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二冬(2)图文详解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二)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二)](https://img.taocdn.com/s3/m/dd34dc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9.png)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二)《声律启蒙》是一篇配合《106部平水韵》来进行韵律学习的文章,是学习诗词必需的基础,也是学习吟诵所必要掌握的韵律基础,更是初学者积累典故最简单的着手点,我们将《声律启蒙》分为“上平韵”和“下平韵”来学习,接下来继续看第一段落: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上节课我们讲了“二冬韵”的第一自然的第一小节,学习了一些典故,最主要的有“绿竹”与“苍松”,“冯妇搏虎”与“叶公好龙”,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做相关的练习。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勤学苦练”,就是说,仅仅做到了“勤学”是不可以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不加强练习,时间久了也会淡忘,只有配合“苦练”,才能够强化记忆,把知识点掌握扎实。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勤加练习。
今天继续第二小节的分析: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燕子也是侯鸟,春归秋去,由于燕子的颔下羽毛呈紫色,所以也被称作“紫燕”。
燕子常常是出双入对的,这一点跟大雁很像,十分恩爱,因此常以“双飞燕”,“比翼双飞”等词来形容恩爱的夫妻。
燕子夫妇春天回归后,便于梁间筑巢,然后孵养小燕子,一家其乐融融,一派天伦之乐。
“衔泥燕”,是指燕子在初春的时候,开始潮从湿的河滩处衔泥筑巢。
出自唐五代时期牛峤qiáo 的词《忆江南·衔泥燕》:“衔泥燕,飞到画堂前。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春日融和,紫燕成双,总是给人以旖旎美好的初春气象。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峰。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暮春有感寄友人》唐·鱼玄机。
“天际长垂饮涧虹,檐前不去衔泥燕。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唐·李绅。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圆圆曲》清·吴伟业。
还有一种关于燕子的意象,中国文学是一种意象的文化,每一个汉字都是有它的意义的,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的起源、创造、变化,由以象形字为主,“山”字原来就是一座山的形象。
笠翁对韵 二冬1-3详解
![笠翁对韵 二冬1-3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be4d2cbaef8941ea66e0511.png)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三元及第的读书人有着极大的才华,当朝一品的大官每个月的俸禄非常多。
三元:古代的科举考试按层级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次考试连得第一,就是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古时读书人的最高荣耀。
垂钓客,荷锄翁。
垂钓客,垂杆钓鱼的人;荷(hè)锄翁,扛着锄头的老翁。
垂钓和荷锄是田园诗人和隐士常用的意象。
仙鹤对神龙。
仙鹤、神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灵物;
仙鹤,寓意延年益寿,常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明清一品官服上的图案就是仙鹤。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风冠上珍珠闪亮,螭带上玉石精巧。
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代表了地位的尊贵;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二冬·其一
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晨对午,夏对冬。
晨,早晨;午,中午;Hale Waihona Puke ,夏天;冬,冬天。下饷对高舂。
下饷(xiǎng),下午饭;如戴叔纶《女耕田行》诗:“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唐朝金库里的钱能变成蝴蝶,延平津里的宝剑会变成龙。
【典故】金钱化蝶:唐朝唐穆宗时,宫殿前种了上千株牡丹,开放时香气袭人,穆宗夜宴,有无数黄白蝴蝶飞到花间,天明即飞去。人们张网捕捉,天明后发现这些蝴蝶都变成了金玉,后来打开金库,发现都是金库里的金银所变化。
笠翁对韵全文讲解上卷 二冬
![笠翁对韵全文讲解上卷 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59407d4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0.png)
《笠翁对韵》全文讲解上卷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讲解:晨、午、夏、冬、下饷、高舂、青春、白昼都是指一天或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
