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合集下载

“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与意义

“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与意义

“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与意义作者:张晋生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01期[摘要]“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权利”,涵义有重合,也有不同;“基本文化权益”概念,深化了文化权利理论。

[关键词]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利;文化建设;文化理论一、“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文化权益”是近年来热度逐年走高的一个词语,十七大报告首提“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进入执政党的政治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权利”有什么区别?目前,不少人对“文化权利”与“基本文化权益”是不加区分的。

本人认为这是不妥的。

两个概念具有重合的地方,但不是等同的。

理清“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外延,无论对学习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建设理论,还是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实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化权利”是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属于人权范畴。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

1966年第21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这就在世界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概括讲,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四是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党在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

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

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

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

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深化文化体制问题问答

深化文化体制问题问答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摘要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二是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是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导航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导航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标要求素养目标1.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1.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决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关系;明确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和意义3.公共参与:自觉投身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大实践,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维导图易错明辨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改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民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改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创建性。

改错: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等资源。

改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5.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改错:文化建设应当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6.建设文化强国,须要建立健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改错:须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7.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改错: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8.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改错: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保障:
保障是指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意义上的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比如:基本生存、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就业、失业、阶段性的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居住条件、安全、合情合理、正当正义的言论自由等。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人民自由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生产与创造,人民能够充分公平地享受社会文化成果的权利,人民在文化生产和创造上有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的权利,人民在进行文化生产和创造中所形成和产生的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文化成果不受损失与侵犯。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内涵丰富,无论是文化生产与创造,还是文化消费与享受,都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所应触及的界域和所应指向的对象。

基本文化权益:
指人民大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具有基本性、福利性、均等性、保障性的特性。

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指公民自由、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生产与创造,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充分公平地享受社会文化成果的权利。

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一样,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也是社会主义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 文化建设的措施

十八大以来 文化建设的措施

11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

-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 提高传播能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传播能力对文化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

-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

这些措施旨在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作者:陈艳霏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2期摘要: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具有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并且优秀的文化要服务于大众,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这决定了国家要保障大众的文化权益,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文化结构,促进文化发展,这些措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相比于人民大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的要求,可是现实中,依然有许多现象和问题与其背离,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希望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文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249-02一、目前我国保障文化权益所取得的成就(一)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成为党的战略思考方针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化权益”被不断记录进党的重要文件中,并且引起党的重视,对于文化权益相关的内容,也不断被细化和落实。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国家软实力,同步发展文化,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精神文化进一步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涌动神州,各地各部门携手同心、多措并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国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底,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89个,博物馆2838个,公共图书馆2975个,文化馆32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我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B.发展大众性文化事业
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D.发展市场性文化产业
C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故本题选C。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人民自由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生产与创造,人民能够充分公平地享受社会文化成果的权利,人民在文化生产和创造上有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的权利,人民在进行文化生产和创造中所形成和产生的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文化成果不受损失与侵犯。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内涵丰富,无论是文化生产与创造,还是文化消费与享受,都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所应触及的界域和所应指向的对象。

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的,以非营利性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事业。

其基本职能是面向全体公民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

具体包括:福利性文化事业,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科技馆等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需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如纪念馆、陈列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丰富广大人民
群众业余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层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等;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造诣的各种文化作品和表演艺术等。

浅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浅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浅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者:张成田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摘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意义;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内容;怎样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关键词】基本文化权益;内容;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把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具有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民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的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包括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应该说,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这一宗旨,要体现在能使社会全面进步上,能使人全面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逐步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我们党强调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使人民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获得丰富与提升。

可以说,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范文)

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范文)

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论述中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这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广大群众享用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应引起关注的热点问题。

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系统的总称。

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指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总称。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的基础,是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

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当前新形势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其作用不可替代。

一方面,它有利于增强全民体质;另一方面,它有利于丰富业余生活。

第三是有利于提高居民素质;第四是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以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把加强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举措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狠抓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使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各类社区文化中心、镇级综合文化站迅速崛起,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村居各类文化大院、图书室、农家书屋一应俱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覆盖;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形成了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协调的格局,有效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扩展资料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使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

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国有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开放。

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或放映。

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既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决定》还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决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要求和任务重点。

一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国家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扶持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是重点之一。

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

制定相应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作者: 谷红瑞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党建
页码: 30-31页
主题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民群众 文化权益 保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五”时期 精神文化需求
摘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下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党的十七大更是吹响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角,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简答题总结一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 落后的)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保障措施

文化保障措施

文化保障措施摘要文化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护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本文将介绍文化保障措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定义文化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护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包括政策制定、法律保护、教育培训、资源投入等方面的举措。

文化保障措施旨在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重要性文化保障措施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保护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以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能够享有基本的文化权利,包括接受教育、享受文化休闲等。

其次,文化保障措施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强文化保障措施,可以激发创意和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此外,文化保障措施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

3.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文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等。

3.2 文化产业领域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和创意;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3 农村文化建设领域在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文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供基本的文化设施和服务;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4. 结论文化保障措施是保护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

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

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12年11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提高本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等部门或者社会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以下统称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均衡发展、方便群众的原则,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文化行政部门是本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

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教育、科技、农业、财政、规划国土资源、新闻出版、旅游、体育、司法、民政、卫生等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第六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公共基础知识B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B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B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满分:100分时限: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1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 )。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行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C.和谐,让生活更美好D.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3.下列属于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农民播种小麦B.演员登台表演
C.警察侦破案件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第 1 页共 30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

A.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B.发展大众性文化事业
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D.发展市场性文化产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故选C。

保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公共文化。

应把事业作为保护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

优先考虑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建设项目,特别重视广播电视通村工程,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厅)工程,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项目。

扩展数据
要抓好基层文化建设,维护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要努力改善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条件,使城市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居民对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需求。

在农村,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读书,看戏,看电影,听广播电视的问题。

应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确保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国有博物馆和其他公共文化设施向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免费或优惠开放。

国有艺术团和电影院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表演或演出,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