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合集下载

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 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
(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 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 “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二)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 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1.上过度区域。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 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 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懂得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 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 平衡发展。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 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 分为四种:
(一)离散型 (二)聚集型
(三)扩散型
(四)均衡型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PPT21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PPT21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知识总结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知识总结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泰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形成的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是怎样的规律”这⼀课题。

(三)主要贡献1、提出聚落分布呈三⻆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2、分析了中⼼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的关系;3、建⽴了在“三原则”基础上的中⼼地空间系统模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地:是周围区域的中⼼,是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货物或服务的地点;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货物与服务)。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性概念:中⼼性是指中⼼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C=B1-B2式中:C——中⼼地的中⼼性;B1——中⼼地供给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身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的供给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

◆货物供给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极限,即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货物供给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槛⼈⼝:指某种中⼼职能在中⼼地布局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

(四)中⼼商品与中⼼地职能的等级1、根据货物的供给范围的⼤⼩可分为◆⾼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低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2、供给⾼级中⼼商品的中⼼地职能为⾼级中⼼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地职能(五)中⼼地的等级•中⼼地等级划分及特征⾼级中⼼地(具有⾼级中⼼地职能):数量少、服务范围⼴,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档次⾼,种类多。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衡量产业结构演进水平或高度的标准。
2.相似性系数法
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区域(通常为产业结构高的区域)的产业结构为
参照标准,将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公式为:
=
σ
=1
2 2
σ
=1
(4.1)
A为被比较的区域,B为参照区域, 表示产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
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如制造业比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
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
=

=1 )/

2

=1 σ=1 )/
(4.11)
>1,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即波及效果
较强的产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2.关联产业
发展。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要通过新主
导产业替代和原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
的产业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所有
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2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3.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4 库茨涅兹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

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5 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年提出的。

他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该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6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7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

圈层结构的景观特征?
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 分化。“圈”,实际意味着“向心性”,“层”则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 征。纵观世 界城市和其周围区域,从内到外最少可分为三个圈层: a.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是完 全城市化了的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 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 业、金融和服务业高度密集。 b.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 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 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即城乡 结合部。 c.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 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 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差别明显, 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
增长级对周围区域的影响过程
“增长极”与周围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增长极提出来后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 课题。增长极对周围区域同时产生“极化”和“扩散”的双重作用;不同发展阶 段,两种力量的作用大小不同。
(1)极化作用:对周围地区产生负效果。由于增长极推动型产业的发展,使周
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 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增长极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将这一过程称为 “回流效应”;并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扩 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 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 地位。而这一过程是通过资本、货物和服 务等的流动得以实现的。 周围腹地 (2)扩散作用:对周围地区产生正效果。 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它地区的促 进、带动作用,提高其它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 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将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并认为,增长极的累积性集中 增长,在起始阶段会扩散中心与外围的差距;但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作用将足以 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

chapter0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chapter0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品 生产不活跃,各地方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发展 水平差距小,经济联系少,彼此孤立。
• ②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 多数城镇规模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
精品课件
• 2、工业化初期阶段
• ①核心即——城市。相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其他地区就是 它的边缘。
•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增长极(growth pole) 。
• 特点1:非均衡

----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它以不同
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
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特点2:纯经济概念

