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1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余华寺铁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专业班级10级采矿工程(01-02)班学生指导教师成绩说明书页插图幅表格个程序个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环城院专业班级采矿工程10级(01-02)班学生一、课题名称余华寺铁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二、设计条件1、矿山自然及经济条件余华寺矿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南30km,大冶市西北16 km之金山店镇,距铁山镇12 km,西距保安7 km,距金山店铁矿本部5 km。

矿区对外交通非常方便,东距铁山至灵乡铁路仅2 km。

矿区本部至大冶、铁山有公路相通,可达黄石武汉等地,矿区对外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气候属寒带湿润气候,冬冷夏湿,历史年平均气温17℃,历史绝对最高气温40.1℃,最低-10℃;平均年降雨1444.5mm,最大年降雨1929mm,雨季为4~6月。

矿区地处长江中游南部的低山丘陵盆地,地势较平坦,海拔最高点西冶山245.6m,地势低平地段20~50m, 矿区西北7.5km外有梁子湖。

矿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均从13km以外的保安湖由输水管输送。

2、矿山地质条件本矿区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疏干引起的地表塌陷和沉降,在-100m坑道遇断裂沟通溶岩含水层后,由于突水,位于岩溶含水层上的地表相继出现了下沉及8个塌坑,六号皮带走廊及车间停车房遭到破坏。

随着-150m工程的完成,在生活区与金—保公路连接处发生直径10m的塌方,生活区车库随之报废,在-200m开拓工程完成后,往东,金—保公路在桥头塌方。

这种由于突水及强排地下水而出现的工程地质现象,是岩溶含水层矿区的客观规律,它直接危害该矿山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矿区的北边主要是岩溶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塌陷,对在矿区大理岩上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塌陷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往往是突然发生。

在靠近矿体的上盘的沉降和塌陷除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工程地质方面的原因。

受岩溶的控制,塌陷发生在此地层上,因此,矿区大理岩的分布就圈定了可能发生的塌陷范围。

采矿设计说明书

采矿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1)1.1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采区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煤层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煤质 (4)3.3瓦斯、煤尘、自燃、地温等情况 (4)3.4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开采条件评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水文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9)4.1采区工业储量计算 (9)4.2采区煤柱损失计算 (9)4.3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10)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井巷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井巷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井巷工程”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熟悉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设计条件及服务年限2.1地质条件矿山第一水平石门大巷所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2~4,为稳定性较差岩层,涌水量400m3/h ,风量60m3/s 。

主井与副井所通过岩层f=4~6,中等稳定,风量均按80 m3/s考虑。

该矿井属于低瓦斯井。

2.2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山年产量200万t,其第一水平服务年限30a。

2.3井筒装备主井为双箕斗井,箕斗容积2.5m3,型号为FJD2.5(5.5)型。

主井内铺设Φ300mm排水管2条,并设有梯子间。

副井为双罐笼井,采用3#单层罐笼(YJGG-2.2型)。

副井内铺设有Φ200mm 供风管2条,Φ100mm供水管1条,2条动力电缆,3条照明和通讯电缆,设有梯子间。

2.4运输设备及装备石门运输巷为双轨运输大巷,内设水沟,铺设有供风管2条,Φ80mm供水管1条,动力电缆1条,照明和通讯电缆3条。

电机车型号:ZK14-9/550;矿车型号:MG1.7-9。

3.主井3.1选择井筒断面形状选圆形,因为圆形断面受力条件好,通风阻力小,并且符合当代施工工艺,便于施工支护,适用于井筒服务年限大于15年的矿山,该矿服务年限较长,故选用圆形井筒。

3.2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选用槽钢组合罐道,材料为18号槽钢,其断面尺寸为200mm×200mm。

(书308)主罐梁选用28a号工字钢,其高×宽=280mm×122mm;次罐梁为20a工字钢,其高×宽=200mm×100mm;梯子梁主梁选20a工字钢,高×宽=200mm×100mm;梯子小梁选用14号工字钢,高×宽=140mm×80mm。

