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5620d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部编⼈教版⼩学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部编⼈教版⼩学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10分)观潮(节选)午后⼀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声⿍沸,有⼈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会⼉,响声越来越⼤,只见东边()的地⽅出现了⼀条⽩线,⼈群⼜沸腾起来。
那条⽩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再近些,只见⽩浪翻滚,形成⼀堵两丈多⾼的⽔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地飞奔⽽来;那声⾳如同(),好像⼤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般涌来,江⾯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已经涨了两丈来⾼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中的括号⾥。
(3分)⼭崩地裂风号浪吼⽔天相接风平浪静漫天卷地浩浩荡荡2.选⽂按照由到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
(3分)3.第⼀⾃然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和。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们的⼼情,从侧⾯衬托了。
(2分)4.画“”的句⼦运⽤了和的修辞⼿法。
(1分)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堤上观看钱塘江⼤潮,请你⽤⼀句话来表达⾃⼰的⼼情。
(1分)⼆、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10分)呼风唤⾬的世纪(节选)⼈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直很依赖⾃然,⽣活在⼀个慢吞吞、静悄悄、⼀到夜⾥就⿊暗⽆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机,也没有汽车。
⼈们只能在神话中⽤“千⾥眼”“顺风⽿”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类登上⽉球,潜⼊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以及民航飞机、⾼速⽕车、远洋船舶等,⽇益把⼈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d91b5915168884868762d66a.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恼脑)子思考问题。
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晴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吭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
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
他立(既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历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
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爱用________恼脑子思考眼________晴睛盯住石板水________吭坑立________既即 ________害历厉(2)照样子,写词语。
数着数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滴滴答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说说你对“水滴石穿”的理解。
【答案】(1)脑;睛;坑;即;厉(2)琢磨琢磨;考虑考虑;活动活动;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3)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能力。
爱用脑子思考;眼睛盯住石板;水坑;立即;厉害。
(2)从①给出的词语“数着数着”来看,是ABAB式结构,如:琢磨琢磨、考虑考虑、活动活动。
从②给出的词语“滴滴答答”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 课内阅读理解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 课内阅读理解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5dad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1.png)
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一、《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走月亮》节选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稻田。
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1.“走月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月亮的美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句)。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eb3d4a05a45177232f60a286.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外阅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2)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是?(3)短文中的“啊、吗”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________的心情(4)作者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答案】(1)从“我爬得上去吗?”后边划分。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3)害怕、畏惧(4)为下文写奋力爬天都峰做铺垫。
【解析】【分析】本文写的事奋力爬天都峰,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叶的梦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长大的。
高粱秆剥____【bāo bō】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niǎn)磨、盆碗;柳条、苇叶做笛子,葫芦瓢(piáo)做船,荷叶当伞……①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除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
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
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赶走____】了觅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tù)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zhuó),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②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乐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62f06b41e2bd960590c6778d.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理解。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意思。
(2)本段文字在描写月亮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请写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内容各一句。
动态:________静态:________(3)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答案】(1)酒杯捞月。
(意思对即可)(2)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
;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3)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关键是主动地追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本段文字的意思是:酒杯捞月。
(意思对即可)(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本段文字在描写月亮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
动态描写的句子: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
静态描写的句子: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能力。
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关键是主动地追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能力。
2.阅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填空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b3ad75227916888486d7d2.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麻雀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①“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________②“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________(2)读一读5,6,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d66a4d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3.png)
课内阅读专项第一单元:一、课文直通车。
《观潮》片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3.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4.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5.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为什么?二、课文直通车。
《走月亮》片段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2()()的月亮的夜晚()()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3.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4. 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第二单元:三、课文直通车。
《蝙蝠和雷达》节选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f872e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8.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
”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
”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上来。
小叶说:“我有办法。
”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大家都去打一盆水来。