增长“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其互相依赖的产
第 一 阶 段 ( 1979 - 1986 年 ) : 城 市 内 部 “ 膨 胀 阶 段 ”—(罗湖区和福田区)
第二阶段(1987-1990年):城市向外扩延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1991-1995年):城市多个次中心形成阶 段 第四阶段(1996-至今):连绵带初期形成阶段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二、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理解) • 1、核心区域 • 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 • 包括以下四类: • ①国内都会区;②区域中心城市;③ 亚区
精品课件
• (3)下过渡区:宜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部门,不断调
整产业结构,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并通过调整布局,发展 与核心区域互补的经济等手段,使其重新获得增长动力。
• (4)资源边疆区:宜尽可能地变资源优势为深加工产
品的优势,不断壮大输出性强的基础部门,并通过这些部 门发展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关联效应,带动新产业和其他部 门的发展。同时实施建设增长中心的策略,促使资源边疆 区成为具备次级中心的区域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参见P310图) • 1、前工业化阶段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品生产不活 跃,各地方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小,经济 联系少,彼此孤立 • ②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多数城 镇规模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 2、工业化初期阶段 • ①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在 某些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或交通方便的地方,成 为物资集散交换的中心,加工业和制造业得到发 展,出现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成为核心 即——城市。相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其他地区就 是它的边缘。 • ②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差异 扩大。这种关系一旦形成,核心区域就可依靠它 的支配地位,不断吸引边缘区域的劳动力,资金 和资源,从而具有更好的发展优势,产生回流 (极化)效应
第四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 • •
1.增长极理论 2.核心-边缘理论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4.圈层结构理论
• 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经济要素 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 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 经济空间结构受经济发展制约,必须与经济发展 的要求相适应。 • 经济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 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 此,对一个区域来说,要规划好适合的产业结构, 同时也要规划好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 合,使经济布局同当地的条件相适应,使地区与 地区之间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2.概念 •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 • (1)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 (2)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 增长中心。 •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沿两条主线: • ①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②空间增长中心 (集聚空间/城镇)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赫希曼(A.O.Hirshman)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polarization-trickling down effect)学说,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 其影响。 它主要表现为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两个方面。
(1)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规模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所谓极化作用,是指经济活动有向某些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点集聚的倾向,并在 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极核。而且这种极核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自我发展 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甚至在原来赖以发展 的优势已经丧失的条件下,仍然可以适当发展。因为现代工业逐渐向大型化、 社会化和高技术方向发展,专业化协作和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度成为现代工业 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就势必带动一系列为之服务配套行业的发展,从而引起 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极核地区进一步集聚,从而产生乘数效应。
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 点,城市等。
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 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第7页/共66页
点的等级与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规 模有大小之分,相应地,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也有规模等 级之分。区域内各种规模不等的点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 了点的等级体系。
第8页/共66页
2021/3/27
第26页/共66页
六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应用
强调据点开发,注意扩散 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
2021/3/27
第27页/共66页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 论。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 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 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2021/3/27
第42页/共66页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3区域经济政策.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9、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10、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5、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8、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0、点轴理论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11、核心—外围地理论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6、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集群cluster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的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9、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区位商计算公式为: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10、产业间关联系数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高专门化水平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定义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体制机制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政府为了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更为了 通过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可以通 过税收、地价、投资优惠、工业区位等 政策、法规对极化过程进行干预,以强 化扩散过程,缩小增长中心与周围地区 经济发展水时存在,方向 相反,但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极化作用使区 域经济向增长中心移动,将扩大增长中心与周 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则起到 离心力的作用,会使增长极地区的信息、资金、 产品、人口向周围地区转移,影响和带动周围 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增长中心地区与外围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两者的作用力大小 看,极化作用的强度一般比扩散作用的强度更 大。因为增长极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增长在 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通过分析经济发 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提出了累积 因果循环理论。他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 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 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回流效应(即极 化作用)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在市场机 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发达地区 越来越富,贫因地区相对越来越穷的现 象。要缩小地区差距,唯一可行的办法 就是加强国家干预。
• 由于扩散作用,增长极又可能对周围区域的发 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扩散作用是由于增长极地 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 信息等的流动,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发挥了促进 和带动作用,使之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增 加了周边地区的农业产出(因为增长极主要是 城镇,其周边主要是农村),提高了那里的边 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推动了那里的技术 进步。赫希曼在研究均衡发展理论时,把这一 过程又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形象地把这 一效果称为“波及效果”。
5.1.2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 自从佩鲁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后,模糊不 清的“增长极”概念,一下子便具有魔 术般的吸引力,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以后,增长极、增长点、增长中心、发 展中心、生长点等概念不断地出现在众 多的描述性研究和规划研究的文献中。

区域规划重点总结

区域规划重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一、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定义—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空间布局的未来发展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区域规划的目的—发挥区域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的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1、自然区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沿海地带规划、海岛开发规划、湖区开发利用规划等。

2、经济区区域规划: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东北经济协作区规划等。

3、行政区区域规划:如省域规划、市域规划、县域规划等。

4、社会区区域规划: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甘南藏区发展规划等。

区域规划的特点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1.目的性:规划是为了未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建设的安排2.前瞻性:规划都是对未来的事情所做出的筹划3.动态性:人对未来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因此针对未来的规划总是要随着认识的不断完善或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做出调整•综合性1.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到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2.规划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的不足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较的结果4.区域规划的工作队伍一般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战略性1.规划时间跨度长,20—30年2.规划关注的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重大问题。

