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制图PPT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PPT课件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 V
6 Z
1
W
5
X
O
3 H Y
4
8
三投影面 —— H、V、W H —— 水平面 V —— 正立面 W —— 侧立面
三投影轴 —— X、Y、Z
八个分角(卦角) 中、俄、德:第一角 美、日、法:第三角
主要研究第一分角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第一分角
Z
V
X
投影轴 —— X、Y、Z
原 点 —— O
OW
H Y
点的三面投影图
V a
X
ax
Z
az
A
a
W
O
V a
X
a
ay
a
H
H
Y
H
移去空间点
V面不动 ➢H面连同水平投影绕X轴向下旋转 ➢W面连同侧面投影绕Z轴向右旋转
Z W
W a O
YW YH
点的三面投影图 展开后的位置
V a
Z
W
az
a
X
ax
a H
O
YW
正面投影:左上方
➢水平投影:正面投影的正下方
➢侧面投影:正面投影的正右方
a
b YW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V a
A b
X
B
a (b)
H
Z
a
W
O b
Y
若两点位于同一条垂直某投影面的投射线上,则这两点在 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这两点称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V a
A b
X
B
a (b)
H
Z
a
W
O
b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土木工程制图(第八章)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土木工程制图(第八章)

(1)从立面图上可以看出,该梁位于Ⓑ轴和Ⓒ轴之间,梁长为8480
mm。中间虚线部分表示板和两个次梁的外轮廓,两个次梁距Ⓑ轴处柱边
的距离分别为2630 mm和5370 mm。②号为弯起钢筋,弯起点距柱边50
mm。
(2)由钢筋表可知④号钢筋的形状、数量和长度,再由立面图、
1—1和2—2断面图可知,④号钢筋为梁两端上部附加的钢筋。
工制
目录页
第2 页
绪论 01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02 投影基础 03 平面立体及其轴测投影 04 曲面立体及其轴测投影 05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目录页
第3 页
06 标高投影 07 房屋建筑施工图 08 结构施工图 09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10 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目录页
第4 页
06 标高投影 07 房屋建筑施工图 08 结构施工图 09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10 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一)钢筋的种类及作用
如图8-4所示,配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按其受力和作用不同,可 分为以下几种。
(a)钢筋混凝土梁
(b)钢筋混凝土板
图8-4 钢筋混凝土梁、板配筋示意图
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 受力筋: 承受构件内产生的拉力或压力,主要 用于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梁、板 的受力筋还分为直筋和弯筋两种,受力筋的配置需 根据受力计算得到。 ➢ 箍筋: 也称钢箍,主要用于固定受力筋的位置, 并承受构件内产生的部分剪力和扭矩,多用在梁、 柱内。 ➢ 架立筋: 用于固定梁内箍筋的位置,以构成梁 内钢筋骨架。 ➢ 分布筋: 用于楼板、屋面板等板内,与板的受 力筋垂直,可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 固定受力筋的位置,承担抵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混凝 土开裂的任务。 ➢ 其他构造钢筋: 因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 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吊环等。

土木工程制图(31张)PPT

土木工程制图(31张)PPT
置、尺寸以外,还要图示与本建筑有关的台阶、散水、花池 及垃圾箱等的水平外形图。
2、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平面图 不但要图示本层的房间布置及墙、柱、门窗等构配件的
位置、尺寸以外,还要图示下面一层的雨篷、窗楣等构件水 平外形图。
3、屋顶平面图
图示特点
1、比例 1∶50、 1∶100、 1∶150、 1∶200、 1∶300 2、定位轴线 3、图例及代号、编号 4、线型 5、尺寸标注 6、标高标注 7、剖切符号、指北针、房间名称及其它符号 8、抹灰层、楼地面、材料图例

8
A
1
2
折线平面图编号
7


A
6
12 3 4
5
§2.3 建筑平面图
3、图例及代号、编号
窗:C1、 C2 ;C-1、 C-2或C1515; 门:M1、 M2 或 M-1、M-2;M0921等; 同一规格的门或窗均各编一个号,以便统计列门窗表。 也有用标准图集中的门窗代号标注,如 X—0924 (西南J601全板镶板门900×2400)
⑵ 中实线0.5b :被剖切到的次要建筑构造(包括构配件)的 轮廓线(如墙身、台阶、散水、门扇开启线)、建筑构配件 的轮廓线及尺寸起止斜短线。
⑶ 中虚线0.5b :建筑构配件不可见轮廓线。
⑷ 细实线0.25b :其余可见轮廓线及图例、尺寸标注等线。 较简单的图样可用粗实线b 和细实线0.25b 两种线宽。
§2.3 建筑平面图
部分建筑构造及配件图例
空门洞
门、窗洞均为中 粗线
开启方向
线实线为 外开,虚线 为内开


