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草药:黄药子

合集下载

黄药子_黄药子的功效

黄药子_黄药子的功效

黄药子_黄药子的功效|用法用量黄药子《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拼音Hunɡ Yo Zǐ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

冬前采挖块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零余子:叶腋处的黄褐色珠芽,直径约1厘米。

性味苦、辛,凉。

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备注(1)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拼音Hunɡ Yo Zǐ别名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

将块茎挖出,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横切成厚约1~1.5厘米之片,晒干。

原形态黄独(《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线吊虾嫫、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薯、黄虾蟆、毛卵陀、铁秤陀、黄金山药、金丝吊蛋、薯瓜乳藤、黄座勒、土芋、板薯、淮山薯、苦茅薯、草蔸薯、土首乌、草蔸苕、雷公薯。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

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

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形的珠芽。

叶互生;叶片广心状卵形,长7~22厘米,宽7~8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宽心形,全缘,基出脉7~9条;叶柄扭曲,与叶等长成稍短。

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多数,黄白色,呈穗状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锐尖;雄花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花被6片,披针形,先端钝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

抗癌中草药:黄药子

抗癌中草药:黄药子

抗癌中草药:黄药子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黄独的地下块茎,又名黄独。

其性寒,味苦、咸,有小毒。

功能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凉血止血。

主治瘿瘤瘰疬、无名肿毒、咳喘气逆、癌症肿瘤等病症。

[成分药理]本品含二萜类化合物黄独素(黄药子萜)A、B、C,还含有碘、皂甙、鞣质,还原糖等。

黄药子含淀粉40%以上,此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薯蓣皂角等。

中药黄药子抗癌中草药:黄药子实验研究证明,本品对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其油剂对子宫颈癌14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瘤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日本学者对部分中药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研究中,用试管内(Hela)试验证实,黄药子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5%以上。

中药黄药子抗癌中草药:黄药子我国学者用黄药子复方抗癌乙片(黄药子、夏枯草等)对用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诱发的小鼠胃磷状上皮癌前病变及癌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癌乙片对食管重度增生者进行临床治疗与实验证实,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精脒和唾液精脒含量,与细胞学复查结果一致,有较好的食管癌前病变阻断性治疗作用。

中药黄药子抗癌中草药:黄药子此外,黄药子对动物实验性缺碘和不明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现代应用]黄药子临床治疗恶性淋巴肉瘤、甲状腺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等方面应用较多,但多以复方为主或辅以黄药子油外用。

1.恶性淋巴瘤陈氏报道,用消恶性淋巴瘤方(白花蛇舌草、黄药子等)为基本方配合辨证施治,并辅以外敷治疗恶性淋巴瘤11例(包括网状细胞肉瘤、何杰金病、淋巴肉瘤、滤泡性淋巴瘤等)。

治疗结果:存活1年以内3例,l~2年4例,2~5年1例,5~10年2例,10年以上2例。

易氏报道,以黄药子复方配合其他疗法治颈部淋巴肉瘤4例(伴颈外淋巴转移3例),结果全部临床治愈,已存活时间为3~27年。

沈氏报道,以黄药子油外涂并配合中药内服治左下颌混合性恶性肿瘤及淋巴肉瘤各1例,治疗获愈。

有毒中草药之黄药子

有毒中草药之黄药子

有毒中草药之黄药子黄药子亦名黄药根(《开宝本草》)、黄药(《日华子本草》)等。

味苦,性平。

有毒。

入肺、肝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黄药子的药理作用:1. 对甲状腺的作用给正常大鼠饲喂含2%~10%黄药子的饲料4周,对体重及甲状腺功能(基础代谢、甲状腺重及其含碘量)均无影响;黄药子对硫氧嘧啶与磺胺吡啶等抗甲状腺药物造成的甲状腺肿(体重、基础代谢率、甲状腺重量及含碘量、血清蛋白结合碘等指标)无影响。

对0.1%硫氰酸钾造成的轻度甲状腺肿有对抗作用;对缺碘食物引起的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表现为肿大的甲状腺重量减轻、腺组织和血清蛋白结合碘增加。

