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2022年《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今天,我聆听了潘__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2022年《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1、陈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他的语言很富感情色彩,用儿童话的语言鼓励他的孩子们,对我触动很大。我想一个科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陈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不错,值得学习。
2、陈老师在让孩子用实验方法探究磁铁磁力时,孩子们用了在磁铁各点挂回形针的方法,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一位科学老师执教时也经历过,她在执教时,很多孩子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了小钢珠、磁铁、尺子测距离的方法比较磁铁两端和中间磁力的大小,远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力大,近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性相对弱。我想,课堂上要给孩子充分多的思考时间,孩子们会想到更多的方法。
4、引入的特别之处,小钢珠在磁铁上滚动(投影下),磁铁有点斜放,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际,蕴涵着教师无穷的智慧,孩子更能看出小钢珠的走势,磁铁磁力的强弱,细心!!!
5、在本课最后的设计是教师给孩子出了一道题:铁和磁铁各一根,在不用其他工具的前提下,想办法怎么分辨哪块是铁,哪块是磁铁。这样的设计也与本课的教学重点:研究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相呼应。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评课稿《磁铁的两极》
本节课是物理课中的一堂有关磁铁的两极的课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磁铁的两极以及磁力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前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文章阅读的方式了解磁铁的两极。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了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师通过提问、示范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教师设计了课堂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观察磁铁的两极和磁力的作用,加深理解。
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小组讨论和实验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教师
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可以采用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磁铁的两极和磁力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教师能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1今天,我聆听了潘xx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再通过小组交流反应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这局部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
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防止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
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局部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21、陈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他的语言很富感情色彩,用儿童话的语言鼓励他的孩子们,对我触动很大。
我想一个科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陈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不错,值得学习。
2、陈老师在让孩子用实验方法探究磁铁磁力时,孩子们用了在磁铁各点挂回形针的方法,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一位科学老师执教时也经历过,她在执教时,很多孩子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了小钢珠、磁铁、尺子测距离的方法比拟磁铁两端和中间磁力的大小,远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力大,近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性相对弱。
三年级科学《磁铁两极》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磁铁两极》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年级科学《磁铁的两极》评课稿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
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避免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
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来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磁铁的两极评课稿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
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避免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
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1、杨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他的语言很富感情色彩,用儿童话的语言鼓励他的孩子们,对我触动很大。
我想一个科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杨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不错,值得学习。
2、杨老师在让孩子用实验方法探究磁铁磁力时,孩子们用了在磁铁各点挂回形针的方法,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一位科学老师执教时也经历过,她在执教时,很多孩子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了小钢珠、磁铁、尺子测距离的方法比较磁铁两端和中间磁力的大小,远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力大,近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性相对弱。
评课两篇评《磁铁的两极》
设计支架活动,建构科学概念评《磁铁的两极》说起“建构科学概念” ,其实这句话里就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建构” ,一是“科学概念” 。
建构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科学的概念,从而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最新讨论稿)中提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科学概念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抽象,还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
更关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多少和哪些科学观念。
科学概念是学生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科学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的基石。
科学概念的建构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概括形成概念或一般的原理,科学的阐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概念呢?一、学生的前概念是基石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待问题都有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了解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已有理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已有概念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在教学《磁铁的两极》这节课前,我了解到学生的前概念是: 1.知道磁铁的两端之间会作用,有时吸引,有时排斥。
