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

合集下载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会 议第 一节 由广 西 民族大学 徐杰 舜 教 授 主持 , 山大 学周 大 鸣 教 授 评 议 。保 继 刚 教授 以 《 地居 民地 中 本 方 依恋 的变 迁研 究 : 以阳朔 西街 和兴 坪 老街 为例 》 为题探 讨 了旅 游 商业 化对 地 方依 恋 的影 响 ; 四川 大学徐 新
晖 以《 旅游导 向的社 区发展 : 类学 的行 动研究 》 题 , 人 为 讨论 了人类 学 学 者研 究 旅游 的必要 性 , 导旅 游 规划 倡
中既要 发挥 人类 学者 的作 用 , 又要做 到适 可而 止 、 度 介入 。在讨 论 过程 中 , 者 们 就人 类 学 者 如何进 入 旅 适 学
活方式 ?它对 文 化理解 到底 有 哪些积 极 和消极 的 因素 ?它所 带来 的一 系列 文化 与传 统表 述 的构建 与文 化传
承之 间在认识 论 的意义 上 有着何 种关 系 ?而 它又在 全球 化所 引起 的地 方化 与文 化 多样性诉 求 中起 了何 种作 用 ?凡 此种种 , 尚未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而这 些又恰 恰 是 与人 类 学和 社会 学 研 究 更 为贴 近 的问题 。对 日渐 却 进 入大众 生活 和生 产过 程 中的旅游 予 以关 注 , 该成 为人 类学 与社 会学 研究 的新 课题 。在 这样 的宗 旨下 , 应 中 山大学 主办 、 中山 大学 旅 游发 展 与规 戈 研究 中心承 办 了“ 0 人类 学 与 社会 学 视 野 中 的旅 游 ” 学术 研讨 会 , 会议
行学 术研 究和 对话 , 也对 阳朔 县人 民政 府 的支持 表示 衷心感 谢 。开 幕式 由中山大 学孙 九霞 教授 主持 。 本次 会议 共安排 六 节 , 一节 设 主持人 和评议 人 各一 名 , 有发 言人 发 言 结 束后 由评 议 人进 行 评议 , 每 所 并

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

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
说 , 国旅 游 处 于 “ 级 阶 段 ”, 性 的 旅 游 伦 理 关 我 初 良
主观 ” “ 位 主 位 ” “ 与 观 察 ” “ 景 融 入 ” 、客 、参 、 情 之 类 , 别 的语 言表 述 , 许就 有人 类学 家庄 孔韶 先 生 用 也 关 于“ 凉风 吹在 屁股 上 ” 田野 情 景。这 样 的表 述 , 的
Hale Waihona Puke 部 。 我们 不能 因为 自己摸到 这个 部分 就 声称 自己摸
到 了 真 象 ( ) 甚 至 进 而 否 定 别 人 摸 到 的 那 个 部 相 ,
的满足 程度 , 不 同文化 的体验 深度 , 识和教 育 的 对 知 广度, 父母 对孩 子 的示 范效益 等。所 以, 在大众 游客 的实践 活 动 中, 游客 之 间“ 时共 同体 ” 临 的关 系伦理 成为人 类 学研 究 的一个 重要 的特色 。 它也是 旅 游质
至 隐藏 了其他 一 些东 西。从 “ 实性 ” 论 分 析 , 真 理 游
旅 游 人 类 学 : 临 时 共 同体 ” 民族 志关 照 “ 的
彭 兆 荣
( 门 大 学旅 游人 类 学研 究 中心 ,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05 人 类 学 是 一 门 讲 求 “ 系 ”的 学 科 。 传 统 人 类 关 学 的 民 族 志 研 究 主 要 对 “ 动 的 社 区” 群 共 同体 不 人
这样 的人 称? 我在 现场 却 要装 成 隐形人 一样 高高 在
上 做 上 帝 之 “ ” 这 样 的 观 察 “ 学 ”吗 ? 是 “ 观 , 科 客 观” 是 “ 客 观” 还 伪 ? 所 以, 以为 , 于 “ 术 ” 特 别 是 旅 游 人 类 学 我 之 学 ,