对大鼠自发性甲状腺肿亦有改善作用。

黄药子的该治疗作用与其中所含碘有关。

2. 对心脏的作用黄药子煎剂与酊剂对离体和在位蛙心均有抑制作用。

3. 对平滑肌的作用黄药子酊剂和煎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未孕家兔与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表现为强直性收缩与节律性收缩,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取消。

酊剂的作用较煎剂强而快。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黄药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药子提取物(0.1mg/ml)对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治疗作用,能使炎性病变减轻,痊愈时间缩短。

5. 其他作用有实验证明:黄药子对小鼠肉瘤180及子宫颈癌U14有抑制作用。

黄药子流浸膏有止血作用。

黄药子能抑制银屑病表皮增生,促进角质层角化,纠正角化不全,以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黄药子的毒副作用和解毒急救方式:对小鼠腹腔给药和口服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5.49g/kg和79.98g/kg。

本品长时间应用会造成肝、肾损害,此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给犬长期服用本品后,造成食欲减退、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黄药子【中药名】黄药子huangyaozi【别名】黄独、黄金山药、黄药根。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

【来源】薯蓣科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藤本。

块茎卵圆形至近圆形,表面密生多数细长的根。

茎圆柱形,无毛。

叶片阔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紫褐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表面有斑点。

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延长排成圆锥状;雄花早生,密集;苞片2,卵形;花被片6,披针形,紫色;雄蕊6枚,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个至数个丛生于叶腋,花被片6,退化雄蕊6枚,子房3室,柱头3裂,各再2裂。

蒴果三棱状长圆形,反折下垂,两端圆,淡黄色。

种子扁卵形,深褐色,通常两两生于中轴的顶端,种翅向种子上方延长呈长圆形,栗褐色。

花期7~9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生于河谷旁、山谷阴湿地、杂木林边缘或村边林荫下。

分布于河南、陕西及我国华东、中南、华南和西南地区。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块茎,除去茎叶,洗净,横切成厚1~1.5厘米的片,晒干。

【药材性状】圆形或类圆形切片,横径2.5~6厘米,长径4~7厘米,厚1~1.5厘米。

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支根及黄白色圆形微突起支根痕。

有的栓皮脱落而露出淡黄色。

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显颗粒状凹凸不平。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或呈颗粒状。

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

归肝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消瘿。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水煎服。

用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抗甲状腺肿、抑制心脏、抑制肠平滑肌、兴奋子宫平滑肌、降血糖等作用。

临床上用黄药子酊、复方黄药子浸膏片、黄药子素片治疗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瘤,有一定的疗效,其中以复方黄药子浸膏片(含碘化钾)疗效较好。

每天学中药——黄药子

每天学中药——黄药子

每天学中药——黄药子药材名:黄药子拼音名:Huangyaozi英文名:Airpotato Yam Rhizome拉丁名: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别名:黄药,黄药根,木药子,大苦【名称考证】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科目来源】薯蓣科植物【药用部位】黄独的块茎。

本植物的珠芽(黄独零余子)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苦,平。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功效主治】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数。

【用药忌宜】《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止可外敷。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剪去须毛,洗净,润透后切成小块,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地。

在河北、山东等地有栽培。

【药材鉴定】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2.5~6厘米,长径4~7厘米,厚0.5~1.5 厘米。

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径约2毫米,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往。

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或呈颗粒状。

皮灰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主产湖北、湖南、江苏。

此外,河北、山东、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外、福建等地亦产。

历代《本草》关于黄药子的原植物,记载不一,且与红药子混而不分。

目前商品黄药子,主要为上述品种,虽与多数《本草》所载不类,但与明代《本草原始》所载黄药子之图形及形态描述,完全一致。

再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药用黄药子之标本,亦即此种,可见其使用历史已久。

每日一个中药小知识之《黄药子》主...

每日一个中药小知识之《黄药子》主...

