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2023年最新的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篇
![2023年最新的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4c256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e.png)
2023年最新的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篇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于2023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8月中旬,发改局、统计局一行5人对全市物流业发展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多年来,我市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培育现代商贸服务业,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1、物流业贡献作用日趋突出。
物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统计资料测算,2023年全市物流行业总产出为32.92亿元,按行业划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18.53亿元,批发和零售业14.39亿元。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在整个物流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占全部物流产业总产出的56.29%。
2、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
公路交通便捷,其中主要有郴州大道、郴永大道、资五公路、S213、S322线等城市道及国省干线公路全面建设完成。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1622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6104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1400辆,摩托车保有量43905辆,农用运输车保有量692辆,挂车保有量107辆。
3、物流成长型企业蓬勃发展。
目前,我市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培育了达达物流、宏发物流、博盛物流、邦华物流等具备一定成长性的现代物流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共有7家。
其中达达物流已被确定国家3A级物流企业,是整个郴州县(市、区)一级别第一家3A级物流企业。
我国物流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我国物流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6e1b63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c.png)
我国物流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何黎明【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The year 2015 is the final year for complet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we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that,and there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ut,the long-term picture of delivering benefits of reform,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improving quality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this industry is still positive. In spite of the increasing downward pressure,the growth rate of logistics industry remains moderate high;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 operation has been improved;and this industry plays the supporting and guaranteeing role in steadying growth,adjusting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the important service industry,will make grea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We expect that the industrial growth will slow down,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pattern will not continue,and this industry will enter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ak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s the mainstream.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transform from scale-and-speed-oriented growth to quality-and-efficiency-oriented growth,from expanding in terms of scale and investing in more projects to integrating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existing resources,and from cost-driven to efficiency-and-innovation-driven to improve quality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of this industry. To bett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first,we must champion the development vision of innovation,coordination,green,open and sharing;second,we must strengthen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third,we must do a better job in cutting overcapacity,reducing stock,deleveraging,reducing cost,and shoring up the weak spots;fourth, we must highlight such six focuses as highefficiency,intensiveness,connectivity,innovation,coordination and reform;fifth, we must positively build an effective logistic service system;sixth,we must guide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seventh,we must realize the connectivity of infrastructure,network and information;seventh,we must make innovation in the pattern of logistic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eighth,we must mak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ogistics;nineth,we must deepen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and tenth,we must try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物流十三五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7c4b1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a.png)
物流十三五规划物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储存、运送和分销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物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网络的完善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物流服务质量方面,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物流服务标准化、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评价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供应链效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架构,提高区域物流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冷链、干线、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在物流综合实力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对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239c47c1c708a1284a44d3.png)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f402389227916888586d72f.png)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趋势一:行业迎来政策春天若物流运行更有效率,则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业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和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业也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关注: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及后续的56、57号文,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国内物流公司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契机。