西学东渐之后: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西学东渐之后: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本 土 化 不 足 是 由何 种 原 因导 致 ? 至 此 ,关 注
法; ④ 彭顺生 ( 2 0 0 5) 、王健 ( 2 0 0 7)、 孙 九 霞
( 2 0 0 7) 、 张 晓 萍 、Ne l s o n G r a b u r n 、张 骊 ( 2 0 1 2 )
分 析 了其 在 中 国 发 展 的学 术 与 学 科 现 状 以 及 不 足。 ⑤ 可见学 界 对旅 游人 类 学从 一 腔 热 忱 到谨 慎
发 展 中 一 个 不 可 忽 视 与 回 避 的 问 题 :本 土 化 不 足 ,原 创 性 不 够 。 不 论 是 理 论 与 方 法 的范 式 ,还 是 应 用 层 面 :本 土 化 创 造 的 共 同 呼 声 已经 此 起 彼
旅 游人 类 学于 2 0世 纪 6 0年 代 兴 起 于 西 方 ,
在 中 国 的 表 层 应 用 ,来 证 明 西 方 理 论 的 合 理 性 与 普 世 性 ,而 是 希 望 能 有 “ 骨 髓 化 ” 地 创 建 出 适 合 中 国 国 情 重 要 性 与 特 质 性 问 题 的深 入 考 量 ,甚 至探 索 出西方 旅 游 人 类 学 未发 现 之 领 域 与 方法 , 丰 富旅游 人 类 学 研究 的多 样 性 与 整 体性 。因此 , 验 证 、修 正 、 弥 补 是 谓 中 国 本 土 化 之 意 义 。
作者简介 :杨丽娟 ,成都信 息工程学院管理 学院副教授 、博 士 ( 四川 成都 , 6 1 0 2 2 5 ) 。 ①徐新建 :《 人类学眼光 :旅游与 中国社会》 ,《 旅游学刊》2 0 0 0年第 2期 。 ②宗 晓莲 :《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 民族研究》2 0 0 1 年第 3 期 ;张晓萍 :《 旅游人类 学在美 国》 ,《 思想战线》2 0 0 1 年第 2期。 ③彭兆荣 :《 旅游人类学》 ,北京 :民族 出版社 , 2 0 0 4 年 ,第 1 9 ~ 4 2 页。 ④光 映炯 :《 旅游人类学再认识》 ,《 思想战线》2 0 0 2 年第 6期 ;黄福东 :《 旅游、人类学 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 ,《 广西民族研 究》 2 0 0 5年第 1 期; 龚 锐 :《 从异域 到本土——旅游人类学 的西学 东渐评述 》 ,《 贵州 民族学 院学 报》 ( 哲学社 会科学 版)2 0 0 6 年第 4期 ;赵红梅 :《 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 ,《 广西 民族研究 》2 0 0 8年第 1 期 ;李 伟 :《 旅游人类学 的建构与本土化研究》 ,《 广 西 民族研究 》2 0 1 0年第 4期 。 ⑤彭顺生 :《 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 ,《 思想 战线》2 0 0 5 年第 1 期 ;王 健 :《 旅游人 类学理论 在 中国发 展 中的应 用》 ,《 旅游科 学》 2 0 0 7年第 5 期 ;孙 九霞 :《 旅游人类学 在中 国》 ,《 广西 民族大学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2 0 0 7年第 6 期 ;张晓萍 ,N e l s o n G r a b u r n 等 :《 旅 游与人类 学及 其在中国的实践——来 自中外学者 的对话 》 ,《 旅游学刊》2 0 1 2 年第 1 期。 ⑥选择综述文献研究是 因为 ,首先可 以从 中获得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 的总体概 貌与重 点态势 ,其 次是对综 述研究 的反思可 以呈现对 研究者 的二度研究 ,发现旅游人类学研究 的固化模式与深层症结 。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旅游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旅游活动的文化心态、行为与经验的学科。

旅游人类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旅游社区的特征、旅游者的经历和行为以及旅游带来的影响,深入探讨旅游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近年来,旅游人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旅游的发展与旅游人类学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旅游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和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和文化交流。

然而,旅游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文化的蚕食等,这些负面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如何使旅游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旅游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旅游人类学的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旅游人类学将旅游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规范、信仰、价值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探讨,帮助旅游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

旅游人类学旨在理解和研究旅游者和旅游社区中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旨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彭兆荣教授是旅游人类学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研究除了关注旅游者和旅游文化外,还着重研究旅游发展和旅游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他曾在多个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机构参与了许多研究和咨询项目,对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着深远的思考和贡献。

彭兆荣教授认为: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旅游者的行为和经验,还包含了旅游社区的文化特点和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问题,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品质提升、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创新,以及文化差异的管理和传承等。

在这些问题上,旅游人类学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从彭兆荣教授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人类学可以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以下方面的帮助:一、人文视角。