每日一个中药小知识之《黄药子》主...
每日一个中药小知识之《黄药子》
主治用法:乳腺癌,甲状腺肿,痈疽疔毒,百日咳,头痛,疝气。

每用1一3錢,水煎服,酒浸或磨汁服。

可催吐,解食物中毒。

别名:黃独、金线吊蛤蟆。

形态特点:多年生蔓草,生于山坡、溪边。

地下块根单生,粗大扁球形,外皮黃黑色,內部黄白色,略似芋头,旁生多数須根。

莖圓柱形有稜线,光滑无毛,稍带紫紅色。

叶互生,心脏卵形,先端短尖,基部闊心形,全緣,叶柄长。

叶腋生球形零余子。

夏末,腋生1一3枚穗状花序,下垂,花白色,結蒴果。

秋季采集,零余子及块根入药。

性味功能,苦、辛、平,有小毒。

清热解毒,袪湿化痰。

歌括
黄葯子味苦辛平,食物中毒催吐灵,
头痛疝气百日咳,瘰癧痈疽癌症宁。

黄药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黄药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毒]拼音名称:HUANGYAOZI别名:黄药,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独子、金钱吊蛋、黄金山药。

科属: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产地: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肺、肝经。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中成药:共有10种中成药使用黄药子:白蚀丸抑亢丸红卫蛇药片肤痔清软膏增生平片抑亢散金蒲胶囊复方鹿仙草片复方鹿仙草胶囊复方鹿仙草颗粒等。

应用:1、瘿瘤。

本品能化痰软坚,散结消瘿,《斗门方》治项下气瘿结肿,单以本品浸酒饮;亦可与海藻、牡蛎等配伍同用,如海药散(《证治准绳》)。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本品能清热解毒,可单用或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研末服,1~2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

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采收加工: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

将块茎挖出,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横切成片,厚约1~1.5CM,晒干生用。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黄药子含黄药子素A~H,8-表黄药子E乙酸酯,薯蓣皂苷元、D-山梨糖醇、二氢薯蓣碱,还含蔗糖、还原糖、淀粉、鞣质。

2、药理作用:黄药子对缺碘所致的动物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水煎剂或醇浸物水液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而对未孕子宫则有兴奋作用,此外有止血作用。

水浸剂体外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较水煎剂强。

临床应用:1、治疗百日咳: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3-5钱(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3钱炖服。

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

另有用黄药子果(切片)3-5钱,加水400ML,冰糖适量炖服,每日2次,用于镇咳有良好效果。

黄药子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药子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文静钟诗龙龙启才【关键词】黄药子【摘要】黄药子药用历史悠久,可单方、复方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黄药子含有甾体皂甙、二萜内酯及1-(3-丙氨基)-2-甲基哌啶活性成分等。

它在体内和体外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抗瘤活性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然而其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抑制甲硫氨酸氨肽酶ⅱ活性可能是黄药子抗肿瘤的一个机制。

总之,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药子(tuber dioscoreae)又名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香芋、红药子等,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块茎。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黄药子之名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其性寒苦,入肝、肺经。

古代认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瘿的功效。

《千金月令》中已经记载用黄药子酒可以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中医临床用黄药子单、复方制剂进行抗肿瘤的治疗,疗效明显。

现代药物研究表明本品含有多种抗癌化学成分,其抗肿瘤效果明显,同时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1 黄药子抗癌的古今运用黄药子药用历史悠久。

宋代对黄药子的药性和功效已经有明确的认识。

《开宝本草》记载:“黄药子苦,平,无毒。

主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

表明当时的医家已经认识到黄药子具有抗肿瘤的功效。

《斗门方》以黄药子一斤,浸洗净,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盏的方法治疗瘿气。

明代《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了黄药子功效为“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黄药子酒治疗瘿气的历史悠久。

古代将瘿气分成5类,包括石瘿、肉瘿、筋瘿、血瘿和气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不仅包括了甲状腺种,还包括了甲状腺癌等肿瘤疾病。

现代中医学扩大了黄药子的抗肿瘤的范围。

临床常以黄药子煎剂、酊剂、流浸膏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及与甲状腺有关的囊肿、中毒症、功能亢进和肿瘤等。