从政策层面看,自2013年3月至今,多个政府部门已发布多个文件,有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也有专项性的园区规划、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凸显政府决心。
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于早前政策的梳理和升级,涵盖范围从现状目标到保障实施,明确提出了4个目标、3个重点、7项任务、12项工程、9项保障措施。
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安排及时间进度,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安得智联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更细的利好政策出台,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趋势二: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将是趋势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因此,《规划》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安得智联表示生产企业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还能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2a02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d.png)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刘晓力【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果蔬、水产品、冷冻食品、乳制品和医药五个冷链物流产业为切入点,探讨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创新科技》【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水产品【作者】刘晓力【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及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尽管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较快,但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安全隐患仍非常令人担忧。
冷链物流是指为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物品的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1]。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国内需求推动和政策扶持冷链物流得到高速发展,但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
冷链物流包括了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等环节,适用于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水产品和花卉产品)、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以及特殊商品(如药品、化工产品)等。
冷链物流对于建立现代食品、药品物流体系,加强公共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1 福建省冷链物流现状概述2006年以来,福建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成了一批现代化冷库,冷链物流新型装备得到推广应用,低温环境下的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设施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全省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肉类、果蔬、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0%、3%和5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为持平、低6个百分点和高20个百分点。
水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专业完整模板)
![水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专业完整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c1c2b7e87101f69f319530.png)
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XXXX部20XX年XX月目录前言 (3)一、现状与形势 (4)(一)发展基础。
(4)(二)形势要求。
(11)(三)阶段特征。
(14)二、总体思路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8)(三)发展目标。
(18)三、主要任务 (21)(一)建设海运强国。
(21)(二)打造黄金水道。
(24)(三)推进港口转型升级。
(27)(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29)(五)发展现代水路运输服务。
(30)(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31)(七)加强绿色平安发展。
(32)(八)完善法规规范。
(35)四、保障措施 (36)前言水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国土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维护国家权益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迈向现代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水运发展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突出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水运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指南,各级水运行业政府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应遵照执行。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水运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化码头和内河航道等重点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1. 基础设施。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
![《“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575a22c15022aaea988f0f02.png)
《 方 案 》以加 快 港 口 多 联 运 发 展 为 导 m , 以提 升 港 发理 念上 ,完善 顶
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完善布局 、优化
发施 、 运输 组织 、 息交 。 等 趔 提 J 进
构 、强化 衔 接 、提升 服 务,加快 打 通铁 路 公路 进 港 “ 最 后 二烛 : 具 体 仃 务
疏运 系统 竹 1 对 滞 后于 港 l l 发展 , 月前 ,交通运 输 部 划定 的 2 0 2 0 : 其 , 港J x - 1 ( ) ( ) , . 一 : 级^ 乏 O个甫 璎 港 区 中 .铁 路进 港 率仪 为 3 7 % ,个闻 5 2个主 要
7 J 【 1 强港f 1 疏 运 系统 建 ,发 综 迎。 休 , 雉 ,
7 迂干线 铁路 的 顺畅 衔 接 ,2 0 2 0 r - 必 1 1 铁 进 港 。 升 6 0 _ f : 公路 _ , J ‘ ¨ 1 将t ; , R} l ; I I f 1 、 _ I , 『
与 干线 公 路 衔 接 功 能 的 迎 公i I ’ } } "级 , 造 川 , , J f 『 J _ 1
,
台 印 发了 《 “ … I i五 ” 港 口集疏 运 系统 建设方 案 》 ( 简称 《 宵 港 【 ] 疏运 铁 j l ! } } 和 I 公路项 I I
,
以撬动 一
朴:
蕤》) 《 方案 》提 m ,将 重点 突 破 铁路 、公路 进 港 “ 最 后 有效拉动 卜 『 F 游 、 I 1 , 发 为 ] 绛济 J K - J J  ̄ {
一
公里” ,加 快 推 进 港 口 集疏 运 系 统 建 发 ,并 明确 r午 购
福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福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39655c227916888586d720.png)
福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一、福州物流发展的状况福建省已明确把流通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确立加快福建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中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已被定位为福建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
“十一五”期间福州将建成沟通两岸,辐射东南沿海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届时福州将成为海峡西岸北端重要的物流枢纽。
2005年海交会期间,国际物流业巨头、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之一的伯灵顿全球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福州保税区。
这是福州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发展不断加速的一个生动体现。
福州的物流企业已发展到近千家,已建成一定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联盟。
如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建设富有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为企业战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经营理念,奉行珍惜所托,一如亲送的服务承诺,始终把满足客户需要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源泉,把提升客户价值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一站式的全程物流服务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竭诚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准确、周到的物流配送服务,是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唯一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也是爱普生、冠捷电子、华映光电、实达电子、NEG玻璃等国内外大型IT企业长期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成为福建物流行业中以诚信服务而着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除了从传统的运输公司发展起来的物流公司,也有不少商业企业介入物流业,如惠好医药,超大现代农业,福州国美等。