开启方向线交
角的一侧安装
合页

45°

单扇门(包括平开或单面弹簧)

《土木工程制图基础》PPT演示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基础》PPT演示课件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摘要:本章主要介绍工程图样绘制所涉及到的《技术制图》中有关图纸幅 面、比例、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等方面的基本规范。同时,还将介绍常 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以及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 技巧。
• 1.1 制图基本规定 • 1.2 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介绍 • 1.3 几何作图 • 1.4 绘制仪器图的方法及步骤
半度

倒度

头布
径径


锪平 孔
符号 或缩 φ
写词
R Sφ SR t
□C

└┘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工程形体的最后 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工程形体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 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17
2. 尺寸的组成
图1-8 尺寸的组成及标注示例
18
表1.4 尺寸标注常用符号及缩写词

直 半 球 球厚

45 深
沉孔 埋 均

径径

• 表1.1 基本幅面尺寸及图纸边框尺寸
• 幅面代号 A0
A1
A2
•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a
25
•c
10
•e
20
A3 297×420
5 10
A4 210×297
3
图纸类型
表1.2 图样格式及边框画法
X 型 (横 放 )
Y 型 (竖 放 )
边界线
图框线
边界线
图框线
1∶1×10n (1∶1.5×10n) 1∶2×10n (1∶2.5×10n)
(1∶3×10n) (1∶4×10n)

土木工程制图 PPT..

土木工程制图 PPT..
§1-1 §1-2 §1-3 §1-4 §1-5 §1-6
图幅和图标 图线和比例 尺寸标注 图纸上的字体 绘图仪器 绘图步骤和方法
§1-1 图幅和图标
1. 图幅及其图框尺寸
图幅即图纸大小。为了便于图纸的装订、查阅和保存,满足图纸 现代化管理要求,图纸的大小规格应力求统一。工程图纸的幅面 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中所示
b


对中标志

c
a 对中标志



对中标志(0.35b)
对中标志 标题栏
c
l A0~A3 横式幅面
图框、图标、会签栏实例
§1-2 图线和比例
1. 图线 (1) 线宽
线宽组(mm)
(2) 线型
名称



线


虚 线


线型
线宽
b 0.5b 0.35b
b
0.5b 0.35b
一般用途
主要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1-5 绘图仪器
1号图板 ,丁字尺(≥800 mm),三角板 (200~300mm),曲线板,绘图仪器,擦 线板,透明胶带,橡皮,铅笔,图纸、建 筑模板、砂纸、刀片等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012 3 4 5 67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三角板
橡皮
丁 字
012 34 5 67 8
图图纸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三棱(比例)尺
铅笔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运用
作90°线 作60°线 作45°线 作30°线 作15°线 作75°线 作平行线

2绪论土木工程制图PPT课件

2绪论土木工程制图PPT课件

绪论
28
一点透视投影图实例
绪论
29
体视投影图
绪论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90°
a
b
( 2 ) 正 投 影 法
c
绪论
16
二、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绪论
17
正投影的7个特性
1、实形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 形(或棱线)与投 影面平行时,其投 影反映实形(或实 长)。
2、积聚性
3、类似性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 当物体上的平面图形(或
一、中心投影法
绪论
13
投射中心 物体
投影面
一、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
投影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也改变。
中心投影特性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 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绪论
14
a b
.

投 射 线 方 向

( 1 ) 斜
行 投 影 法


c
90°

绪论
15
投 射 线 方 向
制图基础、土木建筑专业图:是投影理论的运用, 主要培养绘图和阅读土木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熟 悉制图基本知识和有关制图标准的规定,正确运用 绘图工具、掌握绘图技巧、阅读图样等。

