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

合集下载

中西方古代建筑和谐理念比较-精选文档

中西方古代建筑和谐理念比较-精选文档

中西方古代建筑和谐理念比较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

”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建筑文化、建筑风格上。

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个体、群体及环境之问的文脉关系,西方重个体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返的个性特质;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比重科学与宗教等等。

一、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关系及其审美,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之上的。

在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下,建筑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建筑和自然恰当地融合为一体从而造就了与西方建筑迥异的风格造型:藏风聚气的选址、庭院式的布局、天圆地方的形制、理气下的数字、天然一体的土木材质等,强调“融入自然”和“自然融入”。

《庄子》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人之不能有天,性也。

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人亦天,天亦人,两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建筑努力地融渗在自然之中,拥入自然的怀抱,两者安静地、亲切地“对话”,从而也成就了闻名于世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式庭院文化。

自然美一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

西方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把建筑看作向自然进击、从而征服自然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其风格强调建筑的雄伟绮丽,来彰显自然的渺小。

西方古典建筑非常强调建筑的个性,每座建筑物都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个体,表现永恒的意念和与自然相抗衡的力度。

是为了表现这种理念,体量巨大,尺度超然,己远远超出了人们在内举行各种活动的需要。

山水自然环绕着高耸壁立的而又傲然独有的建筑,往往形成一种以自然为背景、孑然孤立的空间氛围,两者似乎是隔离和对立的。

举世闻名的帕特农神庙便是这一理念的形象代表。

二、人人以和与物物以和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面貌与历史发展,而这种影响强烈地表现在中国古代建筑如坛庙、都城、宫殿、陵寝等建筑文化现象中,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一部用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学”。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近年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契约信任文化也是热门话题之一。

契约信任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签署合同或协议时,对契约的约束力以及对合约方自愿履行合约的信任。

” 本文将研究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不同,部分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西方文化主张自由、平等、竞争和个人权利,重视契约、个体责任和效率。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人情、家族关系、隐私保密和亲密关系,并注重维护社会和谐。

由此而来,东方人更倾向于在信任基础上建立关系,强调非正式信任,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契约精神,强调法律约束。

二、法律制度的影响法律制度也是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因素之一。

西方国家注重法律的法定性和契约的形式性,对契约的执行保持严谨的法律制约。

但是,中国在传统文化里有礼仪法的概念,即在交往中要注重礼尚往来。

这也表明了中国传统契约文化更注重人际信任,而不像西方文化一样倾向于法律约束。

三、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关系也是影响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重要因素。

在西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在契约签署时个体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中方更显得单纯,约束力也更强。

而在中国,人际关系往往网络化,同行业交往较密切,因此经常发生由于人情关系而违背合约的行为。

这也表明了中国人的信任基础是社会互助以及关系网。

总之,中西方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和社会关系等因素都对契约信任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在跨国合作、文化交流与交易中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双方应加强沟通,提高相互的理解,以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摩擦和误解。

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

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

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谐观〔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西方和谐观的产生、内容、原则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通过探寻中西方文化之差异,从而吸取西方和谐观的独到之处,来丰富中国和谐观的内容。

“和谐”社会观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华民族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质早在远古时代就十分注重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如今和谐社会观已经深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为了全面了解“和谐”世界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实际意义,我们有必要找出中西方和谐观的共性和差异,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和互补,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和谐”观的起源“和谐”的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着的《说文解字》“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的意思;而“谐”字在《说文解字》中原作“魅”,从禽皆声,指音乐和谐,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指各种乐器、音符、音调间的配合与统一,造成和谐的氛围。

《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和与偕二字连用是在《尚书·舜典》中:“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偕,无相夺论,神人以和。

?[2[后来史伯提出了“合实生物”的观点,即:“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生,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他认为,一味地寻求“和”而放弃个性,不能达到真正的“和”;只有承认相对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达到“和”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此后和谐的思想被许多学者进一步深化,如儒家的中庸思想就是“和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社会体系。

本文将就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不同之处展开讨论。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存在“高低”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平等”关系。

在契约信任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上。

在西方文化中,契约是基于信任关系的,双方相互信任,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签订合约并履行合约。

而在中国文化中,契约是建立在“人情关系”和亲近关系的基础上,而非纯粹的信任关系。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行为方式上。

在西方文化中,契约被认为是要尽量遵守和履行的义务。

在合作过程中,西方人非常重视时间、效率和精确性,他们会尽量做到言出必行。

他们非常注重合同的详细条款和法律意义。

而在中国文化中,契约往往被看作是协商的结果,更强调的是双方的关系和互惠关系。

中国人在合作过程中注重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和谐,他们更加注重磋商和灵活性。

在合作中,中国人更多地考虑各方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合同的具体内容。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违约行为的处理上。