其中,惠好医药物流是省内单位面积最大的药品物流中心,下属的零售门店已遍布全省,达到150家,拥有上游合作伙伴3000多家,下游客户1 万家,经营品种超过10000 种。
二、福州物流发展的优势1.台湾优势1997年起厦门港、福州港开展对台试点直航,2001年起福建沿海与金、马、澎地区开展人员与货物的直接往来。
目前,福州有1800多家台资企业入驻,台湾百大企业有30多家在福州投资办厂。
其中不少企业是“两头在外”。
福州物流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台湾”,这不仅是因为两岸经济差异化带来的趋势,还因为福州具有和台湾协同发展物流的“硬”条件。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5bb7581783e0912a3162a72.png)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会上介绍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
《规划》是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22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下面就来看看WTT范文网wtt分享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吧。
2月2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三五期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15亿元其中安排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万亿。
到十三五末我国沿海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将新增300余个。
2021年安排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于日前印发。
李小鹏透露《规划》首次将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促进交通与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
他介绍《规划》对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关键是要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以网络化布局为基础要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以一体化服务为根本要求强化通道与枢纽、设施与设备的功能衔接提升运输服务的连续性和无缝化水平。
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就是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工具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运营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以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就是要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推动节能减排、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他表示落实《规划》要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加快形成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要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水运0.5万亿。
2021年水运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
统计显示2021年交通运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6亿元同比增长3. 8%;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12.71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4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841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221个。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4c57be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7.png)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路、方向和主要任务;一、把握发展机遇,迎合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大趋势,顺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构筑共享平台,以“互联网”为纽带,实现交通与物流资源高效利用三、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交通、物流、信息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完善体制机制、技术标准和政策保障,构建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促进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推动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下大力气,真正营造有利于交通、物流、现代信息以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1完善技术标准;加强产品生产、流通等全链条设施设备标准衔接;加快修订完善物流园区等设施建设标准与规划;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单证自动转换标准格式;完善交通物流服务标准,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指标和标准等;2营造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结构,支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在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申办资质证照等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抓紧研究出台无车承运人资质条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违法违规的惩戒力度;加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公路超载整治力度;3理顺制度框架;首先是强化部门间衔接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的政策协同和监管协调,充分发挥既有部际联席工作会议等制度的协调作用,研究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规划、政策、标准等重大事项,促进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信息公开与共享;其次是统筹规划建设;围绕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筹运营,推进“多规合一”,加强交通、物流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4强化政策支持;以打破条块分割、地域歧视、企业垄断为重点,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法规约束主体行为;合理界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公益属性,加大财政性资金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服务平台构建、节能减排车辆更新、绿色包装补贴及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完善“一单制”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物流企业、无车承运人以及个体运输户代开发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标准化装备制造推广等;两端发力,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机遇加快创新驱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有效供给,增加优质供给,创造新价值,形成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在宏观层面,着眼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政策实施效力,创新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放松行业管制和政策约束,为市场主体营造诚实守信、规范治理的政策环境,加大公共产品投入,突破瓶颈制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多措并举重点是要突出“高效、便捷、连通、智慧、协调、优质、自律、改革”等八大主要措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一是降成本、去库存,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增加财政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将收费公路养护费纳入财政预算,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下调过路过桥费占运输成本的比重;落实货运车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减少货运车辆等待时间;在工商企业推行物流成本核算制度,摸清供应链物流成本;推行精益物流等现代管理技术,降低工商企业存货水平,减少生产和流通环节库存浪费;解决物流企业增值税进项抵扣不足问题,将房屋仓库租赁费、过路过桥费纳入进项抵扣范围;解决个体运输业户开具增值税发票问题,允许物流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代开发票,确保物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加快在物流领域推广工商登记“一照多址”,解决经营网点和分公司等非法人分支机构设立问题;进一步减少物流领域行政审批事项,逐步推广网上申请、网上年审、异地年审、合并年审等便民措施;二是去产能、畅通行,创建便捷交通运输环境;开展车型标准化和车辆绿色化工作,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推动车辆更新改造,全面淘汰黄标车和非标车