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防治小麦全蚀病

如何防治小麦全蚀病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什么是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小麦全蚀病的预防措施•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与评估•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建议与展望什么是小麦全蚀病01小麦全蚀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主要侵染小麦根部,造成全株系统性症状。

植株生长矮小、发黄,似“旱苗”或“黄脚”症状,根系变黑腐烂,轻则枯死,重则造成大片麦苗连根拔起,形成“黑脚”症状。

定义及症状症状定义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病原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及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生长抑制由于病原菌的侵染,会导致小麦籽粒品质下降,如蛋白质含量降低、千粒重减轻等。

品质下降长期严重的小麦全蚀病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破坏,影响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土壤肥力。

土壤生态系统破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02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全蚀病的抗病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如豆类、薯类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轮作倒茬实施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抗病能力的提高。

精耕细作科学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防止小麦徒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合理施肥使用杀菌剂进行拌种处理,如用咯菌腈、戊唑醇等药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全蚀病的发生。

拌种处理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等关键时期,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如使用丙环唑、嘧菌酯等药剂。

喷药防治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及时处理病株对于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采用药剂灌根的方法,如使用丙环唑乳油等进行灌根处理。

药剂灌根小麦全蚀病的预防措施030102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连作,以免造成品种抗病性退化。

小麦全蚀病比较厉害,怎样防治?

小麦全蚀病比较厉害,怎样防治?

小麦全蚀病比较厉害,怎样防治?
贾秀领答:①减少菌量。

由于全蚀病病原菌主要依赖小麦病残体完成侵染循环,而病原菌落入土壤后,致病能力大幅下降。

因此当麦田出现枯白穗后,应及将病株拔出,带出田外焚烧、深埋,这样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菌量,减轻下年发病程度。

如能在拔出病株后,同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化学药剂消毒,效果更好。

可喷施15%三唑酮300倍液、或撒生石灰进行消毒。

②土壤处理。

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公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于地表,然后整地播种。

局部发病时,可对发病中心周围重点施药。

③种子处理。

小麦播前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毫升,或6%敌委丹(苯醚甲环唑)20毫升+2.5%适乐时(咯菌腈)20毫升,拌种10公斤,拌后晾干播种。

④冬前药剂灌根。

小麦播种后1个月左右,用15%三唑酮300倍液,将喷雾器拧掉喷头顺垄灌根,要使药液渗入小麦根部。

药液量达到75公斤/亩。

⑤返青-起身期药剂灌根。

小麦返青期,再次进行药剂灌根,方法同冬前灌根。

要注意灌根前后的几天内尽量不要浇水。

上述几种防治方法,应根据发病轻重酌情采用。

发病较重的应几种方法联合采用,发病中等的以拔除残株+种子处理+冬前灌根为主。

发病较轻的以拔除残株、种子处理为主。

发病十分严重的要采取与棉花、大蒜、甘薯等作物轮作倒茬的措施,轮作周期在2~3年,但轮作花生的防病效果较差。

浅析小麦全蚀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浅析小麦全蚀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浅析小麦全蚀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者:邵高峰王金水王志青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22期小麦全蚀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

是河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自2002年在内黄县首次发现,2009年达到侵染高峰,发生面积8.8万亩。

一、症状特征1分蘖期地上部无明显症状,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重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死亡。

2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矮小、稀疏、分蘖少、生长衰弱、叶片自下向上变黄,似干旱、缺肥。

拔出观察植株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横剖病根,根轴变黑,在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重病植株的种子根和部分次生根变黑,造成无效分蘖增加或枯死。

3抽穗灌浆期此时病株症状最明显,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特有的早枯白穗,或病株矮小、穗数减少、穗粒瘪、千粒重降低。

在潮湿麦田中,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黑色菌丝鞘)形成黑脚,是病菌外生菌丝在茎基部表面形成的一层菌丝鞘,向黑膏药一样,这一典型症状是区别于其他小麦根腐型病害的主要特征。

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多不形成黑脚症状,也不产生子囊壳,故黑膏药不明显。

二、侵染循环1土壤传病全蚀病菌集中分布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距地面15厘米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遗留在田间,病菌在土壤中逐年积累,病情日趋加重。

