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1.原始新闻媒介:是指原始社会中人类利用天然介质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形态及载体,可分为人身载体和身外载体,它们都是落后生产力中的自然之物。
人身载体包括“手势语"媒介和口语媒介,身外载体包括实物勿媒介、声光媒介、图示媒介。
手势媒介具有直观性和简单的模拟功能,容易被同伴理解和反馈。
口语新闻随时都可能在人际间进行,这种人人自有的媒介在今天也是交流新闻的普遍形式。
实物新闻媒介依赖具体语境才能辨别其意,表达和接受意义的人,所处的环境、对象关系和心态达到相互理解。
声光新闻扩大原始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距离,作为人类视觉和听觉媒介的最初开发,是人类追求传播时效的开始。
图示媒介满足人类新闻传播的需要:让更多不在场的人知道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把事件永久地记载下来,让后人知道。
2.原始新闻:主要是指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漫长时期,人类利用自然物或初级人造介质传播的新闻,包括手势新闻、口语新闻、实物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推动新闻媒介向外界延伸,原始新闻的形态逐渐演变。
最早的原始新闻传播形态主要包括:游群人身传播、闻讯传播、初级符号传播、高级符号传播。
3.意媒:是人类表达思维的示意工具,思维的对象及其结果是意媒的内容,符号则是思维的形式。
意媒是人类表意的符号系统,是创造人类认识事物的交流手段,用于了解对方的发现或向对方告知某些事情。
语言为原始新闻的传播提供思想媒介,构成信息传播的符号,是人类最早的意媒。
除此以外,意媒还包括手势、文字等。
4.群体传播:是指距今大约300万至350万年左右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传播形式。
当时出现的原始组织称为“游群”,由血缘家庭构成,通常有男女20-45人左右,为生存而群居。
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身体成为天然的载体,传播范围仅仅限于“游群”内。
用手势和口语传播信息,游群成员都能看到和听到,这是群体传播。
5.闻讯传播:是指约在4万年前,原始人的群居进入规模更大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种传播形式。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反映实际,指导实际)
第八章反映实际,指导实际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①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无误。
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均须准确无误;事实中所涉及的数字、数量、引用材料必须丝毫不差;一切细节描写,也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②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
新闻报道中既有具体的事实,也有概括的事实。
具体事实要确凿无误,概括的事实也应完全真实。
要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2)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新闻报道要全面地反映事实,就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综合、比较、鉴别,从各个方面把情况弄清之后再作出判断。
不能把个别现象当做普遍现象,不能把支流当做主流,不能把现象当做本质。
(3)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刻,是指从全局出发认识新闻事实的意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对于本质的揭示有赖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事物在时间上的表露过程。
(4)精彩地报道事实新闻通过选择典型的材料,以语言为媒介,报道事实的真相。
报道时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和简练。
准确,是指语言要切合被表现的对象,做到无懈可击;鲜明,是指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不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生动,是指具体形象,富于感染力;简练,是指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真实、全面、深刻、精彩地反映事实的真相,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2.如何做到新闻宣传的“适度”?答:“适度”,是指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求:(1)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它集中体现在国家大局这一整体利益上。
新闻学概论历年简答题试题
36.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基本点?4-86(1)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幵地传播。
(2)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3)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
(4)传播者作为中介,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受众,惟一的实现途径就是从实有的大量事实中加以选择,既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又调整受众认识和引导社会舆论。
(5)传播者的倾向性体现在他们对事实的比较、筛选和陈述中。
37.简述滥用媒介权力的几种情况。
7-148~149(1)新闻报道有意或无意地背离事实真相,或触犯政策法规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2)新闻机构超越职权范围,替代国家权力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或者非法干预决策过程和司法程序;(3)误用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土作上的方便,为媒体或他人谋取不应得到的权益。
38.简述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论点。
7-147(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为前提;(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的自由;(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39.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13-337~338(1)报道内容是积极的。
(2)报道倾向是肯定的。
(3)宣传效应是正向的。
40.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
14-356~359(1)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2)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3)凋查研究能力(4)文字表达能力(5)身体和环境适应能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优缺点。
2-41陆定一的定义之所以长葆青春,因为它有如下优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的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
这一定义的提出和普及,为清除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影响,形成我国新闻队伍中占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学,都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新闻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答案:新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具有一定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的信息。
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2. 媒体答案: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
媒体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活动的工具。
3. 记者答案:记者是指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专业人员。
记者需要具备新闻敏感性、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等专业素质。
4. 新闻价值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对受众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闻报道选择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
5. 新闻伦理答案: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原则。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1. 新闻的基本属性是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真实、客观2. 新闻媒体的受众是指______。