饷的本意是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引申有吃饭、进餐、招待、赠送等义。
古人一天早晚吃两顿饭,下饷的意思就是吃过晚饭到天黑之前的时间,也就是下午。
“下”有“完成,结束,在……之后”之义,如下学、下班。
高舂是按照太阳运行位置确定的时间。
按古书记载,太阳运行到“渊虞”这个地方时,称为“高舂”,对应于戌时前后,也就是下午7点左右,夏天的傍晚时分。
“舂”是将稻谷放在石臼中狠捣,以去掉外壳,也就是“捣米”。
石臼很高,捣米时人要站到高台上才便于操作,所以称“高舂”。
到太阳落到“连山”里面时,天也黑了,要收拾下工,这个时间就叫“下舂”。
青春指春天。
春天草木吐绿,所以叫“青春”,在这里不是指人的青春年少。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讲解:“垂钓客”指姜子牙。
他在渭河边钓鱼,用的鱼钩是直的,别人都嘲笑他。
其实他目的不在于钓鱼,而是为了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好让他来聘用自己。
这是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历。
“荷锄翁”指《论语》中记载的“长沮”“桀溺”两位隐士,据传说他们是老子的两位老师。
两人在田里耕种,孔子带领学生们路过时曾让子路去向他们问路,结果被两个人奚落一通。
“垂钓客”“荷锄翁”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凤冠是古代皇帝的后妃们戴在头上的冠饰,上面镶嵌珠宝,明亮闪烁。
在节日或参加重大活动时,后妃们穿戴雍容华贵,称为“凤冠霞帔”。
“螭”是传说中龙的第九个儿子,头上无角,嘴很大,肚子里装满了水。
古人在建筑物或工艺品上雕刻“螭”的形象,以防火、辟邪。
“螭带”就是用玉雕成“螭”的形象,嵌在腰带的两端作为挂钩。
玲珑的意思是玉雕精巧细致。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讲解:“三元”指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三场考试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和“状元”。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课件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ce71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f.png)
02
可以通过反复朗诵、默写等方式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二冬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可以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诗歌
03
,运用二冬中的对仗、声韵等技巧。
二冬的应用场景
01
二冬在传统文学、诗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诗词创作、文学研究等方 面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02
二冬中的一些名句,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 归人”等,被广泛传颂和应用,成为了文学和诗词创作的经典之作。
03
在启蒙教育和儿童教育中,二冬也常常被用来作为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文学素 养的教材之一。
03
课件内容展示与讲解
课件内容展示
包含声律启蒙原文、注释及拓展知识,以图文 并茂的形式展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
主要内容
声律启蒙以诗词格律和声韵为基础,通过诵读 、记忆、传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 审美能力。
声律启蒙的传承
传承方式
01
声律启蒙的传承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由师傅将诗词格律和声韵
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背诵。
传承特点
02
口口相传的方式使得声律启蒙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
性,但同时也保持了其传统和纯粹的特点。
针对不同知识点,配以生动图片及动画,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
课件内部提供标准音频,方便学生随时跟读及 纠正发音。
课件讲解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元素 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运用故事、游戏等形式,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激 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老师讲解与学生学习相结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 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声律启蒙二冬其二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二冬其二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1e0d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0.png)
