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1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

(四)增长极理论:佩鲁
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城市 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 机制,由于其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
(五)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
要素报酬率高、投资风险低 劳动力、资金、技术
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以开发特定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其内部各部门企业是建立在对各种 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以及对于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各种基础设施的统一安排基 础上的。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社会经济 五、科学技术
第三节
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
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一、效率目标 二、公平目标 三、生态平衡目标
四、区域梯度开发模式
东中西三大地带,高、中、低梯度地区
第五章 第一节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一、形成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一)杜能 《孤立国》,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生产鲜菜、牛奶 生产木材
六层农业圈:1,自由农作圈, 2, 林业圈,
3,轮作农业圈, 生产谷物 4,谷草农作圈, 生产谷物、畜产品,以谷物为主 5,三圃农作圈, 生产谷物、牧产品,以牧产品为主 6,荒野
四、国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一、增长极模式 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各类开发区
二、点轴布局模式
“T”型模式:以沿海和长江为轴线,以上海为首的包括轴线上的主要城市为点 “弓箭”型模式:以沿海或京沪线为弓,京广线为弦,长江为箭,上海是箭头
三、网络布局模式: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5章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 ppt课件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第5章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  ppt课件
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 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 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杜能理论模型
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 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 (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 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 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杜能模型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 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 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模型假设前提
劳动费用指向——工业区位格局的第一次偏移
如图围绕P的封闭连线即从运 费最小点P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 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理论上说 以P为中心可划出无数条线,这 即相当于图中的综合等费用线。 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 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力费用节 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临界等费用线示意图
韦伯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 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 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理论模型的构建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模型:
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
杜能理论模型的修正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正
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 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 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第五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五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弗里德曼基于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个案 研究,吸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学者的区域经济 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发展政策》(1966) 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心—外围”理论模式; 在《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城市化、 规划和区域发展》(1973)等书中将中心—外围 理论的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 层面,强调中心—外围关系不仅存在于不同区域 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和不同类 型的企业之间。
■不同学科视域中的区域经济空间 结构组合要素论
1.人文地理学的观点 哈格特(P·Haggett,1977) :将空间结构要素分解为运动、路径、节点、节点
层次、地面、扩散六类几何要素。 2. 区域经济学的观点 ①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极化而成的中心(节点); ②受经济中心吸引和辐射影响的经济腹地(即域面,指各种经济活动的地域
滕田昌久、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 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1999)一书全面系统 地总结了有关理论观点,对“中心—外围”模型作了拓展, 是新经济地理学派的集成之作。
根据不同的轴线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 未来发展潜力的不同,可将“线”分为一级发展 轴线、二级发展轴线,以此类推。一般而言,等 级越高,轴线的影响就越大,其在经济空间结构 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点与线的结合是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基础。
面要素
域面是节点、线以及空间网络三者间的作 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扩展,具有确定的空 间范围。若视域面是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内除去节点、线网之外的所有地域,此即 “经济腹地”概念。
点的区位属性:一是绝对区位(Site),指一个点的 经纬度位置;二是相对区位(Situation),指—种连 接度和通达性度量。
点的基本特征: ① “点”有明确的位置 ;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me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me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 与布局
• 引言 •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 • 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 •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的关系 •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的实践案例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空间过程与 布局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空间过程指的是区域内部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 变化。布局则是指这些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方式,涉及到产业布局、城市规划、
交通布局等多个方面。
研究意义
研究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 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空间过程对布局的影响
人口迁移与分布
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影响区域内的居 住布局、城市规模和城市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过程影响区域内 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空间过程影响 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分布和产业结构。
布局对空间过程的反馈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局限性
数据可得性
理论体系完善
政策应用价值
本研究主要采用传统统计分析 方法,对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未来研究 可结合GIS、遥感等技术,提 高空间分析的精度和深度。
部分数据由于来源限制,可能 存在一定误差或缺失。未来研 究可通过加强数据收集和整理 ,提高分析的可靠性。
指区域内的各种要素向中心集聚,使 得中心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回流过程
指区域内的各种要素从其他地区回流到本地 区的过程,通常是由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吸引了其他地区的要素 回流。