在西方文化中,违约被视为不可接受的行为,被看作是欺诈行为的一种。

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可以终止合作关系。

而在中国文化中,违约不仅仅是遭受损失和责备的原因,更多地是追求和谐和稳定的结果。

违约行为通常会通过磋商和妥协来解决,而不是立即采取法律行动。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不同主要体现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对违约行为的处理上。

西方文化注重信任关系和法律义务,追求效率和精确性,对违约行为零容忍;而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互惠关系,追求和谐和稳定,在处理违约行为时更偏向磋商和妥协。

这种差异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历史和价值观有关,也反映了中西方社会体系和思维模式的区别。

了解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商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与社会和谐

浅谈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与社会和谐

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由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

减少中西方文化冲突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降低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实现文化有限流动。

为此,必须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和表层文化要素的适当流动,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

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

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高中论述类阅读: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高中论述类阅读: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

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

《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

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

论中西方和谐思想之异同Discu...

论中西方和谐思想之异同Discu...

第34卷第1期大连大学学报Vol.34No.1 2013年2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Feb.2013论中西方和谐思想之异同秦 明,郭 燕(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摘 要:中西方人都看到了“乐”之“和谐”,也都以和谐为切入点探讨世界的存在方式,并且都认可“不同”是和谐的前提与基础。

然而,毕达哥拉斯专注于用数的和谐解释乐的和谐,符合西方人注重的真理性认识传统;中国古人则更加关注“乐”之“和人心”的功能,体现出其重实用的思维传统。

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是上帝设定的,具有神恩性;中国古人也认为世界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不是天定的,而是需要人类努力争取实现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不同”是“和谐”的基础,但他强调斗争是实现和谐的手段,甚至认为和谐是斗争中的和谐;中国古人也认为“和谐”的前提是“不同”,但他们主张实现和谐的主要方式是协调。

在一定意义上,中西方关于和谐思想的不同倾向折射出中西方人所遵循的不同偏好。

前者重实用,后者重理论;前者重综合,后者重分析。

关键词:和谐;“乐”;“世界”;“不同”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13)01-0063-05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秦明(1980-),女,大连大学讲师,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技术哲学研究;郭燕(1977-),女,大连大学人文学部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

在自然原生态中,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和谐思想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涉及到音乐、美学、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和谐思想似乎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对此,董根洪的解释是“中西方民族分别作了强化与弱化的双向演绎过程,从而使‘调和执中’最终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基本特征。

”[1]当然,董的《儒家中和哲学通论》并没有为此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但是我们的确可以从中华先哲们的诠释中窥见其不断的发展与丰富,并突出地反映在中华先民生产生活的实践中。

中西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比较

中西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比较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价值
社会 和 谐 理 念 可 以追 溯 到悠 久 的 历 史源 头 。
激 发 全 民族 文 化 的创 新 活 力 ,提 高 国 家 的软 实
力 , 进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大 发 展 和 大 繁 荣 , 必 推 就 须 立 足 发 扬 民族 的文 化传 统 , 以文 化创 新 的精 并 神赋 予 祖 国传统 文 化 新 的 时代 的精 神 和 内涵 , 这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题 中应有之意。本
文 就 中 西 传 统 文 化 的和 谐 社 会 理 念 的价 值 和 时
代 创 新 作 比较 性 的分 析 , 以推 动 社会 主义 文化 的
① 胡锦 涛 : 高 举 巾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伟 大旗 帜 ,为夺 取 全面 《 建设 小康 社会 新胜 利而 奋斗 》 ,人 民出版社 2 0 年 版 , 07 第
准。
道 家 、 家 、 家 、 阳家、 家 、 家等 , 现 了 佛 墨 阴 名 兵 出
第 一 次 中华 文 化 的大 繁 荣 。先 秦 诸 子 百家 的 思想 对 后 世 中 国 的文化 产 生 了极其 重 要 的 影 响 。关 于 和谐 社 会 思 想 的文 化 内涵 , 子 各 家 都 有 自己独 诸
: ◆ 蔼 ■ 与文 l | 笋 化
春 秋 时 期 中 国是 中 华 文 化 的“ 典 时 代 ~ , 元 曾产 生 引领 中华 文 化 的诸 子 百 家 学 说 , 如儒 家 、 家 、 法
儒 家 在 解 释 和 谐 社 会 理 念 时 , 特 别 强 调“ 而 还 和 不 同 ” 并 将 其 作 为 人 与 人 交 往 的 重 要 价 值 标 ,
儒 、 、 三 个 最 有 影 响 的 主 要 学 派 为例 , 们 分 道 佛 他