《土木工程制图》第一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第一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的 圆 于、两 点 ; 连 交 圆于点 , 又 过作 ∥ 交 圆于点 ; 连 即 为 所 求 作 的 两 圆 的 一 条 外 公 切 线 。
.
、 作 两 圆 的 内 公 切 线 的 作 法 : 以为 圆 心 , 为 半 径 作 一 圆 ; 取 连 线 的 中 点为 圆 心 , 长 为 半 径 作 圆 交所 作 的 圆 于、两 点 ; 连 交 圆于点 , 又 过作 ∥ 交 圆于点 ; 连 即 为 所 求 作 的 两 圆 的 一 条 内 公 切 线 。
.
.
.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第一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1 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
.
二、分规、比例尺的用法
.
三、圆规的用法
.
四、曲线板的用法
.
五、针管绘图笔和鸭嘴笔的用法
.
六、铅笔的削法
.
§1-2 制图的基本规格 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因而有必要制订工程制图的国家 标准。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 使其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国家建 设部批准并颁布了有关建筑制图的六项国家标准,包括总纲性质的 《GB/T 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专业部分的《GB/T 50103-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给 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并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要确定一个尺寸 基准。尺寸基准常常选用图形的对称线、底边、侧边、图中圆或圆弧的中心线等。 2.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大小的尺寸。 3. 定位尺寸: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
Z V
度量对应关系
W X O
X轴向尺寸(左右)—长度 轴向尺寸(左右) Y轴向尺寸(前后)—宽度 轴向尺寸(前后) Z轴向尺寸(上下)—高度 轴向尺寸(上下)
H
Y
正面投影:反映长度和高度 正面投影: 水平投影:反映长度和宽度 水平投影: 侧面投影:反映高度和宽度 侧面投影: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
度量对应关系