答案:接受新闻信息的人3.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______。
答案:新闻事实4.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准确、简明、生动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______和______。
答案:事实、受众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不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形式?A. 报纸B. 杂志C. 电影D. 电视答案:C2.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______。
A. 新闻报道的时间要求B. 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C.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D. 新闻报道的准确程度答案:A3.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 真实、客观、公正B. 客观、公正、公平C. 真实、客观、公平D. 真实、公正、公平答案:A4.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______。
A.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系密切程度B. 新闻事实与记者的关系密切程度C. 新闻事实与国家的关系密切程度D. 新闻事实与世界的关系密切程度答案:A5. 新闻伦理强调尊重受众的______。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客观观念“起源于19世纪,在美国和英国广泛地被赞为20世纪前25年 中对于新闻学的独特贡献” • 客观原则是新闻传播业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同步
发展的产物。 • 客观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还有一个哲学基础” • 便士报(PennyPress)是客观原则发育的肥沃土壤 • 通讯社特别是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的诞生与发展,是客观报道原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一、真实观念与方法
(二)新闻真实的特性 4.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 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即时性,这是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 实时性所决定的。 5.新闻真实是公开的真实 公开的真实是说新闻报道将新闻事实的真实面目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使 其成为人人原则上都可以见到的真实、可以进行独立判断的真实。
三、全面观念与方法
(一)全面性的含义
➢ 从新闻事实的构成角度看,全面性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或要求: 一是针对个别事实报道的全面性;二是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三是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 从新闻报道的时间性上看,全面性包含即时全面和历时全面两个基 本方面。
➢ 针对实际情况,需要特别强调:一是全面必须是包含对负面新闻事 实报道的全面;二是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揭露性、 批评性报道中,传播主体要特别注意顾及各方的情况和意见,要主 动运用均衡或平衡报道的手法,把事实的整体状况再现出来。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价值原则 •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一、真实观念与方法
(一)新闻真实的本质
➢ 真实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质上它与虚假相对立, 量上它是有限度、有程度的,因而在质量统一性上,真实包含最 基本的两个方面:真实和真实度。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一、概念题1.新闻真实答:新闻真实,是指新闻及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
新闻真实既有真实性的问题,又有真实度的问题。
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性。
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存在过的;二是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2.具体真实答: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指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
“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
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
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
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
新闻的“总体真实”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是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3.整体真实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
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
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包括()。
A.真实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时效性原则【答案】ABC【解析】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是指以反映事实“是什么”为目标的原则,它的符号再现形式是“存在判断”,这是再现新闻事实的基本原则。
背离事实原则的再现就不是“新闻”再现。
事实原则包括真实、全面、客观。
时效性原则是新闻所具有的一般特性,不属于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2.就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需要面对的真实包括()。
A.具体真实B.抽象真实C.整体真实D.部分真实【答案】AC【解析】新闻报道追求新闻既能反应整体情况即达到整体真实,又能使得事件得到具体地展现即反应具体真实。
实际操作时要求必须把存在论意义上的具体的真实与认识论意义上的整体的真实统一起来。
也就是说从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新闻真实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3.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是指()。
A.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传播媒体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B.在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的关系上,事实世界是全体,新闻事实是部分C.新闻传播只是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把握到的真实只能是“新闻世界的真实”D.新闻真实是整个事实世界的真实【答案】ABC【解析】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是能够向事实本来面目不断逼近的真实。
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传播媒体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
在事实世界中,新闻真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新闻传播只是作为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
因此,新闻真实是其传播范围内的真实,而非整个事实世界的真实。
4.新闻事实全面原则的要求有()。
A.针对个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B.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C.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D.针对整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答案】ABC【解析】全面原则是再现新闻事实整体面貌的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1.真实观念与方法(1)新闻真实的本质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
①新闻真实的要求a.要求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真实的事实基础。
b.真实讲的是正确的、全面的反映,即揭示真相,这构成“真”的真正内涵。
②新闻真实的含义a.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实有其事。