土壤中病残数量越多,土壤传病力越烈。

病害在田间开始往往成簇成片发生,随着农事操作,如耕地、流水、风的携带,使病原菌反复传播。

反复侵染,致使病害由点到面、由少到多地发展起来。

2粪肥传病内黄县小麦全部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收割后麦秸大部分都遗留在田间,麦秸中都夹杂着病根、茎秆等病残体,将带病秸秆直接还田或不经过高温发酵沤制土粪,均不能杀死病菌,而只能把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污染无病地块,导致病害蔓延。

3种子传病病株种子内部不带菌、不传病,所谓种子传病是种子间混有病残体,由种子携带病残体而传病。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河南省新乡市植保植检站刘珍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

河南省1992 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

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

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

一、主要识别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

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

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

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

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1.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

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2.粪肥传播: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3.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原理及防治措施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原理及防治措施
2 发 生规律
: 考 上, 受环 境、品 种等因 素影响, 发 病程度
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
需注 意 防治 。
~l 5 个 月,但在湿土 中比在干土 内易死亡 。 仝 2 0 %~ 3 5 %,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 可存 活 8
仲 1 症状及病原
1 . 1 症状 。小 麦全蚀 病 是一种 小麦 根 部病
小麦 全蚀 病菌 的寄主 范 围较广 ,包括 小 麦 、大 麦 、燕麦 、谷 子 、黍 及玉 米 ,人 工接 种 。还 可侵 染
鹅观 草 、看麦 娘 、画 眉草 、 早熟 禾 、蟋蟀 草 、狗 尾
霾 害 ’ 。 病 菌 仅 侵 染 麦 根 和 茎 基 部1 ~ 2 节 。
小 麦全蚀 病 是 小麦 上 的一 种 由真 菌 感 染 的检 疫性 病害 ,其发 生 危 害重 、传 播 速 度 快 , 一 般 病 菌 在 土 壤 中 能 存 活 7年 以
最高 3 5℃ ,致 死 温 度 5 2℃ ~5 3 ℃ 湿 热 环 境 1 0 mi n ,而 在 5 0℃ 的干 热 条 件 下 经 2 4 h不 失 去 侵 染力 。病 菌在 1 0 0 c m 土 层 深度 内均 有 分布 ,以 0~ 2 0 c m 的土 层 内含 菌 量最 多 , 向下 依 次 递减 。埋 入 田间 1 0 c m 的病根 茬 在无 寄主 的条件 下 ,其 中病 菌
佃 基 部及 其 叶鞘 内侧 可 出现 较 明显 的灰褐 色 埋 菌丝 层

1 . 1 . 3 抽 穗 灌 浆 期 。 田问 病 株 成 簇 或 点 、 片 出现 早枯 白穗 ,雨后 因霉 菌腐 生 ,病 穗 为污 褐 色 。病根 全 部变 黑 ,略具 光 泽 ,在 P D 茎基 部 表面 及其 叶鞘 内侧 布 满紧 密 交织 的 黑褐 色 菌丝 层 ,形 成 “ 黑 脚 ”症 状 。在 潮

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

小 麦 全 蚀 病 发 生 重 的 地 块 每
6 7 5 % 菌 灵 和 l % 锈 亍 可 湿 6 m用 0 多 5粉 性 粉 剂 各 1 g,混 匀 后 与 3 k 细 土 拌 k 0g
匀 , 于 地 表 , 后 翻 耕 整 地 播种 。 撤 然
般减产 1 % 2 % 重病区 减产 5 % 0 - 0 , 0
四、 防治方 法
( ) 禁 从 病 区 引 种 一 严 新 病 区 零 星 发 病 地 块 ,要 单 打 单 收, 茬1 c 留 6 m以 上 , 麦 粒 不 做 种 , 病 病 残体不沤肥 。
( ) 作 倒 茬 二 轮
年 的初 侵 染 源 。 活 于 未 熟腐 有机 肥 中 存 的病 残 体 也 可 作 为 初 侵 染 源 。 寄 生 方 以 式在 自生 麦 苗 、 草 或其 他 作 物上 的 全 杂 蚀 病 菌 也 可 以传 染 下 一 季 作 物 。 述 各 上 类 初 侵 染 源 中 以 病 残 体 上 的 菌 丝 作 用 最 大 。子 囊 孢 子 落 入 土 壤 后 , 发 和 侵 萌
很少 。 病 区 生产 用种 作 传 病 试 验 并 没 以
成 功 。无 病 区 禁 止 从 病 区 调 运种 子 。
悬浮剂2 ~ 0 ] 0 4 m ,兑 水 1 O 拌 麦 种 5g
1 k , 种 后 堆闷 3 \ 晾 干 播 种 。 g拌 O 日 J 寸 J
( ) 剂 灌 根 五 药 对 于 未 作 药 剂 土 壤 处 理 和 拌 种 的 病 田在小麦 3 期 、 青 期、 节期 , 叶 返 拔 每
以上甚至绝收。