黄药子酊剂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有明显的近期疗效。

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也有一定的效效。

刘静[1]根据其入肺经,治疗恶肿疮瘘的功用,单味应用治疗肺癌,收效明显:患者治疗以黄药子为主,辅以西药对症治疗,未使用其它中药,ct检查癌肿由3cm×3cm×3cm缩小为2.64cm×1.67cm×2.00cm,肿大的淋巴结消失。

黄药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药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药子的作用与功能简介黄药子,学名炙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黄药子味甘、性平,具有补益气血、调和脏腑的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黄药子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主要功能黄药子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健脾胃:黄药子可促进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从而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2. 益气血:黄药子富含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益气血的效果。

3. 温肺止咳:黄药子中的甘草酸具有温阳化气、润燥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肺燥咳嗽、气虚咳嗽等症状。

4. 调经活血:黄药子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经、经血不调等妇科疾病。

5. 抗炎抗菌:黄药子中的黄草苷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主治疾病黄药子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脾胃虚弱:黄药子可以健脾胃,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与肠道蠕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 气虚症状:黄药子具有益气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

3. 脾胃寒凉:黄药子具有温阳的作用,可用于脾胃寒凉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4. 咳嗽:黄药子具有温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气虚咳嗽、慢性咳嗽等症状。

5. 经血不调:黄药子具有调经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经血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

用量与使用注意事项黄药子的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 内服:一般每次服用黄药子炮制品5-10克,可煎汤饮服,每日3次。

- 外用:黄药子可用于药酒、煎剂、熏洗等外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使用黄药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孕妇禁用:孕妇忌服黄药子,以免对胚胎产生不良影响。

2. 注意剂量:使用黄药子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注意合理用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3. 避免过量: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黄药子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水肿等不良反应,需避免。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黄药子与某些药物有相互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野生中草药――黄药子

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野生中草药――黄药子

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野生中草药――黄药子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块茎和零余子入药,性味苦、辛、凉,归肝、胃、心、肺经,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其含有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黄药子帖类成分,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适应于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直肠癌、肺癌、淋巴癌、子宫癌、胰腺癌,甲状腺肿瘤、横纹肌肉瘤、乳房肿瘤等,特别是对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肿瘤作用强效明显。

因其成分有毒,久用或用量过大可致肝功能受损,严重中毒者可
引起昏迷、呼吸困难、心跳减慢,因此用此药时需权衡利弊,所以现在很少用于治疗普通疾病,一般只用于甲状腺疾病和抗恶性肿瘤,长期应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内服用量为5至10克每日。

黄药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药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药子《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药子【拼音名】Hua ng 丫 a o Z i【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

冬前采挖块茎,洗净, 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凉。

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 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备注】(1)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名】Hua ng 丫 a o Z i【别名】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

将块茎挖出,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横切成厚约1〜1.5厘米之片,晒干。

【原形态】黄独(《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线吊虾蟆、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薯、黄虾蟆、毛卵陀、铁秤陀、黄金山药、金丝吊蛋、薯瓜乳藤、黄座勒、土芋、板薯、淮山薯、苦茅薯、草蔸薯、土首乌、草蔸苕、雷公薯。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

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

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形的珠芽。

叶互生;叶片广心状卵形,长7〜22厘米,宽7〜8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宽心形,全缘,基出脉7〜9条;叶柄扭曲,与叶等长成稍短。

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多数,黄白色,呈穗状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锐尖;雄花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花被6片,披针形,先端钝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

黄药子治癌症的案例

黄药子治癌症的案例

黄药子治癌症的案例黄药子,又称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黄药子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的功效。

近年来,关于黄药子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案例逐渐增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以下将介绍一些黄药子治疗癌症的真实案例,并探讨其疗效及可能的机制。

