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一些感想
中国人不过洋人节的看法

中国人不过洋人节的看法
在中国,洋人节是指西方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在中国的普及和庆祝。
对于中国人来说,洋人节的看法因人而异。
有些人认为洋人节是一种机会,可以体验异国风情、增加与世界交流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洋人节的传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利于维护本土文化的特色。
一方面,支持洋人节的人认为庆祝洋人节能够丰富中国人的生活体验。
中国的开放与改革使得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接受洋人节并愿意庆祝。
他们认为通过参与洋人节的庆祝活动,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国际交流的渠道。
此外,洋人节也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激活了经济。
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洋人节的传播会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他们认为庆祝洋人节可能会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的被忽视,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当得到重视和保护。
有人担心洋人节庆祝活动的商业化倾向,会导致对本土文化的消解和商业利益的侵蚀。
中国人对于洋人节的看法存在差异。
尽管有人支持洋人节的庆祝活动,认为可以增进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丰富中国人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有人担心洋人节的传播对于本土文化的影响。
平衡传统和现代、民族与国际的关系,是对待洋人节的一种思考方式。
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既传承本土文化,又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心得体会

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心得体会
如今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被认为是崇洋媚外的表现,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西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节日文化交流融合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外来的文化,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头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可全盘否定或是全盘肯定,应该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对待西方一系列的节日,我们应该做到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对待西方一些具有娱乐性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这些节日可以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情趣,减轻压力,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对于那些符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可以进行提倡和弘扬,提高国民的爱老敬老素质,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年轻人总是喜欢有活力、有激情的新事物,但我们热热闹闹过洋节的时候,也不该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沉淀着深厚的文化精华它彰显的不只是某个区域的民俗风情,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面对西洋节日的冲击,我们有责任将它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我认为洋节的火爆不一定是不好的,我们应该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外,也不全盘否定,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不迷失自我将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继续和发扬下去。
年轻人追求洋节的初衷其实是追求自主。
年轻人从小过的传统节日都是和家长在一起,形式多以团聚为主,所以造成兴趣疲劳。
洋节恰恰能给他们带来自主的理由,所以这是年轻人追求洋节的本质原因。
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洋节”“火爆”的何去何从。
如何看待洋节作文800字

如何看待洋节
中国人喜欢过节,哪怕是舶来的洋节,这在当下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感触应该更深吧。
而在所有西方节日中国化的进程中,圣诞节可谓是风头正劲的一个节日。
对于这些洋节,我向来是不太感兴趣的,不是排外心理作崇,归根结底是心里不喜欢的。
就拿今年来说吧,当圣诞老人已经到来的时候,我们这终究还是没有盼来一场雪儿,这会不会也令他老人家多少有点失望或者是不习惯呢。
而这节日却不因为你不喜欢就立马消失掉。
平安夜的整个白天,办公室几个小姑娘热情四溢的议论声就没有停息过。
她们有的不间断地浏览着手机逛淘宝,议论着哪家的衣服搞活动了,哪家咖啡屋又推出了圣诞套餐;有的则忙不迭地打开滴滴作响的短信儿,时刻注意着身边各大商场的促销信息,那股儿津津乐道的兴奋劲儿早已忘记是在办公室里了。
商家都有过节的嗜好。
不管是大节还是小节,也不论是中国节还是外国的节,经过这些商家一宣传,便迅即热闹起来,这也许就是这些洋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的原因吧。
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某商家就打出全场商品进价销售的...。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理解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理解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起初是基督教的纪念耶稣降临的节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世俗化的节日,在全球范围内庆祝。
虽然圣诞节并非中国的传统节日,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庆祝和参与这个节日。
这种对西方节日的理解既来自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也是因为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首先,中国人对圣诞节的理解是它是一个传递关爱和喜悦的节日。
在中国,圣诞节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长假,但很多人仍然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人们会互赠礼物,举办派对聚会,家庭会一起烹饪美食,共同享受这个特殊的日子。
圣诞节成为了人们表达感激之情、传递祝福的良好时机。
与此同时,商家也看到了商机,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人们购买商品,使得圣诞节变得商业化。
但无论如何,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初衷仍然是希望在这天传递更多的关爱和快乐。
其次,中国人对圣诞节的理解是追求独特的消费体验。
圣诞节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购买礼物和享受美食的重要节点。
许多人会提前购买礼物给家人和朋友,亲手制作圣诞卡片,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关怀。
此外,很多餐厅、酒店会为圣诞节专门设计套餐和活动,供人们享受美食和欢乐时光。
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对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但仍然有许多人将圣诞节视为独特的时刻,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验节日的氛围和乐趣。
再次,中国人对圣诞节的理解也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融合。
中国的年度重大节日是春节,而圣诞节则成为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平台。
中国的年轻一代对西方文化和圣诞节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愿意通过参与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
许多学校和机构也会举办各种活动,加强中国学生对圣诞节的了解和参与。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中国人更加开放和包容,与西方社会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总之,中国人对圣诞节的理解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传递关爱和喜悦,到追求独特的消费体验,再到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动机和方式各异。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洋节

