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系列 第2部分 专题7 第2节 考点5 诗歌比较鉴赏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的角度: 1.修辞手法:比、拟、夸 2.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景物色彩角度: 浓艳、淡雅、斑斓、鲜明 4.时空角度:远近高低、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点面结合 5.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6.虚实: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7.渲染、白描(粗笔勾勒) 8.衬托(侧面描写、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5.《苦笋》
译文
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并列在
苦笋
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
陆游 〔宋代〕
的玉笋。
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 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
15.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 同?
(1)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不同点:①“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购的 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 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 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手法+分析内容
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达技巧,有的没有明确表达技巧,但都需
结合作品分析、比较。解答表达技巧比较鉴赏题一般分以下三个步骤:
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 (1)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
2020高考语文新航标大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
第25页
【即时小练】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咏钱 罗隐 志士不敢道,储之成祸胎。 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①。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 朱门虎狼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 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仇家买得恩。 几怪邓通②难免饿,须知夷甫③不曾言。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 【注】 ①梯媒:媒介。②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 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 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③夷甫:《世 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 ‘钱’字。”
不同之处:徐诗用了典故,罗诗没有用典故。
进入导航
第29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不同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解答 本题需熟记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因为都是咏物诗,所以抒情 手法为托物言志。结合注释内容和诗句理解,可知两诗亦皆为 讽喻,讽刺了丑恶的社会现象。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此类诗歌 常用手法。不同点:徐诗用典,罗诗没有。
进入导航
第4页
题型一 形象比较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蝴蝶儿
[五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①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②。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
垂。
典型
咏蝴蝶
例题
[北宋]谢逸
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
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
【注】 ①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
(2)题目“留别王维”中“留”:以诗文作纪念赠给分
别的人。
注释②体现的情感:年纪大,科举失败。
步骤 演示
2.抓诗中的关键词,分析诗歌情感的重点。 (1)第一首诗中的关键词:“飘蓬”“秋鬓”“衰颜” 等。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3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涵
练案53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涵一、(2023·湖北高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岸贫①梅尧臣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②,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③。
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当时北宋边患严峻,朝廷每年供给契丹、西夏大量的绢币。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破败流徙。
②槎沫:水上漂浮的零枝断梗。
③犊鼻裈:短裤,或称围裙,因形如犊鼻,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岸边贫苦人家失去了土地,无法耕种与收获,也没有办法饲养鸡豚。
B.他们用晒干的断梗枯枝烧蚌蛤吃,用“野芦”“青蔓”搭建居住的地方。
C.小孩子们把荷叶穿在身上充当短裤,刻画了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形象。
D.全诗只描绘场景,客观直白,未加任何评论,让读者自己思考。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6分)二、(2023·河北沧州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9分)念奴娇·垂虹亭朱敦儒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船纵棹”三句,写出词人在金秋之际乘舟泛江,“放”“纵”二字表现出无拘无束、随心而行的情趣。
B.“与我成三客”化用李白《月下独酌》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意境有别,韵味各异。
C.“叠玉层冰宫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冰清玉洁的景象,表达出词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D.这首词清畅旷达,想象奇特,文采斐然,在皎洁莹白的水月光影中,营造出高远超凡的艺术境界。
4.本词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都描写了月下泛舟的情形,抒发了词人的情思,请比较其情感的异同。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学习目标:1、掌握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的命题及解题规律。
2、学习用比较(求同辨异)的方法,鉴赏高考古诗词作品。
学习内容:一、概述古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初做这类型题,考生也许会觉得有些棘手。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总结试题,就会发现古典诗词的比较鉴赏是有法可循的。
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地分析其异同,准确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这种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修辞等方面。
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做到“知人论世”。
比较鉴赏古诗词的命题角度总体上大致有如下几种:1.比较意象、意境2.比较情感3.比较炼字4.比较技巧二、高考是怎么设题的?[高考课标Ⅲ卷]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现实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高考课标Ⅲ卷]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高考课标Ⅱ卷]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高考课标Ⅲ卷]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高考课标Ⅰ卷]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高考课标Ⅱ卷]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比较鉴赏》
比较鉴赏
题点•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题更有利于考查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 力。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相同或 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表面看来较难把握,实则有规律可循,都是从诗歌的形 象(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
备考•关键能力
比较鉴赏要注意“四角度” 1.形象角度——意境意象的比较 这个角度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一般来 说,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 “象”至“境”。
2.语言角度——炼字炼句的比较 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 “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对字、 词、句进行比较。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也屡有考查。整体风格 比较题主要是对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进行考查。
3.技巧角度——手法技巧比较 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 需要考生辨别相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容感情的比较 本角度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和同一 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读懂诗词,理解内容、把握 情感是前提。
考点五 诗歌对比鉴赏
