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六首)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卜辞释义之评析
第十二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卜辭釋義之評析東海中研所 白明玉一、前言1965年由李孝定先生編述成書的《甲骨文字集釋》(以下簡稱《集釋》)1,彙集了甲骨文發現半個世紀以來的考釋文字成果,是當代甲骨文考釋的集成之作。
《集釋》採資料蒐羅與品評意見並陳的撰述方式,先博采前賢眾說,繼而定以己見,《集釋》的按語是李孝定對考釋眾說的評析定論,也是全書的精華所在。
作為考釋文字的總集,《集釋》在研究方法上的,承繼前人對於對照法、偏旁分析法、歷史考證法的運用,加以融合,並且強調卜辭辭例對考釋文字的重要性,使甲骨文字的考釋由前人對「字形」的關注,過渡到「字用」的層面。
卜辭辭例既然是《集釋》評判諸說的立論依據,卜辭釋讀的正確性便格外重要。
《集釋》對卜辭的釋讀,是否站在材料的時空位置做觀察?或是受囿於卜辭材料的殘簡、前人眾說的侷限與後世文義的影響,而在釋義上誤釋誤判?此議題尚須深入的觀察。
本文以《集釋》的卜辭釋讀作為討論主題,首先闡述《集釋》運用卜辭辭例來評論眾說、糾舉錯誤的情形,呈現辭例與釋義的關連性;其次,列舉若干辭例釋讀待商確的字例,加以檢討,歸納問題癥結,評析《集釋》在卜辭釋讀上的優劣。
1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全八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出版,2004年六版)。
153二、《集釋》的優點:擅用卜辭辭例為立論依據以卜辭辭例為據,藉以糾正他說之誤、分別形似之字例,是《集釋》常見的判斷眾說之方法。
以為例,唐蘭曾將視為一字,《集釋》以兩字卜辭辭例的用法不同為立論依據,證明唐說之誤。
唐氏謂為一字之形變,說有可商。
……兩字在卜辭辭例又迥不相同,作」;一為用牲之法,其下多與牛羊連文,言「若干羊」,而」或「幾羊」之辭例,亦絶未見有以為」字應隸作「良」,在卜辭中均是作為人名與地名用。
如: 〈集10302〉正甲勿乎良 夫?〈集17527〉 帚良示 。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的甲骨文卜辞中。
它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种文字,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是对甲骨文的系统整理和研究,通过对照表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甲骨文的含义和用法。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甲骨文的基本概述。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起源于商朝晚期。
它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种文字,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的形态多样,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形式。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甲骨文的基本结构。
甲骨文的基本结构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四种类型。
象形字是通过图画来表示事物的字,指事字是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字,会意字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字的组合来表示事物的字,形声字是通过一个部首和一个声旁来表示事物的字。
这些基本结构构成了甲骨文的基本形态和用法。
三、甲骨文的常用字表。
甲骨文的常用字表是对甲骨文中常用的字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研究。
常用字表中包括了甲骨文中常见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通过对这些常用字的整理和分类,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甲骨文的使用规律和特点。
四、甲骨文的对照表。
甲骨文的对照表是对甲骨文中常见字的形态和含义进行整理和对照,以便于学习和研究。
通过对照表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甲骨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甲骨文的研究意义。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
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促进甲骨文的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 氏:“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 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第四讲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 二、许慎“六书”的具体内容 三、对“六书说”的评价
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有两种指称:
一指汉字的外部形式
即作为方块汉字书写方面的外在结构类型, 如 独体字、合体字中的左右,上下,内外,包围,半 包围等。
一指造字法意义上的汉字结构
“六书”的具体名目(细目)始见于汉代。班固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 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经学家郑众注《周礼·保氏》:列六书为:象形、会 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指出: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色。” 对许慎假借例字的分析: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造 创造新面目的汉字书写形体
字
为有声的词制定记录的符号
不是造字法 是造字法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应当怎样看待《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的论述呢? a.首先要肯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慎第一个
率先解释了六书的细目,并一一举了例字,这是非 常难能可贵的。这是对汉字史的重大贡献。前面讲 到,“六书”是对汉字结构的一种分类,把许慎对 六书的解释放在一起来研究,就超出了对汉字结构 的分类,而涉及到了汉字发展的问题了。象形、指 事是造字的基础,是较早造出来的字;会意、形声 是在此基础上造出来的字,是后造的字,这不就是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吗?许慎在其它地方也谈到了汉 字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所以说,(六书的实质 是:)许慎所奠定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的结构的 理论,是关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甲骨文的特点及发展变化
甲骨文的特點及發展變化7‧5‧1 甲骨文字與六書問題六書,是漢代學者根據對小篆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一種文字理論,它把古人造字方法歸結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