声律启蒙二冬其二全文解释哇塞,里的“二冬其二”可有意思啦!“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你看呀,春天和夏天相对,秋天和冬天相对,晚上的鼓声和早晨的钟声相对,观赏山景和游玩水相对,翠绿的竹子和苍老的松树相对。
这就好像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一样,不是吗?“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燕,课蜜蜂,春日暖烘烘。
”这里提到了冯妇打虎和叶公好龙的故事呢。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对某些事情特别着迷,像冯妇对打虎,叶公对龙,但可能实际情况又不一样。
飞舞的蝴蝶和鸣叫的蟋蟀相对应,衔着泥土的燕子和采蜜的蜜蜂,哎呀,一想到春天那暖烘烘的感觉,真让人心情愉悦呀!就好比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出去享受大自然,那种美好难以言喻!“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
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
”秋天的寒霜常常伴随着飞过的大雁,夜晚的月亮下会有啼叫的乌鸦。
天气暖和的时候,园林里的花儿容易让人欣赏,可要是下雪寒冷的时候,村里的酒都很难买到啦。
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呀,有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就像暖和天赏花一样轻松愉快,但有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像雪天买酒那么不容易。
“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左,偶夺骊龙颔下珠。
”这说的是人在岭南,能够巧妙地探取大象口中的牙齿;客人居住在江左,偶尔能夺得骊龙下巴下的宝珠。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机遇,有时候需要勇敢地去尝试,去争取那些看似很难得到的东西。
我觉得呀,“二冬其二”这部分内容真的是丰富多彩,充满了趣味和智慧。
它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各种景象和生灵的对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就像一个小小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好好去品味,从中汲取知识和乐趣呀!。
凯叔·声律启蒙·二冬②
![凯叔·声律启蒙·二冬②](https://img.taocdn.com/s3/m/430caac1aef8941ea76e0547.png)
佚名(唐)
三冬自北来,九夏未南回。
青溪虽郁郁,白云尚皑皑。
海闇山恒暝,愁云雾不开。
唯余乡国意,朝夕思难裁。
【注解】
[1]上智:上等智慧。
[2]中庸:指中等、平庸;也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此处用第一种意思。
[3]镜奁:盛放梳妆用品的匣子。
[4]衣笥:盛衣服的竹器。
[5]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6]村舂:指乡村中舂米的声音。
[7]灼烁:鲜明、光彩的样子。
[8]蒙茸:茂盛葱郁的样子。
[9]九夏:指夏天。
古人认为夏天共有九十天,故称九夏。
[10]三冬:指冬天,《初学记》卷三引《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亦曰安宁,亦曰玄冬、三冬、九冬。
”
[11]戏马台:项羽建立西楚之后,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建立一个高台,在上面观看将士操练马术,称为“戏马台”,遗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户部山。
[12]蟠龙斋:东晋大将桓温的斋室画有龙,所以人们称为蟠龙斋。
[13]擘:分开、分裂。
蟹螯:蟹钳。
晋代的毕卓说:一只手拿螃蟹,一只手拿酒杯,浸到酒池里,就这足以了此一生了。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
[14]鹤氅:鸟的羽毛做成的外套。
晋代的王恭曾经披鹤氅涉雪而行。
孟昶(chǎng)见到了,赞叹道:“此真神仙中人也。
”。
笠翁对韵解读《二冬》 ppt课件
![笠翁对韵解读《二冬》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58b003e45c3b3567ec8b85.png)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薄】意同淡。 【晨钟】:清晨的钟声。 【暮鼓】: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暮鼓对晨钟】暮鼓晨钟,本 指寺院僧众撞钟击鼓,后遂用 指言论警策,发人深省。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山茶】山茶花是中国传 统十大名花之一,世界名 花之一。山茶花也是云南 省省花,浙江省金华市和 温州市的市花。 【石菊】二字今读阳平, 古均为入声字,石属陌韵 ,菊属屋韵。石菊是葡萄 牙的第二国花,又名石竹 、绣竹。葡萄牙第一国花 是薰衣草。
荷锄翁:荷(音赫),担着 ,扛着。陶渊明有“晨兴理 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诗句 。此处荷锄翁恐指陶渊明。
仙鹤对神龙:是一种类比的句子,本身讲究押 韵,从这句上来看,没有实际的意义,另一种 说法是龙对凤,鹤应该对喜鹊???
