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力量练习教学反思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ed4f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e.png)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理解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下肢力量训练姿势和动作,提高下肢力量和耐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论讲解:介绍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包括对骨骼、肌肉、关节的影响。
2. 实践训练:教授正确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包括深蹲、硬拉、腿举等。
3. 训练计划:制定适应不同学生水平的下肢力量训练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教师指导纠正。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下肢力量训练的理论知识和动作示范。
2. 训练器材:深蹲架、硬拉杆、腿举器等。
3. 安全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训练安全,避免受伤。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正确性和训练态度。
2. 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训练成果,如力量增加、耐力提高等,评估训练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训练感受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学场所宽敞、安全,布置相关训练器材。
2. 制作教学PPT:包含下肢力量训练的理论知识、动作示范和训练计划。
3. 准备训练器材:确保深蹲架、硬拉杆、腿举器等器材完好无损。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传授:通过PPT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相关知识。
3. 动作示范与练习:教师演示正确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4. 训练计划实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进行下肢力量训练。
5. 总结与反馈:学生分享训练感受,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练习。
八、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下肢力量训练的其他方面,如训练方法、动作技巧等。
2. 探索下肢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表现方面的作用。
田径下肢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田径下肢训练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a15d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4.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下肢训练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掌握下肢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训练的方法。
3. 提高下肢运动能力,增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田径运动员、体育爱好者等。
三、教学时间共4课时,每次课45分钟。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下肢力量训练1. 教学内容:(1)深蹲:增强大腿肌肉力量。
(2)硬拉:增强臀部、大腿后侧肌肉力量。
(3)卧推:增强肩部、胸部肌肉力量。
(4)腿举:增强大腿肌肉力量。
2. 教学步骤:(1)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进行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课时:下肢速度训练1. 教学内容:(1)起跑技术:提高起跑速度。
(2)短跑技术:提高短跑速度。
(3)跳远技术:提高跳远速度。
2. 教学步骤:(1)讲解下肢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进行肌肉放松练习。
第三课时:下肢耐力训练1. 教学内容:(1)慢跑:提高下肢耐力。
(2)间歇跑:提高下肢耐力和速度耐力。
(3)长跑:提高下肢耐力。
2. 教学步骤:(1)讲解下肢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进行肌肉放松练习。
第四课时:下肢柔韧性训练1. 教学内容:(1)静态拉伸:提高下肢肌肉柔韧性。
(2)动态拉伸:提高下肢关节活动范围。
2. 教学步骤:(1)讲解下肢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进行肌肉放松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 实践能力:学生掌握下肢训练方法、动作要领及自我保护意识。
3. 运动效果:学生下肢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是否有所提高。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力量训练教案
![初中力量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1b0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8.png)
初中力量训练教案1. 课题名称:初中生力量训练2. 课题背景:力量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 训练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力量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4. 训练时间:40分钟5. 训练地点:学校操场6. 训练器材:哑铃、杠铃、跳绳、篮球、排球等二、训练内容与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活动,确保身体充分活动开,预防运动损伤。
2. 肌肉力量训练(15分钟)1)上肢力量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哑铃弯举、哑铃卧推等练习,每组练习3-4次,每次练习8-12个动作。
2)下肢力量训练:学生分组进行深蹲、跳箱等练习,每组练习3-4次,每次练习8-12个动作。
3)背部力量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引体向上、哑铃划船等练习,每组练习3-4次,每次练习8-12个动作。
4)核心力量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等练习,每组练习3-4次,每次练习8-12个动作。
3. 耐力训练(10分钟)学生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等耐力性练习,通过持续运动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4.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拉伸、呼吸等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
三、训练效果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完成训练任务。
2. 学生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训练动作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正确完成动作。