2.听说过“磁极”、南极、北极等词语。
3.对磁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感觉,但是不清晰。
4.并不了解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在哪里。
二、本节课的概念目标是方向在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之后,就要确定本节课的概念目标,这是探究活动的方向。
根据兰本达教授的过河理论,学生的前概念是此岸,那么概念目标就是彼岸了。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一)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
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避免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
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二)1、杨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他的语言很富感情色彩,用儿童话的语言鼓励他的孩子们,对我触动很大。
我想一个科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杨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不错,值得学习。
2、杨老师在让孩子用实验方法探究磁铁磁力时,孩子们用了在磁铁各点挂回形针的方法,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一位科学老师执教时也经历过,她在执教时,很多孩子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了小钢珠、磁铁、尺子测距离的方法比较磁铁两端和中间磁力的大小,远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力大,近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性相对弱。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2篇)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磁铁的两极》选自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该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1、关于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实验,2、磁铁两极的研究。
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而对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难点。
在以往的该课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1、两端磁力很强,导致实验花费很多时间,导致课上不完。
2、中间三个点磁力太弱,结果都是0个回形针,无法分析。
3、两端磁力大,导致中间两个点回形针挂不住,会往两边移动。
4、各组数据相差很大,学生分析起来难度很大。
为此,本课引入了一个新的器材——磁力传感器。
但是,许老师并没有忽略前面实验的设计,他的设计重点在前面一块,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已经在第一课中有所涉及。
只是停留在颜色和SN。
所以重点在认识磁铁两端磁力强,中间磁力弱,因此用了磁力传感器。
显示在仪器上,每个组都不同,所以不可能全部投影在屏幕上。
对于传感器上的正负符号学生很感兴趣。
先对学生进行培训,5到6分钟。
1.清零。
规定小数点后第二位忽略不计。
2.用传感器靠近磁铁,正负表示两极不同,跟磁通量有关。
在这堂课中,对传感器的使用与回形针的使用有什么区别。
在用回形针的时候,实验设计基本是失败的,但是大概可以感知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所以用传感器验证的时候就会更精确。
让学生看到数据,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是怎么一回事。
把模糊的概念变成数据的变化规律,更具体。
但是,面对如此方便的仪器,学生会不会渐渐产生依赖,从而失去转换思考的能力呢?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肯定会惰性,一旦他用了一些方便的仪器,他就不会想着去使用一种更加麻烦而且复杂的实验方法,随着仪器越来越先进,学生的操作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差呢?对此,许老师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个环节依然是设计,只不过用了仪器,更加数据化。
所以,仪器只能为我们的课堂设计而服务,但有了先进的仪器,对教师的设计要求反而提高了,不仅要解决新仪器带来的新问题,还要不让学生对仪器产生依赖,这又是一项新的挑战。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评课稿:《磁铁的两极》《磁铁的两极》是一堂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磁铁的物理现象及其应用的课程。
该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演示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磁铁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开始时,孩子们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来到课堂。
老师巧妙地利用一枚小小的磁铁来开启这堂课的导入环节。
通过将磁铁悬挂在白板上,吸引学生的视线,引发他们的疑问和思考。
老师灵活运用问题引导,带领学生自我探究,渴望获取更多关于磁铁的知识。
这种启发式的导入方式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演示:直观感受磁铁的力量接下来,老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演示。
首先,老师利用磁铁和铁屑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生动地展示了磁力场的存在。
学生们通过亲眼观察和感受,对磁铁的吸引力有了直观的认知。
紧接着,老师又利用另一组磁铁模拟了磁铁之间的互斥和吸引的现象。
通过操控两个磁铁的位置和方向,学生们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于两极的作用、吸引力和排斥力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这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磁铁的两极磁性。
三、理论知识:巧妙安排、层次清晰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老师引入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数据,让学生能够分析磁铁产生磁力的原因以及两极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
通过示意图、板书和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老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关于磁铁的基本知识。
在知识讲解的同时,老师巧妙地描绘了磁铁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的示例,使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四、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问题。
学生被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利用磁铁作用的实际应用器械。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并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设计。
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上午,我们观看了《磁铁的两极》的教学视频。
这节科学探究实验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强弱,从而使学生明白磁力最强部位被称为磁极。
以下是我关于这堂课的一些评价。
一、教学理念符合课标要求。
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理念,教师遵循科学探究的八个步骤,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获取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
符合课程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从实验中获得直接经验,更加利于学生理解磁极。
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以后遇到问题能自己有序的进行科学探究。