像圣诞节、情人节、平安夜、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节日,在西方具有普遍性,所以波及到中国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随大溜!
5、过洋节是世界文化大同的前奏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是随着外国企业和外国人的进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个人价值和商业价值,其中也包含着他们的文化,在不经意间,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进行着微妙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向世界文化的大同靠近,就像在美国的唐人街华人过春节一样!全球的各种族正在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同化其他的种族,以求全球文化的最终大同!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洋节?(转)219.146.109.* 1楼
圣诞节到了,我也想对中国人过洋节说说自己的见解,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1、洋节是商业渗透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企业一窝蜂似的涌向发展中的中国,在开拓自己市场的同时,也需要一些好的经营策略,众所周知,节假日是黄金的消费阶段,所以商家对节日的观点是多多益善,毕竟是刺激消费,中国的节日不够了,怎么办?那就借洋节发洋财吧!
其实道理很简单,简单得就像是大海,保住了自身的海水,再去容纳百川的同时使自己不断的壮大,这才是真正的法则!
我的综合看法
其实我个人并不反对过洋节,毕竟你不能独树一帜,排斥大家都接受的东西。再者说,文化大同并没什么不好,它只是一种文化优势互补的方式而已,但我想,有些西方的文化在被接纳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保留自己文化特色,我不希望再听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申请注册和抢占,难道自己的就不好吗?
2、洋节是国人精神生活贫乏的表现
中国人自古就是好事,喜欢热闹,恨不得每天都生活在满街红灯笼的世界里,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时候,也就只能把一些外国的节日拿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
我眼中的洋节作文

我眼中的洋节作文
不但是中国人现在喜欢过洋节,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上一过洋节,看样子,洋节日大
有大同天下的趋势。
关于节日,它有许多方面文化内涵和研究意义,诸如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意义。
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只是从自身实际的生活和狭隘的眼光谈谈对
洋节的一些个人看法。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讲情人节为什么受中国人欢迎?主要是西方的情人节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它很契合人内心的情感需要,给人心灵以温暖慰藉。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很有道理。
有些有洋节排斥情绪的爱国人士发出中国也过情人节的倡议,将“七夕”设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但其受欢迎的程度还是远远比不上西方的“2.14”,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我们过于崇洋媚外吗?其实我们不必排除崇洋媚外的心理因素,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过洋节日情绪中为自己找到值得崇洋媚外的理由。
举些例子吧,西方的圣诞节,其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从隆重程度上来讲,表现在全国都放大假,进行狂欢式的消费和娱乐,从历史文化方面讲,都有悠久的传统和文化意蕴,比如象征物,比如礼节等等。
但比较起来,中国的春节就较西方的圣诞节缺少一个最根本的东西——人性,这话乍一听有点不那么恰当,没有人性还有得了?应该换个词,其实我说的这个“人性”主要含义是人情味。
我拿我生活的苏北一个农村来说,不知道你们那里,或是城市里是怎么过春节的?我们这里,大年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家户户忙拜年,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孩子们要有趣些,出去在村上挨家挨户“兜果子”,早饭吃汤圆,一般大年初一这一天午饭各家在自家吃,吃过午饭三五一邀斗地主的斗地主,打
麻将的打麻将,人们忙活了一年,似乎都要趁这个过年这个闲时好好消遣一下。
守传统之根,绽文化之花——理性对待外国节日的思考

