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
实验06 经纬仪竖直角测量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实验六竖直角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2、掌握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记录、计算方法。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DJ6经纬仪、三脚架、水准尺/标杆。
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在实验场上选定一点作为测站A,在A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度(精确至0.01m)。
转动望远镜,观察所用仪器的竖盘注记形式(如顺时针或是逆时针刻画),确定竖直角的计算公式,并记入备注栏内。
2、盘左位置:照准目标B点,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符合气泡影像符合)后,读取竖直度盘的读数L。
记录者将读数值L记入竖直角测量记录表中。
根据竖直角计算公式,在记录表中计算出盘左时的竖直角a L。
4、盘右位置:照准目标B点,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符合气泡影像符合)后,读取其竖直度盘读数R。
记录者将读数值R记入竖直角测量记录表中。
根据竖直角计算公式,在记录表中计算出盘右时的竖直角a R 。
5、按照上述步骤完成B点竖直角的二测回和三测回测量工作。
6、计算半测回竖直角值(1)顺时针刻画竖盘计算竖直角:a L =90°-L ,a R=R-270°(2)逆时针刻画竖盘计算竖直角:a L =L-90°,a R=270-R°7、一测回竖直角计算:x = (a L + a R)/ 28、竖直角测量的限差要求(1)竖盘指标差 x = (aL - aR)/ 2 = (L + R - 360°)/ 2 < 60″(2)各测回指标差互差< 25″(3)同一竖直角各测回互差< 25″五、实验成果记录表1 竖直角观测成果记录六、实验误差计算(结果是否满足限差要求,并说明原因?)七、实验注意事项1、竖直角的观测是测量工作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该方法操作也必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观测,否则观测的结果也无法利用仪器本身的原理检验所测量的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实验报告竖直角测量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竖直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的操作步骤。
3. 提高对角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竖直角是指观测者视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分为仰角和俯角。
竖直角测量是测量工作中的基本操作之一,常用于地形测量、建筑物高度测量等。
本实验采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利用经纬仪的望远镜和水准器进行观测。
三、实验仪器1. 经纬仪2. 水准器3. 三脚架4. 标尺5.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仪器高度,使其与观测目标在同一水平面上。
2. 调整经纬仪的水平度盘,使其指向北方向。
3. 将水准器放置在经纬仪上,调整水准器的气泡,使水准器水平。
4. 将望远镜对准观测目标,调整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使观测目标清晰。
5. 读取望远镜的水平角值,记录在记录纸上。
6. 读取望远镜的竖直角值,记录在记录纸上。
7. 重复步骤4-6,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8. 根据观测结果,计算观测目标的实际高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观测目标:某建筑物观测时间:2021年10月20日观测地点:某市某区测量次数 | 水平角值 | 竖直角值------- | -------- | --------1 | 10° | 30°2 | 10° | 30°3 | 10° | 30°4 | 10° | 30°5 | 10° | 3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观测目标的平均水平角为10°,平均竖直角为30°。
2. 通过计算,观测目标的实际高度为h = 100tan30° ≈ 57.7m。
3. 实验结果表明,经纬仪竖直角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的操作步骤,了解了竖直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经纬仪竖直角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可以满足实际工程测量需求。
实验-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

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熟悉仪器高的量取位置。
2) 掌握用经纬仪望远镜视距丝(上、下丝)读取标尺读数并计算视距和三角高差的方法。
3) 同一测站观测标尺的不同高度时,竖盘指标差互差不得超过±25″,计算出的三角高差互差不得超过±2cm。
二、准备工作在建筑物的一面墙上,固定一把3m水准标尺,标尺的零端为B点;在距离水准标尺约40~50m处选择一点做为测站点A。