班固《漢書‧藝文志》,鄭眾《周禮‧保氏》注都提到六書問題,但只是排列名稱,並沒有作理論上的說明。
許慎《說文‧敘》則對六書的內涵作了扼要的分析。
三家所謂六書的名稱與排列的次序也各有不同: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鄭眾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慎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論名稱,以許說為勝,論次序,則是班說為優。
許慎以後,「六書」使成了中國文字學的基礎理論,分析字形,總離不開它。
甲骨文出土後,很自然地產生了六書理論是否適用於甲骨文的問題。
劉鶚在《鐵雲藏龜序》裡曾十分感慨地說:「以六書之恉推求鐘鼎多不合,再以鐘鼎體勢推求龜版之文又多不合,蓋去古愈遠愈難推求耳。
」他是用小篆「推」金文,(即所謂鐘鼎),又用金文去「推」甲骨文,推來推去只覺得「不合」、「又多不合」。
羅振玉、王國維不是採取「推」(實即套)的辦法,而是運用六書理論來分析甲骨文,結果認出許多與《說文》形體不同的字。
羅、王之後,許多學者也運用六書理論分析偏旁結構,考釋出不少新字。
從實例來看,六書理論對甲骨文基本上還是適用的,對於分析和考釋甲骨文還是有用的。
這是因為小篆畢竟是由商周文字演變而來的,承先啟後,有形體結構上的局部變化,並不牽涉到文字性質和發展階段的根本問題。
從字形結構分析,甲骨文字也大體上不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結構方式。
甲骨文裡確實還保存首許多象形字,有些字還帶有圖畫的性質。
「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如光看小篆,似還不太貼切,但一看甲骨文以及古金文便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了。
這八個字乃是對象形字的很好的概括。
如「象」,小篆作(參見《說文》459下右),甲骨文寫作《前編》3.31‧3 《後編下》5.11 《乙編》960又如「鹿」,小篆作(參見《說文》470上右),甲骨文寫作《佚》383 《甲編》2941 《甲編》1395 《甲編》265像這類的字不乏其例。
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和金文一、甲骨文甲骨文及其分期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
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
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而且数量最为繁多。
甲是龟甲,有龟腹甲、龟背甲,腹甲较多,背甲较少。
骨是兽骨,主要是牛骨,也可能有少量的马骨、猪骨、鹿骨、虎骨及象骨。
骨多用肩肿骨,间有肋骨和距骨。
也有少量的牛头骨、鹿头骨和人头骨刻辞。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
占卜后便记录下来。
记录有写有刻,于甲骨之上或用朱书,亦有墨书;有的先写后刻,有的不写而直接刻写;还有的将文字涂以朱砂或涂墨;也有的镶嵌松绿石,这就是所谓卜辞。
甲骨文绝大多数皆为卜辞,间或也有与占卜有关的一些记事文字。
甲骨学是以这种甲骨文字为研究对象未对甲骨文字本身,并进而对商代的社会历史各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甲骨文出上在河南安阳殷虚以及附近地区,其中以小屯村出土为最多。
在附近的侯家庄、大司空村、铁路苗圃、后岗、四盘磨、高楼庄等地也出土过几片乃至几十片。
甲骨文是商代后半期,也就是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约公元前1395—1122 年)间商朝后半期所谓殷代的遗物。
甲骨文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时期。
目前各家的分期方法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意见。
普通仍以五期分期法为妥,即第一期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甲骨文中的卜辞《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册,简也,典从册,在艹上,象两手供俸之形。
《墨子·鲁问》有“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
”甲骨文并非商代的典册,亦非竹帛金石的文字,乃是占卜及与占卜有关或者偶然的记事文字。
商代占卜所用大龟为南海种。
腹甲整用,背甲则中剖用之。
还有的改造成长圆形,中间有孔可以穿起。
用甲骨时切去骨臼的突头,再将骨脊剖平、整治后的甲骨占卜时,即在其背面,个别胛骨在正面进行有规律的钻凿,先凿一长槽,旁边再钻一略小的圆穴。
甲骨文字对照表
甲骨文字对照表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主要刻在甲骨或龟壳上,已经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为您提供甲骨文字对照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甲骨文。
一、甲骨文字的基本概述甲骨文字是以简洁的线条和图形来表达含义的。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象形文字,即直接以图像形状来表示字义;另一类是指事文字,即通过线条的组合来表达字义。
甲骨文字的结构和形状各异,包括横画、竖画、点画和曲画等,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特征。
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字和其对应的现代汉字的对照表,以方便大家学习和理解甲骨文的含义:1. 人:甲骨文中的人形图像与现代汉字“人”相似,表示人类。
2. 日:甲骨文中的日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日”相似,表示太阳或日期。
3. 月:甲骨文中的月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月”相似,表示月亮或月份。
4. 山:甲骨文中的山形图像与现代汉字“山”相似,表示山脉或山岳。
5. 水:甲骨文中的水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水”相似,表示水流或水域。
6. 木:甲骨文中的木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木”相似,表示树木或木质材料。
7. 火:甲骨文中的火形图像与现代汉字“火”相似,表示火焰或火灾。
此外,甲骨文字对照表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字形和含义。
通过学习这些甲骨文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三、甲骨文字的意义和价值1. 文化传承: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甲骨文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宗教、农业等。
2. 考古价值:甲骨文是中国考古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揭示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 教育意义:学习甲骨文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和文化背景。
同时,学习甲骨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试析甲骨文中的“六书”
的扩 大 。不 论 怎 样 变 化 . 些 所 指 都 与 原 始 所 指 , “ 这 即 脖
符号 来 代表 月 亮 , 不是 其它 符 号 呢 ?经 研究 发 现 , 有 而 所