守传统之根,绽文化之花——理性对待外国节日的思考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节日犹如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们的文化天空。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外国节日逐渐涌入我们的生活,引发了关于如何对待外国节日的热烈讨论。
近期,四川成都东星航空专修学院的准空姐们身着汉服,手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的标语,在城市的标志性地点展示古典礼仪,呼吁大家重视和回归中华传统节日。
此举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深思,究竟该如何理性对待外国节日?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外国节日的传入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趋势。
外国节日的传入,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拓宽视野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追随外国节日,忽视甚至抛弃自己的传统节日。
相反,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国节日,同时坚守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日子,更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这些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习俗、传说和故事,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外国节日的文化价值。
圣诞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虽然起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它们同样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习俗和寓意,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
通过参与外国节日的庆祝活动,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然而,理性对待外国节日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对立起来。
相反,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外国节日。
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
我们可以从外国节日中汲取灵感,创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中国人过圣诞节的看法作文

中国人过圣诞节的看法圣诞节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关注和庆祝。
然而,中国人对于圣诞节的看法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对圣诞节的看法以及背后的原因。
首先,一些中国人看待圣诞节是一种商业化的节日。
他们认为在商业的推动下,圣诞节已经变成了一个购物狂欢的节日,商家们借此机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这些人认为,过度的商业化破坏了节日的本质,让人们忽略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然而,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对圣诞节持积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圣诞节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机会,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他们认为通过庆祝圣诞节可以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并且与外国友人分享这个节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
另外,有些人将圣诞节视为一种娱乐方式。
他们喜欢圣诞节的氛围和活动,例如装饰圣诞树、制作圣诞卡和参加派对等等。
对于这些人来说,圣诞节是一种欢乐和庆祝的机会,可以带来快乐和放松的时刻。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对圣诞节持保留态度。
他们认为传统的中国节日已经丰富多样,没有必要过多地引进外来的节日。
他们主张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不愿意过多地接纳西方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看法呢?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人们对于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存在差异。
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会影响个人对于圣诞节的看法和态度。
其次,中国的开放程度也是影响人们对圣诞节看法的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外来文化开始渗透进入中国社会。
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家也通过举办庆祝活动来吸引人们参加圣诞节的庆祝活动。
这使得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和了解圣诞节。
最后,媒体的影响也会塑造人们对于圣诞节的看法。
电影、电视节目、网络等媒体经常出现与圣诞节相关的内容,这些形式的传播也影响了人们对圣诞节的态度和看法。
综上所述,中国人对于圣诞节的看法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无论是将圣诞节视为商业节日、文化交流的机会、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个人立场。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情感表达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情感表达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但在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对这个节日表达出浓厚的情感。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对西方节日圣诞节的情感表达,并说明其原因。
一、热衷于庆祝圣诞节的原因中国人对圣诞节的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庆祝活动中。
尽管圣诞节并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其中。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外来文化影响: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西方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圣诞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传播。
电影、音乐、商业广告等媒介将圣诞节的氛围展现给中国观众,激发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兴趣。
2. 商业利益驱动:中国的商业环境对于节日推广和商业活动的发展非常有利。
圣诞节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中国商家推销产品和促销的好时机。
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都会为了圣诞节而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吸引人们前来消费。
3. 追求多元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追求多元文化的体验。
他们愿意接受并体验不同于传统的节日和庆祝方式,圣诞节正是其中之一。
庆祝圣诞节成为了一种追求多元文化的表达方式。
二、对圣诞节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人对圣诞节的情感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日氛围的创造:中国的城市和商业区在圣诞节前会进行装饰,灯饰、彩带和圣诞树等元素充斥在各个角落,创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人们会在这些地方拍照留念,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表达对节日的喜爱和参与。
2. 礼物交换:圣诞节传统上是亲友间互赠礼物的日子。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这一传统,为亲友选择和准备礼物。
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亲友的关爱,同时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聚会活动:圣诞节期间,许多中国人会组织聚会和庆祝活动,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圣诞晚餐。
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时光,表达对彼此的情感和祝福。
三、对西方节日情感表达的意义中国人对圣诞节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因为西方节日的流行,更是一种文化融合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关于中国青年人过西方节日的作文