3.规划的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

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方面发生深远影响•地域性(1)规划具有地方特色。

区域发展与规划课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发展与规划课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针对性解决方案提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和优化配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
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壮大创 新主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 源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转型,构 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当前面临主要挑战分析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全球 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对区域经济 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可持续发 展构成严峻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部分地区受资源、环境等条件限制, 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区域间经济差距 扩大。
点轴开发区域的代表,以广州、深 圳等城市为轴心,连接多个经济中 心,形成了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
空间相互作用与影响
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交通、通信等手 段进行相互作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扩散。
空间影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产业集聚、人 口流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02 03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为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创新发展,应加大创新支持力 度。通过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创新资金、培育创新人才等 措施,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推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应推进绿色 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和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良性循环。

chapter0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ppt课件

chapter0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ppt课件

础,根据市场变动趋势,选择推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
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
2020/11/29
15
• 3.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
益。
• 4.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 主要功能:推动型工业,同时也要是创新中心,服务中心、 信息中心 。
2020/11/29
19
•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大
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核心
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关系的改变。
2020/11/29
20
• 1、前工业化阶段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品 生产不活跃,各地方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发展 水平差距小,经济联系少,彼此孤立。
• 5. 增长极的体系,考虑各级增长极的分工。
• 6、对增长极进行集中投资。
2020/11/29
16
2020/11/29
实验区不仅会成为 郑州市经济发展的 新的增长极,
而且将成为中原经 济区发展的龙头,
成为带动郑州走向
国际、走向世界的



成为郑州建设国际 化陆港城市,国际 性的综合物流区,
高端制造业基地、 服务业基地的载体。
6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理解)
•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增长极(growth pole) 。
• 特点1:非均衡
• ----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 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 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 业、牧业和 渔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业(包括采 掘业、制造业、 自来水、电力、 蒸汽、热水、 煤气)和建筑 业;
除第一、第二 产业外的其它 各业,它又可 分为两个部分: 流通部门和服 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 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 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 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 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 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 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 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 的首选产业。
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和制约下,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经 历三个阶段:
进口阶段 国内替代阶段 出口阶段
在对其产 品的需求 增加,而 国内生产 困难时, 靠进口满 足需求;
在国内生 国内生产 产该种产 条件日益 品的条件 改善,产 成熟后, 品生产成 以国内产 本降低, 品满足需 市场竞争 求,替代 力加强, 进口产品; 产品转而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 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 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系数为2.5左右;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 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 夫曼系数小于1。
一般讲,资本资料生产属于重工业,消费资料生 产属于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 比重增大
经济发展

第四章 产业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产业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通过对交通运输中运费成本的计算,韦伯将工业的最低成本 归结为运输费用最低点,此外,他还考虑了劳动力费用节约、 工业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 这使得产业区位的要素更加多样,更具综合性。韦伯的区 位—生产模型给出了工业区位论最基础的研究框架,奠定了 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也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
三、韦伯理论的局限性和发展
❖ 第二个企业B的区位选择同样是自由的,但他考虑到与A 的竞争,在市场中央尽量靠近A的地点布局是最有利的。 这样,企业A和B分别向市场的左半侧和右半侧供给(如 图(a))。
❖ 如果B在其他地点布局(如图(b)),正如两条旅途成本曲 线(送达价格线)表示的那样,B在市场的右侧比在市场 的中央布局送达价格要低。
❖ (一)门槛值与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
❖ 维持某企业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入口(门槛入口)或
购买力(门槛需求)就叫门槛❖ 注意: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执行某种中心职能的企业,因
此,门槛值准确地说应该叫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 ❖ 企业经营的商品和服务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中心地提
聚集力图形分析
❖ P1、P2、P3三个工厂区位各有一条临界等费线。由于三个 工厂区位相近,三条临界等费线相交,形成公共地段(重叠部 分)。在这个区域内,聚集所节约的费用大于所附加的运费, 使三个工厂都得到好处。
有关三因素总结
❖ 在韦伯的区位—生产模型中,他通过对工业运输成本的计算, 给出了在假设条件下工厂区位选择的一般结论。
临界等费线示意图分析
❖ 工厂的区位如果按总成本最低应该设在Z0处;如果将区位转 移到Z1点,它与Z0处是等价的。如果移到Z2 点时,是因为这 一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总成本降低;然而,若将区位转移到 Z3处时,运输成本则大幅提高,总成本再度上升。因此,最优 的地点应该是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相交的那一点,而这一 点就是所谓的临界等费线。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不同类型。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区域,即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定功能的经济活动空间。

2.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扩展以及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方面。