区域经济第五章

区域经济第五章

3、寻找劳动费用最低点
• 劳动费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劳动费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劳动费用分为: 劳动费用分为: 简单劳动费用,遍地。 (1)简单劳动费用,遍地。 复杂劳动费用,城市。 (2)复杂劳动费用,城市。
4、考虑聚集效应影响
• 聚集的效益可能要大于偏离运费和劳动 费用最低点所增加的费用。 费用最低点所增加的费用。 • 聚集效应越来越重要。 聚集效应越来越重要。
3、影响布局指向的因素
( 1 ) 企业规模技术特征 , 随着规模扩大 , 采用 企业规模技术特征, 随着规模扩大, 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于资源的要求不同。 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于资源的要求不同。 企业所有权,归属与就业问题。 (2)企业所有权,归属与就业问题。 科技发展,科技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3)科技发展,科技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市场竞争。 产品无差异时, 趋向于分散; ( 4 ) 市场竞争 。 产品无差异时 , 趋向于分散 ; 有差异时趋向于集中。 有差异时趋向于集中。
2、原料指数
原料指数=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产品重量 原料指数=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 (1)原料指数>1时,指向原料地布局; 原料指数> 指向原料地布局; 原料指数= 比较自由,布局在交通站点; (2)原料指数=1,比较自由,布局在交通站点; 原料指数< 消费区域布局。 (3)原料指数<1,消费区域布局。
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其规模由环境容量决定: 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其规模由环境容量决定: 资源要素,原材料, 1、资源要素,原材料,能源 资金要素, 2、资金要素,经济实力 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3、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科技和管理 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能源,供水, 4、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热等 自然环境, 5、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支出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产业布局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中的企业。

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结构空间的基础。

所以,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成为区域的区位因素。

所谓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1.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

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

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是,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2 .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

廖什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等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围。

3 .聚集效应。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因素的综合反映。

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目前,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 .自然环境。

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对三次产业的布局都有很大影响。

区域经济第五章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第五章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

(四)现代农业园区 新产业区的一种扩展形式。 新产业区的一种扩展形式。主要发展 现代农业,培育区域农业主导产业, 现代农业,培育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形成 农业的产业化形成。其特点是: 农业的产业化形成。其特点是:技术资本 密集,劳动生产率高。 密集,劳动生产率高。
2、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是区域间互补性和可达性。 区域间的互补性: 相关区域间存在着某种商品、要素等方面的供 求关系。 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 区域间的可达性: 区域之间进行商品和要素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制度 约束。
三、空间扩散 1、一般原理 空间扩散: 空间扩散: 源于一个特 定地区的技术发 新产品、 明、新产品、新 产业逐渐被其它 地区接收、 地区接收、采纳 或应用的空间过 程。 扩散的距离 衰减规律: 空间扩散的范 围和强度随着距 离的增加和时间 的延长而减小。 的延长而减小。
2、自然资源 农业布局必须与自然资源一致。 农业布局必须与自然资源一致。 第二产业接近原料地、燃料地、 第二产业接近原料地、燃料地、 消费地。 消费地。 现代经济条件下,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 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自由度增大。 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自由度增大。
(二)社会经济因素 1、人口和劳动力 门槛数量: 门槛数量:以一个地区发展某 类产业所必须具备的最低人口数量 或劳动力数量。 或劳动力数量。 2、资本 企业资本和外部资本 3、市场 市场因素是产业布局地点的重 要依据。 要依据。
(3)工业化阶段 产生新的经济中心,并与原来的经济中 心相互联系,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 中出现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 中出现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构成 了网络化的中心体系。 (4)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发达,区域内各地区间经济交往广泛, 联系紧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 围地区协调发展,差距缩小,形成了一体化的 空间结构体系。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3区域经济政策.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9、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10、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5、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8、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0、点轴理论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11、核心—外围地理论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6、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集群cluster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的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9、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区位商计算公式为: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10、产业间关联系数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高专门化水平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定义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体制机制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与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与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与规划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条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些地区因为资本和人才的聚集而成为了经济繁荣的中心,而有些地区则因为外部条件的限制而变得经济相对落后。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土地资源应该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应该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的不同,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区域联系体系区域联系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联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实施。