关于中国青年人过西方节日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我们也过圣诞节大家好,我是小明。
我今年9岁,上小学四年级。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最近也开始过一些西方的节日了,比如圣诞节。
以前圣诞节对我来说就是电视上看到很多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画面,还有商场里到处都是红绿相间的装饰品。
妈妈总说那是外国人的节日,我们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之类的。
可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都在过圣诞节了。
他们会收到父母送的礼物,家里也会布置一棵圣诞树。
有的人还会穿着红色的衣服呢。
看着真不错的样子,我也想加入他们,体验一下这个神奇的西方节日。
去年的圣诞节前夕,我鼓足勇气向爸爸妈妈提出了想过圣诞节的要求。
开始他们还是有点不情愿,觉得这是西方的节日,我们应该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过后来在我再三恳求下,他们终于答应了,允许我们家也体验一下圣诞的气氛。
就这样,在去年的12月24日,我们全家人一起布置了一棵漂亮的圣诞树。
妈妈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小彩灯和装饰品,我和妹妹把它们挂在树上。
爸爸则拿出了从外婆那里继承来的一些旧时圣诞装饰,那是他小时候家里过节时用的。
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球、铃铛和糖果,闪闪发亮的很漂亮。
布置好树后,妈妈做了热腾腾的火鸡大餐。
虽然不是正宗的圣诞大餐,但对我们来说已经很新鲜有趣了。
爸爸还从网上学会了如何将苹果切成星星的形状,非常漂亮。
吃完大餐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爸爸讲起了圣诞节的由来和西方国家过节的传统习俗。
第二天一早,果然在树下发现了几个漂亮的礼物盒。
我兴奋地拆开后,里面是爸爸妈妈送的新书包、文具盒和游戏机。
妹妹也高兴地拿到了心仪已久的洋娃娃。
我们激动万分,对这个陌生而有趣的节日更加向往了。
从那以后,每年的圣诞节我们都会布置树,交换礼物,享用美食。
虽然我们不是基督教徒,但能体验一下别的文化的节日庆祝方式,增加见识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们家过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已经是并重的了。
演讲稿:国旗下讲话——正确看待西方节日

演讲稿:国旗下讲话——正确看待西方节日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正确看待西方节日的思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节日逐渐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纷纷登上了我们的日历。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了解外国文化、增进人际交往的绝佳机会。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些节日心存疑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应盲目模仿。
首先,正确看待西方节日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或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节日。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重要的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情感。
正确看待西方节日,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不会因为接受新鲜事物而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正确看待西方节日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我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西方节日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输出,更是我们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交流的一种方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文化,增进友谊与合作。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西方节日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节庆活动。
最后,正确看待西方节日是体现个人自由与选择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庆祝方式。
有人喜欢过圣诞节,有人喜欢过春节。
这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我们能够尊重他人的选择,保持包容的心态,就能够和谐地共存。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包容地看待世界各地的节日文化。
正确看待西方节日,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节日体验,还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友好的社会。
谢谢大家!。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文化解读

圣诞节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文化解读圣诞节是西方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的圣诞纪念日,而今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庆典。
尽管圣诞节并非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人对西方节日也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本文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国人对圣诞节的态度和理解。
一、节日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然而,中国人在接受西方节日的同时,也注重将西方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举例来说,有些商场会将圣诞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相结合,推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圣诞红包等活动。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对节日的庆祝,更是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与交融的体现。
二、商业化的圣诞节在中国,圣诞节被商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商家会利用这一节日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圣诞特价商品和打折优惠无处不在。
例如,圣诞装饰品、圣诞礼物和圣诞元素的商品在商场和超市中随处可见。
虽然商业化给了中国人更多的选择和购物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节日的宗教和文化内涵。
三、家庭聚会与亲子活动和西方家庭一样,中国人也将圣诞节视为一个重要的家庭聚会时刻。
一些家庭会在这一天组织丰盛的晚餐,亲友团聚在一起,分享快乐和温馨。
此外,许多学校和社区也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圣诞活动,如圣诞舞会、音乐表演等,使得家庭和孩子们能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四、西方影视作品和音乐节目圣诞节期间,西方的影视作品和音乐节目会在中国各大媒体平台播放。
例如,著名的圣诞歌曲"Jingle Bells"等经典曲目成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
同时,一些好莱坞的圣诞主题电影也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爱。
通过这些媒体传播,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加,同时也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感受西方文化的方式。
五、宗教信仰与文化庆典尽管圣诞节起源于宗教,但中国并非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因此在中国,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基督徒来说,圣诞节是一个宗教庆典,他们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谈谈你对中国过西方圣诞节的看法

