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最失败的水库——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原创版)目录1.引言2.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背景和历史3.三门峡水库的移民问题4.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5.三门峡水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总结和启示正文引言三门峡水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水利工程,它的建设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一工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教训。
本文将从移民问题、泥沙淤积问题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背景和历史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4 年,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规划。
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
1957 年,三门峡水库正式开工建设,1960 年建成蓄水。
三门峡水库的移民问题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移民问题。
1956 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28 万多陕西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养聚息的热土,迁移异土他乡。
38 年后,人口的自然繁衍,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增至 45 万多人。
他们中的一部分重返家园,但故园已非旧时貌;他们中的相当多人,仍在当初迁移的渭北高原沟壑区。
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水库,最终导致水库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
这个问题在三门峡水库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成为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门峡水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许多原有的生态系统被彻底改变。
其次,水库的建设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影响,使得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燥。
最后,水库的建设还对当地的地貌产生了影响,许多原有的地貌特征被彻底改变。
总结和启示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是中国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建设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一工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教训,如移民问题、泥沙淤积问题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焦点在于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何去何从
焦点在于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何去何从焦点在于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何去何从记者顾许胜“‘废’掉三门峡!”日前,渭河边某县县长直截了当的主张,引起轩然大波。
早在去年,罕见的秋汛向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扑来,仅1800立方米/秒的小流量就造成渭河高水位泛滥,56万人受灾,经济损失23亿元,“祸起三门峡水库”的说法开始流传。
带着疑问,记者直奔黄河三门峡,实地调查。
潼关高程之争存废三门峡水库,焦点在于潼关高程。
一方认为,潼关高程升高,渭河排水不畅,小流量酿成大灾害,责任全在三门峡,该废;另一方认为,三门峡水库已作最大努力,潼关高程在水库首次建造后的第二年,从328.71米降低到326.64米,此后相对稳定了30余年。
至于上世纪90年代后,潼关高程的再次抬升属自然抬升,非渭河独有,也非潼关高程独有。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刘继祥认为,天气变暖,北方来水少,而来水少、河床淤积是自然现象。
整条黄河及北方的全部河道河床均在抬升之中。
刘继祥列出具体数据:进入90年代,渭河来水锐减,主槽萎缩,渭南以下河段2000年汛期的过水面积较1990年平均减少了60%,华县站平滩流量由1992年2500立方米/秒减至2003年的1300立方米/秒。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导致了包括渭河在内的北方河流来水少,河床普遍抬高的现象。
在三门峡现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有效控制潼关高程,黄河水利委员会采取了河段清淤、东垆湾人工裁弯取直、洪水期三门峡水库敞泄运用和降低非汛期水位等措施。
2003年6月,潼关高程为328.82米,到10月19日就降至327.94米。
由此可见,潼关高程的升高与三门峡并无直接关系,废三门峡,不妥!一部“治水之书” 44岁的三门峡水库,是60年代中国人“腰斩黄河,兴利除害”的豪迈典范。
作为治理大江大河的大手笔,三门峡水库带动起一座百万人口的三门峡市,造就了400平方公里的湿地,不低于3000平方公里的新型生态区。
更可贵的是,三门峡大坝曾抵御了7次以上可能造成黄河全流域洪水的巨大洪峰。
三门峡水库反思
徐敏 141004
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 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 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 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 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观看
这里输入演示者的名称 2015-5-29
3.没有安置好移民。三门峡水库以淹没耕地200万亩、迁移居民42 万人为代价换取高坝大库容。移民们为了返回家园多次集体抗争, 有的移民为了回归家乡而遭到抓捕和迫害。然而,回归的移民发 现库区已面目全非,肥沃的农田淤积了一层沙土,土地盐碱化严重, 不再见昔日的丰饶家园。三门峡水库移民造成了几十万苍生的不幸与 1960年9月建成蓄水到1962年3月, 其上游渭河潼关河床就抬高了45米,渭河开始成为“地上悬河”, 严重危害着关中平原的安全。1973年河道淤积延至临潼以上, 距西安只有14公里,又威胁到西安的安全。