之于“学术”(旅游人类学)的感性体验

之于“学术”(旅游人类学)的感性体验

覆 盖 的 区域 就划 为 以成都 为 中心 的大 区域 中。第 四
种 是 “ 加 法 ” 该 方 法 是 将 没 有 什 么 联 系 的 小 区 域 索 , 机 械 地 集 合 为 一 个 大 区域 。例 如 洛 杉 矶 有 不 同族 裔 的聚居 区 , 它们 构 成 了不 同 文 化 的 镶 拼 地 图 , 个 镶 这 拼 在 一 起 的 文 化 形 象 就 是 洛 杉 矶 。 它 既 没 有 各 个 小
推 及 森 林 , 理 学 家 或 许 就 可 以 知 道 由小 区 域 推 及 地 大 区域 了。 本 次 会 议 讨 论 的 核 心 是 旅 游 规 划 , 也 这 涉 及 大 旅 游 区 与 小 旅 游 区 的 关 系 。 旅 游 规 划 者 往 往 有 一 个 苦 恼 , 为 大 旅 游 区做 旅 游 形 象 设 计 时 , 们 在 他
去 去 。 人 之 需 要 旅 游 , 此 同理 。 与 旅 游 其 实 和 客 厅 里 的 那 幅 画 一 样 , 是 一 种 精 也
“ 坚雅 法”, 施 该方 法将 历 史上 或 现在 被 一 个 控制 中 心 组织 起来 的小 区域 整合 为一个 大 区域 。例如 成都 是其周 边 小市镇 的商 业 集散 中心 , 么这 些 小 市镇 那
中 国 旅游 发 展 笔 谈

2 7卷
21 第 l 0 2年 O期
是 选择 典 型性调 查个 体 的分类 参考 。 我之所 以问这 样 的 A C 问题 , B 目的还 是 想 “ 偷 艺” 向人 类学 家 、 , 社会 学家 学 习一种 可 “ 移 ” 迁 到地 理 学 的研 究方 法 。 了解 到 人 类 学家 如 何 观察 树 木 ,
神 性、 社会 性 、 化 性 的表 征 。不 同的是 , 游使 人 文 旅 自己进入 了“ 画” 中。 人进 入 了“ 画” 中, 问题 就 大 了。观 赏客 厅 里 的

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综述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在不同形式下旅游业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重点放在对旅游者及旅游本质的研究,其次是以人类学的整体观综合研究旅游业与社会、经济、文化及东道国人民和社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西方学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进行系列研究,形成相应理论、观点。

早期的民俗旅游和旅游人类学研究关注以下几个话题:一是旅游对旅游地文化造成的影响,二是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与中国的个案相结合,三是在旅游视野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这些话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一直被不断提及。

近十余年间,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开始探讨许多新话题,本文主要对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民族旅游、旅游开发和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了综述。

一、旅游人类学与旅游文化我国学者以旅游人类学视角对旅游文化展示、不同文化的交流、旅游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赵红梅从旅游地区民族文化以及不同游客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业中的文化商品化现象和人类学家所关注的文化真实性问题。

颜姿分析了影响广西宾阳炮龙节文化展示的主要因素,提出民俗文化展示的建议。

王德刚、周灿和钟小勇等分别探讨了台湾布农族、德昂族龙阳文化文化保护与传承。

周星、韩晓兰、周霄和雷汝林等分析了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

何睿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影响之后的各种变化和表现。

宗晓莲和戴光全以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为案例,对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旅游影响进行分析解读。

李四玉从文化涵化、舞台真实性、历史文化再建构与族群认同三个旅游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旅游对东巴文化的影响。

郭凌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的乡土文化变化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城乡文化一体进行分析。

彭兆荣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

二、旅游人类学与民族旅游我国学者对旅游学视角下的民族旅游研究主要表现为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饮食文化研究近30年的发展情况,进而从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等几方面归纳总结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拓展了人类学对饮食文化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做了美好的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的各类书籍中都不乏有关饮食的叙述,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饮食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到烹饪的原料、技巧;食物的菜名、菜系、器皿;饮食文化的历史、功能、宗教礼仪、应用与创新以及各区域的饮食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等。

为了更加深入的用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作研究,有必要对与人类学视角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我国的饮食文化研究(一)饮食文化的界定目前,对饮食文化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一般说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饮食文化专注于饮食的精神方面,如毛丽蓉认为,所谓餐饮文化指的就是通过食物、烹饪以及餐具、就餐的形式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习惯方式和被人们普遍接受、沿袭相传的各种习俗。

广义的饮食文化则同时关注饮食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如在《中华膳海》中饮食文化表述为: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

本文所说的是广义的饮食文化。

(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于“烹饪研究”,这种“研究”是以 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菜谱的编写为前奏。

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这种研究很快进入了总结传统烹调技术经验和“弘扬国粹”阶段。