(手册3表附-6-1)3.3确定净断面尺寸:1)箕斗布置及其相应尺寸,mm箕斗型号:FJD2.5(5.5),其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1236mm×1452mm×4831mm002L m h b =++1()2x L A =+ 式中: L —─箕斗两侧罐道梁中心线间的距离0m —─箕斗两罐道间的间距;一般情况下0m =A+2c=1452+2×62=1576A —─箕斗的宽度;取A =1452a —─罐道宽度;取a=62(设计3,1149页) h —─罐道的高度;根据型号取 h=2000b —─同一根罐道梁双侧安装罐道时,两罐道底面的间距,等于罐道梁的宽度加上两垫板的厚度t 。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
表1-7勘探程度表
时间
施工单位
勘探程度
钻孔
利用钻孔
孔数
米数
孔数
米数
2008
204勘探队
精查
18
7091.68
18
7091.68
2008
204勘探队
精查
48
14189.11
44
12708.68
总计
245
89270.61
234
85435.30
1.2.4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6m3/min,根据邻井查询,该井属低瓦斯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6~8个月。
序号
煤层名称
层间距(m)
围岩
煤的牌号
硬度
视密度
稳定性
煤厚
(m)
倾角
顶板
底板
1
94#
20
泥岩
粉沙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2.6
14
2
95#
粉沙岩
粉沙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2.4
14
95

109#
中细岩
细砂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1.4
14
20
4
110#
中细岩
细砂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1.1
14
1.2.2
各煤层顶底板的厚度一般都大于8m,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细砂岩;底板多为砾岩及粉砂岩。
1.
1.2.1
本设计井田的地层走向为EW,倾向为S,平均倾角为17°。地层厚度为125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约20m,表土中无流沙岩。岩层多由细砂岩及中砂岩构成。详见图1-2煤层综合柱状图。

采矿工程本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本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摘要本采区为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度为1550米,倾斜长730米,其面积为1131500米2。

该采区南北两侧分别以F1、F2断层为界,落差分别为20m和30m。

西至煤层露头,东至-300m标高。

地表标高+50m,表土层厚20m,含水不大。

煤层分化带深度30m。

本采区内共有三层煤,均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为200米,工作面日推进长度为6.0米。

采用三采一准的四六工作制度,一班割二刀煤。

经分析,各采区参数符合国家的各项规程,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目录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采区概况 (1)1.2 采区地质概况 (1)1.2.1 地质构造 (1)1.2.2 煤层 (2)1.2.3煤质及瓦斯情况 (2)1.2.4水文地质 (3)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4)2.1储量 (4)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2.2.1工作制度 (4)3采区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的选择 (6)3.1 采准巷道布置方案的提出 (6)3.2 采准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6)3.2.1技术比较 (6)3.2.2 经济比较 (7)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9)4.1 采煤方法 (9)4.2 回采工艺 (9)4.2.1回采工艺的确定 (9)4.2.2 工艺顺序 (9)5采区生产系统和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12)5.1 液压支架 (12)5.2 采煤机 (12)5.3 刮板输送 (13)5.4 转载机 (13)5.5 破碎机 (13)5.6 胶带输送机 (14)5.8 液压安全绞车 (14)5.9 液压泵 (14)5.10 移动变电站 (15)5.11 馈电开关 (15)5.12 磁力启动器 (15)5.13 喷雾泵 (15)5.14 端头支架 (15)6通风与安全 (16)6.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6)6.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7)6.3 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18)6.4 采区总需风量 (19)7巷道断面的选择 (20)7.1 区段运输平巷 (20)7.2 区段回风平巷 (21)8采区车场及硐室 (22)8.1 车场形式 (22)8.2 调车方式 (22)8.3 采区硐室 (22)8.3.1 变电所 (22)8.3.3 煤仓 (23)9采区生产系统 (25)9.1运输系统: (25)9.2通风系统: (25)9.3运料系统: (25)9.4排水系统: (25)9.5排矸系统: (25)10采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劳动组织表 (26)10.2 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27)10.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11采区灾害防治 (29)11.1 采区火灾及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 (29)11.2 预防煤尘爆炸措施 (29)11.3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29)12参考文献 (30)13致谢 (31)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1.1采区概况图1.1 采区概况图本采区为大明矿的一个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度为1550米,倾斜长730米,其面积为1131500米2。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生命观,认识到采矿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关注采矿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采矿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探讨问题和发展思考,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采矿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准确、全面的采矿学知识。

