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一、基尼系数概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用于定量测定特定国度的国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已经成为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分析指标。
二、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处于0.2以下,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若处于0.2-0.3之间,则表示比较平均;若处于0.3-0.4之间,则表示相对合理;若处于0.4-0.5之间,则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若处于0.6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三、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5以上。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以上。
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区域之间);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个体之间)等三个方面。
四、国家将全面调整发展方式和收入分配格局1.实行包容性增长与发展方式。
2.“兼顾公平和效率,更加注重公平”是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整体战略思维。
3.改革财税体制,调整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基尼系数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基尼系数是微观经济学中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为0到1,值越高说明分配不平等程度越大。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个人或家庭按照收入或财富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计算累计收入或财富占总收入或财富的比例,并与人口比例进行比较。
如果收入或财富分配完全均等,则基尼系数为0;如果全部收入或财富被一小部分人垄断,则基尼系数为1。
基尼系数的高低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是评估社会稳定性和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 1 -。
基尼系数
天津经济TIANJIN ECONOMY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 ,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 组,从第1组到第i 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 ,则G=1-1n 2n-1i=1ΣWi+ΣΣ1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尼系数都接近0.5。
基尼系数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
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1]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基尼系数知识点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1、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2、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
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
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3、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课后练习】
1.(单选)某地区基尼系数为0.56,表明该地区()。
A.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B.收入分配比较平均
C.收入差距合理
D.收入差距悬殊
【答案】D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2.(单选)关于基尼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C.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D.基尼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
【答案】A项正确,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C项错误,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D项错误,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基尼系数
无疑,上述数据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基尼系数也在不 断提高,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基尼系 数也有着明显的劣势,而且基尼系数越过 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的基尼系 数不断提高呢?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还 是特殊的国情所致?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问题。
大体表现
五,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非正常扩大。 六,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Page 17
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 (1)保护合法收入。 (2)取缔非法收入。 (3)整顿不合理收入。
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 超过0.5!!!!!
0.6 0.5 0.4 0.3 0.2 0.1 0.0
差距悬殊 差距悬殊 差距悬殊 差距悬殊 差距很大 差距较大 相对合理 比较平均 绝对平均 绝对平均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 段划分图
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深绿色:少于 0.25;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基尼系数
• ————反映着我们无法回避的?
• 基尼系数跟我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 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 •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 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 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 ABC法则 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 以事务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将 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 待办的事项按照由重到轻的顺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 序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之间。 •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 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 二八法则 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系数测算
基尼系数测算基尼系数是一种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程度。
它的范围从0到1,其中0表示完全平等,而1表示完全不平等。
本文将介绍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以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
