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王海燕小语苏教版第十册《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十册《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淮安市棉花中心小学王海燕一、设计理念:本文紧紧抓住最能体现战士们精神风貌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展开描写。
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诵读、品味,借助多媒体,走进了文本。
有感情地诵读、感悟对联,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体会到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水、保大堤时表现的铮铮铁汉形象。
3、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四、教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读古诗)听到了同学们这悦耳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多媒体出示对联齐读)课文中也有一副对联,谁愿意来读读?(指名读)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长江洪水泛滥。
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齐读课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再次齐读课题)。
(二)、学习大堤抢险1、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场保卫战,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把镜头对向“保大堤”,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在这部分,哪个句子最令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可以把感受深的语句画出来(生自由读课文)2、组织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为什么?(1)“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课件出示)你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从哪个词体会的?(顿时)【指导朗读】(2)“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提问:读出了什么?①学生回答。
第十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全册教材总目标】一、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 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五、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2)
24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七单元的第一篇.本文是一首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古诗,作者苏轼以精炼的文字展现了一场急来骤去的西湖雨。
文章既有写景的语句,又隐藏人物内心活动,是一篇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很好的范例.【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词析句方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疾风骤雨之美和诗人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教学难点】学习品词析句的方法,感受诗的美,爱上古诗词.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古诗,初步理解古诗意思。
一、导入新课: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
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
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
嘉佑进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00年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
3、学生自己理解古诗意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备课时间第周第教时课时总编号教学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5-8)节;2、游戏:报数比赛;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广播操的练习,动作要领的掌握。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能力。
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好作风和迅速排队的能力。
教学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
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要求引起注意阶段兴趣(素质)热身阶段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队列练习;2、小型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第八套广播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5-8)节: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全身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组织学生慢跑2圈2、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徒手操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
2、教师做完整的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
3、师生一同练习。
动作一致,精神饱满1、体委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2、跟教师口令一起做徒手操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动作一致,精神饱满队形:××××××××××××××××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Δ△△△△△△△△△△△△★△△△△△△△△△△△△愉悦学习接受新知识阶段恢复身心阶段理运动,一、游戏:报数比赛规则:1、必须按教师的要求顺序报数。
中间不得有间隔。
2、报错数时必须改正报数才可以接着下面报数。
整理放松1、全体集合。
2、放松练习:敲拍、放松跳、闭目深呼吸。
3、课后评价。
4、下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海伦凯勒 苏教版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极感人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
课文写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由于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让学生凭借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也是书后提示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凭借具体的语言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难点: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理念:《海伦凯勒》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对于这一类文章,应努力使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地印刻于学生心中。
学习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紧扣中心句,品词析句,在课文的重点句、疑难处、看似矛盾点,慢慢咀嚼品味,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思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凯勒的精神,我这样设计:让学生多形式阅读课文,与文本充分对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抓住“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这一中心句,指导学生弄懂“不屈不挠”的意思,让学生抓细节,体会人物内心;细品味,感悟人物精神;补空白,培养想象能力;巧拓展,享受成功喜悦。
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通过内化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进一出,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想象练说、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习作5教案
课题
习作5
主备人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2.学习用两三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弄清征文启事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一两个事例反映人物特点。
难点:生动具体地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教学准备
3.猜不出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最近学校让各班评选出班级的小能人,名额只有一个,可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我不知道选谁合适。愿意帮我选出身边的小能人吗?(板书:我身边的小能人)
二、交流材料,拓展思路
1.引导审题:谁先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小能人”。(让学生自由谈,引导总结出指“有一定特长的人”)
(4)下面有请获得“我身边的小能人”提名的同学上台。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我是南湖小学的记者,这次你获得了小能人的提名,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的?”
