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_天人合一_思想[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视点文化视点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等等的出发点和归宿。古代有识之士为什么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究天人之际”呢?笔者认为,他们的为学和人生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至真、至善、至美境域。“天人合一”理论对于克服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 儒家 道家 佛家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最早提出“天”的这个概念的是孔子。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就是所谓自然之天。他说过“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尔》)这就是所说过的有关天的话合起来,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孔子心目中,天是一个有着道德倾向并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天。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的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而言的。而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就是顺应自然,不过,这里所谓“自然”的含义,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正如张岱年指出:“中国的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着复杂的含义,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从一开始“便是讨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中庸》首句讲‘天命之谓性’,人性的根源在于天。《周易》讲‘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这里所说的‘德’并非现代汉语中所理解的‘道德’,而是广义的‘德性’,或曰精神价值”(1)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如孟子认为天人同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这种观点在《中庸》中被进一步阐释为“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姓,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在价值上与天合二为一。至于被古往今来的人们所强调的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也恰恰是建立在不违天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的。荀子在其《天论》篇中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

参”,这里的天强调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掌握天时,利用万物,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而大禹治水的智慧更是被儒家学者看作作是因物性、顺自然的典范,孟子说“天下之言行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是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髙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离娄下》)。

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与儒家不同,道家在论述“天人关系”时更注重“天地人”三者的统一,以究天地人之际为本。
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论道家、道教还是仙道、方道都把“道”看成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勾画的宇宙生成模式。天地人都是由道化生的,都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道家把天地人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万物是一个大宇宙,用丹书中的话说就是“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人身这个小宇宙也有它的“道”、“气”、“阴阳”和“五行”,它与大宇宙、大自然同源、同构、互感。人的生是精、气、神的化生,人的死是精、气、神的衰竭。所以,道家要求人们保持这种精、气、神的初生饱满状态,不要虚耗以致枯竭。为此,道家提出了“积神生气”、“积气生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一整套“性命双修”的神秘修炼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潜在能量。使自我小宇宙的精、气、神与大宇宙的精、气、神相互沟通———人天合一。为了求道、证道,道家还规定了一系列人生行为模式。其中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抱德养身”,二是“积德行善”。“抱德养身”要求修道者澄心遣欲,随顺自然。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 ,指“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它要求修道者摒弃个人私欲,放下执著心,做到一切顺应自然。《老子想尔注》要求修道者“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天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则是“清静”的对立物。因此,《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修道者,就是要通过生命的内视返照,诱导身心排除功利杂念的束缚,于虚静状态,真气萌发,外在之道内化沉入生命本体,从而引发显现道体的主客泯灭、物我

同一的天人合一境界,实现本体人格的新生,重新与自然宇宙秩序交融合一。“积德行善”就是将自己的善心扩充到整个社会,带动周围的乃至整个人类进入大道王国。与儒家从人道出发,由人道推及人性,再由人性把握天道不同,道家则是从探索天道入手,从天道引出人道,一切都归于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即是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进而达到玄妙的修真境界。两千多年来,道家就是以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与儒家的进取有为的思想形成互补,相得益彰。
三、佛家的“天人合一”境遇

佛教自由东汉传播以来,本身就是在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宗教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发展壮大。它强调“空”和“无”,即强调世间万物的变化和无常,它侧重于主观,肯定的是“真我”的存在,而“真我”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它不在人体内,也不在体外。这种“真我”的境界,就是人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境界。换句话说,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因沉迷于世俗的欲望而不能自觉,一旦人觉悟到这些欲望都不是真实的,那么,其真如本性就会自然显现,也就达到了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佛家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这本身就借鉴了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佛”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境遇的人,佛与众生,原无差别,迷即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可来喝水,饥来吃草。”
参考文献:

(1)彭永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
“天人合一”的哲学宗教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1
(4)
(2)人民日报[N].1991-04-1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304-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