试比较中西和谐理念的异同

试比较中西和谐理念的异同
新潮 流 。
谓之 中 , 而 皆 中节谓 之 和” 《 记 ・ 发 (礼 中庸 》 。 阴 )讲
阳 相 互 协 调 产 生 的 和 谐 。 是 “ 和 ”通 过 管 理 调 三 保 , 节 , 不 和谐 变 为 和 谐 。 使
2 和 谐 的 生 成 观 。 和 ” 是 万 物 生 成 和 发 展 的 . “
【 摘 要 】 中 国与 西方 的 思 想 家 们 在 认 识 和 把 握 共 同的 价 值 理 念 方 面 , 把 “ 谐 ” 为 一 个 哲 学 的 抽 象 都 和 作
范 畴加 以研 究 . 不 同 角度 和 层 次 揭 示 了和 谐 的涵 义 、 质 、 值 和 特 征 等 问题 , 管 在 思 维形 态 、 值 理 念 、 从 本 价 尽 价 发 展 途 径 上有 差 异 , 而又 有 着 本 质 的 内在 联 系。首先 是 从 整 体 上 研 究 和 谐 是 中西 思 想 家 的共 同点 , 次 是 重 然 其 点 探讨 和 与 同 的相 互 区别 . 成 了 中西 思想 家 共 同的 思 维 方 法 , 质 相 同 而又 特 色 互 补 , 现 出 了殊 途 同 归 的 构 本 表 现 象 。和 谐 理 念 . 世 界 各 国 人 民共 同 的价 值 准 则 。 是
的 统 一 、 谐 或 掺 和 。 “ 谐 ” 基 本 涵 义 可 以 和 对 和 的
作 如下理 解 : 和谐 是 协调 , 合 得适 当。 至少包 配 它 括三个 层次 的意思 : 一是 “ 和 ”“ 太 保合 大 和 , 乃利 贞”《 ・ ・ ( 易 乾 象辞 》 。 里 的 “ ” 作 “ ” 意 )这 太 本 大 的 思 , 最 高 的 和谐 。 是 中和 , 喜 怒 哀 乐 之 未发 讲 二 “

论中西和谐观念之差异

论中西和谐观念之差异

摘要:中西方美学史中,在不同时期对“和谐”的看法都不一。

这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中国重伦理道德、西方重理性科学。

本文试图辨析中西方古代“和谐”观念的差别,从而剔除繁冗,直指人类对艺术精神世界的把握、领悟的深层次的联系。

关键词:中西:和谐在中国古代,对“中和”的论述不鲜于典籍。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有了“和”字。

西周初期周太史周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观点。

田儒家从社会伦理出发使其哲学思想紧紧依附在社会政治上。

他们强调“尽善尽美”.“无害则美”,展示了现实的人世精神。

因此.儒家的艺术精神也凸现了一定的政治性和现实性。

孔子日:“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之用,和为贵”。

①苟子认为“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②“诗者中声之所指也”。

《礼记•中庸》中解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礼记•乐记》中也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上述所引,皆能体现儒家的政治观和艺术观。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情感,还要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过”不好,“不及”也不好。

“郑声淫”的原因是因为郑声的过度而不够节制。

这样的音乐在孔子看来。

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作用是负面的。

儒家强调的和谐是“温柔敦厚”,思虑节制保守,即使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越矩”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儒家的“和谐”归根到底即是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的和谐。

儒家当然在“和谐”观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且看《论语》中著名的一段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无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③“按朱子是以道德境界的最高境界,亦即是仁的精神状态,来解释曾点在当时所呈现的人生审美境界。

[2]这其实是儒家由现实世界通向艺术世界的理想境界,由审美到自由.也是曾点由鼓瑟所呈现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境界。

按徐复观的说法,儒家是道德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融合。

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不是从现实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

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中国:纪录
想象中的对方
清朝装束,喝茶水,吃米饭。 “卓别林”,喝啤酒,吃火腿。
(3)从国外研究看 马克斯·韦伯的比较


入世
原善
和谐
日神
巫术
政治
道德
审美
旧识


超世
原罪
紧张
酒神
上帝
商务
职业
工具
新知
二、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是文化世代之间的传授或地域之间的移动,包括纵向传播和横向
文化整合: 文化母体+文化异体+文化主体
谢谢大家!
历史上文化传播的三代模式
第一代是语音文化传播:属于农业文化的“井圈型” 第二代是文字文化传播:属于工业文化的“河流型” 第三代是电磁波文化传播:属于信息文化的“海洋型”
责。 图片访问出处: (欧洲
(接)
文化圈:文化的共时态
在一定区域、在特定的某一地带和环境下居民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样式,其心理、行为具有一 定空间特征。
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交融及其启示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 特质比较
二、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 与融合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 及启示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质比较
1、西方文化的源流及其现代品质
世界四大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阿拉伯文化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1)历史过程
结果: 取代型
复合型
自主型
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 17世纪“好奇”——18 世纪“赞美”——19世纪“不屑”
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 17世纪“礼遇”——18 世纪“淡漠”——19世纪“震惊”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between Man and Nature)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无论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都是如此。

