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办法

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办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青苗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文件精神,为建设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办法。
第一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接受导师的指导(一)2018年以后来院工作或2018年以后从其他岗位转到教学岗位,且无高校教学工作经历者;(二)35周岁(含)以下、未曾接受过导师指导者;(三)特殊情况下,经系(部)集体研究讨论,认为需要提高教学能力和(或)科研能力者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第二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期通常为两年。
从2018年起,每年选拔若干对教师结成导师制师徒对子。
第三条导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
(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或具有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必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个别专业也可由优秀的讲师担任。
(四)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及教学、科研获奖者优先。
第四条导师应履行的职责(一)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和师德教育,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二)帮助青年教师确定发展方向,拟定《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书》;培养计划书必须包括培养的目标或预期取得的成果,具体任务,日常工作要求,以及导师指定的需要完成的任务;(三)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熟练把握各教学环节(授课计划、教案讲稿、课堂讲授、作业批改、答疑、考试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青年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实践;(四)指导青年教师申报各类课题,并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带领青年教师接触行业,参与行业服务活动第五条导师选拔程序(一)根据导师的条件,由本人自愿报名,各系(部)推荐导师人选;(二)人事处进行基本资格审核,报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三)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聘书。
大学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大学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对接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教学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特制订本办法。
一、实施对象与期限1.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的实施对象为新应聘到我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年龄35周岁及以下,无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岗位人员。
2.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工作期限一般为一年。
二、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的职责和培养要求(一)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的主要职责:1.青年教师应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尽快掌握教学各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教学管理和运行的规章制度,弄清培养计划的基本结构、课程构成、其他教学环节以及所承担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随堂听课阶段,全程随堂跟听指导教师为全日制本科生讲授的课程,认真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参加答疑、批改作业、实验指导及其他教学环节。
3.在试教实践阶段,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担任一门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一般为课程总学时的20%左右),必须按课程要求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课前与指导教师沟通试教内容、要点及主要教学方法,课后征求指导教师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
4.青年教师在助教工作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培训,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类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累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申报与实施的经验与方法,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1篇教学研究论文。
(二)青年教师完成助教工作后,应达到以下培养要求:1.熟悉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各环节工作;学习并掌握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学习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
2.对所助教的课程,从结构和内容上完整掌握,并学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技术,选用有关参考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施办法(试行)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施办法(试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成长的各种培训活动。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3‟26号)以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性原则1.学校引导、广泛参与。
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供服务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部门和学院(单位)应尽的责任。
2.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广大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长期的、连续的自我提高和完善过程。
3.分类指导、学有所长。
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发展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申报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师高级职务,原则上要求参加相应类型的培训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
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对象和考核要求55周岁及以下专任教师、思政教师和科研机构中科研为主型教师必须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培训学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和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周期内,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低于360学时(统计时间一般为近5年),其中校外学习培训不少于108学时。
如果少于5年,则每年参加不低于72学时的培训。
新教师入职第1年参加培训一般不少于144学时。
教师在聘期内参加培训的学时原则上不低于108学时。
浙江师范大学语文专业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浙江师范大学语文专业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研究和遵循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努力为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能力、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中学语文名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培训对象在省内外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成为具有某些方面专长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二)具体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人格。
2.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习观;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其它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或专长,严谨治学,教学富有艺术性。
4.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具备从事较高水平教育教学科研的知识和能力,善于将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能够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能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能够通过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教育教学资料与信息,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经常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7.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全省各地市推荐选送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四、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培训内容由理论与技术、实践与考察和课题研究三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学分比例为4∶3∶3。
AA工商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办法

AA工商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办法第一条为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有效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学岗位,切实保障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AA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等学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AA教高教〔2012〕160号)等文件精神以及《AA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度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AA教办高科〔2013〕39号)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指新教师参加上岗培训,完成助讲要求,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
教师参加助讲培养期间,不能晋升副高(含)以上职称,各学院不能安排其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一)新聘用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在岗教师;(二)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未接受过助讲培养的在岗教师;(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总评估分低于75分的专任教师,或经校教学督导组认定教学不合格者。
第四条青年教师参加助讲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守高校教师行为规范,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二)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尽快掌握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教学管理和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要求和学校办学定位,掌握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课程构成等。
(三)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担任一门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做到按课程要求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及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与指导教师沟通试教内容、要点及主要教学方法,课后征求指导教师及学生意见,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同时按要求开展相关教学研究。
(四)在培养期内,至少完成以下工作:1.随堂并完整听取指导教师讲授1门课程,不少于32课时;2.辅导学生、参加答疑、作业批改、实验指导等,不少于32课时;3.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教研室活动,不少于4次;4.参加校级以上教学会议、校级以上教学培训或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活动,不少于6次;5.撰写教学方面的论文,不少于1篇;6.以上工作完成情况要详实记录在青年教师参加助讲培养的档案中,纳入考核。
2024年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书(2篇)

