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学史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

1. 从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下层养家畜,上层居住人,能防潮防水,防兽防敌。

2. 在金属针具之前,中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是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3. 在原始宗教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疗保健方法是导引术。

4. 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5. 灸法:通过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固定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6. 为什么古代中药著作皆称“本草”? 古代以植物药为主

第二章早期的医药卫生知识和实践

1.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最早关于龋齿的记载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是?“疾年”“雨疾”“降疾”“疾疫”。

2.蛊:甲骨文的记载。象征腹中之寄生虫,是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最早记载。

3.目前所知对药物进行的最早分类记载于《周礼•天官》,五药(草、木、虫、石、谷)。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之一。我国最早的病名记录见于《诗经》。

5.先秦文献中收录药物最多的是《山海经》,该书虽非药物学专著,却包含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

6. 酒的药用作用?

①酒能通经活络、提振精神,也有驱寒散瘀、麻醉镇痛或消毒杀菌的作用。

②酒又有挥发性能且能充当溶媒,所以后世成为常用的溶剂,并且用来加工炮制药物,制作药酒。

③对“外感风寒”“劳伤筋骨”等病有治疗作用。

“鬯其酒”见于甲骨文,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

7. 酒在《汉书•食货志》中被称为“百药之长”。

8. 何为汤液?汤液传说由何人发明?

汤液即汤剂,又称水药,是将所选的多种药物混合煎煮后用于医疗。传说汤液由伊尹创制。意义:1.整体观在药物学运用上的具体体现2.为提高疗效、减低毒性的深化研究提供条件3.为方剂学诞生埋下伏笔

9. 病入膏肓的典故与医缓有关。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治法规范“攻”“达”“药”。

10. 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六气病因学说。“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11. 周代的医学分科和医政制度情况?

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生已分为食医(营养医生,掌管帝王膳食的营养卫生)、疾医(内科医生,为王室与民众服务)、疡医(外、伤科医生)、兽医(疗兽病、兽疡)四科。周代还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对医疗工作的考核制度:设医师,相当于卫生行政官吏,“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定考核,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慎病死,根据医生的治愈率,评定医生的级别和俸禄,建立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

12. 周代婚姻制度倡导“三十曰壮,有室”“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对预防遗传病、先天病有积极意义。

13.《左传》中记载“国人逐瘛狗”,通过驱逐狂犬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第三章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

1.第一位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是扁鹊。

2.华佗创制了“五禽戏”(养生),发明麻沸散(外科麻醉),托名华佗的医学著

作是《中藏经》。“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3.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汉墓出土

的帛书,现存10000余字,分为52题,283方,用药247种。真实地反映了

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在临证方面,所论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外

科尤为突出。本书在中药方剂学方面也有相当成就,处方用药初步运用了辨

证论治原则。

4.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5.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胎产书》。

6.《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基本内容与成就?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医学发展基础。

强调整体观念(人与自然,人体自身,人的心身,人与社会);重视脏腑经络;

运用阴阳五行;在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方面也有丰富论述。

7.《难经》编撰年代不确定,但可以肯定其成书于《伤寒杂病论》之前,主要

根据是因为张机撰《伤寒杂病论》参考了《难经》。

8.《黄帝八十一难经》的主要成就。

脉诊部分:首创独取寸口;经络部分:论述奇经八脉;脏腑部分:开命门学说

之先河;疾病部分:提出伤寒有五;针灸治疗部分: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9.《神农本草经》的主要成就。

收载药物365种,首创三品分类法,何为三品分类,分类原则是什么;论述

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系统论述药物学基本理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

味及采集加工);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10.《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与主要成就。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该书在后世一分为二,即《伤寒论》、《金匮要略》意义:《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著作,提

出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范例,奠定后世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石。

主要成就:确定辨证论治原则,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病因学方面,

首次提出三因,“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对方剂学的贡献,伤寒论113方,金

匮262方,加起来实际收方269首,被誉为方书之祖,具体体现在记载了大

量方剂,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剂型。《伤寒杂病论》

方剂中运用的治疗八法包括汗法、吐法、下法、温法、和法、补法、消法、清

法。

第四章医学各科的充分发展

1. 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为全元起,《素问训解》。

2.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首创分类统撰法。

3. 《素问》注本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唐王冰的《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4. 次注素问:唐代王冰对《素问》进行整理研究,是继全元起《素问训解》

后的第二次整理,所以称为《次注素问》。

5. 西晋医家王叔和首开整理编次《伤寒论》之先河,孙思邈采用“方证同条,

比类相附”的方法研究《伤寒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