( ) 齐 拌 种 四 药 1 J 每 6 m用 3 敌 委 丹 5 m + . % 6 % 7 0 1 2 5 适 乐日1 m , 水1 0 ] 匀后 , 寸 0 1加 5m 混 拌种 1 g 也 可每 6 7 1 . % 蚀 ) O 。 k 6 m用 2 5 全 争水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与防治技术要点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能发生,而以成株期的症状最明显。

小麦全蚀病并非不治之症,控制其危害的关键在预防。

具体措施是:
一、小麦全蚀病要提前预防
严格保护无病区,防止种子夹带病残体传病,禁止无病区到病区引种。

要及时铲除零星病点,将病害消灭在初发阶段。

对病点内的病株高割留茬,把病根茬就地点火焚烧,并用药剂消毒土壤。

对于初发病地块,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有条件的可停种2年禾谷类作物
二、充分利用自然微生物控制病害
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或小麦连作区,病害达到危害高峰期后,
抑制全蚀病的土壤微生物也随之大量增殖,再继续种植小麦,病害下降,直至控制为害,这种现象称为全蚀病衰退。

病害得到控制以后,只要保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或小麦连作,病害不会反复,但如果中间停种小麦而改种其它作物,以后再种小麦时病害又会严重发生。

因此,在没有轮作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稳定的耕作制度,充分发挥自然微生物控制病害的作用。

三、小麦全蚀病的药剂防治
在小麦播种期,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30%拌种。

上麦出苗后20-30天(病菌侵染高峰期),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20-200克,兑水50-60公斤,顺垄喷酒麦苗。

这两种方法均能显著降低小麦成株期发病率。

四、科学施肥
尤其要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其发生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全蚀病发生规律复杂多变,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有效防治。

本文将从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出发,结合现有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一、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蚀病喜欢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雨水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全蚀病。

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全蚀病的孢子萌发和传播,从而加剧病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旱季干旱也会抑制全蚀病的发生。

气候变化对全蚀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风雨传播、人工传播和种子传播。

风雨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当受感染的小麦叶片遇到风雨天气,病原菌便会通过雨滴或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小麦植株上,从而导致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人工传播与种子传播也是全蚀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二、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一)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是预防全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对全蚀病抗性好、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育种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小麦全蚀病抗性的选育工作,培育出更加抗病的小麦品种。

(二)合理种植密度和密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密植对防控全蚀病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密植可以减少空气流通,增加小麦植株之间的接触和传播机会,从而降低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小麦种植密度和密植方面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三)及时清除秋茬全蚀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残留植株、土壤和种子,其中残留植株是病害的重要来源。

在小麦收割后,应及时清除秋茬、埋藏或者烧毁残留植株,避免为病害的传播提供条件。

对于有全蚀病历史的田地,还应间种一些草本作物或者经济作物,以减少全蚀病的发生。

(四)科学施肥和灌溉科学施肥和灌溉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性。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河南农业2020年第6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1~2年至3~5年不等。

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

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均可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扩散。

三、发病条件(一)耕作措施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合理轮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也不一定减轻发病。

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

早播较适期或迟播发病重。

(二)营养因素小麦主要营养元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的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会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程度降低。

