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济地理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地理学》第4章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或发挥中心职 能的程度。
C=B1-B2
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为中心地自身供给和提供商品的服务量
(三) 货物的供给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 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第一,均质平原; 第二,便捷交通;
第三,最近中心;
第四,完全竞争; 第五,充分服务; 第六,最大利润。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 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 结果怎么办呢?
15
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场区的边界是 R 如何形成的呢?
R M T R T R M R R T R T M T R T M R T R T M M R T R M M R
特征
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 反之中心地的等级越低,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少,人口也 越少。 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 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 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 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 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
B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7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A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8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知识总结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泰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形成的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是怎样的规律”这⼀课题。
(三)主要贡献1、提出聚落分布呈三⻆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2、分析了中⼼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的关系;3、建⽴了在“三原则”基础上的中⼼地空间系统模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地:是周围区域的中⼼,是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货物或服务的地点;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货物与服务)。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性概念:中⼼性是指中⼼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C=B1-B2式中:C——中⼼地的中⼼性;B1——中⼼地供给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身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的供给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
◆货物供给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极限,即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货物供给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槛⼈⼝:指某种中⼼职能在中⼼地布局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
(四)中⼼商品与中⼼地职能的等级1、根据货物的供给范围的⼤⼩可分为◆⾼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低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2、供给⾼级中⼼商品的中⼼地职能为⾼级中⼼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地职能(五)中⼼地的等级•中⼼地等级划分及特征⾼级中⼼地(具有⾼级中⼼地职能):数量少、服务范围⼴,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档次⾼,种类多。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主题。
它涉及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来探讨一下区域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它包括了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等多个方面。
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不同,是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与区域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地域内部各种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和相互联系。
它体现了地域内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分散、集聚、扩散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差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
而在经济地理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着关于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和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间的差异可以调动地区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地域的发展。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加大,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转移等手段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经济、政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
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处理和引导这种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经济地理学领域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理论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并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地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地域内部,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地理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塔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论⽂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地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这⼀对地理学尤其是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影响的中⼼地理论。
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业的聚集点。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地:供给中⼼商品职能(中⼼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性中⼼性是指就中⼼地的周围地区⽽⾔,中⼼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中⼼性⼀般可⽤下式表⽰:C=B1-B2式中: C中⼼地的中⼼性; B1中⼼地供给中⼼商品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的中⼼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性即中⼼地供给⾃⾝中⼼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地区域)以中⼼地为中⼼的区域称为中⼼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地区域。
具体说,是中⼼地的周围从中⼼地接受中⼼商品供给的区域。
在中⼼地,中⼼商品有剩余,⽽在中⼼地的周围区域中⼼商品不⾜。
中⼼地中⼼商品的剩余部分便⽤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不⾜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区域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区域: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
的地域单元。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等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它主要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涉及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对现实区域上出现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应用性学科。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征?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
3、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第三部分:区际关系、第四部分:区域经济政策。
策。
4、简述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历程:现代区域经济学是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讲是在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史,首先应该从区位理论开始。
二、趋势: 5、简述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区域产业结构3.区域产业布局;4.区域空间结构;5.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6.区域开发. (二)、关系理论:1. 区域生产要素流动;2. 区域分工;3. 区域贸易;4. 区域竞争与合作;5.区域经济差距;6.区域经济传播. (三)、政策理论:1.区域经济制度;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区域投资环境;4.区域地方政府;5.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哲学层面(科学哲学(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小平理论)2、基础理论层面(系统科学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经济地域分工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3、基本理论层面(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区域应用工具)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新经济地理学派(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二)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三)区域管理学派(将管理学融入区域经济学的结果)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2、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创立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 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克里 斯泰勒采取类似于杜能的“孤立国”方 法,首先假定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 人口均匀分布,对外部不发生联系,利 润的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克里斯泰勒运用六 边形模型对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进 行了抽象的理论概括。