三、仪器和工具DJ6级光学经纬仪1台(含三脚架),小钢尺1把,fx-5800P计算器1台(已传输好P4-2程序),记录板1块,测伞1把。
四、人员组织每组4人,观测、记录计算轮换操作。
五、实验步骤1) 在A点安置经纬仪,使用小钢尺量取仪器高i。
2) 盘左瞄准B目标竖立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读出上、下丝读数a,b,并记入下列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旋转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仪器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时,应打开补偿器开关)。
读取竖盘读数L,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3) 盘右瞄准B目标上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同法观测,读取盘右的竖盘读数R,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六、计算公式与程序1) 计算盘左竖直角:αL =90°-L2) 计算盘右竖直角:αR =R-270°3) 计算竖盘指标差:x=(αR-αL)/2。
4) 计算竖直角的平均值:α=(αR+αL)/2。
5) 视距测量平距公式:D AB=100(b-a)cos2α6) 视距测量高差公式:h AB=D AB tanα+i-(a+b)/2其中的平距D AB与高差h AB,用下列fx-5800P程序计算。
fx-5800P计算程序:P4-2"STADIA SUR P4−2"显示程序标题Deg:Fix 3设置角度单位与数值显示格式"i(m)="?I输入仪器高Lbl 0:"a(m),<0END="? A输入上丝读数A<0Goto E上丝读数为负数结束程序"b(m)="? B输入下丝读数"α(Deg)="? W输入竖直角100Abs(B−A)cos(W)2 D计算测站至标尺的平距Dtan(W)+I−(A+B)÷2 G计算测站至标尺的高差"Dp(m)=":D◢显示平距"hp(m)=":G◢显示高差Goto 0:Lbl E:"P4−2END"七、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记录手簿班级组号组长(签名) 仪器编号。
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竖直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经纬仪测量竖直角的操作步骤。
3、学会记录和处理竖直角测量数据。
4、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经纬仪一台。
2、脚架一个。
3、记录板一块。
4、铅笔、橡皮擦等文具。
三、实验原理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其取值范围为-90°至+90°。
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上时,竖直角为正;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竖直角为负。
经纬仪测量竖直角的原理是通过读取竖直度盘的读数,计算出目标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竖直度盘的刻度通常为顺时针方向注记,读数时需要注意指标差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改正。
四、实验步骤1、安置仪器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
确保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重合,并且仪器处于水平状态。
调整脚架的高度和位置,使仪器的稳定性良好。
2、盘左观测瞄准目标,用望远镜的十字丝横丝切准目标的顶部。
转动竖直度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读取竖直度盘的读数 L。
3、盘右观测纵转望远镜,使仪器处于盘右位置。
瞄准同一目标,同样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读取竖直度盘的读数 R。
4、记录与计算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包括测站、目标、盘左读数 L、盘右读数 R 等。
计算竖直角α,公式为:盘左:α左= 90° L盘右:α右= R 270°计算指标差 x,公式为:x =(L + R 360°)/ 2取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竖直角α,公式为:α =(α左+α右)/ 25、重复观测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对每个目标进行多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是本次实验的观测数据记录和处理结果:|测站|目标|盘左读数 L|盘右读数 R|竖直角α左|竖直角α右|指标差x|竖直角α|||||||||||1|A|78°15′30″|281°44′30″|11°44′30″|-11°44′30″|0°|11°44′30″||1|B|65°30′00″|294°30′00″|24°30′00″|-24°30′00″|0°|24°30′00″||2|C|82°00′00″|278°00′00″|7°60′00″|-7°60′00″|0°|7°60′00″||2|D|58°15′00″|301°45′00″|31°45′00″|-31°45′00″|0°|31°45′00″|六、实验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经纬仪的度盘刻划不均匀、仪器的三轴误差等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利用测量角度的原理,设计竖直角测量方案,使用经纬仪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与比较,得出实验测量结果。
