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本人结合X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定战略、抓建设、创环境三个方面,谈一点发展县域经济的看法。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发挥优势,明确思路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由于各县地理区位、资源状况、历史、人文等特定资源的不同,因此县域经济特别具有地方特色。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研究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或社会文化资源优势,或交通区位优势,等等。
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优势,以此为基础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
其次是要确立明晰的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应体现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搞好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地区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生态、经济、人文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XXX县从县情实际出发,确立了发挥土地、矿产、生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抓项目、强县抓工业、富民抓产业、增收抓劳务,培育壮大林果、畜牧、劳务、经作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是符合XXX经济社会的基础和长远发展实际的。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着力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目前县域经济总量中农业总量居高不下、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的关键。
从XXX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资料、市场等各种因素分析,要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旅游富县”的战略目标,加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
一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始终坚持稳粮、扩经、强牧、兴果、造林的发展方略,突出种植结构、养殖结构、林果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doc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1、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
尽管河北省目前已发展了不少地区产业集群,其中一些产业集群,如清河的羊绒等发展良好,在同行业中占据优势,但全省范围内的众多产业集群中,像清河羊绒这样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同行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产业集群并不多,很多地方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有一些地方也没有把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2、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不少产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集群内企业产品的关联度也较低。
这样的产业集群不能体现出企业间合理竞争和分工合作的优势,无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各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条件薄弱,有的企业甚至生产方式落后,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技术提高能力。
而且,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紧密,获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弱,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持,仅仅是维持简单的生产操作。
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产业集群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健全,从而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中介组织是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润滑剂,也是中小企业集群正常运作的支持系统。
目前河北省产业集群中中介组织缺失或发展不完备,不能有效地为产业集群内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服务支持。
5、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行为不合理。
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产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本地产业集群与外地产业的竞争,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不利于产业集群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过于重视本地大型企业的发展,忽视中小型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缺乏对其的必要支持。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xx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
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
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
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
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
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地处国家级地级市之下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
与大城市相比,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
1. 产业结构单一在绝大多数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传统农业产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长期占据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
2. 技术水平低由于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设备,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
3. 人才流失县域经济中的人才资源长期以来都面临着流失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生活条件的差距,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这导致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损失。
4. 产业互补性差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县域经济中的产业之间缺乏互补性,很难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思考1.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当前,县域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应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于传统产业,应当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县域经济需要发展,就需要人才的支撑。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留住更多的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 促进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产业应当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发展中提高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三、结语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县域现代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及布局的几点思考

县域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及布局的几点思考中研智业集团副总工范增录文本内容来自中研智业集团从一般意义上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提升关键是要“四化”同步,互为促进。
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实体是产业经济,其中特别是要重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问题。
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县域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应该以产业集中区即园区为载体和有效平台。
通过要素聚集和产业集中、企业集中进而实现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和节约发展。
本文就县域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及布局的问题谈几点初步的思考。
一、园区产业定位和规划是县域现代园区规划的核心县域园区高效发展、实现园区效应的前提是做好园区规划.而园区规划的核心是做好园区产业定位与产业布局。