因此,制定区域联系体系,建立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性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三、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是一组相互关联但相对独立的城市,它们之间存在着生产、交通、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建设城市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有效的规划和长期的战略性投资来实现计划。

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有人口增长,劳动力和创新人才的积累,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经济文化交流等各种因素的支撑与促进。

四、发挥区域优势在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应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优势,加强资源利用、经济联系等方面的合作,以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

例如,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的优势,发展海洋经济;而中西部地区可以发挥其原材料、能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逐步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五、加强城市群的互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非常重要。

通过建设城市群,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

此外,加强城市群的互动还可促进信息共享,加强文化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5章-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5章-区域产业布局
20
课堂讨论:
你认为还有哪些重要因素会影响产业布局?
21
补充:区位因素的另一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法
地理区位 生产要素 基础设施 市场因素
积聚经济 行为因素 政府政策
22
三.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 目标驱动机制 2. 利益驱动机制 3. 宏观调控机制 4. 市场调控机制
23
41
(2)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系统一般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 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众多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地域的基础设施系统,既可以节省 企业自身的非生产性开支,又可以促进区域的基础设施系统 不断完善,降低服务价格。
42
(3)降低管理成本
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地域。 这种地域上的聚集,意味着企业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 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16
2. 经济因素(续)
2)资金
资金来源:内部积累与外部投入。 外部投入资金分两类: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
17
2. 经济因素(续)
3)市场
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决定市场容量大小。 随着距离因素影响减弱,市场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产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最大。
18
2. 经济因素(续)
3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称为区域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 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 素的集合。
4
经典的区位论
杜能:《孤立国》,农业区位理论,研究距离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韦伯:《区位的纯粹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最低成本点确定 企业最佳区位。 廖什:《经济空间秩序》,总结了杜能和韦伯的理论,并增添了 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角度。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 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区域经济学 第5章 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理论

区域经济学 第5章 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理论
▪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 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就是 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 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区位论 第五节 住宅区位论 第六节 产业集群理论
农业区位论
4.农业生产的空间组织结构——杜能环
•第三区为谷物轮作带。杜能的谷物轮作制,是指在没 有休闲地情况下,作物每六年轮回一次。具体来说六年 中两年种植裸麦,各一年分别种植土豆、大麦、苜蓿和 豌豆。从农业上,轮作可恢复土壤的肥力,从产品上来 讲,可保证粮食的生产。农民在第二区,生产粮食是为 了自己消费,而到了第三区,则主要作为商品到市场出 售。 •第四区为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杜 能分成七带,多一个休闲地。 •第五区为三圃轮作,1/3休闲,1/3燕麦,1/3裸麦。
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原料指数>1时,工厂趋向于原料地 原料指数<1时,工厂位于消费地合理 原料指数=1时,工厂位于消费地、原料地均可。
➢用多产地的失重原料生产,工厂的位置要取决于各产地 和市场对生产地的吸引力
工业区位论
一、前提
二、区位因子体系
三、厂商传统生产区位的确定
(1)运费指向
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 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 布局模式; 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 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 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 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工业区位论
一、前提 二、区位因子体系 三、厂商传统生产区位的确定
农业区位论
4.农业生产的空间组织结构——杜能环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布局

第五讲区域产业布局第10次课 2学时本次课教学重点:产业布局指向本次课教学难点: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本次课教学内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第二节产业布局的指向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易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本,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1)能源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

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业。

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

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

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

(3)消费地指向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

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4)劳动力指向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