在这个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做实验,交流学习,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努力地给予每一位学生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内容完成度较高。
教师以复习上节课内容条形磁铁的性质作为引入,再提出了问题,提供了简约的实验器材,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探究得出条形磁铁的磁力两边强中间弱。
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认识磁极的概念和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及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在分组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尽最大努力地在做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实验前的指导,过程中的指导、点拨,都比较到位。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比如在实验前请同学上台尝试挂羊角钉,在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准测量点,轻轻的挂,对挂钉的数量如何计数做出指导;实验前提出几点实验要求,注意安静有序的进行实验、互相帮助、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中对错误操作的学生做出及时有效的矫正。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赏识教育评价及时。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也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有很多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进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并给予及时的表扬,推行赏识教育。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本节课是以《磁铁的两极》为主题的科学课,老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首先,课堂开篇,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这样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接着,老师介绍了磁铁的两极,并逐步向学生解释了南北极的形成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磁极吸引和排斥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同时,老师还请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磁铁对小铁钉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磁铁两极的认知。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通过学生自主发言和小组合作,还能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最后,老师通过陈述小磁片和大磁片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出了磁场的概念。
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磁场的存在。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磁场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对磁场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以《磁铁的两极》为主题,通过问题导向和实践探究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三年级科学《磁铁两极》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磁铁两极》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磁铁两极》评课稿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
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避免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
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原创】《磁铁的两极》教学实录及点评
《磁铁的两极》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合作探究,能从玩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猜想建立假设,能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合作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能用语言或演示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法及归纳结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经历研究磁铁两极相关知识的活动中,养成乐于动手、动脑及交流的习惯,体验探究乐趣;能从磁铁的性质,找到它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应用。
3、科学知识目标:认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N极指北、S极指南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能提出磁铁有指示方向的假设并自己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磁铁有指示方向的性质。
[教学准备]教师: 教师演示材料、电教媒体等学生:1号袋:磁铁、棉线、磁铁支架、磁针套、小铜帽、圆形泡沫,支架、水盆。
2号袋:塑料小车、塑料管、条形磁铁2块、环形磁铁2块、实验报告单。
[情景设计]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来辨别方向,谁能说说我们这间教室的东西南北方位呢?生: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把底面贴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透明塑料水槽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同学们,水槽底面上的东西南北方是不是就是我们这间教室的大致方向呢?生:是。
师:这是一种粗略的估计,要是要比较准确地确定方位,有什么办法呢?生:指南针。
师:(将指南针放在水槽边,通过实物投影打在屏幕上),借助指南针,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东西南北方位,是吗?老师现在把水槽底部南北方向调到同指南针所指的方向相同。
[点评:这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它为学生做磁铁指示方向的猜测打下一个埋伏,也为学生做磁铁指示方向的实验做了知识铺垫。
][教学过程]游戏引入,建立假设师:接下来老师请来小蝌蚪和青蛙妈妈跟我们做个小游戏。
(出示泡沫小蝌蚪、塑料青蛙妈妈)这是一只聪明的小蝌蚪,它在找青蛙妈妈。
无论青蛙妈妈在岸上的哪个方向,小蝌蚪在水里停下来时总能朝着妈妈的方向,信不信?学生:感到稀奇,迫切想知道究竟。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与评价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与评价《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与评价【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的第三课,是在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之后。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铁不仅可以吸引铁,还可以吸引镍和钴,以及磁铁有磁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聚焦:通过磁铁的自述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并在自述最后设疑条形磁铁各个部位是否都有磁力,大小是否相同,了解学生前概念,同时呈现出本课的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是探索:通过情境设计,以“磁铁历险记”为情境,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借助图钉用感官感受磁铁各部分磁力,观察完全相同的图钉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以及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解决本课所研究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讨:根据实验探究所得现象建构磁极的概念。