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不规范企业退出;建立配送车辆分类管理机制,强化车型市场准入,推广厢式货车配送,全面替代客车送货;取消通行证管理制度,用环保标准替代数量限制,提升城区车辆通行环保要求,开放电动车配送城区通行权;制定共同配送支持政策,加大城市共同配送节点设施投入,减少车辆在途等待时间和城市总行车量;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以货运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货运价格体系;进一步放开铁路货运市场,培育铁路货运主体,吸引民营资本参与铁路货运经营,降低铁路短驳成本;三是全链条、一体化,推进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突破链条各环节间瓶颈,调整运输组织结构,提升铁路运输、内河航运在多种运输方式中的货运比重;开展多式联运衔接工程,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货运枢纽的规划衔接和网络对接,支持铁路进港口、进园区、进机场,支持在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一批多式联运枢纽;培育社会化的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建立多式联运代理人制度,统一多式联运单证,推广电子运单,实现“一单制”;完善社会化回收体系,实现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一贯化运输;引导工商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重构产业价值链,实现全链条、多主体协同发展;四是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智慧物流创业创新;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将物流业技术改造升级纳入技改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制定“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推动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互联网平台创新创业;推动智能仓储、智能交通、智能配送等智能物流发展;全面实施载重货车动态监控,提升驾驶安全水平;建立全国仓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提高仓储利用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研究推广物流云服务;支持企业模式创新,开展行业示范工作,推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组织方式和集中采购、精益物流、物流金融等经营模式;五是建通道、“走出去”,统筹国内外物流协调发展;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科学规划建设国际国内物流通道路径,搭建内陆向东到沿海和内陆向西跨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铁路、水路运输优势,降低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成本;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简化通关手续、延长通关时间,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关;培育世界级跨国物流集团和专业化物流企业群体,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战略性国际物流资源,提高全球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形成与国际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国际物流格局和物流网络;六是促投资、补短板,加大优质公共设施供给;在收费公路建设运营领域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支出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战略性的多式联运枢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道的投资力度,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源,支持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增加高标准仓储设施比重;将物流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公益性的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分拨中心,缓解城市配送压力和交通拥堵;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仓储类物流设施用地应进行硬性规定和立法保护,不得随意变更用地性质和规模;七是贯标准、强自律,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清理现行各级标准,取消一批不适应行业发展的标准;整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控准入门槛,确保社会安全;制定物流模数标准,在生产、包装、运输、装载、储存等各个环节,以标准化装载单元为基点建立统一的模数标准体系;推行团体标准,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物流团体标准,确保标准“有用”和“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推广团体标准,促进行业规范自律;加强物流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关心关爱物流从业人员,增强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八是不越位、不缺位,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统筹协调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管理;加强城市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商协调机制;发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部门间协调作用,理顺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健全监管责任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出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通过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共享;打破政府部门间壁垒,切实解决部门间职能交叉和多头执法问题;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营造开放透明的政府治理环境;。
2022年行业分析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七大重点工程
![2022年行业分析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七大重点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c2d27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6.png)
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七大重点工程与“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发改委和供销总社联合发布的《商贸物流进展专项规划》相比,《商贸物流进展“十三五”规划》增加了七大重点工程,这是“十三五”期间商贸物流进展主要任务推动和落实的重要抓手,是各部门、各地方推动商贸物流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1城乡物流网络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布局城乡物流网络,有利于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商贸物流业布局,对实现区域协调进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我国商贸物流网络基础初步形成,但仍旧存在城乡之间物流网络密度差距过大等问题,尚需完善。
该工程着眼于构建多层次的商贸物流网络,强调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分拨中心、社会化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等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2商贸物流标准化工程汪洋副总理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多次强调要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物流标准的推广应用。
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一贯式物流,降低货损率和中间装卸、搬运、暂存等费用。
因此,提升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有重大作用。
该工程围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从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标准托盘、加快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进展单元化物流、支持运输车辆的标准化改造等方面推动标准化建设,提高标准化水平。
3商贸物流平台建设工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平台已成为行业进展的趋势。
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在商贸物流系统中快速、精确、实时流淌,实现资源共享。
该工程旨在构建包括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多层次商贸物流信息平台,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供应支撑。
4商贸物流园区功能提升工程目前,我国商贸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提升商贸物流园区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集聚,整合运输、配送、仓储、信息、政务等物流资源,发挥规模和集聚效应。
该工程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园区经营管理、拓展园区服务功能、加强物流园区与外部交通网络的有效连接等方面为提升园区功能指明白建设方向,对促进企业集聚进展意义重大。
十三五规划解读
![十三五规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34c85a5763231126fdb112a.png)
多角度看中国发展和福建发展
上世纪分省发展分析 本世纪分省发展分析 福建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福建与湖南湖北 福建与沿海、周边省份发展比较 延伸——深层次地分析福建各设区市发展
