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为什么奔赴延安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赴延安浪潮的形成及其启示-精选资料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赴延安浪潮的形成及其启示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代表着自由、平等、民主的“圣地”和乐园”。
彼时,大量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由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奔向延安。
“到延安去”成为爱国青年的心灵呼唤,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38年夏秋之间,知识分子赴延安浪潮达到了顶峰。
据统计,这一年仅5至8 月经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到近两千三百人,每天都有近百人到达延安。
1938 年全年共计知识分子一万余人奔赴延安。
直至抗战后期,延安形成了四万余人的知识分子群体。
、赴延安浪潮形成的原因1、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爱国情怀的驱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民族危机,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出路和自己的归宿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
面对“走向何处”沦陷区、国统区或延安)的问题,无数知识分子做出了正确的人生选择,义无反顾地奔向延安。
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们的普遍心理状态正如李慎之先生所说:“只要你当年内心还有一点热血、一点良知,你就不会选择走另一条路”。
知识分子们奔赴延安的过程大都经历了许多波折。
其中,些人受到家人的百般阻挠,有的悄悄离家,半路被家人拦截,几经曲折, 最后还是没有放弃赴延安之路。
多数去延安的知识分子 在路途中历经了各种艰辛曲折、艰难险阻。
许多从华东、华南、 西南、东南等地区去延安的青年,由于路途遥远,风尘仆仆,辛 苦跋涉, 很多路程全靠步行, 经过日占区还要经受敌机轰炸的危 险。
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在赴延安途中遭遇国民党的封锁、阻拦、 扣留甚至迫害, 也丝毫没有动摇赴延安的决心。
抗战时期奔赴延 安的知识分子大多出身于官僚、 地主、 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及富商家庭, 能够放弃原本优越稳定的生活条件, 不顾家人的阻拦 及途中的艰难险阻, 选择奔赴偏远荒凉贫瘠的边区延安,着强烈的责任感、爱国热情和坚定的革命理想。
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民族危机的时刻, 国民党政府对外推行不抵抗主义”,对内封锁追杀共产党,压制群众抗日呼声。
抗日战争时期奔赴延安爱国青年的初心
2019.2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乘车前往延安的青年学生历史忆记到延安去!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青年知识分子共鸣之下产生的奇异景观,也是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形势下,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选择。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步步蚕食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
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幻想依靠国际联盟出面解决中日争端问题,在国内开始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对外节节退让,对内则加紧围剿中共领导的各根据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虽然决定开始抗战,但仓促之下,既缺少必要的宣传动员、组织协调,也没有完善的战略筹划和后勤保障,加之长期的官僚作风、贪污腐化、人浮于事、士气低落,最终导致国家大片土地迅速沦为敌手。
这种情况下,大批为天下忧却报国无门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彷徨,而恰恰就在这时,处于中国西部蛮荒之地的陕北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奉行一致对外、坚决抗日的主张,建立“民主中国的模型”,采取积极的政策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提倡革新,反对旧俗,鼓励学术研究,倡导人人平等。
国统区与延安两相对比,让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看到,延安才是实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使命的地方。
于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青年才会如茫茫大海迷失航途的小船见到灯塔一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纷纷涌向延安。
但是,要想顺利到达交通极度不便的延安,这些青年知识分子首先需要经受各种考验。
除道路崎岖、餐风饮露之外,从国统区到延安,需要躲避国民党特务的阻挠、扣押和拘禁;而从沦陷区到延安,则会遇到日伪军队的逮捕与羁押,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驱动着全国一批一批的爱国青年,义无反顾地奔向他们理想中的光明之地。
毛泽东曾说:“进抗大没有考试,大家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来到延安,这是最好的考试。
漫谈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
漫谈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1939年初,毛泽东办公室的秘书长李六如同办公室秘书和培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写了本《陕甘宁边区实录》。
初稿出来后,毛泽东感觉不甚理想,决定另请人修改。
1月22日,他给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周扬写信说:“现请你全权负责修正此书,如你觉须全般改造,则全般改造之。
虽甚劳你,意义是大的。
”信的末尾,毛泽东特以告之,“备有稿费(每千字一元五角),当分致你与李、和三同志,借表酬劳之意”。
(参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25页。
)《陕甘宁边区实录》一书,于1939年12月由延安解放社出版,生动介绍了陕甘宁边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边区的政制和组织,边区政府做了些什么,边区的统一战线,边区的抗战动员,边区的群众团体等。
这大概是较早出版的对外全面介绍边区情况的读物,很有些像我们今天发表的一些“白皮书”,在国统区发挥的作用,不难想见。
毛泽东为该书的题词,点破了写作宗旨:“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
”这本书的署名,只有总编“齐礼”一人,周扬是否动笔作了修改,不得而知。
值得体会的是,毛泽东给周扬信中,提到每千字一元五角的稿费。
全书10万字左右,算下来15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
据当时在延安的作家陈学昭写的《延安访问记》,以及徐懋庸的回忆录记载,1938年至1939年,延安物价为小米每斤0.13元,猪肉每斤0.2元,鸡蛋每个0.01元。
至于1939年每人每天的吃饭标准,当时在延安访问的记者舒湮在其《战斗中的陕北》中记述:“一般工作人员的粮食是每人日发小米一斤四两,每天菜钱分派方法是:1.机关普通是三分钱;2.延安边区政府是四分钱;3.武装队伍是五分钱;4.陕公、抗大是七分钱;5.医院是一角。