施用铵态氮(NH 4+-N)能减轻小麦发病,3-M)能增加全蚀(三)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有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四)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缺四、病害控制及防治措施(一)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1~21次,如花生、番茄、甜菜、蓖麻、(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每2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 kg。

无机肥应注意氮磷钾土壤速效磷达0.06%、全氮质量分数为0.07%、1%以上,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0.01%,全蚀病发病重。

(三)生物防治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拮抗菌的防病作用。

(四)药剂防治对全蚀病的防治方法可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0.02%~0.03%拌种,防病效果较好。

用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000包衣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

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 或50%辛硫磷乳油100 mL 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 mL 后对水2~3 kg 拌麦种50 kg,拌后堆闷2~3 h,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

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7期摘要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及病原菌,总结了其发生特点,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小麦全蚀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435.12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7-0140-01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王成(江苏省灌南县种子管理站,江苏灌南222500)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 yces gramnis )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是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受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病菌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甚至死亡,产量损失可达80%以上。

2002年灌南县因引种山东的小麦品种泰山一号而导致小麦全蚀病的传入,并逐渐扩散蔓延,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导致全县技术产量损失达500t 。

1发病症状及病原菌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1]。

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生长衰弱,分蘖减少,心叶内卷,严重时死亡。

病苗返青推迟,根部变黑加重,矮小稀疏。

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

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

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2]。

发病病原菌为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 (Sacc.)Walker (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Arx et Oliver var.tritici (Sacc.)Walker(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03
小麦全蚀病的药物治疗对策
药物治疗方案
01
氟硅唑
每公顷使用80%氟硅唑乳油4.56升,兑水600-750公斤,叶面 均匀喷雾。
腈菌唑
02
03
丙环唑
每公顷使用12.5%腈菌唑乳油34.5升,兑水600-750公斤,叶面 均匀喷雾。
每公顷使用25%丙环唑乳油4.56升,兑水600-750公斤,叶面 均匀喷雾。
02பைடு நூலகம்
成株症状
成株感染全蚀病后,根部和茎基部也 会出现黑色或黑褐色的斑块,同时叶 片会出现黄化、干枯现象,最终导致 植株死亡。
03
根部症状
根部感染全蚀病后,根系会变得细小 、萎缩,根毛减少,严重时根部会出 现黑色或黑褐色的斑块。
发生规律
传播途径
全蚀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水流、农机具等多种途径传播。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和 治疗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 小麦全蚀病的药物治疗对策 • 小麦全蚀病的预防措施 •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与评估
01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症状识别
01
苗期症状
小麦苗期感染全蚀病后,幼苗的根部 和茎基部会出现黑色或黑褐色的斑块 ,这些斑块会逐渐扩大,导致幼苗生 长缓慢、发黄甚至死亡。
05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与评估
防治效果评价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小麦全蚀病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 制病菌传播,具有安全性高、无污染等优点。通过筛选 拮抗菌种、优化施用方法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化 学农药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对环境和农产品造 成污染。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化学农药种类、浓度和施 用方法,并结合病情进行合理施用。

小麦全蚀病发生与防治

小麦全蚀病发生与防治
整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 法,形成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 高防治效果。
问题讨论和解决策略
缺乏系统性的监测网络
应加强小麦全蚀病的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病情监测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病情动态。
缺乏科学的使用农药方法
应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 行配制和施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农药。
黑色小菌核。
传播途径
禾顶囊壳菌的菌核可以通过水 流、耕作工具、肥料和种子等
途径传播。
侵染过程和症状发展
侵染过程
禾顶囊壳菌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小麦幼苗的根部,引起全蚀病。
症状发展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根系变黑,形成“黑脚”,严重时地上部植株矮小,分蘖减少,叶片发黄 ,后期出现枯萎、死亡等症状。
症状
在苗期,病株的根部出现黑色腐烂,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发 黄甚至死亡。成株期,病株的根部仍会继续腐烂,导致植株 整体营养不足,叶片发黄、干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 收。
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原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作物抗性、气候等因素有关。其中,土壤中 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是主要原因之一。
传播途径
针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 子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
02
小麦全蚀病的病理学特征
病原体特征
病原菌种类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是禾顶囊 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属于子囊菌亚门 ,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病原菌形态
禾顶囊壳菌的菌丝体白色,有 隔膜,分枝,在寄主根部形成
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小麦全蚀病具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小麦病害,由小麦全蚀菌引起,该病害可引起小麦产量下降30%以上,对小麦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都是小麦产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播种的小麦上,而秋季播种的小麦则较少发生。