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

第一章:导论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chap5-区域产业布局祥解

chap5-区域产业布局祥解
9
案例:义乌的小商品产业聚集
案 例
10 立足于发挥市场优势,浙江义乌逐
步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 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 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 拉链等优势产业和产品。
义乌纺织行业是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以袜 业为主的针织行业,生产总量占全国的40%;以饰 品、装饰、相框为优势的工艺品行业,从业人员7万 余人;拉链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量占全国市 场三分之一强;充气、塑胶、毛绒等玩具产品畅销 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毛纺行业则是国内两大毛纺织 品生产基地之一。
企业规模效益的分类
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
33
企业的关键设备能否达到合理规模,对企 业合理规模影响很大。 判断标准: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值 和产品产量。
企业规模效益的分类(续)
34
联合化的合理规模
指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工业部门联合在一 起,以降低基建的总投资、运费、原材料的 储备和消耗,并且加速生产,提高劳动生产 率。
经典的区位论
4
杜能:《孤立国》,农业区位理论,研究距离对农业 布局的影响。
韦伯:《区位的纯粹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最低 成本点确定企业最佳区位。
廖什:《经济空间秩序》,总结了杜能和韦伯的理论, 并增添了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角度。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 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2. 经济因素(续)
• 4)运输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素在产业区位选择 中的作用减弱。 量的方面:交通设施改进,使运输时间缩短, 地球“变小”; 质的方面: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 的生存空间。 但是,运费的高低、运输线路的构成和走向、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

区域经济学第五章

因此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呈现出分散化的 趋势,但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却 出现集中化布局的趋向,并且在某些地 区出现了二次城市化的过程,整个经济 区域的发展水平趋于一体化。
结 束
第二节 区域工业布局
一、区域工业部门结构 体系构建
1.区域工业部门结构体系
重 工 业 部 门 工 业 轻 工 业 部 门 能源工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 化学工业(化学采矿、基本化学、化学肥料 工业、有机合成、医药工业、橡胶工业等) 机械工业(机床和工具、重型机械、电器 以及农机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 纺织工业(棉纺织、毛纺织、丝纺织、麻纺 织、化纤) 食品工业(粮、油、烟、糖、茶、酒和肉 类、水产、禽蛋、乳类、瓜蔬等的加工制 品几食盐、食用香料等) 造纸工业(木材、芦苇、甘蔗渣、稻麦秸、 龙须草等原料造纸)
工业化成熟期产业结构运行特征是在
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
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
速增长,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
业。
这一时期的区域产业布局是前一阶段区 域工业化的继续和完善,逆城市化过程 开始出现,第二产业特别是基础原材料 工业不断向中小城市扩散,使中小城市 以及原来比较落后的地区得到了大规模 的开发和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化 的新兴第三产业则向中心城市集中,中 心城市的服务机能和管理机能大大加强, 并通过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和服务网络把 分散的工业企业及其他生产有机地联系 为一个整体,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协调有 效地向前发展。
在这一阶段,尤其应该重视三大产业协 调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的问题。 如果忽视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 展,就会导致生活资料的短缺、农业所
提供的原材料不足、农村劳动力难以被
现代产业所吸纳等问题,工业化所要求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过度强化,不论经济上还是社会发展上,都会使核 心区付出更大的代价,因而必须把这种“自我强化” 控制在一定限度。
• 2、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 ,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或强化原有的较低能源的 小核心区,最终形成与原有高层级核心区相连接的“ 城市群体”
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结构模型
• 2.“借鸡生蛋”。 新增长中心完全有可能利用原增 长中心的资金和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保持较高的发展 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原增长中心,改变现有的经 济实力的布局。
• 3.“创造性破坏”。新技术的逐渐改进和日臻完善, 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最终赶上并超越领先者。
(三)新增长点向新增长中心的转移
• 1.选择新增长点的条件(亚中心成长起来条件) • 第一,亚中心区必须要比原有的经济中心具有更强的比
传统城镇、工业卫星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
新城
卫星城
传统市镇
目的
疏解城市中心人口、吸 疏解中心城市工业和人 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农
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口压力
村城镇化的承载地
区位
独立于中心城区,与中心 城区有永久性的绿地分