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
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皮球掉到树洞里去了,小马______,小石______,小叶______,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找出小文的办法,抄在横线上。
______(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些什么?2. 课文在线。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用“__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找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______的人。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夏夜夏夜呦,竟是如此迷人。
快看萤火虫,发着闪闪烁(shuò)烁的蓝光,一团团、一簇(cù)簇,在田野上,在小路旁,在小河边……啊!大地是萤火虫的舞台,任它们尽情地跳舞,莫不是天际中星星撒落到人间?又一阵晚风吹过,是海潮在低吟,还是松涛在呼唤?原来,那是千万株大叶杨被萤火虫那轻柔动人的舞姿所吸引,发出了欢乐的笑声:“哗——哗——”再仔细一听,青蛙在水稻田野纵情地歌唱,小虫儿在玉米地里呼唤伙伴,蚯蚓钻在地底下说悄悄话,还有那草丛中的蛐蛐儿,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弹琴。
歌声阵阵,琴声悠(yōu)悠……(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团团______、______、______例:闪闪烁烁______、______、______(2)夏季的夜晚是______的,这一特点是作者通过描写______这些事物表达出来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ffa43c281e53a5902ff08.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鱼游到了纸上》(节选)①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的就像玉泉的水。
②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来呆呆地站在金鱼虹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③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④"哟(yō),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⑤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的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概括选文的内容()(2)第①段画线句子是对聋哑青年的______(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作者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眼睛______的特点。
(3)联系选文,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选择引号的作用。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4)选文中“哟(yō),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模仿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用上“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祖国山水多美丽轰(hōng)隆(lōng)隆,轰隆隆。
火车像骏(jùn)马,在原野上跑得欢。
车窗(chuāng)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
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
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
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
一座座高山,手牵(qiān)着手,肩挨(āi)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
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
渔(yú)船星星点点,渔民撒(sā)网捕鱼。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040ac57dcc7931b765ce15da.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________②大声叫好。
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①“有志者当效周生啊!”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振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少年?(4)如果你面对“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我要为________。
【答案】(1)铿锵有力;喝彩(2)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少时努力读书,以便将来振兴中华!(3)因为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周恩来是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
(4)略【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①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②少时努力读书,以便将来振兴中华!(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c840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6.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1. 课内阅读从前,有一个秀才,靠着祖传的家业维持生计。
因为他根本不_______(懂董)发家致富之道,所以渐渐坐吃山空,后来竟到了一_______(贫平)如洗的境地。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忧心忡忡,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
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难怪我这么穷!(1)从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
(2)请你写出2个形容贫穷的四字词语如:一贫如洗、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忧心忡忡:______坐吃山空:______(4)秀才要砍树是因为()A.这棵树长在院长里不美观。
B.院子里的这棵树和四四方方的院子正好和汉字的“困”一样。
C.秀才认为他家里现在很穷,是因为这棵树造成的。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节选>就在这时候,嚓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瞭亮一______ 挺立一______ 坚毅一______(2)从文中加点的"惊天动地”可以看出战士们______;从"昂首挺胸'可以看出董存瑞______。
(3)选文表现了董存瑞怎样的精神?3. 阅读一组爱国英雄的故事,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4f7e577232f60dccca164.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的文字。
从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课文在线。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选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都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1)在文中“重重困难”指哪些困难?______(2)商鞅终于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用四个字归纳。
______(3)你认为商鞅的办法好吗?你还有其它办法吗?说一说。
______3. 课内阅读。
火神一向非常钦佩普罗米修斯,想帮助他,便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在宙斯面前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神王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钦佩——______ 饶恕——______(2)文中通过对普罗米修斯的______和______描写,表现了普罗米修斯______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蹬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9b886c6ca6c30c2258019e04.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练习。
两个农夫秋收后,地里的农活都干完了,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备好饲料,他们知道,冬天一下雪,就什么活也干不成了。
每年到这个季节总是物价上涨,尤其饲料价格涨一倍不止。
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
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
他想()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
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两个老农都觉得自己的盘算很精明,于是,他俩成交了,买牛者为了养牛,还不得不把草料也都买下。
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
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
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
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
没过几天,卖牛者家里遭窃,不但钱财、粮食被抢劫一空,比遭瘟病更惨的是,这个老农连命都搭进去了。
好端端的家庭破灭了,孤儿寡妇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村民们说,家里有现钱易遭灾啊!可怜的老农只想到卖牛的好处,他哪里能想到自己也会遭此大祸而一命呜呼!两个老农谁聪明,怎样才算聪明,至今村里还议论纷纷。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两个农夫都是怎么盘算的?(3)两个农夫的结果怎样?(4)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2)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
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
他想: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ea7fdf3d77232f60ddcca186.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1.课外阅读。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
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
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
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
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
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
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
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