【知文化】
• 隐士和隐逸文化 • 隐士:就是隐居而不当官的知识分子。一般是指有
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却不去做官也不作努力的 人,他们隐居山林之中,或乡村之中,垂钓江边或 砍柴山中。 • 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 当起隐士,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尽管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六朝隐士 之多,恐为历代之冠。 • 隐逸诗: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诗歌。
谢谢老师们的倾听
李渔
主讲:高明莉
二冬.其二
讲解:高明莉
二冬.其二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hàn)萏(dàn),玉芙蓉。绿绮(qǐ)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yōng)。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dài)宗遥望, 儿孙云封:本身没有意思。是告 诉学写诗的人怎样对对子。“烟锁 ,平仄,主谓词组,云封,平仄, 主谓词组;这是学诗的基本功练习 。
笠翁对韵二冬(2)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二冬(2)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29ec1d3b3567ec102d8aa1.png)
《笠翁对韵·二冬》第二段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明词义】【薄】今读阳平,古入声字,药韵,意同淡。
【暮鼓对晨钟】宋欧阳修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暮鼓晨钟,本指寺院僧众撞钟击鼓,但杜甫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的诗句,后遂用指言论警策,发人深省。
晨钟:清晨的钟声。
暮鼓: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看图片】南京鼓楼西安钟楼寺庙右边的鼓【知文化】晨钟暮鼓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排列,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
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
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
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
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犯的人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
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产生于殷商时期,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笠翁对韵二冬(2)通俗详解
![笠翁对韵二冬(2)通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2169d4ccbff121dc36837d.png)
笠翁对于韵通雅详解二冬(2)之阳早格格创做【本文】浑对于浓,薄对于浓.暮饱对于朝钟.山茶对于石菊,烟锁对于云启.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于青锋.早汤先宿酒,早食继往饔.唐库款项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诞神女庙;岱宗遥视,女孙摆列丈人峰.【注释】【薄】意共浓.【暮饱对于朝钟】暮饱朝钟自己合起去便是一个成语,本指寺院僧寡碰钟打饱.后用指止动警策,收人深省.【山茶】不是指的山茶花,而单单便是指茶,果为茶叶大多是正在山中培植的,所以道山茶.【石菊】指的是岩石之中的菊花.【烟锁】烟雾包围的意义.普遍指渡心,江河火里之类.【云启】云雾阻拦,普遍指下山之上,大概者蓝天上.【金菡萏,玉芙蓉】菡萏、芙蓉皆是荷花的别称,金菡萏,玉芙蓉道的是身上的玉佩、金器之类.【绿绮】绿绮:注释1:乐器名.相传汉往司马相如做《玉如意赋》,梁王赐给他绿绮琴.注释2:用以代称音色材量具好的琴.【青锋】青绿色的剑锋,指宝剑.【早汤先宿酒,早食继往饔】汤,热火.宿,夜早.早汤,早上的醉酒汤.宿酒,隔夜仍使人醉而不醉的酒力.继,继启.饔,死食.【唐库款项能化蝶】唐往的时间,唐穆宗喜欢牡丹,正在宫殿内里种了好多牡丹.有一天早上,唐穆宗召启宴会,瞅赏牡丹,酒宴上忽然飞去许多蝴蝶,有金色的,也有红色的,吸引了好多人去捕获. 人们戴着那些蝴蝶回到了家,截止创造那些蝴蝶齐皆变了,形成了金叶子战银叶子,本去,那些皆是金库里的钱所变更的蝴蝶.【延津宝剑会成龙】晋往的时间,有一个宰相,喊干弛华,他很有本领,处置国家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有一次夜里,他正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瞅察星空,创造夜早的天空上,那二十八个星宿内里,其中斗宿战牛宿之间,有一讲红色的光,便像一片黑气,往日从去不睹过那种情况.他便找去一个占卜师,名喊雷焕,接洽他是怎么回事?雷焕道尔早便创造那个问题了,斗牛之间的那讲黑光,是剑气,便是宝剑的粗魂天方.它的位子该当是正在歉乡.于是弛华便任命雷焕为歉乡的县官,觅找宝剑.雷焕到达歉乡之后,通过了很多考察,毕竟正在一个监狱的天下,掘出了二把剑,上头锈迹斑斑,暗乌无光,然而是,剑身上头有很多纹路,隐现那个宝剑很锋利.他便去了北昌,与去一些西山北岩土,用去磨砺那二把剑,揩过以去,果然热光闪闪,锋利无比.上头各自另有一止字,一把写的是太阿,另一把写的是龙泉.于是,他便派人收给弛华一把龙泉剑,自己留住去一把太阿剑.很多年以去,晋往爆收了动治,弛华被杀死,龙泉剑也便拾得了,不人知讲那把剑正在哪里.厥后,雷焕也去世了,把那把太阿剑留给了女子雷华.雷华有一次旅止,通过延仄津.