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区域空间结构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区域研究与规划中常用的理论
三、区域空间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一)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
威廉逊的“倒U字形”观 点
区 域 发 展 不 平 衡 性
经济增长速度
(二)增长极核理论 1、提出者 2、主要观点 3、应用
P1 Pi q ri
Pi P 1 ri
q
式中:Pi——规模排序第i位城市的人口; P1——规模最 大的城市人口; ri——规模排序第i位城市的位序; q——常数 如果对上式作对数变换:
lg Pi lg P 1 q lg ri
以上两个式子在概括国家或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具有相
当的普遍性。当q=1时就是Zipf模式描述的位序-规模分布 法则,实际上是帕累托分布的一种特例。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重点:四个阶段及其每个阶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征
二、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作用理论
(一)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 1、断裂点理论 2、模型及其应用 (二)核心边缘理论 1、理论的提出者:弗里德曼 2、主要思想
(三)空间扩散方式 六种扩散方式 (四)效应差异理论 1、回流效应 2、扩散效应
频 率 百 分 比
城市人口规模 区域城市网络的对数正态分布表现
1949年哲夫用指数关系综合奥埃贝奇和杰佛逊的法则,提出了一个修正后 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其公式为:PiRiq=K。(2分) 这样在q=1时,为等级规模分布 q≥1为首位型分布,且q越大,反映首位城市特征突出 q≤1仍为等级规模分布,但中等城市较发育,且q越小,这一特征越明显 q=0时或趋向无穷大时,表示所有城市一般大或只有一个城市
一、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三个理论
1、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几个概念: ——城市网络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两个经验 法则而展开的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无环网的连接图。 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 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 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 都受到相反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线为 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 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点点型韦伯结构
3.以城镇为中心的环状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以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利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 出郊区以土地作为最主要生产资料产业的各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进而得出经营地带的 划分。 4.最佳规模问题。 以农业区位论和集聚效果理论为基础,认为空间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 大而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诸如出行距离增大、交通费用增加、 公共设施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集聚不经济现象,因此,集聚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企业、 居民点乃至城市的最佳规模。 5.空间互动研究
3、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 1)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2)促使邻近区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增加了空间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如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利于彼此开展合理的分工联系 等)。
(3)造成了邻近区各种经济活动的激烈竞争,减弱了空间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空间结构优化界定
2.轴线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
第8章第3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理论
从全球范围的区域发展来看, 点轴式空间结构具有普遍性,尤其 在城市带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这一特征更为显著。
东京 横滨
大阪
名古屋 京都
冈山
神户
图8-16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的点轴式空间结构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4种:
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 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 海岸经济轴线; 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19
(三)网络式空间结构
◆ 网络的形成过程:点轴系统发展过程中,轴线上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增强,一个 点与周围多个点发生联系,相应建设多个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点(极 核)是网络的心脏。
◆ 各种流通网络,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网络。网络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 济发达地区。新区的开发一般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当新、老点轴逐渐扩散和交织, 就会在空间上形成网络结构。
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 34
【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
❖名词:
1. 双核模式
❖简答 1. 中心—外围理论(兰大2019,10分) 2.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及弗里德曼
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西南大学,15分)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极核式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点轴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理论
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①前工业化阶段、②过渡阶段、③工业化阶段、④后工业化阶段】
图8-22 怀化周边城市分布关系
➢ 赣州位于长沙、南 昌、厦门、广州、 深圳等大城市所构 成圆形区域的几何 中心位置。
7第七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类型——交通线(由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等组成),通讯线(由各种通讯设施组 成),能源供给线(由各种能源设施所组成 ),给排水线(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由 一定数量的城镇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线的特点——根据组成要素的数量、密度、质量及重要性等 ,线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
2021/2/2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2021/2/2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 同心圆〉法则(1925);
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各自的特征;
(一)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 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 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二)中间圈层的特征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 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
类型:
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 如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
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 成。
(四)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
概念——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 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类型——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 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 所形成的域面。另外,其它经济活动在一 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较密集地连续分布,也 可看作是域面。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强调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的协调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的 空间组织模式和策略。
04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 理论的关联
区域空间结构对空间组织的影响
空间分布与集聚
01
区域空间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程度,影响空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 网络开发模式等。这些模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
03 空间组织理论概述
空间组织理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空间组织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 和利用空间资源,以促进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的理论。
特点
空间组织理论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实 践性等特点。它涉及地理学、经济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强调空间资源的 优化配置和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环境治理与修复
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分析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制定针对性的 环境治理和修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廊道与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空间组织理论,规划生态廊道和绿地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区域空间结构是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 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动态性、开 放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
空间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中心地理论
以城市为中心,研究城市与周 边地区的空间关系,提出城市 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的观点。
空间结构理论
关注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和 层次性,研究空间结构的优化 和重组问题。
区位论
强调区位因素在空间组织中的 重要性,认为区位选择是经济 活动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三节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一、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三)增长极理论评价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三、圈层空间结构理论(一)圈层空间结构的理论内涵(二)区域圈层结构空间特征(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区域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及其所在的经济区位(空间),这个创新性行业的集聚点便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布局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域组合的重心。
(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极化-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新增长极的形成和旧增长极的衰落都会改变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1.极化效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原因: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2.扩散效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原因: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中心经济“外溢”作用、政府调节(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极化方式有向心式极化、等级式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等。
✓扩散方式包括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
(三)增长极理论评价✓增长极理论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的集聚经济规律✓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1、基地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廖什结构或廖什景观
生产最佳配置点是一系列分散点,而多个市场区相互作用会形成六 边形市场网络的最有效形态,因此,不同的市场网相互叠合,最终形成多 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合生产点竞争配置的区域空间经济网络结构。大流域 Nhomakorabea济区结构
许多大江大河流域范围所确定的经济区具有内在的有机经济联系。因 为域内及域际的经济竞争与分工,流域内始终存在着经济结构同构化和劳 动地域分工两种相反的作用力的对比。其结果就是形成生产分区明显,生 产齐全,市场多层重合,对外表现为区域整体的空间结构类型区。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 无环网的连接图。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 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 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 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都受到相反 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 线为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 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基本框架