简言之,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经历了“蓄水拦沙”、“滞洪排沙”和 “蓄清排浑”3个阶段。(1)蓄水拦沙期。这种运行方式是利用高坝大 库的特点,将来水来沙全部拦截到水库中,以库区的淤积换取下泄 清水,以清水冲刷下游河道,减少下游河道淤积。(2)滞洪排沙期。 除在汛期拦滞洪水外,水库整年都在低水位运行,以利用尽可能大的 洪水冲沙。此阶段几乎没有发电效益。(3)蓄清排浑期。吸取蓄水拦沙 运用和滞洪排沙运用的经验与教训,三门峡水库于1973年11月开始采 用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在来沙少的非汛期(11月至次年6月)蓄 水防凌、春灌、发电,汛期(7月至10月)降低水位防洪排沙,把非汛期淤 积在库内的泥沙在洪水期泄排出库。水库在非汛期高水位运行,而汛期 低水位运行。
三门峡水库祸害上游的教训
话
7个 县 、 区遭 受 洪 水 之 害 。现 在 . 河 泥 市 渭
由 于 当 时 中 国 大 多 数 水 利 专
,
沙 淤 积 末 端 已 达 到 距 离 潼 关 20余 公 里 家 迷 信 苏 联 水 利 专 家 的权 威 . 黄 6 对
的成 阳铁 桥 . 重 威 胁着 关 中 平 原 和 西 安 万 里 的 反 对 意见 毫不 尊 重 万 里 严 黄
史
月洪水的来势更猛 . 只是 由 于 渭 河 干 支 流 渭河 河 床 会 急 速 淤 积 . 河 人 黄 口 渭 的 堤 防 都 在 前 两 年 提 高 了设 防 标 准 . 没 也 会 抬 高 .必 将 威 胁 关 中平 原 . 才 直
有造 成大 灾 。2 0 年 8月 , 河 下 游又 有 到 西 安 06 渭
三 门 峡 水 库 是 由 前 苏 联 的 水 利 专 家
花 中 排 除 泥 沙 之 用 。这 项 建 议 会 上 虽 被 接 受 , 在 清 华 大 学 校 刊 上 发 表 的 《 丛 小 语 》
但在施工时却没有实行。
提 出政 府 决 策 要 民 主 、 府 工 作 要 接 受 人 政
但 皮 毛 . 一知半解 。 或 他们 却 妄 自尊 大 。 水 明 的科 学 预 见 .但 没 有 受 到 应 有 的 尊 重 . 方 . 移 民 的 定 居 点 却 选 在 较 为 贫 困 的甘 以 利 权 威 自居 . 然 置 黄 河 的 水 文 规 律 于 不 居 肃 和 宁 夏 。 候 、 土 、 族 、 俗 . 与 关 气 水 民 风 都
一
再 进 行 改 建 : 黄 万 里 的 右 派 帽 子 直 到
座拦河坝 . 黄河水 变清 . 5 0吨 的拖 士 .9 7年 获 美 国 伊 利 诺 依 大 学 工 程 博 17 才 予 平 反 一 位 有 真知 灼 见 的水 利 使 使 0 9 8年 13
三门峡水库
1957年4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1958年10月截流。
1960年,一座高106米、主副坝长857.2米的大坝截断了黄河,大量泥沙在水库中留下,一向浑浊的黄河开始变清了,似乎就要应验“圣人出,黄河清”那古老的预言了。
三门峡水库顿时成了民族精神的体现、大跃进的丰碑。
随即,1960年制版的五毛人民币上印上了三门峡大坝的图案。
三们峡的设计是由苏联人负责的,由于他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对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估计过于乐观。
再加上当年的政治大气候,国内的有识之士虽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作用不大。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有人提出将六个施工排水洞不堵,以便日后排沙之用。
这一提议虽然得到全体赞成和国务院的批准,但由于最后苏联专家坚持原议,导致在施工时将排水洞全部堵死。
据悉,三门峡水库蓄水后的第二年即1961年10月下旬,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就达36亿吨(三门峡防汛办公室主任张冠军语),泥沙淤积堵塞在三门峡至潼关的河道里,使渭河水流不出去,渭河流域水位连同地下水位全面升高。
当库水位到332.5米时,渭河的一场小洪水即在河口形成较严重的拦门沙。
洪水淹地30万亩,有5000群众被困,其上游的河槽也受到淤积。
1962年3月起,三门峡水库虽改为低水位滞洪排沙运行,但因潼关河底淤高,回水倒灌现象更为频繁严重。
1964、1966、1967年都发生倒灌。
其中1967年将8.8公里河口段全部淤塞,抬高水位2.5米,淹耕地30万亩。
即使在三门峡水库两次增建泄洪排沙措施后的1971年和1977年,也发生比较严重的倒灌淤积。
由于近年黄河及渭河中上游大量调蓄和用水的影响,来水减少,河道萎缩,潼关河床继续淤高,现已到海拔328米,渭河淤积也继续发展,淤积末端离河口已超过200公里。
为抵御河床严重淤积而抬高的洪水位,在渭河、北洛河及南山诸支流,不得不修建堤防,并已两次加高。
但标准较低,防汛困难,并且堤外涝水无法自排入渭河,加重了洪涝灾害,威胁堤外170万人和滩区10万水库返迁移民的安全和生产、生活。
三门峡水库工程教训和启示
三门峡水库工程教训和启示三门峡水库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主体的大型水库。
这个工程的成功建设对中国的水利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三门峡水库工程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重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工程初期,由于对地质情况的不充分了解和设计技术的不完善,导致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例如,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塌方等,这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门峡水库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水库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不仅可以调节水流,防洪抗旱,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重要的水资源。
但是,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中,由于规划上的失误和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导致了一些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我们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门峡水库工程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加强工程施工的管理和监督。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施工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中,施工方存在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质量隐患。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三门峡水库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公众意识的忽视和社会参与的不足,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和舆论压力。
