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合集下载

运城市小城镇发展思考

运城市小城镇发展思考

运城市小城镇发展思考1.引言所谓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分工细化与协作深化而产生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水平超过30%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增长到2002年的39.1%,表明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山西省城镇化进程也符合这一节拍,1990年山西的城镇化水平为27%,到2002年增长到38.6%。

运城市也不例外,从1990年的10%增长到2002年的27.6%由此可见,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也是山西更是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

中共运城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城镇化列入与工业强市、农业产业化、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市并列的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为有效解决运城市“三农”问题指出了一条路子。

运城市城镇化道路如何走,本文提出一些调研与思考。

2.运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2.1城镇化:运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运城市农村人口3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0.2%,率先在全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运城市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收入增加,相应的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有较大提高,收入就会有较大增加。

所以,城镇化是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2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小城镇经济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提出“以发展小城镇经济为中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目标,通过建设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批小城镇已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繁荣、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市,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2.2.1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全市现辖1区2市10县(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临猗县、芮城县、万荣县、稷山县、新绛县、闻喜县、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建制镇共计78个(盐湖区7个,永济市7个,河津市2个,临猗6个,芮城7个,万荣7个,稷山3个,新绛8个,闻喜7个,夏县6个,绛县6个,平陆6个,垣曲6个),其中:省列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4个既盐湖区解州镇、临猗县临晋镇、永济市蒲州镇、河津市白兰镇,国列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个既永济市虞乡镇。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关于小城镇建设思考内容摘要: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发展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我们一定要持续的坚持科学的发展下去,科学建设下去。

关键词:小城镇新农村城市化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

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班级姓名:洪聂学号:【内容摘要】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意义;功能目前,全国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

众所周知,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

因此,加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使城镇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小城镇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扩张经济增长需求不足约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小城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广阔的容量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模式选择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模式选择
!2 0

中 贵 省 党 学 01 ( 3 期) 共 州 委 校 报21_总1 2 2
思 理 双 刊 想 论 月
新 时期城镇化建设 的机遇 、 战与模 式选择 挑
● 刘 涛
( 郑州 市社会 科学院 河南 郑 州 4 0 1 ) 5 0 5

要: 城镇 化建设 被赋 予 了时代 的重任 , 为破 解“ 成 三农 ” 问题 的可选道 路 , 当前各 地 区正在积极 探 索城
买房 , 在距 离 县城较 近 的大 中城 市务 工或 者经 商 。 相
新 时期 , 镇化 具 备 了时代 赋 予 的机 遇 与条 件 , 城 在 将城 镇 化道路 与 中国农 村发 展连 接 起来 时 ,我 们 多 会把 关 注点放 在 农村 人 口的转移 、社会 保 障等 显
以确 保国家 的粮食 安全 问题 。
让 城 镇化 成为 推进城 乡一 体化 建设 、破 除城 乡二 元
结构 的主导 力量 。


代 际替换 与城镇 化建 设的选 择
三十年 前 。费孝 通看到 了农 村 工业 化进 程加 快 对 城乡 格局 的 影 响 . 并据 此 提 出 了 “ 城镇 ” 小 的相 关 理论 构想 。小 城镇不 仅 可以带 动周 边农 村经 济 的发
第一 ,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价值 观 与生 存 理 念转 换 。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权 利 意识 觉 醒 .要 求更 高 的工 资与
三 、 镇化 建设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挑 战 城
保 障性 待遇 , 再 为沿 海地 区低 劣 的工 作 付 出劳 力 。 不
与 之相 比 .更愿 意 在 内地一 般城 市 选择 较 为 体 面而 有保 障 的工 作 。 当前 城 市 “ 用工 荒 ” 出现 是 这一 逻 的 辑 的最好 的体 现 。很 多 农 民工会 在 家 乡附 近 的县 城

新时期中城乡规划设计的问题剖析与思维创新

新时期中城乡规划设计的问题剖析与思维创新

新时期中城乡规划设计的问题剖析与思维创新摘要: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了多个学科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建筑学等密切相关,具有系统化、多面化、多层次化等特性。

在工作实践中,每一份规划,都要与一个地域的发展战略相符,综合考虑短期与长期的发展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差异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关系、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等。

近年来,在科学的城乡规划与管理理念引导下,许多中小城市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管理1 城乡规划设计概述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指国家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各领域人员的合作、内部各版块的互补,使城乡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依存,又优势互补,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目的。