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以拓宽知识面和深入理解。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实验设备将用于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采矿工程的技术和操作。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查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将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开采设计的概念,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开采利用的基本情况。

3. 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开采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开采设计中的数据处理、计算和绘图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完成开采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通过开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产资源概述2.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开采设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及基本步骤。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3. 开采设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矿产的开采方法、工艺及其适用条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开采设计方法4.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学习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5. 开采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开采设计操作练习。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开采设计实践6.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探讨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矿产资源概述第二周:开采设计基本原理第三周:开采设计方法第四周:开采设计数学模型第五周:开采设计实践第六周: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采区地质概况1.1 煤层地质特征1.1.1带区位置及范围本次设计带区为西一带区,位于井田的西翼,本设计只对13-1煤层做地质论述:13-1煤层西起工广煤柱线,东到Fe7断层,北靠东翼轨道大巷。

1.1.2煤层赋存状况13-1煤层:煤厚1.33~8.18m,平均煤厚4.25m,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26.4%,本区范围内属较稳定的中厚~厚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走向变化范围为0~110°,倾向E~SW,倾角6~10°,平均倾角8°。

煤层顶底板特征见表1-1。

表1-1煤层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 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13-1 伪顶炭质页岩0-1.16/0.5灰黑色,片状,松散易碎,不稳定,零星发育。

直接顶砂质泥岩0-10.13/4.26灰~深灰色,块状,含植物碎片化石,泥岩抗压强度20-50MPa,抗拉强度约1~2.5MPa,13-2煤局部发育。

老顶细砂岩~粗砂岩0-10.0/5.32灰~灰白色,以中细粒结构为主,钙泥质胶结,含裂隙水。

抗压强度一般40~60MPa,抗拉强度2.0~2.5MPa。

直接底砂质泥岩、泥岩及12煤0.6-6.96/3.6灰~褐灰色,富含植物根化石。

老底粉细砂岩及中砂岩0-11.4/5.6灰~灰白色,微波状层理,钙质胶结,含裂隙水。

1.1.3煤层顶底板1、13-1煤层顶底板(1)伪顶:岩性一般为炭质页岩或粘土岩,厚度一般0.2~0.6m,抗压强度小于5MPa。

伪顶发育不稳定,强度小,易离层冒落。

(2)直接顶:本区13-1煤层直接顶主要有两种组合形式,一种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与13-2煤层组成的复合顶板。

直接顶一般裂隙较发育,局部含植物化石碎片。

其抗压强度一般为20~50MPa,抗拉强度为1~2.5MPa,拟属Ⅰ类不稳定或Ⅱ类中等稳定顶板。

(3)老顶:老顶岩性一般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厚度较大,稳定性好,抗压强度为40~60MPa,抗拉强度2.0~2.5MPa,与直接顶呈冲刷接触类型的老顶,岩性一般为粉砂岩~中砂岩,抗压强度较直覆老顶低。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及排版要求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及排版要求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及排版要求(讨论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2012.5一、目录的格式要求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楚,且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中英文)、绪论、正文主要层次标题(三级标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目录中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包括里面的数字,外文等),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字体。

生成目录中一级标题左对齐,二级标题左面空两字符,三级标题左面空四个字符。

见下例:二、说明书正文1、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所有标题中不得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原有标点符号的地方用空格代替。

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表1 设计说明书层次代号及说明2、插图一律通栏摆放,两侧不能有文字,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1图的图号为“图1—1”等。

图名置于图下居中放置,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名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放置该图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3、表格要通栏摆放,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

整个表格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格的格内加“—”字线(占两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说明不加标点。

表格内的字数过多时可以将表格内的字体设置为五号字体,调整表格,尽量在所要求的边距范围内将表格放下。

4、设计说明书中涉及到的万吨单位的一律采用Mt作单位,其他单位应该采用英文单位,涉及到没有英文单位的可以采用中文,如个、月、元,万元等单位。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及任务书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及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划及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案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提高,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巩固和扩充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和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采区<带区)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方案优选,最终形成一个巷道布置合理、技术经济可行、生产安全可靠、并能够指导实践生产的采区<带区)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命题资料<一)如下:1.采区<带区)位置某矿1203采区<带区)标高为-100~-260m,地面标高为+150~+200m。