1. 案例一:乳腺癌患者李女士,45岁,被诊断患有乳腺癌。

根据医生的建议,她进行了手术切除乳房和一部分淋巴结,并接受了放化疗。

然而,在化疗过程中,她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

在得知黄药子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后,她开始尝试使用黄药子治疗。

李女士每天服用黄药子制成的煎剂。

经过数个月的持续服用,她的乳腺癌指标逐渐降低,体力恢复良好,并且不再出现副作用。

她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和家人都对黄药子的治疗效果感到满意。

2. 案例二:胃癌患者王先生,58岁,被确诊患有胃癌。

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恢复周期长,他选择了中药辅助治疗。

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服用黄药子配制的口服药物,并定期接受中药注射。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后,王先生的胃癌症状明显减轻。

他的食欲逐渐恢复,胃部疼痛减轻,体力明显增强。

体检结果显示,胃癌指标也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王先生的心理状态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舒缓,对疾病的希望和信心也有所提升。

3. 案例三:肺癌患者张先生,62岁,被诊断患有晚期肺癌。

面对手术和放化疗的强烈推荐,他担心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身体损伤。

在仔细了解了黄药子的治疗效果后,他决定尝试中药治疗。

张先生每天坚持服用黄药子的煎剂,并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数个月后,他的身体状况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肺癌症状减轻,体力增强,呼吸困难减少。

体检结果也显示,肿瘤指标有所下降,肺部情况有所改善。

在这些案例中,黄药子作为中药的一种,通过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等作用,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黄药子的具体治疗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它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黄药子治癌症的案例

黄药子治癌症的案例

黄药子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中药材,因其根茎呈黄色而得名。

它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喉痹、蛇虫咬伤等症状。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黄药子可能对癌症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案例一:某女性患者,52岁,患有甲状腺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

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医生建议她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考虑到放化疗的副作用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患者选择了中药治疗。

在中医的建议下,她开始服用黄药子和其他中草药搭配的汤剂。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未见肿瘤复发,同时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案例二:某男性患者,65岁,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无法承受手术和放化疗的打击,医生建议他采用中药治疗。

患者接受了中医的建议,开始服用黄药子和其他中草药的配方。

经过半年的治疗,患者的咳嗽和胸闷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在后续的复查中,医生发现肿瘤体积有所缩小,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案例三:某男性患者,48岁,患有肝细胞癌并伴有门静脉癌栓。

患者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医生建议他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

考虑到化疗的副作用和身体状况,患者选择了中药治疗。

在中医的建议下,患者开始服用黄药子和其他中草药的汤剂。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同时肿瘤体积也明显缩小。

在后续的治疗中,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未见肿瘤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黄药子虽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它并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正规治疗。

患者在进行癌症治疗时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

分享一味抗癌中药——黄药子,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多种癌症

分享一味抗癌中药——黄药子,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多种癌症

分享一味抗癌中药——黄药子,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多
种癌症
黄药子
【品种来源】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主产于浙江、江西、贵州、河南等地,生于山野丛林间,现亦有人工栽培。

于冬季采挖,洗去泥土,剪去须根,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片,晒干备用。

【别名】黄独、黄药、金毛狮子、金线吊虾蟆等。

【性味】味苦、辛,药性凉,有毒。

【归经】入肺、肝、胃经。

【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抗癌抑癌。

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甲状腺癌及乳腺癌、肺癌、宫颈癌、淋巴肉瘤、上颌窦癌等。

此外,本品是中医治疗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的良药。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黄药子素A、黄药子素B、黄药子素C及皂甙、碘、还原糖、蔗糖、鞣质、淀粉等成分。

近代临床应用研究证实,本品对食管癌、胃癌、肠癌、甲状腺癌等确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除抗癌作用,本品还有抑制皮肤真菌及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等作用。

【日常应用】本品抗癌,日常应用以单味浸酒,或复方煎汤服为主,亦有制成糖浆、片剂、丸剂、注射液应用。

•煎剂
(1)黄药石穿饮:黄药子、石见穿、急性子、冬凌草,加水煎2次汁,分2—3次服,每日1剂。

适用于食管癌等。

(2)黄药威灵汤:黄药子、威灵仙、昆布、白毛夏枯草,加水煎汁,分2—3次服,每日1剂。

适用于甲状腺癌。

【使用注意】肝功能失常者禁用。

黄药子(别名:黄独、苦山药、苦黄金等)本品为薯蓣科

黄药子(别名:黄独、苦山药、苦黄金等)本品为薯蓣科

黄药子(别名:黄独、苦山药、苦黄金等)本品为薯蓣科原植物黄独拉丁名 Dioscorea bulbifera L.科别薯蓣科植物形态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