这 些 月 亮 的 代 名 词 或 是 根 据 月 亮 的 颜 色 形 状 命 名 .或 是
子 ” 个 概 念 有 着 各 种 关 联 , 都 存 在 理 据 , 可 能 出 现 这 即 不
是 许 慎 《 文 解 字 》 理 论 基 础 。 本 文 应 用 六 书 理 论 举 例 说 的 来 分 析 甲 骨 文 . 并 证 明 汉 代 出现 的 六 书 适 用殷 商 时 代 的 甲骨 文 。
关 键 词 :六 书 甲 骨 文 许 慎
兽 之 形 , 鬼 物 之 形 , 器 用 之 形 , 服 饰 之 形 , 象 形 有 有 有 是
冰镜 、 宫 、 桂 、 鉴 、 盆 、 轮 等 。 什 么会 出现 这些 桂 月 明 金 玉 为
( ) 人 物 或 人 物 器 官 的 。 口 , 人 嘴 。 耳 , 人 一 表 甘 像 像 耳。 子 , 婴 儿 . 字 的 人 抓 住 了 婴 儿 头 大 、 臂 常 常 像 造 两 女 , 代 妇 女 地 位 低 , 以 古 所 摆 动 、 部不 发 达 的 特 点 。 腿
老 文 字 — — 甲 骨 文 中象 形 字 占 多 数 。 郑 樵 在其 《 书 略 ・ 书序 》 六 六 中说 : … … 六 书 者 也 , “ 象 形 为本 。 … ~ 曰象 形 , 象形 之别 有 十种 : 天 物 之形 , … 而 有 有 山 J 之 形 , 井 邑 之 形 . 草 木 之 形 , 人 物 之 形 , 鸟 I l 有 有 有 有
字 之 初 , 先 取 材 于 自 己 . 自 己 各 个 组 成 部 分 “ 形 造 首 对 取
甲骨文字与“六书”
甲骨文字与“六书”作者:周娟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9期“六书”是根据文字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表示六种字的一种汉字结构规律。
甲骨文出土后,许多学者运用“六书”理论分析甲骨文。
事实证明,六书理论之于甲骨文,有合有不合,我们要运用六书来分析、考释甲骨文,但不能用六书生搬硬套。
汉字的结构规律,前人总结有所谓“六书”。
并非先有“六书”然后依此造字。
造字是自发性的,直至普遍应用后,才归纳出六条规律。
“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最早的目录学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在《七略》中提到“六书”细目,其次序是:象形、象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之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注》都提到六书问题,但也只是排列名称,并未做理论上的说明。
许慎《说文解字》则对六书的内涵做了扼要的分析。
三家所谓“六书”的名称与排列的次序也有不同。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以后,“六书”便成了中国文字的基础理论,分析字形,总离不开它。
甲骨文出土后,很自然地产生了“六书”理论是否适用于甲骨文的问题。
今依“六书”的理论看一看甲骨文中是否都已具备。
一、象形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甲骨文中保存着许多象形字,但已不是纯粹的图画性质,已逐渐线条化、符号化了。
今观甲骨文字的象形字,(日)、(月)等取天象,(木)、(禾)等象植物枝干,(刀)、(女)象征人体,(羊)、(鹿)取动物。
这些字是以简略的线条形象地勾勒出客观实物的主要特征,或象全形,或仅以部分代表其全体,加以强调,使之与其他的象形字相区别。
第一节 商代甲骨文
3.字形未定,异体繁多
(1)构件不同
坠 沉
渔
(2)形体方向、构件位置不同
女
何 荷
羌
降
史 龟
奚
(4)笔画、构件多寡不同
犬 焚
田 甲
宾
(5)其他繁简不一的情况
子
克
獸
4异字同形
如:入字通作 ,下字常作 ,下字偶 可作 ,便与入字同形。《乙》4549片有对 贞的两辞:“乙酉卜,侑岁于下乙?”“下 乙”一作 ,另一作 ,这是下作 的有力 佐证。
癸酉卜, 贞:旬亡祸? 王二曰亡。王占曰:俞有祟、 有痡。五日丁丑,王嫔中丁, 厥坠宕阜。十月。 癸巳卜, 贞:旬亡祸? 王占曰:乃兹有祟,若称。 甲午,王往逐兕,臣车马, 御王车,子央亦坠。
癸未卜, 贞:旬亡祸? 王占曰:往,乃兹有 祟。· · · 曰戊子,子死。
癸酉卜, 贞:旬亡祸? 王二曰:亡。王占曰: 俞,有祟、有痡。五日 丁丑,王嫔中丁,厥坠 宕阜。十月。
妇好,是商王武丁3个法定的配偶之一 ,即祖 己引的母亲。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 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 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 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 是叫“好”,“妇”是指嫁到商王室的异姓妇女。 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 “妇好”事迹未见于史书,却有大量“记载妇 好带兵征伐、怀孕分娩、疾病及祭祀等事”的甲骨 留存于世。當時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 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 “母辛”、“后母辛”,。
关于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归纳起来至少有1894 年、1898年、1899年、1998- 1899年之间、1900 年等几种说法。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大家提到的有 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 在各种说法中,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大家说得 最多的。甲骨文的年代一般认为是1899年。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小学一年级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小学一年级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个、八、入、大、天、人、火、文、六、七、儿、九、并无、口、日、中、了、子、门、月、不、上开、四、五、目、耳、头、米、见到、黑、田、电、也、长、山、出、飞、马、鸟、云、公、车、牛、羊、小、少、巾、牙、尺、毛、卜、又、心、风、力、手、水、广、升、足、走、方、半、巴、业、本、平、书、自、已、东、西、回、片、皮、生、里、果、几、用、鱼、今、正、雨、两、瓜、衣、去、年、左、右、万、百、丁、魏、冬、说道、友、话、春、朋、低、你、蓝、们、花掉、白、草、爷、和亲、节、的、岁、行、和古、处、声、言、多、忙碌、洗脸、真、认、父、扫、母、爸、写、全、完、关、家、看、笑、着、兴、画、会、妈、合、奶、放、午、收、女、气、太、早、去、亮、和、李、语、秀、千、香、听、远、唱、定、连、向、以、更、后、意、主、总、先、起至、干活、清、赶着、天量、同、专、工、才、级、队、蚂、蚁、前、房、空、网、诗、徐、林、闭合、童、公、就是、我、朵、叶、美、机、她、过、他、时、送来、使、吗、往、吧、得、虫、很、河、识字(一)1、一回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2、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3、沙播发报纸台灯电视晚上送来果苦笑也4、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响课真身体课文1、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2、对说道就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3、排中游流唱两岸树苗绿江南4、哪座房江边暗青门窗香屋必须们5、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6、静夜床光握头盼高故乡7、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8、阳像是金野更面短晚晨扎入谁9、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10、比尾巴长把猴吉鼠施明德最公鸭识字(二)1、徐猫杏桃苹白边多太少群颗堆上2、商场包奶牙巾笔尺作业本东西3、菜园豆角萝卜心又捉住爱好者藏嘴越风4、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课文11、想告诉路能走北京城安广升旗12、点数清彩飞落下空问回去请问方13、平搭间这些都住呢啊没很14、自己吧您拎吗浅学可以那景美15、次瓜燕什么样得再可仔细兴现16、打听生旁种许格外媚呀每言语17、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18、摆布熊慢怎饭班拎正礼物今19、孩让起玩往觉烧知道化20、捅所造八十比涅结年直颤抖束丽(共个字)提示信息:1.