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
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

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1 概述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与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结构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且在施工阶段随着斜拉桥结构体系和荷载状态的断变化,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需对斜拉桥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分析、验算,从而求得斜拉索张拉吨位和主梁挠度、主塔位移等施工控制参数,并依此对施工的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施工中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设计参数分析2.1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反映了结构体系的变形特性和锚索的抗疲劳性能:从图1、图2可见,三跨钢斜拉桥的中边跨跨径比较多地位于2.0~3.5之间,集中在2.5处;三跨混凝土斜拉桥的相应数值则为1.5~3.0,较集中于2.2处。
就一般而言,中、边跨跨径的比值大于2.0,将能控制锚索的应力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提高结构体系的总体刚度。
在许多斜拉桥中,虽然中、边跨跨径的比值较小,但边跨中往往采用设置辅助墩或将主梁与引桥连接形成组合体系以提高结构刚度,适应结构的变形要求。
2.2 主梁自重分析选取某斜拉桥桥5号、9号梁段(见图3),各自增重5 %(其它参数取理论值) ,分别计算得到在浇筑完5号、9号梁段后各控制点挠度及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变化情况,见图3 、图4 。
图3: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挠度影响图4: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弯矩影响从图3 、图4可见,梁段自重对控制点挠度的影响较大,且悬臂越大,影响越明显。
梁段自重对控制点弯矩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9 号梁段自重增大5 %,导致6 号梁段的弯矩值增加至1 200 kN •m ,达到合理成桥状态下该截面弯矩值的7 %。
2.3 主梁弹性模量分析选取该桥5号、9号梁段弹性模量增大10 %(其它参数取理论值) ,分别计算得到在浇筑完9号梁段后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变化及各控制点挠度影响情况,见图5 、图6 。
图5:主梁弹性模量增大10%的梁段弯矩影响图6:主梁弹性模量增大10%的梁段挠度影响从图5 、图6 可见,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增大10 %时,控制点挠度变化的最大值仅为1 mm ,弯矩变化的最大值也只有220 kN •m。
斜拉桥塔端张拉拉索倾角修正及拉索主要参数实用计算方法

斜拉桥塔端张拉拉索倾角修正及拉索主要参数实用计算方法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进行支撑的桥梁结构。
在斜拉桥的设计中,张拉拉索的倾角修正及拉索主要参数的实用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斜拉桥塔端张拉拉索的倾角修正是为了使拉索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都能够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
倾角修正是指在设计中将斜拉桥塔端拉索的实际倾角与理论倾角进行修正,以确保拉索受力均匀,减少不均匀载荷的影响。
首先,需要确定斜拉桥塔端拉索的理论倾角。
理论倾角是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计算得到的理论值。
一般来说,理论倾角可以通过力平衡和几何条件进行计算。
然后,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对理论倾角进行修正。
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荷载变化、施工误差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拉索的倾角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理论倾角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修正和动态修正。
静态修正是通过校核拉索张力来修正倾角,而动态修正是通过模拟结构的动态响应来实现倾角修正。
具体的修正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确定了倾角修正后,需要计算斜拉桥主要拉索的参数。
拉索的主要参数包括拉索长度、拉索张力以及预应力值等。
首先,拉索长度可以通过斜拉桥的几何尺寸和拉索的布置来计算。
一般来说,拉索长度是通过测量拉索所占空间的实际长度来确定的。
其次,拉索的张力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来确定。
拉索的张力需要考虑桥梁的静力平衡和受力要求,以及拉索的材料性能等因素。
最后,预应力值是指斜拉桥在设计中对拉索施加的预应力。
预应力可以通过斜拉桥结构的要求和拉索的材料性能来确定。
在实际计算时,可以借助计算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计算软件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和优化。
总而言之,斜拉桥塔端张拉拉索的倾角修正及拉索主要参数的实用计算方法是设计斜拉桥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的修正和计算,可以确保斜拉桥的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为实际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斜拉桥塔顶吊架方案设计及验算

斜拉桥塔顶吊架方案设计及验算发布时间:2022-11-28T11:54:21.61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7月第14期作者:方建创[导读] 本工程塔顶吊架设计为钢桁架结构方建创广东骏熙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本工程塔顶吊架设计为钢桁架结构,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及安装的可操作性,立柱及主斜撑与平杆、纵梁之间采用开坡口完全融透焊缝,各节点板与其附着构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开坡口完全融透焊缝,焊缝质量必须达到二级焊缝标准;腹杆、斜撑等构件与节点板之间采用角焊缝围焊;主斜撑、平杆及纵梁断开位置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横梁与纵梁之间采用连接板(节点板)与高强螺栓连接向结合的连接方式。
吊架立柱底部设预埋“锚板+锚筋”及φ32精轧螺纹钢锚固,每根立柱底部设4根精轧螺纹钢,同时立柱底部开坡口与预埋锚板之间完全融透焊接牢固。
塔顶吊架在上部施工中,分两个阶段发挥其作用。
第一阶段承担着主索鞍及其附属构件的吊装工作,第二阶段配合索股架设工作。
通过工程实践,塔顶吊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施工需要及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各连接件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斜拉桥塔顶吊架方案设计验算1.塔顶吊架方案简介塔顶吊架高度为9m,两个主桁片之间的中心距为6.7m。
吊架材料中,HW400×408mm型钢及节点板、连接板采用Q345b钢材,其余采用Q235钢材。
其中立柱、立杆、主斜撑、横梁以及纵梁均采用HW400×408mm型钢,立柱之间及立柱与主斜撑之间的平杆采用[]28a槽钢(对拼),主斜撑中跨侧的平杆采用HW400×408mm型钢,腹杆采用][28a槽钢(背拼),斜撑采用[]28a槽钢(对拼)及][28a槽钢(背拼)。
为加强立柱及主斜撑的横桥向刚度,在其横桥向外侧面加设加劲桁片,同时加劲桁片还可为吊架顶面的工作平台提供支撑,加劲桁片采用][28a槽钢(背拼)。
塔顶吊架分两阶段进行安装。
索塔式斜拉桥受力性能数值分析与设计建议