谈谈你对中国过西方圣诞节的看法近段时间,有关中国人是否该过“圣诞节”的争论在网上和报章上热闹非凡,有不少反对者认为不信基督教的中国人就不该过圣诞节,而应该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为过圣诞节会淡化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
看一看以下这段话,也足以令我们汗颜!国人忘了享受自己的传统节日?做个小小算术吧!!清明节有多少人要上墓地?端午节要生产多少粽子?中秋节要销售多少月饼?重阳节有组织多少老人登高?冬至那天有多少人会去祭奠亡人?春节又多少人家要贴对联,放鞭炮等?作为一个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中国人,我乐见中国人过圣诞节。
圣诞节源于基督教,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它又是非宗教的。
中国化的圣诞节已失去了它的宗教性,成为一种精神狂欢,给辛劳忙碌了一年的中国人在年终带来精神上的放松、给困苦烦恼了一年的中国人带来精神上的宽慰。
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贺卡这些圣诞节的标识给人带来温馨和关怀,使人感到温暖和喜悦。
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无法比拟的。
源于农业社会的以吃喝为特征的非宗教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一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力。
想起小时候,就盼望着过年能够吃上丰盛的年夜饭,而现在对我已毫无意义了。
圣诞节来临之际,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家门前都摆放着圣诞树,橱窗上帖着的圣诞老人的图片和五光十色闪烁着的圣诞彩灯,一片祥和的气氛,使人感到了社会的和谐。
因此,人们快乐地过圣诞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中国人过圣诞节并不会对中华文化构成威胁和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
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
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
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也恰恰是中华文化包容和生命力的体现。
中国人过圣诞节也不会谈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本民族发展强大的自信心和优越感。
理性过洋节活动感想

理性过洋节活动感想在今年的理性过洋节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其中,这是一个极富意义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理性消费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海外购物的知识和技巧。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活动感想,以及对理性过洋节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首先,我要说的是,理性过洋节活动的举办本身就是对理性消费的一种倡导和促进。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消费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往往会盲目消费,追求物质享受。
然而,这种消费方式并不可取,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经济上的负担。
理性消费则是一个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选择,通过理性选择和合理规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理性过洋节的活动就是要引导人们在消费时更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和海外购物有关的知识和技巧。
海外购物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很多人通过海外购物来获取更多种类更好质量的商品。
然而,海外购物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和问题,比如商品质量的问题、售后服务的问题等等。
在理性过洋节的活动中,我们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讲解,了解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海外购物,如何选择正规的购物渠道和平台,如何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质量,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这些知识和技巧对我来说很有用,我相信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通过这些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海外购物,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商品,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另外,我还要感谢理性过洋节活动给了我一个拓展视野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我们交流了不同国家的消费文化和购物习惯,也分享了各自的购物经验和见解。
通过这些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商品和消费市场,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更加了解世界和融入世界。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历,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个世界。
在活动中,我还有一些感想和建议。
外国情人节的文化观念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

外国情人节的文化观念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在中国,情人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西方节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接受。
然而,这种接受背后隐藏着一些文化观念的冲突和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外国情人节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
首先,外国情人节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崇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年轻人开始接受并追求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情人节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中国年轻人表达爱意和浪漫情感的方式之一。
然而,这种接受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一些人认为,过度追求西方节日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曲解,对于中国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构成了挑战。
其次,外国情人节的接受与中国的商业化现象密切相关。
商家们将情人节作为一个商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商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这种商业化现象使得情人节逐渐变成了一种消费行为,而非真正的爱情表达。
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商业化的情人节削弱了人们对真爱的认识和追求,使得爱情变得肤浅和功利。
另外,外国情人节的接受也引发了对性别观念和平等意识的反思。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通常是主动追求者,而女性则更多扮演被追求者的角色。
然而,外国情人节的到来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
在这一天,女性也可以主动表达爱意,向男性送礼物或者安排浪漫的约会。
这种颠覆传统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性别观念的一种突破,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
然而,也有人担心这种行为会导致男女关系的混乱和不稳定。
此外,外国情人节的接受也暴露了中国年轻人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焦虑。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婚姻和家庭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年轻人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他们渴望真爱,但又害怕婚姻的束缚。
情人节成为了他们表达爱意和追求浪漫的方式,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焦虑。
综上所述,外国情人节的文化观念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涉及到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崇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商业化现象的担忧、性别观念和平等意识的反思,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和焦虑。
不一样的圣诞节感悟异国风情的节日传统