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

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

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并不是天命,顺从命运的人会遭到唾弃。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的原子的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的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东方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演绎式归纳式线性圆周式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重形合重意合写作:开门见山(演绎式思维)往往不开门见山(归纳式思维)2.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Group vs. IndividualismOrientation)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正方,社会和谐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首先,社会和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强国家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说,“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只有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加强烈,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团结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

”只有在社会和谐的氛围中,人们才能共同努力,推动经济的繁荣。

最后,社会和谐对个人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和谐是人类最高的幸福。

”只有在社会和谐的环境中,人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个人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共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反方,社会和谐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和冲突。

即使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之间仍然会存在分歧和矛盾。

正如英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消除矛盾,而是能够以更加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

其次,社会和谐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

在一些和谐的社会中,由于缺乏竞争和创新,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生命。

”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经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社会和谐并不一定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

在一些和谐的社会中,个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正如美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和谐是奴役。

”在某种程度上,过分追求社会和谐可能会导致个人的自由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并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在追求社会和谐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局限性,避免过分追求和谐而忽视了矛盾、竞争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比较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互信度、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等方面。

中西方在契约信任度上存在差异。

在西方社会,契约信任度较高,人们普遍认为签订契约是一种承诺,一旦签订契约,就会尽力履行契约中的义务。

西方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契约是个人自愿行为的象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契约信任度相对较低。

中国历史上,由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人们对契约的信任度较低,更多的依靠人际关系和信任来解决问题。

中西方在契约精神上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契约精神被视为一种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力量,契约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还承载着双方履行诺言和义务的责任。

在西方社会,一旦契约被违反,常常会引起法律诉讼和损害赔偿等后果。

而在中国文化中,契约精神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由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时候人们更注重契约背后的关系和人情,在一些情况下,契约可能被更高的原则或利益所取代。

中西方在法律意识上存在差异。

在西方社会,法律是契约的基础和保障,人们普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当契约被违反时,西方社会往往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

而在中国,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法律在契约履行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道德和人情来解决争议。

在中国,发起法律诉讼被视为一种“无奈之举”,人们更习惯通过非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

中西方契约信任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契约信任度高,契约精神被广泛重视,并依靠法律来保障契约的履行。

而在中国,契约信任度相对较低,契约背后的人际关系和人情更受重视,法律在契约履行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中国的契约信任文化也在逐渐演变和改善。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社会和谐观点):首先,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说,“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这句话强调了和谐社会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其次,社会和谐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一个不断分裂的国家是无法长久存在的。

”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和谐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社会和谐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国家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和平不是没有战争,而是有正义的战争。

”这句话表明了和谐社会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动荡,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够稳定繁荣,国家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

反方辩手(社会不和谐观点):首先,社会和谐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

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和谐是一种虚幻的幻想,真正的世界充满了冲突和对立。

”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和谐在现实社会中的难以实现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

其次,社会和谐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僵化和停滞。

在一个过分追求和谐的社会里,人们可能会因为过分追求和谐而失去了对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

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所说,“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争议,而是在争议中保持尊重。

”这句话表明了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争议中保持尊重,而不是过分追求和谐。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社会和谐观点):首先,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民才能享受到稳定的生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和谐”这一理念,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

这种和谐的理念使得中国社会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繁荣。

其次,社会和谐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信任程度会更高,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比如,瑞典是一个以和谐著称的国家,其社会福利制度和民主政治体制为其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社会和谐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各个民族和宗教信仰可以和平共处,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比如,美国历史上的民权运动就是为了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和谐共处,从而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才能享受到稳定的生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反方辩手(社会不和谐观点):首先,社会和谐往往是一种虚假的表象。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例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阶级斗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原因。

其次,社会不和谐也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度低,合作意愿不强,这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例如,近年来,一些国家因为社会不和谐导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动荡,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社会不和谐也会加剧民族矛盾和国家分裂。

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中,各个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往往会加剧,这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产生威胁。

例如,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导致的国家分裂问题,给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综上所述,社会不和谐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才能享受到稳定的生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社会和谐是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关键。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状态。

我认为社会和谐是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关键。

首先,社会和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当社会各成员之间存在和谐的关系时,人们更愿意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实施的,这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次,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当社会各成员之间存在和谐的关系时,人们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例如,挪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和谐的国家之一,其社会稳定程度也是世界领先的。

再次,社会和谐能够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当社会各成员之间存在和谐的关系时,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爱,从而提升幸福感。

例如,丹麦被评为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社会和谐程度与人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为了支持我的观点,我引用了一些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