索塔式斜拉桥受力性能数值分析与设计建议作者:张建华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08期摘要:为了解牵索塔式斜拉桥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开展了一具体工程的受力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察在自重、风载和地震作用下斜拉桥的性能,为其合理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斜拉桥索塔式 ANSYS 有限元分析抗震分析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8-0302-01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系的飞速发展,我们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以后的第二大经济和政治体系,这使得结构物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其对人文环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对文化韵味传达等方面的功能要求更加凸显出来,索结构中既有巍峨高大且雄浑有力的梁和塔,又有坚韧纤细的悬索,二者互补短长,相辅相成,因而使得众多设计师对这种兼有二者长处的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青睐有加,独塔无背索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独特形式新颖的结构体系,是对常规斜拉桥造型的突破,无背索后倾的塔身形状表现出对相对纤细的桥面强大稳固支撑的力量感,给人醒目深刻的感受。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1]是利用倾斜主塔的自重来平衡主梁的竖向荷载,取消了背索的使用,形式更加的简单优美受力也更加的合理,本文将以亚洲第一座独塔无背双索面斜拉桥-太阳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太阳桥是国内设计最为独特的桥梁之一[2],它位于太阳岛靠松花江处的河口,整体形状是单个斜臂桥塔,斜拉索全集中在桥塔的钝角一侧。
本文首先回顾了斜拉桥在受力特点结构体系索塔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独塔无背索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发展现状,然后对独塔无背索斜拉桥的索塔结构设计参数和合理成桥状态进行了理论研究。
二、斜拉桥的特点与发展无背索斜拉桥,是景观桥梁中的一种形式,最著名的一座是Alamillo桥,由西班牙的建筑师与工程师Calatrava为1992年世博会建的景观桥,跨度200m,当时桥梁使人为之一振,Calatrava本人也被IABSE(国际桥协)评为杰出青年工程师。
斜拉桥设计概念及结构分析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1 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Knie桥纤细的桥塔和主梁(钢结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1 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技术特色: 1)非对成的单塔斜拉桥 2)A型桥塔 3)扇形缆索体系
德国科隆 Severins桥
希腊Evripos 桥 1993 , 矩形板厚度 45 cm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主梁柔、薄化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法国的Bourgogne 桥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技术特色: 1)目前最大跨度的PC斜拉桥 2)三角形单箱双室箱梁,景观、结构特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和斜腿刚构力学对比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和悬索力学对比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斜拉桥的技术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稀索体系的斜拉桥
1956年开始,主梁大部分采用钢主梁,斜拉索较少,但拉索的直径较大,钢箱 梁索距大约30-60米,混凝土梁的索距大约15-30米。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工办
一、斜拉桥概述
2 斜拉桥技术演变
德国桥梁工程师Hellmut Homberg 则提出了密索体系的斜拉桥和单索面斜拉桥。
技术特色:第一座密索体系的钢斜拉桥,单索面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分析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分析近些年来,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兴的桥梁结构,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优越的技术在桥梁领域中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斜拉桥概述斜拉桥是一种通过倾斜的支撑索拉紧桥面的桥梁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悬索桥,它的特点在于斜拉桥的主索与桥面之间有一定的夹角。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增加桥梁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桥梁的造价效益。
二、斜拉桥的设计原理1. 受力分析斜拉桥的设计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应力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工程师可以确定斜拉桥的受力状况。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桥梁的自重、车辆荷载以及地震等外力的作用。
只有通过充分的受力分析,才能确保斜拉桥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和稳定。
2. 主索设计主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桥面的重量。
工程师需要通过建模和计算,确定主索的位置和尺寸。
主索设计需要考虑到索与桥面之间的夹角、索的初始张力以及索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3. 桥面结构设计桥面结构是斜拉桥的承载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一般而言,桥面结构采用钢箱梁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设计。
在桥面结构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到桥面的防腐、防撞和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三、斜拉桥的建造技术1. 施工工艺选择斜拉桥的建造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工程师在施工前必须充分了解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斜拉桥的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吊装、焊接、浇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安全措施在斜拉桥的建造中,保证工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工程师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流程,并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和标识。
在高空作业中,必须配备安全装备和安全网,确保工人可以安全地进行施工。
3. 施工验收斜拉桥的建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施工过程,还需要进行严密的验收工作。
工程师需要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和测量,确保斜拉桥各组成部分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斜拉桥桥面吊机方案设计及验算