一、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通过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后计算相对分布的指标,它反映了财富或收入的不平等程度。
在一组数据中,如果每个个体拥有相同的财富或收入,那么基尼系数将为0,表示完全平等。
相反,如果一个人拥有所有的财富或收入,而其他人一无所有,那么基尼系数将为1,表示极度不平等。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洛伦茨曲线,该曲线反映了累积百分比收入(或财富)与累积百分比人口之间的关系。
计算基尼系数的具体步骤如下:1. 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2. 计算累积百分比人口与累积百分比收入(或财富);3. 绘制洛伦茨曲线,并计算曲线下的面积;4. 基尼系数等于1减去洛伦茨曲线下的面积。
三、基尼系数的应用基尼系数在社会经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评估:通过计算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可以评估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基尼系数可以用来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如果基尼系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所下降,说明贫困程度有所减轻。
3. 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基尼系数也可以用来评估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程度,例如收入差距、教育机会差距等。
4. 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基尼系数可以帮助政府评估社会福利政策对贫富分配的影响,以及调整政策措施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
四、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和扩展尽管基尼系数在衡量不平等方面有其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基尼系数无法提供关于不同个体之间收入差异的详细信息,也无法考虑到一些非经济因素对不平等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基尼系数进行了扩展和改进。
基尼系数指标
基尼系数指标1. 简介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的,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收入和人口比例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2.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洛伦茨曲线与等角线之间的面积来确定的。
洛伦茨曲线是一个衡量收入分配情况的曲线,等角线则代表完全的收入平等。
计算基尼系数的步骤如下:1.按照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排序。
2.计算累计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例。
3.绘制洛伦茨曲线。
4.计算洛伦茨曲线与等角线之间的面积。
5.基尼系数等于面积的比例。
3. 基尼系数的意义基尼系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情况。
较低的基尼系数意味着财富更加均衡地分配,而较高的基尼系数则表示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尼系数在很短的时间内显著变化时,可能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这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4. 基尼系数的应用领域基尼系数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策制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基尼系数的应用领域:4.1. 政府政策评估政府可以使用基尼系数来评估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实施前后的基尼系数,政府可以了解政策的效果,以及哪些群体受益或受损。
4.2. 社会不平等研究基尼系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和地区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4.3. 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评估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的效果。
如果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较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来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5.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基尼系数作为一个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也有其局限性。
5.1. 数据来源和质量基尼系数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如果数据质量不高或者数据缺失,会影响基尼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876-1959 )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现状分析中国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
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
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45,实际工作中按0.5操作。
世界现状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数据,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目前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地方是非洲的纳米比亚,亚洲地区的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过0.4。
基尼系数定义
基尼系数定义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又称非零和指数,是衡量特定样本集合内部经济不平等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一种以0-1之间的数值表示不平等程度的衡量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不平等程度越高。
财金经济学家埃因和基尼约瑟夫(Corrado Gini)于1912年提出这一量化指标。
基尼系数是通过衡量个体某项经济特征的偏离(如收入的偏离)的方式来表示的,它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在某一领域的平等与否。
基尼指数是一个非空集指数,它衡量在一定范围内各个成员数据间变化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大小以及学习成绩的均衡情况。
基尼系数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Gini=1-ΣPi^2其中,Gini为样本集的基尼系数值,Pi为各个类别中各占比,其加起来等于1.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1)画出累积曲线:统计样本中各项经济特征,例如年收入,按递增排序,画出收入累积分布曲线,表示累积收入和累积比例。
由此可以得出累积曲线图,按从第一个点开始向右画出准确度较高的直线,其斜率就能得出样本集的基尼系数值。
(2)计算基尼系数:统计每个个体的收入比例,构建一个收入比例矩阵。
累计曲线所代表的是样本集中不同个体所占比例,而基尼系数就是矩阵中每个数值的平方和的补值,而最终的基尼系数Gini的值就是1减去这个补值。
基尼系数的广泛运用(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在评估贸易自由化政策效果时采用基尼系数,使用市场力量去衡量实施前后贸易不平等状况的改善。