3. 学生运动能力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等素质是否有所提高。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训练反馈,了解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5cc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9.png)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下肢力量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强身体的爆发力和稳定性,以及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教学重点:1.正确使用下肢力量训练器材并掌握基本的动作技巧;2.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适量和适度原则;3.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准备:1.下肢力量训练器材:如杠铃、哑铃、踏步器、阻力带等;2.教学课件和展示工具;3.音乐播放器;4.教学场地和适当的安全措施。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与学生进行简短的热身活动,如快步走、深蹲等;2.提出今天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发学生对下肢力量训练的兴趣,例如通过播放相关运动员的训练视频或介绍一些与下肢力量相关的运动项目等。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下肢力量训练的概念和目的,解释为什么下肢力量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性;2.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常见器械和动作,包括杠铃深蹲、哑铃腿举、踏步器踏步等;3.说明下肢力量训练的原则,如逐渐增加负荷、控制动作速度、适当休息等。
示范与实践(20分钟):1.进行下肢力量训练的示范,包括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2.让学生逐步练习各种下肢力量训练动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器材和负荷;3.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呼吸和注意力集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巩固与评价(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下肢力量训练的集体操练,通过音乐的配合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2.进行简短的讲评,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训练体验;3.结合学生的训练成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拓展延伸(5分钟):1.鼓励学生将下肢力量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运动项目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2.介绍一些关于下肢力量训练的拓展阅读资源或相关的健身社群,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至少进行两次下肢力量训练,记录下训练计划、动作练习和感受,以便后续的监督和改进。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2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288ab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5.png)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理解训练的方法和动作要领。
2. 技能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增强其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理论讲解:介绍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包括对骨骼、肌肉、关节的影响等。
2. 动作示范:讲解和示范下肢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包括深蹲、硬拉、腿举等。
3. 实践训练:分组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2. 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深蹲、硬拉、腿举等动作的训练,注意动作要领,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3. 综合训练:将不同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循环训练。
4. 结束放松:进行适量的拉伸运动,以缓解肌肉紧张。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动作规范性以及训练强度。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比较训练前后的下肢力量提升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下肢力量训练教材。
2. 设施:训练场地、深蹲架、腿举器等。
3. 器材:杠铃、哑铃、弹力带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理论讲解环节,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下肢力量训练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法:在动作示范环节,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下肢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
3. 实践法:在实践训练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反馈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训练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2. 动作规范:强调动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训练。
3. 逐步增加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4. 避免过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训练频率,避免学生过度训练。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邀请专业教练为学生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进阶技巧。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2022-2023学年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2022-2023学年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5731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8.png)
下肢力量训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2.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提高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2.下肢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3.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教学难点:协调能力的提高和动作的规范化。
四、教学过程(一)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是提高身体的各项功能,增加身体的耐力和协调性,从而使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下肢肌肉包括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膝关节肌肉和踝关节肌肉等,这些肌肉是支持身体、行走、跑步和跳跃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力量和协调性对于运动员和非运动员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下肢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下肢肌肉主要由大腿肌群、小腿肌群和足跖肌群构成。
其中大腿肌群包括股四头肌、股直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等肌肉,小腿肌群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等肌肉,足跖肌群包括足底肌和趾屈肌等肌肉。