题型一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 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 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 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面,又称为情 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 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 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 “意”,由“象”至“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 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 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吴融的《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 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 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 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 诗情的跌宕。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将两首 或多首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异同点并阐述自己的观
点。
注意答题规范,条理清晰,表 达准确,避免语病和错别字。
备考建议与注意事项
01
多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作 品,提高自己的诗歌素 养和审美能力。
02
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 赏理论和方法,如意象 分析、情感把握、艺术 手法等。
XX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 较鉴赏课件
汇报人:XX
20XX-01-28
REPORTING
• 诗歌比较鉴赏概述 • 诗歌基本特征与鉴赏方法 •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实例分析 • 现代诗歌比较鉴赏实例分析 • 跨文体诗歌比较鉴赏实例分析 • 高考真题演练与答题技巧
目录
XX
PART 01
诗歌比较鉴赏概述
REPORTING
舞台效果
戏剧在舞台上通过布景、灯光、音效等多种手段来营造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而诗词则通过语言和意象来表 达情感和意境。在比较鉴赏时,可以关注两者在舞台效果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
XX
PART 06
高考真题演练与答题技巧
REPORTING
高考真题演练
选择历年高考真题中具有代表性的诗 歌比较鉴赏题目进行演练,包括不同 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时代背景的诗 歌作品。
人物塑造
小说通过详细的人物描写和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而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则往往通过意 象和象征来呈现。通过比较两者在人物塑造上的手法,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体的艺术特点 。
主题思想
小说和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思想,但表现方式和深度有所不同。在比较鉴赏时,可以 关注两者在主题思想上的共性和差异,探究不同文体的思想内涵。
高考考点与命题趋势
考点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语言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第二部分+特色专题+诗歌比较鉴赏
华,唐玄宗的生活是多么骄奢逸乐。而今“飞龙老马曾教舞”,老
马还记得当年唐玄宗做寿时的音乐,可是唐玄宗和他曾拥有过的
鉴于表达技巧复杂繁多,高考的古诗词鉴赏定位于常见常用 的表达技巧。因此,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理解判断,尤其要注 意甄别那些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 修辞方法中的借代与借喻等。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蚕妇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①浑身着苎麻②?
答案:①表述口吻上,杜诗模拟蚕妇的口吻来诉说养蚕之苦 与回报之微,充满了怨愤不平之气;来诗则以作者的口吻假设没 有蚕妇的劳作,富人将无衣可穿,语调冷峻而尖锐。②句式运用 上,杜诗用反问句揭示了蚕妇劳而无获的悲惨境遇,将质问的矛 头指向了不劳而获的统治者;来诗用感叹句揭露了富人的生活 是以穷人劳作的痛苦为代价的事实,表达了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 愤慨之情。③修辞方法上,杜诗以蚕妇自身付出与收获的反差做 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蚕妇遭遇的不公;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揭 露了权贵者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事实。
典题示例 (2022 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楼前
[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释】①千秋:即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 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 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 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万变是四题 - - - 命题考点
1. 诗歌形象比较 2. 诗歌语言比较 3. 表达技巧比较 4. 思想感情比较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二诗歌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 知同辨异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
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 较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2. 诗歌语言比较
❖ 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 的不同表达效果。
❖
柳 李商隐
咏柳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注: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②断 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四)思想感情比较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喜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 《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2019年:(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陈与义: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刘禹锡: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语言风格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李贺: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②鉴赏分析诗歌意象(全国卷Ⅲ)《精卫词》王建: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内容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①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苏轼: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②鉴赏诗歌形象(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二、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1.选材不拘一格。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七讲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第七讲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近年来,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种回归题型--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这类题目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够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为此,我们特别设置了本学案,列举部分示例,以期对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助。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古诗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在所选诗歌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题型一形象比较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
阿娇①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②。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印证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
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
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
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王维诗的第一句,描写了天寒水浅,清澄莹澈的山溪变成蜿蜒穿行的涓涓细流,露出粼粼白石,小溪显得特别清浅可爱.B.王维诗的三、四句,写山色苍翠、空明的特点,人行在山中,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山雾中,似乎感觉到细雨湿衣的凉意。
C.王勃诗的第一句,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悲已滞”,化动为静,衬托诗人内心始终难解难平的悲伤。
D.王勃诗的第三句,“晚”字既写秋深也写诗人已是暮年,再加上句首的“况”字,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使整首诗的情感跌宕起伏。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5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课件
典例[2021全国乙卷,3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诗歌原文【考点帮】考点2典例4
考点帮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选项
分析
A.上阕结尾句“要物
分析思想情感
我欣然一处”,表达了 “要物我欣然一处”的意思是“要懂得外物和己身应该愉
考点帮
媚,农妇农夫插秧时整个田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流畅清新。 白话诗歌 山冈上花草整齐,燕子飞东又飞西。远望田埂笔直如线,稻田白 水波光闪烁。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轻 声细语好似《竹枝词》。
考点帮