斜拉桥桥面吊机方案设计及验算摘要:目前,在大跨度钢桥施工中,钢梁节段的组装及预拼装通常是在工厂内完成,然后通过浮吊等运输设备将梁节段运至桥位,通过桥面吊机进行拼装。
所以桥面吊机是大型跨江、跨河钢桥架设的关键设备。
随着钢桥的建造跨度、宽度越来越大,钢梁节段的重量、体积也越来越大,经常需要对大吨位钢梁节段实施起吊。
为了增强起吊能力和抗倾覆性,桥面吊机通常都会增大体积和增加配重。
但是大体积和大配重也增加了对在建钢桥的压力,使在建钢桥不稳定并且可能变形。
因此,设计一款自重小并且抗倾覆性好的桥面吊机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斜拉桥桥面吊机方案设计验算一、桥面吊机方案简介同济路西延工程(禅港东路至季华北路)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与张槎街道,起点为禅港东路与科润路的平交口处(起点桩号K0+000),向东与地铁四号线共线约250m,依次跨绿岛湖、罗格围大堤、地铁四号线、东平水道、佛山大堤、东平路后与季华北路相交(终点桩号K1+540),总长1.54km,设置主线高架桥1 座,总长 892.0m。
主桥(第三联)为独塔斜拉桥,墩、塔、梁固结,跨径组成为(200+68+46)=314m。
主梁边跨68+46=114m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伸过桥塔11m,通过钢混结合段与主跨钢箱梁连接。
斜拉索间距混凝土箱梁侧为6m,钢箱梁侧为12m,边、中跨侧均为双索面。
主塔采用“合手”型变截面塔柱。
钢箱梁中心处高度为3.5m,节段标准长度12m。
钢箱梁顶板厚18mm,底板厚14mm,中腹板厚14mm,边腹板厚30mm;钢箱梁顶、底板采用U肋闭合加劲,顶板U肋厚度8mm、底板U肋厚度6mm。
桥面顶板为正交异性板,不同板厚相接时保证板件上缘齐平;底板不同板厚相接时保证板件上缘齐平,为保证结构的抗疲劳性能,U肋与顶板采用开坡口单面焊接,焊接熔透深度不小于80%U肋板厚,每一U型加劲肋两侧应同时施焊。
钢箱梁横向设隔板,横隔板间距3.0m。
斜拉桥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

斜拉桥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结构力学特点。
本文将对斜拉桥的力学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从桥梁结构的基本原理、斜拉桥的力学特点以及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桥梁结构的基本原理桥梁作为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设施,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桥梁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平衡、弯矩分配和刚度平衡等。
其中,静力平衡是指桥梁各构件所受的力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使得桥梁整体不会发生倾覆或塌陷的现象。
弯矩分配是指桥梁在承受荷载时,各个构件能够合理分担荷载,使得桥梁整体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刚度平衡是指桥梁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或振动。
二、斜拉桥的力学特点斜拉桥是一种通过斜拉索将桥面承载力传递到桥墩上的桥梁结构形式。
相比于悬索桥和梁桥,斜拉桥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力学特点。
首先,斜拉桥的主梁受力方式为受拉,而非受压。
这是因为斜拉索的作用使得主梁处于受拉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抗外部荷载的作用。
其次,斜拉桥的斜拉索与主梁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力学关系。
斜拉索通过桥塔或桥墩传递受力到地基,使得桥梁整体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斜拉桥的斜拉索数量和布置方式对桥梁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斜拉索布置能够使得桥梁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减小桥梁的自重和振动。
三、斜拉桥的设计要点在进行斜拉桥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斜拉桥的主梁和斜拉索的材料选择要合理。
主梁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
斜拉索需要具备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斜拉桥的斜拉索布置要合理。
斜拉索的布置方式应根据桥梁跨度和荷载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小桥梁的自重和振动。
此外,斜拉桥的桥塔或桥墩的设计也是关键。
桥塔或桥墩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斜拉索传递的受力,并将受力传递到地基。
最后,斜拉桥的施工和维护要注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独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研究

独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独塔斜拉桥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美学和实用价值的桥梁结构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独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桥梁设计水平、优化桥梁结构性能以及保障桥梁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独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包括其结构特点、受力性能、设计优化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独塔斜拉桥的基本结构特点进行概述,包括其主塔、斜拉索、桥面系等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和构造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独塔斜拉桥的受力性能,包括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将揭示独塔斜拉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和优化方向。
本文还将探讨独塔斜拉桥的设计优化方法,包括结构选型、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的优缺点,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优化建议,以期提高独塔斜拉桥的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总结独塔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独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独塔斜拉桥的设计原理独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其设计原理主要基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桥梁美学的综合考虑。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桥梁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观性。
独塔斜拉桥的设计需要满足结构力学的要求。
斜拉桥的主要承重结构由塔、梁和斜拉索组成,其中塔是桥梁的支撑点,梁是跨越障碍物的主体,斜拉索则起到连接塔和梁的作用。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塔的高度、梁的长度和斜拉索的布置方式,以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还需要对桥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桥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安全稳定地工作。
斜梁计算坡度限值