”(舒湮:《战斗中的陕北》,文缘出版社 1 939年版,第 14页。
)由此比照,大约每人每天花费在 0.25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陕甘宁边区实录》 150元稿费,抵得上一个人600天左右的生活费。
我要去延安——延安时期知识青年的爱国之路
了 2 万名青年。办事处的工作非常繁忙,负责人伍云甫经常 的环境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对他们是一个严峻挑战。他们自
亲自坐在门口接待。从西安到延安,总共八百里路程,大部 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口红、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做
分人需要徒步大约 14 天才能到达。旅途中除了国民党设置 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决心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们发
了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 ;不是为了自己的家,而是为了 命圣地,经过革命熔炉育英才,他们茁壮成长起来,然后深
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家,牺牲一切。所以第一个决心是要牺 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正
牲升官 ;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 ;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 如 1939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 :“中
己生命的最后决心”。1939 年,毛泽东在《五四运动》《青年 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
运动的方向》《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等文章中,都号召青 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
的重重政治关卡外,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也造成极大障碍。 扬艰苦奋斗精神,挖窑洞建宿舍,露天上课。没有纸张,就在
这里很难找到水源,还有野狼出没,时常伤人。但是,即便如 石板或沙盘上写字,桦树皮就是免费的纸张,剥下来一层就
此,爱国青年甘愿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来铸就这条理想之 能写字。没有钟表,就用石日晷计时。总之,无论条件多么
员,经常应邀讲话或讲课。例如,1938 年 4 月 9 日,毛泽东 露被捕,国民党特务对她用尽酷刑,也没能从她口中得到我
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抗大应当学 党的任何机密。1945 年,年仅 24 岁的她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习什么》中指出,学员来抗大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浅论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时期是特定的历史概念,具体的时间范围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吴起镇,落户“陕北”的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的近13年时间。
延安时期,延安成为全国、全球的关注点,其原因就在于:第一,它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拯救民族危亡,寻求民族独立运动的中心。
第二,延安时期,陕北地区环境恶劣,经济社会落后,但却能吸引广大知识分子阶层怀着敬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乃至海外,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冲破重重封锁、阻挠,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延安。
大量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不仅推进陕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繁荣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也促进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是党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直接体现,分析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围绕民族主要矛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知识分子爱国热情,使知识分子产生强烈的民族情感认同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是最具有社会历史责任感、最具爱国热情的群体之一。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知识分子总是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强烈的赤诚之心。
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顽固地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西安事变被迫抗战,但蒋介石集团始终没有放弃谋求对日妥协,相继推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分析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义无反顾举起抗战大旗,不但领导敌后军民坚决抗日,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民族矛盾当前,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刻表现出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知识分子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全国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人物。
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启示论文
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启示摘要:以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分析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对我国现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都是都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抗战时期,党充分注重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抗阶段的比较分析对于现阶段我们开展人才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抗战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亡真理,处于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抗战胜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用当前国内主要矛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抗战期间,毛泽东在总结了抗战以来我党我军在吸收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军队,政府工作,文化运动和民众运动,发展统一战线等方面的成绩后,要求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由于党能够认清“中日战争”这个主要矛盾,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广泛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正符合了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激情与热情,最终赢得了同情与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引导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的实施者。