第二,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b.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
第一,具体真实。
具体新闻报道、具体事实对象的真实。
第二,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实质性的问题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2)新闻真实的特性①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
它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
②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新闻真实是在报道过程中实现的。
新闻报道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的。
由于新闻事实客观上的各种差别,传播主体认识能力上的局限,传播目的的影响,以及媒介通道信息容量的有限性等因素,决定了不同的新闻事实需要采取不同的过程方式去报道。
③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绝对真实难以实现,新闻真实性是有限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a.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
b.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
c.新闻真实是传播者认知限度内的真实。
d.新闻认识必须是及时、迅速的反映。
④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这是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这是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实时性所决定的。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学概论找答案(三)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学概论找答案(三)1、问答题开展新闻批评的原则?正确答案:(1)要出于公心,要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
(2)要客观公正,所用事实材料须准确无误。
(3)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依据,不能感情用事。
新闻工(江南博哥)作者必须学好法,用好法,弄通弄懂有关法律。
(4)要善始善终,努力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
(5)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批评水平。
2、名词解释新闻真实性正确答案: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3、填空题在狭义上,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系统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
正确答案:持续性体系4、问答题采访前怎样搜集和研究采访对象的有关材料?正确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采访对象的简况。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职务、家庭情况、主要社会关系、基本的政治态度等等。
二是采访对象的专长、主要贡献或专著曾产生过什么影响,在同行中的地位,别人有过什么评价或传说等等。
三是采访对象的特点,包括性格好、爱好、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健谈、对接受采访是否习惯、有何忌讳等等。
此外,还要分析采访对象与所采访的问题有何利害关系,是否愿意回答问题,会不会隐瞒事实真相等。
*采访前尽力熟悉采访的对象,这是取得采访成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但是,这项准备工作条目那样多,怎样才能做得好呢?主要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要考虑不同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某项采访的实际需要,还要考虑做这项准备工作的客观可能性。
比如我们的采访仅是为了弄清某个人的某个问题,那么着重环绕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方面做准备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的采访是为了弄清某个人的全貌,自然就应尽可能搜集和研究这个人的各方面的材料。
5、问答题古代新闻为什么处于与历史、情报等信息的混一状态之中?新闻怎样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为独立形态的信息?正确答案:新闻信息虽然古已有之,但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事业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是什么?答: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区别新闻事业以报道新闻、反映和引导舆论为己任。
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其国家、军队、法庭、监狱等政治上层建筑相比较,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或称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政治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为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自觉建立起来,并用来规范人们的行动的。
它具有强制性,而国家、法庭、监狱更是暴力机关,行使的是镇压职能。
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它只能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手段,宣传某种意识形态,论证所属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通过说服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拥护社会制度,遵守社会法令,维护社会的稳定。
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强制作用。
(2)新闻事业区别于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其他意识形式的特点思想上层建筑有着众多的社会意识形式,新闻事业只是其中的一种。
新闻事业与其他意识形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a.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手中的舆论工具,更接近政治,更会受到政治、法律思想的制约。
新闻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宣传和贯彻所属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法令,并为这个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服务。
和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较,新闻事业的政治性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
b.新闻事业在努力促进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同时,还要对有害于自己基础的旧经济基础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与威胁自己基础生存的新经济基础和新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
经济基础一旦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事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②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报道面最广、时效最迅速,影响极大。
a.新闻事业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客观世界发生的一切新的重大变动,都在它的视线之内,以报道事实为主的新闻事业,它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一切领域,因此具有反映面广的特点。
新闻学概论题库
新闻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第四媒体:即通过因特网传送文字、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
长处:信息量大,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信息符号,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
短处:权威性低,可信度弱,独创性欠缺,信息泡沫。
2、整体真实:要求新闻报道从事实的总体上和内在联系中去把握事实。
3、新闻:主要有两种定义。
其一,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其二,王中: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4、制造舆论:指的是舆论控制者将自己的意见反复宣传而冒充为公众的意见。
5、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客观、真实、全面、公正的原则。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