斜梁(也称为斜拉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形式,其结构独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工程技术挑战。
在斜梁的设计中,坡度限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斜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斜梁计算坡度限值这一话题展开详细讨论,分析影响坡度限值的因素,并介绍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斜梁的坡度限值概述斜梁是一种悬索桥的变体,其主跨由一根或多根斜拉索支撑,桥面悬挂在斜拉索上。
坡度是指桥面相对水平线的倾斜程度,通常以百分比或角度表示。
在设计斜梁时,需要确定合理的坡度限值,以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要求。
二、影响坡度限值的因素1. 桥梁跨度:较大的跨度要求更小的坡度,以确保行车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行车速度:高速公路上的斜梁坡度限值通常较低,而在城市道路或乡村道路上可以适当放宽。
3. 地理环境:山区、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坡度限值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风载荷:风对斜梁的影响需要考虑在内,较大的风载荷可能要求减小坡度限值以增加稳定性。
5. 使用需求:不同类型的斜梁可能有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行人天桥、汽车桥或铁路桥,其坡度限值也会有所不同。
三、坡度限值的计算方法1. 根据舒适度要求:根据行车速度、跨度等参数,可以利用舒适度指标来计算坡度限值,常用的指标包括垂直加速度和横向倾斜度。
2. 考虑风载荷:结合风载荷对斜梁的影响,采用风荷载下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计算出在不同风速下的坡度限值。
3. 综合考虑:在实际设计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舒适度、安全性、经济性等,通过多方面的权衡来确定最终的坡度限值。
四、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1. 高速公路斜梁: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斜梁,通常需要考虑较小的坡度限值,以确保高速行驶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城市天桥斜梁:城市天桥的斜梁一般可以适当放宽坡度限值,以适应较为缓和的行人通行需求。
3. 山区跨河斜梁: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跨河斜梁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地理环境和风载荷情况,合理确定坡度限值。
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标准

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斜拉桥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桥梁,它的主要特点是斜拉索与桥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桥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斜拉桥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制定详细的设计标准。
二、桥梁分类混凝土斜拉桥主要有两种形式:单塔斜拉桥和双塔斜拉桥。
根据桥梁的跨度、荷载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是设计的首要任务。
三、设计荷载混凝土斜拉桥设计荷载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永久荷载:包括桥梁自重、桥面铺装、防护栏杆等永久性荷载。
2. 变动荷载:包括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变动性荷载。
3. 临时荷载:指建设期间施工机械、材料等荷载。
四、设计参数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桥梁基本尺寸:包括跨径、塔高、斜拉索长度等。
2. 桥面结构设计:包括桥面板、横隔板、支座等。
3. 斜拉索设计:包括索径、索距、索角等。
4. 塔身设计:包括塔身形式、截面尺寸、抗震性能等。
5. 斜拉索锚固设计:包括锚固位置、锚固方式等。
五、设计过程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步设计:确定桥梁类型、跨径、塔高等基本参数。
2. 结构分析:进行结构计算,确定桥梁各部分的尺寸和设计荷载。
3. 桥面板设计:确定桥面板的结构形式、尺寸和材料等。
4. 斜拉索设计:确定斜拉索的长度、径向和角度等。
5. 塔身设计:确定塔身的形式、截面尺寸和抗震性能等。
6. 斜拉索锚固设计:确定斜拉索的锚固位置和方式等。
7. 完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设计。
六、质量控制混凝土斜拉桥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控制: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2. 施工控制: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3. 检测控制: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和监控。
4. 竣工验收:要求进行全面的竣工验收和评估。
七、安全措施混凝土斜拉桥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合理: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确保桥梁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斜拉桥设计中的索力分析与控制