从目前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在工作应用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何协调处理好“城、乡”两者的经济发展关系,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忽视了同时期的农村发展,城乡差距加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

统筹城乡齐力并进,是新时期中城乡规划的出点发,同时,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自身特性实现差异化、互补化的发展方向。

2 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现存的问题2.1 城乡规划设计的实际调研不够许多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实践者,只是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心态,追求工作的完成度,有成果交付就达到目的了。

这样的心态,导致了项目成果的类质化比较严重,调研不细致,分析部分模块化风格严重。

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大量的基层信息,工作成果自然就没有与实际情况密切相连,城乡规划相关部门对城乡的定位可能不准确、不清晰。

随着基础工作的不牢固,下一步成果的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规划成果的总体方向被严重偏离,方向不对,导致城乡规划的成果难以正常实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人口聚集)。

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低等这些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

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三)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现阶段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基本思路摘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思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措施的落实,给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章重点阐述了现阶段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规划;思路;建议1 引言目前,在全国各地在积极建设发展小城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给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规划布局不当、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等等,导致空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严重。

因此,新形势背景下规划与建设小城镇,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达到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盲目开发,粗放发展,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因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背景下,建设现代小城镇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走生态发展之路,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规划设计思路与建议如下:1 塑造小城镇良好的整体物质形象空间1.1 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

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

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管理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对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分析

对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分析

对小城镇建设及规划设计的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国家城市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

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

本文介绍了当前小城镇建设及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为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内涵化的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引言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

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在目前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框架下,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并不截然分开且带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一般称为小城镇建设规划,其内容通常分为3个部分:1)镇域总体规划;2)镇区建设规划;3)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或意向设计。

1 正确认识小城镇规划设计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超前性。

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

首先要考虑到地震的破坏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每一个规划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警示,并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往搞规划很少考虑地震的影响,特别是对地质板块的运动,在以往的规划设计中并没有考虑,今后要认真分析规划区域地质灾害,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对规划城镇的破坏。

小城镇规划的标准和起点要高,但不能脱离对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

二是科学性。

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

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此外 ,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 劳动力 、 提 高农 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小城镇 的发展能够 带来 农村人均 占有 资源的增 加 , 提高农业劳 动 生产率 ,促进务 农农 民的收入 有较 快增 长。尤为重要 的是 , 发展小城镇 , 建立和完善 ●王 彬 科学技 术 、 文化教育 、 育卫 生、 体 商业 服务等 设施 , 有利于广大农 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 的提高 , 更好地发挥农 民主体作用 , 从根本 上解 放和发展农村 生产力。 小城镇建设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 包括人 口的聚集 、 区域的扩张 、 生产要素 的集 中、 功能 的完善 、 经济社会的繁荣 以及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 必须坚持统筹规划 、 合理布局 、 因地制宜 、 各具特色 、 协调发展 。 三、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
点:
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存在一系列 问题亟 待解决 , 如规划滞后 ; 小城镇 规模偏小 , 功能不完善 , 城镇 吸引和带 动能力不强 ; 制约小城镇发 展的体 制性 、 制度性 因素依然存在 ; 部分小城镇 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 , 小城镇 的规划建设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因此 , 选择正 确的道路 , 以正确 的思路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尤其重要 。 党的十五届三 中全会指出 ,发展小城镇 , “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一个 大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 城镇化 ” “ 。“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 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从推进城镇化 战略 的高度明确了小城镇建设 的重 要地位和作 用, 明了新时期小城镇 建设 为解决“ 指 三农” 问题服务的发展 方向和要求。紧紧围绕“ 三农” 问题 , 以优 化农 村产业结构 、 繁荣农村经 济、 增加农 民收入 、 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 目标 , 充分运 用市场机制 , 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 , 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总体 提 水平 , 逐步实现“ 以城固农 、 以城促农 、 以城 助农 、 以城带农” 的小城镇建 设新 局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 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 , 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 , 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的指 明确 导思想 、 标 任务 、 大原则和战 略举措 , “ 目 重 对 三农” 工作 做 出了重大部 署,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 形成城 乡经济 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 。 四、 小城镇建设与“ 三农 ” 问题 农业 、 村和农 民问题 , 农 始终是我 国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 当前我 国“ 三农 ” 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 。 要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 问题就 必须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 , 而在发展 中壮大 县域经济 , 加快城镇化进 程, 又是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载体 。 1 国“ . 我 三农” 问题现状 。“ 三农” 问题一直是 困扰我 国建设、 改革 、 发 展和稳定 的热点问题。当前 , 三农 问题主要困局的表现在人 口压力 与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不协调 、 社会资源压 力与 内在发展动力 的不足两个方面。 2 O世纪 9 O年代 中期 以来 ,我 国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 展进入新 的阶 段 , 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已经发 生重 大的变化 , 制 即从 以往 的资 源约束为 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 , 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 要 问题 , 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 出来 , 而是生产 出来的农产 品能不 能卖掉 , 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否则 , 就会导致农业增 产农 民不增收 , 甚 至歉收 。一段时间以来 , 由于我 国农业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建设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建设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建设摘要:小城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关键抓手,它有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打破以及城乡联动的实现,能推进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实现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小城镇;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新的战略,它属于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城乡有机融合、农村土地与集体产权方面的制度改革、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基层建设等,其中的城乡融合发展最为重要。