那把太阿剑忽然自己跳了出去,降进了火里.雷华立刻请人下火觅找,忽然,只睹火里上波澜翻滚,徐徐天,有二条龙从火里上飞出去,盘旋一阵,飞背天涯,消得的无影无踪.那二条龙,一个便是龙泉剑,一个便是太阿剑.【巫峡浪传,云雨荒诞神女庙】秋秋战国时代的宋玉写过一篇《下唐赋》,那上头道,巫山之上有一个神女,她正在早朝的时间,不妨形成云,早上的时间,又形成了雨.于是,楚王便正在巫山上给她修了一个神女苗.【岱宗遥视,女孙摆列丈人峰】岱宗便是泰山,泰山有许多山峰,其中丈人峰很大,便像一个老人,中间有很多小的山峰,便像它的女后代子站正在他的身旁一般.【译文】浑战浓相对于,薄战浓相对于.暮饱战朝钟相对于.山上的茶树战岩石上的菊花相对于.烟雾包围战云雾阻拦相对于.金菡萏战玉芙蓉相对于.绿绮琴战青锋剑相对于.早上先喝汤,不妨弥合昨夜已醉的酒.早饭吃完了,早饭仍旧要继启吃.唐往国库里的钱化做了金蝴蝶战黑蝴蝶.龙泉剑战太阿剑正在延仄津化做二条龙飞背天涯.巫山上的神女正在早朝的时间,形成云,早上的时间,又形成了雨.楚王便正在巫山上给她修了一个神女苗.泰山上的丈人峰中间有很多小的山峰,便像它的女后代子站正在他的身旁一般.。
笠翁对韵 二冬(拼音+详解)
![笠翁对韵 二冬(拼音+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8ced869998fcc22bdd10d6a.png)
shénlónɡ fènɡɡuānzhūshǎnshuò chīdài y ù línɡlónɡ sānyuán j í d ì
神 龙 。 凤 冠 珠 闪 烁 ,螭带玉玲 珑 。三 元 及第
c á iqiānqǐnɡ y ì pǐndānɡcháo l ù wànzhōnɡ huā è lóujiān xiān l ǐ pán
菊,烟锁对云 封 。金菡 萏 ,玉芙 蓉 。绿绮对 青 锋 。
zǎotānɡxiān s ù j i ǔ wǎnshí j ì zhāoyōnɡ tánɡ k ù j ī nqiánnénɡhuàdié
早 汤 先 宿酒,晚 食继 朝 饔 。唐 库金 钱 能 化蝶,
yánj ī nbǎojiànhuìchénɡlónɡ w ū x i álànɡchuán yún y ǔ huānɡtánɡshén n ǚ
才 千 顷 ,一
ɡēntiáoɡuómài chénxiānɡtínɡpàn jiāoyánɡshànchǒnɡ q ǐ biānfēnɡ
根调 国脉, 沉 香 亭 畔,娇 杨 擅 宠 起 边 风 。
【注释】 下晌(shǎng):午后。 高舂(chōng):傍晚时分。舂,古代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荷(hè):这里作动词,指扛着、担着的意思。 螭(chī):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 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 称为螭首散水。 三元及第:指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 元)均考第一名。 才千顷:顷,土地面积单位。形容一个人很有才学。 禄万钟:禄,古代官吏的薪俸。钟,古代称粮的容积单位。形容官居高位, 俸禄很多。 花萼(è)楼:为唐明皇所建名楼,兄弟五人曾宴乐其间。 仙李盘根:比喻皇族子孙繁衍,江山永固。 调(tiáo)国脉:比喻治理国家,左右国家的命运。古人曾有“上医医国”的 说法。 沉香亭:唐禁苑中的一座亭台。 娇杨擅宠:指杨玉环(贵妃)独得皇帝(唐玄宗)宠爱。 起边风:掀起边疆风波,指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朝臣归罪杨玉环。
笠翁对韵二冬课件
![笠翁对韵二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5d246482fb4daa48d4b31.png)
汉末、东汉初人,光武帝刘秀的老友,刘秀即位,曾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归隐于富春山中,耕钓自乐,富春江上有子陵滩,相传为他的垂钓处。
【仙李盘根调国脉】“仙李盘根大”是杜甫的一句诗。唐朝皇族姓李,杜甫用这句诗比喻皇族子孙繁衍,江山永固。调国脉:调脉,本指中医诊脉治病。调国脉,是说治理国家,左右国家的命运。古人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 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 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笠翁对韵
二冬
笠翁对韵二冬
7
笠翁对韵
一东
3
二冬 其一
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 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 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垂钓客,荷锄翁】垂钓客,垂竿钓鱼的人。荷(音赫),担着,扛着。陶渊明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诗句。此处荷锄翁恐指陶渊明。这样,前面的垂钓客可能指的是严光。光,字子陵,西
6
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 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 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 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 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数竿君子竹】古人认为,竹劲节虚心,有君子之德。(晋)王子猷(徽之)喜种之,有人问他,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笠翁对韵二冬(2)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二冬(2)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e092dda58da0116c1749d3.png)
《笠翁对韵·二冬》第二段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明词义】【薄】今读阳平,古入声字,药韵,意同淡。