一切园区,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产业园区,都是通过园区所形成的集群、集约和规模效应,提高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产业从而整个经济体系较快的发展。
因此,园区产业的选择、定位,即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配套产业的抉择和安排,是整个园区规划的首要任务.园区产业定位及其布局规划是园区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给排水、环保防灾等其他建设功能规划的前提。
在一定意义上,其他功能规划都是为产业规划进而项目规划、企业落地服务。
做好县域现代园区发展规划,首先要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园区产业规划,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相关重要方针政策为依据,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立足园区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条件和发展实际,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工具,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对园区的主导产业、配套产业等作出选择和定位,进而对园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空间布局、重要项目和企业投资计划做出决策和安排。
从反面教训来看,一些县域园区发展初期存在着规划不完整,规划滞后,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较为随意的问题,甚至于有“建设跟着企业走,规划跟着建设走"的情况。
我省关中东部某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业园区就是因为开始发展时没有一个好的规划,致使形成“园中有村、村中有园,道路曲里拐弯,灰尘扑面而来”,给后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园区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xx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
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
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
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
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
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
关于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与对策摘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是实现经济崛起的可行路径。
特别是对于县域经济来讲,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要注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在文中就对笔者所在地区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更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瞄准市场开拓、技改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提升、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新动能不断集聚,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
为更好地促进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我们以汶上县为例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汶上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汶上县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培育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连续多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香港时装周等知名展会,举办汶上服装展览会,吸引了华城集团、江苏国泰等知名服装企业纷纷来汶上投放订单、投资建厂;连续三年择优组织青年企业家到复旦大学EMBA班研修学习。
每年筛选部分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扶持。
2017年,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9家,占过亿元企业数69.2%。
1-6月份,全县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2.6亿元,利润3.89亿元;全县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利润3.96亿元。
1-6月份,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产业上缴税金分别占制造业上缴税金的35.1%、25.4%。
(二)技改投资持续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大量应用。
汶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新设备、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实现“老树发新芽”。
金成机械、沃尔鑫机械等1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投资新上焊接机器人。
科学发展观征文: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征文: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思考前言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我们的县市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我县的优势,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看待产业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我们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路径和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念。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产业升级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提高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协调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体效益最大化。
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要考虑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的方面。
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需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为了长远发展,必须既重视当下的经济效益,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思路产业集群是一个省(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它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对促进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
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发挥优势产业特色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应该在农业产业方面寻求突破和升级。
在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发挥我县农业的特色,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我们可以在旅游、种植、养殖等方面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种植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打造一批优秀的品牌农产品。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县城内的旅游资源,开展农业旅游,扩大我县农业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在培育壮大我县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还需要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对 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的几 点认识
◆ 范 丽娅
( 山东省莱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山东 莱州
2 6 1 4 0 0 )
【 摘要 】 国内外经验表明, 产业集群在带动和引 领 区域经济发展、 提 划 , 既要着眼于县域, 又不能局限于县域, 要打破“ 行政分割 ” 和“ 各
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 重要作 用。产 业集群既 能为区域 经济 创造明显的比较优势 , 也是很 多地 区实现 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 。实 践证明 , 产 业集群也是我 国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撑力量 。 莱州市 是 全 国 百 强 县 和 山 东省 3 O强县 , 现 已形 成 黄 金 、 机 电、 石材 、 盐 及 盐化 工、 电力、 临港物流 、 旅 游等产业集群 , 由于种 种原 因。 其经济 发展 出现后劲不足、持 续增长动力减 弱等 问题 。大力发展 产业集