“认会”就是反复指认,会认为止;2. 每天认得一课的生字,每字必须口头组一个词,并挑选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完备的话;3. 请各位家长坚持辅导,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见字甲骨文字体
之:止:只:保:贝:人:匕:比:并:及:刀:刃:大:小:多:少:上:下:耳:口:目:鼻舌:山:石:土:木:禾:米:竹:日:月:星:辰:风:云:兵:戈:武:公:六:七:八:九:十:左:又:后:门:户:向:东:南:西:北:白:火:合:即:既:甲:乙:丙:丁:伐:旦:昏:正:甘:旨:
不:步:才:采:仓:长:朝:车:齿:虫:丑:出:初:刍:吹:此:弟:冬:对:儿:而:非:分:丰:夫:男:女:奴:母:伏:父:妇:甘:各:弓:宫:果:好:何:乎:化:疾:家:见:今:来:老:雷:立:买:眉:每:面:民:皿:莫:年:宁:牛:朋:齐:其:骑:企:千:丘:秋:曲:取:肉:如:射:涉:身:生:
省:食:矢:示:室:首:书:戍:束:丝:死:宿:岁:贪:天:万:亡:网:望:为:尾:未:文:闻:问:我:午:舞:勿:戊:物:夕:习:先:乡:心:辛:析:新:行:休:戌:血:旬:言:央:阳:衣:以:亦:因:饮:永:用:由:友:羽:雨:玉:元:曰:岳:晕:者:直:址:至:众:舟:周:朱:昼:追:子:祖:
尊:。
汉字-六书分析
汉字-六书分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初:会意。
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首。
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
本义:上衣)婚(形声。
字从女,从昏,昏亦声。
古时婚字为昏,即女子出嫁要在黄昏时,明月照路,犹如走着光明幸福之路,是吉祥的;在古代多是夜里娶亲的。
“昏”意为“日落西方地平线”、“暮色”。
“女”指新娘。
“女”和“昏”联合起来表示“新娘像太阳下山回家一样回归自己的家(夫家、妇家)”本义:〈动〉嫁。
莫(会意。
甲骨文字形。
从日,从茻( mǎng)。
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
是“暮”的本字。
本义:日落时)走)会意。
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
合起来表示人在跑。
本义:跑。
而象形。
小篆字形,象胡须形。
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
“而”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颊毛) 同本义而,颊毛也。
——东汉·许慎《说文》即会意。
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
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阳 .形声。
从阜,#91;(yáng)声。
从阜,与山有关。
本义:山南水北节形声。
从竹,即声。
本义:竹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郡 (形声。
从邑,君声。
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
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甘 (会意兼指事。
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
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
本义:味美)斤 .象形。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
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比形声。
从二匕,匕亦声。
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解释。
“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
“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美”。
引申义为“等列”、“同美”。
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戒会意。
甲骨文的“戒”字中间是一把长戈,左右两侧是两只手,合起来像两只手紧握长戈,以防来敌。
关于六书举例子
关于六书举例子【篇一:关于六书举例子】古人把相关信息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举例如下:1.象形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人(甲骨文)月(金文)2.指事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上(甲骨文)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小篆)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从(甲骨文)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古人把相关信息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举例如下:1.象形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人(甲骨文)月(金文)2.指事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上(甲骨文)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小篆)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从(甲骨文)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相(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
六书的形体构造
鸟
鱼
马
鹿
目
牛
羊
页
果
州
瓜
又如 :
人
女
目
牛犬止首来自自齿 鼎 水鬲
甗
壶
爵
山
B、分类:
全体象形: 象形字表示的是所象之物的全体之形。如 “日”“月”“贝” 省体象形: 象形字只表示所象之物的一部分。如 “牛”“羊”等。 合体象形: 有些象形字,所象之物难以单独画出来,或画 出来难以辨认,于是就把相关部分也画出来加以 衬托。如“果”“洲”
关于形符: ①表本义。 例:辉:“光也,从光,军声。” ②表类属。 例:璧:“瑞玉环也,从玉,辟声。”
关于声符: 声符表音并不能做到十分准确 ①标音作用的减弱: 例: 绽—定 玷—占 臀—殿 鲁迅《门外门谈》:“现在还有谁读滑为骨,读海为每 呢?” 周有光统计《新华字典》的正字,形声字有效标音率为 39%
①形转说:从字的外形考察,以与部首字可以互训的形声字