例如,在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与当地居民的有效沟通和协商,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抗议活动。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成败剖析[总结]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成败分析一.黄河三门峡大坝背景介绍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
三门峡大坝建筑在三门峡八里胡同,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三门峡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如今,50多年过去了,又有无数大坝在我国的黄河长江之上拔地而起,三门峡大坝依然屹立于黄河之上。
我手摸着沧桑的混凝土大坝,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场景,毛主席的“圣人出,黄河清”的豪言壮语激励着无数劳动人民在坝上辛勤工作。
但是如今的三门峡大坝的运行标准与当年的预期实在相差甚远。
或许我们应该为黄河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而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国家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三门峡大坝修建这件事上实在欠考虑,缺乏相对应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以至于导致失败。
二.失败的具体体现三门峡大坝建设失败还是成功饱受争议。
在我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我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全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的大环境下,倾近全国之力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将大坝建成,并且创造了年混凝土浇筑量超百万立方米的记录。
施工速度之快,施工质量之高,创造了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但是功为功,过为过,一切的成就都不能掩盖它是失败的这个事实。
承认失败,、是认识错误,不再犯错的基础。
首先,三门峡大坝1960年建成,1975年进入正常运行期,在试运行的15年里,经过了两次改建三次运行方式的改变。
正是由于三门峡水库发电要蓄高水位,导致了上游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成为地上悬河,给陕西人民带来水患不断。
其次,三门峡设计与正常运行期功能指标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三门峡大坝是失败的。
按照一般规定,大坝建成后的约一到五年间被称为试运行期,试运行期结束后大坝进入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大约为50至100年,最后大坝将进入老化期。
通常情况下认为,如果大坝在正常运行期内,工程的功能达到、或者接近、或者超过设计指标,就算成功,否则就算失败。
历史悲剧——黄河三门峡水库大移民
历史悲剧——黄河三门峡⽔库⼤移民历史悲剧——黄河三门峡⽔库⼤移民 这是⼀个⼤规模移民的悲剧故事。
恰巧是⼀个30万⼈三⼗余年。
与丹江⼝并列世界第⼀。
五⼗年代初,全国⼈⼤通过决议,建造三门峡⽔库。
当时政府圆熟地以解决政治问题的⽅式解决了⼀个科学问题,但留下了漫长的灾难。
(如果⽔库以最低⽔位来设计,那么相当⼤⾯积的⼟地将划在库区之外,⼤部份农民不必迁移;如果⽔库按照最⾼⽔位蓄⽔,则全部⼟地都会被淹没,也不会发⽣事后移民返回争夺未淹没⼟地的风潮。
) 政府巨⼤的宣传⼯程轻⽽易举地制造出⼀种⽆尚的荣誉感。
⼈们被告知:他们为黄河下游数以千万⼈的⽣命财产安全⽽作出牺牲,他们是国家的功⾂。
政府并信誓旦旦地向移民们作出保证:安置地的⽣活绝对不会低于原有⽔准。
1956年秋,节⽇般的⼤迁徙开始了。
很快,政府的谎⾔被⼤漠风沙所撕破。
宁夏贺兰县和陶乐县的移民安置区地处黄⼟⾼原的沙漠边缘,⾃然环境极端恶劣,⼀年到头狂风漫卷,黄沙蔽⽇。
晚上闭门睡觉,第⼆天早上房门就会被流沙封住。
当时,⼀位元负责移民事务的⼲部不⼩⼼掉进⼀个沙坑,没有挣扎出来,顷刻之间便被流沙掩埋,全村⼈出动也未能找到他的遗体。
谎⾔破灭了,⼤逃亡开始。
南路逃亡队伍在宁夏⾸府银川附近被当局拦截,绝⼤部份被遣返安置区。
北路的逃亡者穿越险恶的内蒙古沙漠,辗转于秦晋⾼原,终于成功地返回黄河岸边的家乡。
当⾐衫褴褛形容枯槁的逃亡者们⾛进⾃⼰祖居的村落时,已经泣不成声。
他们讲述了安置区的恶劣环境和逃亡途中断⽔喝尿、沿途乞讨的悲惨情景。
乡亲们把他们团团围住,如同召开全村⼤会。
听的⼈和讲的⼈哭成⼀⽚,泪⽔淹没了村庄。
第⼆天黎明,村⾥的马车队出发了,去迎接那些还挣扎在逃亡途中的亲⼈。
恐怖与悲伤迅速席卷了库区,各村派出的马车队汇成⼀股洪流,浩浩荡荡向北进发……次年秋天的移民,再⽆欢声笑语。
政府派出的⼤批移民⼲部如围猎⼀般驱赶着村民,民兵挨家挨户地搜查藏匿不⾛者,并随即推倒房屋……原住民早已占据了好地,移民们只好被安置在沙漠边沿。
折戟三门峡水库
峡 水 库 修 起 来 , 用 多 少 年 ? 王 答 :如 果 能 ” “
黄 河干流 3 个 电站都修起 来 , 以用 30 O 可 0
年 。 ”
王 化 云 早 在 14 年 8 就 给 时 任 华 99 月
大 坝 , 疑 是 在修 建 一个 祸 害关 中的死 无
库 ! ” 到 黄 万 里 的 意 见 书 , 反 对 修 建 三 门 其 峡 水 库 。黄 万 里 是 时 任 全 国 政 协 副 主 席 黄 炎 培 的 儿 子 , 业 于 美 国伊 利 诺 伊 大 学 毕 的工 程 学 博 士 , 清 华 大 学任 教 。 在
黄 万 里 的 意 见 书 全 面 否 定 了 苏 联 专
边倒地 选择支持苏联专家 “ 坝 、 库 、 高 大
蓄 水 、 沙 “ 方案 。 拦 的
北 人 民政 府 主 席 的 董 必 武 上 书 , 求 修 建 要
三 门 峡 水库 , 被否 决 了 。 但 在 水 利 部 和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会 的 要 求 下 , 周 恩 来 与 苏 联 方 面 商 谈 , 定 将 根 经 决
世 界性 的报 告 , 世 界 都 知 道 了 。 全 ” 就 在 三 门 峡 工 程 局 摩 拳 擦 掌 准 备 大 干 一场 时 , 个德 国 的 水 利 专 家 来 到 三 门 一 峡 坝 址 。 经 过 勘 测 , 断 言 :在 三 门 峡 筑 他 “