进县域经济强势发展。 工业园, 缺乏科学的布 局规划 , 阻碍 了产业集群 的健康发展。 ( 四) 强 化 政 策 引 导作 用 , 优 化 发 展 环 境 ( 四) 创 业意识淡薄, 发展动力不足 产 业 集 群 的 发展 环 境 包 括 软 、 硬 两方 面 。 硬 环 境包 括 提供 优 良 长 期 以 来满 足 温 饱 、 小 富 即安 的传 统 思想 意 识 比较 浓 厚 , 改 革 的基础设施 、 便捷 的运输 网络、 完善的批 发市场等 ; 软环境包括政 创新 、 冒险 突 破 的“ 企业家精神 ” 稀缺 , 在企业 发展上, 以“ 滚雪球 ” 府 的政策支持 、 优 良的市场环境 、 经商的法制环境 、 相应 的财税政 式 的 自我发展为荣 , 缺 乏大气魄 、 大手笔的资本运作 , 导致企业的 策、 优质的公共服务及其他方面 的优惠条件 。 产业集群是在 良好的 做 强做大与产业的升级扩张缓慢 , 龙头企业难 以生成, 新产 品、 新 市场环 境和强力 的政策支持下逐步形成的,随着产业集 群 由初级 技术研发滞后, 成熟 的大型产 业集群难 以尽快形成 。 形态 向高级形态 的演变, 其对软环境 的依赖 日益加深。 政府应该在 二、 莱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体制创新、 降低企业运营 的制度成本上 多下功夫 。 根据产业集群的 ( 一) 制 定 科 学 发 展规 划 , 加 强宏 观 指 导 发展实际, 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 产业调整、 产业保护 、 产业组织等 政府应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产业集群 政策 , 引导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加速区域集聚 。切实落实财政补 贴、 发展规律和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强有 力的 技 改贴息、 出口奖励、 出口退税及免抵等政策。 完善金融融资机 制, 引导政策, 将产业集群 发展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 , 与土地 利用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等相衔接 , 促进集群 的形成和发展。在产 业集群的形成阶段, 对其未来前景应作 出科学分 析和基本判 断, 对 于有发展前景的集群要及时制定引导性和支持性 的发展规划 。制 定规划 时要处理好产业组织 的空间关系,处理好产业集群发展与 工业化 、 城镇化之 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规 划在 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统 领 作用 。 对 于 已形 成 的产 业 集 群 要注 重 做 强 做 优 , 提 高 传 统优 势 产 构筑 良好的金融环境 ,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建立完善 中介 服务体系 和专业市场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 、制 定行业标 准、 规 范 行 业 秩序 、 保证行业 公正、 协 调 行 业 纠 纷等 方 面 的 作 用 。 塑造诚信 的文化氛围,建立畅通的信 息交 流渠 道,加快市 场化进 程, 营造 良好的市场环境 。 注意挖掘本地人文 、 地理、 商业传统等有
筠连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与思考

筠连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与思考筠连县课题组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产业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促进市区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两省结合部,县境内煤炭储量丰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就要立足县域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以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为主的产业集群,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筠连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意义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地区发挥竞争优势、加快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筠连煤田综合开发的步伐加快,带动了筠连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培育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筠连发展产业集群面临难得的机遇。
筠连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国家宏观调控引发部分产业转移。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部分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向西部转移。
其次,国家宏观经济结构和产业规划布局调整为筠连煤田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大好机遇。
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全国能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全国全省能源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优化,同时川电东送大通道的打通,使得筠连煤田在全省乃至全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二是近年来成渝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成为西部领头羊的地位获得国家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地区,区域大环境的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我县加快发展步伐;三是原有能源基地的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必然要求加大对新能源基地的建设,筠连矿区作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的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筠连被宜宾市确立为“煤田综合开发基地与服务基地,向南拓展的重要门户”而纳入“十一五”规划。
(二)筠连发展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具备天然优势。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构建产业集群,以期望产业的集群化能够带动相关的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和调研报告,探讨如何构建发展壮大的产业集群。
一、什么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同种或者相近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并与周边企业形成依存、协作和竞争关系。
集群内企业之间通常存在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市场共同开发等合作关系,从而形成高效率的人才资源集聚、技术创新互动、物流配送配合、市场需求互补和核心竞争力形成。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能力强不同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紧密联系,这样便能为创新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互相沟通、研讨和交流,企业之间能够共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和普及,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2. 企业成本降低通过集中地使用资源,集群内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低价资源,降低供应链中的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产业集群还可以共享研发和生产设备,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
3. 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集中布局,方便物流配送,也有利于集中对产品的加工、生产、包装等综合管理。
同时,参与集群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优化内部关系、整合各自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4. 产业发展空间扩大产业集群能够激发地区经济活力,从而为向外扩张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吸引外来企业参与,不仅可以使产业集群更加多样化,而且还能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虽然产业集群具备许多优势,但是在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存在问题,例如:1. 竞争关系复杂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过多,可能会引发内部竞争,从而影响整个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意见

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意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集中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以下是几点关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首先,建立良好的政府支持体系。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应设立专门的产业集群发展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加强产业集群的管理与服务。
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其次,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协同发展。
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应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应形成紧密的衔接与协作关系。
政府部门可以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式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政府还应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科研经费、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支持,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产业集群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发展多元化的市场和销售渠道。
