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力平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完整版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完整版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新课标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七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与磁一.磁场二.电生磁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电动机五.磁生电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人教九年级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十一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二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压强和压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应用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五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沪科版八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乐音与噪音第三节超声与意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第七节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滑轮的应用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沪科版九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三节家庭用电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节半导体第三节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能源与社会第三节开发新能源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物质的状态二.温度的测量三.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四.汽化和液化五.升华和凝华六.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三.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的描述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三.乐音与噪声四.超声波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二.光的反射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光的折射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力的测量三.重力四.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二力平衡七.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压强和压力一.压强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物体的浮沉条件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目录页码人与物理——利用机和能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2)二、滑轮 (6)四、功率 (1)2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1)4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1)8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 (2)2二、内能 (2)5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28四、热机 (3)3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3)5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 (39)二、组装电路 (44)三、电流 (47)四、电压 (51)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57)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62)七、变阻器 (67)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7)3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78)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8)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83)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 (8)7二、电功率 (9)2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5四、电流的热效应 (9)7五、家庭电路 (100)六、安全用电 (103)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磁现象 (109)二、磁场 (112)三、电流的磁场 (115)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17)五、电磁铁的应用 (119)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23)七、直流电动机 (125)八、电磁感应发电机 (128)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 (133)二、广播和电视 (137)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144)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49)二、浩瀚的宇宙 (155)三、能源:危机与希望 (160)附录一、本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162)二、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 (163)。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与运动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与运动总复习

第6章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可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者缺一不可。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合合方向与大力F1相同8.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

9.第7章密度与浮力一、(密度)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托盘天平)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X 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Vm =ρ;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 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 的单位是米3。

10--11第六节二力平衡

10--11第六节二力平衡

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想一想 •图中的哪个物体能保持静止状态?为什么?
F1 F1 F2 F1 F2
c
F2
a
b
c
F2 F1 F1
F2
d
e
巩固练习:
重力 1、悬挂着的电灯,受到地球对它的___和电线对 拉力 一对平衡力 它的___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2、某同学提一物体使它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如果 向上提的力是100N,这个物体还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时候如何运动
N
f
G
F牵
做匀速运动的小汽车受到那些平衡力的作用?
N
G
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
二 力 平 衡 条 件 的 应 用
F =?
G =100N
2:如图,物体B重3N,在力的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分析 B受到的平衡力,以及B受到的 F 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取物体B为研究 对象 分析B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
2、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的乘客会 向前倾倒,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由于乘客受到惯性作用
B、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作用
C、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D、由于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
第六节
二力平衡
补充:
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一头 大象就能拖动.
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 一头大象就能拖动.作用
效果是相同的
例如:两个小孩能提起一只水桶,一个 大人也能起,那么这个大人提桶的力 就是那两个小孩提桶的力的合力,反过 来,那两个小孩提桶的力是这个大人提 桶的力的两个分力。所以,合力与分力 是建立在“等效替代”的基础上。

第六节 二力平衡

第六节 二力平衡
F F
自我测评3
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 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 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 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自我测评4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使的汽车受到几对平 衡力的作用?为什么说它们是互相平衡的? 在乙图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第六节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与平衡力
链接
视频1平衡力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叫做二力平衡
视频3
●课堂练习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辨别 一对相互 作用力与 一对平衡 力的异同
四.力的 合成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同体 反向 等值 共线
N
G
一降落伞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50N, 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直线下降, 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和伞受到空气阻力 的大小为750N ,则运动员受到地球 的吸引力为( C ) A、750N B、800N C、700N D、50N
F
G1
G2
课堂小结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
实例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大小相等
反向 共线
力的作用点 同一物体上 不同物体上 力作用效果 能相互抵消 不能相互抵消 同时变化 力的存在性 相互独立
画出静止悬挂着的电灯泡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F
F


G G
F
电灯泡受到两 个力就静止了

9.第十二章六二力平衡学案

9.第十二章六二力平衡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六二力平衡》学案设计者:马学军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二力平衡;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六二力平衡1.平衡力:(1)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受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平衡力二力平衡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静止状态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指导强调本节所学三、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5分×12=60分)1.一只茶杯静止在桌面上,它在________的作用下保持______状态,我们就说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是________的。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货物匀速上升,货物受到____力和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选择(10分×3=30分)4.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5.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6.下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图()(三)画一画,更清楚(10分)7.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重力为30牛的箱子,箱子静止不动,画出箱子的受力图。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这篇《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第六节二力平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器材: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2)吊着的吊灯(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力的平衡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第六讲 二力平衡 教师版