为转注。即注重两字字形的关联来解释转注。 代表人物 南唐· 徐锴、清· 江声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江、河可以同谓之水,水不可 同谓之江、河;松、柏可以同谓之木,木不可同谓之松、
柏。”他们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的部首,而
《说文》在每一部首下的“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同意相 受”。例如“考”属“老”部(考的意符是“老”)即受意 于“老”,意思相近,可以互相解释。“松”、“柏”属 “木”部,即受意于“木”。这实际上是把《说文》同部首
注也……何谓建类一首?类,谓声类,首,为语基 (“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考、老同在幽部,
其义相互容受,其音小变,案形体,成别枝;审语言,
同本株,虽制殊文,其实公族也。”
甲骨文中的假借字
甲骨文中的假借字假借是“六书”之一,“六书”一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被列为教养国子的“六艺”之一。
先秦文献中许多关于文字的说解,如《左传》的“止戈为武”、“反正为乏”,《韩非子·五蠹》的“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等,都可证明当时已有文字学的研究,“六书”可能是那时就出现的理论。
但到西汉末年之后,才出现了对其进行的详细的阐释。
刘歆的《七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六书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的命名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更对每一条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正式建立了完整的六书理论,这一理论在之后的文字学研究中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书理论是以小篆和古籀文字为基础建立的,用此一理论来分析年代上更早的甲骨文,想必会对整个文字系统的发展情况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假借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
陈梦家先生说:“象形、假借、形声,并不是三种预设的造字法则,只是文字发展的三个过程。
”①是很有道理的。
假借的产生可能早于殷代,但限于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所以以甲骨文为材料的假借研究姑且可看做假借的溯源,反之,假借的探源又可对早期汉语和汉字的发展演变有所助力。
一、假借研究概况从许说奠定六书理论基础开始,历代学者的研究就不曾间断过。
关于假借的研究,宋元明时期有徐锴、郑樵、代侗等,清代有戴震、段玉裁、朱骏声、王筠、王引之、孙诒让等,现代有马叙伦、唐兰、杨五铭、裘锡圭、蒋礼鸿、王宁、刘又辛等,都对假借的理论进行过自己的分析和阐发。
学者对于甲骨文中的假借字,进行过一些字数、字频的统计,以及用字情况的分析等。
比如姚孝遂先生在以《殷虚书契菁华》第一页武定时期的卜辞为材料分析了每个字究竟是用为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统计出的23个字中,假借字为17个,占74%,结论是所有的甲骨卜辞中假借字“大体上都是这个比例”②。
甲骨文数字1到26的写法
甲骨文数字1到26的写法
甲骨文是古中国的字母文字,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十六世纪。
古人们用它记录历史,把它印制在陶器上,以保存古老的文明记忆。
甲骨文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它的应用如今仍然广泛。
甲骨文有26个基本字符,从“一”到“十六”,再到“廿一”到“廿六”。
这些字符代表着古人们用来表达数字的概念。
一到十六代表着十进制系统中的数字1至16,而廿一至廿六代表着1至6。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甲骨文的字符一号。
一号甲骨文的字符形态是一个直立的人状图形,象征着人,表示“一”。
而甲骨文的二号字符是一个半叉状的人状图形,代表一个动作,表示“二”。
三号字符是一个杠状形状,表示工具,表示“三”。
从四到十六号,甲骨文的字符都代表各种物件或概念,可以贴切地象征着数字。
廿一到廿六号字符则比较复杂,它们是由上面的1-16号字符构成的,每一部分都代表一个数字,廿一代表着十七,廿二代表着十八,以此类推,最后的廿六号字符代表着二十六。
甲骨文的字符在数字的表示方式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也促进了古人们建立起更复杂的数值系统,有利于他们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甲骨文数字1到26的写法也为古代科技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甲骨文字符是古代文明所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符号,它极大地影响了古人对数字的理解和概念,他们用甲骨文字符来记录、传播和记忆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进一步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如今,甲骨文数字仍然广泛使用,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从而使古
代文明的智慧永存。
坐跪通釋——從甲骨文、金文的一些象形文字説古人的坐
坐跪通釋從甲骨文㊁金文的一些象形文字説古人的坐沈文倬内容提要 ‘儀禮“中的坐㊁拜等儀節以及相關的跪的動作,甚難釐清,而甲骨文㊁金文中的許多象形文字則對我們系統地梳理坐㊁跪等在古代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動作大有助益㊂衹有弄懂古人坐㊁跪㊁拜的動作形狀以及它們的區别和相互關係,才能對‘儀禮“記載的動作順序以及相關的文化現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㊂關鍵詞 古禮節 ‘儀禮“ 跪 坐 拜古人的坐,古文字中似尚無專用字發現㊂小篆的 ,在‘説文“裏隸‘土部“,訓止也,从畱省,从土㊂ 從字的結構上看,不像是坐的本字,段注云: 引申爲席地而坐㊂ ①孫詒讓曰: 坐本訓止,引申之,凡坐地坐席並謂之坐㊂ ‘説文“又附有 ,古文,但 坐 不應以兩人對坐爲特徵來表意,故此字恐亦屬於錢大昕所説的晚周 古文别體 ㊂在甲骨文㊁金文的許多象形字裏,作爲其字的一個偏旁,有近似今人跪的形狀,繁複一些如,簡單一些如,羅振玉等均釋爲人的跽形,也有人釋爲跪形㊂關於坐㊁跪㊁跽等字的區别,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㊁朱駿聲等雖已作了詳盡的剖析,但缺乏實物材料的印證,仍不免有所曲解,而羅氏等人釋㊁爲跽形,如果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來全面考核,也許能糾正謬誤,作成定説;可是由於既没有具體的指陳,更未作綜合性的探討,即使本來可能解決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㊂爲此,本文試就這些方面的論述,作進一步的考釋㊂在殷代的鼎彝銘文中有如下這些字:(‘父辛卣“) (‘且戊卣“) (‘觚“) (‘子(圖)卣“)① 清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經韻樓原刻本,1988年,687頁㊂(‘戈爵“)(‘觚“)(‘且丁斝“)(‘卣“)①雖都難以辨識,但其爲一人或二人跽着(或跪着)有所作爲之狀是宛然可見的㊂在甲骨文和周代鼎彝銘文的一些可辨識的字裏,其形狀所顯示的意義尚可理解,試檢幾文加以推斷:(‘前“六㊃三)(‘前“七㊃三一)(‘前“七㊃一六)(‘前“四㊃一八)(‘大祝禽鼎“)羅振玉氏釋云:从,象下拜形㊂ ②商承祚先生釋云:其作者,殆亦視之變體,象跽於神前而灌酒也㊂ ③郭沫若先生釋云: 祝象跪而有所禱告㊂ ④祝是祭祀中的祝官,代祭主向神申告和代神向祭主嘏福的,察其字形,實是跪(或跽)而申告或降福,這是主要意義;二者都通過灌酒和拜來表達,這是派生的意義㊂‘儀禮㊃少牢饋食禮“陰厭節云: 主人西面,祝在左,主人再拜稽首,祝祝曰 主人又再拜稽首㊂ 此乃代祭主申告㊂又,命祝致嘏節云: 尸執以命祝㊂卒命祝,祝受以東,北面於户西,以嘏于主人曰 主人坐奠爵,興,再拜稽首,興,受黍㊂ 此乃代尸(神)降福㊂申告時祭主與主並西面,主人再拜稽首不言興,見跪亦坐祝;嘏福主人再拜稽首後言興,見祝亦立嘏㊂祝字側重在向神申告,故字形象跪㊂古人没有桌子,祭品放在地上,祭主和祝官都兩膝着地就物而動作,故其字形象跽形,而其特徵表意則在與神交接,即主要意義在於跽祝㊂甲骨文有:(‘前“六㊃一四)(‘後“下㊃一一)羅釋云: 象兩手執事形㊂ 着重在以兩手表意,所以小篆省變作,‘説文“訓 持也,象手有所丮據也 ,僅僅以手來表意了㊂從其字所象的全形來看,實是跽的執事㊂而從甲骨文到小篆,是在這一意義下嬗變的,不應如羅釋所説篆文作,誤㊂ 從這個字衍伸出去,如:(‘前“六㊃一五㊁一六)①②③④併見‘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至十五㊂以下簡稱 羅釋 ,見‘增訂殷墟書契考釋“卷中,以下簡稱卷中㊂以下簡稱 商釋 ,見‘殷墟文字類編“第一㊂以下簡稱 郭釋 ,見‘甲骨文字研究㊃釋祖妣“㊂又如:(‘父辛簋“)小篆有,‘説文㊃丮部“云: 穜也㊂从丮(丮字據段注補)坴,丮持穜之㊂ 這是樹藝的藝字㊂商釋云: 此象手持木之形,殆即字㊂石鼓作,尚存古意,逮至許書,形益失矣㊂其从與木同,蓋之言不專謂木也㊂‘詩㊃小雅“ 我黍稷 一樣㊂種木與種黍稷一樣,故均稱爲,其全形象人跽着種植木於土,也着重在以兩手表意㊂所以到小篆省變作丮了㊂ 再如‘前“六㊃二九㊁五三,郭釋云: 疑即工字,古工功攻本係一字,‘詩“ 肇敏戎功 ,‘齊侯鎛鐘“作 肇敏于戎攻 ,‘不敦“作 肇敏于戎工 ㊂作作者,當亦攻伐或攻作之攻,又有从口作者,當係一字,金文之‘子圖卣“亦然㊂亦有从手作者,其一作㊂又其一作,要當爲一字㊂ 周以後人之作工者,當即若形之變㊂此事與壬字之變遷,恰成互異㊂卜辭及殷彝壬字作工,與周金之工字形近;而周金壬字通作,‘鬲攸从鼎“更作,此與形僅在空筆作與肥筆作之差異而已㊂ 工壬古當爲一字,字乃器物之象形,蓋古錐鑚之類,兩端作鏃而付柄於中,以備運作,使爲之柄者,必易朽之物,則此器除於此圖形文字外,其原物恐已無再見於世之日㊂ 蓋壬本工作之器,而工乃工作之事,形上之事,必借形下之器以爲表徵,故工之初文必係等形,尚未脱圖畫之畛域㊂逮後壬器廢,而等省作,或竟省作,故讀爲工音而原義具失,固而攻諸字,化而爲形聲㊂ (‘甲骨文字研究“初版上册‘釋工“)按郭釋爲工之初文,信而有徵㊂而其字實象人跪着工作,即跪着運使壬器,具體的事物轉化爲抽象的意義,遂成爲工作之工字㊂甲骨文又省作㊁(‘前“六㊃一七),‘毛公鼎“作,就器工作,器大則立,器小則跪,各由其便,故字形所象有異㊂而工作用手,着重在以手表意,故其字又嬗變作作(字旁加又,亦猶此意)㊂到小篆裏就省變作从丮而成爲了㊂上列諸文,從其全形來看,除其特徵部分表現各自不同意義之外,都有跽形這共同部分㊂此外,如:‘丁未角“‘戈丮簋“‘ 史甗“‘佚“七七九象人跽而執戈,也有立着的,着重在以手執戈以表意㊂又如:‘ 鼎“‘丁 鼎“‘ 簋“象人跽而執玉,也有立着的,着重在以手執玉以表意㊂這些字都是象人跽而有所作爲,也有立着的;發展到小篆,就省變作从丮,僅僅以象手來表意了㊂人字本有象立形,但甲骨文中也有象跽形的,如㊁(‘前“五㊃一八㊁三九)㊂有些字即以象跽形的人字作偏旁㊂如(‘鐵“八㊃一)㊁(‘前“四㊃八)㊂羅釋云: 此象以按跽人,與印(从从)同意 (卷中),即小篆之㊂而㊁(‘前“五㊃一七㊁六㊃五,金文多作)㊁㊁(‘前“七㊃一八㊁八㊃十,金文‘夭尊“㊁‘大鼎“同)均象人跽而就食形,就食爲即,食已爲既㊂㊁(‘前“一㊃四四㊁一㊃四九,金文‘父辛卣“㊁‘矢尊“同),羅釋云: 从亼人,集衆人而命令之,故古令與命爲一字一誼 (卷中)㊂㊁(‘前“四㊃四㊁十五,金文‘公違簋“㊁‘色尊“同)㊂羅釋云: 象人跽形,邑爲人所居,故从口从人㊂ (卷中)合二跽人形即爲(‘餘“二),羅釋云: 从二人相嚮,鄉字从此,亦从,知即矣㊂此爲嚮背之嚮字,卯象二人相向,猶北象二人相背㊂ 由此孳乳,㊁(‘前“四㊃二一㊁二二),金文‘仲爯簋“㊁‘伯者父簋“亦有作),羅釋云: 皆象饗食賓主相嚮之狀,即饗字也㊂ 此本相對而食,食具放在地上,食時必跽,故作跽形㊂貴族禮儀中的饗食,賓主東西行禮,雖非共席,實亦跽而相嚮的㊂在朝廷,王饗群臣(卿大夫)爲重要典禮;在地方,鄉黨飲射爲最大典禮㊂所以公卿之卿㊁鄉黨之鄉㊁都是饗食之饗的引申之義㊂至於公卿之卿,羅釋云: ‘白虎通“言 卿之言嚮也 ,爲人所歸嚮,始悟公卿之卿與饗食之饗古爲一字㊂ 羅釋以饗㊁卿㊁鄉爲一字是正確的㊂這些跽形,在小篆裏都變作了,許書概釋爲卪㊂羅釋云: 凡許書所謂卪字,考之卜辭及古金文,皆作,象人跽形㊂女字在甲骨文㊁金文亦象跽形,如㊁(‘前“四㊃二五㊁八㊃九)㊁(‘婦卣“)㊂如果以(母)字 象人乳形 表意來推比,女字一方面象人跽形,而其特徵表意亦在上部㊂但女字區别於男字的从力田(,從商釋),正反映當時社會生産的主要擔當者是男子,女子以家居勞作爲主,是以象跽形爲特徵的㊂還有個字(‘後“下㊃一二),羅釋云: 此象人散髮就皿灑面之狀㊂魯伯愈父匜作,亦象人就皿水擢髮形㊂今隸作,从廾,與卜辭从同意,尚存古文遺意矣㊂ (卷中)此字的特徵表意雖着重在以手洗髮,但從所象全形來看,也象人之跽;而卜辭所從頁,雖着重象頭部和頭髮之形,也附帶象人之跽形㊂古文字中象人的跽形的字很多,諸家考釋都已指明,毋須再作更詳備的引證㊂由上述已能看出:這些象形字的象跽,固然不一定是其字的特徵表意部分,而往往是所象全形的從屬部分,但跽狀部分爲許多字所共有㊂故此,這就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承認象形字是反映古代社會的事物情狀的話,那末古代人們生活中這種跽(跪)動作爲什麼具有普遍性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似先應弄清楚㊁等形既是象人的跪或跽,那末跪和跽的區别何在它們與坐的關係怎樣?與立和拜的關係又怎樣?從這些關係裏探索古人生活中這個跪的動作究竟具有什麼意義爲論述方便,先説坐㊂古人不使用凳子,這坐即指席地而坐,在堂室中地上鋪有席子,則坐在席上;不鋪席子處,則坐在地上㊂關於坐的形狀,江永云: 兩膝著席而坐於足㊂ (‘鄉黨圖考“)段玉裁云: 厀著於席,下其㊂ 朱駿聲云: 膝其席而下其臀曰坐㊂‘釋名㊃釋形體“云: 腳,卻也㊂以其坐時卻在後也㊂ 就是兩膝着地,腳卻在身後,臀加於踵的樣子㊂這種坐法,‘説文“稱之爲凥㊂‘几部“云: 凥,処也㊂从尸几,尸得几而止也㊂‘孝經“曰: 仲尼凥 ,凥,謂閒居如此㊂ (今本凥作居,処作處,依段改)段氏 坐 字注: ‘小雅“ 不遑啓処 ,傳曰: 啓,跪;處,居也㊂ 古謂跪爲啓,謂坐爲凥爲處㊂ 不遑啓処 是‘小雅㊃四牡“文,‘采薇“㊁‘出車“二詩均有 不遑啓居 句,可見処即是居,而凥処即是坐㊂‘説文“所引‘孝經“見‘開宗明義“章,其文爲: 仲尼居,曾子侍㊂子曰 曾子避席曰 子曰: 復坐,吾語汝㊂ 這種格式,亦見於‘禮記㊃仲尼燕居“: 仲尼燕居,子張㊁子貢㊁言遊侍㊂ 子曰: 居,女三人者,吾語女禮㊂ (鄭注: 居女三人者,女三人且坐也㊂使之坐,凡與尊者言,更端則起㊂ )‘禮記㊃樂記“云: 賓牟賈侍坐於孔子 賓牟賈起,免席而請 ,子曰: 居!吾語女㊂ ‘孟子㊃公孫醜下“: 孟子去齊,宿於晝,有欲爲王留行者㊂坐而言 曰: 坐,我明語子㊂ 可見,這是當時師弟(或後進對尊長)問難的一般情況㊂侍本可作侍坐解,亦可作侍立解㊂但在以上引文所述的這種場合下,侍是指侍坐㊂不僅‘樂記“明言 賓牟賈侍坐 ,‘禮記㊃曲禮上“亦有 侍坐於先生 , 侍坐於長者 ;此外,‘禮記㊃少儀“有 侍坐於君子 ,‘禮記㊃哀公問“有 孔子侍坐於哀公 ,‘儀禮㊃士相見禮“有 凡侍坐于君子 等等均可類比㊂往往是:師弟二人對作,弟子起立請業(所謂 更端則起 ),師讓其坐,於是詳爲講述㊂這就是弟子的侍坐㊂侍即侍坐,上述 居,吾語女 的居和 仲尼居 的居都是指坐㊂居字本來釋尸(即人)得几而止㊂在‘儀禮“裏,几是優禮尊者,用的機會較少,但這是禮儀上分别等級,自然有此限制;在一般的主客對坐,几作憑倚用,使用的機會自應較多,燕居㊁閒居顯然是憑几而坐㊂‘爾雅㊃釋詁“云: 妥㊁安,止也㊂ 妥㊁安,坐也㊂ ‘説文“坐訓止,段玉裁以爲 ‘爾雅“妥安坐止四字互訓㊂ ‘儀禮“的‘士虞禮“㊁‘特牲饋食禮“㊁‘少牢饋食禮“都有妥尸節㊂鄭注: 妥,安坐也㊂ 拜妥尸,拜之使安坐也㊂ 憑几的坐,自是安坐㊂有人(如郝懿行㊁孫詒讓)認爲這安坐是相對跪的危坐而言,其實不然㊂坐本身也應有謹飭和鬆散兩種㊂鄭玄‘禮記“注: 退朝而居曰燕居 就是平時(包括師生問難)的憑几而坐㊂飲酒禮(‘鄉飲“㊁‘鄉射“㊁‘燕禮“㊁‘大射“同)正禮畢有 請安於賓 ,然後脱屨坐燕,就是鬆散的安坐,正如‘釋名㊃釋姿容“所云: 