关键词:竖直角;经纬仪;测量一、引言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现象与测量方法的学科,测量是一种精确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实验通过测量竖直角的方法,检验经纬仪测量角度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1.竖直角的特点竖直角是一个角度大小为90°的角,其特点是对边相交,相对边平行,且与水平面垂直。
本实验通过经纬仪测量竖直角,其步骤如下:(1)设置经纬仪,校正气泡管,使其水平。
(2)将经纬仪放置于要测量的两个位置,分别测量两个位置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3)计算两个水平角之差,并取其一半,即为竖直角的度数大小。
三、实验器材及仪器经纬仪、三角架、直尺、铅笔、计算器等。
四、实验步骤1.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的状态,确认正常使用。
3.测量两个位置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记录数据。
4.计算竖直角的大小。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比较实验测量数据如下:(1)第一位置水平角:90°48′,垂直角:89°20′通过计算,得到竖直角大小为:89°59′经比较,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小,经纬仪测量角度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六、实验结论七、实验思考题1.经纬仪的常用误差有哪些?答:经纬仪的常用误差有:刻度误差、气泡管误差、环形仪凸度误差等。
2.如何提高竖直角测量的精度?答:(1)仔细校正仪器,使其精度达到最高。
(2)尽量选取平整稳定的地面进行实验。
(3)在测量时,保持仪器水平、稳定,尽量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
测量学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

实验二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一.实验目的1.把握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式。
2.把握竖直角测量的方式。
3.弄清归零、归零差、归零方向值、2c转变值的概念。
4.在每一个半测回中,起始方向首末两次读数之差(即归零差)≤18''。
5.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24''二.实验仪器经纬仪1台,三角架1个,记录板1个,铅笔1支。
三.仪器介绍1.构造正面反面正面反面2.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四.测量前的预备1.仪器的安置、对中与整平安置三脚架和仪器⑴选择牢固地面放置脚架之三脚,架设脚架头至适当高度,以方便观测操作。
⑵将垂球挂在三脚架的挂钩上,使脚架头尽可能水平地移动脚架位置并让垂球粗略对准地面测量中心,然后将脚尖插入地面使其稳固。
⑶检查脚架各固定螺丝固紧后,将仪器置于脚架头上并用中心联接螺丝联结固定。
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⑴调整仪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通过对中器目镜观看,调整目镜环,使对中分划标记清楚。
⑵调整对中器的调焦手轮,直至地面测量标志中心清楚并与对中分划标记在同一成像平面内。
⑶松开脚架中心螺丝(松至仪器能移动即可),通过光学对中器观看地面标志,警惕地平移仪器(勿旋转),直到对中十字丝(或圆点)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
⑷再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⑸再通过光学对中器,观看在面标志中心是不是与对中器中心重合,不然重复(3)和(4)操作,直至重合为止。
⑹确认仪器对中后,将中心螺丝旋紧固定好仪器。
●仪器对中后不要再碰三脚架的三个脚,以免破坏其位置。
用长水准器精准整平仪器⑴旋转仪器照准部让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调整两个脚螺旋时,旋转方向应相反(如图)。
⑵将照准部转动90°,用另一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⑶重复⑴和⑵,使长水准器在该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
⑷在⑴的位置将照准部转动180°,若是气泡居中而且照准部转动至任何方向气泡都居中,那么长水准器安置正确且仪器已整平。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2、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和记录。
3、学会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误差分析,提高测量精度。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 DJ6 型光学经纬仪 1 台。
2、标杆 2 根。
3、记录板 1 块。
4、铅笔、橡皮擦等。
三、实验原理1、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
测量水平角时,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后,用望远镜瞄准目标,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通过计算得到水平角的值。