墙 被 拆 的 厄 运 一 样 , 万里 也 拦 不 下 三 门 黄 峡 工 程 的 上 马 , 是 一 个 谁 也 不 敢 在 政 冶 那 上 落 伍 的 年 代 。于 是 , 宁左 勿 右 的学 者 们
当 夜 , 万 里 写 了篇 小 说 《 丛 小 黄 花
三门峡水库因泥沙差点被炸掉
三门峡水库因泥沙差点被炸掉2011-02-11水这种变化无常的流体,给人类造福又造孽。
即使像三门峡这种工程,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已经是慎之又慎,在进行之中,还是出现过不少问题。
许多问题无法预料,人们只能遵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走几步跌一下,爬起来再走。
毛泽东在巡视三门峡时,曾担心泥沙过多而使水库成为泥库。
这种担心成了事实。
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仅一年半的时间,水库就淤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里淤起厚厚的泥沙,就是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的入黄口,也淤了“拦门沙”。
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议论颇多。
首当其冲的陕西省反映最为强烈。
他们多次向中央反映,甚至到毛泽东那里告了“御状”。
1962年4月,在全国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出第148号提案,要求三门峡工程增建泄洪排沙设施,以减轻库区淤积。
会后,周恩来亲自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办法。
此前三门峡水库已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但仍未制止淤积。
到1964年11月,总计淤了50亿吨,渭河的淤积影响,已到距西安30多公里的耿镇附近。
在中央的会议上,周恩来坦白地说:“三门峡的水利枢纽工程到底利多大,害多大,利害相比究竟如何,现在还不能作结论。
原来泥沙多有问题,现在水清了也有问题。
水清了,冲刷下游河床,乱改道,堤防都巩固不住了……洪水出乱子,清水也出乱子。
这个事情,本来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套经验,但是我们对祖宗的经验也不注意了。
”有人把建三门峡工程这件事都推到苏联头上。
周恩来不同意:“三门峡工程苏联鼓励我们搞,现在发生了问题,当然不能怪他们,是我们自己作主的,苏联没有洪水和泥沙的经验。
”他承认,现在看来三门峡工程上马是急了一些,一些问题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了解得不够,研究得不透,没有准备好,就发动了进攻,这一仗一打到现在很被动。
黄河规划时间短了些,搞得比较粗糙。
1964年春天,邓小平总书记到西安,陕西省对三门峡的淤积问题意见更大了。
三门峡水库废不得
三门峡水库废不得以下是关于三门峡水库废不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三门峡水利工作者重审三门峡水库央视节目不符事实?三门峡水库对撞央视报道陕西代表、委员呼吁:废弃三门峡水库“渭河‘03·8’洪灾,主要责任在三门峡水库。
”两会期间,陕西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造成渭河洪灾的原因主要是渭河潼关高程居高不下,而三门峡水库高水位运行则是造成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为此,他们提交提案和议案,呼吁尽快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以降低潼关高程,加快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下大力气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甚至有人提出炸掉三门峡水库。
陕西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认为,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三门峡水库得到彻底“解放”,原有的防凌、防洪等任务可由小浪底水库承担。
三门峡水库只有通过第三次改建,并全年敞泄运用,才有可能使潼关高程降下来,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改善渭河下游淤积状况。
河南代表提议案: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昨天,河南的32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一份议案———《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
议案说,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枢纽运营44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如果简单地让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或者大幅度地降低运用水位,势必打破现有的生态平衡,造成无法估量的重大生态灾难,还将引发一系列事关全局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议案说,将2003年渭河下游支流洪灾定性为三门峡水库造成的观点非常错误。
三门峡水库建成初期,对潼关高程有过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两次改建和蓄清排浑运用以来,最高运行水位不断降低,现已对潼关高程不构成影响,而2003年渭河下游支流洪灾有其自身的根本原因,不能归罪于三门峡水库。
因此,河南代表建议:科学决策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运行方式,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水库应按汛期平水期水位305米、洪水期(流量大于1500立方米每秒)敞泄,非汛期最高水位不超过320米运行,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潼关高程,又能发挥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蓄水64年,却败在泥沙淤积问题上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蓄水64年,却败在泥沙淤积问题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一条“母亲河”,它全长5464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这条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因为她阴晴不定的特性为居住在她沿岸的子民带去了无限的危机。
受季风气候影响,每年的夏秋季节常常会因为河水暴涨,导致水患天灾无数。
因此,治理黄河水患和泥沙的问题,从古至今就一直困扰着万千中华儿女。
如何既能保障黄河流域两岸的经济稳定发展,又能保障这条母亲河的生生不息,继续造福中华子孙,成为了历朝历代发展的头等大事。