其次,该病害的发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剧。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非常强,温度在15℃至25℃时,病害发生的概率最高。

当温度超过30℃时,发病率会降低。

此外,全蚀病在高湿度、多雨的环境中也会加剧。

长时间的水涝使得植株出现受伤口,为病原菌提供了进入寄主的通道,这时全蚀病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加。

综合防控措施1. 选用耐病品种为了应对小麦全蚀病的威胁,选择耐病品种是最基本的防控策略。

在品种引种和选育中优先考虑该品种对全蚀病的耐病性,对于多次变异的全蚀菌进行深入研究,筛选出高效抗性最好的抗病品种作为栽种品种。

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原菌的累积,从而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建议增加豆科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植物的轮作种植。

这些植物可释放一定的细菌物质,使土壤中的全蚀菌数量降低。

3. 农业防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时打好支撑栏。

同时,在春季整地时要进行深翻,以将全蚀菌深埋,增加其死亡率。

在播种过程中,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 化学防治对于严重感染的小麦农田,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常见的防治药剂有套袋法、喷雾法、化学灌溉等方式。

但要注意合理选用药剂,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不可越量使用。

总结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害,其严重性对于农业生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选用耐病品种、合理轮作、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也要加强对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更好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穗,导致麦子不发育、减产甚至死亡。

了解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为第一极发病期,秋季为第二极发病期,其中春季发病率较高。

小麦全蚀病主要受到气候、土壤、病害菌和害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发病规律如下:1. 气候因素。

小麦全蚀病发病需要潮湿和高温环境,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对全蚀病的发生有利。

2. 土壤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易在土壤中滋生,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土壤,容易成为全蚀病的病源。

3. 病害菌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害菌主要是全蚀镰孢,它可以滞留在小麦上,通过风、水等途径进行传播。

4. 害虫因素。

一些害虫,如赤眼蝉、麦蚜和麦螟等,可以传播小麦全蚀病,对小麦产生危害。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种植可抗全蚀病的品种。

可以选择一些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例如“玉米8号”、“园春411”等。

2. 做好田间管理。

积极排水,保持土壤透气性,减少土壤污染和病原菌地生存,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枯萎、病叶、病穗等。

3. 施肥合理。

避免过量施肥,控制氮素和钾肥的施用,防止过度生长导致容易发病。

4. 农药防治。

对全蚀病病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农药喷洒防治。

喷药应在全蚀病发病高峰期进行,并且使用具有效果的药剂。

5.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微生物去降低全蚀病的发生。

如使用芽孢杆菌、拮抗菌等进行防治,有效缩小病害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从生产方面和农业技术方面提高自身防治水平,保障大家健康和生产效益。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由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

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小麦全蚀病在中国西北、华北春麦区发生普遍,北方冬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

一般发病区产量降低20%以上,严重者产量降低50%以上。

土壤肥力、耕作制度以及耕作条件等都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小麦全蚀病的防控,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化防控手段,切实保护无病区安全,科学管控感病区扩展蔓延。

根据小麦全蚀病的发病规律和各地防病经验,要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压低老病区病情。

小麦全蚀病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

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

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

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

诊断:将变黑根剪成小段,用乳酚油封片,略加温使其透明,镜检根表如有纵向栗褐色的葡萄菌丝体,即为全蚀病株。

②抽穗灌浆期。

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基部一、二个茎节)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

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

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噁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能有效防治小全蚀病。

噁霉灵(恶霉灵)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农药,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3 2019.3粮油农资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肖 涛(河南省商丘市植保植检站,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小麦全蚀病以一种从小麦的麦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的一种病害。