"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1)短文先写了紫罗兰的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的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的________。
(2)作者赞美紫罗兰的什么?【答案】(1)叶子;花;生命力(2)赞美紫罗兰朴实而别具韵味的美,赞美他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说了具体的描写事物。
(2)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是对紫罗兰的赞美。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32232c4ba5e9856a5612608d.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内阅读《蟋蟀的住宅》。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
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3)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扒;搬;踏;推;铺(2)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3)唱歌;住宅【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了动词这个没有难度。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3)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唱歌和住宅。
【点评】我们要对课文的内容熟悉,理解课文的大意这样才能找到答案。
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秋天到了,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有一个苹果红润润、香喷喷的,特别大,特别美丽。
大家啧啧称赞,她自豪极了。
在阳光中,她不时地摇摆着头,炫耀自己。
一天,她骄傲地对大家说:“在这园子里,我最香,最美丽,我就是苹果王。
”本来,大家都为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大苹果而自豪,现在大家都不痛快了。
一转眼,秋天快要过去了,苹果也该收到储藏室里去了。
可是大苹果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让人们采摘。
人们只好把她留在树上。
冬天到了。
果园里冷清下来,再也听不到夸奖声了一再看她,光洁的皮儿打起了褶皱,像老婆婆的脸,饱满的身体已渐渐地软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2ef84ad51f01dc281f1a7.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枫树一______太阳伞一______喜鹊窝(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 遮蔽——______常常——______ 好像——______(3)仿写句子。
例:它好像一把绿色太阳伞。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太阳照着大地。
______的太阳照着大地。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苹果落地牛顿是个大科学家,他从小就热爱科学。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
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可是,苹果为什么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呢?这里面一定有道理。
他就专心研究起来。
后来,牛顿发现了苹果向下落,是地球引力的作用。
(1)牛顿从小就______科学,长大后成了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
觉jiào______ jué______落là______ luò______(3)苹果往下落,牛顿开始认为是______,后来知道______。
(4)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中发现了()3. 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勇于“自责”的荷兰人①提起荷兰,我们不禁会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那里有旖旎的风光、转动不停的风车和成片的各色郁金香。
当我真正到了荷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
②一天,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责”的电话。
③“您好,请问是梁先生吗?”④“是啊,您是?”⑤“我是电力公司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Word最新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Word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f15ddacc175527072208e8.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通过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一、1.读《观潮》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给下列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①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跨)江面。
(2)我能写近义词。
忽然()犹如()抖动()渐渐()(3)依照课文例子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例:山崩地裂()()()(4)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犹如:又写了潮来时的形态像:(5)从第一段话中的“”“”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忱之高。
(6)其次自然段中的比方句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①景象特殊壮丽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7)“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中的“水墙”指:说明(8)短文中其次段话是依据从()到()的依次写的。
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依次的词语是“”2.读课文《鸟的天堂》倒数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文中表示“应接无暇”的句子。
(2)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和多。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没有________ ,而是。
3)最终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其次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把序号填在横上。
)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美。
(3)依据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寂()兴奋()应接无暇()(4)写出文中的拟人句:(5)写缩句: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密的榕树。
(6)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二、1.读《爬山虎的脚》其次、三、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后面。
(2)写出句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匀整()拂过()舒适()(3)其次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从和两个方面来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5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1463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1.png)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5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 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①感恩节的前夕, 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 图画的内容是: 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 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 她吃了一惊, 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 “这准是上帝的手。
”另一个说: “这是农夫的手, 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⑥“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 在放学后, 她常常拉着他粘糊糊的小手, 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 父亲常喝酒, 母亲体弱多病, 没有工作, 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当然, 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的, 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 诸如别人对你的关爱、给予你的机会。
另一个方面, 对于很多给予者来说, 也许, 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 给予别人。
1.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结合⑦、⑧段内容, 说说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
(20 个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从全文看, 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的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一、1.读《观潮》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给下列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①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跨)江面。
(2)我能写近义词。
顿时()犹如()颤动()逐渐()(3)依照课文例子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例:山崩地裂()()()(4)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5)从第一段话中的“”“”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7)“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中的“水墙”指:说明(8)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从()到()的顺序写的。
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2.读课文《鸟的天堂》倒数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文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和多。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没有 ________ ,而是。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把序号填在横上。