第六讲 二力平衡 教师版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矢量和标量(1)矢量在物理学中,有一些物理量,要把它的性质完全地表达出来,除了说明其大小,还要指明其方向。

这种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力、速度、电场强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长度、时间、温度、能、电流等2、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共线二力合成:a 、同向二力:F F F =+12合,方向与F F 12、均相同;b 、反向二力:FF F =-12合,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3)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遵循向量(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如下图所示:注意此时合力的大小不能表示成F F F =+12合,初中阶段一般我们只分析几中极特殊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二力混成直角时,22F F F =+12合。

虽然,现在我们无法具体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合力大小,但是利用三角形构成的基本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以很容易的证明:1212F F F F F -<<+合综上考虑所有情况有:1212F F F F F -≤≤+合,可以利用该不等式确定合力或某个分力的大小范围,以及判断合成的可能性。

二力合成时注意以下2点:a 、合力只是个效果,并不是说与二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如果用合力表示时,就不要再画上分力,反之亦然; b 、分析合力时注意分类讨论。

(4)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共点力F 1和F 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用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点拨第六讲二力平衡(5)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最新初中物理目录(人教版)

最新初中物理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力的作用,且保持什么状态); 第三步 用二力平衡的定义判定某两个力平
衡; 第四步 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某两个力的
大小及方向。
课堂测试一: 1(2018•宜昌)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
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 的是(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
F支
G
2(2018•乐山)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 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F支
G
3(2018•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
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
A.线所受的重力
B.灯所受的重力
F拉
C.灯对线的拉力
D.线对天化板的拉力
G
课堂测试二
(2018•福建)航天迷小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
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 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4m高
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5m/s。若打开降落伞后, 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 中,k=3N•s2/m2.求:
两个状态。
方案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动手实验:学生预习P20~21页内容,完成图8.2-2实验。
提出物体:二力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
假设与猜想:二力平衡可能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1、在力的大小、方向相同时,用图8.2-2装置探究二力平
衡与作用点的关系:结论是(

2、在力大小,作用点相同时,用图8.2-2装置探究二力平
5.研究两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的方 法是将小车或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后释 放。(会发现释放后,小卡片会旋转, 说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是,小卡片没 有处于平衡状态。)
6.研究两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方 法用刀剪断卡片。(剪断后发现小卡片 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7.研究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方 向是否相反的方法是将两边的钩码 挂在小卡片的一端。(观察到小卡 片没有 处于平衡状态)
,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力的 。
(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
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
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
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
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
原因是

方案三 二力平衡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应用的思维 第一步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二步 分清状态(在什么方向上受到了什
衡与方向的关系: 结论是(

3、在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时,用图8.2-2装置探究二力
平衡与大小的关系:结论是(

总结、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相等、( )相反,并且在(
)。只
有同时满足以上的四个条件,两个力才平衡。简记为

)。
实验10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明确研究对象可能是小车、木块或小卡 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实验中不选择木块,而选择小车或卡片 的原因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 验造成的影响。 3.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减小摩擦力,改 变力的方向。 4.研究力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是让小车两端 挂相同的钩码。
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
对平衡力
F支
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
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f F动
G总
5(2018•天津)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 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 是( )
第2节 二力平衡
方案一 二力平衡的定义
知识点:让学生预习课文P20页第一自然段,完成:
1、若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
2、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
或(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即(
)。
所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包含有( )或( )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f
G总
方案四 合力
方法:由教师引导学习;
1、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如果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当于另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则称另一个力是这几个力的( ),
这几个力称另一个力的( )。
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等于(
),合力的方向与( )相同,公式是
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
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
对相互作用力
F支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
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f
F推
G车
4(2018•桂林)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
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
( );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等于(
),合力的方向与(
)的相同,
公式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平衡力的合力为(
)。
导学五 提示P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8.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且作在同一条真线 上。
课堂测试
1(2018•宿迁)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
的条件”实验中,
(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课堂测试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
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
卡片,根据
(选填字母)状态
,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
力。
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2(2018•河池)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 ,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