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弗里德曼根据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 系,将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的地方中心阶段。均质无 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 地方中心。前工业化社会特有的典型空间 结构,它相对稳定。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第二阶段:单一强中心阶段。区域经济只 靠一个大的经济中心支撑,中心城市的发 展与边缘区的停滞同时存在,开始拥有单 个强有力的中心。这是工业化初期所具有 的典型结构,表现出不稳定态势。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扩散的过程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3.空间扩散方式 就近扩散 跳跃式扩散 等级扩散 随机扩散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 就近扩散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 跳跃式扩散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 等级式扩散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4.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
东京 横滨
大坂
名古屋 京都
冈山
神户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集聚和扩散是相互对立与并存的,是制约 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
(一)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1.空间集聚 空间集聚是指空间的集中,即距离的缩短
和地理范围的缩小,它是经济活动的一种 重要现象。影响集聚的基本要素有运输成 本、规模经济和马歇尔的外在性。
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 一样。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 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作用有 一定惯性,但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 1.距离衰减原理 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
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例如,孔子七十二贤人的地理分布,大体 是距离越近数量越多。 导致衰减的原因:运费、便捷程度、耗费 时间 空间相互作用是地方规模的增函数。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第三,干扰机会。干扰机会是指两个区域 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来自其他 区域干扰的可能性大小和频率高低。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空 间演化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区域分 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 自由区域流动,推动地理位置上邻近 的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继承钱纳里和罗 斯托的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发展和 空间演变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区域空间结构和 发展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 空间子系统会重组,其边界会发生变化。这一 过程往往按一定规则进行,其最终格局是全国 各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2.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
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 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就近组织相关 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生产和经营;降低决策 风险,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 发展。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 的影响: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就近扩张。 第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第三,实现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内在的相互
促进。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三)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不同地理事物空间中的
相互联系,是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 口和劳动力、资金、技术及信息等的相互 传输过程。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2.空间扩散的一般原理 源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技术、发明、新产品
和新现象等逐渐被其他地方接受、采纳或 应用的空间过程,即空间扩散。 扩散的最典型的空间特点是距离衰减规律, 即扩散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扩散的范围和强度随距离的增加和时 间的延续而减小是空间扩散现象的基本特 征和规律。一个完整的空间扩散过程由四 个典型的扩散阶段构成,即扩散的起始阶 段、近距离迅速扩散阶段、远距离迅速扩 散阶段和扩散的饱和阶段。
形态。
● 网络
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状形态。
● 域面
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表现出的
面状分布状态。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由点、线、网络、域面组成了七种空间模式:
● “点—点”构成的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 带和块状城镇群; ● “点—线”构成的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 “点—面”构成的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 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第七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本章结构安排: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 区域差距与产业空间转移 ➢ 一、区域差距 ➢ 二、产业空间转移 第三节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 一、经济区 ➢ 二、经济区划 ➢ 三、我国的几种经济区划方案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 “线—线”构成的交通、通讯、电力等网 络设施系统;
● “线—面”组成的产业区域系统;
● “面—面”组成的宏观经济地域系统, 如经济区、经济地带;
● “点—线—面”构成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系统。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2、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基本条件:
第一,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 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 方面的供求关系。
第二,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可达是区域之间进行 商品、技术、资金、信息等传输的基本条件。可 达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被运输客体的可运输性、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 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 通联系。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源自文库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
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
基本要素组成。
第十二讲区域空间结构

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 分布形态。
●线
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