修建水库的成因治理黄河有三难:一是泥沙淤积问题如何解决?这是黄河治理的根本问题所在;二是黄河水资源的变化问题,如何平衡黄河枯水期和汛期的水资源问题也是治理黄河的关键;三是如何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这是治理黄河,最治本的方法,也是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
泥沙问题,通过在黄河两岸修建防风林,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减少泥沙的产生,从源头上遏制,但是此方法见效慢,一批防风林从育苗到成林起码要经过十多年。
而如何平衡枯水期与汛期的水资源问题,不修建水利工程似乎是无法解决的。
经过实地考察,国务院研究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一座超大容量的水库,一次性解决泥沙和水资源的问题,将黄河这条不受控制的河流彻底梳理一遍,解决掉每年都会洪水泛滥的中下游水患问题。
当时,还是建国初期,我国没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经验,不得不求助于老大哥——前苏联,希望他们能派专家来我国协助修建。
1957年4月13日,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正式投入使用。
三门峡水库担任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要任务,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km2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1.5% ,控制了黄河来水量的 89% ,来沙量的98%。
它的建立保护了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漏洞然而,就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型水利工程,却因为当初的设计者是前苏联人,对我国地形环境并不是十分熟悉,对黄河的实际情况更是不了解。
关于三峡水库决策失败案例
关于三峡水库决策失败案例
以今天的眼光看,黄河上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是失败的,它可能是一个水害工程。
2004年1月4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在国务院主持召开的“爱一滴水就是爱全世界大型公益活动”新
闻发布会上表示,三门峡工程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是我国水利工程中一个失败的记录。
黄河中游重要支流渭河变成悬河,多次发生水灾,学界早已公认其祸首就是三门峡水库。
由于该水库设计上的缺陷,使得水库发电和上游泥沙淤积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
2003年秋,陕西渭河下游5年一遇的小洪水,导致50年不遇的大洪灾。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张光斗与水利部前部长、全国政协前副主席钱正英对此发言:祸起三门峡!三门峡水电站是个错误,理当废弃。
遗憾是56年前最终铸就的。
1957年6月,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的三门峡工程的否定性意见未被政府接受,注定了三门峡工程只能是今天的结局。
反思三门峡大坝半个世纪的“错”历史难以回头
反思三门峡大坝半个世纪的“错”历史难以回头反思三门峡大坝半个世纪的“错” 历史难以回头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历史过错似乎已经无可辩驳。
然而,一座失败工程近半个世纪的存在,同样可以让周围对它产生深深的依赖。
■外滩记者王杰/河南三门峡报道车子在离大坝很远的管理站就停下了。
身材粗壮的赵利民一路小跑着,把记者领到了大坝前的铁桥上。
宣泄的黄河水伴着震耳的涛声,从数百米远的正前方翻卷而来,经过脚下时,激起大片湿漉漉的水雾。
赵利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回过头咧嘴笑了。
这是11月份的最后一天,三门峡市艳阳高照,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大坝建设者的后代“我在三门峡定居二十多年了。
” 赵利民说。
1958年,赵利民5岁,在三门峡大坝当建筑工人的父亲就把他带到了这里。
十几岁时,赵利民跟随父母漂泊到了陕西和河南交界处。
上世纪70年代初,他重新回到三门峡,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他告诉记者:“我跟着父母漂泊了十几年,70年代初回到这里,我就不想再走了。
如今三个姐姐和父亲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他说话很溜,关于大坝前那个“中流砥柱”的典故,还有大坝蓄水多少,发电多少,他都能跟人说得头头是道。
“老实说,我越来越离不开大坝了。
”他告诉记者说,“碰到闹心的事,往这里一站就没事了。
”不可或缺的水源三门峡市位于大坝十五公里处,这个新兴的工业小城,是伴随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
市区人口有30多万。
根据专家分析,三门峡库区两岸属于半干旱丘陵地区,地下水匮乏,而且与黄河水位关系密切。
1995年之前,三门峡市完全靠二十多眼深井抽水供给,地下水超采严重。
最后造成城市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1995年,三门峡设计规模为每天16万立方米的第三水厂投入使用。
第三水厂非汛期直接从水库的取水量,占三门峡用水总量的95%,是30万人口的城市生活用水和21家企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研究水文泥沙的专家王育杰描述说,如果让水库低于318米运行,供水能力将严重影响三门峡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因为水质和含沙量,增加水厂的运用成本,造成水厂运转困难。
三门峡水库祸害上游的教训
三门峡水库祸害上游的教训黄河治理与三门峡水利工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一条“母亲河”,她为中华儿女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由于黄河的阴晴不定,河水暴涨频繁,导致水患问题长期困扰着河岸居民。
如何解决黄河的水患问题,既保障经济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难题。
黄河治理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泥沙淤积、水资源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泥沙淤积是黄河治理的根本问题,通过修建防风林可以减少泥沙的产生,但是效果较慢。