首先,孔子曾经说过,“和而不同,道之至善。

”这句话强调了和谐与多样性的关系,说明社会和谐能够容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共赢。

其次,挪威作为一个和谐的国家,其案例证明了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系。

挪威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人民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社会矛盾和冲突相对较少,这使得挪威成为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再次,丹麦作为一个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其案例证明了社会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

丹麦的社会和谐程度高,人民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这使得人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是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关键。

社会和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反方观点,社会和谐是一种虚假的美好愿景。

我认为社会和谐是一种虚假的美好愿景。

首先,社会和谐往往是建立在压制个体利益的基础上。

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往往需要个体放弃自己的权益和诉求,服从集体的利益。

中西“和”的内涵比较

中西“和”的内涵比较

中西“和”的内涵比较摘要:汉语“和”来源于饮食与音乐,调和为美。

“和”成为中华民族处事立人的基本目标,贯通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为人际关系、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为贵”。

西方“和”注重法律、原则等的保障性,是基于混乱、战争等治理的思考,现代和平多注重结构不平等问题。

二者和平观具有很大互补性,在和谐世界的建构上双方有必要各取对方所长,补己之短,实现现实与未来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和;和为贵;和平观;互补性儒家“和为贵”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立国施政、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源远流长。

直至今日,构建国内和谐、追求国际和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

可是,西方学者总是用西方惯有的逻辑推断中国,认为儒家文明的中国将是西方文明的挑战者、威胁者、危险者,甚至是西方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一书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归结中国“和”文化有“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科学分析中华文化“和为贵”的本质,对西方学者的观点予以有力地批判。

①中国文化中,从早期象形文字“和”的来源到其丰富的内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尚和的心态。

“礼之用,和为贵”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也形成了中国人在观察了解世界时,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视角。

本文从中西方“和”的文字起源、内涵变化以及对和平思想影响等方面,说明中国人在认识“和”与追求和平观念上与西方的不同之外,了解二者间的互补性。

一、汉语“和”的来源与意义1.汉语“和”的来源和基本涵义汉语“和”来源于汉民族生活与生产实践,体现华夏民族注重人与人、人与世界和睦相处的心态。

“和”是汉民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价值观念的体现,蕴涵着中华民族待人处事的普遍心理。

“和”字在古代汉语里有多种形体,归结起来有四种写法,写成宋体即为:和、盉、龢与惒,《正字通·心部》称:“惒,俗和字”,“惒”本为“和”的生僻写法,在先秦时期,和、盉、龢是通用的。

②“和”的本义来源于人听觉和味觉的感受。

中西方正义思想对比

中西方正义思想对比

中西方比较法———社会公平与正义西方正义思想1.古希腊正义思想如果诸多其他问题一样,西方关于正义问题的探讨也始于古希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率先对公平正义展开讨论,奠定了公平正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基础地位,为后人的探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最早对社会正义做出完整的理论叙述的哲学家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的观点,并将正义总结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智慧、自制和勇敢为国家做出最好的贡献,也就是做分内该做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

对统治者来说,正义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为社会服务并且不计较私利。

对武士而言,正义就是就是发挥他们勇敢的天性。

对农夫,商人等劳动者而言,他们的正义就是要有节制。

他认为国家正义的实现是通过个人正义来实现的。

在柏拉图那里,个人正义就是能在智慧的统帅下,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一致,各司其职。

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正义理论。

他从政治、经济和法律的不同角度来论述正义。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正义就是平等。

“既然不公正的人与不公正的事都是不平等的,在不平等与不平等之间就存在一个适度,这就是平等”。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区分了正义的不同学科归属。

“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作为品德的个人正义,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分配、法律的公正、正义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将具体的公正分为两类,即分配(钱财、荣誉)上的公正,以及私人交易中起矫正作用的公正。

矫正作用的公正又分出于意愿的和违反意愿的、强迫的矫正。

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公正是以法律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为“法律的运作就是以对公正和不公正的区分为前提的”。

所以当人们出现纠纷的时候便需要法律的标准来判断怎么样才能达到公正、平等。

所以说依法办事才能得到公正。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明确的把“正义”纳入了利益分配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范畴。