他们自身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教育主体要身教师范,提高素质。
由于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小资产阶级背景,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成为对民族、革命有用的人才,他们还是还比较模糊的。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和他们结合在一块,和谈们变成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1]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知识分子上了一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使他们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寄托与革命的前途,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1938延安鲁艺创立
鲁迅艺术学院教学现场。
延安时期的沙可夫。
抗战中,昆明与延安都是青年们心目中的“圣城”,前者因为西南联大的魅力,后者作为“照耀中国”的“红星”,同样吸引着国统区与沦陷区的知识青年。
1938年,中共在延安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这是人才聚集延安的必然结果,也是抗战文艺工作的需求。
鲁艺为边区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当时延安社会、文化与思想的集中缩影,形成了影响此后数十年中国教育的又一“传统”。
“到延安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大学内迁。
在大量的青年学生和文艺工作者也被迫迁徙到西南后方的同时,也形成一个特有的潮流——“到延安去”。
延安一时成为全国各地和海外知识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他们从华北、华东、东北乃至东南亚等地,像潮水一般涌向这里,延安成为“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吸引着青年们跋山涉水、冲破千难万阻“向这里聚集”。
抗战时期究竟有多少青年从各地去延安及抗日根据地的,没有确切统计,但是据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统计,“1938年5月到8月,经其介绍到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288人,全年有一万余人从这里获准去延安”、“到1939年底,抗大就招收了沦陷区的青年16144人”、“据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说,抗战爆发后,到延安的青年有4万余人,仅归国华侨就有600人”。
一位叫白刃的华侨青年从菲律宾回国准备参加抗战,赶到南京战地服务团,但报名处却冷冷清清,花名册上只有一个人名。
他和同伴要报名,对方却让他们找殷实的商家做担保,没有担保就不让报名。
这让白刃非常愤慨,转而奔赴延安。
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并不鲜见。
4万人,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因为1936年底的延安,还只是一个约一万人的贫困市镇(据延安地方人口统计资料)。
可想而知,在迎来几万红军之后,又迎来4万年轻人,是多么火热的场面。
受土壤和气候因素影响,黄河中游两岸贫瘠荒芜,毛泽东曾对外国参观者说,延安“是中国一个非常贫困、落后、不发达和多山的地区”,所以对于这么一大批知识青年的到来,既是喜人的,也是逼人的,对此,毛泽东不无担心的说,“你们像朝圣进香一样,一群群地来,是追求真理的,但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哪里有地方住啊?”但是条件艰苦归艰苦,正如陈云所指出“各方都在抢年青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日本人也在抢,我们也要抢,抢慢了就没有了”、“我们要办学校、办干部培训班,搞好活动,留住这些人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
西柏坡考察心得
西柏坡考察心得2011年暑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全体老师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参观考察学习。
考察中,我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刘晓晓的讲解,并购买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解读》、《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见证》,回来后进行了仔细学习。
结合现场考察和与回来后的阅读,就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国民党,我有两点深刻的认识:一、人民是胜利之本,三大战役双方人员伤亡大概持平,但解放军能及时补员,恢复作战能力,而国民党兵败如山到,由于没有人民的支持,节节败退。
二、中国共产党有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特别是有“两结合”正确的知识分子工作方法,使得知识分子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念馆的大厅有当时党和军队杰出人物群雕像,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知识分子占了85%。
下文,我仅就第二点认识谈些心得体会。
一、中共优待重用知识分子在中共中央关于大胆提拔和使用知识分子干部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走上了军政各级领导岗位,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生力量。
从国统区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知识分子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当了干部,但还有不少人从事文化、教育和科技工作。
对于未当干部的知识分子,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当时极为困难的物质条件下,采取很多措施给予优待。
如《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都有明确的规定。
1940 年 5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分别制定了《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和《技术人员待遇标准》。
当时延安革命队伍中实行“有饭大家吃,有饭大家饱”的生活供给制。
八路军师级以上干部,包括毛泽东,每月津贴只有 5 元;为了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抗大”主任及教员每月津贴10 元。
1938至1939 年延安物价为:小米每0.13 元,猪肉每斤0.2 元,鸡蛋每个0.01 元。