这种烹饪热和烹饪研究滞缓了中国传统烹饪的改造更新步伐,使饮食文化研究失去正确的方向。

深入地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是近20年的事情。

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饮食史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著名学者徐吉军和姚伟钧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一文中列举了20 世纪研究中国饮食史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达189 篇(本)。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

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回顾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饮食文化研究近30年的发展情况,进而从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等几方面归纳总结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拓展了人类学对饮食文化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做了美好的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的各类书籍中都不乏有关饮食的叙述,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饮食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到烹饪的原料、技巧;食物的菜名、菜系、器皿;饮食文化的历史、功能、宗教礼仪、应用与创新以及各区域的饮食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等。

为了更加深入的用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作研究,有必要对与人类学视角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我国的饮食文化研究(一)饮食文化的界定目前,对饮食文化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一般说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饮食文化专注于饮食的精神方面,如毛丽蓉认为,所谓餐饮文化指的就是通过食物、烹饪以及餐具、就餐的形式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习惯方式和被人们普遍接受、沿袭相传的各种习俗。

广义的饮食文化则同时关注饮食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如在《中华膳海》中饮食文化表述为: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

本文所说的是广义的饮食文化。

(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于“烹饪研究”,这种“研究”是以 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菜谱的编写为前奏。

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这种研究很快进入了总结传统烹调技术经验和“弘扬国粹”阶段。

这种烹饪热和烹饪研究滞缓了中国传统烹饪的改造更新步伐,使饮食文化研究失去正确的方向。

深入地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是近20年的事情。

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饮食史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著名学者徐吉军和姚伟钧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一文中列举了20 世纪研究中国饮食史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达189 篇(本)。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
20世纪 50年代初期到 60年代中期是游牧 研究的分水岭, 人类学民族志开始丰富, 出现 了大量对于东非尤其是肯尼亚、亚洲尤其是波 斯、多个阿拉伯游牧民族、北欧拉布兰人的驯
鹿社会的各种研究成果。从威特克 ( W hitaker) 的 ∀游牧拉普人的社会关系 # ( 1955) 到卡尼森 ( Cunn ison) 的 ∀巴格拉阿拉伯人 # ( 1966) , 游 牧社会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全集式研究材料。 1950 年代人类学对于游牧社会的研究侧重点或集中 于民族志式的、博物馆学式的, 或地理学的样 式, 或各有兼备。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是: 出 现了一大批社会人类学学者对于游牧社会的参
实地研究。第四 个阶段为 20 世纪的前半个 世 有部落民族志的 特征。色里曼 ( Se ligm an )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纪。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出现, 包括社会 - 文 ∀卡巴比时: 一个苏丹的阿拉伯部落 # ( 1918)
化与环境适应理论、功能 - 结构论、新进化论 很长时间在人类学研究中具有影响力。巴纳德
态, 已经脱离 于现代 发展政 策的轨 道, 因此, 分析社会 结 构 ( 宗 族 谱系 研 究 )。 拉 铁摩 尔
4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年第 1期 总第 1期
JOURNAL OF ETHNOLOGY
( Lattim o re) 在 ∀中国亚洲 腹地边疆 # 中提 出 游牧文化有可能是对政治控制的反应而不仅是 对环境影响的反射, 成为影响深远的著作。
左右开始, 西亚地区的放牧者和半游牧者就转 十分矛 盾: 一 方面 是恐惧, 要求 政府 控 制他
变为真正的游牧者, 战争与争夺是这个时期的 们, 使其定居下来; 另一方面, 游牧者被看作

西方视野与本土的对话——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

西方视野与本土的对话——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

西方视野与本土的对话——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巫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北京,100836)从古以来,旅游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

随着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生活方式和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兴起,我国学人将目光投向旅游,研究方向仍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技术、资源等“工具”性层面,关涉人文与社会发展的探讨却十分有限。

最近看到云南大学张晓萍教授主编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该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向旅游研究领域投射了富于洞见的人文之光。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是反映近年来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动态的论文合集,是国内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积多年之力研读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进行归纳与引介,并通过对本土问题的研究力图与西方对话的一部力作。

该书作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发展轨迹、学术流派、价值趋向,并溶入自己的批判思考;同时又切身躬行于我国民族地区丰厚广袤、富于生机的绿色田野,挖掘出云南丽江、石林、宁蒗泸沽湖等富于启思的本土旅游人类学案例,既是对已有学术研究活动的补充或修正,也体现了文化人类学对中国旅游发展现实问题的理性关怀。

综观全书,它在综述当代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探询旅游人类学中的关键问题以及结合本土研究方面,汇集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足以引起学界的关注。