如把城市视为一个大圆他认为同一利用方式的土地通常呈扇瓣状从圆心中心商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放射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其用地逐步形成一个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的扇形区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扇形它可左右隆起
• 城市经济学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本章将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概念、 基础理论、典型模式和影响城市空间结 构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讨论我国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 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 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 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展性等 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 性和多元性。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要 属政府行为、土地价格、社会结构及人文 类型等因素。
一、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是在农业区位论、工 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 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 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 择。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 创,他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 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 了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 生产,优化土地组合的思想。系统地建 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成为农业区 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祖。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影响零售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消费市场状况,购物空间的接近性,零售业间的竞争状况,及地价。
一、消费市场状况因素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对零售业态选择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消费人口规模及消费者收入是影响零售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
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零售区位一般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与之类似的是在消费者收入高的市场区域,平均每个家庭消费量大,且消费档次也高。
正如高级购物中心一般指向高收入区域。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的作用:消费者通常选择距离较短且交通便捷的零售点进行购买商品,而如果让消费者选择远距离的零售点去购买商品,这样消费者就需要多支付空间费或时间费,而如果多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再加上商品的价格多于在近零售点购买支付的钱,那么消费者就亏了,理性消费者是不会做这样的选择的。
所以说消费者支付的这两个费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购物地点的重要因子。
再有交通设施条件好的市场区域,消费者所需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也会下降,这样就极有可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商业的规模等级。
正如在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常能形成大型的商业中心。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零售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与其在同一区域经营同类型的的零售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有关。
区位间的空间竞争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有可能出现两种趋势,相互排斥趋于分散和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在现实生活中,集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更明显。
四、地价的作用:地价是土地价值的经济反映,企业愿意支付的地价价格取决于土地预期可获得的利润。
地价的高低与土地的区位条件有关。
交通的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
对于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零售企业而言,最高地价区位是最佳选择,但这种选择必须支付高额地价,会造成成本增加,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因此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才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四章
图 4-12 等概率线与购买行为
这样,下列模型可成立。
A d P = ∑( A d
j ij ij n j =1 j
b
b ij
)
Pij 表示在 i 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 j 消费中心的概率。 Aj 表示 j 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 dij 表示 i 地区到 j 消费中心的距离 b 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数) n 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赫夫模型是从个人的选择行为的现实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不同于赖利的经验 法则。该模型对商店选择和零售商圈推定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模型 中的 b 值是一个经验值,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才可获得[3]。
图 4-5 地价与零售业区位关系 3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1.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1)普劳德福特(M.J. Proudfood)划分法 他在 1 937 年研究了美国的零售业空间,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即 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等。他的划分 主要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位置条件和特征。 (2)美国学者迈耶(Mayer)在 1942 年同样以美国的城市为对象进行了零售业 空间类型划分,但他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规模和形态的研究。 (3)贝利划分法 在普氏和迈氏研究的基础上,1963 年以芝加哥为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 了零售业空间类型。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 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 进一步可分为 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 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 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 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 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按照集聚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种类 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输入品市场、家具区和医疗中心等。专业化空 间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并非是无关独立存在的,有些类型在区域中心地或沿干线 分布的空间也能找到。 同样传统的购物街能看到的零售业在近邻中心地中分布着, 总之,三者的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 2.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1)霍伍德(Horwood)和博伊斯(Boyce)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如图 4-6 所示,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核心部(core)和边 缘部(frame)。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 职能布局等特征。与其他零售业空间不同,中心商业区的核心部除商业职能外, 也是各种办公机构、金融和行政机关的聚集地。围绕核心部的边缘部土地面积相 对广、土地利用密度也不高,郝氏和鲍氏认为该区域的最大特征是职能的空间分 化。在周边部分布着轻工业、交通站点、具备仓库的批发业、汽车销售和修理业、 特殊服务业(如医疗)以及住宅区,各自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每一个部分与核心
第四章 区域分析
青海、甘肃
<200
山西
《中国统 计年鉴》 1999
黄河上游地区农业占全上游用水量的95%,农业 用水的利用粗放是黄河上游水资源利用种的主要 问题。上游灌区存在着灌溉耗水量大,渠系系统 老化或不全而导致的渠系利用系数较小等浪费严 重的现象。
据全国667万亩以上灌区统计,每亩农地蓄水贸综 合灌溉定额为490 m3 ,但在宁夏、内蒙一些灌区, 平均每亩引水1500 m3 ,粗放式生产方式不仅造成 水资源浪费,同时加剧了灌区的盐碱化。
3、评价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地理组合特征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受距离消费中心(或经济 中心)远近、当地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网络 状况等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 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自然资源的地理组合特征对区域生产力发展和 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评价其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3)区域科学技术条件分析; 4)区域基础设施分析; 5)区域社会因素分析.