2.邻近采区<带区)情况东至1201采区<带区)<正在生产)为界,西至F5断层为界与1205采区<带区)相邻,北至-1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南至-260m水平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

3.地表情况采区<带区)地表多为农田,无主要建筑物、铁路、河流及水塘,只有零星小量瓦房,井下开采对地面影响甚小。

4.地质构造本区有两个断层现表述如下:F5逆断层:产状,S12~21E,NE22,落差8~10m。

F6正断层:产状,N77E~S87E,SE~SW<30°~ 60°。

5.煤层及顶底板情况6.水文地质情况断层水:F5、F6、断层属于不良导水断层。

钻孔水:809、714钻孔,质量较好,但采掘到附近时,应注意安全。

-100标高以上为采空区,有采空区积水,在开采第一区段时应注意防水。

涌水量:上山 50~100T/h,大巷 90~160T/h。

7.其他地质情况瓦斯: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在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瓦斯可能比较集中,采掘接近时,要加强通风管理,预防意外事故。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准备方式:采区布置煤层倾角:16°生产能力:150万t/a)班级:采矿班姓名:学号:班级序号:指导老师:完成2010年X月X日目录序论........................................2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4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4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5)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7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11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18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18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22)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23小结········································25参考文献········································26序论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采矿工程(露天)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矿工程(露天)课程设计说明书
(1)开采台阶的划分
(2)采剥工程初始位置的确定
(3)采剥工程在水平方向的扩展方式
(4)采剥工程在垂直方向的降深方式
(5)工作帮的构成及工作帮坡角。
开采程序和生产工艺系统以及开拓运输方式有密切联系。它往往会影响生产工艺系统和开拓运输方式的的选择与确定。
5.2
5.2.1台阶高度
(1)挖掘设备作业规格和条件
(以IV断面为例)假设底板帮坡角为27°,并将已知数据输入软件得:
图2-1 slide软件数据输入
图2-2底帮帮坡角稳定性分析
假设满足安全要求。
假设顶板帮坡角为32°,并将已知数据输入软件得:
图2-3 slide软件数据输入
图2-4顶帮帮坡角稳定性分析
假设满足安全要求。
3
露天开采境界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露天开采范围或空间轮廓。
50Km/h
最大爬坡能力
29%
轮距
前轮2382mm
后轮2070mm
汽车容积
11.4m³
5
5.1
露天矿的开采程序是指在开采境界内,采剥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方式,即采剥工程的初始位置、在水平方向的扩展方式、在垂直方向的降深方式,以及工作帮的构成特征等。在一般情况下,开采程序所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Q=47×1200×1.45×90÷10000=736万t
(2)计算境界内的服务年限
已知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境界内储量为736万t,所以服务年限A为:
A=695÷60=13年
(3)安全储备系数Fs确定
根据估算的服务年限和边坡的性质,对照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确定边坡安全储备系数,Fs应选择在1.2~1.3。
4.1.3
单斗挖掘机——汽车工艺的特点如前所述,结合本矿煤层硬度、倾角的特定条件,煤层开采推荐采用机动灵活的单斗挖掘机—汽车工艺。