处于大城市远郊区
分布零散
功能
人口和就业岗位相对平
衡,具有居住、就业和购 物等城市功能
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城—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与空间结构
• 区域经济空间的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 、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
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它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 、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由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 德曼(Friedmann)于1966年在研究委内瑞 拉时提出的。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 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 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变为相互关联 发展的平衡状况的区域系统

四种类型地区: 核心区:新技术、新 工业发源地 上进过渡区:资本流 入、生产力提高、移入 人口多于移出人口 后进过渡区:生产力 水平较低、青壮年劳动 力移出较多 资源边际区:为核心 区提供资源合作、对经 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 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 济衰退的地区。
3、非线性 地域运动受内外因素 共同作用影响,总绕围绕 稳定态或者平衡态波动, 并向高级阶段演变。 不同类型的经济地域表 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 同一经济地域在不同阶 段运动的状态不同。 4、周期性 区域产业兴衰的周期性; 区域发展的周期性; 经济地域运动周期一般较长。

(三)区域空间发展的理论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二、空间相互作用 1、概念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不同 地域的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 相互联系。具体是指,区域 之间的商品、人口、生产要 素、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空间相互作用对区域经 济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加强区域联系, 拓展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 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引起区域间 对资源、要素、机会竞争加 剧,并有可能对其中某些区 域造成损害。


3、下过渡区(后进过渡区)
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 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的水平,其向下衰落 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 以及缺乏某种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工业部门,与 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4、资源前沿区(资源边 际区) 一般地处边远,但 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 发的条件。此区域有资 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 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 现新的增长势头,同时 在这里有新聚落,新城 镇形成的可能。资源前 沿区可能发展成为次一 级的核心区域
③工业化成熟阶段
产生新的经济 中心,并与原来的经 济中心相互联系,形 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体 系,区域中出现若干 规模不等的中心—外 围结构。构成了网络 化的中心体系。核心 发展很快边缘地区便 逐渐并入一个或几个 核心地区之中。
④大量消费阶段 边缘地区产生的次中心 逐步发展,终于发展到与原 来的中心相似的规模,达到 相互平衡。整个区域变成一 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 系,开始有关联的平衡发展。 经济发达,区域内各地 区间经济交往广泛,联系紧 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 中心与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 差距缩小,形成了一体化的 空间结构体系。
第五章
区域经济活动 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
第一节 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
一、经济地域运动 (一)内涵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份、 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在一定时期内 在区域空间上的演变过程。 1、区域内经济要素的空间移动 2、区域内经济结构的空间变化 3、区域内空间结构要素(点、线、面、网络等) 的移动和重组 4、区域范围的扩展与收缩 5、区域经济规模和实力的增大与缩小
(二)社会经济因素 1、人口和劳动力 门槛数量:以一个地区发 展某类产业所必须具备的最低 人口数量或劳动力数量。 2、资本 3、市场 4、交通与运输 5、软环境 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 济政策、社会状况、民族、文 化传统、习惯习俗、政府效率 等
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 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 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 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投资软环境是优化经济发 展环境核心内容 着力营造开明、开放的 思想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 生产要素聚集的宝地 .着力营造重商、亲商 的服务环境。 人才向往的高地 着力营造诚信、守信的 信用环境。 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 .着力营造公平、公正 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 的法制环境。 要着力营造温馨、和谐 的人文环境。
(三)科技因素 在现代经济中, 科技因素对产业布局 的影响日益增强。 1、人力资本 2、教育与科研机构 3、技术成果 4、创新环境
第三节 产业布局指向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point )
一、产业布局指向 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 在各种因素和 布局机制的共同作 用下的产业布局, 往往具有倾向于某 一地域的倾向。
3、消费地指向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 门。如:重型机械、特种机械、建筑 构件、副食品生产供应。 4、劳动力指向 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 5、交通运输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三、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 化 1、产业技术进步使某些 指向性弱化。 2、基础设施条件使某些 指向性弱化。 3、市场竞争使某些指向 性出现较大变动。 4、一些新兴产业指向性 不明显。 5、网络技术、信息技术 的发展改变着产业的指向 性
(二)经济地域运动的特点 1、不平衡性 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布不均衡; 经济要素通常是向条件优越的区域流动; 极化区域的形成; 2、阶段性 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 人口和经济聚集区—经济中心 (增长极)。 集中后的分散阶段: 要素流动到其它空间—推动相关地 区的发展—次级经济中心的兴起。 分散后地方经济中心成长阶段: 中心城市扩张到某一极限,出现规 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现象,发展速度 减慢—次级经济中心迅速增长—聚集效 益向更低级中心传递—区域空间发展差 距缩小—区域均衡
扩散的距离衰减规律: 空间扩散的范围 和强度随着距离的增 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减 小。
空间扩散由四个扩散 阶段构成: 扩散起始阶段:扩散 源形成和扩散起始 近距扩散阶段:迅速 扩 扩大影响范围,但 散 多发生在近距离空 数 接 间。 量受 远距扩散阶段:影响 者 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的 远距离空间。 扩散饱和阶段:扩散 影响区域已接近最 大,扩散强度减弱, 空间扩散区域完成。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各部门、 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 合和分布。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基本要素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环境 对农业的影响: 决定农产品的布局区域。 对工业的影响: 用水、用地、地质、地貌。 对城市的影响: 环境建设、人居条件。
2、自然资源 农业布局必须 与自然资源一致。 第二产业接近 原料地、燃料地、 消费地。 现代经济条件 下,企业区位选择 开始摆脱资源的制 约,自由度增大。
2、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条件 区域间互补性和可达性 区域间的互补性: 相关区域间存在着某种 商品、要素等方面的供求关 系。 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 互补性成正比。 区域间的可达性: 区域之间进行商品和要 素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制度约 束。 区域空间的相互作用是 靠交通运输、通信来实现的。
三、空间扩散 1、一般原理 空间扩散是指 源于一个特定地区的 技术发明、新产品、 新产业逐渐被其它地 区接收、采纳或应用 的空间过程。