这些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的姿势、支撑体重和增加运动的力量。
(三)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深蹲动作: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身保持稳定,双手放在前面或后面。
注意双脚与肩同宽,下蹲时臀部向后坐,身体重心在脚掌上。
2.弓步动作: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另一只脚向后倾斜,将后膝盖降低至地面近似接触地面。
前膝盖弯曲,并向前方突出,上身直立,两臂自然下垂。
注意后脚膝盖与地面相接触。
3.腾跃动作:双脚弯曲,然后用力腾空,抬起双脚同时吸气,将身体尽可能抬高。
注意双脚并拢离地瞬间速度一致,着地时呼气,坚持双脚弯曲着陆,能降低落地对关节的冲击力。
以上三个动作,每个动作进行10-15次,每组做3-5组,每组之间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孩子的动作是否规范来评价动作的熟练程度;2.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和基本方法;3.通过实际操作来检查学生协调能力的提高程度。
提升下肢爆发力初中生教案
![提升下肢爆发力初中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d6ba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f.png)
提升下肢爆发力初中生教案课时:45分钟年级:初中生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提升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正确的动作技术,避免运动损伤。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难点:1. 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教学准备:1. 训练场地:篮球场或足球场2. 训练器材:跳箱、海绵垫、标志物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慢跑:学生围绕训练场地慢跑两圈,活动全身肌肉,提高心率。
2. 关节活动:学生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1. 跳箱训练:学生进行跳箱训练,包括跳上、跳下、跳过等动作,提高下肢爆发力。
2. 海绵垫训练:学生进行海绵垫训练,包括深蹲跳、跳远等动作,增强下肢力量。
三、组合训练(15分钟)1. 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组合训练。
一人站立,另一人跳跃,两人协同进行,提高协调性和爆发力。
2. 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组合训练。
两人面对面站立,两人跳跃,四人协同进行,增强下肢力量。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学生进行“抓人”游戏,要求学生在奔跑过程中,用爆发力进行快速起步和加速,提高下肢爆发力。
2. 学生进行“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在传递接力棒的过程中,用爆发力进行快速起步和加速,增强下肢力量。
五、结束放松(5分钟)1. 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活动,缓解肌肉紧张,降低心率。
2. 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恢复平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跳箱、海绵垫、标志物等训练器材,结合组合训练和游戏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下肢爆发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训练中不断进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大学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58950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9.png)
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 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上、下肢力量素质训练2.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3. 运动安全与注意事项三、教学对象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地点体育馆六、教学器材哑铃、杠铃、弹力带、瑜伽垫、体操垫、标志碟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热身(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性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学生进行局部热身,包括腿部肌肉拉伸,如腿摆、弓步等。
第二部分:下肢力量训练(30分钟)1. 深蹲(5分钟)- 目的:锻炼臀大肌、股四头肌。
- 方法:两脚距离稍比臀宽,脚尖稍稍朝外,身体重量平均分配在两脚掌,保持后背挺直,身体下降时,膝盖不超过脚尖的垂直高度,臀部的往下就像是往板凳上坐一样。
- 注意事项:保持上半身稳定,避免摇摆。
2. 跳跃(5分钟)- 目的:锻炼臀大肌、腿部肌群。
- 方法:站立,双脚并拢,然后迅速跳跃,落地时保持膝盖微弯,随即再次跳跃。
- 注意事项:落地时注意缓冲,避免膝盖受伤。
3. 箭步蹲(5分钟)- 目的:锻炼臀大肌、腿部肌群。
- 方法:先是将右腿向后跨一个大弓箭步,让臀部下沉,直到右膝降至离地约两公分左右。
接着略微跳起、双腿姿势互换,让右腿在前,左腿在后。
- 注意事项:保持上半身挺直,落下时右膝在右脚踝正上方。
4. 弹力带勾脚练习(5分钟)- 目的:锻炼胫骨前肌及伸踇、伸趾肌肉。
- 方法:将弹力带套在脚背上,用力向上勾脚。
- 注意事项:保持动作缓慢、有控制。
第三部分:放松与拉伸(10分钟)1. 学生进行全身性放松,如深呼吸、冥想等。
2. 学生进行局部拉伸,如大腿前侧、大腿后侧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下肢力量训练的完成度。
2. 学生对下肢力量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运动安全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初中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37c2b86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9.png)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运动兴趣。
3. 提高学生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运动损伤。
教学内容:1. 深蹲跳2. 弓步跳3. 趴地超人4. 跳跃障碍物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0分钟)1. 慢跑: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活动全身肌肉,提高心率。
2. 关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40分钟)1. 深蹲跳(10分钟)教师示范: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用全力跳起。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10次,共3组。
2. 弓步跳(10分钟)教师示范:站立,一条腿向前迈出,下蹲至前后腿膝盖均呈90度,然后用全力跳起换腿。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10次,共3组。
3. 趴地超人(10分钟)教师示范:学生趴在地上,双脚离地,双手向前伸直,然后用全力向前跳跃。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10次,共3组。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深蹲跳2. 弓步跳3. 趴地超人二、提高部分(40分钟)1. 跳跃障碍物(20分钟)教师示范:设置障碍物,学生依次跨越障碍物,进行跳跃练习。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2次,共3组。
2. 集体游戏(20分钟)游戏名称:抓人游戏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队,两队互相追逐,抓住对方队员。
