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礼上往来涣然冰释B. 急功近利一愁莫展一诺千金C. 出类拔萃一视同仁委曲求全D. 风声鹤唳一筹莫展明哲保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躲在角落里。
B.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20. (此处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类似的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是范仲淹的名句。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4. “________”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
5. 请填写《论语》中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篇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阅读理解文章)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3.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请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10分)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价值观?(10分)四、作文(共4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段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作文材料)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斟酌B. 瞭望C. 恣意D. 羁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天气,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C. 由于他的到来,使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1. 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2. 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1. 他因为勤奋而成功。
2. 他因为生病而请假。
C. 1.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采纳了。
2.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否定了。
D. 1.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
2. 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写出《诗经》中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
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其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成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急中生智C. 一愁莫展D. 谈笑风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C.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7.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8.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9.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精炼。
10.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戏剧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024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真模拟(二)

2024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真模拟(二)1.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面选项词语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江南博哥)A. 山脉(mài) 休憩(qì) 风驰电掣(chè)B. 玷污(diàn) 鞭笞(chī) 深恶痛绝(wū)C. 惬意(qiè) 估量(gū) 不省人事(shěng)D. 赝品(yàn) 恬静(tián) 荷枪实弹(hé)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深恶痛绝”中“恶”的正确读音是wù;C项“不省人事”中“省”的正确读音是xǐng;D项“荷枪实弹”中“荷”的正确读音是hè。
2.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惝恍迷离胜券在握煞费心机如法泡制B. 狡诈诡谲腮凝新荔功亏一匮童山濯濯C. 积毁销骨云蒸霞蔚潸然泪下优柔寡断D. 渎于职守自渐形秽杳无音信寒喧客套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如法泡制”的正确的写法是“如法炮制”;B项“功亏一匮”的正确写法是“功亏一篑”;D项“自渐形秽”的正确写法是“自惭形秽”,“寒喧客套”的正确写法是“寒暄客套”。
3.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简单的拆分重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达到增效的目的。
②近几年中国的相声艺术似乎有点不景气,尤其是几位相声大师的相继离世,使人产生中国相声事业在走下坡路的猜测。
③复杂的极致是单一,能把复杂推向这种极致的人,也只有道家鼻祖老子了。
A. 不止未免然而B. 不只不免尽管C. 不只不免然而D. 不止未免也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不止”是指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一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气壮山河,意气风发C. 满载而归,汗牛充栋D. 精卫填海,一鸣惊人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B. 他的性格温和,对人都很友好。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因为它们富有想象力。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言行举止,令人钦佩。
C. 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妥当,让人放心。
D. 他的言辞犀利,让人无法反驳。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花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
B. 那座山高耸入云,犹如一位威武的勇士。
C. 这本书的内容如同一条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
D.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犹如一支优美的舞蹈。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他善于交际,结交了许多朋友。
答案:B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位热爱文学的高中生,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
有一天,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名叫做《百年风云》。
他毫不犹豫地借阅了这本书,开始阅读。
书中讲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小明被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他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历史事件在他的课本上并没有详细讲解。
于是,他决定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研究。
他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全貌,还对这些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他感慨地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也可以启迪未来。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玲珑剔透B. 鳞次栉比C. 前仆后继D. 奋不顾身答案:D(应为“奋不顾身”)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zhǎng cháng yīng fēi)B.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喜爱。
D.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答案:C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B(应为“作者是罗贯中”)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
B.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
C.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你看过吗?”D.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你看过吗?”答案:A二、阅读题(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甲】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从未间断。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更是将文明的传承视为生命的延续。