正面投影:反映长度和高度 正面投影: 水平投影:反映长度和宽度 水平投影: 侧面投影:反映高度和宽度 侧面投影: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
度量对应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
作图方法
45°
特别注意 “宽相等” 宽相等”
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
补画投影轴
作图方法
A
积聚性
C D B E c a(b) P e d
1.2.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B K
A
若点将直线分 为两段,则两段的 为两段, 实长之比等于其投 影长度之比。 影长度之比。
AK:KB = ak:kb
b
k a P
透视投影图
中心投影,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常用于建筑设 中心投影,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计及装饰、广告等行业。 计及装饰、广告等行业。
1.2.4 工程上常用的四种投影图
1.2.5 三面投影图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6 2 Z V
三投影面 H V W
5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特性
m′
c′ a′
n′
b′ d′ b
c a n
d
如果一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 如果一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 正面投影 于一平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于一平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同时其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 同时其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 水平投影 水平线的水平投影,则该直线垂 水平线的水平投影, 直于该平面。 直于该平面。
a
e
k b
一般位置的相交
参与相交的两元素都不垂直于投影面,其投 参与相交的两元素都不垂直于投影面, 都不垂直于投影面 影都没有积聚性,这种情况为一般位置的相交。 都没有积聚性,这种情况为一般位置的相交。
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f′ 辅助平面
P N K M E B F
a′ e′ d′
A D
b′
b′ 1′ n′ a′ d′ b d 1(2 ) n a e m f c 2′ m′ f′ e′
c′
求平面ABC与平面 与平面DEF的交线。 的交线。 例 求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
b′ e′
n′ a′ d′ b d m n a e 3 m′
f′ 3′ ( 4′ ) c′ 4 c f
三面共点法
a′
b′ f′ l ′ r′
2.4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2.4.1 2.4.2 2.4.3 2.4.4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垂直 直线、 点、直线、平面的综合作图题示例
2.4.1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c′ A E F C P D e f B e′ f′
d′
a′ b′
b d a
c
若一直线与某平面上任一直线平行,则此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若一直线与某平面上任一直线平行,则此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c′ A E F C P D e f B e′ f′
d′
a′ b′
b d a
c
若一直线与某平面平行,则在平 若一直线与某平面平行, 面上必能作出直线与原直线平行。 面上必能作出直线与原直线平行。
求平面ABC与平面 与平面DEF的交线。 的交线。 例 求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
b′ e′
a′ d′ b d
m′
f′
c′
m f a e
c PH
求平面ABC与平面 与平面DEF的交线。 的交线。 例 求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
b′ e′ QV
n′ a′ d′ b d m n f m′
f′
c′
c
a e
求平面ABC与平面 与平面DEF的交线。 的交线。 例 求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
k′ g′
c′
d′ h′ s′
PV
e′
QV
a e r
b f l
k g
c s h
d
2.4.3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M
L2
K P N
L1
如果一直线垂直于平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则此直线垂直于该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M
L1 L2 P N K
如果一直线垂直于平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则此直线垂直于该平面
b′ p′ m′ n′
a′
c′
p m
b
c a n
例 求两平面交线,判别可见性 求两平面交线,
例 求平面ABC与平面P的交线 求平面ABC与平面P ABC与平面
b′ m′ n′
c′ PV
a′ a n m b c
迹线面参与相交时,不判别可见性。 迹线面参与相交时,不判别可见性。
例 求平面ABC与平面P的交线 求平面ABC与平面P ABC与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ML1 K P N源自L2如果一直线垂直于平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面内的一对相交直线, 则此直线垂直于该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M
L1
L2
P
如果一直线垂直于某 平面,则此直线垂直于 平面, 该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N
投影特性
M V C N P B D A PH PV
H
如果一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 如果一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 正面投影 于一平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于一平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同时其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 同时其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 水平投影 水平线的水平投影,则该直线垂 水平线的水平投影, 直于该平面。 直于该平面。
b′ m′
c′ PV
a′ a c m b
迹线面参与相交时,不判别可见性。 迹线面参与相交时,不判别可见性。
投影面垂直线与平面相交
m′ 1′ ( 2′ ) k′
N k b B c H
D K A d a m(n)
M C
d′
c′
a′
e′ n′ d 2
b′
m(n) 1
c
直线与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当直线 的投影有积聚性时, 的投影有积聚性时,交点的一 个投影已知,另一投影用面上 个投影已知,另一投影用面上 的方法求出。 取点的方法求出 取点的方法求出。
b′ e′ f′ c′ a′
c f b e a
例:过点K作平面平行于二交叉直线AB和CD。 过点K作平面平行于二交叉直线AB和CD。 AB
1′
k′ 2′
c′
a′
b′
d′
1 a k b
2
d
c
例:过点K作平面平行于二交叉直线AB和CD。 过点K作平面平行于二交叉直线AB和CD。 AB
3′ 1′ 4′ a′ b′ d′ k′ 2′ c′
重影点判别法
a′ ( 1′ ) 2 ′ m′ b′ n′ p′ c′
判别规则: 判别规则:
a 1 n p c 2 m b
同一直线上交点两侧 可见性相反。 可见性相反。 通过每一交叉点(重 通过每一交叉点( 影点)的两条直线可见 影点) 性相反。 性相反。
例 求两平面交线,判别可见性 求两平面交线,
特殊位置的相交
参与相交的两元素中,至少有一个垂直 参与相交的两元素中, 于某投影面,其投影有积聚性,这种情况为 于某投影面,其投影有积聚性, 积聚性 特殊位置的相交,作图较为简便。 特殊位置的相交,作图较为简便。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p′
b′ k′
B P K b A k a H
a′
p k a
b
直线与平面相交,当平面的投影有积聚性时, 直线与平面相交,当平面的投影有积聚性时,交点的 的方法求出。 一个投影已知, 一个投影已知,另一投影用线上取点的方法求出。
若已知两平面平行,则 若已知两平面平行, 如在第一平面内任取一条直 线,在第二平面内必能作出 一条直线和该直线平行。 一条直线和该直线平行。
例:判断两平面是否互相平行。 判断两平面是否互相平行。
b′ 2′ d′
f′ 1′
a′
c′
e′
f b a d e c 2 1
例:判断两平面是否互相平行。 判断两平面是否互相平行。
d
PH b
用正垂面作辅助面
f′ a′ m′ e′ k′ 3′ n′ 4′ d′
b′
QV
a e m f k n 3(4 )
d
b
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求两平面的交线, 求两平面的交线,只要求出两平面的 两个公共点或一个公共点和交线的方向。
线面交点法 三面共点法
线面交点法
E B M A D F N C
在相交的两平面内 任取两条直线,分别求 任取两条直线, 两条直线 出它们与另一平面的交 点,连接起来即为两平 面的交线。 面的交线。
m
投影特性
M V C N P B D A PH PV
H
如果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 如果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 则该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于该平 则该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于该平 正面投影 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该直线 面内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的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水平 水平投影垂直于该平面内水平 垂直于该平面内 线的水平投影。 线的水平投影。
4 a 1 k 3 b 2 d
c
平面与平面平行
c′ b′ F C D Q B A P a E c f b d e a′ d′ f′ e′
几何条件
若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对应平行,则两平面互相平行。 若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对应平行,则两平面互相平行。 相交直线对应平行
几何条件
C D A Q B P
可见性判别
a′ m′ b′
N P a M B m b n c H C
直观判别法
A
n′
p′ c′
a
n
p c
m b
甲乙两平面相交,两平面的可见 甲乙两平面相交, 性总是以交线为界,若交线的一侧为 性总是以交线为界, 以交线为界 甲面可见,另一侧必为乙面可见。 甲面可见,另一侧必为乙面可见。
可见性判别
特殊位置的线面垂直问题
m′ p′
n′
m′
PV
p′
m′(n′)
n′ m p n m PH n m p n
平面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A
B P
如果一直线垂直 于一平面,则包含此 于一平面, 直线的一切平面都与 该平面垂直。 该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K Q L P
K Q L P
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则从一平面上任一点向 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 另一平面所作的垂线必在前一平面上。 另一平面所作的垂线必在前一平面上。
过点K作一平面垂直平面ABCD ABCD。 例 过点K作一平面垂直平面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