坐,挫也,骨節挫屈也㊂ 但在行禮時的坐,則較爲謹飭,如賈誼‘新書㊃容經“坐容節云: 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㊂ 所謂 經立 ,即同篇立容節所云: 端股整足,體不揺肘,曰經立㊂ 這雖是坐,但股足身軀都謹飭,與鬆散的安坐有所不同㊂然而這僅表現在體態容儀上,至於坐的形狀並無兩樣㊂因此,安坐是對謹飭的坐而言,而不是對危坐而言㊂前人既有這樣的混淆,則在此不避煩瑣,嚴加區别㊂而既已澄清,則下文談到坐時,衹是指膝着於席(地),下其臀着踵的動作,而不再作謹飭和鬆散之區分㊂次説跽和跪㊂‘説文㊃足部“云: 跽,長跪也㊂ 跪,拜也㊂ 按照‘説文㊃手部“ ,手至地(段改地爲手)也 來看,則跪訓爲拜有可疑之處㊂段注云: 拜與跪二事,不當一之,疑當云所以拜也㊂ 他的懷疑是對的,但加 所以 二字仍不能疏通,下文再予論説㊂跽訓 長跪 ,段氏亦以爲有誤,改爲 長跽 ,他説: 長跽乃古語,長俗作,人安坐則形弛,小跪聳體若加長焉,故曰長跽㊂ ‘小雅“毛傳㊁‘爾雅㊃釋言“㊁‘左傳㊃襄公八年“杜注均云: 啓,跪也㊂ ‘爾雅“郭注: 啓,小跽㊂ 而‘左傳㊃襄公八年“㊁‘襄公二十九年“疏引李巡注云: 小跪㊂ 二注當以李説爲長㊂啓,實跽之假借,‘釋名㊃釋姿容“云: 跽,忌也,見所敬忌不敢自安也㊂ 跪,危也,兩膝隱地,體危倪也㊂ 跽對跪而言是小跪,對坐而言釋聳體若加長,故曰長跽,毛傳等訓啓爲跪,‘玉篇㊃足部“和‘文選㊃月賦“注引‘聲類“: 跪,跽也㊂ 跪㊁跽二字互訓㊂分析言之,二者都是聳其體,而聳體有高下之别㊂諸家對這二字有含混的理解,在此同樣有必要不避煩瑣,予以澄清;但論及與坐的區别時,二字自可不必分别,都是指膝着於席(地)而聳其體㊂照此説來,坐是兩膝着於席(地)而下臀着踵(並非盤膝而坐),其形狀在戰國和兩漢的畫像裏經常看得到,而洛陽金村古墓出土的銅人最爲明晰㊂跪㊁跽是兩膝着於席(地)而臀不着踵,其形狀,有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戰國‘水陸攻伐紋鑒“①所刻最爲完善㊂坐與跪㊁跽合起來看,後者即是前者的聳其體而已㊂再進而考查坐與跪(跽)的關係㊂坐與跪在形狀上本有着明顯的差異㊂但在活動中,跪既然不過是坐的聳其體,以至於二字在使用上有時多混同,在記録這些活動情狀的文獻裏難免不能嚴格區分㊂如‘禮記㊃曲禮上“云: 主人跪正席,客跪撫席而辭,客①郭寶鈞‘山彪鎮與琉璃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圖版四十八(1)㊂撤重席,主人固辭,客踐席,乃坐㊂ 又云: 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㊂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㊂ 席既是鋪在地上,盛飯的敦或簋也放在地上,那麼,主客交往中的正席㊁撫席㊁撤席㊁撤飯㊁授相者,就衹能是跪着做,不是兩膝着地而聳其體就無法進行,待這些活動完了才能從聳其體到下臀着踵 坐㊂在此等記載裏,使用坐跪二字,截然分明㊂但就在‘曲禮上“裏,卻又有這樣的記載: 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㊂虚坐盡後,食坐盡前㊂ 這裏都用坐字,虚坐釋没有動作,指下其臀着踵,但食坐和坐而遷書策琴瑟,則與跪正席㊁撤飯的跪一樣,不是聳其體也就無法進行了㊂又如‘禮記㊃玉藻“云: 退則坐取屨,隱辟而後屨,坐左納右,坐右納左㊂ 這三個坐字都應是聳其體的跪,跪左(或右)而納右(或左)的履更爲形象,如果解作下其臀着踵的坐,那又怎樣去納屨呢看來,在這些記載裏坐㊁跪不分,同用坐字,易於誤解;當然,若細心推究還是能夠明白的㊂同時還須指出:坐跪本來有着難以截然分割的關係存在,文獻記載上的某些混同可以理解㊂關於這一點,在‘儀禮“的記載裏更爲突出㊂‘儀禮“一書記載貴族禮儀活動,除了名物制度外,在揖讓周旋之中,藴藏着古人的許多生活情狀,有不少是人與人交往的動作形態,爲其他先秦文獻以至實物資料所罕見㊂全書記載主客的活動,有立㊁拜㊁坐㊁興,而没有一個跪字㊂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云: 古人坐法,以膝著地,兩蹠向後,如今之跪㊂經凡言坐皆然㊂ 説古人之坐即今人之跪,當係誤解;把‘儀禮“全書的坐概作跪解,也未免辨析不精,不足盡信㊂但‘儀禮“裏確有許多坐字作跪解時纔説得通;爲了便於理解坐㊁跪的關係,自當對其作比較詳盡的引證㊂首先,考查一下與上引‘曲禮上“相類似的記載㊂‘士冠禮“初加節云: 將冠者即筵坐,贊者坐,櫛,設纚; 賓筵前坐,正纚㊂ 成年加冠禮中,主持儀式的是賓,襄助賓執行具體事務的是贊者㊂筵即席,纚是裹在髮髻上的一塊黑繒㊂這時將冠者坐在席上,没有任何動作,自是下其臀着踵的㊂而贊者替將冠者理髮,在頭髮上包裹黑繒成纚,賓又象徵性地正一下纚㊂贊和賓都衹能聳其體而爲,若非一坐一跪是無法進行這些工作的㊂與‘曲禮“的記載一樣,有些坐字要作跪解才能説得通;即同用坐字,有作下其臀着踵者表示静止的狀態,也有作聳其體,也就是跪着以適應活動的狀態㊂其次,再舉‘鄉射禮“和‘鄉飲酒禮“的記載爲例(‘大射儀“㊁‘燕禮“略同),説明在某些場合,所謂的坐,其實都是非常明顯的跪㊂‘鄉射禮“三耦拾取矢節云: 上射東面,下射西面㊂上射揖進,坐,横弓,卻手自弓下取一个,兼諸弣,順羽,且興,執弦而左還,退反位,東面揖㊂下射進,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興,其他如上射㊂ 射禮中,上下射兩人構成一耦,射者取矢而後射,矢放在盛矢之器 楅上,楅設於中庭㊂把横弓㊁卻手(或覆手)㊁順羽一類的禮儀去掉,就是兩人相對,左手執横弓,右手在楅上取矢㊂據‘鄉射禮記“ 楅,長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 ,放在地上,自不便立取,衹能膝着地而聳其體的㊂這裏所説的坐自然就是跪㊂這種兩人取矢的形狀與‘觚“的字頗爲相像,衹不過所取的東西不同而已,字中的兩人正是象跪形㊂又‘鄉飲酒禮“徹俎坐燕節云: 司正升自西階,受命于主人㊂主人曰: 請坐于賓㊂ 脱屨,揖讓如初,升,坐㊂乃羞㊂無算爵,無算樂㊂ 這是飲酒正禮已畢,主人請賓歡燕,不再有獻酢拜飲的儀節㊂把鞋子脱在堂下,登堂安坐,飲酒聽樂㊂這時的坐自然釋下其臀着踵的坐,而且是所謂的 安坐 ,所以這一節禮儀叫作 請坐于賓 ㊂禮儀進行過程中的執事人員,其執行事務都是跪着做的,而‘儀禮“的記録者都用 坐 字㊂‘鄉射禮“(‘大射儀“略同)三耦釋獲節云: 釋獲者坐取中之八算,改實八算于中,興,執而俟㊂乃射㊂若中,則釋獲者坐而釋獲,每一個,釋一算,上射於右,下射于左,若有餘算,則反委之㊂又取中之八算,改實八算於中,興,執而俟㊂ 射禮計算射中次數謂之釋獲,計算的執事人員即爲釋獲者㊂算是籌子,中是盛算籌的器皿㊂把籌子丟在地上叫委㊂一耦兩人,一人射四矢,計算一耦的射中次數需用八根籌子,故中裏盛着八算㊂釋獲者跪取八算而四射,射時則依射中者委於中器的左右(北南),即上射射中則丟一根籌子於中器之右(南),下射射中則丟一根籌子於中器之左(北);未中之籌子爲餘算,委於中器之西㊂一耦射後俟次耦射㊂等到射畢即由釋獲者根據籌子計算雙方射中的多少以定勝負㊂數獲節云: 釋獲者東面于中西坐,先數右獲,二算爲純,一純以取,實于左手,十純則縮而委之,每委異之;有餘純,則横于下;一算爲奇,奇則又縮諸純下㊂興,自前適左,東面,坐,兼斂算,實于左手,一純以委,十則異之;其餘如右獲㊂ 上射組成右獲,下射組成左獲㊂計算右獲和左獲有所不同㊂右獲則右手每二根籌子一取,放到左手,每取滿二十根便直縱委於地,二十根一組,最後不滿二十根的雙數横委於直委之下(西),若再餘一根又直委於横委之下(南)㊂左獲則右手全部取來放到左手,二根一數即委於地,委法相同㊂中器有一定高度,放在地上,釋獲者釋獲時取算於中和委算於地,數獲時取算於中器左右的地上又委於中器西面的地上,不便立取立委,衹能兩膝着地;取委則須擺動,又衹能聳其體,所以這裏所説的坐,也衹能作跪解纔説得通㊂父辛卣的,卣的,子圖的㊁卣的,甲骨文的㊁等字,都象一人跪在器前有所作爲,雖所作的事不同,還是都可以用來取證的㊂‘聘禮“聘享節云: 賈人東面坐啓櫝,取圭,垂繅,不起而授上介;上介不襲,執圭,屈繅,授賓;賓襲,執圭㊂ 垂繅與屈繅,襲與不襲,坐授(賈人授上介)與立授(上介授賓),都是體現不同身份的尊卑之别,這些禮儀不必在本文論説㊂這裏衹提及賈人是管理圭璧的官吏,他從櫝中取圭,當没有使用桌子時,自然也衹能把那個櫝放在地上,故此也不便立取,而衹得跪着取,這坐字亦當作跪解㊂ 不起而授 的形狀,與‘ 鼎“和甲骨文中的字更是十分相像㊂‘鄉射禮“(‘大射儀“略同)司馬命張侯倚旌節云: 司馬命張侯, 又命獲者,倚旌于侯中㊂獲者由西方,坐取旌,倚于侯中㊂ 又,三耦節云: 司馬命獲者執旌以負侯,獲者適侯,執旌負侯而俟㊂ 獲者執旌許諾,聲不絶,以至于乏㊂坐,東面偃旌,興而俟㊂ 