3.多边互动,交流素材
有这么多的同学获得了提名,可获奖名额有限,究竟该选谁呢?请支持者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介绍小能手的事迹给老师听一听,看哪一位同学的事迹多,理由充分,就选谁好吗?有相同意见的小组之间互相串联。
课件 范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作业
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题
1.聊一聊,告诉我,你的偶像是谁?用最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
2.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都是些“能人”。(板书:能人)“能人”的确值得尊敬,可最近我一听到能人这个词就有说不出的烦恼,猜一猜,我为什么会烦恼。
无锡市南湖小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8 古今贤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8 古今贤文一、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古今贤文,通过学习古今贤文,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古代贤人的品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修养。
二、教学目标1.认识古今贤人,了解其品德。
2.理解贤文,领会其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1.贤文的理解和领会。
2.古今贤人的品德。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领会贤文的意义和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贤人的品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贤人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贤人是指德高望重,有过人之处的人。
2.引入贤文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贤文是指具有思想性、道德性、感染力和实用性的文学作品。
第二步:学习1.分发材料,让学生先自己读一遍。
2.分组讨论,让同组的学生一起交流贤文的意义和内涵。
3.课堂展示,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三步:引导1.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贤人的品德,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贤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贤文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了解贤文中的人生智慧和价值理念,激发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
第四步: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贤文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通过学习古今贤文,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促进了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发展的潜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二PPT
相貌堂堂xiàng mào táng táng
• 【解释】: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出自】: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 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 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自】:《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 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新唐书· 张九龄传》: “风度能若张九龄乎?” 【近义词】:风华正茂 【反义词】:尖嘴猴腮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 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 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
思考: 1.这段文字选自那篇课文? 2.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 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 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写好钢笔字(注意加点的字) :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 . . 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 .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 终于成真了 。
14 .表示略略一看的:瞥、瞥见、望望、 扫视、浏览; 15 .表示斜着眼睛看的:睃suō 、睐lài 、 睇dì、睥、睨视、睥睨bìnì; 16 .表示检验查看的:检视。 第三大类,看的感情。 17 .表示偷偷地看的:窥、觑qù 、窥视、 窥看、窥探、盯梢; 18 .表示怒视:睚眦yá zì;
20 .表示睁大眼睛愤怒地看的:瞪、怒视; 21 .表示特殊地不放心地看的:监视; 22 .表示厌恶或傲慢地看的:轻视、藐视、 蔑视、小觑。 第四大类,看的状态(程度)。 23 .表示已经看到的:见、见到、看见;
瞻前顾后
极目远眺
目不转睛
一目了然 一视同仁 虎视眈眈 先睹为快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26.水》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26一.教材分析《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峻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
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宝贵。
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采纳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爽快快”、“舒服”,衬托出水的宝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巨,要珍爱水资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体会水的宝贵,缺水的苦涩。
教育学生珍爱水资源。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水的宝贵”展开,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点,因此水专门宝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
在品读课文时,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1、课文是一篇记叙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山村。
上课时,紧紧抓住了课文的两条线索带着学生走入作者的生活,那确实是“缺水所带来的苦”以及“用水所带来的乐”。
让学生在自学划相关词句、交流体会、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缺水所带来的苦”要紧通过“挑水难”“洗澡难”“盼开窖”等情况表达,“用水所带来的乐”则通过“雨中洗澡”和“洗凉水浴”这两件事表达。
2.指导学生采纳多种方式的读,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自行发觉。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雨中乐”时,第一抓住,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它们,然后用语言为学生们创设情境,使他们把读书当成情感的体验。
3.努力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的活动中,深入明白得课文,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期盼”、“幸福和爽快”及“一勺水洗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让自己最期盼,想想自己平常什么时候最“幸福和爽快”,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及“村里人”对水的情结。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检测课教案(完善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教案背景:本学期我校开始试验六种课型,单元推进的教学模式,经过语文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型基本成型。
我担任单元检测课的实验教学,单元检测课是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检测课环节,,它根据学情确定检测的重点内容,实施精细化训练。
检测的内容是针对于日常单元教学的达标过关检测,以达到反馈矫正、监测评价的目的。
具体检测内容包括了本单元所有的训练内容。
如:书写、拼音、背诵、朗读、理解、运用、写作等。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为“亲情依依”,安排了《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谈礼貌》等课文,主题:【亲情依依】——折射出浓浓的亲情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第五单元由3篇叙事散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和1篇说理文《谈礼貌》组成,折射出浓浓的亲情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另包括一次习作和一次练习。