2.近代西方正义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近代西方思想家在古希腊理论的基础上对正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出于方法视角的不同以及前提观念的不同,近代西方主要形成了两种公平正义观:一种是以洛克为代表的基于社会契约论的公平正义观,另一种则是以休谟、穆勒等人基于功利主义的公平正义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第30卷第3期2008年5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ingxia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V o1.30No.3May2008“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吴世彩,刘家俊(宁夏大学党委办公室,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理念指导.”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作为中西方的和谐社会理念,在求和的深层意义上有内在的契合点,即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承认差异,统筹兼顾和系统优化.但它们属于两种异质文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社会的和谐理念,在众多层面上又存在着差异.比较分析中西方和谐理念,目的是观同察异并期于会通,实现两种和谐理念的融会契合,丰富和完善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对立,对话下的契合是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即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坚持和平和竞争的辩证统一,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发展,自律和他律的充分结合.关键词:”和而不同”;”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中图分类号:B0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744(2008)03—0001—07人类以群体为生存和实现的条件,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的永续发展,协调与和谐就成为任何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知道行为模式是受制于价值理念的,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和谐理念作为指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积淀,具体历史环境中形成了相异相通,各有千秋的和谐社会理念,即”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通过对中西方和谐理念的具体分析,目的是观同察异,期于会通,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的理论启发和思考.一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的”契合”“和而不同”是孔子对君子品性和为人原则的高度理论概括,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思想的演化;而契约精神是指在西方社会蕴涵于契约关系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的规则和意识所凝聚而成的精神.在对这两种和谐社会理念分析之前,我们先对它们的形成和历史渊源进行简单的介绍.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和”是指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事物通过相互补充而同时共存达致统一;而”同”是指相同事物的堆积,本质上排斥了不同和差异的存在,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单的同一.早在西周末年,郑国太史史伯就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史伯把”和”与”同”区别开来,认为”和”是”以他平他”,是不同的事物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均衡状态.而”以同裨同”,则是把相同的事物简单叠加,这只有量的增加,而无法产生新质即新事物.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进一步论述了”和”与”同”的区别,强调了和的互补,共济与对立面的相反相成作用.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L2J.晏婴认为,“和”好比做汤,只有将油酱醋盐梅各种作料与鱼肉放在一起,加上适量的水,用适当的火候去烧,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即”和”是多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因素”相济”,”相成”做到”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实现各种因素相互补充转化.”同”好比是一锅水再加水,还是一锅水,做不出汤来,没有人会喜欢喝.所谓”若以水济之”,”琴瑟专一”,就是简单因素重复的”同”.晏婴还将”和同之辩”运用于君臣关系,强调”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L3].指正确的认识是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和补充而形成收稿日期:2008一O1—11作者简介:吴世彩(1966一),山东高密人,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综合平衡,认为只有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的君主,才能造就和谐的局面.孑L子继承了上述思想,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指,有德行的人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但他们善于协调,能与人和睦相处, 内心所见保持略同.而小人为人处世是一味苟同,盲从附和,实而”不和”.这里的”和”是指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君子所具有的品德; “同”则是否认这种对立面的差异和斗争,取同一性而舍斗争性,采取无原则斗争的迁就态度,是小人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孑L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人与人之间固然有矛盾意见,但能够在一定的原则之下而达到统一与和谐,不是那种没有差别的雷同, 无视矛盾的苟同.西方的契约理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6至18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又将契约观念由经济观念阐发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的观念.契约的思想和逻辑远远超出经济关系的范畴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转变,西方社会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理解社会契约思想是把握契约精神内涵和实质的关键,社会契约思想首先由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而后经霍布斯,洛克发展,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推向顶峰,最后罗尔斯提出的公平正义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契约思想.社会契约论者认为,在国家建立以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 每个人都有着自由而平等的天赋的自然权利,可以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种自然状态缺乏法律的约束和公共权威的管理,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争斗.这样,人们通过缔结契约将自己全部或部分自然权利让渡出去,交给一个公共机构,形成公共权力,并且服从于它,于是国家就诞生了.但是,如果公共权力不能保护或侵害了人们的权力,人们有权终止契约,重新缔结新的契约.那么,契约精神就是指蕴涵在契约关系和这种社会契约论中的反映平等,权利等等的一系列规则, 这种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利益需要,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逐渐内化成为西方人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指导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政治和其他活动.“和而不同”是旨在实现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尊崇和谐,和睦,和平,坚持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使人与人之间,社会的各部分和各要素相互兼容,稳定有序地共同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它既是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又是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构成我国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 一2.一江泽民曾精辟地指出:”‘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契约精神是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政府的价值基础,也是公民互利共赢,社会协调秩序的价值准则,成为西方缔结和谐有序社会所应该遵循的理念. “没有哪一种思想工具较之契约思想更能深刻,合理地揭示现代民主政治秩序的要义与精髓……根据罗尔斯的看法,契约方式是现代民主社会达至社会和谐的基本方式.”..’