水资源的平衡问题需要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而改善生态环境则是治理黄河的最根本、最长久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一座超大容量的水库,整顿黄河的泥沙问题,并解决中下游水患。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者对中国地形环境不熟悉,对黄河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导致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设计缺陷。
尽管该工程能够解决下游水患问题,却对上游的水土排放问题产生了威胁。
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在当初遭到了上游地方政府的反对,他们认为解决水患问题并不需要建设大型水库,而是应该解决上游的水土问题。
然而,由于当时急需解决下游的水患问题,这些反对意见并没有得到重视,最终三门峡水利工程被批准建设。
然而,三门峡水利枢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泥沙淤积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泥沙淤积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两次整改,包括增加泄洪能力和排沙能力,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泥沙无法排泄出去的问题。
尽管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为一次决策失误。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修建大坝是当时最好最快的解决方法。
然而,由于设计者对上游情况了解不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这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中难以预测的结果,而非纯粹的决策失误。
为了减缓泥沙淤积问题,三门峡水利枢纽进行了多次整改,增加了泄洪能力和排沙能力。
虽然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河道的冲刷和潼关高程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运用方式和采取蓄清排浑的方式,来降低潼关高程和减少淤积问题。
折戟三门峡水库教训
折戟三门峡水库教训折腾30多年最终回原点文史参考九曲黄河万里沙文|吕峥五十年前,1960年6月,三门峡水库筑坝到了340米,实现拦洪。
9月,正式关闸蓄水拦沙,投入使用,就在举国上下为改造自然的胜利而欢呼时,悲剧拉开了序幕。
黄河无疑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面对黄河水患都是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看着泥沙不断淤积,下游河床日益抬高,形成高于地面的悬河。
历史上,黄河是航运大河。
而被历代行船人视为畏途的三门峡,因为有着坚固的花岗岩河床,还可控制92%的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洪水和泥沙,因此,到了民国,在三门峡筑坝的设想开始被人频频提起。
毛泽东对修建三门峡水库举棋不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第一代领导再次将目光投向黄河。
当时,苏联专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不谋而合地相中了三门峡,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交了20万字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
毛泽东第一次离京,巡视的就是黄河。
面对黄河,他的雄心壮志几起几落,再也没有面对淮河时挥笔写下“一定要根治”的豪情,而是嘱咐一句“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半是不服半是无奈。
1953年2月15日,毛泽东启程去南方视察长江,顺路到郑州看一看黄河的情况。
专列开动后,毛泽东看着图纸上的三门峡,问随行的黄委会主任王化云:“三门峡水库修起来,能用多少年?”王化云早在1949年8月就给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上书,要求修建三门峡水库,被董必武否决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化云一直坚持“筑坝拦沙”的治河主张,被毛泽东称为“能化云化雨”。
王化云:“如果黄河干流30个电站都修起来,总库容约占2000亿至3000亿立方米,这样算个总账,不做水土保持及支流水库,也可以用300年。
”毛泽东笑了:“300年后,你早就有重孙了。
”他又问:“修了支流水库,做好水土保持能用多少年?”王化云:“用1000年是可能的。
”毛泽东:“那1050年怎么样呢?”王化云有些尴尬:“这……到时候再想办法。
”毛泽东又笑了:“恐怕不到1000年早就解决了。
三三门门峡峡工工程程决决策策失失败败之之教训
无意义 , “ 防止 下 游 千 年一 遇 的洪 水 ” 不再提 , 变 成
三 门峡 工 程 的结 局
1 9 5 8年 1 1月 2 5日, 三 门峡 工 程 完 成 对 黄 河 的 截流 1 1 9 6 0年 6月 , 坝 筑到 了 3 4 0米 , 已能 够 拦 洪 。
了“ 确保 西 安 , 确保 下游 ” , 气 魄不那 么雄 伟 的 “ 合 理 防洪 、 排沙放淤 、 径流发电” 得 到 确认 , 只 能 将 当 年 黄 万 里 主 张保 留 以备 将 来 排沙 却 在 施 工 时被 堵 死
地。 水 电部 不 得 不 在 郑 州 召开 会 议 , 将美妙 的“ 黄 河清” 暂 时放在一 边 , 而 把 三 门 峡 水 库 的 运 用 方
河槽 内泥沙 向下运 行 的 自然 规律 ,如果 修 了水 库 ,
设 法 刷 沙 出库 就 必 然 成 为 河 沙 问题 的研 究 方 向 。 而 无论 采 取什 么措 施刷 沙 出库 , 均 要 求 在 坝 底 留有 容 量 相 当大 的泄水 洞 , 以免 他 年 觉 悟 到 需 要 刷 沙 时 重
流 坡 面上 的水 土应 设法 尽 量保 持在 原地 , 但 对 已经
流入 河 槽 里 的 泥沙 却 相 反 地应 该 要 督 促 他们 继续 顺水 流 下去 。 这 才 是 人 们 了 解 了 自然 规 律 而 去 限 制 利 用它 , 却 不是 改变 它 的正 确措施 。认识 了必 须让
1 5万 千 瓦 的 发 电 机 组 披 红 挂 彩 地 发 电 不 足 一 个 月 , 便 丧 失 了用 武 之 地 , 只 好 改 装 5万 千 瓦 小 机
者 和工 程师 在北 京饭 店 召开 “ 三 门峡 水利 枢 纽讨 论
九曲黄河万里沙 折戟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九曲黄河万里沙折戟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吕峥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0(000)024
【摘要】五十年前,1960年6月,三门峡水库筑坝到了340米,实现拦洪。
9月,正
式关闸蓄水拦沙,投入使用,就在举国上下为改造自然的胜利而欢呼时,悲剧拉开了序幕。
黄河无疑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面对黄河水患都是一筹