1946 年 6 月修正公布的《晋察冀边区优待技术干部办法》,将技术干部分为4级(技正、技士、技佐和技术员),其待遇分工薪制与供给制两种。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原因探析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原因探析作者:冯丽王宁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
文章分析了当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抗日的理想信念力量,高涨的革命热情;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吸引;边区生活供给制度的保障。
【关键词】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转移至陕北,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铸就了以“延安”为中心,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不仅重视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抗战也非常重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吸收与收容。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成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汇聚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掀起了全面侵华的战略帷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国共关系暂时得以缓和,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国民党蒋介石对共产党的高压政策有了阶段性的缓和,而在这个阶段共产党明确的抗日主张,抗日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在1936年12月至1941年国共两党合作的阶段,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国民党也不能公开阻拦。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大批的知识分子在抗日理念的驱使下,克服重重困难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投身革命,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为革命摇旗呐喊,为国家四处奔波。
知识分子这一坚定的抗战思想和积极投身革命的伟大举措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知识分子赴延安的概况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关系的阶段性缓和,这样的政治环境为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1943年12月底,在中共中央的书记处工作会议上,任弼时发言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言,初中以上约占71%,初中以下约30%”。
[1]而这4万余知识分子集中在1938年至1940年这个时间段到达延安的。
知青的解释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知识青年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知识青年运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近代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者或学者,都将知识青年这个概念等同于新中国特别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识青年。
而忽略了前两个知识青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其实,知识青年这个词汇,是在上个世纪初期许多知识分子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引进中国后,所派生出来的一个名词,原指具有知识的、没有在学的青年。
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在采用这个名词的时候,也不包含上山下乡的含义。
例如,毛泽东和蒋介石先生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知识青年这个词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词汇的原意。
在解放前出版的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相关著作、演讲和文件中,多次提到知识青年,只是与在学的青年学生进行了区别:“1. 在城市则应首先注意建立工会和团结知识青年的组织。
2. 延安的知识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大家都是团结的。
3.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
4. 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5. 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6. 所以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蒋介石先生在抗日战争的危险时期动员青年学生从军的演讲中,也多次提到这个词汇:例如,他说:“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所以,建国前的所谓知识青年,没有特定参加农业劳动的含义。
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大规模地动员知识青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才使得知识青年具有了特殊意义。
所谓知青运动,必须具有下面两个条件,一是持续时间长,起码超过一年以上,而不是几天或几个月内发生的事件。
抗战时期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启示
041抗战时期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启示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东北三省的武装侵略。
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而被日本人占领。
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路线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特别是满怀爱国激情的中国青年,面对蒋介石不战自逃的行为感到愤慨和不理解,纷纷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抗日。
可他们的抗日热情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无情压制和打击。
他们在游行示威和不断反抗中最终觉醒: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政党。
于是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的主战场。
他们的爱国情怀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启示。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浪潮形成的历史动因“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民族危机。
大批在反侵略运动中的爱国青年,他们目睹着祖国的山河破碎,人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呻吟。