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模拟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模拟试卷及答案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guǐ) B.模胡(mó) C.着落(zhāo) D.拓本(tuò)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遨游 B.腊梅 C.混帐 D.沧海【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我又收回了脚步,在罗布泊的荒野里站立。
②然后他再看到,先前仿佛已不存在的纤维质终于在最初的潮水中了。
③反腐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话题,每个人都应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A.迷惘涌现敏感 B.彷徨涌现敏感 C.迷惘闪现热门 D.彷徨闪现热门【答案】 B二、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翻译家和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林家铺子》等。
【答案】文学评论《幻灭》《子夜》2.名句填空。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2) ,不是每一个传播风景的人都值得纪念。
在岁月的淘洗中,那个始终扶持别人走路的人,,才格外让人怀念。
【答案】 (1)正视淋漓的鲜血 (2)只有那个最终完成接力的人 (3)最终点燃别人火焰的人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问题】 1.以上《论语》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选段谈谈大家的看法。
成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锲而不舍金榜提名脍炙人口B. 一诺千金明察秋毫一视同仁C. 风声鹤唳声名狼藉满城风雨D. 出类拔萃一筹莫展栩栩如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小路。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尽瘁”指的是竭尽全力。
D.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的“筚路”指的是简陋的道路。
二、填空题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是_________的诗句。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情怀。
三、简答题6.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文章中“她”的行为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五、作文题8.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1. B2. B3. D4. 屈原5. 忧国忧民6. 林黛玉性格特点:聪明、敏感、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有些许孤傲和自卑。
7. (1)“他”指的是文章中描述的那位在困难中依然坚持自己信念和梦想的人。
(2)“她”的行为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和对物质追求的盲目性。
8. 作文题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起专)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自缢(yì) 伶俜(pīn) 编纂(zuǎn) 载(zǎi)笑载言B.契(qiè)阔婀娜(nuó) 修茸(qì) 渐(jiàn)车帷裳C.诘(jié)问诟(ɡòn)厉詈(lì)骂不可遏(è)制D.解剖(pāo) 吐哺(pǔ) 煦(xū)暖熠(yì)熠发光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锐智禅让厘定原墙周庭才华卓著B.发祥国萃遨翔与世常辞皇恩浩荡C.恬退对现逡巡有目共堵泰然自若D.社稷鬻卖嗜好心悦诚服鼎鼎大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B.曲解鉴别漫游C.误解鉴别漫游D.曲解甄别周游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D.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6.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12分,每小题3分)制作泡菜的原料多是些甘美多汁的蔬菜,虽然经过清洗,仍然难免有种种微生物混迹其间。
其中有会使蔬菜霉烂变质的霉菌、****细菌;也有能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但是,经过泡菜坛加工后出坛检验,那些有害微生物竟出人意料地销声匿迹了。
请不要以为这全仗盐水的杀菌作用。
含盐量不足4%的菜卤,对多数微生物并没有什么威胁。
真正的奥妙在于:泡菜坛里有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坛内生物种群间斗争的结果,那些有害生物被消灭了。
当泡菜坛装满鲜菜,合上坛盖,一泓清水就把大气抱于坛外了。
开始时,那些随着生菜混进坛内的微小移民似乎还满不在乎,仍旧按照各自的习性生活和增殖着。
不过,用不了多久,生性需氧的微生物如霉菌之流便开始发觉形势不妙。
坛内本来就没有多少空气,其中的氧气很快就差不多消耗尽了,而二氧化碳倒增加了不少,它反而会把剩下的一点儿空气硬挤出坛外。
当氧气终于耗尽的时候,霉菌们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缺氧,对于厌氧的细菌来说,正是得其所哉。
于是大肠杆菌家族就兴盛了好一阵子。
它们的活动使得盐水变酸,而酸性环境反过来又会对它们产生抑制作用。
这时,耐酸的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家族便逐渐崭露头角,在生存竞争中占了上风。
它们是制造乳酸的专家,使盐水继续变酸,到乳酸浓度升到千分之八的时候,耐酸能力不强的大肠杆菌、****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等,就先后呜呼哀哉了。
泡菜坛里从此成了乳酸菌统治的天下。
蔬菜经过泡菜坛的洗礼,摄入适当的盐分,渗出过多的水分,微生物制造出味鲜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酸性缺氧的环境又使得维生素C得以保全……于是变成了集营养、卫生和美味于一身的泡菜,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食用价值。
7.从全文看,霉菌和大肠杆菌生性上最大的区别是( )。
A.霉菌会使蔬菜霉烂,大肠杆菌能使人致病B.霉菌活动性能差,大肠杆菌活动性能强C.霉菌需氧,大肠杆菌厌氧D.霉菌厌二氧化碳,大肠杆菌耐酸8.这篇短文五个自然段拟分成三个部分,正确的划分是( )。
A.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9.从全文看,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泡菜原料进入泡菜坛里的微生物,既有对人体有害的,也有对人体有益的。
②泡菜坛内的特殊生态环境是坛内生物种群间半争的结果。
③泡菜坛盖的特殊功能在于,它的一泓清水把坛内与坛外的空气隔绝了。
④泡菜坛内的酸性缺氧环境是霉菌和大肠杆菌共同活动的结果。
⑤泡菜坛内乳酸菌的良好生存竞争环境是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提供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⑤10.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个标题是( )。
A.泡菜坛的妙用B.泡菜坛里的生态学C.泡菜的制作过程D.泡菜制作小议第Ⅱ卷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
读树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
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
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
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
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
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
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
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
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
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
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
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
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
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
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
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答:1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
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6分)老树:新树:1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8分)答: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答:四、(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7题。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离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知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盏,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
(6分)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令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16.晏子解救犯了罪的石父,并带他一起回家,但石父很快就请求断绝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