2、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竖直角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视线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结合竖盘指标差的校正,计算出竖直角的值。
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置(1)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整平:调节三脚架腿的长度,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
2、水平角观测(1)盘左观测:瞄准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左,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左,计算上半测回水平角值β左= b 左 a 左。
(2)盘右观测:瞄准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右,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右,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值β右= b 右 a 右。
(3)计算一测回水平角值β =(β左+β右)/ 2。
3、竖直角观测(1)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用望远镜瞄准目标,使十字丝横丝切于目标顶部,读取竖盘读数 L。
(2)盘右位置,同样方法瞄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 R。
(3)计算竖直角α =(R L)/ 2 ,并根据竖盘注记形式判断竖直角的正负。
4、记录与计算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误差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测回|目标|盘左读数|盘右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1|A|B|_____|_____|_____||2|A|B|_____|_____|_____|2、竖直角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测回|目标|盘左读数|盘右读数|半测回竖直角|一测回竖直角|||||||||1|A|B|_____|_____|_____||2|A|B|_____|_____|_____|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经纬仪本身存在的误差,如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轴误差等。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第一篇: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的知识收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一、实习目的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掌握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方法。
3、通过实习,熟练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绘地形图。
6、熟练地掌握小区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设及测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7、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二、实习设备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水准尺、30m钢尺、标杆、绘图纸、铅笔、橡皮等。
三、实习的内容与要求1、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闭合导线。
需要做到:踏勘选点:根据测图的目的目的和测区的地形情况,拟定导线的布置形式,实地选定导线点并设立标志。
水平角观测:导线转角用经纬仪测2个测回。
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导线成果计算:首先件检核外业测量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调整,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个控制点的坐标。
2、高程控制测量。
外业测量:外业测量用DS3级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内业计算:在外业观测成果检核符合要求后,根据一个已知点的高程和观测高程进行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平差计算,推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
第四章第三讲第5节三角高程和视距距测量2005年4月1日

式中:R=6371公里 公式改写为:
在煤矿井下测量时,往往直接测量 A 、 B 两点 间的斜距,则:
h=Lsinδ + i — v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往返观测,既由A向B观测(称 为直觇),又由B向A观测(称为反觇 )。这样的观测,称为对 向观测。对向观测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第六节 视 距 测 量