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
毛泽东曾入第一期培训班学习。
7、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8、受众:在传播学上,受众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受众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9、舆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0、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有“消息源”之称。
11、新闻体制:包括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新闻事业的构成、决策机构的构成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12、新闻传播效果: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实际影响。
13、新闻事业:是指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各项信息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
15、宣传价值:指事实本身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16、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
17、突发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意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18、意见领袖:是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构成部分。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第二章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一、概念题1.人际传播答:人际传播,是指人类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通常发生在两人或多人之间。
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即使到了大众传播时代,它依然是最普通、最常见、最丰富的信息交流方式。
始终都是人类传播的分子级组成部分,任何更大范围的传播都必须以它为基础。
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人际传播的特点是:①传播内容丰富多彩;②传播渠道、样式、方法灵活多样;③传播效率较高、互动性强。
2.群体(组织)传播答:群体传播,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和群体与群体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
群体可以分为一般群体和组织群体,组织群体即通常所指的组织。
“组织是人们为了高效率的完成分散的个人或松散的群体所不能承担的生产或社会活动而结成的协作体。
”组织传播,是指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的突出特点是传收关系比较稳定。
3.大众传播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化传播的基本特点是:①传播机构的制度化、组织化;②传播方式的系统化、规模化;③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响的社会化;④传播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⑤收受者的大众化和不确定化等。
4.要素答:要素,是指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或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
最基础的要素,即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可。
要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是各自离散的。
但是只有就它们参与整体性联系或就它们结合起来构成整体或总体而言,它们才是要素。
即构成一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应该是异质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在一个系统的结构中发生有机联系的。
5.模式答:模式,是指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模式是对现实的简化,与现实事物完全一样的模式无助于人们对实际的了解。
新闻传收模式,是指运用一定的图形、符号、程式对现实新闻传收活动情况的抽象、概括和反映。
依照新闻传播类型的宏观构成,可以将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的模式概括为以下三种基本样式:①“点—点”模式;②“点—面”模式;③“面—面”模式。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过程)【圣才出品】
第五章新闻传播的过程一、名词解释1.编码与解码(重庆大学2016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北大2010年研;复旦大学2010年研)答: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位于传播者一端。
解码,是指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位于受传者一端。
编码与解码的连通过程实质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两者都“是把自己头脑里存在的‘抽象的’、有广义的思考内容的原本,在对方头脑里也制造一份副本的行为。
”2.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答: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又称小众传播,是指媒体将新闻直达公众后即为传播终点。
即新闻在小范围内被固定的受众选择后,再没有向其他受阅者转传,新闻被某个媒体完成的是一次性的直接传播。
大部分新闻都是按照这种模式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看,受阅者从发布新闻的媒介获得新闻后,新闻的空间延伸也就终止了,也称为第一媒介的一级直接传播模式。
第一媒介是指首先采集和报道某条新闻的媒介。
3.新闻传播资源答:新闻传播资源,是指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①新闻信息资源。
新闻媒介所拥有的新闻信息渠道及其产品,包括新闻提供者、新闻合作者、新闻线索、新闻稿件、新闻资料等。
②新闻环境资源。
新闻媒介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为新闻传播活动所提供的资源,具体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经济环境资源、文化环境资源等。
③新闻媒介资源。
新闻媒介自身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具体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
④新闻受众资源。
新闻媒介的受众对象,包括显在与潜在的媒介消费者,对新闻传播活动最有价值的主要是事实上已经作为读者、听众、观众存在的社会公众。
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媒介的产品竞争力。
新闻资源开发是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由新闻媒介主体(媒介管理者、新闻传播者、媒介经营者等)自主设计和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
4.媒介环境(西南大学2009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研)答: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活动者)
第三章新闻活动者一、概念题1.新闻源主体答:新闻源主体,又称新闻信源主体,是指拥有新闻信息并且实际介入或参与新闻报道得以形成的个体或组织(群体)主体。
组织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企业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团体等。
新闻源主体,主要是社会运行过程、社会生活展开过程自然造就的、自然生成的。
其特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制造、塑造、捏造新闻源主体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不同社会主体间经常为成为新闻源主体而展开博弈、竞争。
新闻源主体在具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新闻传收活动逻辑上的起点“主体”,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报道与接受的内容范围,新闻的诸多主要特性,都会受到新闻源主体的影响。
2.传播主体答:传播主体,是指在具体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业务活动的人——记者和编辑。
就整个新闻业而言,构成新闻传播主体的是各个具体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组织,它们是组织性的传播主体,是实际运行、操作新闻报道活动的实体机构。
具体表现为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有新闻网站等。
如果考虑到民间新闻,那么所有的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所有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是新闻传播者。