1.引介当代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成果旅游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Tourism )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属于文化人类学的分支。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当旅游业偶然跃入深切关注“本族”与“异族”的西方人类学家的视野时,这片新天地让他们感到“如获珍宝”。

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暂时性迁移现象,它勃兴于现代社会的深刻根源,它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文化的碰撞和变迁,深深引起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旅游人类学作为跨越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宗教、法律、心理、语言、阶层等广阔领域的多元性学科,拓展了我们解读旅游现象的视角。

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

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

收稿日期:2012-10-1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新疆区域文化身份的影响塑造与多元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编号:11YJCZH239)作者简介:彭兆荣(195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文化遗产;邹赞(1979-),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张玉霞(1975-),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与电影研究。

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彭兆荣,邹赞,张玉霞■彭兆荣(1956-),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1988-1990获国家教委公派到法国尼斯大学进修人类学;2000-2001任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讲座教授,索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人类学系高级访问教授,师从世界著名旅游人类学家Nelson Graburn 教授并进行旅游人类学研究方面的项目合作。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岭南走廊·潇贺段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周边国家民族关系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

代表性著作有《遗产:反思与阐释》,《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边际族群:远离帝国庇佑的客人》,《东西方文化解析》(第一作者),《文学与仪式》,《旅游人类学》等。

另主编“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旅游人类学译丛”、“人类与遗产丛书”等多种。

■名家语丝WORDS FROM THE CELEBRITY摘要: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

【人类学访谈】徐杰舜问,彭兆荣答:《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

【人类学访谈】徐杰舜问,彭兆荣答:《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

【人类学访谈】徐杰舜问,彭兆荣答:《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彭兆荣教授●徐杰舜(1943-),浙江余姚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旅游高峰论坛秘书长。

■彭兆荣(1956-),江西泰和人,博士,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旅游高峰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

研究方向:旅游人类学、文化遗产学。

【摘要】十多年前,徐杰舜教授曾就“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做符合国情的调查研究和‘文法’提升”等问题,对彭兆荣教授做了一个专访。

十多年后,彭教授业已是中国旅游人类学界领军人物。

当两位老友相聚在首届旅游高峰论坛上,探讨的话题自然就定格于旅游、旅游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应用●徐杰舜:彭教授!很高兴再一次和你在桂林金钟山会面。

首先要感谢你对我们桂林金钟山旅游研究院、对旅游高峰论坛的大力支持。

■彭兆荣:份内的事,不客气。

这是我们第二次和我的老师格雷本(Nelson H.Graburn)教授,在金钟山会面了吧。

●徐杰舜:对!第一次在金钟山见面是在昆明世界人类学大会之后。

当时行程比较紧凑,所以没能对Graburn做一个专访。

这一次,趁大家都在这里出席首届旅游高峰论坛,机会难得,时间又充裕,所以就准备了一个专访。

■彭兆荣:做Nelson H.Graburn教授的访谈是应该的。

他给中国所带来的其实不仅仅是旅游人类学的影响,他已经涉及到民族地区的一些村落社会。

他去的地方,比如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有关乡村旅游的问题,在贵州举行的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论坛,我跟他一起去参加了,期间他考察的都是一些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给当地政府提了不少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触及到了中国少数民族一些很具体的东西,很基本的层面了。

所以,他对中国西部的了解是很深的。

多维视野中的人类学西南研究——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多维视野中的人类学西南研究——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作者: 肖坤冰(问)[1];彭兆荣(答)[2]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人类学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2]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66-72页
主题词: 跨学科研究;西南民族;旅游人类学;遗产运动
摘要: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人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彭兆荣教授以自己在西南的学术经历为线索,讨论了人类学与族群、区域、文学、旅游、遗产等研究领域的关系,对目前学术界的学派划分、学科界限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倡导一种无边界的人类学研究。

并以西南为例,对“学派”、“遗产”等概念在中国的使用进行了谱系梳理和辨析,对于我们了解西南地区的旅游人类学和遗产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In Interview on Tourism Anthropologist
Prof.Peng Zhao-rong
作者: 赵春肖;彭兆荣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旅游人类学;大众旅游;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人类学的学科价值日益凸显。

这种价值既体现在人
类学学科领域,也反应在旅游学的范畴内。

与当下旅游学界长于做"短线研究不大一样,旅游人类学偏向做中、长线的研究,它主要关心现代旅游对东道主社会,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结构、传统价值、族群认同、社会角色、文化变迁等所带来的影响"。

旅游人类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现
象进行田野观察和反思,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行走作为人类身体的遗产