仪器中心到测 站点高度 i
利用视线水平时视距公式 计算水平距离
注意事项:
1、安置仪器的方法与上次实验相同。 2、在水准尺上读三个数值(上、中、下丝) 3、测竖直角时不要忘记打开补偿装置。并观 察和判断竖盘注计形式。 4、大坝的斜距可用钢尺直接量得。 5、测量仪器高,觇杆高,并做好记录。 6、认真思考测量的整个过程是否和理论公式 相符合。
第四章 第三讲 三角高程测量和视距测量
华山莲花峰
金沙江
九寨沟
第五节 三角高程测量
在以上图片中的山地或井下测定控 制点的高程时 ,若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速度慢困难大。故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的方法。但必须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在测 区内引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作为高程 起算的依据。以保证高程测量的精度。
O
但是,S′不是实际的尺间隔,实际测得的尺间隔是R及尺 上的MN(即S),因此需要找出S与S′间的关系。
于是
O
上式为视线倾斜时求水平视距的公式。
将式
则得用视距表示得三角高差计算公式:
上式为用上、下丝读数差和竖直角计算高差的公 式。
二、视距测量方法
(1) 在A点安置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并量取仪 器高 i; ( 2 )用望远镜瞄准 B 点上的视距尺,读取上丝、中 丝 ( 即 7) 和下丝读数.然后用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 管气泡居中,再读取竖盘读数。 (3) 计算尺间隔S及竖直角,按公式(4—19)和(4—20) 计算水平距离 和高差 h。计算可用电子计算器 进行。视距测量记录及计算格式如表4—3所示。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及计算公式

全站仪水平测量及计算公式因为用全站仪(附加棱镜)、经纬仪(附加塔尺)测量高程,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的高差,用全站仪测定高程的方法通常称为三角高程测量(或称测距高程)。
用全站仪测量高程的特点是,精度比用水准仪测量低,但是这种方法简便、灵活,受地形的限制小。
因此通常用于山区的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在一定密度的水准测量控制之下。
通常三角高程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补充手段,其精度应同同等级的水准测量相同。
当我们采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进行高程测量放样时,如图2-2所示,由于全站仪的视线不都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全站仪所读读数由正负之分,在进行高程测量放样计算时,我们输入的数据必须以全站仪所读读数实际输入,设后视点BM的高程为H0,在同一测站下(全站仪的仪器高恒等),放样点的实测高程的计算公式(以下为棱镜高度保持不变的放样点高程推导公式)如下:视线高程H视线 = H0-h0 + v放样点高程H n = H视线-hn-v =(H0-h0 + v)+ hn-v= H0-h0 + hn当棱镜高度改变时,设棱镜改变后的高度相对与后视时的高度改变值为w(改变后的高度减去棱镜初始高度),则放样点的的实测高程为:Hn = H0-h0 + hn-w。
为避免误差因距离的传递,各等级的三角高程测量必须限制一次传递高程的距离。
三角高程测量路线的总长原则上可参考同等级的水准路线的长度,路线尽可能组成闭合多边形,以便对高差闭合差进行校核。
除以上介绍的基本方法外,采用全站仪测量高程中,视线高程有两种计算方法:一、若已知置站点地面高程,则视线高程为“置站点地面高程与全站仪仪器高之和”。
二、若已知后视点地面高程,则视线高程为“后视点地面高程减去后视高差读数加上棱镜高度”。
竖直角测量仪器检校和电子经纬仪

0
x
90
可编辑ppt
11
1)盘左观测的竖直角:= 90°- L - x 2)盘右观测的竖直角:=R - 270° + x
3)角度计算:RL18 0 218
2
可编辑ppt
12
2、竖盘指标差计算公式
(1)指标差:
x 1 (L R 360) 2
或
x
1 2
(右
左)
对于顺时针注记的: 正确的竖直角α=(90°+x) -L=α左+x
盘右
90
180
0
指标线
270
可编辑ppt
6
竖直角的观测
1.准备工作
1)做好经纬仪与目标安置工作; 2)根据选定的方向做好对光。
2.盘左观测
1)瞄准目标。望远镜视场目标象的顶面与十字丝象靠近中 心的中横丝相切;或目标象的顶面平分十字丝象靠近中心 部位的双横丝;或十字丝的单横丝平分目标象的中间位置。
(3) 有的项目与其他条件无关,则先后均可。No Image
可编辑ppt
19
1.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校
VV⊥LL:仪器整平后,保证竖轴铅直,水平 度盘保持水平。
(1)检验:仪器大致整平。用任意两脚螺旋使水准 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若气泡偏 离1格,则需校正。
(2)校正: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退回偏 移量的一半,再调节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此时若 圆水准器气泡不居中,则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
α右=?
故有:α左= L -90° α右=270°- R 一测回竖直角: α=(α左+α右)/2
可编辑ppt
9
