当卸载完毕后(D 点),活塞与泵筒发生相对位移。

悬点以不变的载荷P 小(即P ’杆)至下死点A 。

DD ’相当于活塞与泵筒发生位移之前,悬点下移的距离(即冲程损失),DD ’=B ’B 。

A :下死点;C :上死点;AB :増载线;CD :卸载线;ABC:上冲程静载荷变化线;CDA:下冲程静载荷变化线; BC:吸入过程;DA:排出过程;S 活:活塞实际行程;S 光:光杆实际行程;P 小=P1杆: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量;P1液:活塞以上液柱的重量; λ :冲程损失;P 大=P 静:驴头承受的最大载荷;ABCD:抽油泵在一个冲程中所做功的大小。

BDS 活 λ P’液 P S 0 B’ C S 光 A D ’ P’杆 S 活 λ某井采用Φ62mm的油管f管为11.9cm2),Φ19mm的抽油杆(f 杆为2.85cm 2),泵径为38mm,下泵深度800m,冲程1.5m,原油密度860kg/m3,力比为810N/mm ,减程比为1:30,绘制出该井的理论示功图。

f管=11.9cm2 ,f 杆=2.85cm 2,泵径为38mm,L=800m,S光=1.5m,ρ油=860kg/m3 ,E=2.1×107N/cm2,力比:810N/mm,减程比为:1:30。

第一步:作直角坐标系,以实测图的基线为横坐标表示冲程;通过实测图的最左端做纵坐标,表示光杆上的负荷。

第二步:计算抽油杆柱在该井液体中的重量与活塞以上液柱重量。

解:查表知:q'杆=2.05kg/m=20.09N/m;q'液=0.97kg/m=9.506N/m,则:P'杆=q'杆L=20.09×800=16072NP'液=q'液L=9.506×800=7604.8N第三步:计算光杆负荷在纵坐标上的长度。

石油地质学作图题

石油地质学作图题

五读图题
1 分析剖面图,说明地层间接触关系
2、分析地质图,(1)画出白垩系地层产状;(2)判断褶曲类型及形成时代;(3)判断断层性质,并说明判断依据;(4)说明不整合的类型及形成时代
2
3分析地质图,画出倾斜岩层的产状,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4、分析地质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地质图中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特征,并求侏罗系地层厚度。

(2)说明图中出露的褶曲类型及形成时代。

(3)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

5分析地质图,并在图上画出P1底界面的产状三要素
王村地区地质图
6、分析地质图,判断褶皱、断层性质,不整合类型及不整合的形成时间
7、说明图中褶曲的类型、断层的性质、不整合的类型形及形成时代。

8、分析剖面图,判定断层性质并说明hg、hf、ho、α
各代表啥意义。

9、分析地质图,说明J系地层及侵入体的产状,判断褶曲类型、
褶曲的形成时代;说明不整合的类型及形成时代。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习题与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常温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牛轭湖二、填空题:1.在常温层以下,温度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用m表示。

2.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用℃表示。

3.地壳是指地表至____________ 之间的固体地球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一个圈层。

由各类岩石组成,其厚度各处不一,介于5~75km之间,平均约_________。

4.地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前者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后者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

5.地幔是指_________ 和_________之间的中间层。

平均厚度为2800余千米。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

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壳|地核|古登堡不连续面6.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情况,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7.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一级圈层。

8.地球的重要物理性质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由地表向地心可划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层。

10.沉积岩和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的物质密度小,常常表现为______;金属矿产分布区由于组成矿产的物质密度大,表现为_________ 。

1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其中最外层又分为______ 、______ 两种基本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照图例要求,在图中标出各圈闭的溢出点,闭合范围、含油面积; 3)按照图中所给剖面线位置(A-B),画出油藏剖面示意图。
A
-19-61094-0192-01900
1
-2060 2
-2080
4
-2100
-2120
3 -2080 -2100 -2120 -2140
B
-2100
图例
-1900
1
断 层 储层顶面 井位及井号 圈 闭 面 积 等高线
1.下图一为某油层顶面构造图,储层厚 60 米,储层上、下均发育有巨厚的非渗透性泥 岩。钻井结果表明,1 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 20 米,2 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 30 米,3 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 10 米,4 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 10 米。 要求:1)试计算出油藏的油水界面,确定油藏数目,指出油藏类型;
圈闭 1 的溢出点的高度为-775 米,顶点的高度为-725 米,闭合高度为 50 米; 圈闭 2 的溢出点的高度为-475 米,顶点的高度为-425 米,闭合高度为 50 米; 圈闭 3 的溢出点的高度为-575 米,顶点的高度为-475 米,闭合高度为 100 米; 圈闭 4 的溢出点的高度为-575 米,顶点的高度为-525 米,闭合高度为 50 米; 圈闭 5 的溢出点的高度为-475 米,顶点的高度为-430 米,闭合高度为 45 米。
图一 某油田 M 油层顶界面构造图
三、分析作图题(共 10 分) ha=35 米 hb=36 米 圈闭类型:为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
(5 分)
E ADC B源自1、图 A: 正断层、地堑、地垒;图 B:倒转背斜。 2、长垣 3、油气藏类型:A 是 背斜油气藏;B 是 断层油气藏;C 是不整合油气藏;D 是 背斜 油气藏;E 是 透镜体油气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