一 • 空间结构概述 二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 • 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划分 四 •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五 •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一、空间结构概述
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
一、空间结构概述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空间结构”的含义 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第5章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地理学中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框架。
其核心是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相互关系来揭示地理系统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本文将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空间分异等。
区域是指具有一定地理范围和相对封闭性的空间单元,可以是城市、国家、地区等。
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空间分异是指区域内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可以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集聚性等方面。
第10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理论依据 •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 水平相关 •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 大区间、省区间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 点进行重点发展。
(一)点轴开发主要内容
①确定位置、资源好的交通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②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③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二)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在经 济较落后的地区,往往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
考虑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 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
理论反思: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 就业机会。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 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内涵
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离散形 聚集形 扩散形 均衡性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内容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以期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转型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肯堂、戴士根,2004)。
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之后这项研究在美国、瑞典、联邦德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空间加快集聚。
通过对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段禄峰、张沛,2009)。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以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为代表,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古典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空间结构的演变(张沛,2006)。
1.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相关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
他以城市为中心,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同心环带,从内向外依次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精细城郊农业、林业、集约种植业、栅栏农业、粗放的三年轮作、牧业与粗放种植业,被称为“杜能环”(见图1)。
第8章第1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4.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都具有扩散功能,产品流、资金流、 人流、技术流、信息流、政策流等各种“流”由中心点 (区)向周围流动。
5.渐进式扩散实质是点–轴渐进式扩散。
2.试述上述理论在区域规划应用中的一般步骤。
➢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 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 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 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 然后,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教学目的]: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产业区位指向、集 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材料:按照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将构筑“一带、三轴、六区”
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即构筑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 “三轴”即构筑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产业拓展轴和国家级产业发展轴; “六区”即六大功能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 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上犹生态 休闲旅游区。未来,赣州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 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現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
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
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 14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
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
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
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 一般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 展可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 由于极化作用,增长极可能对周围区域的发展 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增长极推动型产业的发展 具有相对利益,对周边区域产生了吸引力和向 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 素转移到增长极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 机会,使两者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 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也把这一过程
• 极化作用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 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 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例如深圳特区和 上海浦东在中国都具有全国性增长极的 意义,但中西部地区许多的中小城市往 往只具有区域性或地方性的意义。从增 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一个区域可能 只有一个极化中心,为单极吸引方式; 也可以出现多个极化中心,形成多极吸 引方式。
• 政府为了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更为了 通过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可以通 过税收、地价、投资优惠、工业区位等 政策、法规对极化过程进行干预,以强 化扩散过程,缩小增长中心与周围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同时存在,方向 相反,但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极化作用使区 域经济向增长中心移动,将扩大增长中心与周 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则起到 离心力的作用,会使增长极地区的信息、资金、 产品、人口向周围地区转移,影响和带动周围 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增长中心地区与外围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两者的作用力大小 看,极化作用的强度一般比扩散作用的强度更 大。因为增长极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增长在 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 所谓聚集经济效应是指生产部门在同一 地点的聚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论是 相同生产部门或不同类型的生产部门在 同一地点的聚集,都能产生这样的经济 效益。这主要因为生产的聚集,能引起 人口的增长,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能 引发科技人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技信息的汇集,促进 区域产业创新;能方便各行业、各部门 共同使用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能 便利专业化协作和联合化生产,促进社 会就业和社区建设。
第10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 制定者很有吸引力。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 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 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 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
理论反思:
内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 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
①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②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增长的 意思。
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 速度快。
城市对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 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就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
成区为核心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1、内圈层的特征:
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 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2、中间圈层的特征:
(1)位置上 (2)功能上 (3)社会文化上 (4)空 间景观上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第六章区域空间结构2
◎ 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的要求;
◎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 集聚机制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 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是促进具有增长 中心作用地区形成、发展的主要力量; ◎ 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 引发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上的“马太效应”
2、扩散效应 1)含义: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 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互补性:当某一区域有剩余的某物质恰为另 一区域需要时,这两区域互补,存在的前提 是自然资源和人文、经济资源的区域差异;
移动性:物质要素在两地之间的运动。要素须具 备可移动性,移动须克服的主要障碍是距离。 距离增加,移动的时间和成本的耗费必然增加, 即空间相互作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中介机会:例 x 和 y 之间具有互补性和移动性, 便显出二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空间相互关联,然 而,如果出现 z ,z 和 y 之间也具有互补性和移 动性,那么 z 就介入x、y 之间的联系,而且, z 、y 接近,这就大大限制了x、 y 之间的要素流 量。类似 z 这样的点的存在,称为中介干扰机会。 三者共同影响着空间相互作用。
2)形成的原因 ◎ 避免集聚不经济
指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 生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 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 负面约束现象
◎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A. 避免高度的竞争压力而迁出集聚区 B. 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而向外扩散 C. 经济结构转换中被淘汰产业的向外扩散◎ 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作用;(五)自组织效应
在区域空间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空间结构 自身调节机制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守恒与 封闭性,使得结构变化得以被限制在一定 的边界之内,而一旦调节机制失控或由于 外部势力的干预,则可能导致原有内在转 换规律的变更,并进而改变原有结构而形 成新的结构,这就是自组织效应。