根据新闻媒体中活动主体的实际地位、作用及其行为方式,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是双重的:①作为高位主体的,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②作为本位主体的,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传播主体——以采编人员为主的新闻业务工作者。
3.收受主体答:收受主体,是指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传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
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和网络的浏览者等。
在新闻学的视野中,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群体和组织主体)都是新闻收受者。
收受主体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
收受主体“分散、弥漫”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工作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中。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收活动中的特征:大众化的存在特征;自主化的接触特征;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多样化的人性特征。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传播行为)
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1.试述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答:每个人活着都有行为,行为是人的特征之一。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显示的外在表现。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
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指向性活动。
(1)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或欲望。
欲望是人的心理现象,能够激发人的行为的欲望称为需要。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
需要是行为得以产生的原动力。
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是活动的动因。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
形成动机必须同时具备内在条件(需要、欲望)和客观条件(诱因、刺激)。
(2)人的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显示的外在表现。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
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指向性活动。
总之,人的需要决定了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目的,就是期望达成的成果或结果,即满足人的需要。
2.简述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表现为以下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
指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
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社交需要。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心理需要。
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
这是需要层级中最高的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当基本需要满足后,人们有可能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促进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待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传播1.如何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是一个有机的过程?答:有机是指事物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不可分,像一个生物体那样有机联系。
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即新闻报道者从选择事实、发布新闻,到根据新闻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调整。
新闻传播的有机社会流程如图2-5所示。
图2-5 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具体而言,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这一不间断的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环环相扣的不同环节:(1)采选新闻信息的环节这是新闻传播源头性的环节,即图2-5中从事实到新闻报道者的环节,该环节的任务是新闻传播者发现、评价新闻事实,确定新闻报道的内容。
(2)创制新闻文本(作品)的环节这紧跟第一环节,将选定的新闻信息进行符号化,即图2-5中的新闻报道者选择、制作新闻的过程。
该环节的最终成果表现为新闻作品和完整的新闻产品。
(3)传递新闻文本的环节将已经制作好的新闻作品,通过不同形态的媒介通道传送到收受主体,即图2-5中新闻传播给新闻接受者的过程。
到此,“传”的过程已完成。
(4)收受新闻文本的环节这是收受主体获取媒介信息的活动,标志着新闻传播从“传”到“收受”周期的完成,是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没有受传者的收受,新闻传播就没有意义。
(5)信息反馈环节这是指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一种信息活动,如图2-5中新闻接受者反馈给新闻传播者。
反馈是双向传播的基本环节,是传播者调整后继传播行为,增强传播效果的依据。
上述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新闻传播的有机流程。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新闻传播都无法有效进行。
因为,客观世界的变动永无止息,记录和传播这种变动信息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永无止息。
只要人类社会有新闻传播活动存在,对于新闻传播者而言,选择事实,制作与传播新闻,接受反馈,调整报道,这样一个流程会不断地循环往复。
2.什么是新闻的倾向性?答: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 闻)【圣才出品】
第一章新闻1.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答: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
基于对新闻产生过程的考察,人们得出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这一观点。
新闻产生的经过具体如下:(1)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想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这需要进行物质生产。
要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生产活动也就成为当时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需要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彼此结成简单的生产关系。
这样,一种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开始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大小小的群体——氏族或部落出现。
氏族之间、部落之间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围绕着生活资料的占有,也常常展开尖锐的斗争,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上述情况决定了原始社会的人们需要互相联络,沟通情况,不断地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种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是最早的新闻现象。
(3)生产的发展、产品的交换,使人们的联系和交往进一步密切起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传播的内容逐渐丰富充实,传播的范围日益扩大。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除了语言以外,开始使用信号和符号,其后又创造了文字,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
综上所述,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人类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时,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2.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在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观点?答:(1)对于“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应这样理解: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