他们在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积极要求抗日。
可面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肆意践踏和掠夺时,蒋介石政府却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下令军队退却逃跑!在无法实现他们的抗日愿望下,义无反顾地奔向延安,投身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场。
“九·一八”事变中爱国青年的反抗与觉醒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图谋已久。
“九·一八”事变“日寇仅在两三个月内,便囊括了东北三省。
祖国的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肥沃领土,三千多万人民、四千余公里铁路,丰富的资源,就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下断送了。
”[1]这不能不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的五年中,中国青年对国民党政府要求出兵抗日的游行示威从未间断过。
“九·一八”之后发生的“珍珠桥惨案”,更使广大爱国青年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他们开始觉醒而奋起反抗。
“珍珠桥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镇压学生抗刘党英1 陈小静2(1.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2. 信阳学院教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摘 要:“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东北三省的武装侵略。
抗战时期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与国共两党的“抢夺”措施考略
想使我们 党当今的事 业更加 兴旺发达 , 必须继承 当年延安重视 、 爱护人 才的传统作 风, 坚决贯彻 “ 个代 表” 三 和科 学发展 观的
具体的记载”但“ , 据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统计, 3 年 5月 18 9
第一, 在通向延安的周围路上封锁、 留、 扣 迫害、 驯化知 识青年。13 年 1 9日蒋介石“ 98 月2 就有电报要蒋鼎文和陕 13 99年春, 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之周围,驻屯大军二十余 “
至8 经其介绍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 2 8 人; 月. 28 全年有 1
莫 子 刚
( 贵州 民族 学院 民族 文化 系 , 贵州 贵阳 500 ) 5 0 8
[ 摘要] 抗 日战争爆发后 , 大批 青年奔赴延 安。 国共 两党为 此展 开 了人 才争夺 战。为 了争 夺知 识青年 , 它们从政 治组 织、 思想 宣传 、 精神训练等 方面都采取 了种种政 策措施 。如 国民党的封锁 、 留、 害, 扣 迫 共产 党的吸 引、 爱护 、 培训等 等。历 史
[ 者简 介] 作 莫子刚 , 历史 学硕 士、 士, 州民族 学院 民族 文化 系教授 , 男, 博 贵 中央 民族 大学博 士生 导师 , 曾为 2 0 07年 至
20 0 8年 度 中央 党校 “ 西部 之 光 ” 问 学 者 , 要 研 究方 向为 中 国近 现 代 史 、 访 主 中共 党 史 和 西 南 近 现代 区域 史 等 。
一
、
从国民党方面看
大批知识青年奔向延安, 无疑有利于被视为心腹大患的 中共势力的发展壮大, 并最终会动摇、 自己的统治地位。 危及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敌对势力争夺知识分子等现状,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保护、尊重和优待知识分子,积极培养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这些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抗战时期边区的建设,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标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压迫之下,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时代最强的呼唤。
根据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青年加入统一战线,参加革命,奔赴延安。
中国共产党新制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研究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能更好地与广大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必须要先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1、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划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
抗战时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以探讨抗战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必须首先正确地界定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毛泽东在1925年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别属于不同阶级,绝大部分属于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样,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拉开了序幕,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存亡之秋,抗日救国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职责。
延安时期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原因及当代启示
二、 延 安 时期 大批 知识 青 年 奔 赴 延 安 的原 因
( 一) 强 烈 的爱 国情 怀 和 民族 忧 患 意 识 中 国 的知 识 分 子 一 向 以天 下 兴 亡 为 己任 , 经 过 几 千 年 的文 化 积 淀 , 这 一 品 质 已经 深 深 地 扎 根 于 知 识 分 子 的精 神 世 界 。五 四运 动 后 , 知 识 分 子 阵 营 发 生 了分 化 , 一 部 分 知 识 青 年 接 受 了 马 克 思
处统计 , 1 9 3 8年 5月 一 8月 , 经该 处介绍赴延安 的青年 有 2 2 8 8人 , 全 年 总 计 有 一 万 多 名 青 年 从 这
里赴延安 ] 。1 9 3 9 年 抗 日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后 , 蒋介石相继 发动 了三 次反共 高潮 , 从 而导致 知识
青年前往延 安的数量逐渐减少 。1 9 4 0年 初 , 延 安 的知 识 分 子 数 量 规 模 已达 到 约 4万 人 , 其 中 青 年
命 军人 ; 从 阶级 属 性 来 看 , 大 部 分 可 以归 人 小 资 产 阶 级 范 畴 , 但也有 贫雇农 、 城 市 无 产 阶 级 出 身 的
青年 ; 从文化水平 看 , 初 中以上 的人 占大 多数 , 也 不乏 文盲 ; 从 政治信 仰看 , 不 仅有共 产 党坚定 的
追 随者 , 还 包 括 各 民 主 党 派 以及 无 党 派 的进 步 人 士 。
学生 占据很 大 比例 。延安 的青年 知识 分子群体 , 不仅来 自五湖 四海 , 而且背 景复杂 。首 先就来 源 地而 言 , 不仅有来 自国统区 、 沦陷 区 以及 各个 抗 日民主根据 地 的青年 , 还有 海外 爱 国青 年 。其 次
知识分子为何走向延安?