该病病菌适宜感染的温度为12~18℃,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

本文就病害发生的几点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主要为严禁从病区引种、平衡施肥以及对种子药剂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对于小麦生产来说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小麦在感染该病菌之后会出现分蘖减少,成穗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病症较轻者会导致小麦减产一到两成,严重者可能会对导致产量减半甚至是出现绝产的情况。

通常发病是有由零星发病到出现成片死亡,整个过程需要3天左右。

由于近几年在进行小麦播种的时候都是采用农机跨区播种以及进行良种的调运和农民之间自留互换带有病菌的小麦种子等原因,导致小麦全蚀病发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小麦的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田间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根部病害,该病从小麦成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该病害的病菌只会对小麦根部以及茎部的一到两节产生危害。

所有在地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因为小麦的根部受到病害之后营养输送无法到达地面所造成的。

一般在小麦的抽穗期该病的病症并不是很明显,发病比较明显的时期是小麦的灌浆期以及乳熟期。

在小麦的灌浆阶段会发生小麦迅速死亡并形成白穗,发病时干枯的病株和绿色健康的植株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比。

2 发病规律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生菌,该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者是粪肥以及种子中携带有病残体的方式进行传播。

通过田间浇水、翻耕等方式会导致病菌实现近距离的传播,带菌的种子通过机械作业是实现该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小麦全蚀病菌除了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危害之外对大麦、玉米等都会造成危害。

对小麦的整个生长期间都会发生危害,但是在小麦苗期比较容易感染。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

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

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干枯死亡,造成白穗。

一、田间表现:此病在小麦苗期症状不明显,到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

地上部小麦成簇或成片死亡。

拔出病株,可见根系短而少,发黑腐烂,剥去茎基部1―2节的叶鞘,茎杆上有呈黑膏药状、发明的菌丝层,田间气候潮湿时叶鞘上能看到小黑点,即子囊壳。

干旱时,根系变黑,菌丝层、子囊壳形不成。

二、传播途径:带菌病残体通过种子、土壤、粪肥传播。

三、侵染循环:除侵染为害小麦外,禾本科作物如玉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都能侵染,但不表现发病症状。

小麦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其他禾本科植物上越夏,播种后侵染为害小麦。

四、发病条件:连作地块重,轮作较轻;低肥力地块重,高肥力地块轻。

五、防治方法:此病防重于治,应加强监控,进行疫情普查。

1.农业防治:(1)清除病残体,进行焚烧。

减少减轻病原。

(2)合理轮作。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3)适期晚播。

土壤温度下降到12℃以下,不利于病菌侵入。

(4)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1)土壤处理。

每亩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5公斤,掺土15公斤,于犁地前撒施,重病区要多撒。

(2)种子处理。

用防治全蚀病的药剂进行包衣或拌种。

药剂有:敌萎丹、适乐时、立克莠。

(3)早春防治。

小麦拔节前用禾果利或粉锈宁进行灌根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检疫性病害,发病植株矮小、干枯、白穗黑脚等,因此又称“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

本文介绍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以及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1、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全蚀病是一种土壤寄居菌,种子带菌和机械作业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发病适温在15摄氏度~24摄氏度。

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般仅需2~3年左右,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

本病发生危害重、传播速度快,一般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7年以上。

受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发病程度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20%~35%,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是小麦毁灭性病害。

2、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1)轮茬倒作小麦全蚀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轮作对麦农来讲很难做到,而且效果也不好。

(2)种子处理因此菌也通过种子传播,所以拌种对灭杀种子表面,以及种子下播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杀灭性较高。

通过多年实验硅噻菌酮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杀灭性较好,因此以硅噻菌酮为原料的小麦全蚀净拌种是麦农的首选。

每100g小麦全蚀净拌种15~20千克,晾干即可播种。

(3)叶面喷施对病发病较重地块,除拌种处理外,在小麦返青~灌浆期喷施小麦全蚀净(叶喷型)2~3次,防治效果能达到85%~90%左右。

每20~25g小麦全蚀净(叶喷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

喷施时间具体时间如下:①小麦返青期喷全蚀净。

②小麦拔节期喷全蚀净。

③小麦灌浆期喷全蚀净。

4、全蚀净全蚀病防治要点(1)单一拌种防治率60%~70%。

(2)拌种+喷施防治率85%~90%以上。

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检疫性病害,一旦发生,危害很大,且传播速度很快。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是什么,谈谈以及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一、小麦全蚀病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由小麦顶囊壳菌引起,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潮湿情况下,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形成基腐性的黑脚。