角度2 课外与课外比较 典例2[2020浙江,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考点帮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两首诗后两句的意思,即理解诗句内容;其次 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选用了什么意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首先,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 “水”“山”,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 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既富有浓郁的抒情 韵味,又意境开阔。其次,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 两乡”,由于离别,江水成了两地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 龄的诗则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蕴含的 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最后,抒情方式上,王勃的诗自问自 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的诗则以景作结,融情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美好愿望。
快地相处”。
B.因“溪里鱼儿堪数 理解词作内容
”,故作者建议鹭鸶去 “堪数”,可以数清,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根据鱼儿“堪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学习目的: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3、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准确理解,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预习案★一、自主学习: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重在“求同辨异”,其考查内容涉及下列8个方面:1.意象分析意象是融入整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一般说来,诗人在写作时会借助一向描绘画面,抒写情致。
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相同意象分析。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韩琮《暮春浐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2006年“湖北卷”考查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
“水”是出现于两诗的共同意象,其“寓意”却完全不同。
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
不同意象的分析。
王维《秋夜独坐》(节选):“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周弼《夜深》:“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布置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灯”2007年“辽宁卷”考查两首写景诗所写“夜景”的不同。
两诗写的是秋、春两个季节的夜,两个季节的夜有着不同的意象,回答问题时需要分析意象的不同特点。
王诗写“秋夜”里“山果落”、“草虫鸣”之景,而周诗所写则是“春夜”里“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之景。
同写“夜景”,所用意象全然不同。
2.修辞辨识古代诗歌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要判明辞格,把握特点,析其作用。
在描写对象一致的情况下,相同的修辞手法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比较鉴赏经常考查的内容。
相同修辞手法的辨识。
2005年“浙江卷”要求辨析刻画“荷”形象的两首诗运用的相同修辞手法和不同修辞效果。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高考语文第2部分古代诗歌鉴赏45高考命题点五比较鉴赏高三全册语文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解析:选 A。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 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误。诗歌第三、四句就是对提问的回答,即问即
12/10/2021
[例 4]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3 分)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2/10/202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10/2021
[例 6]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这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 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 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 “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 幽远。
12/10/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5 诗歌比较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
☞熟技巧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角度1意象、意境比较鉴赏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①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②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③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
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归家后所作。
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
③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
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6分)[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诗歌】癸巳除夕偶成欢声笑语从千家万户传出来,人们因欢乐而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
可是,那些担忧正从这流逝的时间中、外物变迁中让人觉察出来。
孤独寂寞地一人站在市桥之上,仰望星空陷入深思。
早行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
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解题思维】第一步:读题干。
“星”是两首诗所共同具有的意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考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二步:读内容。
抓住两首诗中的“星”这个意象,在分析全诗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先点明每首诗为了写“星”而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指出表达效果。
【答案】黄诗中,除夕夜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
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
陈诗中,满天明星衬托了环境的黑暗,显示黎明尚未到来,以此视觉景象点扣题旨,表现诗人出行之早。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角度2语言比较鉴赏(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诗歌】草房正对着山坳,用山竹烧饭,用山水煮茶,吃的是山中的番薯,红薯,山葱山韭和山花山果,一切吃在山林。
一弯月牙下看到的是山上的光溜的寒冰,山云下森林里有受惊乱飞的乌鸦。
山上的景色优美值得一夸,山外彩霞晴朗,照耀着山下的人家。
【解题思维】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中的“惊”字,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第二步:抓住两首诗中写“惊”的诗句,具体分析“惊”的深层意蕴。
孙诗是“扫山云”而产生的“惊”,王诗是“月出”而产生的“惊”。
第三步:从作用上来分析“惊”在两首诗中的相同效果,指出以动衬静的特点。
【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相思(二首)万俟咏雨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山驿短长亭,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请赏析两首词中“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首的“听”是词人“不喜听”,因为词人客居他乡,寂寞、孤苦,以致无眠,所以不喜欢在夜里听到雨声,但雨声还是一直传到词人耳中。
第二首的“听”是词人劝慰行人“不要听”,不要听但不能不听,更体现出词人悲凉的情怀。
角度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诗歌】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
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同样凄厉的猿鸣。
三峡吟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
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
【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
“抒情手法”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二步:认真分析两首诗歌,体会诗人“愁”的心境是如何体现的。
第一首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昏”“繁”找出寓情于景的手法,第二首可从注释①中找出借用典故抒情的手法。
第三步:分析抒情手法的不同,除把握全诗中作者流露的情感外,还要注意多角度展开分析。
第一首诗后两句以“那堪”直抒胸臆,第二首诗借写“啼猿不自愁”来以理写愁。
【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辛弃疾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
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
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
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形象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两首词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反衬手法,都表现了词人高洁不俗的情趣,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答案】两首词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一首以对赏灯、宴会的“情薄”反衬诗人对梅花的情浓;后一首以喧闹欢腾的元夕景象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角度4思想感情比较鉴赏(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春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诗歌】暮春三月暮春时节,芳草凋谢,只有落花知道作者的欢喜和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