重点评价区域基础 设施的种类、规模、 水平、配套等对区 域发展的影响。
以区域发展政策、制度、办事效率、 法制等的分析为重点。
(二)区域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
主要内容: ◎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
◎ 区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 未来的空间格局,
◎ 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途经等。
(三)区域发展分析
区域发展是综合性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 为追求的最终目标。
实践中,追求区域发展的某种效益的最大化过程 中,其它两项效益的追求则成为该种效益最大化 目标的约束条件,这就意味着三个效益之间存在 着冲突。现实中面临着三效益的协调问题。
【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与进展、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几点:(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把握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牢固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牢固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7)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3、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本课程体系和内容以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安排,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章,单区位企业一多区位企业一跨国企业的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至第九章,区域内、区域间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四部分是第十至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第十三、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
4、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理论基础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
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使学生分析经济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理论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現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
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
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 14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
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
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
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经济意义-模式与演变-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含义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
类型 自然条件和资源指向(农业、矿业);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 能源动力指向(火力发电、冶金);劳动力指向(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 市场指向(服务业、食品饮料业);运输指向(物流、鲜活产品、精密仪器等)
• 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 • 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
的腹地 • 经济不平衡加剧
扩散、三元结构 形成阶段
• 城市向周边扩散 • 形成城乡边缘区 • 从而形成核心——城
乡 边 缘 区 —— 外 围 三 元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一体化
•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 本消失
• 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 心和骨架,实现地域 结构的均衡一体化
目录
CONTENTS
区域空间结构
01 基本要素 02 经济意义 03 模式及演变 04 发展机制
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空间结构
• 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 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进程
扩散: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集聚的主要方式
扩散的主要方式
集聚机制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
• 高水平稳定平衡
两种重要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经济地理学总结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绪论一、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单个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二、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第四次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名词解释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3、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5、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6、制度可进入性: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7、经济可进入性: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8、地理可进入性: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10、通达性: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二、简答论述1、区位因子类型2、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序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彼此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进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转变。
从偏重于对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转变到对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和谐进展的分析。
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尺度再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进展问题。
最后再进展到研究经济活动的全世界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转变。
战后以来,作为经济地理学要紧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世界性经营进展。
(3)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
标准性分析:从某一大体命题动身演绎推理出结果到实证分分: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式探讨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到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阻碍经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在区别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在经济进展中人们加倍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人们对进展经济和爱惜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熟悉,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加”以爱惜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进展上来。
(2)全世界与地址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进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效率至上②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论③胡鞍钢主张二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
(4)企业与区域经济进展的关系直接阻碍(技术、治理、产业关联)间接阻碍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阻碍因素6.区位:要紧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现代区位理论把区位概念为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其大体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主体:指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第一章绪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身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
新经济地理学强调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在区位决策中作用的空间经济分析方法。
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活动全球化加强了全球与地方的联系。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研究;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环境与治理研究;区域发展研究;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占据区位的事物)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通达性: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为B=E/V。
地理可进入性: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
6.03 7.91 10.25 11.48 13.84 13.19 14.42 16.46 17.38 18.16 18.83 20.90 22.85 22.34 22.81
45.0
3.12
4.73 9.57 13.88 19.77 26.33 32.17 38.18 40.75 43.07 48.38 52.66 56.08 60.94 69.55 81.91
理论分析的特征:
• 以三次产业为研究框架 • 以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切入点
2、“库茨涅兹”法则 •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升,但是, 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 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
第二产业
绝对数(人) 41168 48076 53978 87048 94370 92993 109848 107952 106300 106590 110624 115579 158232 160172 194257 225517 231401 比重(%) 12.7 14.2
第三产业
绝对数(人) 58337 64288 80851 46542 77932 99297 56100 67363 91314 90440 94952 102318 67004 68411 79528 88369 93859 比重(%) 18.0 19.0 22.2 13.5 21.6 24.3
1.8
2.11 1.56 1.6 2.01 1.81 1.97 2.18 2.15 2.05 2.04 1.48 1.43 1.19 1.12 1.15
53
53.5 53.7 51.4 47.8 47.9 49.5
25.8
26.2 36.1 35.9 40.1 42.9 43
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 曼比例呈下降趋势。 霍夫曼比例(霍夫曼系数)
高
低
14.8 25.2 26.2 22.8 28.4 27.3 25.5 25.2 25.8 26.2 36.1
大 体 不 变
14.5 17.0 21.9 21.4 22.1 23.2 15.3 15.3 16.4 16.8 17.4
低
高
35.9 40.1 42.9 43.0
某地第一二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
一、区域的含义
区域(经济区域):指具有明确的地理界线的经 济活动空间范围。区域内性质稳定均衡,区间 差异大。 特征:
• “空间” 性 • 区域有大小之分、层次或等级,进而组合成区域系 • •
统或等级体 ; 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 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
•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
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 •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 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 (±1); •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 霍夫曼比例是1(±0.5); •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第四章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演变规律
本章重点:
• 产业结构概念及三种分类方法,配第克拉克定
•
• •
理、库茨涅兹法则、霍夫曼定理。 空间结构概念及其三种模式的含义,弗里德曼 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和空间近邻效应的含义、 形成原因及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城市的特征、城市职能、城市化含义及度量指 标、城乡统筹发展。
分析: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原因?