行走作为人类身体的遗产

Walking upright as a Heritage of the Human Body 作者: 彭兆荣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百色学院学报
页码: 50-5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行走 旅行 身体 遗产
摘要:"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种类的根本性身体特征。

然而,人类对于自身的这一行为以及由此所连带的文化表述却一直未予重视,原因是"行走"太平常、太平俗。

事实上,行走、旅行关乎人类"身体思维"并延伸出许多重要的文化母题。

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是"行走"出来的。

当今大众旅游的到来,"后行走"被引入到了一个空前的范式变革的高度。

文章以行走为题引,并将其置于人类身体遗产的范畴加以讨论,希望将人类这一"失落的主题"重新呈现并加以重视。

归去来:运动与旅行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归去来:运动与旅行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作者: 彭兆荣[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运动;旅行;身体;人类学;移动性
摘要:运动,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质性特征与描述,无论是作为自然界带有规律性的变化形式、形态,还是生物物种的生命演变和表征,都在人类的认知和体验中成为特有的文化现象;同时,人类又赋予“运动”以特殊的文化价值。

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集中对生命的通过礼仪,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生成性溯源及其展演,以及人类运动的身体化等进行分析,同时,对特殊的运动形式——旅行,包括远行、苦修、考验、离散等重要的文化母题和内涵进行多面向的阐释;侧重于将旅行与人类学这一学科之间所形成的逻辑关系、民族志范式,特别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移动性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属性,和这一属性在现代大众旅游中的人类学演绎等。

笔者试图呈现“归去来”的自然/文化合成的全景。

从保护“文化物种”说起

从保护“文化物种”说起

从保护“文化物种”说起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几年前他著写的《旅游人类学》一书,深度讨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问题。

与我们一见面,他就开宗明义“现在我们文化物种的消失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生物物种。

全球都在关注生物物种的消亡,而文化物种的消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忧患,他与我们做了一次涉及乡村旅游终极问题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人与生物圈》:乡村旅游,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往往呈现出相悖性,来自城市的游客人群在追求乡村清洁的自然环境和异质文化的享受时,又带来标准化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广着城市化生活、同化着异文化。

解体着乡村,使所追逐的旅游目的地变质和消失,您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彭兆荣:这个问题很好,确实存在着悖论。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是乡村城镇化。

城镇代表工业,乡村代表农业。

这种价值取向和趋势我并不太悲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传统乡村和田园化的需求将得到提升。

城市的压抑喧嚣会想让人们逃离,产生回归传统生活,传统乡村的心理需求。

但是,我们也会告诉这些地方的百姓,如果你们改变你们本来的东西,就丧失了自己的旅游价值。

我更愿意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因为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

政府、商家、东道主、游客四个因素共同组成一个当代大众旅游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政府和资本起着主导作用,使得经济利益成为第一杠杆,游客只是一个替代物,表面上是满足他们的休闲,实际上他们是在用资本购买服务和消费,游客是偏向资本的,真正的弱势还是当地老百姓,他们完全被这一结构的主要因素带着走,是被动的,一定会发生上述矛盾状况。

