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自我教育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儒家的克己还包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 道德要求;自卑尊人,先人后己;以己度人, 将心比心;礼尚往来,以德报怨。这些律己的 道德方式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第四、慎独自律
• 东汉年间,出了个有名的清官叫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 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 任王密为昌邑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 上十两黄金以表谢意和感激,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 就放心的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 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 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慎独自律
慎独: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自觉,按照一定的 道德准则,也能谨慎为人处世,严格要求自己。 自律:是慎独达致的一种自觉自为的修养境界。是一种自我认识、自 我约束、自觉控制的修养方式和修养境界。
古人提倡的“四慎”
• 一个是“慎”,首先做到慎独,即谨慎和慎重,另一个是“独”,即“人 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此,不要寄望于一 时之事无人得知,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谨慎不苟,切莫伸手。 • 二是要慎初。凡事初为始,所以要重慎初。有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人 穿了双新鞋在雨地走,开始总是择地而行,后来不小心踩到了泥,于是就 无所顾忌地在泥水里走下去。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犯错误由量变到质 变的基本规律。所以说,初之不慎,后患无穷。
三是要慎微,必须慎小事、慎小节,重点是慎习惯。要正确处理 好个人的习惯、嗜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不留神,出事悔已 晚。 四是要慎欲。对待个人的私欲,人一定要有所节制,无欲则刚,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要有底线,有做人基本准则。
慎独自律
自律动因的三个层次: 基于制度约束和权威监督的自律 基于道德规范和舆论监督的自律 基于慎独、良知、超越一切监督而达于行为自主人格的自律
知行合一和积善成德
知行合一强调把认识与实践、思想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道 德规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知行合一和积善成德
• 积善成德强调优良的品德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要成就理想的人格, 就要不断积累善德。
• 立志有恒,自强不息 • 学思并重,反省内求 • 慎言力行,躬行践履
• 1.立志是自我教育的起点,自我教育的动力来自于理想自我和现 实自我的矛盾和冲突,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改进完善自我, 努力朝着理想自我前进的过程。帮助受教育者认清自我,树立远 大理想信念,充分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 2.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 通过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来塑造健康人格。提倡慎独自律,在如 今网络时代面对众多信息轰炸和外界诱惑,尤其要加强道德自律 精神的培养,谨慎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 3.教育者自身要身教示范。使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 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儒家自我教育方法
第二、自省方法
自省是儒家所提倡的十分重要的修养方法。它指人的自我反省、自我省察。
这种修养方法要求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析、剖析其中的善恶是
非,开展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识水平。自 省思想贯穿了儒家的整个历史。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表述过“内自省” 的思想。其弟子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影响十分深远。
儒家提倡的自我教育方法对当前改进思想道 德教育方法的启示:
• 首先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 第一,肯定主体自觉性。这一特点表现在倡导反求诸己的修养路径 和强调自我教育的方法。先贤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内省、 自省、反省、修己、责己、克己、自观、自度、自重、慎独等教育 方法充分地体现了强调个人的自我克制、自我教化的主体自觉性。 • 第二,重视养正操作,强调道德践履。在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上,中 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按照立志、存养、践行等知行统一的养正程序, 一方面提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方法,如将学以成性、存心养性、 正心诚意、居敬穷理、格物致知、积善成德,用以作为道德教育的 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方法和规范, 使人们自己警醒自己的善恶功过得失,不仅让修养者反省,提高道 德修养的自觉意识,还有利于增强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力。
克己的办法具体化为四个条目-------“四勿之教”
“非礼勿视”: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 “非礼勿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 “非礼勿言”: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 “非礼勿动”: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这是四个消极的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严格的管束 自己,由外在规范,熏陶自己。 孔子认为,礼是每个人在社会的立身之基,“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适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
• 鉴于在中国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或者知此行彼 的问题,人们对许多道理不是不知之,而是不为之的现象,在借鉴与 继承儒家的方法体系中,应该特别提倡身体力行、躬行践履。 • 知一行一,身体力行也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传统,是人生哲学的基本 原则,也是成就大小德业的基础。在现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估系 统中,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的“重其言而轻其行”的问题,毋庸讳言, 这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多理论灌输,少实践活动不无关系。导致 在道德教育中,学生往往说的多,做的少。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这 种风气一长,任何名言至理、良法美制,一切的道德观念都会在无形 中断丧。儒家圣贤之所以注重言行一致,是因为任何大小德业,莫不 成于诚实,败于巧伪。任何人一旦落入巧伪,就失去了其道德中的诚 实基础,失去做人风骨。因此,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中,应积极倡导 知行统一,通过实践把学过的道德理论内化、升华,再外化为自觉的 行为,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
自省思想贯穿wk.baidu.com儒家的整个历史。孔子在《论语· 里仁》 中就表述过“内自省”的思想。其弟子曾子提出的“吾日三 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影响十分深远。此外,儒家还提 出了与自省、内省、反省相联系或相类似的自我修养方法, 如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等。孟子提出了“自反”、“反求诸 己”的思想。宋明以后的思想家则用“省察”一词来表达自 省思想。
第三 克己方法
• “克己”就是以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和克制 自己,它是儒家修身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一、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一个人能克 制自己的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仁” 是根本)还有“约之以礼”,以“礼”来约束自己。 (见《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论语· 八佾》孔子推 崇周礼,主张恢复周礼,但他认为应该是一个比周 朝更理想的社会)
• 思想道德教育除要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之外,还必须有一 个完整的、符合道德教育规律的过程。从青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出发,重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特别是 “行”,即道德践履的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 • 人们的思想道德推理、迁移、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中, 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和反复道德实践验证后所确立的道德信念是最 牢固的。儒家使孩童在“洒扫应对”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儿童的 思想道德行为通过习惯的反复陶冶和行为规范的多次重复,在行为 训练中确立终生不渝的道德信念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思 想道德教育应该把人们的道德信念的培养与抓好日常生活中的道德 行为结合起来。因为高尚的道德境界往往是最现实、最具体的行动。
二、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 有什么奢望,要清心寡欲,禁欲养心。
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孔子认为作为士君子,应该节制自己的欲 求,不能把个人欲求的满足作为个人的生活目标,应该把美德和道义 作为人生的追求,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放弃。 到了程朱理学时期,“存天理,灭人欲”更是被视为最高的道德 规范。(出自《朱子语类》) 扼杀个性,抑制创造,狭隘,片面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