产业集群应不断拓展市场,开拓国内外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政府可提供对外贸易政策和市场调研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企业也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注重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和市场覆盖面。
第五,加强产业集群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在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中,产业集群是一个由企业、产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的良性循环体系,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发展产业集群的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才能增强集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支持,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转化的能力,以推动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此外,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应该互相协作,加强对技术共享和协作开发的合作,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普及,并不断创新重点领域的技术和业务,推进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
二. 促进企业资源的聚集资源聚集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企业的资源聚集能够有效地提升集群中的知识和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从政策层面出发,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如提供土地利用、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达到产业集群和企业资源的聚集效应。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集群企业的联系,从产业发展的初期就开始积极介入、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合作和联系,使集群整体实现优势互补。
三. 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较为重要,这是竞争与合作的双刃剑,能够增强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政府应该着重培育和发展集群特色品牌,为集群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和形象。
同时,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该加强营销推广,实行协作合作,对外展示形象,展示产业优势。
而对于集群中的企业来说,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还要加强管理、研发方面的提高,才能取得长期性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 建立完备的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核心就是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寻求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
对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特 别 策 划
对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口湖北省经济委 员会
’ 目前我省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 点
产 业集群是 产业 与区域 的有效 结合 ,通过产 业 、
产品及关联企业 的聚集 ,产生聚集效 应 。 目前 ,我 省 县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 以下几个特点 : 1 、依托 资 源优 势 。培 育产业 集群 。据对 我省 5 9 口 、谷城 、丹江 口 、郧 县等 市县 区 ,积极 发展与东风 公 司配套 的汽车配件 ,形成 了以汽配为 主体的汽配走
矿资源 的开发转化 ,培育 了以洋丰集团为核心 的 l O多
家磷化企业 。全省 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集 群还有 洪 湖水产 、应城 石膏 、鹤峰 山野菜 、随 州三里岗 香菇 、 英山茶 叶、竹 山绿松石 、通山石材等 。 2 、依 托骨 干企 业 ,形成产 业集群 。 曾都 、老河 旦开工 建设 ,将极 大地延伸湖北石化 产品链 ,进一 食品 ( 草 ) 烟 产业 。湖北是 全 国重 要的粮食
制造业产业 集群 I9个 ,一 业总产值 1万亿元 ,约 占 4 r
全省经济 总 的一半 .每 个产业集 群平均T业产 值达 6 亿 元 。是创新 能力弱 。我省大多数 产业集群 尚未 7 一 发育成熟 ,产t ’ i 次不高 ,科技 含量不高 ,参 与市场 竞争 上 嘤是靠 “ 成本 、低价格 ” 自主精 品名 牌不 低 ,
特 别 策 划
臼前相关企业 已发展到 3 0多家 ,从业人员 1 0 . 5万人 , 产品 占同内市场份额 5 %以上 ,_ 已成为全同最大 的 0 斤 金钢石刀具城 牟省形成 “一乡 ・ ”特 色产 ,f 还 .= = 业 l, kJ 有武穴 市花桥小五金 、蕲存县刘河塑料 、赤 壁 市赵李 I 前,我 省 3 l _ j 2个 县市的 5 9个亿元产 业集群 中 ,平均 每 个产业集群的 l 个数为 l. 个 ,平均销售 收入为 48 6 . 庀 ¨ 8亿 词蚓 ,浙江肯 。  ̄产值存 l ll :k 0亿元 以上 的
对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几点认识

对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几点认识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引导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理论进行探讨,以期增进对其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一、县域工业经济的定位与特点县域工业经济是指在县级地方行政区域内,以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相对于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工业经济而言,县域工业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县域工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县级行政区域的面积和人口相对有限,相应的工业规模也会受到限制。
因此,在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规模,注重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的开发。
其次,县域工业经济结构相对简单。
与大城市相比,许多县域的工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制造业和初级产业为主。
这就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县域工业经济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本地市场规模有限,对外竞争压力较大。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与外部市场的联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经济在县域发展中的作用产业经济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它包括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个方面。
传统产业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县域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传统基础,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县域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新兴产业是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可以为县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
因此,县域应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三、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

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何培育具有自主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集群经济的优势带动作用,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显示了其独特的作用:1、发展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促进形成和扩展了专业化的区域市场,集中形成核心产业,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内集聚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相互衔接的专业化区域市场,大大地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发展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省之基在于强县,“郡县治,天下安”。
事实证明,各县(市、区)形成“一乡一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大市场,是小城镇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和完善,将促使地方经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有利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地方经济的整合和拳头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
3、发展产业是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中大发展的关键。