剥开病株基部叶鞘,可见到该病独特的黑膏药状物质,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二、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1、小麦全蚀病菌生长发育,土壤酸碱度在5.5-8.5为病菌最理想适应范围,适宜湿度在80%-90%,若湿度低于50%生长速度则变慢,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2、小麦连坐可能引发全蚀病,只有合理耕作才能减轻发病,一些不合理的轮作的后果,对小麦的产量和减轻病害的发生没有显著效果。

另外,实施少耕或免耕,能降低土壤的通气性,减轻发病。

3、营养元素的缺乏容易诱发全蚀病。

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

因此,为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只能施用磷肥。

4、土壤性质引发全蚀病。

砂土较容易发病原因是保肥水能力差,而粘重土壤发生病害较轻。

中性或偏酸土壤发病轻于偏碱性土壤。

三、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

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花生、烟草、蕃茄、甜菜、蓖麻、绿肥等。

2、平衡施肥应增加有机底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腐熟有机肥每公顷施用10万kg左右。

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3、药剂防治在小麦拔节期,用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600kg,或12.5%烯唑醇(禾果利)600-900 ml/hm2对水600kg 对小麦茎基部喷雾,间隔7-10d天连喷2次。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作原料 ,并提倡 堆沤腐 熟,然后 再施用 , 以切 断粪肥传染 源。③合 理轮作倒茬 。在小麦全蚀病 重发生 田块应实行 与非
禾 本 科 作 物 轮 作 。轮 作 年 份 越 长 , 土 壤 带 菌 越 少 ,轮 作 3~ 5 可 收 到较 好 的 防效 。④ 禁止 从疫 区 引种 ,禁 止 自留 、 串 年 换 带 菌 麦 种 。种 子 带 菌 是 小 麦 全 蚀 病 传 播 和 蔓 延 的 重 要 途 径 。⑤ 选 用 抗 病 品种 。 3 药 剂 处 理 。① 土 壤 处 理 : 每 亩 用 全 蚀 净 2 ~3 细 _ 3 0 0g拌
4 6 0 河南 省 淮 阳县 农业 局 植 保 站 6 70 杜桂 芝
为5 2℃ ~5 N 热 )omi。土 壤 性 状 和 耕 作 管 理 条 件 对 4o c( 1 n 全蚀 病 影 响较 大 。 一般 土 壤 土 质 疏 松 、肥 力低 、碱 性 土 壤 发 叶蝉 的越 冬 和 繁殖 ,水 浇 地 枝 条 生 长 旺盛 ,新 枝 多 , 易 于 被
3 防 治 措 施
病 重。与非 寄主作物 轮作发病 较轻 。根系 发达品种抗病 较
小 麦 全 蚀 病 的 防 治 ,无 病 区 应 防 止病 害传 入 。初 发 病 区
要采取扑灭措施 ,挖 除病株 ,深翻倒土 ,改种非寄主作物 。
老 病 区 实 施 以农 业措 施 为基 础 ,积 极 调 节 其生 态 环 境 的 综 合
种 子根 和 地 中茎 变 成 灰 黑色 ,严 重 时 造 成 麦 苗连 片 枯死 。拔 节 期 冬 麦 病 苗 返青 迟 缓 、分 蘖 少 。病 株 根部 大 部 分 变 黑 , 在茎 基 部 及 叶 鞘 内侧 出 现较
将麦秸、麦糠等作柴火烧 ,改种非寄主作物 。②麦播期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麦全蚀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

是河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自2002年在内黄县首次发现,2009年达到侵染高峰,发生面积8.8万亩。

一、症状特征
1 分蘖期
地上部无明显症状,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重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死亡。

2 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矮小、稀疏、分蘖少、生长衰弱、叶片自下向上变黄,似干旱、缺肥。

拔出观察植株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横剖病根,根轴变黑,在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重病植株的种子根和部分次生根变黑,造成无效分蘖增加或枯死。