乃射 獲者坐而獲,舉旌以宫,偃旌以商㊂ 射時舉起旌旗以示射中,擔任執旌之事的是獲者㊂乏是屏風,用以躲避流矢㊂獲者先把旌倚於侯中(箭靶子),射時執而俟於乏後㊂射中,舉起旌來,口中唱獲㊂唱獲聲有高有低,律中宫商㊂偃旌即偃於地㊂獲者取旌㊁偃旌㊁唱獲都是跪着的,也是不聳其體就無法進行這些工作;即這裏的坐也須作跪解㊂這種取偃旌的形狀,與婦鼎的,戈爵的有相似之處㊂從以上種種闡述裏,可得出結論:兩膝着地而下其臀的坐都是没有動作的狀態,而有所動作㊁進行某種活動,就衹能聳其體,即是跪㊂無論如撤席取矢一類的簡單動作,或者如禮儀中執事人員的數算㊁執旌一類較複雜的動作,之所以都不能立着進行,是由於没有使用桌子,器物都放在地上,衹能兩膝着地,並聳其體㊂其實,跪着衹是爲圖方便㊂數算㊁執旌等實際上是工作,就是説,工作也是跪着進行的㊂甲骨文㊁金文的字,正是象人之跪着工作狀,上引郭釋是合適的㊂基於上面的解釋,再來看‘儀禮“裏某些最複雜的記載,更能獲得確切的理解㊂‘鄉飲酒禮“主人獻賓節云: 賓坐,左執爵,祭脯醢,奠爵于薦西,興;右手取肺,卻左手執本;坐,弗繚,右絶末以祭;尚左手,嚌之,興,加於俎;坐捝手,遂祭酒;興,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執爵興㊂主人阼階上答拜㊂賓西階上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㊂主人阼階上答拜㊂ 飲酒禮中的獻酢酬,都有着相同的儀式,故此引文帶有普遍性㊂從這裏或許會發出疑問:爲什麼賓坐下興起,興起又坐下呢?飲酒禮中無論酒或菜(脯㊁醢㊁肺)都要先用來祭始爲飲之神,而主客自己飲食,也有先嘗(啐㊁嚌)後食(卒爵)的儀式㊂禮儀本身的繁縟是存在的㊂但還有一個原因,即酒菜都放在地上,祭㊁嘗㊁飲㊁食都須跪下,因此顯得複雜㊂就上引之文而言,所有坐字當然都應作跪解㊂第一次跪爲祭脯醢(祭者,取少許丟在地上),第二次跪爲祭肺(左手執肺本弗繚,右手撕斷肺末),第三次跪爲祭酒,第四次跪爲了在席末嘗酒,第五次跪爲了降席(離開席位)㊁拜而贊美主人所具之酒的甘美,第六次跪着爲了到西階上盡飲爵之酒,第七次跪着爲拜謝主人的獻酒㊂七次跪,或者因爲這些食物放在地上,取來方便,或者因爲把手中之爵放在地上,便於拱手而拜㊂如果器物放在桌子上,有些跪自然就没有必要了㊂‘儀禮“裏還有一些 不坐 的記載,可以反過來證明上面的説法㊂‘既夕記“云: 襚者委衣於床,不坐㊂ 這是禮儀的記録者補充解釋‘士喪禮“君使人襚節㊁小飲後改襚節。
6 甲骨文与建筑有关的字的猜想(四)
6 关于甲骨文建筑的猜想(四)奈何目录一关于“才”字 (1)A 关于“在”字 (2)二关于“朱”字 (3)A 关于“余”、“六”与“朱” (4)三关于“分”字 (5)A 关于“门”字 (5)B 关于“八”字 (5)C 关于“分”字 (6)D 关于“公”字 (6)四关于“户”字 (8)A 关于“隻”字 (9)B 关于“雇”字 (10)C 关于“启”字 (11)一关于“才”字讨论甲骨文“才”字之前,先来看一下甲骨文“弋”字。
以下是甲骨文“弋”字图形的临摹:甲骨文“弋”字图形中的“三角形式样”,描绘的是“木撅”。
人们把“木撅”埋设在地下,或者像打桩一样把“木撅”钉在地下,大约是为了用作标记。
甲骨文“才”字图形与“弋”字图形很相似,图形中都有“三角形式样”。
以下是甲骨文“才”字图形的典型式样:把甲骨文“才”字图形,与“弋”字图形比较,应当发现图形中的“三角形”几乎一致,应当是同样意义的表达。
也就是说甲骨文“才”字图形中的三角形,与甲骨文“弋”字图形中的三角形所表达的意义相同,都是“埋设或者打桩钉在地下的木橛”的意思。
如果把图形中的“三角形”,作“埋设、打桩”意义的理解,则甲骨文“才”字应当描绘的是,“埋设于地中的木桩”。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672.在解释“才”字时说:“甲骨文才之(空心或者实心“三角形”)示地平面以下,(一竖)贯穿其中,示艸木初生从地平面以下冒出。
《卜辞》皆用为‘在’而不用其本意。
”徐中枢先生这段话可能是受《说文》的影响。
《说文》:“才,艸木初生也。
从丨上贯一,将生枝葉。
一,地也。
”我感觉用“丨”表达“艸木初生”有点勉强,因为甲骨文“生”和“屯”都不是简单的“丨”。
当然可以把“丨”理解为“生”、“屯”的省形,不过从甲骨文“才”字图形和对其称呼的发音中找不到“生”或者“屯”省形的痕迹。
所以我认为把“丨”解释为“草木初生”有点勉强,远不如把“丨”解释为砍伐后的“树木”、“树干”、“木桩”更贴切。
六书通日字甲骨文
六书通日字甲骨文
六书甲骨文基本知识
“六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内容,在文字学方面则指造字的原理。
有关六书最经典的定义,出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日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
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日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日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日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捞,武、信是也。
五日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日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所以历代都十分重视它,得以流传至今。
尤其经历五代时徐铉、徐锴两兄弟加以整理后,内容更加精审与丰富。
又经历代学者(如段玉裁、桂馥等)的研究,遂成专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
朋友见爱,将罗振玉一九一六年版本《殷墟书契后编》借阅,此版实为罕见,检读之余,有感 六 首。
一
淘淘如逝洹河水,难洗千年不了尘。
宫殿高墙变荒草,唯存甲骨问贞人。
二
中国文明自古传,万灵化育有源泉。
自然开启尘封日,须待天时与机缘。
三
祭酒病中验药论,刻痕龙骨出疑云。
只因一念划时代,从此方知甲骨文。
王懿荣,进士、翰林、国子监祭酒。
本人因通晓医术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断为商代。
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期,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惜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为国殉难。
四
龙骨刀痕尚古文,先民史迹口中吞。
利驱商贩布疑阵,罗氏智谋小屯村。
当时人们把甲骨文的甲骨称为龙骨,当作药材使用。
不知把多少珍贵的殷代一手资料和古文字吃进肚里。
王懿荣发现这是上古文字,三代遗物,甲骨价格暴涨,按甲骨有字多少论价。
于是商贩隐瞒出土地址。
罗振玉托弟去河南查访,最终找到安阳小屯村。
五
黄丝故纸伴终生,文德遨游是俊英。
可叹昆明湖面水,抱残守缺未厘清。
王国维,国学大师。
有人把他的学术比作是一颗耀眼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
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甲骨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深诣和创新。
他平生学无专师,没有硕士、博士头衔,却能自辟溪径,勤奋钻研,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界的里程碑。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
吸完一根烟后,跃身扎入水中,于昆明湖自沉。
有人说为清朝灭亡而自殉,但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六
甲骨名家属四堂,蜚誉华宇有声张。
卜文刀迹细探究,蚕剥飞蛾话殷商。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甲骨四堂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唐兰曾评价他们对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