中小企业要发展,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是单体企业的“做大做强”,还要靠众多企业互相依存、互为唇齿,最终聚合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群体优势。
另外,通过产业集群中的专业化分工,使中小企业更容易找到发展空间和位置,摆脱了中小企业单打独斗的不利地位,对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4、发展产业是城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
作者:范丽娅
来源:《商情》2015年第32期
【摘要】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在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既能为区域经济创造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是很多地区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莱州市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现已形成黄金、机电、石材、盐及盐化工、电力、临港物流、旅游等产业集群,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发展出现后劲不足、持续增长动力减弱等问题。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莱州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推动莱州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崛起
一、莱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莱州市的现有产业集群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如黄金、石材、盐及盐化工等,产业链条短,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低成本优势。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文化,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真正树立,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缺少龙头企业拉动,存在“有产业、缺(大)企业”现象。
从集群内部产品看,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的压力。
如莱州现有的石材产业、小型装载机产业等,都曾占据过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但由于经营粗放、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市场相同等,带来集群企业内部之间的过度竞争,使企业陷入增产降效的恶性循环,导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困境。
(三)空间布局分散,全域发展规划欠缺
莱州市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不高。
仍以传统的沿路扩张方式为主,企业遍地开花、自由生长,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缺失。
区域功能定位不清,全域发展规划欠缺,致使大多数镇街都在积极发展工业,谋划建设各种类型的工业园,缺乏科学的布局规划,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四)创业意识淡薄,发展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满足温饱、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意识比较浓厚,改革创新、冒险突破的“企业家精神”稀缺,在企业发展上,以“滚雪球”式的自我发展为荣,缺乏大气魄、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导致企业的做强做大与产业的升级扩张缓慢,龙头企业难以生成,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滞后,成熟的大型产业集群难以尽快形成。
二、莱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和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强有力的引导政策,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衔接,促进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对其未来前景应作出科学分析和基本判断,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集群要及时制定引导性和支持性的发展规划。
制定规划时要处理好产业组织的空间关系,处理好产业集群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统领作用。
对于已形成的产业集群要注重做强做优,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淘汰低层次劣势产业,整合加强产业资源,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规划,既要着眼于县域,又不能局限于县域,要打破“行政分割”和“各自为战”的局面,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高起点布局谋篇。
(二)重视主导产业培植,发挥比较优势
特色产业的形成基于比较优势,植根于当地浓厚的地理和社会人文背景。
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
因此,县域经济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不能脱离本地的资源优势,一要大力发展传统特色产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深入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努力拉长产业链;三要注重培育强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打造龙头产品和知名品牌。
在挖掘自然资源,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创新的助推作用,要同时转方式、调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由产品组装(OEA)或加工生产(OEM)向设计生产加工(ODM)转变,进而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自主品牌加工(OBM)。
另外,服务业已经取代工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也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必然进程。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发展不放松,努力打造新的特色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产业园区建设,发挥载体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有自身规律和特点,其布局同样遵循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性。
尽管一些地方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发展规律,出现过为追求短期的数量增长,把一些缺乏产业配套、没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赶进园区的做法,这些错误做法,极易导致园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企业无序竞争等不良后果,但并不能否认政府在打造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努力打
造具有良好基础设施和较高公共服务水准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引进与规划匹配的企业,加速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为集群发展搭建平台。
同时,还要注意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观念,要充分利用好滨海起步区招商引资的“飞地”优势,各镇街各部门都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打破区域界限,形成协同作战的招商模式,引进一批体量大、层次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的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强势发展。
(四)强化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发展环境
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
硬环境包括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便捷的运输网络、完善的批发市场等;软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优良的市场环境、经商的法制环境、相应的财税政策、优质的公共服务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
产业集群是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强力的政策支持下逐步形成的,随着产业集群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变,其对软环境的依赖日益加深。
政府应该在体制创新、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上多下功夫。
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产业调整、产业保护、产业组织等政策,引导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加速区域集聚。
切实落实财政补贴、技改贴息、出口奖励、出口退税及免抵等政策。
完善金融融资机制,构筑良好的金融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和专业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保证行业公正、协调行业纠纷等方面的作用。
塑造诚信的文化氛围,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快市场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注意挖掘本地人文、地理、商业传统等有利因素,推出自有品牌,组织开展产品展示、推介、商洽、交易会等活动,提高产业的外向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集群和县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