被抓到的队员需完成10个深蹲跳。
三、结束部分(10分钟)1. 拉伸:引导学生进行全身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2.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训练的情况:观察学生在训练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完成指定的动作。
2. 学生间的协作:观察学生在训练中是否能与队友良好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对训练的满意度:了解学生对训练的喜好程度,以便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下肢力量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下肢力量练习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身体素质--下肢力量练习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ff7ceb5a8102d277a22f74.png)
身体素质--下肢力量练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的总体要求,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培养学生爱动、爱学的良好习惯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剖析身体素质的练习往往很枯燥乏味。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通常不喜欢纯粹身体素质的练习,或不情愿,或抵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身体素质练习的关键。
三、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因此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多以锻炼为主。
为了中考体育加试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增强力量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通过的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身体素质的技术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4.社会适应目标:学会在危险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自救,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环节1.开始部分:教师介绍身体素质的下肢力量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对象;2.准备部分:采用当下较为流行的有氧热身方式Tabata,用音乐伴奏的方式将热身环节及关节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基本部分:首先对下肢练习的方法进行技术讲解,讲解过程通过视频播放教师示范动作,配合文字叙述,是学生更加明确练习重点、方法等;4.结束部分:安排合适的拉伸环节,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初中体能训练下肢教案模板
![初中体能训练下肢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90b1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下肢力量、速度、耐力等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下肢力量、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训练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时间:10分钟2. 内容:- 热身跑:慢跑800米,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
- 拉伸:对下肢各关节进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训练1. 时间:30分钟2. 内容:- 下肢力量训练:a. 深蹲:每组15次,共3组。
b. 跳箱:每组5次,共3组。
c. 立定跳远:每组5次,共3组。
- 下肢速度训练:a. 短距离冲刺跑:每组10次,共3组。
b. 高抬腿跑:每组30秒,共3组。
- 下肢耐力训练:a. 长跑:800米,进行耐力训练。
b. 间歇跑:每组100米,共5组,每组休息1分钟。
(三)放松活动1. 时间:10分钟2. 内容:- 拉伸:对下肢各关节进行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 深呼吸:让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纪律: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性,如是否按时参加训练、遵守训练规则等。
2. 动作规范性: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如深蹲、跳箱、立定跳远等。
3. 训练效果: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达到训练目标、是否能够持续进行训练等。
五、课后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学生对本次课的训练内容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下次课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提高教学质量。
注意事项:1.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防止运动损伤。
八年级体育下肢训练教案
![八年级体育下肢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41c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0.png)
八年级体育下肢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下肢训练的重要性,掌握下肢训练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下肢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
3.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性,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下肢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
3.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性。
三、教学内容。
1.下肢训练的基本知识。
下肢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训练方法,来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
下肢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预防下肢受伤,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下肢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深蹲,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屈膝下蹲,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再慢慢站起。
重复进行深蹲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
(2)腿举,躺在仰卧姿势,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抬起双腿,直至与上身成90度角,再慢慢放下。
腿举动作可以有效锻炼腹肌和大腿肌肉。
(3)踢腿,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交替抬起一条腿,做踢腿动作。
踢腿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小腿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3.下肢训练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进行训练,避免过重或者过轻的训练。
(2)保持呼吸畅顺,避免因为屏住呼吸而导致肌肉缺氧。
(3)注意保护膝盖和踝关节,避免因为训练不当而导致受伤。