斜拉桥设计中的索力分析与控制斜拉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桥梁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跨江、湖、海和山谷的桥梁工程中。
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能够有效地分担桥梁荷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而斜拉桥设计中的索力分析与控制则成为了保障桥梁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索力的分析斜拉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悬索索塔和主缆,而索力就是悬挂在悬索索塔上的主缆所受的拉力。
索力的大小与桥面荷载、索塔高度、索塔间距和主缆倾角等因素有关。
在设计斜拉桥时,必须进行索力分析,以确定索力的适宜取值,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索力的分析通常借助有限元法等先进的计算工具进行。
在计算中,首先需评估桥面荷载,考虑静载荷和动载荷的作用,以确定桥体所受的力。
然后,根据桥墩和支座的约束条件,推导出索力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不同工况下的索力分布情况。
最后,对索力进行验算和优化,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二、索力的控制斜拉桥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索力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索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若索力过大,会导致主缆过度受力,进而引起索塔的变形和损坏;若索力过小,则无法充分发挥斜拉桥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会减弱桥梁的抗风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索力的大小。
一方面,要保证桥墩和底座的稳定性,避免因索力过大引起的桥墩倾斜和沉降;另一方面,要控制索塔的变形,保证索力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可以通过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张拉力和调节主缆的长度,来实现索力的控制。
在运营阶段,索力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受到极端天气条件、突发荷载或地震等外界因素影响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索力的异常变化。
例如,可以设置传感器对索力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索力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桥梁的稳定运行。
三、索力分析与控制实例以中国著名的苏通大桥为例,展示索力分析与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苏通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和铁路双用途斜拉桥,总长度达32.4公里。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苏通大桥采用先进的有限元法进行索力分析,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索力的分布和变化,确定了主缆的适宜参数。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2、主梁的支承体系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3、斜拉索布置
一、总体布置
4、索塔的布置—横向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4、索塔的高度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5、总体设计流程
主桥跨径、断面布置确定
确定边跨长度
塔高确定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完成图纸、计算书 稳定、动力、抗风、局部等计算 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计算
塔梁构造确定,主梁节段 长度,索塔拉索间距确定
成桥索力计算
三、结构计算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2、静力计算-刚性支撑连续梁法
三、结构计算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2、静力计算-施工阶段计算
由于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和荷载状态的不断变化,结构 内力和线形不断变化,通过优化施工阶段索力,使得结构 的应力及线形能够达到合理成桥状态,该组施工阶段即为 合理施工状态,施工阶段索力仍是关键,主要确定方法: (1)倒拆法; (2)倒装-正装迭代法;(倒拆法的优化) (3)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结构弹性,单元长度曲率不变) (4)正装迭代法;(最小二乘法缩小假定与合理状态差距)
二、结构设计
2、索塔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2、索塔-构造尺寸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斜拉桥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斜拉桥结构的设计与优化目前,斜拉桥已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美观的外观受到世界各地工程师和建筑师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斜拉桥结构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一、斜拉桥的设计原理斜拉桥是一种通过悬挂在主塔和桥墩之间的钢索来支撑桥面的桥梁结构。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塔设计:主塔是斜拉桥的支撑结构,承受桥面重载荷的作用。
在设计主塔时,工程师需要考虑桥面跨度、荷载条件和风荷载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形状和材料来保证塔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 钢索布置:钢索是斜拉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工程师需要根据桥面的形状和荷载条件来决定钢索的数量、布置和张力。
合理的钢索布置可以使桥面受力均匀,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3. 桥面设计:桥面是斜拉桥供车辆通行的部分。
在设计桥面时,工程师需要考虑桥面的水平线形、纵横坡和抗震性能等因素。
合理的桥面设计可以提高斜拉桥的使用效能和安全性。
4. 锚固设计:锚固是斜拉桥钢索的固定手段,用于将钢索牢固地固定在主塔或桥墩上。
工程师需要选择适当的锚固形式,并考虑锚固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斜拉桥优化设计方法斜拉桥的优化设计是为了使其在满足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造价和美观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斜拉桥优化设计方法:1. 材料优化:选择合适的材料是斜拉桥优化设计的关键之一。
工程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强度、重量和成本等指标,选择最优材料来减少结构的自重和材料的使用量。
2. 几何参数优化:斜拉桥的几何参数,如主塔高度、桥面倾角和钢索张力等,对结构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可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
3. 拓扑优化:斜拉桥的拓扑形式也对其结构性能有一定影响。
工程师可以通过拓扑优化算法,寻找最佳的桥梁结构形式,使其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4. 多目标优化:斜拉桥的设计目标通常不仅仅是单一的结构性能,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考虑。
ansys对斜拉桥的分析实例

用Ansys分析斜拉桥的变形、应力分布与优化问题背景: 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 题目为: 承受运动载荷的不对称双跨桥梁结构模型设计。
参赛作品为一个斜拉桥比赛所用材料: 桐木若干, 白乳胶一瓶。
比赛要求:保证小车通过的同时, 桥应力求重量轻, 轻者可进入决赛。
参赛实验台示意图比赛计算参数:木杆的抗拉强度表设计方案数据: 根据所给材料, 经过计算我们预计需要使用: 主梁: 4根6*6.4*6, 55*1截取18mm宽, 55*2截取15mm宽;拉塔: 2根6*6, 3*4作桁架;梁的固定用1根3*4;桥墩: 2根3*4, 55*1的木片作桁架结构。
下脚料把主梁两端各加长20mm, 并把端面做成梯形以使桥梁稳定。
桥梁简支模型:其中(5)、(7)、(8)为拉索, (6)为拉塔, (1)、(2)、(3)、(4)为主梁, 1.2.5为三个支座, 塔高为330mm, 2.3的距离为250mm, 3.4的距离为200mm。
当小车经过2.5之间时, 梁最容易发生破坏。
加载条件:预赛——空车(重9.88kg)行驶, 桥面板由长度为30mm的若干铝板, 用柔绳串接而成, 重量为2.8kg。
Ansys分析目的:使用ansys分析软件对桥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 对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
Ansys建模数据:步骤:定义单元类型: 桐木材料选取单元类型: Beam 188 拉索材料选取单元类型为Link 10。
定义单元实常数: Link 10单元的实常数AREA定义为3.14*2.25/4。
其中Beam 188不需要定义实常数。
定义材料属性: 材料属性如图。
定义梁截面类型: 主梁: 8*8, 侧梁:5*5, 桁架: 3*3(全部为矩形), 拉索: R=1.5(圆形)。
建模: 建立节点模型, 利用建模工具建立节点, 再用lines—straight lines连接节点形成线模型。
划分网格:利用Meshing—Mesh attributes—picked lines, 根据不同单元属性, 不同材料属性, 不同截面属性选择线, 划分网格。
斜拉桥方案优化设计分析