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的有效路径,对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融合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近况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小城镇涉及跨学科问题,学界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国际上很多学者都总结了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舒适美化建设中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与影响。

我国学者费孝通从乡土中国出发,最早将小城镇战略建设提出;而仇保兴则总结了目前存在于中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发展对策;王景新研究了村域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做法,城乡一体化正在朝村域城镇化方向发展,村域城镇化变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新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农村地域空间已经步入规划和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新阶段;樊正强认为小城镇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指出在建设与发展民族小城镇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集贸市场的建设。

这些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并通过理论思辨法、量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研究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社会意义非凡。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路径2.1 重点发展连城带乡、推行城乡互动发展在地理区位上,小城镇一般位于乡村腹地,连接着城市交通以及经济流动。

通过小城镇建设,希望将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平衡城乡发展、一改乡村无法充分发展的僵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流通城乡要素、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所在。

应着眼于小城镇生活上的舒适便利、适中的生活成本、连城带乡的生活优势,以小城镇连城带乡为核心定位功能,充分发挥小城镇独有的中枢作用以及平台价值,重点聚集产业要素,以提高流通效率,增大互通城乡的渠道价值。

村镇规划发展的阶段、趋势及反思

村镇规划发展的阶段、趋势及反思

前包括 镇详 细规 划的内容 乡村规 划的
编制阶段在内的多项问题还没有完全解 决。主要原 因在于当前落 实和 细化 《 城 乡规划法》的相关村镇法规体系尚没有 完善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村镇规 划成果的规范化的表达 。
2 村 镇规 划的 发展 趋 势 从其发展过程而言,村镇规划走过
tn e c fdv r i c to ,rg O ai ai n t c n c l a in a d o d rn . h a i e t ep p r e d n y o ie sf a i n e i n lz t , e h ia i t0 n r e i g Att es me t i 0 z m ,h a e
o d ro g lt n n oi is te p p r i ie h e eo i g sa ei t o r e id n e e a ie r e f e u ai sa d p l e , h a e v d s e d v l pn tg o f u ro sa d g n r l s r o c d t n p z
心 村 和 基 层 村 划 分 等 级 : 庆 市 作 为国 重
了一 个从 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从基 本 空白到逐步完善的历程。同时,我 国 村 镇规划始 终处在一 个动态的变化之中 它随着发展背景的变化 而不 时调整。就 上文的四个阶段而言 我们可以发现村 镇规划发展的几个趋势。
21背 景: . 从城 乡分割走 向城 乡统筹 背 景 变化 最 明显 的特 征 就 是 从城 乡
家的城乡统筹试验 区l在村镇规 划编制 层次 中增加村 级规划。另9 ,全 国各 省 、 1 市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村庄规划编制来响 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关于山区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践与思考

关于山区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践与思考

关于山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最基本的衔接点,其总体规划承担着协调城乡关系的重任。