CHAPTER
TWO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解读
新常态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200亿元 ➢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
42
第二 关于转型升级 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
01 深入推进“数字福建” 02 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
03 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
43
第三 关于基础设施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网 ➢ 发展壮大海西港口群 ➢ 推进新一轮民航发展 ➢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0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
煤炭消费量下降3.7%,原油消费量 增长5.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3% ,电力消费量增长0.5%。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5.6%。
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53万公 顷,比上年下降12.5%。
工矿仓储12万公顷,下降15.2%; 房地产12万公顷,下降20.9%; 基 础 设 施 等 其 他 29 万 公 顷 , 下 降
冶金业:最大不锈钢产业和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
40
第二 关于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 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 ➢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41
第二 关于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以上 ➢ 物 流 业、 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超过 3000 亿元 、
44
支撑保障
福建省货物运输现状与发展
![福建省货物运输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b2b7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d.png)
福建省货物运输现状与发展福建省坐落在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
在福建省,货物运输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下面将对福建省货物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
1.多元化运输方式:福建省的货物运输方式多样化,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和航空运输等。
公路运输是福建省货物运输的主力军,占据了货物运输的主要份额。
铁路运输主要用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
水运是由于福建省靠近台湾海峡,海运是连接福建与台湾的重要交通方式。
航空运输则主要用于高价值、需要快速到达的货物运输。
2.健全的物流网络:福建省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都建立了大型的物流园区,提供了仓储、配送、收发货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福建省还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满足了人们对生鲜食品和快递的需求。
3.国际贸易与跨境物流:福建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开放省份之一,与台湾、东南亚等地保持了密切的经济交流。
福建的港口和口岸设施比较完善,便利了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物流。
福州、厦门等口岸城市的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为福建省的货物运输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1.路网建设不完善:尽管福建省的公路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交通拥堵和运输成本依然存在。
需要加大对公路交通网络的投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运输成本。
2.运输服务质量不高:一些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加强企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升货物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环境保护压力增加:随着货物运输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在增大。
需要加强对货运车辆的排放控制,提倡绿色运输,加强对运输污染的治理。
为了推动福建省货物运输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对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运营水平。
2.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质量评价和监管体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2)一、发展现状 (2)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2.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3)3.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4)4.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5)5.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6)二、面临的形势 (8)1.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要求 (8)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新契机 (8)3.国家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政策叠加的新效应 (9)4.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9)第二章总体要求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三、发展目标 (12)第三章空间布局 (16)一、一通道:通陆达海物流通道 (16)二、二枢纽:海空物流枢纽 (18)三、三中心:区域商贸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和对台邮政中心 (19)第四章主要任务 (22)一、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22)1.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2)2.完善四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 (24)3.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27)二、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 (29)1.加快物流需求社会化 (30)2.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 (30)3.大力发展港口物流 (31)4.培育发展物流产业龙头 (31)5.发展壮大物流集聚区 (32)6.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33)7.加快发展电商物流 (34)8.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34)三、拓展深化物流开放合作 (35)1.强化区域互动合作 (35)2.推动榕台深度融合 (36)3.加强榕港澳交流联系 (37)4.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38)第五章重点工程 (40)一、多式联运工程 (40)二、物流园区工程 (40)三、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工程 (41)四、物流企业培育工程 (41)五、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 (42)六、冷链物流工程 (42)七、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43)八、城市共同配送工程 (43)九、保税物流工程 (44)第六章保障措施 (45)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45)二、强化政策保障 (45)三、强化资金保障 (51)四、强化其他保障 (51)第七章组织实施 (53)一、加强组织保障 (53)二、完善配套政策 (53)三、注重环境保护 (54)四、建立评估机制 (54)附表: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55)前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编制和实施《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快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努力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规划以《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福州新区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及《福州市中心城区邮政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为依据,与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福建省加快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市政府推进物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规划期间我市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制定相关政策、安排物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福州市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物流业培育成为主导产业的战略部署,有效实施《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初步形成“大产业、大网络、大服务”物流业发展格局。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福州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4004.04亿元,比2010年增长70.0%;物流业务收入689.56亿元,比2010年增长69.4%;物流业增加值334.95亿元,比2010年增长6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7109 万吨(含平潭),比2010 年增长85.28%,其中公路、水路、铁路、航空所占全社会货运量比例分别为62.6%、32.92%、4.43%、0.05%;沿海港口运输方式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4亿吨,比2010年增长60%,集装箱吞吐量237.19万标箱,比2010年增长61.3%;航空运输方式完成货邮吞吐量11.65万吨,比2010年增长46.7%;快递业务量17044.1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9.97亿元(含平潭)。