《采矿学课程设计》word版

《采矿学课程设计》word版
.采区中部车场选型
(1)线路选型
该采区开采近距离煤层群,轨道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倾角为160o向区段石门甩车。轨道上山和区段石 门均铺设600mm轨距的线路,轨形为15kg∕m,采用It矿车单钩提升,每钩提升3个矿车,要求甩车场存车线设双轨高 低道。设计中部车场形式为斜面线路一次回转方式,
这种车场布置提升牵引角小,钢丝绳磨损小;操车方便,生产安全可靠;斜面线路短,有利于减少提升时间; 但交岔点长,对开凿维护不利。适用于提升量大的车场,尤其适用于石门甩车
说明: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和推进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及安全为准。工作面推进到 距上山30米处的位置,即为避开采掘超前影响所留设的30m护巷。
.确定通风布置系统采区内上、下区段相邻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
产时的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
第四节采区车场线路设计
.采区上部车场选型
本采区选用的采区上部车场为顺向平车场,轨道上山的绞车房布置在区段回风平巷水平。该车场的优点是车辆 运行顺当,调车方便,回风巷短,通过能力较大;缺点是车场巷道断面大,但是通过采取特殊支护手段可以满足本矿 井的正常生产需要。
式中:A 采区生产能力,120万t/a; r一一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天;
T一一每年正常工作日,330天。
故:。r=A∕T×1.1=120/330X1.1=3305.78t/天 4、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生产能力为120万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3305.78t∕天。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 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和工作面推进长度,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以KI 煤层为例,10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对于Kl布置一个综放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设计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序论 (2)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矿区基本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主要地址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矿井开拓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区开采煤层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采区基本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采区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计算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者:采煤巷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采区上山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等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综采面设备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采煤工作面作业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劳动循环组织表等及技术参数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防瓦斯爆炸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防煤与瓦斯突出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课程设计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8)附图:1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1采区回采工艺图序论一、设计目的《采区巷道布置设计》是学完《采矿学》课程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为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动手能力,紧密理论联系实际而进行的程设计,并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 .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 .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3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题目河北金牛能源邢台矿业集团邢台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4′15″~114°30′34″,北纬36°58′31″~37°03′53″。

邢台矿区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70~+900m,高差仅20m。

邢台矿行政区除南部及东西两侧分别隶属沙河县管辖外,其余均归邢台市管辖。

矿区东侧有京广铁路通过,东北距邢台火车站7km,东距小康庄站4km,并有煤矿专用铁路线与矿区沟通,此外,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

采区开采范围:南以F2断层为界,东北西都为人为边界。

井田走向长为7.4Km,倾向长为3.2 Km,邢台矿井田面积14.98 km2。

采区主要采煤工艺:为了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必须详细研究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地质特征,并考虑实习矿井实际使用经验。

邢台矿2号煤层赋存比较稳定,属于近水平煤层,平均倾角10°。

煤层平均厚度为6.2m。

煤尘无爆炸性,煤层无自燃发火性;煤块硬度较大,中等稳定,容易冒落。

老顶为稳定的粉砂岩。

厚度在3.5m~18m之间,平均厚度8m左右。

地质构造简单,结合设计矿井矿井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三、课程设计内容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3、回采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五、设计说明书内容本人此次课程设计在遵循原有设计条件下选择采区准备方式进行设计,煤层平均倾角为10°,生产能力为120万/t a。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性.(一)矿井基本概况1-1河北金牛能源邢台矿业集团邢台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4′15″~114°30′34″,北纬36°58′31″~37°03′53″。

邢台矿行政区除南部及东西两侧分别隶属沙河县管辖外,其余均归邢台市管辖。

矿区东侧有京广铁路通过,东北距邢台火车站7km,东距小康庄站4km,并有煤矿专用铁路线与矿区沟通,此外,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邢台矿井田面积14.98 km2。

矿区东以F2断层为界,南以F12断层为界,西及北以风氧化带为界,邢台矿的南部为葛泉矿。

1-2煤层范围:南以F2断层为界,东北西都为人为边界。

井田走向长为7.4Km,倾向长为3.2 Km,井田面积15Km2。

(以二号煤层为例)煤层厚4.89~7.23m,平均厚6.2m,结构较简单,有少量夹矸。

煤层平均容重为1.35t/ m3。

1-3自然环境及河流影响:邢台矿区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70~+900m,高差仅20m。

该区属海河流域,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有七里河、沙河。

七里河位于矿区北部,全长约68km,上游黄店以上流量为8000~0.15m3/s,在北会以下变为潜流,计算平均渗漏量为0.346m3/s,矿区内常年干涸,河床宽300~500m,雨季偶有流水流。

沙河位于矿区南部,上游分南、北两支,南支又名渡口川,发源于沙河县蝉房,全长35km,渡口以上常年有水,流量9786~0.24m3/s,上游在八里庙附近变为潜流,1975年8月22日在佐村实测漏失量2.00m3/s,北支又称朱庄川,起源于邢台县白鹿角,全长50km,上游朱庄以上常年有水,流量8360~0.068m3/s,平均3.96m3/s,至东坚固附近变为潜流,1975年8月22日实测漏失量4.18m3/s,在矿区内属季节性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