知识分子为何走向延安?作者:汪云生来源:京报网来源日期:2006-9-25本站发布时间:2006-9-25 20:25:33阅读量:331次编辑同志:您好!我在读有关近代史书籍时发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内出现了一股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潮流,有人称之为“圣地洪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些知识分子是怎么到达延安的?能否请有关学者作些解答。
谢谢!王冕2006年8月28日本刊请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教授汪云生先生作答。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一股知识分子走向延安的潮流,成为当时国共对垒政治格局下的一大景观。
这一潮流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标志,进入高潮在1938年至1939年间,至40年代初期,延安形成了约4万人规模的知识分子群体。
一时间,延安真可谓“天下英雄豪杰云集”。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当时知识分子政治走向的直接因素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党内一度盛行“左”的知识分子路线,其特点是对知识分子的排斥和不信任。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首先打破了“左”倾关门主义的束缚,改变了知识分子政策。
决议明确指出:(一)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其过去如何,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
(二)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国民党政府所驱逐、轻视与虐待的知识分子,都可以到苏区来。
(三)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论其出身如何,苏维埃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查阅1939年至1941年间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和电文可以发现,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在这一时期,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内高层领导对知识分子的现状、特点、阶级归属以及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
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号召,明确提出,“对于知识分子的争取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随后又强调指出:“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
延安时期知识青年先锋作用的探究及启示
延安时期知识青年先锋作用的探究及启示延安时期,知识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是大生产运动的生力军,是国民教育的支柱,是共产党的好助手,总之是架起党和人民的一座桥梁。
纵然期间走过弯路,甚至犯过错误,但是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总结其经验,离不开党的指导,离不开三结合的法宝。
当代知识青年同样有朝气、有知识、有理论、有魄力,面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机遇和挑战,应当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总结实践经验,誓不做改革的旁观者,在大我中成就小我。
标签:知识青年;延安时期;先锋;启示一、无愧于先锋称号刘少奇说:所谓先锋队,是准备牺牲自己为劳动人民服务,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延安时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面对民族危亡,恪守“有字之书”首先觉醒,在“无字天书”中汲取营养,在延安这个熔炉里铸就成真正的革命战士;他们是生力军、突击队,是桥梁,是助手。
总之,他们无愧于先锋称号。
1.“到延安去!”“到延安去!”曾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
他们或者持当地党组织的介绍信,或者持当地救亡团体的介绍证件,或者受社会著名人士推荐,或者是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或者什么都没有只凭一颗赤诚的心,一批又一批潮水般涌向圣地延安。
仅1938年5月到8月的三个月时间里,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青年达2 288人。
“割掉我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我还有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是当时许多知识青年的心灵呼唤。
那么,延安时期究竟有多少知识青年到过延安呢?在1943年12月22日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的讨论中,任弼时专门就如何看待来延安的新知识分子问题做了发言说明,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四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高中以上占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1]217。
日寇肆虐激发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
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及启示
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及启示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去”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延安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眼中真理和光明的圣地,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大潮中,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提供重要助力。
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不仅推动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发展,对当代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也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需求,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
标签: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延安时期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汇聚延安,党也十分重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吸收。
