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区域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发展与集大成,提出四阶段空
间结构形态——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农业主导阶段:低水平平衡阶段
❖过渡阶段:单一中心-边缘阶段
❖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多核心中心-边缘阶段
❖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高水平平衡阶段。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1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2. 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 点、线、网络、域面
点——中心城市、工业点、商业点、服务网点 线——交通线、信息线、动力能源线 网络——运输网、通讯网、动力能源网 面域——农业区、工业区、市场区、经济腹地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2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一、基础理论
3. 7种组合模式
“点一点” 节点系统——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
① 扩散原因
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部 分经济活动区位分散指向作用;政府的政策引导 作用。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8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② 扩散类型
就近分散: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
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
向心式集聚:周围地域向极化中心极化
等级式集聚:以区域等级等级极化
波状圈层式集聚 :围绕极化中心向外作波
状层式展开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6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③ 集聚影响——能够产生集聚引力
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
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经济地理学 20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洛 氏 公 司 的 空 间 扩 张
经济地理学 21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3. 集聚与扩散关系
共生性: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
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同。
作用惯性: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
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
基本的力量。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地指向;燃料
动力指向;劳动力(廉价和高素质)指向;市场 指向;运输指向。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4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 集聚
多见于基础产业不断完善的区域发展
适合于某空间网络系统较完善的较发达区域的
开发
陆大道——“T”国家空间结构战略。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6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3. 网络式
点轴式发展的结果 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后期,区域经济活动全面展开, 区域联系普遍,基础产业发达,整个区域实现普 遍腾飞。
集聚:资源、要素、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
的集中趋向和过程。
① 集聚原因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5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② 集聚类型
单极集聚:只有一个极化中心
多极集聚:区域出现多个极化中心
多见于经济发达地区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7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叶大年,中科院院士,矿物学家,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北大教师。
2000年地学家叶大年提出地理学的对称原理。
区域城市八种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
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思考题
1、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 2、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四大模式 3、熟悉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3、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发展机制。
2020年5月29日2时51分
经济地理学 26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区位的集聚发展。
适合于封闭较闭塞区域自力更生初创的发展
适合于某落后的发展中区域起步开发时期。
双核结构:区域中心城市(省会)-线-港口城市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5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2. 点轴式
极核式-轴线的模式
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中期经济活动伴随增长极
集聚发展扩散效应,沿交通运输轴线外延发展。
我国东部大城市分布——格子状分布(湖北省城市)
大城市——靶形分布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8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二)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 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
尔——增长极:产品增长极(主导产品)、部门 增长极(推动型产业)、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 间)。
台湾学者唐富藏提出 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协调演化四阶段模式 ❖均衡阶段——农业 ❖集中阶段——区域中心城市产生 ❖分散阶段——区域中次级中心兴起 ❖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空间差异缩小趋于均衡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3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一) 区位指向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
4. 圈层结构理论
杜能最早提出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1925年发展
日本木内信藏1979进一步发展
❖内圈层(城市为核心):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
❖中间圈层(城乡结合部):内、外边缘区
❖外圈层(乡村)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2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5. 协同演化理论
城市与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二元结构“马态效应”——强强-弱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7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2. 扩散
扩散:资源、要素、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
的分散趋向和过程。
作用——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
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 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三)空间邻近(近邻)效应
2.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
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
2020年5月29日2时51分
经济地理学 24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第九章 区域空间结构
一、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
1. 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
况及空间组合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包括地域空间核心(中心城市)、 外围地域(腹地、市场区)、网络地域(通道: 交通线、信息线)。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一、基础理论
增长极产生的效应——极化(回流、集聚)效
应、扩散(涓滴、波及、外溢)效应。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9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2. 核心-边缘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提出,核心为
经济发达地区、边缘为经济落后地区,利用极化效 应和扩散效应解析空间结构形态——弗里德曼的区 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二)经济意义
一、基础理论
1. 经济活动的协调性、系统性 资源、要素、产业的协调同向性
2. 经济效应的特有性 节约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范围经济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4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空间结构四大模式
1. 极核式
点-增长极
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初期经济活动布局于最适宜
前工业阶段:区域空间离散形——均质无序
工业化初期:聚集形——单个中心-外围结构
工业化阶段:扩散形——规模不等多中心-外围结构
后工业化阶段:均衡形——空间一体化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0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二、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3.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最早由波兰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一定的惯性。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相互转化性:集聚机制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 同样,扩散机制的作用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
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22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
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
无规律的扩散。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经济地理学 19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2020年5月29日2时50分
空 间 扩 散 模 式
(a)扩张扩散; (b)迁移扩散; (c)等级扩散

“点一线” 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点—面” 城市-区域系统——城镇聚集区,城
市经济区。
“线—线” 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
施系统
“线—面” 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 宏观经济地域系统——经济区及地带
2020年“5月2点9日—2时5线0分—面”
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经济地理学 3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三)空间邻近(近邻)效应
——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1. 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 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2020年5月29日2时51分
经济地理学 23 第七章 区域的组织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