【暮鼓对晨钟】宋欧阳修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暮鼓晨钟,本指寺院僧众撞钟击鼓,但杜甫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的诗句,后遂用指言论警策,发人深省。
晨钟:清晨的钟声。
暮鼓: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看图片】南京鼓楼西安钟楼寺庙右边的鼓【知文化】晨钟暮鼓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排列,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
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
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
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
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犯的人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
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产生于殷商时期,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笠翁对韵二冬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二冬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88a28c9ec3d5bbfd0a74d2.png)
《笠翁对韵·二冬》第一段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明词义】下饷:饷(音响),饭。
下饷,下午饭。
这里指下午。
高舂:舂(音充),《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高舂。
”注云:“虞渊,地名。
高舂时始成,民碓舂时也。
”“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注云:“连石,西山名,言将暝下,民悉舂,故曰下舂。
”注:“高舂,……民碓(音对,古时捣米的器具)舂时也。
”相当于现在的薄暮,也就是傍晚时分。
【看图片】【知文化】我们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那么古人每天吃几顿饭呢其实,在秦汉以前,古人是只吃两顿饭的。
《墨子》中有一篇叫做《杂守》,其中就记载士兵们每天都是吃两顿饭。
上午太阳升至东南方的时候吃早饭,当时叫做朝食或饔(音yōng);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四点左右)吃第二顿饭,叫做“飧(音sūn)”或者“餔(音bū)食”。
古人对进餐的时间非常在意,《论语》中说:“食不时不食。
”意思是说:在不应该吃饭的时候,不能进餐。
如果进餐,就会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
当然,这样的行为也有例外,那就是对于军队。
行军打仗朝不保夕,首领常常会用进餐激励士卒英勇作战。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非常生气,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意思就是明天一早就犒赏士兵。
从时间上来讲,一大早就吃饭是有违礼数的,但是为了作战和鼓舞斗志的需要,也是可行的。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演变为一日三餐或者四餐。
同时,三餐也开始分为早饭、午饭和晚饭了。
汉代的早餐称为寒具,在唐代,寒具有点心之称,因此,早饭被称为早点,沿用至今。
午饭在古代被称为“中饭”或者“过中”。
由此可见,一日三餐的习惯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的。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明词义】青春:春天的芳菲。
白昼:明媚的阳光。
相关的诗句:《声律启蒙》总结出:“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
弹琴对结绶,白日对青春”。
•汉·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笠翁对韵二冬(2)通俗详解
![笠翁对韵二冬(2)通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c758caa2161479161128d4.png)
笠翁对韵通俗详解二冬(2)【原文】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注释】【薄】意同淡。
【暮鼓对晨钟】暮鼓晨钟本身合起来就是一个成语,本指寺院僧众撞钟击鼓。
后用指言论警策,发人深省。
【山茶】不是指的山茶花,而单单就是指茶,因为茶叶大多是在山中种植的,所以说山茶。
【石菊】指的是岩石之中的菊花。
【烟锁】烟雾笼罩的意思。
一般指渡口,江河水面之类。
【云封】云雾阻碍,一般指高山之上,或者蓝天上。
【金菡萏,玉芙蓉】菡萏、芙蓉都是荷花的别称,金菡萏,玉芙蓉说的是身上的玉佩、金器之类。
【绿绮】绿绮:注释1:乐器名。
相传汉朝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赐给他绿绮琴。
注释2:用以代称音色材质具佳的琴。
【青锋】青绿色的剑锋,指宝剑。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汤,热水。
宿,夜晚。
早汤,早上的醒酒汤。
宿酒,隔夜仍使人醉而不醒的酒力。
继,继承。
饔,熟食。
【唐库金钱能化蝶】唐朝的时候,唐穆宗喜欢牡丹,在宫殿里面种了好多牡丹。
有一天晚上,唐穆宗召开宴会,观赏牡丹,酒宴上忽然飞来许多蝴蝶,有金色的,也有白色的,吸引了好多人去捕捉。
人们带着这些蝴蝶回到了家,结果发现这些蝴蝶全都变了,变成了金叶子和银叶子,原来,这些都是金库里的钱所变化的蝴蝶。