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cm,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

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球形芽。

叶互生;叶片广心状卵形,长宽各7~22cm和7~8cm,先端尾状,基部宽心形,全缘,基出脉7~9条;叶柄扭曲,与叶芽等长或稍短。

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多数,黄白色,呈穗状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锐尖;雄花花序6片,披针形,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花被6片,披针形,先端钝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

蒴果下垂,长椭圆形,有3翅,膜质。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

分布地药材产于湖北、湖南、江苏。

采制秋季采挖块茎,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查看黄药子大图片药材名称黄药子拉丁名 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英文名 Air Potato Yam Rhizome别名黄独、土卵《唐本草》,金线吊吓蟆、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毛黄、毛大黄、苕叶黄、毛狗卵(贵州),假大薯(广西),黄独子,金线吊蛋,黄金山药苗族药名 Zend geet wangf suab整革王珊(贵州黔南),Zend git hsob真贵嵯(贵州黔东南),Ghok sat bat高沙八(贵州毕节),Bid nangx ghunb比郎棍(贵州松桃)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类别根茎类药材性状块茎的横切片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10cm,厚0.3~1.5cm。

外皮较薄,棕黑色,表面皱缩,具多数短小的细根及黄白色或棕黄色微突起的须根痕。

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凹凸不平。

质脆,折断面颗粒状。

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

入热经。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_黄药子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_黄药子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_黄药子
悦来阅健康·2019.8.26
黄药子当归
对药来源《中医肿瘤学》。

单药功用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其性苦,寒,有毒,归肺、肝经,具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

《开宝本草》曰: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常用于瘿瘤、疮疡肿痛,咽喉肿痛,蛇咬伤证等。

正如《药性论》曰:"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

”然而,其有毒,误吃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诞,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对药释义
黄药子苦、寒,有毒,归肺、肝经,具有攻散之功,易于耗伤正气,而见肝肾阴虚、痰瘀互结之证;当归甘、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补血之功,既可扶助正气、补阴益血,又可活血消毒,两药搭配,消除黄药子苦寒伤阴之弊,而对于黄药子的化痰散结功效具有辅助作用。


主治
(1)甲状腺肿瘤。

(2)肺癌、肝癌等属痰毒者。

郁老点评
此药对不太常用,黄药子具有伤肝作用,用量无法增加,且不能久用。

在临床上,多用于甲状腺癌未手术者,因古籍记载其治疗“石瘿”有效,值得提出的是古代医学家临床经验是用黄药子酒中浸泡时日,然后频频饮酒,以不醉为度(参见郁仁存《中医肿瘤学》),而现代研究证明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是它的醇提物,即溶于酒中的成分,为
此深感古代医学容之用药的科学性。

将之与当归伍用,取其能养血保肝、减轻黄药子的伤肝不良反应。

。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黄药子又名朱砂七,是一种中药材。

很多人想知道,黄药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黄药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药子的功效和作用1.解毒软坚:①用于癌肿,如胃癌、食道癌,可单味泡酒或制丸长期内服。

泡酒用黄药子300克切片、白酒1500克共装坛内封口,用糠火煨2小时,取出稍凉,放于冷水中浸7天取汁服,每日3次,每次15--30ml。

②用于甲状腺肿,可与夏枯草、昆布等同用。

③用于疮痈肿毒、脉管炎及蛇毒虫咬伤,可单用煎服,也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2.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证,单用或与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

黄药子的鉴别应用黄药子与山慈菇,皆能解毒、消肿,且散瘀祛痰,然黄药子能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恶肿疮瘘”、瘿疾结核,近年用治甲状腺肿或配制酒剂试用于肿瘤。