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虽是中西方不同社会的和谐理念,但因均为和谐理念, 所以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丰富多彩的社会,这两种理念的价值追求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为了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建构一种协调,有序的社会体系和结构,达致事物协调统一,社会安定祥和.一语概之,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谐”.这一点决定了这两种不同的和谐理念在深层意义上具有”契合点”,这种契合就表现于它们在求和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具备相融相通的理论前提条件,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承认差异.差异是指事物的差别和不同,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众多事物共同构成的,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别,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差异性,多样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生态,绝对相同一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差异就是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又有特殊性,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每一事物都有特点,这种差异性,矛盾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和而不同”首先承认了”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即承认了事物间存在着差异,事物是矛盾的.”和”是不同事物的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如果一味追求”同”,忽视或不尊重”不同”,这样事物不会得到发展,而成为”同而不和”;西方的契约精神同时也坚持了”不同”的客观性的观点.在契约关系中,缔结契约的双方或多方(不论指公民与公民间还是公民与国家间)是不同的实体,缔结者因为不同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约定订下契约,这众多的”不同”,表明契约精神内在地承认差异意识,承认矛盾,允许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价值存在. 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才构成和谐,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差异性,多样性是社会要素的基本组成和社会资源多样性,丰富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等诸多”不同”会随时存在和不断涌现.所以,和谐社会的理念首先要承认社会元素”不同”的客观性,坚持矛盾的观点.第二,统筹兼顾.事物的矛盾是普遍的,但矛盾有两种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即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即是矛盾双方的同一属性,它们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不同事物构成的对立面(差异),双方必有其一致和共同的东西,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统筹这些”不同”中的共同性,既看到矛盾的斗争性,又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即对立面相成相宜的一面.这种兼顾性的统筹”不同”的共同性,即是”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的关键所在.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社会和自然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的统筹性,兼顾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和而不同”的实质就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要求君子善于协调差异和个性,在平等的条件下相互吸收融合,统筹相成相济的一面,兼顾整体利益,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契约的签订意味着契约关系中的缔结者就自身和其他利益要求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性是以利益体系的整体目标,长远利益和内部互益机制为前提,并维护着契约关系体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共有的价值信念.所以,契约精神内在地蕴涵着协调兼顾意识.第三,系统优化.系统”一般被规定为’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或’以规则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对象的集合’,实质上是泛指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统一体”.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即系统的分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趋向于强化整体功能的特征……由于系统在环境中参与竞争和选择,以及要素结合的凝聚力的作用,使得这种结合总是朝着优化的方向调整,否则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便难以持续”¨...不相同的事物共处于一个系统之内,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整个系统也因此而获得变化和创新.系统的上述特性,为我们研究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使社会内部各个要素和子系统之间达到一种有序,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状态,整体社会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即系统要素功能的总和.”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中的和谐理念就是系统功能的发挥,通过社会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性质及功能的渗透和融合,弥补和凝聚,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达到社会良性运作,使社会的功能处于最优化状态.二”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的差异比较同是和谐社会理念,从和谐的哲学层面来分析, “和而不同”思想与”契约精神”具有内在的契合点, 但由于它们根植于性质不同的社会,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及两种和谐理念应用于社会现实的功效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它们又蕴涵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实质内容,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1.从文化来说,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中西方文化所侧重的面不一样.中国侧重矛盾的同一性,重在消解矛盾,崇尚和谐,产生了悠久灿烂的”和合”文化精神;而西方偏向矛盾的斗争性,重在突出矛盾,崇尚斗争,形成了颇具个性色彩的竞争文化精神.“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在古代,人们就崇尚和谐,认为和谐是君王统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先人留下的美德,”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天地和而万物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谐是宇宙间的最高真理,也是一种最高的善.孔子把”和”视为天下大道,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苟子倡导”群居合一“,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在近代,康有为于《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全国各民族, 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就是“和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把社会稳定与发展视为建立各项体制的依据.在当代,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以上可以看出,由古到今,中国人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以和为贵,都把和谐作为社会规范和凝聚的价值目标.这种和谐意味着人对世界没有任何非分的想法和抗争,在融合的过程中求平衡,自由,和谐,主张”和而不同”.正如张岱年所说:”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由此,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予以高度的评价,把它看做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孔子高扬了”和”的重要性,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善于协调的,并以和睦相处为目标.”和”是包容了”异”的“和”,强调要多元共处,以和为贵,协调融洽地统一于共同体中.一3一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一次提出了”和谐”范畴,认为作为本原的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赫拉克利特指出,不同的东西是自身同一的,”相反的力量造成和谐”_l,强调斗争在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和谐正是通过人的主动争取和斗争而实现的.