【延津宝剑会成龙】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叫做张华,他很有能力,治理国家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有一次夜里,他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观察星空,发现夜晚的天空上,那二十八个星宿里面,其中斗宿和牛宿之间,有一道白色的光,就像一片白气,过去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他就找来一个占卜师,名叫雷焕,咨询他是怎么回事?雷焕说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斗牛之间的这道白光,是剑气,就是宝剑的精魂所在。
它的位置应该是在丰城。
于是张华就任命雷焕为丰城的县官,寻找宝剑。
雷焕到达丰城之后,经过了很多调查,终于在一个监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剑,上面锈迹斑斑,暗黑无光,但是,剑身上面有很多纹路,显示这个宝剑很锋利。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讲解学习共26页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讲解学习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a8b0168d10661ed9ac51f35f.png)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演示文稿声律启蒙二冬课件
![演示文稿声律启蒙二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b7940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4.png)
二冬
春对夏,秋对对冬冬。。暮暮鼓鼓对对晨晨钟钟。。观 山观对山玩对水玩,水绿,竹绿对竹苍对松苍。松冯。妇冯虎妇,虎叶,公 龙叶。公舞龙蝶。对舞鸣蝶蛩对。鸣衔蛩泥双衔紫泥燕双,紫课燕蜜几 黄课蜂蜜。几春黄日蜂园中春莺日恰园恰中,莺秋恰天恰塞外秋雁天雍 雍塞。外秦雁岭雍云雍横,秦迢岭递云八横千,远迢路递;八巫千山远雨 洗路,;嵯巫峨山十雨二洗危,峰嵯。峨十二危峰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你知道吗?这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 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是楹联中的 特殊手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 。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序不变,且有对称美 。
• 静泉山上山泉静
回清文水联塘里塘水清
你人会过读吗大佛寺 ?客上天然居
--- 浙江新昌南明山大佛
风送花香红满地
(优选)声律启蒙二冬课件
第一页,共24页。
第二页,共24页。
《声律启蒙》
•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
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
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
协调,琅琅上口。从单字到多字
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一
般。
第三页,共24页。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 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蛩。衔泥双紫燕, 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 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迢递八千远 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
第十八页,共24页。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 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 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 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 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笠翁对韵·二冬》第二段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明词义】【薄】今读阳平,古入声字,药韵,意同淡。
【暮鼓对晨钟】宋欧阳修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暮鼓晨钟,本指寺院僧众撞钟击鼓,但杜甫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的诗句,后遂用指言论警策,发人深省。
晨钟:清晨的钟声。
暮鼓: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看图片】南京鼓楼西安钟楼寺庙右边的鼓【知文化】晨钟暮鼓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排列,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
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
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
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
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犯的人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