(2)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用来衡量特定数据集内部经济不平等程度,是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大小与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家可以根据国家基尼系数的衡量值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社会福利:通过基尼系数可以衡量社会福利在某一时期的分配差异,可以有效帮助政府改善社会福利补贴政策,给需要帮助的人群更有效地发放社会福利。
(4)学习成绩:基尼系数可以运用到学习成绩分析中,用来衡量学习报告的分布及学习成绩的均衡程度。
基尼系数 计算
基尼系数计算
基尼系数是一种用于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常用于衡量收入、财富或其他分布不均的情况。
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如下: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例如人口数量和相应的收入数据。
排序:将收入数据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计算累计相对频率:计算每个收入组的累计相对频率,即该组的收入总和除以总收入。
计算洛伦茨曲线:将累计相对频率绘制成洛伦茨曲线,横轴表示累计相对频率,纵轴表示累计相对收入。
计算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洛伦茨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来得到。
完全平等曲线是指每个人均分收入的情况,即理想的平等状态。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 = (A - B)/ A
其中,A表示完全平等曲线下的面积,B表示洛伦茨曲线下的面积。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基尼系数需要有足够的数据和可靠的数
据来源,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它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代表各组的人口比重,Y代表各组的收入比重,V代表各组累计的收入比重,i=1,2,3,…,n,n代表分组的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12年后,官方版重出江湖基尼系数混战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冯禹丁发自:北京2013-02-02 08:45:32来源:南方周末标签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改革贫富分化收入差距统计局中国基尼系数“打架”。
(CFP/图)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风向标——基尼系数突然重新出现,很可能是为收入分配改革“铺路”。
在没有官方版本的12年里,民间版本层出不穷,但注定都充满争议。
久违的官方基尼系数12年了,官方版基尼系数终于再现。
2013年1月18日下午,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当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召开记者招待会。
被问到“基尼系数”发布计划时,马建堂出人意料地公布了2003-2012年十年间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此后波动向上,于2008年达到峰值0.491,2012年回落至0.474。
统计局基尼数据一经公布,引来一片争议。
经济学家许小年质疑该数据过低,“连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等学者则认为统计局的数据相对可信。
但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这次官方基尼系数发布的时机——国家统计局上次公布基尼系数还是在12年之前,因而此次公布该数据,被普遍解读为是在为即将启动的收入分配改革“铺路”。
“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若想兑现它的目标,就必须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一些调整,这可能是一个契机。
”李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此外,他认为统计局也受到一定的压力,一是社会公众希望知道收入差距的现状,二是一些民间研究机构发布的基尼系数越来越高,“统计局再沉默下去,就不好交待了”。
在许多国家,政府均每年发布基尼系数。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局曾公布2000年中国基尼系数是0.412。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到,统计局曾在2001年第一期《中国国情国力》的期刊上,发布过1978年至1999年间历年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1978年的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2124,城市为0.16;1995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为0.389,1999年为0.397。
但为何2001年至2012年十一年间,统计局未再公布基尼系数呢?名词解释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用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均,数据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
按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达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达0.6时表示差距悬殊。
1月18日的记者会上,马建堂提到之前国家统计局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住户调查体系,因此基尼系数的计算经历了从城乡分开走向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过程。
统计局进行了近两年的准备,对全国40万户居民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才得出2003年到2012年的居民基尼系数。
但一位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据他所知,前些年统计局也都会按老口径统计基尼系数,之所以没有公布,“可能是怕数字比较敏感”。
基尼系数的高低与社会稳定指数呈反比,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即基尼系数超过0.4时,贫富差距将使社会不稳定。
因此,当13年前中国居民基尼系数超过0.4时,统计局不再公布,或许是出于此种考虑。
上述2001年第一期《中国国情国力》中,国家统计局在“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一文里指出,1978至1999年21年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增长了84%,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增长了58%,“如果这种势头不适当加以遏制,那么,就可能快速地达到甚至超越警戒线,从而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剧烈的社会动荡,对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时文章判断,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而非国际警戒线0.4,“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也确实有一些国家基尼系数超过0.4却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比如南非、美国、菲律宾、巴西、墨西哥等。
来自民间的“超级替补”与官方基尼系数的长期失语相对应的,则是民间或国际组织对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的长期和持续的关注。
1985年第3期《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平均主义背后的收入不公平现象的文章《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作者是时任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人伟,因为那篇文章的巨大反响,他获得了1986年的“孙冶方经济学奖”。
从此赵人伟开始了对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生涯。