这是有全球化背景导致的问题,电影《阿凡达》讲的也是这个问题,这是个大的背景,我们解决不了。

十几年前我也很悲观。

我现在倒是觉得喜忧参半。

因为这些年的情况有所好转,现在很开放,国际上一些新的理念进来以后慢慢会有所改善。

《人与生物圈》:乡村旅游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和界定村寨文化的产权?因为旅游被作为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彭兆荣(以下简称“彭”):如果以粗线条去勾勒我 的学术研究历程的话,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点:一方面, 我从大学到博士期间攻读的专业和学位都是文学,包 括欧美文学、比较文学,但我事实上都是在做以文学 为“学科”的比较文化研究。另一方面,1980年代末,我 受国家教委公派到法国尼斯大学进修人类学,此后的 研究重心以及现在的供职都在人类学领域。在这样两 条线索的推进中,文学人类学刚好处于两条线索的交 叉领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逻辑性的交叉。 从学理上讲,其实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一 个所谓的“诗学”,诗学是一个大概念,不是我们今天 在大学学科体系里那个所谓的文学,它实际上是一个 大文学,一个独立而又开放的知识体系。所以说,做西 方文学研究的学者就不能不去关涉它的历史背景和 知识体系,而那个历史背景和知识体系就是诗学传 统,即文学的文化传统。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史 诗、传奇、悲剧等,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学,跟我们今天 讲的文学不是一回事。所以,文学人类学你要说是两 线并置、交叉也可以,你要说在西方文学的知识体系 和诗学中已经存在人类学的形制、内容甚至方法也未 尝不可。我的学术诉求兼及了两条线索:首先,我的求 学问道都应当归属于当今所谓纯文学的“小文学”领 域;其次,我又非常自觉地去研究“两希”(古希伯莱文 化和古希腊文化),尤其是古希腊文学,在学术谱系上 说,就是回归诗学这个西学传统。我们很难分辨西方 神话究竟是属于文学还是属于文学以外的东西,因为 从现在西方的学科分制来看,希腊神话算是整个西方 文学的“祖地”,后来的文学、文化大多以此为源头。所 以我们很难用今天的知识分类和概念范畴去套解它。 至于我从研究外国文学到研究古希腊文化中的 酒神精神和文学仪式,这种转变既是我个人的兴趣使 然,同时也源自一种自我意识和学术冲动,即反对那 种被拘囿于大学科制内部的划地为牢式文学研究,希 望能够在西方传统的知识体制中间去寻找它的脉络。 有两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一本是维柯的《新科学》, 这本书实际上堪称西方整体知识体制的考古学,或者 说一种知识考古学。书中所述内容很难说是一门学 科,它以一种类似博物学的知识编排去探究那些知识 形构与概念生产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结构因素。另一本 是福柯的《词与物》,《词与物》解决了在现代社会背景 下采用知识考古学去发掘过去被选择出来的所谓“话 语”的东西。试想,我们为什么会重返历史去选择某种 东西把它变成今天的某个事物?这其实是一种策略,
彭兆荣(1956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
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
长。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1988—1990获国家教委公派到法国尼斯 大学进修人类学;2000—2001任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讲座教授,索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任美国加州大学柏
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力。但两人的差异也很明显,维 柯试图从正面肯定西方知识逻辑的合法性,而福柯则 从反面批判西方知识逻辑的悖论性。维柯和福柯关于 西方知识体制的梳理与“考古”对我有很大启发,我们 现在所从事的夕l,la文学也好,古希腊诗学也好,其实 都是一个符合西方知识体系的智能延伸,一种在不同 语境下进行表述的话语逻辑和历史线索。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就应当具备这样的问题意 识:莎士比亚为什么会被我们拿来解读?他为什么会 被追捧?他在文艺复兴时代为什么会浮出历史地表, 难道仅仅因为简单的人文主义?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 不够的,妥当的做法是把莎士比亚重新放回西方的知 识体制当中去做知识考古,详细了解这个文化事件的 来龙去脉,这实际上就是福柯“词与物”所做的工作。 在维柯“新科学”的启迪下,我开始研究古希腊神 话的酒神仪式,曾经亲自到希腊去考察,丈量圆形剧 场,考察酒神仪式的源发地,参观文化遗址和酒罐器 物和各地的博物馆。我觉得我是在做文学研究,我尝 试对文学这个词的概念变迁进行一番知识考古。这是 我从维科和福柯那里学到的一种理解和阐释文学的 路径,所以我会很自然地把文学和西方神话、酒神仪 式联系到一起。我的文学研究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和 标榜某种方法,只是试图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 来研究文学中的所谓诗学的源头,核心的学术宗旨就 是要厘清相关的历史脉络。这大概是我转向文学人类 学研究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与我自己的经历有关。我研究生是在 贵州读的,专攻外国文学方向,时值改革开放不久的 八十年代初期。在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族群文化的多样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去做 人类学调查。这些学者、博士研究生多来自英美,其中 一些是我的朋友,由于我本人对所谓的“异文化”非常 感兴趣,所以我就跟这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博士研究生成为了朋友,我们相互学习,他们 向我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我向他们学习英语和人类 学,我们有时候一起去做田野调查。可以说,虽然我当 时的专业是文学,但是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做人 类学的田野作业。这种关系和经历有助于我对文学 “地方性”问题的关注。当时盛行西方理论的大举输 入,人们对众声喧哗的外来“主义”无所适从,本土的 文学研究仿佛漂浮在空中,随风而去,难以驾驭。我希 望文学研究不要拘限于纯粹个人意义的东西,它应该 超越那些大而无边的理论构架,呈现出“在地性”特
邹、张:您刚才对福柯谈得比较多,相比而言,维 柯的《新科学》对于中西美学以及当代中国人文学科
的范式转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您最早是什么时候
开始阅读维柯的东西? 彭:我读的是朱光潜先生1987年的译本,人民文 学出版社刚出版,我就专门买来读。朱光潜是我尊敬 和崇拜的大师,他曾经赴德国学习美学,其晚年的论 著和译著奠定了他作为美学大师的地位。众所周知, 维柯的《新科学》是专门研究“原则”和“公理”的,包括 对“诗性”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对荷马的“重新发现” 以及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之形成的各种关系,诸 如法律、制度、伦理、权威、习性、文字等。有意思的是, 维柯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家,但他的思想和 学问方式对西方的人类学有重要的影响。 邹、张:您和叶舒宪、徐新建被誉为中国文学人 类学的“三驾马车”,我们注意到,由于关注视域和研 究兴趣的不同,叶舒宪和徐新建两位学者侧重于神 话原型批评以及中国文化典籍的重新阐释与再解 读,您更多关注的是仪式与文学叙事,是这样的吗? 彭:学界习惯于把我们三个放在一起,我不会在 意这种命名(笑)。我们三个人志同道合,是携手走了 数十年的朋友,但我们对于文学人类学的关注面向是 存在明显差异的。我们三个人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上 各自都保持着自己的惯习和知识脉络,同时也延续了 各自的文学研究风格。叶舒宪教授可以说是当今中国 文学人类学的主将,他是我们中国第一个文学人类学 方面国家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我觉得这是名副其实 的。他基本上将整个学术生命都投注于文学人类学, 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理路非常清晰,他早年是做原型 批评的,后来转向文学人类学。他的理念不仅非常前 沿,人类学知识也十分厚实,同时他一直是沿着中国 的线索在走,对中国古典经学的把握尤其精深,从文 学人类学视角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了深度“破译”,出 了一批很重要的著作。徐新建老师跟我一起是从贵州 出来的,他原来就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他本人的族 性是苗族,所以他扎根民族地区,对不同民族的文学 和文化关系进行专题研究。他长期从事多民族文学研 究,因此,由他来主持“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这 一国家重大课题可谓水到渠成。他从贵州调到川大, 但是其文学人类学研究依旧沿袭了他的心路历程、个 人经验和表达风格,比方说研究对象包括民族认同与 表述问题,民歌、民俗,少数民族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等自然在其视野范围,他在文学人类学方面的主张
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语境下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的特定关联;其次,文学人类 学的跨学科交叉视角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现实意义;再次,如何认识民族志的“真实性”,如何重估“大传统”与“小传
统”;最后,彭教授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评价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 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体系。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1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3)02-0001-07