莫展,只能眼睁睁看着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吕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3
【相关文献】
1.乐购折戟中国的教训:俱乐部卡败给“不忠诚”的消费者 [J],
2.三门峡水库的功过与经验教训 [J], 韩其为
3.三门峡水库祸害上游的教训 [J], 高继宗
4.折戟三门峡水库 [J], 吕峥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失败的水库-—三门峡水库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民狂欢呼的水库.44年间,它让黄河两岸三地几百万老百姓魂牵梦绕。
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
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枢纽运营45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援助项目中苏援助: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1953年是我国由经济恢复阶段走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
在水利部长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在周恩来具体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
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
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
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
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
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
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黄河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
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工程上马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
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报告里,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
■主要任务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⑤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严重问题三门峡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
其实早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的“高坝大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虽然被全票通过,但同时也遭到了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和水电总局实习生温善章的反对。
1958年,在三门峡工程开工一年后,陕西仍在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
理由是: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
但三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
1960年,大坝基本竣工,并开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1962年,陕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交提案,并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上游(主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却仍在继续.类似的不满和争议也就不免时常出现,直至最近的郑州会议。
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在汇报中再次尖锐地提出:“三门峡库区问题已经绵延了40年,积淀的各种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决,矛盾的发展完全是由三门峡顾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2003年11月12日,三门峡水电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有水利专家把渭河流域水患成因怪罪于我们后,渭河周围的领导们似乎也理直气壮起来,恨不得立刻炸掉三门峡工程而后快。
”他认为,治理黄河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逐级造水库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水库本来就有沉积泥沙、减少下游水患的功能,三门峡水库这些年对控制流量、减少下游水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以前,三门峡以下流域是重灾区,拦坝后就基本没有大水灾了,而这个流域面积比渭河流域的大得多,其利弊得失孰轻孰重难道不是很清楚吗?”但是陕西省的一份报告也愤怒地指出:“同在一个黄河流域,惟有陕西是历史因素的无辜受害者,而别的省份都是纯粹的受益者,他们在几十年安澜的同时,继续向黄河索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
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
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
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减沙但如何减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给出的药方是“水土保持"。
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会流到黄河里了。
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关系三门峡工程的能否上马。
然而浪漫家们的“水土保持"是在书面上实现的。
在向苏联方面方提出的《技术任务书》里,关于泥沙,中方给出的数据是: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50年之后,可减少100%。
连以豪迈著称的“苏联老大哥”对这种数据都消受不了了。