原因:工业化早期, 制造业以食品、纺 织为主,其原料是农业产品,随着生产发 展,农业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进而资本 资料工业大发展。
4、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是按“进口— 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29.4
29.1
高
大 28.4 体 27.3 不 27.4 变 24.5 略 24.1 有 23.3 上 23.9 升 25.6
26.4 27.1 29.4 34.4 36.7 36.7
低 19.2
19.2 17.8 15.4 13.8
低
表2 某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表
项目 年份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 对某些向本部门提供生产资料、能源物质的部门及
相关产业部门起“牵拉作用”,对利用主导产业作 为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又具有推动作用。
主导产业选择
选择的原则:
• • •
•
比较优势明显,输出前景光明 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 关联效益好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
粗选:依靠产业规模(5%)、效益、速度三个指标首 先淘汰一批 基准分析:利用四个基准系数 系统分析:专家咨询法、权重法
高 39.7
32.4 30.9 26.7 26.0 22.1 21.0 21.9 21.4 20.1
低
25.6
31.2 39.2 41.8 45.9 49.5 53.8 55.7 54.2 53.0 53.5 53.7 51.4 47.8 47.9 49.5
3.00
4.24 6.92 11.24 16.89 23.21 29.94 36.20 38.81 41.00 46.28 50.46 53.67 57.96 66.25 77.88
24.6
27.9 28.3 33.9 39.2 43.6 50.1 52.8 51.6 50.5 51.2 51.5 49.2 45.4 45.6 47.1
3.59
4.43 6.94 9.07 11.82 13.03 14.39 15.96 18.01 20.81 23.94 26.53 32.06 43.82 53.36 60.72
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 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劳动力转移原因:各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差异 理论分析特点:
• 以三次产业为研究框架 • 以劳动力比重和国民收入比重为研究切入点
各产业相对国民收入 各产业国民收入比重
各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
表1 某地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表——请分析下列两表中反映了某地三次产业演变中的问题?
电力、供水)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运输业服务业其 它(科教文卫公务等)
• 2、产业功能分类:潜导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 •
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 3、要素密集度产业分类: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 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
•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 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 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 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劳动力转移原因:各产业之间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 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市 场进口 国内生产出口时间
相继的更替实现区域的产业突破并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呈倒 “V”型,酷似三只排列飞翔的大雁故而得名。 这个模式还有两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 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 化过程;另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 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 生产资料转化,最终就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经济各类产业之间内
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 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
• 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
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二)产业结构分类:
• 1、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包括煤气、
5、罗斯托的产业发展阶段理论 • 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产业类型以下阶段的变化。
• 第一,传统社会阶段:农业 • 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食品、砖瓦 • 第三,起飞阶段:纺织、煤炭、 • 第四,成熟阶段:钢铁、石化 • 第五,高额消费阶段:轿车、航天航空、耐用消费品 • 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教育、环保、社会福利
第一产业
绝对数(人) 224626 226083 228680 212051 187771 215884 220978 220430 220039 226302 223339 224003 213622 217938 211142 211840 212614 比重(%) 69.3 66.8 62.9 61.4 52.1 52.9 57.1 55.7 52.7 53.5 52.1 50.7 48.7 48.8 43.5 40.3 39.5
48.6 45 39.7 32.4 30.9 26.7 26 22.1 21 21.9 21.4 20.1 19.2 19.2 17.8 15.4 13.8 69.3 66.8 62.9 61.4 52.1 52.9 57.1 55.7 52.7 53.5 52.1 50.7 48.7 48.8 43.5 40.3 39.5 70.1% 67.3% 63.1% 52.7% 59.3% 50.5% 45.5% 39.7% 39.8% 40.9% 41.1% 39.6% 39.4% 39.3% 40.9% 38.2% 35% 20.9 25.6 31.2 39.2 41.8 45.9 49.5 53.8 55.7 54.2 12.7 14.2 14.8 25.2 26.2 22.8 28.4 27.3 25.5 25.2 1.65 30.5 29.4 29.1 28.4 27.3 27.4 24.5 24.1 23.3 23.9 25.6 26.4 27.1 29.4 34.4 36.7 36.7 18 19 22.2 13.5 21.6 24.3 14.5 17 21.9 21.4 22.1 23.2 15.3 15.3 16.4 16.8 17.4 1.69 1.55 1.31 2.1 1.26 1.13 1.69 1.42 1.06 1.11 1.16 1.14 1.77 1.92 2.1 2.19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