2.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2015年,福州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45公里,江阴疏港铁路支线、可门港铁路支线建成通车,海铁联运格局初步形成;公路通车里程11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10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6个,5万吨级以上21个,10万吨级以上15个,闽江口内港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水产品集散地之一,江阴港区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罗源湾港区成为全国大宗散杂货物流集散中心之一,福州港“一集一散”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构筑了煤、油、矿石、集装箱等重要货物运输系统。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线覆盖点日益增多,共有106条航线,其中境内航线80条、港澳台航线6条、国际航线20条航线,机场二期工作加快推进。
(2)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福州市扎实推进物流节点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建成福州保税港区、高速物流园区、南通物流分拨中心等一批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道路货运站场枢纽、快递分拨中心、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等物流实物平台,初步构建了“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四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
目前,我市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运作设施项目达到50多个。
(3)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2015年,福州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83.5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08.33万户,其中4G电话用户286.18万户,3G 电话用户330.1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不含手机上网)206.7万户。
福建省电子口岸业务系统建设不断强化,海关电子作业系统、电子关锁、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等业务系统得到应用。
福州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开通运行,跨境电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快递服务监管平台建成使用。
物流企业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80%的大、中型货运企业应用GPS 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单证管理率和运单跟踪率超过了95%,实现了与商贸业和制造业的信息交换和互动。
3.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福州市拥有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马尾冷链物流集聚区、南通商贸物流集聚区等具有特色的物流集聚区。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物流业进一步规范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015年,拥有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44家,其中3A级物流企业26家、4A级物流企业13家、5A级物流企业5家(5A级物流企业全省共10家)。
内资物流企业注册资金大于5亿的有13家,注册资本在1亿至5亿的有44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至1亿的有522家。
年缴纳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物流企业有盛辉物流、盛丰物流、福建顺丰速运、福建中国外代、福建邮政速递、福建汇丰物流、福建中通通信物流等。
4.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福州市物流开放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海港开放口岸已开辟国际班轮航线23 条(含港澳台地区),空港开放口岸共已开辟国际航线26条(含港澳台地区),航线延伸至澳洲、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海丝”沿线国家。
海港、空港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内建成融达通、利嘉、优联3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福州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
国际物流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经营福州青州、福州江阴集装箱码头,设立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
榕台物流业融合进一步加深,合作建设的福州港江阴港区汽车整车物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榕台航线不断拓展,福州已开通至台北航空货运航线,航空邮货专线实现常态化运营;开通至高雄、基隆、台中等港口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开通至基隆、台北、高雄、台中、花莲、布袋、金门、马祖、澎湖等散杂货不定期航线,成为大陆对台海上通航模式最多、往来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榕台物流企业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深化,福建八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华冈物流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八方华冈物流公司,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设驻台湾办事处,盛丰物流、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华岗集团公司、台湾力氏国际股份公司签订了海峡散货对接分拨中心项目、海峡两岸海陆联运物流项目、水产品加工转口贸易及配送合作项目。
5.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建立了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协调机制。
颁布了《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福州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含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福州港口生产发展补贴及优惠政策》《拓展福州港口经济腹地推进陆地港发展意见》《福州市快递运输车辆专用标识管理办法》《福州市提前淘汰报废“黄标车”经济补偿方案》等政策措施,扶持物流业、快递业发展。
物流业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物流行业协会积极发挥着中介组织的作用,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稳步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物流技术、学术理论研究及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
总体上看,福州市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但是,我市物流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待提高,发展方式还较粗放。
主要问题有:一是社会化物流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多数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尚未剥离物流业务实现“主辅分离”,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仍较低。
二是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较弱,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企业仍较少。
三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沿海运输通道交通压力增大,港口集疏运系统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港口集散枢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四是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物流园区规模普遍较小,集聚能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全,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仍不足。
五是“引进来”“走出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福州“X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有待进一步拓展,“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引进来”的物流项目偏少,福州物流企业沿着“海丝”路线“走出去”打造物流基地有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