0引言斜拉桥又名斜张桥,是一种经典又新型的桥型。
斜拉桥主要是由主塔、主梁、斜拉索组成,主梁直接承受自重及汽车荷载等外荷载,然后再通过斜拉索将荷载传递给主塔,主梁基本呈现为压弯受力状态[1,2]。
主塔除受自重引起的轴力外,还需承受由斜拉索传递的轴力及水平分力,因此索塔属于压弯构件。
由于主梁有大量斜拉索支承,就像具有多跨弹性支承的连续梁一样,主梁弯矩得以减小,因而可以通过减小主梁尺寸来降低主梁自重,进而大幅提升桥梁的跨越能力[3,4]。
由于斜拉桥结构体系的不同,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工程实际对斜拉桥结构体系进行比选优化分析[5,6]。
本文通过研究斜拉桥不同结构体系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选取塔梁固结体系、塔墩梁固结体系以及半漂浮体系三种结构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不同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结构体系下主梁、塔柱以及桥墩各构件的内力,同时针对主梁刚度进行分析。
1工程概况某大桥主桥为70+150+70m 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150m 主跨跨越深水区域,采用70m 边跨跨越两岸大堤,总长290m 。
塔柱采用双柱式,柱尺寸顺桥向4.5m 长,横桥向2.5m 宽,壁厚顺桥向1.25m ,横桥向0.65m 。
横桥向中距与索面距一致为23.5m 。
桥面以上塔柱高35m ,两主塔均采用塔、梁固结体系,主墩顶设支座。
桥型布置图如图1所示。
2结构体系分类从斜拉桥的结构体系,根据塔、梁、墩之间相互结合方式可划分为漂浮体系、半漂浮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刚构体系。
2.1半漂浮体系半漂浮体系的特点是塔墩固结,主梁在塔墩上设置竖向支承,成为具有多点弹性支承的三跨连续梁。
可以是一———————————————————————作者简介:吴思标(1990-),男,广东梅州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桥梁检测相关工作。
斜拉桥方案优化设计分析Analysis of Optimal Design of Cable-stayed Bridge吴思标WU Si-biao(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广州510550)(Guangdong Transportation Science Testing Co.,Ltd.,Guangzhou 510550,China )摘要:为研究斜拉桥不同结构体系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选取塔梁固结体系、塔墩梁固结体系以及半漂浮体系三种结构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不同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结构体系下主梁、塔柱以及桥墩各构件的内力,同时针对主梁刚度进行分析。
对斜拉桥总体设计参数的讨论

对斜拉桥总体设计参数的讨论提要:主梁的中边跨径比、跨高比、跨宽比、宽高比和主塔的有效跨高比是斜拉桥的总体设计参数。
本文根据已建斜拉桥资料,对其进行了统计归纳,并对总体设计参数的常用范围及结构性能的影响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斜拉桥,总体设计参数,主梁,主塔1 前言从第一座现代斜拉桥Strosund桥的建成至今,斜拉桥结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稀索体系到密索体系,从工地现场制索、超长节距预制索到单根防护的平行钢绞线索,从钢斜拉桥、PC斜拉桥到各种不同组合形式的混合体系斜拉桥,结构已经达到了经典时期。
斜拉桥主跨跨径从300m,500m到最大跨径的890m,并向着千米跨径冲击,形成了对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挑战。
在斜拉桥的设计中,除对塔、梁、索的构造形式及尺寸的选取外,主要的总体设计参数有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跨高比、跨宽比、宽高比和主塔的有效跨高比,这些参数将直接对斜拉桥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故有必要通过统计已建斜拉桥的设计资料,对上述参数的选用给出一总体认识。
2 总体设计参数2.1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反映了结构体系的变形特性和锚索的抗疲劳性能。
从图1、图2可见,三跨钢斜拉桥的中边跨跨径比较多地位于2.0~3.5之间,集中在2.5处;三跨混凝土斜拉桥的相应数值则为1.5~3.0,较集中于2.2处。
就一般而言,中、边跨跨径的比值大于2.0,将能控制锚索的应力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提高结构体系的总体刚度。
在许多斜拉桥中,虽然中、边跨跨径的比值较小,但边跨中往往采用设置辅助墩或将主梁与引桥连接形成组合体系以提高结构刚度,适应结构的变形要求。
图3、图4为两跨斜拉桥的中、边跨跨径比值统计图。
图中反映的数值:钢斜拉桥的比值为1.0~2.0,一般为1.5;混凝土斜拉桥的比值为1.0~1.7,一般为1.2。
2.2 主梁的跨高比、跨宽比、宽高比主梁的跨高比、跨宽比、宽高比分别为主梁的主跨跨径与主梁截面高度、宽度比以及主梁宽度与高度之比。
斜拉桥与悬索桥计算理论简析