按照核心-边缘 理论的表述,区域经 济发展在空间上的 表现一般经历以下 4个阶段:
①工业化前阶段 经济不发达, 各地基本自给自足, 地区之间互不关联, 彼此孤立,不成系 统。
②工业化初期阶段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 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 频繁,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或交通方便的地点发展成为 核心,也就是城市。相对于 这个中心来说,其他地区就 是它的边缘。边缘的资源、 人力、资金等向核心流动, 核心不断向边缘扩展,也就 是城市化的过程。核心与边 缘发展不平衡,形成典型的 二元结构。
ⅠⅡ Ⅲ Ⅳ
扩散的时间和距离
2、空间扩散方式 就近扩散:主要发生 在集聚地区和周围 地区。 跳跃式扩散:从集聚 地区越过周围地区 而直接扩散到其它 地区。 等级扩散:由集聚地 区按照中心地等级 地体系,由上而下 的扩散。 随机扩散:无规律扩 散。主要受地区间 关系、社会因素和 心理因素影响。
3、扩散与集聚的关系 扩散与集聚是同时存在并 且是相互对立的过程。 第一,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 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 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初期集聚机制起主导作用,引发 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化。 随着经济发展,扩散机制逐渐发 挥作用。 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后,二 者同时起作用。 第二,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 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不经济 扩散不经济
1、核心区 一般指城市或城市 集聚区,此区工业发 达,技术水平高,资 本集中,人口密集, 经济增长速度快。

包括以下几类: ①国内都会区;②区 域中心城市;③ 亚 区的中心;核 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 般处于核心区域外围, 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 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 受核心区域的影响,经 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 业机会增加,能吸引移 民,具有资源集约利用 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 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 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 能
2、内涵 第一,产业布局指向反映某一类 产业的地域倾向性。 第二,产业布局指向反映某些地 区对特定产业的吸引能力。 第三,产业布局指向反映的是产 业在区位选择中,趋利避害的过程。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 主要包括: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 稀有金属、石油化工等。 这些部门燃料和动力消耗在生产成本 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2、原料地指向 主要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消耗 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化纤、水利发 电、钢铁、建材、森工、水产品加工、食 品加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