城乡规划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关系着城乡的整体布局,并最终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以文成县西坑镇的总体规划为例,剖析城镇规划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西坑镇镇域(1+x)空间布局规划的具体操作形式并提出该镇的未来发展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中国广大山区小城镇的总体规划提供参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与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 as a whole “below big setting, small towns as “ city -- country “ the basic points of articulation, the overall planning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ordinating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navigation, layout,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is article in wencheng county west pit town planning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urban planning,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reform,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 pit town domain ( 1+x ) for spatial planning of specific operation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town, the author,is the current chinese broad and a mountainous area small town master planning provide a reference, to let more people concerned about a mountainous area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foreground.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镇域(1+x)空间布局规划、文成县西坑镇、聚集效应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own domain ( 1+x ), the spatial layout of wencheng county west pit town, gathering effect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背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施行,要求由城市规划转变为城乡规划,规划控制范围由单一的城市扩展成区域的一个范围。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研究解析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研究解析

摘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期的指引,为更好地加速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并有效打破城乡二元机制的束缚,在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小城镇既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实现农业产业集聚、农业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必經之路。

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城镇规划及建设经验,进而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布局思维及战略规划,从而为我国新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及理论指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镇;规划;建设1 引言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

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推线,再扩面。

总的原则是32个字:突出重点,示范引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政府支持,农民为主;创新机制,形成合力。

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使真正可以加快发展的小城镇迅速成长。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背景下城镇规划的总体方向。

城镇的规划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原则和合理的规划方案,保证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 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的作用3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3.1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小城镇具备了城市基本的各项功能,因此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资金链不稳、资金管理与市场机制相互矛盾等问题频出。

此外,虽有部分小城镇的建设具有国家财政保障及补贴,但出于额度及审判手续过于冗长等现实问题的影响,虽然在表面上功能较为齐全,却也导致部分基础建设不达标、市场功能不健全,企业入驻后续投资过高等一系列的现象,在影响企业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同时,更是会陷入“外来投资进不来,内部企业出不去”的恶性循环。

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考

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考

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考摘要:对历史文化名镇甪直镇在以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为主体下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深入剖析城镇总体规划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任务,从总体规划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着手,提出若干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总体规划甪直1 引言甪直,于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城市化、土地扩张、外来人口集聚快速发展地区中有一定历史遗存的江南小城镇。

随着近几年苏南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颇具活力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小城镇经济无序发展,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古镇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激化等。

如何将甪直的发展纳入到苏州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大系统中,实现区域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苏南地区的这类小城镇处于外向型经济背景之下,面临的迫切问题。

我们在这里对其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动力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寻找总体规划编制的可能途径,从而有效地推动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

2 问题提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第二产业发展浪潮,侵蚀着美好的江南,地处江南核心的甪直即使顶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钢盔也难以防御;一方面有本地集体经济以及民营企业的推动,但大量的来自苏州、乃至上海的外向型产业的辐射作用,二产发展直至走到了苏州周边小城镇的前列。

从此,无序膨胀扩张的发展需求,不仅影响甪直镇长远的发展的可持续之路,还将会危及保护甪直古镇以及澄湖环境的最低要求。

如何协调二者的冲突,是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挑战。

2.1古镇特色产业失衡甪直镇总人口已超过1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达9万以上。

近年来全镇经济一直以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著称,从增长率水平来看,2001—2008年全镇平均递增率为17.4%。

三产比例达到了2.7:58.1:39.2,显然已完全卷入了第二产业的区域经济高浪。

这必然表现出土地消耗量巨大(现状已是苏州市总体规划2020年控制指标的4倍),在第三产业发展不力的前提下,与其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的手工业、旅游业、餐饮业及娱乐业等特色产业处于弱势,从业态分布的情况来看,与一般的综合性小城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差等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要从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现阶段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

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省、市、县、镇各级规划不衔接,规划水平低,村庄布局散乱,自身规划不合理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

这样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据新华社消息,2003年,我国乡镇已达到42620个,其中建制镇达20226,县城以为的小城镇总人口约为1.91亿。

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4518.6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

2.地方财政配套困难。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等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能为农村人口、产业、服务的集中提供相对完善的条件。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部分县还是“吃饭财政”。

有的地方中央和省级项目争取到了,但往往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

为了完成项目投资地方只好违心承诺,有的挤出吃饭钱搞配套,造成畸形投资,地方财政愈加困难。

新时期下小城镇规划设计

新时期下小城镇规划设计

新时期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初步的分析了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生态型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人文形象;地方特色1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1.1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相适应、平衡原则作为小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

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小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小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小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

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

1.2特色原则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小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小城镇如果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积极去创造,特别是生态景观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小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

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合理布局乡镇工业乡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小城镇的产业特色。

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小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

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小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摘要: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