)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3)根据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静寂()兴奋()应接不暇()(4)写出文中的拟人句:(5)写缩句: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6)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二、1.读《爬山虎的脚》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后面。
(2)写出句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均匀()拂过()舒服()(3)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从和两个方面来写。
(4)作者分别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
①形状: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②动作: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③颜色: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5)写出第三自然段中比喻句:写出第四自然段中比喻句:2.读《蟋蟀的住宅》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共有()句,主要写()。
(2)文中的“它们”是指(),“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这段中哪些语句具体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3)这段话用了()说明方法。
(4)蟋蟀选择的住址需要符合哪些条件?()(5)读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
()---()()---()②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安静——()简朴——()简单——()③照样写句子。
例: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6)写蟋蟀的洞穴是按从()到()的顺序写的。
(7)我们之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蟋蟀的住宅在()上,出口的地方总有(),就像()。
门口很(),内部墙壁很()。
整个住所()。
三、1.阅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回答问题。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巨人。
(2)文中“那里”指的是(3)第二句话按的顺序写的,依次描写了和这些景物,表现了花园的特点。
(4)读第7—9自然段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训斥--()②写反义词。
隆冬—()孤独—()荒凉—()漫长—( )③当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他看到了什么?④是(谁)使巨人终于明白了(5)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2.《去年的树》第15—17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一段话中和眼睛有关的词语是()、()、()。
(2)我发现这几句话中用了两个“看了一会儿”。
第一个看仿佛在说:第二个看仿佛在说:两个“看”饱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的深情和留恋。
(3)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
四、1.阅读《白鹅》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选填序号)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第三自然段写了鹅的叫声()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还采用了()写法突出鹅的叫声这一特点。
(选填序号)A 、比喻 B、对比 C、排比(3)写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养鹅等于养狗?(4)在下列句中填上含有“然”的词语。
①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如此。
②今天()下着雨,已经下了快一个星期了,天气()没有一点转晴的迹象。
(5)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句,又是()句,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2.读《猫》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猫的老实,表现在:贪玩表现在:尽职又表现在:(3)造句。
任凭…也… :非…不可… :(4)找出本段的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换一种说法。
(6)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既贪玩又(),既胆小又();高兴时(),不高兴时()。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②“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五、1.读《长城》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长城,特点是:(2)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
①垛子:②城台:(3)近义词:坚固()反义词:平整()(4)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在正确答案上划“√”)。
①这样气(魄魂)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厉)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②这一段长城修在八达岭上,高大(坚艰)固,是用(巨具)条石和城(砖专)筑成的。
(5)照课文原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地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人们。
②长城的东头是(),西头是(),长()多里。
(6)读一读,选一选,正确画“√”。
.(yīnɡ yìnɡ)别人的事,就应.(yīnɡ yìnɡ)该做到。
.(shǔ shù)不清的条石,全是靠无数.(shǔ shù)的肩膀抬上来的。
..(zhōnɡ.(zhònɡ zhōnɡ)的条石抬上山,真是困难重重chónɡ)(7)选一选正确的解释,填一填序号。
①自然界②理所当然③自由发展..的许多秘密。
()..地就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吧。
()(8)“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使用()说明方法。
2.读《颐和园》第二、三、四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写了长廊的和两个特点。
(2)写出课文中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
(3)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来比喻它。
(4)理解文中的句子填空。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句运用()的方法,突出长廊()的特点。
2)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这个三层建筑是()。
作者抓住了()和()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
(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吸引了我。
(6)课文中第四段景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7)“掩映”一词说明什么?对的打“√”1)绿树十分茂盛,看不见其它景物。
()2)绿树十分茂盛,只能看见景物的一角。
()(8)写出文中词语的反义词:隐约()古老()近义词:耸立()隐隐约约()(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长廊()的栏杆()的杨柳()的公园()的宫殿()的城楼(10)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内容。
在“神情气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种解释。
在“豪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种解释。
“垂”字的音序是(),部首是(),“垂”字共有()笔,第四笔是()。
在“倒垂”一词中“垂”字的意思是()。
在“永垂不朽”一词中“垂”的意思是()。
(11)从万寿山下往下望,作者依次写到的景色有()、()、(),是按照从()到()的顺序来写的。
(1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一句中“滑过”改成“划过”好吗?为什么?六、1.读《搭石》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文中的“理所当然”指的是:(2)造句:如果…就…(3)经常到山里的人,见过几种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5)课文围绕(),不仅写了()美,还写了()。
2.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最后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生命桥:。
生命的火种:。
(2)改变下列句式,意思不变。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3)你对“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4)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这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
(5)在发生余震的时候,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为什么没有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此时此刻,他们会想到些什么?七、1.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八自然段。
(1)照样子写词语:左.顾右.盼(左思右想)(左摇右摆)得意洋洋..()()()(2)反义词:惩处()得意扬扬()指望()(3)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4)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5)想像一下,周恩来还会遇上什么事,让他感受到中华不振?请你仿照这段话,写一写。
(6)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2.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最后自然段。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庆幸()楷模()非凡()(2)与课文标题呼应的一句话是:(3)作者认为“我15岁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指:意义非凡的原因是:(4)“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八、1.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自然段。
(1)这段话出现6个“有些”,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2)文段中有这么一句:“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可以删掉“可能”这个词语吗?为什么?(3)写出这些猎食性恐龙最终变成什么样子?(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巧()温顺()降落()敏捷()2.《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自然段。
(1)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
(3)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