黄药子的配伍应用1.配昆布:昆布能清热,有消痰软坚、清热利水之功,黄药子善清泄肝肺之火,二药相伍,共奏消痰软坚、散结消瘿之功,对于治疗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极为适宜。

2.配蒲黄蒲黄,生用化瘀止血无留瘀之弊,炒炭偏收涩止血;黄药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二药合用,蒲黄能增强黄药子止血之功,黄药子又能助蒲黄清热解毒之力,故二者常相伍为用,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

黄药子的临床应用用黄药子半斤,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ml(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ml。

每次5ml,每日2次,饭后服。

或将黄药子研粉,每日3分,分服或顿服。

10天为一疗程,停药3-5日再行第二、三疗程。

治疗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127例,服药月余后,全部患者颈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治愈率为67.8%。

用未经炮制的黄药子炖服,每日5钱,连服5-8周。

观察25例甲状腺腺瘤,治疗后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肿物显著缩小,1例停药后复发,但再次治疗,仍有效果。

部分病例服药后诉口干。

黄药子浸酒(每升浸液含生药200g),每日100ml分3-4次服。

农村一种缠绕生长的野草,圆圆的像野山药,能凉血解毒,能抗癌

农村一种缠绕生长的野草,圆圆的像野山药,能凉血解毒,能抗癌

农村一种缠绕生长的野草,圆圆的像野山药,能凉血解毒,能
抗癌
在农村山里转一下,常常会遇到一种缠绕着生长的藤蔓植物,经常会误认为它是野山药,其实它的学名叫黄独,属于草质藤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南方的各个地方,在深山丛林中,缠绕在山间竹竿、大树上自由生长。

形态和山药差不多,很容易被误认为山药。

黄独有很多俗称,又叫零余薯、金线吊蛤蟆、香芋、黄狗头、土芋等,云南有些地方叫它山慈菇,药材中称为黄药子。

黄独的叶片是心形的,非常漂亮,上面挂满圆圆的果实,如一颗颗“绿色爱心”,画面清新自然。

果实大的如土豆一般,比山药豆大很多。

野生黄独的果实非常的苦,非常苦,人工种植的则是很粉很香。

黄独是一种不常用的药,可是它有一种不可估量的药用价值。

有时在民间,有人还会把它挖来当做菜吃,不过味道确实不怎么地,并且有毒性,一定要慎用。

黄独具有化痰、散结、消瘿、清热、凉血、解毒等作用,是云南省地区的一味民族药,在云南省《怒江药》《德宏药录》《中佤药》《拉祜医药》等民族药志中均有记载。

记载显示黄独苦寒能凉血,可解蛇犬咬毒,解毒凉血效果显著,古人用于外科。

在云南很多地方,黄独用作治疗癌症的药物,有个方子来源于六十年代的云南蒙自。

黄药子500克+重楼150克泡酒1000毫升,48小时后即可服用,主治:癌肿,淋巴结核。

用法:每次20毫升,日服3次。

有一部分人用了之后,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说,我们生在大山之中,要利用好身边的草木。

黄药子的介绍_黄药子的功效作用

黄药子的介绍_黄药子的功效作用

黄药子的介绍_黄药子的功效作用黄药子,也叫朱砂七,此药为寥科植物金线草(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全草,因其根茎呈朱砂色,故得此名。

为缠绕草质藤本,什么是黄药子?黄药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黄药子的资料,欢迎阅读。

黄药子的介绍黄药子,中药名。

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燥块茎。

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之功效。

常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入药部位干燥块茎。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胃、心、肺经。

功效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主治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6-9g;或浸酒;研末1-2g。

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禁忌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采集加工栽种2-3年后冬前采挖块茎,以9-11月采者为佳,去掉茎叶、须根,洗净,切厚约1-1.5cm的片,晒干或鲜用。

生理特性缠绕草质藤本。

块茎卵圆形或梨形,直径4-10厘米,通常单生,每年由前一年的块茎顶端抽出,很少分枝,外皮棕黑色,表面密生须根。

茎左旋,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

叶腋内有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大小不一,最重者可达300克,表面有圆形斑点。

单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15(-26)厘米,宽2-14 (26) 厘米,顶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