《爱如茉莉》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本组课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胆地把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检测第五单元知识掌握情况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第五单元生字词、课文、积累、素养等基础知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认一认 1教学目标:1、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3、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认识了不少汉字。
今天我想来考考大家,看看谁认的字多。
不识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2、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8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大声读。
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二、识字指导1、教学“人”字。
(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rén。
(可以多请几人。
)(2)教师板书“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其象形之处。
(教师提示:这就是一个人直立着,手轻轻举向前方。
是侧面的样子。
)(3)引导观察书上的图:图上画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理解生字。
启发: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老人、军人、人口、人家、人山人海、人声鼎沸……)2.教学“口”字。
(1)引导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嘴巴和“口”字的相似之处。
(3)指名读kǒu,要求把三声读到位。
(4)齐读。
(5)指导用“口”组词,加深对“口”的理解。
(口腔、口是心非、目瞪口呆、口若悬河……)3、教学“手”字。
(1)指导观察图。
引导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2)教师在挂图边板书“手”的甲骨文,(教师提示: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用最简单的几笔线条就画出了手的样子。
)(3)引导学生了解“手”字的演变过程,发现“手”字的相形之处。
(4)指导读shǒu,注意翘舌音,把三声读到位。
(5)指导用“手”组词,加深对“手”的理解。
(手指、双手、情同手足、手足情深……) 4教学“足”字。
(1)出示“足”字,请会读的学生领读、齐读,提示学生zú的声母是平舌音。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目标1.理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知道坚持就是胜利。
2.学会“听取意见,虚心改正”的做人态度。
3.掌握“言多必失,言少必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坚持的信念。
2.如何教育学生听取他人建议,在错误时虚心改正。
3.如何使学生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时避免“水煮菜”般的描述。
4.如何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本节课围绕着“坚持”这一关键词展开,老师可让学生举出在学习或生活中需要坚持的事情,并和同桌分享,并引导学生讨论坚持的意义,并问学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们认为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含义?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学习中,遇到错误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最终共同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法。
3. 知识传授教师通过手写板展示一个很长的句子:“在昨天的会议上,我的一个同事建议我们应该对这个项目进行一些改动,我当时认为他的建议不够充分的而没有采纳。
”随后,老师请同学们将这个繁长的句子精简为一句话。
最后,老师给学生们介绍:“言多必失,言少必有”的表述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诗歌学习本节课通过诗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之美。
教师可选择莫言的《丰收》这首诗进行解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其中的感情和美好,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
此外,也可通过学习《若邻音》《周南·关雎》等古诗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时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反应,并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巧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春耕播下菩萨糟蹋挨饿地区不饶人尽心尽力(2)指名读,相机正音。
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SPAN>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词意。
(1)本课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三、理清脉络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开火车认读字母,并说出相应儿歌
a e i ü u o p m
b f
二、认识音节,教学拼读
1.(出示“小猴图”。
)看看两只小猴在干什么?(把两张卡片推在一起。
)2.它们跑得多快呀!b和a猛地一碰,就变成了音节,再也不愿分开了。
3.出示卡片:b一a—ba。
4.声母b和韵母a组合在一起就变成音节ba。
5.学生练习说:声母b、韵母a,组成音节ba。
6.用同样的方法练习朗读。
(可自由练习读;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赛读等。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新课标作业设计》第三题。
2.找朋友,读一读。
(1)发下声母、韵母卡片。
(2)请声母b上台,问:谁愿跟我交朋友?(a o i u能上,e ü不能上。
)(3)组成音节读一读。
3.延伸:广播、山坡、摸、大佛……。
苏教版小学语文 第十册教案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
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
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
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总5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总5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doc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ie üe 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3学习声母和复韵母ie üe拼成音节。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教学难重点: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2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挂图拼音卡片小黑板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3指名认读音节:nü lü和ju qu 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歄。
(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二提出教学任务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进一步掌握复韵母发音时口形的特点。
还学会了带复韵母的三拼音。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1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2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
)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4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
(自由读抽读组词读)yē 椰树yé 爷爷yě 田野yè叶子四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2教师范读üe,出示复韵母üe。
3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4 新闻报道一则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4新闻报道一则
新闻标题: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爱心暖人心
近日,某小学组织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为社区居民和环境做出了贡献。
这次活动共有200名小学生参与,他们被分成了多个小组,分别前往社区的公园、街道和商店街等地进行服务。
其中,一些学生在公园里给老人们送上自制的小礼品和
慰问卡,另一些则帮助整理公园内的花坛和垃圾桶。