苏联专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然后就象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笔下一动就将1967年来沙改为“减少20%,50年后减少50%"。
今天,也就是从那时算起40年之后,如果你有机会去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看一看,你会看到水土流失有增无减;而如果你接着旅行到豫、鲁一带,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时间里,大片干涸的河滩间重浊的黄流在缓缓地爬动?黄河已经变成一条季节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间,断流19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
就像今天的三峡工程给了世界一次震惊一样,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作了那么一个世界性的报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这一片兴奋与骚动之中,站出了两名书生。
他们不具党派背景,也没有任何政治冲动。
他们只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诚实的、肯用功的、对自己的专业和国家有责任感的人。
其中一人正当盛年,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另一名刚从学校毕业,那时才25岁。
他们不同意在三门峡建坝,不同意高坝。
他们平静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学术见解,交到掌握着百姓命运的决策人手里。
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意见,几乎丝毫不爽的成了这日后多灾多难、狼狈不堪的工程之谶语。
他们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听;他们学术的与为人的价值,事后也不为身居要位的钻谋者所重.1991年笔者与他们见面时,不但他们的职位与30多年前无大差别;他们在自己更深厚的学养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的呼吁,竟依旧无人理会.一位是黄万里教授,一位是温善章工程师。
三门峡捷报◆三门峡的“捷报”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成对黄河的截流!1960年6月,坝筑到了340米,已能够拦洪!同年9月,实行关闸蓄水拦沙.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百姓一批批离开先祖聚居的故乡。
1961年2月9日,当坝前水位达332.58米(尚未到设计高度)的时候,泥沙淤积迅速发展;同时,原来设想得比较简单乐观的迁移也遇到了困难,工程实际上已无法按原设想进展.各路英雄争论不休,拿不出个准主意.然而工程还在继续。
1961年4月,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353米。
10个月后,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试运转,从表面看,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
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泥沙沉到了库底。
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坝外实现了“黄河清”。
报纸照例大报喜。
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把潼关河床抬高了4.5米.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此时已变成“来水渲泻不畅”,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浸没,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不知原因何在?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甚至沼泽化。
最糟糕的问题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己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1962年3月,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在一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
水位不得不降低。
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迁到湖北的丹江口电站去。
运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转弯之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潼关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
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开的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坝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换句话说,就是让黄河按照原来没有大坝的方式流!三门峡改建只好对原来的工程进行改建。
三门峡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坝左岸增建两条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发电钢管,以此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开始实施。
读者若嫌这么说不够直观,不好理解,可这样想:本来黄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间用“雄伟大坝”给堵上了;2年之后开始出事,4年以后要承受不住,但大坝已经“巍峨耸立"在那儿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开洞的办法,让被正面大坝堵住的沙和水,尽量从旁边的又新开出的隧洞和底下本来用来发电的管子流出去。
两洞四管-—这就是“两洞四管”方案。
这一方案的确立,被认为是亲自参与改建方案的敬爱的周总理“挽救了一个接近失败的工程”。
然而谁都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救急方案,毫无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开工,三年之后完成。
此时,水库的淤积减轻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关以上,所谓“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