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分枝呈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癌中草药:黄药子
抗癌中草药:黄药子
A每天一看
2020-10-25
黄药子是出产在中国河南,江苏和浙江等地的常见中药材,他能量血止血也能解毒消肿,这种中药来源于薯蓣科植物黄独,是它的干燥块茎,多在秋天采收,采收以后洗净切片晒干就能入药。

黄药子入药以后药用功效十分出色,但它也略带毒性,人们过量服用时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出现。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1、解毒消肿
解毒消肿是黄药子入药后的主要功效,它能加快人体内多种毒素分解,并能降低他们对人体细胞的伤害,在临床上它是治疗毒蛇咬伤狂,犬咬伤以及蜜蜂蛰伤等疾病的常用药,能让人体的中毒症状很快减轻也能让伤者伤处的肿痛尽快消退。

2、凉血止血
黄药子还是一种能量血止血的中药材,它性质寒凉,能清热解毒,也能预防缓解血热,对人类因血热导致的咳血吐血以及大便带血等症,
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时可以把它盐碎以后直接口服,也能把它与其他凉血止血的中药搭配在一起煎煮服用。

另外平时人们出现外伤出血时,还可以把入药后的黄药子研碎以后直接外敷在伤处用药后也能快速止血。

3、化痰散结
黄药子入药后还能加快人体内痰液稀释,并能让他们随身体代谢排除体外,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咳嗽痰多有一定缓解作用,另外它还能让人体内出现的肿块很快解解消散,能用于人类体内癌肿的治疗,治疗效果特别好,在治疗时可以把它与昆布和夏枯草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服用,这样能让黄药子的治疗效果更加出色。

4、消炎杀菌
黄药子是一种能抗菌消炎的中药材,它对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和病原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能防止人体因细菌感染而出现炎症,另外它还能抑制人体内皮肤真菌的活性,能防止真菌性皮炎和其他多种皮肤病发生,对维持人类皮肤健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

黄药子的副作用
黄药子是一种略带毒性的中药材,人们适量服用并不会有明显副
作用出现,但过量服用时容易出现恶性呕吐和腹痛的药物中毒的症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平时人们服用黄药子时一定要适量,切忌盲目过量服用。

黄药子
性味:苦,寒。

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散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治癌效验:(《开宝本草》)曰:“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绍兴本草》)曰:“治瘰疬及瘿气。

”(《本草纲目》)曰:“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临床常用治食管癌、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癌瘤中属痰结、热毒壅聚者
治食管癌
1黄药子、蚤休各60克,广豆根、夏枯草、白鲜皮、苣荬菜各120克。

共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每次1~2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抗癌中草药制剂》)
2黄药子9克,白花蛇舌草70克,薏苡仁30克,乌药、龙葵各3克,乌梅6克,三七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抗肿瘤:中药的治癌效验:》)
治直肠癌
黄药子300克,白酒1500克。

将黄药子切碎浸入酒内,装入陶罐,用石膏封口。

将罐放锅内隔水慢火蒸2小时,将罐提出,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7昼夜,过滤后即成黄药子酒1号(内服酒)。

视患者酒量大小酌情服用,少量多次,以口内不离酒性味:而不醉为度,一般每日50~100毫升。

黄药子酒2号(外用酒)制法同上,唯黄药子用600克,浓缩成不同浓度,加等量甘油,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甘油制剂,供外用(《抗癌食物本草》)
治胃癌
黄药子300克,虻虫、蜈蚣、全蝎各30克,白酒1000毫升。

上药用白酒密封浸泡,埋在地下7日后,每次10~30毫升,每日3次。

(《中医肿瘤学》)
治甲状腺癌
黄药子200克,用生酒3大壶煮1小时半,置7日后,早晚饮服,分7日服用。

(《一性味:中药巧治病》)
治恶性淋巴瘤
黄药子24克,泽漆30克,天葵子、红木香各15克,蚤休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
特别提示肝功能异常者禁用;不宜久服;脾、胃虚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