四、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
2.介绍下肢训练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下肢训练的重要性。
3.示范下肢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下肢训练,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训练动作。
5.总结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训练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下肢训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下肢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训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下肢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成长。
下肢力量训练 教案
![下肢力量训练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e5f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0.png)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和技巧;(3)引导学生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让学生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3)采用多样化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和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2)教育学生遵守训练纪律,听从教练指导;(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2. 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3. 下肢力量训练的技巧与方法4. 下肢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5. 下肢力量训练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2)培养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3)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果。
2. 教学难点:(1)动作要领的掌握;(2)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应用;(3)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2)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呼吸。
2. 基本部分:(1)讲解下肢力量训练的重要性;(2)示范下肢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3)学生跟随教练进行实践操作;(4)教练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指导训练方法和技巧;(5)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 提高部分:(1)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果;(2)运用多样化训练方法,如:负重深蹲、跳箱、腿举等;(3)教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4. 结束部分:(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拉伸、呼吸调整等;(3)学生分享训练心得,互相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下肢力量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的熟练程度;3. 学生训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4. 学生训练效果的提高幅度;5. 学生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小班下肢力量锻炼教案
![小班下肢力量锻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501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7.png)
小班下肢力量锻炼教案教案标题:小班下肢力量锻炼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下肢的基本部位,并理解下肢力量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下肢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3. 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教学准备:1. 教具:小圆球、彩色小球、绳索、音乐播放器。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愉快的氛围,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下肢的认识,并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下肢。
2. 引入活动主题,告诉幼儿今天将进行下肢力量锻炼,让他们明白锻炼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一:小球踢踏舞蹈(锻炼腿部力量和协调性)1. 让幼儿站成一排,每人手持一个小球。
2. 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腿部轻轻踢踏小球。
3. 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腿部动作和节奏来踢踏小球,如单腿踢踏、交替腿踢踏等。
活动二:绳索跳跃(锻炼腿部力量和平衡感)1. 将一根长绳子放在地上,让幼儿排成一队。
2. 引导幼儿依次跳过绳子,注意保持平衡和稳定。
3. 逐渐增加难度,可以尝试让幼儿跳跃时改变跳跃方式,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活动三:小圆球滚动比赛(锻炼腿部力量和协调性)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起点线上,面前放置一个小圆球。
2. 指导幼儿用腿部力量将小圆球向前滚动,看哪个小组的小圆球先滚到终点线上。
3. 可以设定规则,如只能用腿部滚动、只能用一条腿滚动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强调下肢力量锻炼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运动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
教学延伸:1. 可以在其他活动中加入一些下肢力量锻炼的元素,如跳绳、踢球等。
2.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下肢力量锻炼,增强家庭互动和健康意识。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对下肢力量锻炼的理解程度。
可以记录观察结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内容,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少儿下肢训练舞蹈教案
![少儿下肢训练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fd0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4.png)
少儿下肢训练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孩子们了解下肢训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孩子们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舞蹈训练中学会互相配合和沟通。
二、教学内容。
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和有氧运动,如跑步、原地踏步等,以准备好身体。
2. 基础功法训练,教授一些基础的舞蹈动作,如站姿、步伐、转身等,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3. 下肢力量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如踢腿、蹲跳、提踵等,来增强孩子们的下肢肌肉力量。