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2)在实践中应采用以下方法坚持这一观点:①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 闻)【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公共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公共新闻是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主张,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这种趋势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变得更为明显,而新闻传播业受益于软硬件的进步,也逐渐降低传播业的进入门槛。
公众参与性和开放大众性的色彩日益浓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新闻传播日益广泛,公民新闻得到深化和普及,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Joy Rosen)教授。
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而且还要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2.新闻欲(上海大学2009、2007年研)答:新闻欲,是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组成部分。
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
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还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
3.新闻来源(上海财大2009年研;复旦大学2008年研)答: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
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4.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湖南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答: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②具有新意;③报道及时;④公开传播。
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5.新闻本源(北大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复旦大学2007年研)答:新闻本源,是指新闻来自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事实,有了事实的发生和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导 论)【圣才出品】
导论1.简述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答: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
(1)新闻学的研究内容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主要内涵。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
②历史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历史,包括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著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新闻事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作用等,是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分支。
③实用新闻学研究新闻业务活动的方针原则和方法技能,具体可分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广播学、电视学、新闻经营管理学、广告学、网络传播学等。
(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
(3)方法①新闻学不仅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有很强的政治性。
政治上的敏感和判断力是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
在新闻工作中,无论采访、写作、编排、出版、摄制、播出,都在一定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都为了表达一定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
新闻工作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强弱,集中表现在他能不能迅速而正确地表达特定的政治思想内容。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
不仅要研究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共性以及新闻工作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更要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应当遵循的原理、原则、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传播过程)
第四章新闻传播过程1.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答:(1)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分析新闻传播,是一个有规律的新闻信息流动的过程,包括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中间环节。
从静态来看,新闻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事实、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传者。
①按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分析,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传播没有客体,没有根据。
在新闻传播中,关于事实的报道是最主要的内容。
事实还是新闻传播的“检验人”,新闻报道是真是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不充分,及时不及时,都要以事实为观照物,因此,新闻事实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重要的、基本的一个环节。
②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
一般而言,人们直接感知客观世界的变动、变化,感知各种各样的事实的机会是不多的。
人对客观世界的大部分变动和变化,绝大多数事实,都是由他人以新闻的形式向他作报道而获知的。
因此,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③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受传者是新闻的接受者、消费者,是一次性单向传播的终端,他能否收受新闻,是传播过程终结的决定性环节。
新闻受传者也是新闻活动的一个主体,他们不仅收受新闻,也检验着新闻以至新闻传播者。
总之,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的起端、本源、根据;新闻传播者是传播的中介、主体;新闻受传者是传播的终端、完成者,也是主体。
(2)新闻传播过程的动态分析动态考察中发现,传播关系远非传播者和受传者两种角色,传播路径也不是单向传递那么简单,这两种角色往往换位运作,互为主客体。
①传播者受到主管部门或老板的调控。
传播者和他们所在的媒介,总要受到政府、企业主对传播方针所施加的影响。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不仅仅是新闻信息传播者,还是代表业主或主管部门的把关人,后者的意志通过直接的监督与传播者的运作间接地贯彻到传播过程中去。
传播者是更多地聚合不少个人与集体的传播动机的目的性行为。
②传播过程不是从传播者到受传者一次完成,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穷的传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一、概念题
1.新闻真实
答:新闻真实,是指新闻及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
新闻真实既有真实性的问题,又有真实度的问题。
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性。
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存在过的;二是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2.具体真实
答: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指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
“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
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
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
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