斜拉桥与悬索桥计算理论简析斜拉桥与悬索桥是桥梁结构中跨越能力最大的两种桥型,随着桥梁建造向大跨径方向发展,它们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通过大跨径桥梁理论的学习,我对斜拉桥与悬索桥的计算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想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在概念层次上,对斜拉桥与悬索桥的计算理论做个总结,以加深自己对这些计算理论的理解。
一、斜拉桥的计算理论斜拉桥诞生于十七世纪,在最近的五十年间,斜拉桥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200米到800米跨径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桥梁结构形式之一。
有理由相信,在大江河口的软土地基上或不适合建造悬索桥的地区,有可能修建超过1200米的斜拉桥。
斜拉桥是塔、梁、索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缆索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表现为柔性的受力特性。
(一)、斜拉桥的静力设计过程1、方案设计阶段此阶段也称为概念设计。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凭借设计者的经验,参考别的斜拉桥的设计,结合自己的分析计算,来完成结构的总体布置,初拟构件尺寸。
根据此设计文件,设计者或甲方(有些地方领导说了算)进行方案比选。
2、初步设计阶段本阶段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主要任务是:通过反复计算比较以确定恒活载集度、恒载分析、调索初定恒载索力、修正斜拉索截面积、活载及附加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及梁体配索、索力优化以及强度刚度验算等。
3、施工图设计阶段此阶段要对斜拉桥的每一部位以及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计算,确保结构安全。
主要计算内容有:构件无应力尺寸计算、对施工阶段循环倒退分析、计算斜拉索初张力、预拱度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以及前进分析验算等。
(二)、斜拉桥的计算模式1、平面杆系加横分系数此模式用在概念设计阶段研究结构的设计参数,以求获得理想的结构布置。
还可用于技术设计阶段,仅仅计算恒载作用下的内力。
2、空间杆系计算模式此模式用在空间荷载(风载、地震荷载以及局部温差等)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
此模式按照主梁可分为三种:“鱼骨”模式、双梁式模式与三梁式模型。
斜拉桥设计中的力学特性分析