4. 下肢灵活性训练,进行一些下肢的拉伸训练,如分腿、弓步等,来提高孩子们的下肢灵活性。
5. 舞蹈编排,将学习到的基础功法和训练动作结合起来,编排成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和表演。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首先,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扭转腰部、摇臂等,然后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原地踏步等,以准备好身体。
2. 基础功法训练(20分钟)。
教授一些基础的舞蹈动作,如站姿、步伐、转身等,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3. 下肢力量训练(2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如踢腿、蹲跳、提踵等,来增强孩子们的下肢肌肉力量。
4. 下肢灵活性训练(20分钟)。
进行一些下肢的拉伸训练,如分腿、弓步等,来提高孩子们的下肢灵活性。
5. 舞蹈编排(30分钟)。
将学习到的基础功法和训练动作结合起来,编排成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和表演。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老师先进行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2. 渐进教学法,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训练。
五、教学要点。
1. 注意动作标准,要求孩子们在练习时保持动作标准,不要马虎。
小学腿部运动教案模板反思
![小学腿部运动教案模板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80fd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8.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腿部运动技巧,提高下肢力量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地点:学校操场教学内容:1. 腿部运动热身2. 基本腿部运动动作教学3. 团队腿部运动游戏教学过程:一、腿部运动热身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让学生充分活动全身关节,尤其是腿部关节。
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踢腿、摆腿等,让学生逐步适应运动强度。
二、基本腿部运动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腿部运动动作,如深蹲、跳跃、原地踏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动作进行模仿,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动作。
三、团队腿部运动游戏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踩气球”、“接力跑”等团队腿部运动游戏。
2. 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腿部力量,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腿部运动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例如,在腿部运动游戏环节,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不仅锻炼了腿部力量,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在纠正学生动作不规范之处时,注重耐心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作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在热身环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活动关节,防止运动损伤。
5.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动作的改进和进步。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本次腿部运动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运动中提高了下肢力量和灵活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兴趣。
体育力量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体育力量训练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d564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力量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上肢力量训练2. 下肢力量训练3. 核心力量训练4. 身体协调能力训练三、教学对象初中、高中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场地体育馆或操场六、教学器材哑铃、杠铃、弹力绳、体操垫、标志桶等。
七、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5分钟)1.1 原地踏步1.2 原地摆臂1.3 腿部摆动1.4 侧身伸展1.5 拉伸全身肌肉2. 上肢力量训练(15分钟)2.1 哑铃卧推:3组,每组10-12次2.2 哑铃弯举:3组,每组10-12次2.3 哑铃肩推:3组,每组10-12次2.4 哑铃划船:3组,每组10-12次3. 下肢力量训练(15分钟)3.1 深蹲:3组,每组10-12次3.2 硬拉:3组,每组10-12次3.3 弓箭步蹲:3组,每组10-12次3.4 负重跳:3组,每组10-12次4. 核心力量训练(10分钟)4.1 仰卧起坐:3组,每组15-20次4.2 俄罗斯转体:3组,每组15-20次4.3 平板支撑:3组,每组30-60秒5. 身体协调能力训练(5分钟)5.1 弹力绳跳跃:3组,每组10-12次5.2 标志桶穿梭:3组,每组10-12次6. 放松阶段(5分钟)6.1 轻松慢跑6.2 拉伸全身肌肉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规范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 检查学生力量训练的效果,如体重、肌肉围度等。
3. 收集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九、教学反思1.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初中体育与健康下肢力量及跳跃能力(连续蛙跳)教案
![初中体育与健康下肢力量及跳跃能力(连续蛙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c38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e.png)
初中体育与健康下肢力量及跳跃能力(连续蛙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蛙跳的基本技巧,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锻炼身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连续蛙跳技巧的学习与练习2. 下肢力量训练3. 跳跃能力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续蛙跳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2. 教学难点:连续蛙跳的连贯性、稳定性及跳跃高度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篮球场或足球场)2. 测量工具(皮尺)3. 音响设备(放音机、mp3等)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连续蛙跳的掌握程度。
b.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连续蛙跳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
b. 示范连续蛙跳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下肢力量训练(10分钟)a. 进行深蹲跳、跳箱等下肢力量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b. 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4. 跳跃能力训练(10分钟)a. 进行连续蛙跳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跳跃能力。
