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
症状: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
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拔节 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 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 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 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在潮湿情 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小 麦 全 蚀 病
病 原
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ms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 自然条件下仅产生有性态。 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 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匍匐菌丝 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子囊壳 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 子囊内有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 曲。
1
小麦全蚀病菌 1.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病菌生物学: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 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 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 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 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 也不易产生子囊壳。
病原菌生理分化:Walker(1975)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 病原菌的致病性将禾顶囊壳划分为3个变种,即: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 tritici ,禾谷变种G. graminis var. graminis 和燕 麦变种G. graminis var. avenae 。在辽宁、山东还发现全蚀病 菌有玉米变种G. var. maydis。
寄生范围: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 谷子、燕麦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杂草。
病害循环
初侵染:
越冬越夏: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和有机肥中越夏或越冬。
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越夏。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 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存活3~5年。 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
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
离的扩散。混杂有病残体的种子可以传播病害。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Take-all Decline, TAD)即是指全蚀病 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 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 小麦全蚀病产生自然衰退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连作, 二是危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 全蚀病自然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土壤中的颉抗微生物 有关,如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是很重要 的类群,其在根系表面分泌的抗生素(吩嗪—1—羟酸)可抑 制全蚀病菌。 出现TAD的土壤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果将抑菌土经热力 或杀菌剂处理后,其抑菌作用消失,间接证明了病害衰退 机理与生物因素有关。
发病条件
耕作措施: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轮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 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 病。 营养条件: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 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 量能明显减轻发病。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全蚀病 危害加重。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 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 减轻冬麦发病。
病害控制
1.保护无病区: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作 包装材料外运。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验,播前用0.1%甲 基硫菌灵浸种10min,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2.合理轮作: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 作一次,如花生、烟草、蕃茄、甜菜、蓖麻、绿肥等。 3.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机肥施 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4.生物防治: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 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颉抗菌的防 病作用。 5.药剂防治:用12%烯唑醇WP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 防病效果均好。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000包衣处理,对小 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
症状: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
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拔节 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 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 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 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在潮湿情 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小 麦 全 蚀 病
病 原
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ms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 自然条件下仅产生有性态。 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 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匍匐菌丝 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子囊壳 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 子囊内有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 曲。
1
小麦全蚀病菌 1.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病菌生物学: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 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 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 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 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 也不易产生子囊壳。
病原菌生理分化:Walker(1975)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 病原菌的致病性将禾顶囊壳划分为3个变种,即: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 tritici ,禾谷变种G. graminis var. graminis 和燕 麦变种G. graminis var. avenae 。在辽宁、山东还发现全蚀病 菌有玉米变种G. var. maydis。
寄生范围: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 谷子、燕麦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杂草。
病害循环
初侵染:
越冬越夏: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和有机肥中越夏或越冬。
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越夏。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 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存活3~5年。 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
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
离的扩散。混杂有病残体的种子可以传播病害。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Take-all Decline, TAD)即是指全蚀病 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 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 小麦全蚀病产生自然衰退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连作, 二是危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 全蚀病自然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土壤中的颉抗微生物 有关,如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是很重要 的类群,其在根系表面分泌的抗生素(吩嗪—1—羟酸)可抑 制全蚀病菌。 出现TAD的土壤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果将抑菌土经热力 或杀菌剂处理后,其抑菌作用消失,间接证明了病害衰退 机理与生物因素有关。
发病条件
耕作措施: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轮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 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 病。 营养条件: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 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 量能明显减轻发病。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全蚀病 危害加重。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 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 减轻冬麦发病。
病害控制
1.保护无病区: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作 包装材料外运。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验,播前用0.1%甲 基硫菌灵浸种10min,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2.合理轮作: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 作一次,如花生、烟草、蕃茄、甜菜、蓖麻、绿肥等。 3.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机肥施 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4.生物防治: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 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颉抗菌的防 病作用。 5.药剂防治:用12%烯唑醇WP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 防病效果均好。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000包衣处理,对小 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