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法则: (1) 大致安放望远镜于水平位置,确定起始读数(常数); (2) 抬高望远镜, 若读数增加 则 = 读数 - 常数
三角高程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在测量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习任务是完成校园内一组已知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并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
二、实习原理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角度和距离测量原理,通过测量地面上一点的竖直角和水平角,以及该点到另一点的水平距离,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
根据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各测点的高程。
三、实习过程1. 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实习所需的测量表格和计算公式。
2. 实习步骤:(1)选点:在校园内选择一组已知控制点作为测量基准点。
(2)测角:使用经纬仪测量各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角和竖直角。
(3)测距:使用钢尺测量各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计算:根据测得的角度和距离,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
3.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水平角、竖直角和水平距离,利用三角高程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通过实习,我们完成了校园内一组已知控制点的高程测量,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
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实习结果符合预期,达到了实习目的。
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测量角度和距离时产生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算错误等。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分析了问题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测量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三角高程测量实习,我们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测量知识,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为我国测绘事业做出贡献。
测量学 6-经纬仪测量(2)

盘右观测
六、水平角测量方法
1、测回法——基本术语
配置度盘(水平度盘的配置)
若观测n个测回,各测回间按180°/n的差值来配置度盘
目的:消除水平度盘刻度分划不均匀造成的测量误差
六、水平角测量方法
1、测回法——基本术语
配置度盘(水平度盘的配置)
度盘变换钮配置:
1) 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瞄准起始方向目标; 2) 打开度盘变换钮的盖子(或控制杆), 转动变换钮,同时观察读数窗的度盘 读数使之满足规定的要求;
六、水平角测量方法
1、测回法——记录表格
测站 竖盘 目标 位置 A 左 一测回O B A B A B A 水平度盘 读数 °′″ 0 06 24 111 46 18 180 06 48 291 46 36 90 06 18 201 46 06 270 06 30 111 39 54 111 39 51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 平均值 °′″ 备 注
七、竖直角测量方法
5、观测方法——中丝法
七、竖直角测量方法
5、观测方法——三丝法
测竖直角时,盘左及盘右一律按上、中、下丝的次 序照准目标进行读数,这种测法称三丝法。 优点:可减弱竖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七、竖直角测量方法
5、观测方法——三丝法
记录观测数据: 盘左按上、中、下三丝读数次序自上至下记录, 盘右按下、中、上丝次序即自下而上记录 计算竖直角: 各按三丝所测得的L和R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竖角,最 后取平均值为该竖角的角值。
1、测回法——记录表格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 读数 °′″ 半测回角 值 °′″ 一测回 角值 °′″ 平均角 值 °′″
备注
A 左
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测量原理经纬仪和全站仪构造)

光学经纬仪
● DJ6经纬仪
● T2经纬仪
• 基本结构与光学经纬 仪相同;操作方法也 基本相同。
• 用微电子技术自动取 得度盘的读数,
• 从而可以经微电脑进 一步加工计算
●电子经纬仪
照准部
照准部(水平):制动、微动 望远镜(竖直):制动、微动 圆水准器: 8/2mm; 管水准器:30 /2mm 望远镜:倒像,2630倍, 目镜调焦,物镜调焦, 粗瞄准器,十字丝 读数显微镜 竖盘部分 光学对点器 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器
整平——使仪器纵轴铅垂,水平度盘与横
整平
轴水平,竖盘位于铅垂面内。整平误差<1格。