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产生于殷商时期,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学成语】晨钟暮鼓:(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醒觉悟的话。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明词义】【山茶】山茶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世界名花之一。
山茶花也是云南省省花,浙江省金华市和温州市的市花。
【石菊】是葡萄牙的第二国花,又名石竹、绣竹。
葡萄牙第一国花是薰衣草。
【看图片】山茶花石菊(石竹)薰衣草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
【明词义】【金菡萏,玉芙蓉】菡萏(音旱旦)同下联的芙蓉(音浮容)都是荷花的别称。
李白诗:“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称它们为金、为玉,是指用金属或玉石雕成的荷花,如(宋)林洪诗:“仙人掌上玉芙蓉。
”芙蓉,植物名。
锦葵科木槿属,落叶大灌木或亚乔木。
高约五公尺,叶掌状浅裂,表面有薄毛。
晚秋的清晨开白、红、黄各色花,黄昏时变为深红色,大而美艳,可供观赏,与叶均可入药。
或称为木芙蓉,又为荷花的别名。
【绿绮】相传是汉末蔡邕的琴名。
又说相传汉朝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赐给他绿绮琴。
又释为用以代称音色材质具佳的琴。
李白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青锋】剑名。
【看图片】荷花古琴宝剑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宿酒】隔夜仍使人醉而不醒的酒力。
【朝饔】饔(音拥),熟食,或专指早饭。
朝饔,即早饭。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明词义】【唐库金钱能化蝶】苏鹗(音鄂,鸟名,又叫鱼鹰)《杜阳杂编》里说:唐穆宗时,殿前种千叶牡丹,开放时香气袭人,穆宗夜宴,有无数黄白蝴蝶飞集花间,天明即飞去。
人们张网捕捉数百,天明都变成了金玉,后来打开宝橱,发现皆库中金银所化。
【延津宝剑会成龙】《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问雷焕曰,斗牛之间常有异气,何也?焕曰,此宝剑之精也。
焕补丰城令,掘地间得一石函,中有两口宝剑,以南昌西山土拭之,光彩艳发,送其一与张华留,一自佩。
张华死,他的剑也失踪了。
后雷焕的儿子佩另一口剑经过延平津,剑忽然从腰中跳出沉没水中,使人入水寻找,只见数丈长的两条龙。
延津 : 1.即延平津。
相传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明词义】【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旧题宋玉《高唐赋》,说楚国先王曾游高唐之观,梦中见一神女,神女临行时说她是巫山之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王为立庙,号朝云庙。
后人多以巫山神女故事歌咏爱情。
浪传:犹如空传,意思是宋玉讲的神女不过是个寓言而已,并无其事。
杜甫诗:“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荒唐:指行事非常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情理。
【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岱宗,即泰山,古人以它为群山之首,所以称它为宗。
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后半句也是从杜诗变化出来的。
杜甫七律《望岳》的原句是:“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不过这里描写的是西岳华山,而不是东岳泰山。
丈人峰:山峰名。
位在泰山上,因形状像老人,所以称为丈人峰。
【看图片】【我是故事大王】神女峰的传说相传,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
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生活。
所以,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她邀了她身边的十一个姐妹,偷下凡间,腾云驾雾,遨游四方。
当她们来到巫山时,只见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间。
瑶姬十分敬佩大禹,决定助他治水。
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不料,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与众姐妹一起,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给捉拿回了瑶池。
十二位仙女早就厌倦了瑶池仙宫的生活,她们挣脱了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
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她们姐妹十二个忘记了回瑶池的事,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了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称为“巫山十二峰”。
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所以,她所立的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所以又美名曰:“望霞峰”。
又称“神女峰”。
【学唐诗】《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写出泰山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