1980年代,赵人伟专门研究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虽然当时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属于平均主义范畴,但新中国成立后的“工农业剪刀差”的工业化战略,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5∶1(世界银行的数据),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超过1.5倍。
同时,二次分配的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进一步对城乡进行了“抽瘦补肥”的逆向再分配——仅城市居民享受住房、养老、教育和医疗等补贴。
不过,1980年代城乡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并不十分尖锐和激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对人口流动的限制较死,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比不强。
另一方面,1970年代末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之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一度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城市中,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期也在发生巨变。
一些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海”经商的人迅速富裕起来,1990年北京亚运会召开时,相声节目里调侃的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赵人伟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收入分配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5年以前,基本是平均主义下的不公平,农村承包责任制使城乡差距缩小;1985年-1990年代中期,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拉大两种现象并存,体制内平均主义,体制外收入差距拉大;1990年代中期至今,则基本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阶段。
1988年,赵人伟领衔的社科院经济所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
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了该课题组20万美元,赵人伟和他的学生李实等人,用这笔钱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居民收入付费入户调查。
历时4年,在调查了19000户农村和城市居民后,1993年课题组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1980年代初期有所缩小,但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呈扩大的趋势。
城乡之间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比率1985年为1.86∶1,到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反弹至2.9∶1。
1988年中国农村的基尼系数达到0.325,城市为0.233,全国基尼系数为0.382。
1995年,赵人伟带领课题组做了第二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和城镇的基尼系数在上升,农村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429,城镇则上升到0.286,全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445。
这一结果与世界银行的报告相符,世行报告估计,1995年我国城乡收入的比率应为4.3∶1。
赵人伟退休之后,2002年李实在福特基金和瑞典国际开发署的赞助下主持完成了第三次大规模居民收入调查。
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到约2.44倍,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2007年,李实组织的第四次居民收入调查发现基尼系数已介于0.48-0.49之间,城乡收入差距则接近3.3倍。
赵人伟和李实等人主持的几次基尼系数调查结果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广泛认可,并被权威学术杂志多次引用。
与他们发布的基尼系数相映照的,还有世界银行、国际经合组织OECD、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众多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口径各异的收入差距调查。
据《瞭望东方周刊》统计,近十余年来,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不少于十种版本的中国基尼系数。
这些数据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显示中国的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2013年李实和同事会再进行一次基尼系数调查。
他估计,自2009年起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可能会缩小,原因是农产品涨价,经济刺激计划拉高了农民工工资,以及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补贴。
“但这三个因素只有最后一个有可能是持续的,还不好判断差距缩小是否是一种趋势。
”李实说。
值得一提的是,赵人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主持基尼系数调查的后期,他明显感觉到从统计局查询数据变得越来越难,“以前跟局长打个招呼就能查数据,后来数据保密,给钱也不行了”。
1月18日记者会上,马建堂评价民间基尼系数调查时说,“规范的民间调查是官方统计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
最雾里看花的数据就在统计局的官方版本公布之前一个月,2012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学术调查研究机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
这一数字不仅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也远超过统计局后来公布的0.481。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南方周末记者所能查到的世界银行及OECD各国数据库中,仅有2009年的南非基尼系数达到0.631超过了此数。
该数据公布后,众多学者表示了怀疑或质疑。
比如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对媒体表示:“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水平处于…高位运行‟阶段,现在肯定过了0.4,只是西南财大说的0.61有点儿太吓人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岳希明和李实随后也撰文指出,如果在两个机构公布的基尼系数之间加以选择的话,更加相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西南财大的基尼系数被高估。
他们认为,在抽样覆盖率和样本量上,国家统计局的住户调查都占有比较优势,且其日记账方式样本信息也比西南财大的一次性回忆的数据收集方法更为准确。
不过,针对这些质疑,西南财经大学CHFS中心主任甘犁撰文从技术角度进行反驳。
目前这场论战还没有结束。
由于涉及大规模的居民收入调查和专业性极强的数理统计工具,学者或机构对收入差距的调查测算结果,往往会引来无尽的争议。
比如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2010年发布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居民的“隐性收入”为9.3万亿元,其中“灰色收入”为5.4万亿元,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17%,且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
这一组数字不仅受到国家统计局人士的公开质疑,也被包括李实、岳希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罗楚亮在内的多名学者质疑。
事实上,中国基尼系数和收入差距问题中最富有难度的调查,正在于对高收入人群收入水平的调查,尤其是其中的非法收入部分。
岳希明和李实曾在一次研讨会上向统计部门建议应该解决非法收入的统计问题。
一位长年从事统计工作的参会者半开玩笑地说:“统计贪官收入可不是统计局的事,那是中纪委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