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

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两年,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日趋得到重视,这是国家开始重视乡镇经济全面发展的体现。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水
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当前我国政府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情况来说,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改善。

关键词: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原则;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倾向于城市经济。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高成就。

在新时期,我国为平衡城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开始重视小城镇建设。

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房展,对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能够有效的转移社会多余劳动力,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另外,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对改善城镇经济的发展格局,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就我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做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小城镇规划建设遵循的原则,最后阐述了如何使小城镇规划建设变得更加合理。

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工作滞后
城镇的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以及健康发展的关键。

但是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很多城镇只重视当前的发展工作,而忽视了对城镇未来建设的规划,导致规划工作出现了滞后现象。

很多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再规划或是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这种不科学的现象,致使城镇建设布局极不合理,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城镇资源被大量浪费,城镇环境日益恶化。

(二)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功能不完善,带动能力不强
城镇规模小会引起很多问题,会对城镇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限制。

首先,城镇规模过小,必定会导致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变得狭小,使得城镇经济的发展难以繁荣起来,发展后劲不足。

同时,城镇的规模较小,会使得城镇集聚资源的能力下降,难以将周边的资源吸引到城镇的发展中来,无法对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辐射作用。

其次,虽然镇域规模小,但是行政人员并不少,这也会加重农民的负担,或是很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即使实行了,也难见效果。

最后,当前我国小城镇的规划都显得比较僵化,缺乏弹性。

各乡镇经济的发展因为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基础设备无法共享,使得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

而且各乡镇的独自为政,没有将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形成规模经济,阻碍了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镇规划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
一,其规划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打造人性化的城镇建设
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首先要促使“人”成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中心,以为“人”服务作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最终目标。

其次,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要增加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小城镇的主要居民是乡村农民,要调动农民参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让农民感觉到小镇的舒适和方便,让其真正感觉到这是属于自己的小镇。

最后,禁止沿交通道路进行“火车形”规划。

沿道路进行小城镇的规划,不但会使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变小,而且因为交通车流量的缘故还会引起很多安全事故,也不利于过往车辆的通行。

(二)突出地方文化的原则,打造城镇的特色文化内涵
每个小城镇都有着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小城镇发展中永不褪色的精神文化内涵。

因此,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必须要结合本地的特有文化,塑造“地方特色”。

小城镇的文化涵盖面极广,除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外,还有经济、建筑、风俗、民族、生态文化等等,这些对于打造小镇的特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进行小城镇规划时,必须要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身的特色,打造小城镇的文化品牌。

要突出小城镇的独特文化,不仅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体现文化特色,同时也要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贯彻落实城镇特色文化的发展战略。

三、如何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更加合理
要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着手。

从区
域发展的整体出发,规划小城镇的整体发展方向以及建设规模、布局和功能结构,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规划建设都只是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并未纳入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中。

这样就必定会导致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缺乏合理的定位,城镇的辐射功能、经济功能、带动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要想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更加合理,必须要:
(一)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这是小城镇规划发展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对小城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二)要坚持整体规划的发展观念
小城镇规划发展必须要坚持整体规划的发展观念,将小城镇的规划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同时,城镇体系的规划,必须要以城镇的规模等级、空间结构现状、职能结构等为基础,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小城镇的发展战略。

(三)合理定位小城镇的发展规模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发展规模要适度,要注重发展的
实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确定小城镇的发展规模时,必须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分布情况、资源分布情况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着眼于整体利益,认真编制小城镇的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要突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重点发展项目,围绕小城镇的特色经济,以点带面,长期发展。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慢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要重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优化小城镇的土地布局,节约用地
小城镇规划发展的布局要集中,要合理紧凑,切忌生搬硬套大城市的结构布局模式。

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要重视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保护好耕地。

要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清楚,比如商贸区、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化区、农田保护区等,要协调好各个功能区的发展。

各功能区的发展用地要合理安排,要留有余地,以方便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途径,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要重视小城镇的规划发展,做好与小城镇规划发展相关的各项工作,以此确保小城镇规划发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姗姗.新时期小城镇发展问题及规划设计原则的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2]刘清宇.新时期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3):276-277.
[3]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3-32.
[4]厉华笑,周彧,郭波等.农村集市发展与小城镇空间布局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2010,34(z1):48-53.
[5]耿宏兵,刘剑.转变路径依赖——对新时期大连市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5):7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