不一样的圣诞节感悟异国风情的节日传统这一年,世界发生了太多不一样的事情,但是,圣诞节依然按时而至。
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回想曾经的过往,感受异国风情的节日传统,体验别样的圣诞节。
第一章:异国风情的圣诞节虽然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但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在自己的文化习惯中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异国风情的元素。
例如,在日本,人们会品尝用草莓和蛋糕混合而成的圣诞蛋糕,而在印度尼西亚,人们则会在圣诞节前炸猪肉卷,并将它作为赠礼送给朋友。
第二章:感悟异国风情的圣诞节对于我个人而言,异国风情的圣诞节有着独特的美感。
以往的圣诞节,在我的印象中,往往是家庭聚会、礼物交换和圣诞树这些传统元素的组合。
然而,当我开始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圣诞节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与碰撞。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异国留学的生活中,以与当地居民共同庆祝节日,是融入当地文化的绝佳途径之一。
第三章:异国生活中的圣诞节我和我的留学小伙伴们在异国生活中成为了对方的家人和朋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制作圣诞糖果,装饰圣诞树,还一起去参观当地的圣诞市集和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看似普通,但是在异国他乡里却宝贵且难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国家的圣诞习俗和文化,充分感受到了异国生活中节日的独特魅力。
第四章:圣诞节的世界性意义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所有人都在庆祝这个世界性节日的喜悦。
异国风情的圣诞节的存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意识到所有人的生活彼此相连。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更加珍惜异国的友谊和国际间的联系。
结论:异国风情的圣诞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样和互联。
这个节日不仅是一种文化和信仰的交汇,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用心感受并分享的大好机会。
我们在异国的生活中,不妨尝试与当地的居民共同庆祝节日,去体验异国风情的圣诞节。
热衷西洋节日的思考

热衷西洋节日的文化思考尤溪县文公高级中学高二(5)班吴淑香指导老师:林小玲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媒为文化传播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
西洋文化瞬息如滚滚的波涛夹着浊泥而来。
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为“狂风骤雨”。
大部分国人越来越热衷于圣诞节,尤可痛者,在幼儿园,中小学教师集体过圣诞,树圣诞树“发圣诞”贺卡。
在我们身边,同学“买苹果送圣诞祝福”,苹果价坐了火箭,商业热潮愈演愈烈。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情人们送鲜花、巧克力、集体结婚。
同样是作为情人节的七夕不免黯然失色,曾几何时,街上的商业广告出现“佳节七夕,优惠特价”这种情况微乎其微。
无形之中,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沦陷,我们应该痛定思痛,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如果我们对外国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盲目过洋节,这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洋洋得意自以为走在潮流的前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西文化撞击之下,这是必然存在的。
我国的国民素质比较低,对西洋文化的认识有限。
“西”风日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制度,侵蚀了国民的精神世界,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以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崇洋媚外民族精神日渐衰微。
犹如孱弱的狮子,但它要雄起,如滚滚不尽的海涛,喷发着熔岩的活火山,是用整个灵魂吐出来的绝叫。
文化产业早已卷入夕阳热潮,中国文化产业之树在夹缝中困难的生长,市场竞争力小,中国文化产业值比重较小,关乎着国民经济。
全球信息化、经济化,西方国家企图通过一些手段取代消灭别国文化,实现文化霸权主义。
国民的盲目吸收,不正助长了西方霸权主义的火焰吗?在文化借鉴与融合之中,我们必须以优秀的文化作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不加分析,一味抵制,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文化,这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观点。
这在文化潮流中不可避免,也是国民的认知局限。
一味抵制易导致民族文化色彩单调,犹如一张白纸,苍白无力,需要我们涂上斑斓的色彩,使之熠熠生辉。
我们可以庆祝西方节日作文