黑格尔认为,在一切关系中最普遍的就是对立,世界上所有观念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对立面然后与对立面统一,形成更高级的整体.只有斗争和邪恶存在,才能通往成就和至善.康德哲学的重要结论是人为自然立法,规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抗争是进步的必由之路.人与人之间过于和睦,人类社会就会处于停滞状态,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竞争.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在追求和谐时总是把问题或者说矛盾凸现出来.这种重视”对立”环节和”对立统一”的”和”的思想,使得西方人的价值取向为以冲突竞争来求得协调统一,注重在冲突中发展,而形成一种竞争文化精神.“对西方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社会契约论的提出和演变,这是西方化解冲突,达致和谐的基本理路.”_l霍布斯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结束人与人间的斗争,结束无政府状态与统一的对立,人民自愿订立契约,把权力“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集体就是在契约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国家享有绝对的权力来解决社会冲突.洛克建立的社会契约理论,更加重视自然平等,独立和道德理性,为免于人们在自然法状态下侵犯他人权力和相互伤害,人们自愿缔结契约而建立国家.但政府是签约的一方,国家必须根据公众意志来治理社会,当一个政府不能满足公民的合法条件时,抵抗和革命就可以得到辩护即人们有权推翻它.卢梭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在”公共善”的契约基础上,通过普遍意志把公共利益和个人意志结合起来,每个公民拥有立法权,”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罗尔斯是在批判功利主义肯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契约理论,更确切地说,他”希望利用社会契约作为一种假设的理论设施来’推出’他的正义原则,并进一步利用那个社会正义的观念作为评价基本的社会结构在分配上的标准”.人们的利益是有共性和差别的,西方在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上设置政治权威和建立公民社会,最终用蕴涵在其中的”契约精神”来维护,促进和调解人们的合法利益,保持社会的和谐统一.————2.从思维方式来说,中国人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由整体的需要决定个体的性质和面貌,为使得大局和平协调发展,而追求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这种思维方式重整体,重直觉,表现出模糊笼统性;而西方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主张个性张扬,个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不损害任何个体的实体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的和谐,形成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重个体,重理性,有清晰的目的性.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儒家十分强调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只有群体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任何个体离开群体的力量都无法自给自存,只有把个体完全融人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主张”泛爱众”,苟子讲”群道”,都是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伦序礼让,形成一种和睦相处的群体关系.中国人为追求群体和睦融合,自古以来把适中作为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的总则,形成一种”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E22J,并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苟子也认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这种”中庸”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指对于事物,要分析把握和权衡矛盾双方,了解其方方面面, 尤其是最极端的两种情况(如最好与最坏),寻找一种恰到好处而整体和谐统一的应对方法.它反映到行为准则上来说,就是要求做到”无过无不及”,即一个人的行为不能走极端,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J.反映到社会实践中,意指正确对待矛盾,坚持适度原则,强调整体的依存和统一, 最终完成社会的和谐运行.但这种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在追求整体秩序的过程中,模糊了人我, 群己,公私之间的界限和规约,表现出笼统性.“和而不同”充分体现了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和”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协调,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相互补充,以充分发挥不同事物结合的整体功用.”和而不同”是通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结,平衡,调和与渗透等关系,寻找出事物的最佳状况,注重整体和谐的意义,强调个体的价值从属于普遍秩序的安排与决定.而西方近代以来,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学者说:”西方文明的价值取向是以承认个人价值为基点的”].亚当?斯密主张人是经济的动物,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并认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_2.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的着名论断.黑格尔认为人具有无限的价值,是在进行”有目的行动”.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重视个人权利的维护.另外,西方和谐观始于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哲学思考,重视分析和实证,善于借助逻辑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西方人形成一种重理性,重科学,有清晰的目的性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契约关系和社会契约论中所内含的契约精神充分反映了这一思维方式,表现在契约精神中所包含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权利袁:识等.主体意识:公民是契约最主要的主体,公民主体意识则是契约精神的集中体现.根据社会契约理论,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如果国家消极应付或不能代表公众利益,公民有权收回让渡的权利,推翻国家的统治.契约理念强调个人自主意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以整个契约关系中所有人的合理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前提,即契约所尊重和强调的是一种健全的,理智的,秩序化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契约的双方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契约天然是平等的”,而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一致的自由的合意.自由意识:社会契约论认为,地位平等的个体之间缔结契约是一种自由的行为,谁都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的权力,”契约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制度”.权利意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基础是”天赋人权”,在洛克和卢梭看来,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并且这一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不受文化,种族,性别,阶级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人们结成”社会契约”.通俗地说,只有有了明确的权利,比如对某物的所有权或某项政治权利,才谈得上与别人进行交换或让渡这种权利.3.两者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和而不同”是修身理论,实质是一种人世思想,重仁义,强调自律,表现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进行社会和国家管理的一种有效调节的价值反映,重功利,以法律为基础,表现为外在的社会管理形式.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世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它十分强调道德修行主体自身的示范作用,要求修行主体从自己做起, 以身作则.《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还对学生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L3¨.认为道德修行主体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别人应讲道德,自己却随心所欲,不注意自己的德行修炼,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出了”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观点,并主张用”仁”,”礼”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