新闻的“总体真实”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是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3.整体真实
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
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
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4.客观理念
答:客观理念,又称客观精神,是客观性原则精神层面的内涵。
客观精神要求传播主体必须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新闻报道中能够自觉地将对象与自身加以区分。
客观性的本质在于传播者的超然性,即“新闻工作者摒弃个人好恶,主观世界服务客观世界,而‘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摒弃不符合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力争以最充分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
5.客观方法
答:客观方法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是客观原则的内涵之一。
在操作层次上,客观原则的核心是把事实与意见分开。
“以一种公正、超然以及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不能参与个人见解,只要把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原因交代清楚就行了。
”具体而言,客观报道在操作上有这样的规范:①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
段简述基本事实;②以五个w报道;③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④引述当事人的话;⑤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⑥不采取立场;⑦至少表达新闻事实的两面。
6.全面
答:新闻传播的全面性,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星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一般而言,全面是从纵、横两个向度上,“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从新闻事实的构成角度看,全面性包括三方面:①针对个别事实报道的全面性;②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③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从新闻报道的时间性上看,全面性包括两方面:即时全面和历史全面。
针对实际的新闻传播情况,全面性需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①全面必须是包含对负面新闻事实报道的全面;②对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中,传播主体要特别注意顾及各方的情况和意见,要主动运用均衡或平衡报道的手法,把事实的整体状况再现出来。
7.公正
答:公正,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追求的一种价值,也是传播主体应该坚守的新闻道德原则。
从本质上看,公正原则是相对事实原则的“应然之则”。
公正原则的核心在于实现“新闻正义”,承担新闻媒体应尽的社会职责,即通过新闻传播实现和维护人们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
公正原则在宏观层面上,要求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承担守望环境角色的新闻传播主体拒绝向任何权力和金钱作出不正当的倾斜。
公正原则要求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主体尽力消除传播中的歧视行为,树立为所有民众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新闻职业道义和精神,不能把传播仅仅指向那些社会的强势群体、富裕地区和
领域,而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要,无视贫困地区和欠发展的领域。
新闻传播公正性的基础是:新闻本身是真实的、客观的和全面的;新闻传播本身是及时的、公开的。
只有再现出新闻事实自身的面目,达到“让事实说话”的要求,才能真正奠定新闻传播公正性或正义性的基础。
8.及时
答:及时是新闻传播的时间原则,是通过对时间的把握来获取良好新闻传播效果的原则。
及时最基本、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快”,是要尽可能在距事实发生最短的时间内将事实信息反映出来、传播出去。
从新闻传播的总体要求上看,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报道越及时越好。
及时的程度是以新闻事实的发生、发现到传播实现间的时距来衡量的。
因此从新闻事实发生、发现到得到反映报道的“时距”越短就越及时。
及时之“快”的含义,意味着“抢”新闻是新闻传播主体必然的、必须的行为。
在“快”的原则下,及时的时间效果还可能通过时机、时宜的方式来实现。
及时并不是绝对地越快越好,还有“时机”、“时宜”问题。
时机、时宜的本质在于通过对报道时间的把握,求得传播者预期的传播效果。
既讲快速,又讲效果是及时传播原则需要把握的又一基本精神。
9.公开
答:公开,首先是指新闻传播的大众性和社会性。
公开意味着新闻传播是面向整个社会的传播、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意味着传播新闻、收受新闻无论在实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是人们应该拥有的一种普遍权利;还意味着新闻传播应该是一种自由的传播,新闻自由是公开原则的内核和根本精神。
公开的要求:①新闻传播主体不能隐瞒或遮蔽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在每一个传播环节上都能够以公开的方式处理新闻信息;②一定的
组织、团体或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或相关规定的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告知与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新闻信息;③新闻传播主体在非特殊情况下,应该向社会和收受者公开新闻信息的来源。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传播的事实、价值、方法原则。
答:(1)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是以反映事实“是什么”为目标的原则。
背离事实原则就不是新闻传播。
事实原则包括三个二级观念和方法:真实观念与方法、客观观念与方法以及全面观念与方法。
事实原则的目标就是实现新闻真实。
①真实观念的含义和意义
a.真实观念的含义:
新闻真实的含义是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实有其事。
第二,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即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是报道事实,更高要求是揭露真相,实现事实与真相的统一是新闻报道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
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b.新闻真实的意义:
第一,把新闻与非新闻区别开来,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据,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二,真实是传播主体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失去真实性,新闻传播的追求也就失去了根基;
第三,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
第四,真实是满足收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和新闻媒体获得信任的根本保证。
保证具体报道的真实,需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要素真实、事项真实、关系真实。
②客观观念的含义和意义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之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不改变对象自身的内容。
这种客观性的具体内涵包括:作为新闻精神的客观理念和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两大方面。
客观原则的意义:
a.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
b.是确保新闻报道可信和公正的核心手段;
c.是充分实现收受主体知情权的保证。
客观报道是有可能的,但客观性的实现是有限度的。
不能离开主观性来理解客观性。
③全面观念的含义和意义
a.全面观念的含义:
第一,针对个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第二,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第三,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第四,全面性包含即时全面和历史全面两个基本方面;
第五,全面不能停留在对事实表面现象的全面罗列。
b.全面观念的意义:
第一,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层次和境界,强化了新闻传播的理性精神,提高了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主体的要求;
第二,是实现真实、客观、公正的必然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