斜拉桥设计中的力学特性分析斜拉桥作为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工程性能,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交通建设项目中。
在进行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对斜拉桥设计中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探讨。
一、斜拉桥的基本结构斜拉桥由主塔、斜拉索和桥面板组成。
主塔起到承载作用,斜拉索则将桥面板与主塔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承受交通荷载。
斜拉桥的设计目标是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桥梁的经济性。
二、斜拉桥的受力原理斜拉桥的受力原理是利用索力的拉压性能来达到桥梁承载荷载的目的。
桥面板中的荷载通过斜拉索传递到主塔上,而主塔则通过基础或支座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斜拉索具有较高的抗拉性能,因此能够较好地承受荷载。
三、斜拉桥的力学特性分析1. 斜拉索的布置与受力斜拉桥斜拉索的布置对桥梁的受力分布起到重要影响。
合理布置斜拉索能够使得桥梁受力均匀,减小结构的变形和应力。
在布置斜拉索时,需要考虑索的角度、索的间距以及索的材料强度等因素。
2. 斜拉桥的挠度和稳定性斜拉桥在受到荷载时会产生一定的挠度。
合理控制挠度是保证斜拉桥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过大的挠度会影响行车的平稳性,过小的挠度则可能导致桥梁的破坏。
同时,稳定性是斜拉桥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弯曲和地震等复杂工况下。
3. 斜拉索的预应力设计斜拉桥的斜拉索需要进行预应力设计,以使斜拉索能够承受相应荷载并保持预定的形状。
预应力设计要求准确计算索的拉力大小,保证索的应力处于合理范围内。
此外,预应力设计还需要考虑索的材料特性、索与主塔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4. 斜拉桥的减震设计考虑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斜拉桥的减震设计也非常重要。
采用合适的减震装置可以减小结构受力,提高桥梁的耐震性能。
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摩擦阻尼器、液体阻尼器等。
四、案例分析: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明石海峡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之一,其设计中的力学特性值得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
摘要: 在斜拉桥的设计中,除对塔、梁、索的构造形式及尺寸的选取外,主要的总体设计参数有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跨高比、跨宽比、宽高比和主塔的有效跨高比以及主梁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这些参数将直接对斜拉桥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故有必要通过统计已建斜拉桥的设计资料,对上述参数的选用给出一总体认识。
关键词:斜拉桥;设计参数;
1 概述
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与成
桥后的主梁线形、结构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且在施工阶段随着斜拉桥结构体系和荷载状态的断变化,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需对斜拉桥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分析、验算,从而求得斜拉索张拉吨位和主梁挠度、主塔位移等施工控制参数,并依此对施工的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施工中加以有效
的管理和控制。
2 设计参数分析
2.1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反映了结构体系的变形特性和锚索的抗疲劳性能:
从图1、图2可见,三跨钢斜拉桥的中边跨跨径比较多地位于2.0~3.5之间,集中在2.5处;三跨混凝土斜拉桥的相应数值则为1.5~3.0,较集中于2.2处。
就一般而言,中、边跨跨径
的比值大于2.0,将能控制锚索的应力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提高结构体系的总体刚度。
在许多斜拉桥中,虽然中、边跨跨径的比值较小,但边跨中往往采用设置辅助墩或将主梁与引桥连接形成组合体系以提高结构刚度,适应结构的变形要求。
2.2 主梁自重分析
选取某斜拉桥桥5号、9号梁段(见图3),各自增重5 %(其它参数取理论值) ,分别计算得到在浇筑完5号、9号梁段后各控制点挠度及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变化情况,见图3 、图4 。
图3: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挠度影响图4: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弯矩影响
从图3 、图4可见,梁段自重对控制点挠度的影响较大,且悬臂越大,影响越明显。
梁段自重对控制点弯矩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9 号梁段自重增大5 %,导致6 号梁段的弯矩值增加至1 200 kn ·m ,达到合理成桥状态下该截面弯矩值的7 %。
2.3 主梁弹性模量分析
选取该桥5号、9号梁段弹性模量增大10 %(其它参数取理论值) ,分别计算得到在浇筑完9号梁段后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变化及各控制点挠度影响情况,见图5 、图6 。
图5:主梁弹性模量增大10%的梁段弯矩影响图6:主梁弹性模量增大10%的梁段挠度影响
从图5 、图6 可见,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增大10 %时,控制点挠度变化的最大值仅为1 mm ,弯矩变化的最大值也只有220 kn ·m。
与主梁部分梁段自重增大5 %的情况相比,该影响是很小的。
2.4 温度变化分析
在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两类温度影响中,年温差的周期性季节影响,一般假定在结构内各处以均值变化;局部温差影响,主要是指日照等因素因作用程度差异而导致各部分的温度变化不均匀。
2.4.1 年温差分析
年温差也称为季节温差,它对该斜拉桥挠度和弯矩的影响(有关数据分析按照结构各部位均匀升温24 ℃考虑,见图7) ,从图7 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会使主梁上拱,使其上缘受拉、下缘受压,但由此而产生的挠度和弯矩都不大。
图7:全桥均匀升温24 ℃时主梁挠度、弯矩变化
2.4.2 局部温差分析
在日照作用下,斜拉桥温度场的变化比较复杂,各部分结构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存在重大差异。
斜拉索由钢绞线制成,横截面较小,虽温度变化相对均匀,但温度敏感程度较高;主梁和主塔的温度场分布复杂,由于横截面较大和构成梁塔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小,梁塔内温度变化随大气温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受光表面和构件内部呈现出较大的温度梯度[3 ]。
假设主梁上下缘温差为±5 ℃,索梁温差为±10 ℃,主塔前后缘温差为±10 ℃,3种非均匀温度变化共同作用下,对该斜拉桥的影响见图8。
图8:非均匀温度变化产生的主梁挠度、弯矩包络图
从图8 可知,温度变化的影响,非均匀温度要远大于均匀温度。
塔梁固结处的位移没有变化,但是该处的弯矩变化最大值达到了
-13143 kn ·m ,主梁各节段挠度变化的最大值也达到了17.4 mm。
由此可见,局部温差较年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
虽然局部温差的变化十分复杂,实际很难加以准确计算,但不同温差对主梁挠度和
弯矩的影响是各有侧的。
因此,合理地确定梁段安装时间,可以很好地避开昼夜温差的影响;如果条件允许,那些对结构受力有显著
影响的重要施工工序应尽量安排在结构处于均匀温度状态下进行。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也应在这种稳定状态下进行。
2.5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
目前大多数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其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龄期短、收缩徐变对桥梁各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但鉴于目前桥梁结构型式多、架设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对收缩徐变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是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外部的斜拉索并不会发生收缩徐变现象,主梁在架设过程中的收缩徐变的影响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做出判断。
收缩徐变效应对跨中挠度、弯矩的影响见图9 。
从图9 可见,斜拉桥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跨中挠度和弯矩的影响均较大,不容忽视。
而且这一影响在桥梁竣工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加剧的趋势。
5 年以后因收缩徐变效应引起的跨中弯矩的变化值为15 750 kn ·m。
图9:收缩徐变效应对跨中挠度、弯矩
2.6荷载冲击系数的影响
图10结出了几个国家的冲击系数曲线。
由此可见各国对冲击系
数的规定仍然相差很大。
特别是我国,冲击系数偏小。
另外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旧桥需要维修和评估其承载能力。
需要一个比较精确又方便的冲击系数计算办法。
因此,车辆冲击系数的研究目前仍在很多国家进行,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
图10 :各国冲击系数比较
3 长大跨斜拉桥总体设计参数的选用以下表11列出了主跨跨径超过600m的已建和拟建斜拉桥的总体设计参数。
从表11可以看出,主粱结构多为钢结构或结合梁混合结构,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为2.0~3.3,边跨长相对都取得较长,并设有辅助墩;主梁的跨高比普遍较大,由最小的l79到最大的330,主梁结构显得更加柔细;主梁的跨宽比或许受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仍以分别小于30、大于10的居多;主塔跨高比在4.6左右,并以倒y形或a形塔居多。
4 结语
通过上述结构参数分析说明,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梁体自重、非均匀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都是斜拉桥的重要设计参数;而梁体的弹性模量、均匀温度变化,则属于一般设计参数。
(1) 临时荷载的堆放相当于增加某梁段的自重。
故对于混凝土浇筑泵等较大的临时荷载,一定要注意其堆放时间和位置;拆除当前梁段的支架前,一定要首先撤除重型临时荷载。
(2)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条件允许时,每梁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宜
选在温度相对较低、气温较稳定的夜晚,尽量避开非均匀温度变化的影响。
(3) 主梁的跨高比、跨宽比都有增大的趋势,如何构筑一个合理的结构形式,以提高斜拉桥的总体性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