在党的正确引导和亲切关怀下,青年知识分子深入生产与生活,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改善一些地方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生产劳动,投身于革命实践,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物资供应。
一、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概况延安时期,是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随军队到达陕北瓦窑堡,直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前往华北的十三年时间,这一时期是党的重大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一时期的艰苦奋斗,实现由弱转强,为之后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卢沟桥事变之后,知识分子源源不断地涌向延安,1937年—1939年达到高潮,到1940年初,延安的知识分子队伍已经达到约4万人。
在这个知识分子群体中,大多是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知识分子。
一些十分著名的知识分子在当时都还很年轻,例如,艾思奇到延安时才二十七岁,胡乔木才二十五岁,何干之也不过三十一岁,有资料记载,在当时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第四批学员中,18-28岁的青年约占85%,超过八成以上的都是年轻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1]。
所以,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为延安革命根据地那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所吸引,接受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造思想,提高觉悟,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为党的建设和民族革命做贡献。
历史变迁中的“延安一代”
历史变迁中的“延安一代”作者:裴毅然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4年第10期裴毅然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
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
“延安一代”“延安一代”指大致出生于1900-1925年之间的红色知识分子,他们于抗战前后进入各根据地或加入中共阵营。
1980年代,党内将延安时期(1935-1948年)视为“黄金时代”,也将延安一代称为“黄金一代”。
延安时期,延安一代中的精英陆续进入枢要,参赞军机,成为中共各要角秘书,跻身“梯队”。
先后进入政坛高层的“青年学士”集团成员有:周小舟、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吴冷西、黄华、廖盖隆、李锐、邓力群、吕振羽、宋平、廖鲁言、曾涛、王任重、蒋南翔、邓拓、艾思奇、孙冶方、范长江、姚依林、王鹤寿、马洪“文化大革命”时期,延安一代已多人进入政治局:华国锋、纪登奎、张春桥、吴德、江青、叶群;部长一级有乔冠华、何东昌、钱正英、熊复。
还有名噪一时的王力、关锋……“文革”后,1981年中组部统计3900万党员,1949年10月前入党的仅6.8%,多已升人中高层。
1982年十二大后,万里、胡乔木、姚依林、方毅、乔石、田纪云、吴学谦等“一二·九”一代进入政治局:李锐、蒋南翔、谷牧、王丙乾、胡绳、崔月犁、杨静仁、芮杏文、阎明复、邓力群、许家屯、朱穆之、朱厚泽、穆青、贺敬之进入中委,开始全面接班。
1987年十三大,正式整体接班,粤闽琼等各省首长亦多出自延安一代:任仲夷、项南、吴南生、梁湘、高扬、池必卿……此外,还有中央各部门首长于光远、胡绩伟、曾涛、李普、曾彦修、刘顺元岁月飞逝,如今延安一代已整体走进历史天幕的褶皱,无论如何,他们的“演出”结束了。
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在舞台上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还有他们的爱恨、希望、迷惘、悔恨、叹息……胜利的重要组织保证1944年5月,毛泽东说:“我们在抗战初期只是一个很小的党和一个很小的军队 (1935)年冬季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到陕北时,只剩下7000人,成了‘皮包骨’。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为什么奔赴延安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为什么奔赴延安?
引语
•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 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 的青年,背着行李, 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 歌唱, 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 活的日子。 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 穿着军服, 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 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 这是70年前作家何其芳对 这是70 70年前作家何其芳对 延安的描绘。 延安的描绘。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
•
延安有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何 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写道:“在青年们的嘴 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支崇高的 名曲的开端,响着洪亮的动人的音调。” • 这曲“洪亮的动人的音调”就源于这里是主张抗 日的中共中央所在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共两党初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共两党初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中共中央迁到 延安,寂静的小镇从此变成了革命的圣地。 延安,寂静的小镇从此变成了革命的圣地。
延安的政策
• 中共中央组织知识分子前往延安。 • 中共中央把创建干部学校作为增加抗日力量 • 在延安,就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 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而 且大都面向全国招生,在各地的报刊上刊登招生 简章。 • 革命青年来者不拒
延安的政策
• 要进入陕甘宁边区,西安是必经的门户,所以八 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就承担了桥梁和堡垒的作用。 • 办事处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扩充了招待所, 以解决这些人的生活、住宿困难。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向延安的原因浅析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向延安的原因浅析
刘岩
【期刊名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骤然上升。
为适应抗战新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及时地调整了党的各项内外政策。
爱国心驱使下的知识分子也先于其他人群觉醒起来,主动选择最有利于实现自己抗战救国理想的地方。