b. 设置一定距离的障碍物,让学生进行跨越练习,增加挑战性。
5. 课堂比赛(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连续蛙跳比赛,鼓励团队合作,提高集体荣誉感。
b. 教师对比赛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b.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连续蛙跳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提高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介绍连续蛙跳及其他跳跃技巧的专业训练方法。
大班健康两人三足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两人三足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cb6b7271711cc7931b716fb.png)
大班健康两人三足教案反思大班健康两人三足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两人三足教案吧。
活动目标:1. 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3. 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 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重点难点:锻炼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活动准备:绑脚绳子若干、盒子若干、平衡木、已有两人三足的经验准备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热身运动(谈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热身运动,做好铺垫。
)师:孩子们,你们马上要进入小学了,想不想当一名小学生?(想)今天我们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来做一做运动。
(热身运动,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师:今天小学里的哥哥姐姐请我们帮忙做一件事情,把商店里的皮球运到他们的小学里去,你们愿意吗?但是去小学的路上会遇到请多的障碍。
我们先把本领学好,再来帮他们运皮球好吗?(好)(以让孩子们帮忙去做事情,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齐心协力(出示绳子、盒子若干、平衡木,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两人三足新玩法,并引导幼儿在探索中掌握新玩法。
)师:你们玩过两人三足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怎样玩才能走得更快、更稳呢?幼:要两个人一起走,要说好哪只脚先走。
幼:两个人可以一起喊口号幼:一只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一只手放在腰上。
师:你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但是今天我们玩的两人三足游戏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用到很多的东西,想不想去挑战一下?(想)瞧,这里就有许多的障碍在等着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克服障碍。
练的时候注意安全。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两人三足的新玩法,并要注意一定的安全。
教师在旁观察并指导。
体育教案教学反思5篇
![体育教案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7773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5.png)
体育教案教学反思5篇体育教案教学反思篇1目的:提高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准备:教师用的布袋一只,底部装拉链,可开合(如图)。
幼儿每人一只布袋(由于幼儿的身高不同,布袋的长度有所不同。
)皮球若干,障碍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过程:活动身体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
探索练习(1)孩子们,今天我们用这个布袋来联系跳的动作好吗?(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方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开展合作,仔细观察那些幼儿用双脚行进跳的方式练习,哪些幼儿用合作立定跳远的方式条国障碍屋,等等。
(3)请个别幼儿合作立定跳远的方法:两个幼儿手拉布袋的两端,使其成为一个可任意升降的障碍平面,另一幼儿立定跳越过障碍。
(4)请个别幼儿将双脚放入布袋,示范双脚行进跳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追逐游戏,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跳得又快有稳。
(5)幼儿进一步联系,教师根据幼儿的身高差异提供合适的布袋,并随时调节活动量。
游戏:小袋鼠运球。
(1)幼儿分成两路中队,分别将双脚放入布袋,准备进行游戏。
(2)讲解游戏方法:袋鼠运球时先要跳过障碍物,到前放拿一个皮球装进布袋,然后跳到“家”里将皮球放在塑料筐里。
(3)教师注意观察那些幼儿能字如的搬球,那些幼儿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等情况,以便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加强个别指导,(4)根据幼儿体能安排游戏次数,并适时调节活动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活动反思: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简单的跳跃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感到枯燥,怎样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呢?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了一些障碍物,从而提高跳布袋的难度,从而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跳跃能力;提高孩子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器材的组合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
在整节活动中,目标明确,在环节设计中,游戏的重点不够突出,语言的组织不够干脆、利落,没有进行环节小结,教师的语速过快,教师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力量练习教学反思
王波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为主的练习内容:1、行进间高抬腿跑,行进间单腿跳,蛙跳。
2、游戏:“贴膏药”。
针对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巧妙地以“贴膏药”分组比赛的形式,把学习过的多种发展下肢训练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既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体育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又注重了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
在教学中学生个活动得到培养自强精神。
学生在小组活动的群体中,得到了相互交流和配合,这实际上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缩影。
在发展跳跃能力练习过程中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让学生亲自体验活动的感受。
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多用华丽赞美的语言去表扬和激励学生,例如“你真行!”“跳的真好!”“真不错!”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努力改进,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的创新,并从中吸取经验,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