3 抽穗灌浆期
此时病株症状最明显,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特有的早枯白穗,或病株矮小、穗数减少、穗粒瘪、千粒重降低。

在潮湿麦田中,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黑色菌丝鞘)形成黑脚,是病菌外生菌丝在茎基部表面形成的一层菌丝鞘,向黑膏药一样,这一典型症状是区别于其他小麦根腐型病害的主要特征。

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多不形成黑脚症状,也不产生子囊壳,故黑膏药不明显。

二、侵染循环
1 土壤传病
全蚀病菌集中分布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距地面15厘米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遗留在田间,病菌在土壤中逐年积累,病情日趋加重。

土壤中病残数量越多,土壤传病力越烈。

病害在田间开始往往成簇成片发生,随着农事操作,如耕地、流水、风的携带,使病原菌反复传播。

反复侵染,致使病害由点到面、由少到多地发展起来。

2 粪肥传病
内黄县小麦全部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收割后麦秸大部分都遗留在田间,麦秸中都夹杂着病根、茎秆等病残体,将带病秸秆直接还田或不经过高温发酵沤制土粪,均不能杀死病菌,而只能把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污染无病地块,导致病害蔓延。

3 种子传病
病株种子内部不带菌、不传病,所谓种子传病是种子间混有病残体,由种子携带病残体而传病。

收获后的麦种,经过精选,夹带的残体数量很少,播种后对麦株根部危害很轻,因此,单靠种子夹带的残屑传病,在1-2年内,田间不易发现病株。

三、影响因素
1 耕作制度由于小麦全蚀病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同时对寄主植物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种植制度对病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内黄县长期实行小麦一玉米一小麦轮作的种植制度,有利病原菌的积
累,随着病原菌数量的增加,病害也逐年加重。

同时,由于长期种植单一模式,土壤养分、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也相应的在缓慢变化,为病菌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病害的发生。

2 土壤营养
土壤中的磷素、氮素等营养素缺乏和配比失调,是全蚀病为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麦生长在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中,次生根的长度、根数及根重均明显增加,植株抵抗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均明显提高,从而病情减轻;增施有机肥也可全面营养,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还可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土壤微生物间的竞争性,可以减少病原菌数量和抑制其生长。

3 感病寄主
小麦全蚀病病菌属弱寄生菌,具有兼性寄主的特点。

寄主存活时,病菌活跃地生长,寄主收获后,病菌则赖以病残体转入腐生生活,这样对自然选择作用就没有专性寄生菌反应那样强烈。

同时,它寄主广泛,因此不易找到抗源。

由于感病寄主的广泛存在,为全蚀病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加上许多地区由于种植制度的调整压缩了非寄主作物。

4 气候条件
全蚀病发生为害程度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我县小麦早播发病重,全蚀病菌侵染麦苗根系的适宜温度是12~19℃。

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

因而适期迟播病情减轻。

5 深翻土地
深翻整地可加深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调整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关系,为有益微生物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高小麦抗性和促进病残体分解,并可将o~20cm土层中有效病菌压至底层,使小麦根系减轻受害,故可压低病情。

四、防治方法
1 加强植物检疫
控制和避免从病区大量引种。

如确需调出良种,要选无病地块留种,单收单打,风选杨净,严防种子间夹带病残体传病。

2 农业措施
要做到病地麦粒不做种,麦糠不沤粪,严防病菌扩散。

大轮作;病地每2-3年定期停种小麦,改种蔬菜、棉花、油菜等。

小换茬;小麦收获后,复种一季夏甘薯、伏花生、夏大豆、高梁等非寄主作物。

增施有机肥、磷肥适期晚播等措施,能收到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

3 化学防治
3.1土壤处理
播种前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每667m2/千克加细土50千克,均匀撒施进行土壤处理(下茬作物避免种植花生,因三唑酮对花生芽率有一定影响)。

3.2药剂拌种
12.5%全蚀净或2%立克秀或2.5%适乐时20毫升拌麦种10
千克。

3.3药剂灌根
小麦返青期,用15%三唑酮每667m2/0.5公斤,兑水150-200千克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