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专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着重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竞争与合作、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和微观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

此外,区域经济学还借鉴了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空间差异性、集聚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等。

10.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10.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将地理空间引入,提出了“增长中心”空间概念

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
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中心包含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与空间增 长中心(产业集聚的城镇)两层含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进一步发展:缪尔达尔、赫尔曼

增长极与区域腹地的联系和互动机制包括极化效应
市场区位论
What
How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新空间经济学时期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农业区位论:19C初,杜能 观点: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
上的分带现象
应用:解析农业土地利用格局及其他土地利用
问题
地位: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基础性理论,
成为考察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重要理论模
在区域经济运行中起着支配作用。基本特征:

• • • •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速度快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 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推动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

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城镇都是增
长极)

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依据区域条件)

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通常是布置在原
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且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 发展轴线上)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规划实践中的应用时需注意: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推动型产业的培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关系: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 据点开发理论认为,由于资金有限,要开发和建设 一个地区应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 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 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 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 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当集中成 束,形成发展轴。
▪ “点”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 “轴”指连接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通讯设 施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 为“轴”,它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而形成的产业发展带。
▪ 在区域规划中运用该模式的工作步骤: 首先确定发展轴线;其次在轴线上选择若干个点,作为重点 发展的城镇;最后确定点-轴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 轴系统。
▪ 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 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宽广。 ▪ 产业的企业规模较大。
推动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 扩散效应 ▪ 乘数效应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 负向影响:极化效应(回流效应) ▪ 正向影响:扩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产生吸 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各类生产 要素向核心地区转移,剥夺了周围地区 的发展机会,拉大了核心地区与周围区 域的经济发展差距。
▪ 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 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 ▪ 政府的调控
扩散方式
▪ 从扩散的影响范围看:全国性的扩散和地 方性的扩散。
▪ 从区域扩散中心的数量看:单极辐射方式 和多极辐射方式。
▪ 从扩散作用的地域空间形态看: —核心扩散 —等级扩散 —波状扩散 —跳跃式扩散
核心扩散 波状扩散
▪ 在据点开发和轴带开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条带 开发模式。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 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 间结构体系。扩散沿着一定的轴线, 沿着成束的现状基础设施渐进推移, 而构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三、点-轴开发模式
▪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 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美-弗里德曼) ▪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波兰-萨伦巴
和马利士) ▪ 第四节 圈层结构理论(美-伯吉斯等)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思想
▪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提出的。 ▪ 普氏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
等级扩散 跳跃式扩散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 前工业化阶段:城镇单一,规模小,城镇等级系统 不完整。
▪ 工业化初期: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增长速度不同, 差异扩大—城市化过程。
▪ 工业化成熟期:核心区对边缘区起支配作用,在边 缘区出现次级核心区。
▪ 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出现功能相 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
极化方式
▪ 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 ▪ 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单极吸引方式和多极吸引方
式。
▪ 极化的地域空间形态:向心极化、等级极化和波状 圈层式极化。
向心式极化
等级式极化
波状圈层式极化
扩散作用的主要表现
经济要素从核心地区向外围地 区扩散、展延,从而带动整个区 域的发展。
扩散作用产生的原因
四、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 轴的选择: —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有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较高的地带。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水源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 离散型 ▪ 聚集型 ▪ 扩散型 ▪ 均衡型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核心区域
国内都市区 区域的中心城市
亚区的中心 地方服务中心
边缘区域
过度区域 资源前沿区域
上过度区域 下过度区域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
四、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城镇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城镇赖以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重视大城市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中心城市的工业和一些服务业要有步骤地主动 向外围扩散
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 具有“推动”及“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 ▪ 投资应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 传播。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 产品需求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 快;
▪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 高的技术进步率;
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 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经济空间”: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它由若干 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 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 的场;它们与其它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 普氏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企业及与其相互依赖的产 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
极化作用产生的原因
▪ 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降 低和收益的增加。
▪ 集聚经济效益: ①生产的集聚,引起人口的增长,又会引起一系列服务行业 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②生产集聚引发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的集聚,提高区域的竞 争能力。 ③生产的集聚使一系列为其服务的生产和非生产性行业在集 聚地区发展,共同利用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 ④不同行业,部门的集聚有利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发展联合 化生产。 ⑤不同经济部门、不同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劳动力平衡和社 会就业。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 布德维尔(法国地理学家)1957年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 空间,并提出“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 布氏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 用”,“增长极概念与推进型产业相关联”。
▪ 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 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