四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②下过渡区: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 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 的水平,其向下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 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种成长机 制的传递,放弃原有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 系不紧密。
• (2)资源前沿区/资源边疆区:一般地处边远, 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此区域有资 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 新的增长势头,同时在这里有新聚落,新城镇形 成的可能。资源前沿区可能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 心区域
•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 步率
• 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比 较强的竞争能力。
•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 成。(例子。P227)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 品市场却十分宽广。
•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使用劳动力多、 利税大、带动性强
• 根据佩鲁克思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 动型产业,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 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 献。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一、概念 • 1.由来 •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克斯提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 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 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切的地理位置。增 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 • 1.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
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建设 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 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建 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2)下过渡区域。 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2、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理论发展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圈层结构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1、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二、增长极理论
两点说明: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其作用力的大小不等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1、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规模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2、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极化中心带动和促进作用、外溢作用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
要素及其 组合 空间系统 空间组合类型
点-点 点-线
点-面 线-线 点-线-面
节点系统 经济枢纽系统
城市-区域系统 网络设施系统 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村镇系统、集镇系统、城市体系 交通枢纽、工业枢纽
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交通通信网络、电力网络、给排水网络 等级规模体系
二、增长极理论
面状要素的主要特征有: (1)面状要素的形式特征主要是其面积大小的可测性。
(2)界限的非规则性和不确定性。
(3)类型的多样性。 域面的发展水平主要受节点和网络要素的发展水平的制约 。
适合表达为面状的地物主要有:经济区、文化区等各种类型 分区,国家、各级行政区域,规划的城市平面,大洋、海、大湖、 平原等。
(一)增长极的提出: 法国 佩鲁(F.Perroux)“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它以不同测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 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二)增长极概念的明确: 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主要沿着部门增 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线 展开。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推动型工业; 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2016/11/16
4、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1)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2)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 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中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 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3)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 的线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 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 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 骤通常是: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 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 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 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
2016/11/16
[3]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二、增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五、圈层结构理论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1、空间结构概念 广义概念
可以抽象为线状要素的地物主要有:交通运输线,包括高速 公路、各种等级公路、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
网络,多条轴线组合即构成网络。区域网络主要形态有放射 状、扇形、轴带形、过境网络、环状——一字形网络。起联结 作用。
域面
即经济腹地(节点影响与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是节点 和轴线存在的空间基础,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起基础作用。
节点
点是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因素,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最
基本组成元素。
有明确的位置、有大小和形状、集聚性、节点内部有明确
的功能区,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起主导作用。
适合以点状模式来表达的地物有:城市、集镇、聚落、工
矿点、风景区、旅游点等。
轴线及其网络
轴线,由点状要素组成。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长度和方 向,有一定的质量和标准,有密度的概念。 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 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扩展的先决条件。
2、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 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 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 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 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 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 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 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3、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各自的特征;
(1)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 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 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1、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2、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二)点-轴开发模式
(三)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据点开发理论 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 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 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 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 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 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 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 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 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广义即地域结构,指区域系统内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 化政治等方面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总称。包括区域自 然空间结构、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狭义概念
狭义指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 式,即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2、构成要素及组合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1、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 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2、工业化初期阶段 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等级结构形成,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二)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1、核心区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 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2、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可以分为两类:
(1)上过度区域。
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 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 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三)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 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经济区的研究。
2016/11/16
谢谢!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1、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规模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2、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极化中心带动和促进作用、外溢作用
两点说明: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 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其作用力的大小不等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 成彼此联系;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 的区域系统。
3、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占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 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由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
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结构 。
4、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 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城市
(2)下过渡区域。
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 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 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三)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 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 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 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2、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五、 圈层结构理论
1、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 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2016/11/16
(2)中间圈层的特征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 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