3
3
1
2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复)。
•一测回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气泡。
光学对中步骤:对准、调平、整平、对中 光学对中步骤
•打开三脚架,装上经纬仪; •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 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先量整尺段长,最后量余长。 DAB=n×尺段长+余长
丈量结果: S nl0 l D s2 h2
需往、返丈量,返测时应重新定线。
水平角:过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
顺时针00~3600
水平度盘
也可看成是包含BA、BC视线
的两个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a
A
c
B
0
270
90
C
180
a
c
计算公式
=右(终)边c-左(始)边a 当c≥a时 β= c – a 当c<a 时 β= c+3600 – a
用经纬仪测量视距及高差、高度的原理步骤及方法和实例

用经纬仪测量视距及高差、高度的原理步骤及方法和实例一、三脚架架设操作步骤及方法1、架设前,先把三脚架的三条腿拉出张开,三脚架的高度和测量者的下巴高度相等,然后钮紧。
2、对准被测物的方向,将三脚架有前支架支在标桩前向两脚处(约50cm),再把后两脚左右分开,使支架底盘中点能对准地面上的标桩,并尽量让三脚架的底座大概水平,然后将两脚支好。
3、三脚架架好后,打开经纬仪箱,左手抓住仪器支架,右手托住仪器底部,放在三脚架上,并使仪器架底座的方向与三脚架座的方向一致,旋上下面的旋钮。
(注意:未旋上旋钮前,左手不能松开仪器)1、经纬仪对中时,双手握住三脚架两面左右支架,前后左右移动,目光通过光学对中器(可以向外拉或旋转,来调节清楚)寻找中心桩,(可将脚放在中心桩处)进行对中。
(中心桩在前向前移动,中心桩在后向后移动,中心桩在左向右移动,中心桩在右向左移动。
)2、光学对中器对准中心桩后,将三个支架用脚轻踩一下。
三、经纬仪整平的操作步骤及方法12、粗整平:用微调整三角支架升降使仪器圆水准器的水泡调至居中;方法:可用精整平的方法,用长条水准管两次来调整圆水准器的水泡。
调整水平泡的技巧:如果水泡在水准器中心的左边,则三脚架螺旋逆时针转,如果在右边,则顺时针转。
法来调节。
3、精整平:精调调整仪器三脚螺旋旋钮,使横向水准管的水泡居中。
精调的方法:第一步,仪器支架与前面两个三脚螺旋旋钮调致平行后,用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慢慢旋转前面两个三脚螺旋旋钮,使水准管水泡调到中央;第二步,把仪器旋转90度。
使仪器支架与第三个三脚螺旋旋钮在一直线上,调整第三个三脚螺旋旋钮,向内或向外慢慢旋转,使水准管水泡调到中央,以上二步骤反复进行,直至横向水准管的水泡全部居中为止。
四、测量视距1、对中、整平以后,把望远镜对向被测目标,旋转目镜调焦手轮(靠近眼的黑旋钮),使十字线清晰。
2、把望远镜上的光学瞄准器准星大致对准被测点,转动望远镜上望远镜调焦手轮(远离眼的银色旋钮)使被测点使远处测量物最清晰,并在十字线附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熟悉仪器高的量取位置。
2) 掌握用经纬仪望远镜视距丝(上、下丝)读取标尺读数并计算视距和三角高差的方法。
3) 同一测站观测标尺的不同高度时,竖盘指标差互差不得超过±25″,计算出的三角高差互差不得超过±2cm。
二、准备工作
在建筑物的一面墙上,固定一把3m水准标尺,标尺的零端为B点;在距离水准标尺约40~50m处选择一点做为测站点A。
三、仪器和工具
DJ6级光学经纬仪1台(含三脚架),小钢尺1把,fx-5800P计算器1台(已传输好P4-2程序),记录板1块,测伞1把。
四、人员组织
每组4人,观测、记录计算轮换操作。
五、实验步骤
1) 在A点安置经纬仪,使用小钢尺量取仪器高i。
2) 盘左瞄准B目标竖立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读出上、下丝读数a,b,并记入下列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旋转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仪器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时,应打开补偿器开关)。
读取竖盘读数L,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3) 盘右瞄准B目标上的标尺,用十字丝横丝切于标尺2m分划处,同法观测,读取盘右的竖盘读数R,并记入实验表格的相应位置。
六、计算公式与程序
1) 计算盘左竖直角:αL=90°-L
2) 计算盘右竖直角:αR =R-270°
3) 计算竖盘指标差:x=(αR-αL)/2。
4) 计算竖直角的平均值:α=(αR+αL)/2。
5) 视距测量平距公式:D AB=100(b-a)cos2α
6) 视距测量高差公式:h AB=D AB tanα+i-(a+b)/2
其中的平距D AB与高差h AB,用下列fx-5800P程序计算。
fx-5800P计算程序:P4-2
"STADIA SUR P4−2"显示程序标题
Deg:Fix 3设置角度单位与数值显示格式
"i(m)="?I输入仪器高
Lbl 0:"a(m),<0END="? A输入上丝读数
A<0Goto E上丝读数为负数结束程序
"b(m)="? B输入下丝读数
"α(Deg)="? W输入竖直角
100Abs(B−A)cos(W)2 D计算测站至标尺的平距Dtan(W)+I−(A+B)÷2 G计算测站至标尺的高差"Dp(m)=":D◢显示平距
"hp(m)=":G◢显示高差
Goto 0:Lbl E:"P4−2END"
七、竖直角与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记录手簿
班级组号组长(签名) 仪器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