虽然当时延安的各项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等等,使延安成为对知识分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出现了知识分子大规模奔赴延安的潮流。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刘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浅析抗战时期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2.抗战时期知识分子赴延安浪潮的形成及其启示
3.抗战时期知识分子赴延安浪潮的形成及其启示
4.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原因探析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吸纳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政策与理想违背
军事上,国民党军队军纪废弛,战斗力 不足,正面战场上接连丧失国土。这一 切使大批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府的信心 骤降。
知识分子的动机
• 民族危亡的残酷现实唤起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意 •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强烈的爱国情操,甘愿为民族的 复兴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 • 抗战救亡是当时知识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历史选择。奔赴延安的途径
• 通过党组织或者个人介绍 • 参加延安各学校的招生考试
小组成员
• • • • • • • • • • 陈 颖怡 丹 华 靖 廖 芳 羽 琪 颖 湖 丹 黎 韦 覃 荟 清 丹 羽 童 红 榕 陆 荣 谭 王 冬 秀 赵
背景
• 在陪都重庆,政治上,国民党压制民主, 打击进步力量,强化新闻报刊审查制度; 经济上,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军事上, 正面战场接连失败。这一切都使大批爱 国青年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了信心。
背景
• 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主 张建立统一战线,同时, 延安还有与国统区、沦陷 区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由、 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 有“来则欢迎,去则欢送, 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 由”政策。一些丧失了工 作和学习机会,或者要摆 脱家庭束缚和包办婚姻的 人,似乎也在这里看到了 光明。所有这一切都让青 年们感到,延安才是中国 的希望。
世界局势
• 西方世界爆发的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打破了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以来的相对 稳定的国际关系,世界局势发生很大的变化。 •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国内一大批知识分子基于理 想和现实的双重考虑走向了延安。
延安的局势
最初延安并未被蒋介石封锁,爱国青年的延安 之旅并没有遇到过多的障碍,只需要体力的付 出就能到达目的地 从1938年下半年开始,爱国青年的延安之旅遭 1938 遇到了困难,八百里秦川变成了封锁线。国民 党为了阻止革命青年到延安,在西安至延安的 途中,先后设置了咸阳、草滩、三原、耀县、 铜川、中部(今黄陵)、洛川等七处关卡,拦 截前往延安的革命青年和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 的毕业学员。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为什么奔赴延安?
引语
•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 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 的青年,背着行李, 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 歌唱, 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 活的日子。 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 穿着军服, 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 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 这是70年前作家何其芳对 这是70 70年前作家何其芳对 延安的描绘。 延安的描绘。
重庆政策与理想违背
“重庆”与“延 安”的对比反差,使 知识分子产生了对延 安政治生活的强烈认 同。抗战时期,作为 国民政府战时陪都的 “重庆”,呈现出腐 败无能之态。
重庆政策与理想违背
政治上,国民党压制民主,打击进步力量,强 化新闻报刊审查制度,实行特务统治;政府办 事效能低下,官场贪污腐化成风。 经济上,国统区经济凋敝,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四大家族控制经济命脉,大发国难财。
延安的政策
• 中共中央组织知识分子前往延安。 • 中共中央把创建干部学校作为增加抗日力量 • 在延安,就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 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而 且大都面向全国招生,在各地的报刊上刊登招生 简章。 • 革命青年来者不拒
延安的政策
• 要进入陕甘宁边区,西安是必经的门户,所以八 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就承担了桥梁和堡垒的作用。 • 办事处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扩充了招待所, 以解决这些人的生活、住宿困难。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
•
延安有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何 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写道:“在青年们的嘴 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支崇高的 名曲的开端,响着洪亮的动人的音调。” • 这曲“洪亮的动人的音调”就源于这里是主张抗 日的中共中央所在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共两党初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共两党初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中共中央迁到 延安,寂静的小镇从此变成了革命的圣地。 延安,寂静的小镇从此变成了革命的圣地。
• • • • • • • 奔赴延 安 的 途 径 策 的 动 机 想 违 背 理 的 政 子 与 安 识 分 政 策 局 势 延 知 重 庆 的 局 势 延 安 界 世 景 背
背景
• 在当时抗战的特殊历史背 景下,根据地、国统区和 沦陷区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七七事变后,面对祖国山 河的沦陷、民族的痛楚, 很多青年赶到南京,希望 能参加报效祖国的工作, 但他们的抗战热情在这里 却没有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