我们可以庆祝西方节日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庆祝西方节日的话题。
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一些看法和想法,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庆祝西方节日没啥不可以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这些节日的来源和内涵。
比如圣诞节,虽然来自基督教文化,但已经演变成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
再比如万圣节,其实就是个化妆游行的好机会,很多人把它当成狂欢的日子。
当然,我们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可以与西方有所区别。
咱们中国人讲究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就不太可能在圣诞树下摆上袜子等着"圣诞老人"送礼物了。
我们可以把这些节日当成文化交流的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别的文化氛围,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嘛。
不过我也能理解一些人对此有所保留的原因。
毕竟我们自己就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为啥还要过外国的节呢?而且有的节日的确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与我们的国情国策也不太相符。
所以说,庆不庆祝西方节日,还是因人而异。
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说,体会不同文化、了解不同习俗,也是一种收获。
对于没兴趣的人,坚持自己传统就好。
重要的是,大家都应该互相尊重,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而不是武断地非黑即白。
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话题。
大家觉得呢?欢迎畅所欲言,说出你的想法!
对了,如果你打算庆祝什么西方节日的话,也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庆祝方式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过西方的节日 Tips for summary Summary: Points: Para.1: in China, turned Christmas Eve into a wild party night, the holiness of this holy night is totally lost Para. 2: Thanksgiving Day, do without the turkey, send text messages to, I did not send any out. I still want a turkey Para. 3: The most ridiculous ,Valentine’s Day, think it awkward to spend “Lovers’ Day” with their wife, great business for restaurants and flower shops (2)你是否过西
方的节日;如果过,通常选择怎样的方式;(次祥) As for me, I also celebrate Christmas as most people do. Because I am a supporter of some major western festivals. (3)你认为我
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详) Comparing to people’s excitement during western festivals, we are so quiet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y opinion, I think
i t’s very important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nd western festivals and balance them. Personally speaking,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r traditional holidays such as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In conclusion, no matter it is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or western festivals that we are celebrating, we should respect their traditions and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m. To sum up, we should dialectically accept
both of them. Accepting western festivals and understanding our own ones, that is what I think we should all do. In short, we should treasure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Keeping an open mind and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foreign cultures is important for us. Presenting gifts, sending text messages, holding parties are the young usually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s. 郭永升: To sum up, whichever festivals we celebrate, it’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appreciate and value the true meanings of them. 黄瀚钊 To conclude, only when w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oth of them and celebrate them in proper ways can we keep them aliv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western festivals like Christmas, Thanksgiving and Valentine’s Day, without knowing their origins. The way they celebrate is different from the n ative’s and observe it in their own way, such as sending messages. The author disagree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western festivals like Christmas without knowing their origins and meanings. The ways they celebrat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people. Th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some of the western festivals without knowing their origins and meanings. They have parties or just send text messages, but they don’t really appreciate them.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hold a correct attitude to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western festivals which means we cheris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nes, meanwhile, we keep an open mind to
the foreign ones. Tips for Topic Sentences and Supporting Details (1)中国人对待西方节日的态度及庆祝方式;(次祥)(2)
你是否过西方的节日;如果过,通常选择怎样的方式;(次祥)(3)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详)(1)中
国人对待西方节日的态度及庆祝方式;(次祥) welcome / show great interest in western festivals,be crazy about, be popular among, many ways to celebrate them, celebrate … in special ways (present gifts to, send messages to, hold parties, have
a get-together, hold / join in celebrations the whole night ) (2)你是否过西方的节日;如果过,通常选择怎样的方式;(次祥)
also celebrate, as most people do, a supporter of some major western festivals, my own ways to celebrate (give hand-made cards to, send my greetings to … on the mobile phone, have a family reunion ) (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传
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详) hold a correct attitud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nd western festivals (highly value and cherish, th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 forget or ignore the original and cultural essence behind many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celebrate western festivals in proper ways, keep an open mi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
Revising your writing Good writers in Class 5: 陈琪欣邱英美郭泽宁张煜陈滢州黄文倩李一涵魏正茂谢凯西罗峻焦悦庄凯翔刘婷 Good writers in Class 6: 黄瀚钊王培锋李茜圆伍晓雅陈欢张翰翔齐子豪徐秋韵郭永升蒋少康蔡伊菁张萱李振宇陈恳曾雨馨陈敏莉周小杰周怡乐陈正元黄志雄何迪<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