第四部分拓展:运用学生已有的实验探究方法和知识寻找马蹄形磁铁的磁极。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到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磁力,为本节课借助图钉、铁粉等比较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奠定了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已隐约知道磁铁两端磁力较大,但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依旧模糊,所以本堂课中的相关实验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明确地指导。
但二年级的学生观察、探究、概括、描述能力依然比较欠缺,所以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来表述实验现象以及将实验现象转化为概念的依据意识能需我们加以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具体观察、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推测。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解决问题。
3,运用多种实验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说出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乐于分享,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运用适当的实验方法能使研究更加深入。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题目:磁铁的两极评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评述的主题是“磁铁的两极”。
磁铁作为一种常见的物体,具有独特的特性,它的两极,即南极和北极,以其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特性,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和应用。
首先,磁铁的两极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特性,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趣的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将两个磁铁的南极对北极相对,可以发现它们会互相吸引,而南极对南极或北极对北极相对,则会互相排斥。
这种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场的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探索磁力的方式。
其次,磁铁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也在很多应用中被利用。
比如,我们常见的电磁铁就是通过在导线中通电产生磁场,来吸引磁铁的机制实现的。
电磁铁在很多场合被广泛应用,比如电磁起重机、电磁锁等。
这些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磁铁的两极也被用于指示方向。
我们常见的指南针就是通过将磁铁制成一根长短不一的磁针并悬挂,使其自由转动来指示地磁方向。
指南针在航海、探险、地理测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确定方向、确定位置。
最后,磁铁的两极也给我们提供了艺术装饰的灵感。
比如,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制作磁贴,将它们固定在冰箱或其他金属表面,既方便实用,又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
此外,磁铁还可以被用来制作玩具,如拼图、磁性画板等。
这些艺术装饰和玩具不仅能够照顾到人们的实用需求,还能够提供娱乐和创造的机会。
通过对磁铁的两极进行讨论和评述,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仅是科学实验的工具,也是应用和艺术的源泉。
磁铁的两极不仅在科学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特性,也在实际生活和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探索磁铁的两极的奇妙魅力。
谢谢大家!。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与教学评析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与教学评析一、教学内容:《磁铁的两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认识磁铁的南北极。
(2)、指导学生探索认识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吸引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现象进行推测,并能够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2)、能应用规律,自己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材料,最终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铁的广泛应用。
三、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有的同学知道磁铁能吸铁;有的同学知道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有的同学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更有一些同学能够说出磁铁的性质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几个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行明白: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和磁铁相互作用的规律。
四、教学策略:1、教育观念:本课采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建立假设,学生在游戏中发现磁铁的秘密,引发学生思考建立他们对问题的假设,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动手操作等实验来验证假设。
让学生自己发现、验证磁铁相互作用的规律。
拓展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2、设计意图: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我在设计时就从学生玩磁铁开始,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操作方法:根据科学课的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并应用规律自己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材料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最终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磁铁的两极》评课稿
1、陈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他的语言很富感情色彩,用儿童话的语言鼓励他的孩子们,对我触动很大。
我想一个科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陈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不错,值得学习。
2、陈老师在让孩子用实验方法探究磁铁磁力时,孩子们用了在磁铁各点挂回形针的方法,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一位科学老师执教时也经历过,她在执教时,很多孩子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了小钢珠、磁铁、尺子测距离的方法比较磁铁两端和中间磁力的大小,远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力大,近距离能吸引小钢珠的,磁性相对弱。
我想,课堂上要给孩子充分多的.思考时间,孩子们会想到更多的方法。
3、陈老师在让孩子表达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的环节中,要求孩子自己用图画的方法表达,结果,孩子有的用木条根数多少表达,根数多,磁铁磁力大,根数少,磁力弱。
也有用细线长短,水的满浅等全部在黑板上展示,是一种很好的、全新的课堂后测。
张老师是这样评价的:这样的方法有效检测了孩子研究成果;练习了用图画描述;检测了预测水平;了解了学生如何思考。
我想这样的设计,是陈老师思考所得,确实,科学课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4、引入的特别之处,小钢珠在磁铁上滚动(投影下),磁铁有点斜放,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际,蕴涵着教师无穷的智慧,孩子更能看出小钢珠的走势,磁铁磁力的强弱,细心
5、在本课最后的设计是教师给孩子出了一道题:铁和磁铁各一根,在不用其他工具的前提下,想办法怎么分辨哪块是铁,哪块是磁铁。
这样的设计也与本课的教学重点:研究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