还有一些学生走上街头,在商店
街热心地为市民指路和送上宣传资料。
不仅如此,学生们还主动请缨,前往社区的环卫站协助工作人员清理垃圾和整理工具,他们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清洁地球的大事在小学生的心中也得以落实。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尝试着去助人为乐,更体会到了奉献、感恩、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投入志愿服务,用
爱心和行动点亮了社区的希望之光,成为了社区的小小蓝天使。
据了解,这次活动是该小学连续举办的第三年,学生们也已经养成了志愿服务的好习惯。
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不断拓展自己,体现了学生们的智慧和
情感。
这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和父母的一致好评,大家都对学生们的行为赞不绝口。
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们身心全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让
学生们懂得了用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保护环境,教育他们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
好孩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第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教案背景:《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3课。
二、教材分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散文,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从香山归来,在颐和园巧遇一群儿童的情景,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
1、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3、突破重难点的措施:⑴、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引领学生诵读、变通、品味儿童和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冰心奶奶独到的艺术眼光。
⑵、精读品味,倡导自学、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关键的词语以及我和孩子的对话来认真品味美好春光。
⑶、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4、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能大胆思考问题,能自主、合作学习书本知识,对春游中的生活更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目标: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四、教学方法:找好句、抓好词、悟好处、感情读。
五、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激疑导入①有一首歌颂春天和儿童的歌,你们知道是哪首吗?(《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找找春天吧!(学生齐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②大屏幕:出示清代诗人汪楫的《田间》冰心把诗句改了一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③“拣”字是什么意思?(板书课题,理解“拣”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用这样的导入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反馈定标1、引导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从生字新词、好词佳句、段落划分、主要内容、资料等几个方面汇报。
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目标1.了解“重视学习”的核心思想。
2.学习表达“学习的决心”和“学习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表达“学习的决心”和“学习的方法”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重视学习”的核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自由阅读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蕴含的“重视学习”的核心思想。
2.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重视学习”的理解,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这一核心思想。
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3. 学习的决心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学习的决心”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知道“只要有决心,就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就”。
4. 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到“学习的方法”对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探讨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些学习策略和方法。
5. 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不仅要靠机会,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和积累”。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6. 自我管理通过引导学生探讨“自我管理”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上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如何与同桌合理合作等学习管理问题。
五、作业要求1.阅读教材,并记录下个人的收获和感受。
2.根据学习过程中所讨论的学习方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写出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阅读和检查,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于“重视学习”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学生制定的合理的学习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五岳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五岳简介东岳泰山——五岳独尊西汉文学家东方朔认为: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
在全国大山中更是望尘莫及。
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呢?这得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
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中有岱岳”即说明泰山居中,为天下的中心。
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几千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夏初禹分九州,其中冀豫青兖徐五州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
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庄重的象征<<新唐书。
韩愈传赞>>:“其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从此便把伟人或在某方面有声望的人比喻为“泰山北斗”。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死后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着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显然是根据<<五行>> <<五德>> 学说创作的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按“五行”东方属于木,按“五常”为仁,按“四时”为春,在<<周易>>八卦中属震,在“二十八星宿”中为苍龙。
:“东”字繁体为“东”属会意字。
此字从木,日在其中。
“木”字在甲骨文中与“桑”字通用,故有日出扶桑之说。
“仁”是天地大德,“春”是万物更生“震”与“苍龙”则是帝王出生的腾飞之地。
于是,泰山一变而为吉祥之山,神灵之宅,紫气之源,万物之所,甚至一草,一木一石都能灵应昭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只拣儿童多处行3.早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
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
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
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
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二、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
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12、学生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