万方数据
质。我当时对文学研究持有自己的看法,很自然地将 关注对象与某一具体地方、具体人群关联起来,考察 视野包括了口述的内容、身体的表达、图像的表征等 形式。我认为这些表述和再现方式与书写表达在某种 意义上说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对自我和生存 世界的表述,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基于以上考虑,我开 始把文学研究与民族学、人类学结合起来。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当时读外国文学读得蛮 辛苦,我们也曾经努力去读莎士比亚中的古英语和中 古英语,但是很难读懂。我对在贵州这样一个地方去 读莎士比亚的中古英语感到苦闷。尽管我的课程成绩 非常好,但是我的理想不是成为一名英语文学专家, 而是自觉地花大量时间去做那种“落地”的事情,这也 契合我的本性与爱好。我的这段经历对于我后来做文 学人类学非常有好处,毕竟知识从来就需要打通。我 在硕士期间就已经在权威刊物U,b国文学评论》发表 文章,现在回看这些早期的作品,有关人类学的思考 印记清晰可循。 邹、张:您刚才的阐述充分表明了个人学术志向 的选择(或者转向)与个人的语境遭遇有着紧密关 联,比方说,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涉猎人类 学,但那时候人类学在中国尚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 而您本来是学外国文学专业的,按照一般性的理解, 1980年代学习外国文学似乎前途更为明朗,出国的 机会也更多一些,但您最终还是选择了人类学,选择 关注文学的落地问题。有意味的是,您在还没有专业 做文学人类学的时候,就开始在文学研究内部羼入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您对古希腊文学和酒神 仪式的探寻与当时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流模式若即若 离,这种做法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外国文学研究还可 以这样做。 彭:你们的问题提醒了我,提示了我的研究路径 的转移其实在文学范畴之内也是有依据的,我当时在 读《理想国》、《诗学》、《荷马史诗》、《农作与日子》、《历 史》这些古希腊大师们的著作时,发现他们的表达事 实上非常讲究关系和谱系,比如说,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在论及悲剧时,都会提到酒神,他们并非是要讨 论酒神如何作为一个候补神被加入希腊12大神之中 去的,真正关心的是酒神仪式,那种仪式与戏剧的关 系。戏剧的来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仪式,所以如果 我们要去找它的源头,就必须了解仪式是什么,为什 么仪式可以成为戏剧,为什么仪式可以演化成后来圆 形剧场中间所表演的那个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