2024年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书为实施开发区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优秀科目和优秀师资,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构筑我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高地,拟定本计划。
一、机构设置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以下工作:(1)制定“传帮带”活动的工作计划。
(2)审核导师和学员名单,确定或调整导师和学员的“结对子”关系。
(3)颁发证书并适时组织拜师会、座谈会。
(4)检查教师“传帮带”活动的实施与落实。
二、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方案导师制的实施一年为一个周期,导师评聘、学员推荐每年为一届。
导师的评聘和学员的推荐要覆盖义务阶段各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名额可相对增加。
导师与学员的师生关系,非经领导小组不得确认或解除。
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与导师学员结对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集中培训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实施,每学年不少于____天。
主要聘请专家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分散培训由各教学点教务员负责实施,每学期____次,每次不少于____天。
主要组织学科导师和学员开展教法学法研讨、交流,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汇报,提高学员教学实践能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导师学员经过自愿双向选择,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
结对指导由各导师负责实施。
导师与学员一一对应。
通过导师制的实施,促使学员成为学校或当地学科教学、教研业务骨干,在本学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自觉地在教育教学、教育研究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学业务骨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初中骨干教师队伍。
三、导师资格及审核导师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师德,有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2、教育理念先进,富有创新精神,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得到师生普遍认可,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3、中学任教需中教一级及以上,小学任教需小教一级以上。
4、在某一教学领域具备十年以上教学经验。
导师可由各教学点、教研组推荐上报,也可自行报名,经领导小组统一选拔择优确定。
大学青年教师助课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

大学青年教师助课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实施对象新入职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青年专任教师,特别是新进博士。
三、工作安排(一)时间安排助课助教工作至少为一个完整学期,最长不超过两学期。
(二)工作内容模块一:参加培训。
新入职教师参加学校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组织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模块二:助课助教。
新入职教师须跟随导师完成至少一门全日制本科生理论课程(不少于32学时)的助课助教任务。
(三)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负责方案制定、组织管理等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助教工作制度。
各学院负责具体实施,包括助教导师的申报审核及遴选、过程管理、导师及助教的考核等,并为助教工作制度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四、助教工作任务及考核新入职教师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类培训,跟随导师学习基本教学技能和方法,了解学校相关教学规章制度,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一)基本任务1. 参加学校开展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集中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职业理想等学习和训练。
具体安排和要求以教务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当年度培训通知为准。
2. 新入职教师应完成至少一门课程全日制本科生理论课程(不少于32学时)的完整助课助教任务,但每学期只能助课助教1门课程。
具体包括:(1)随堂旁听导师课程,并协助导师开展课堂讨论、课后答疑、作业批改、实验指导及课程考核等工作;(2)参与导师组织的社会调查、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3)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制作1门课程的教学资料,包括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试卷等;(4)做好助课助教过程记录。
青年教师助讲培训计划

青年教师助讲培训计划一、前言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他们是教学工作中的生力军,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助讲更是一个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助讲能力,我们特开设此次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掌握助讲的技巧,提升助讲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教育。
二、培训目标1. 帮助青年教师理解助讲的重要性,拓展他们的教学视野;2. 培养青年教师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3. 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学生引导能力;4. 培养青年教师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5. 提高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助讲工作。
三、培训内容1. 助讲的重要性和作用1.1 助讲的定义和特点1.2 助讲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1.3 助讲对学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1.4 助讲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提高的重要性2. 助讲的技巧和方法2.1 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和教材选择2.2 如何掌握助讲的节奏和语气2.3 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2.4 如何与主讲教师协作,保持课堂秩序2.5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教学质量3. 助讲中的学科知识3.1 对学科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3.2 对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巧妙展示3.3 对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补充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教学实践,通过专家授课、教学观摩与教育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师助讲能力的培养。
在培训中,鼓励教师们参与讨论,积极行动,更好地学以致用。
五、培训安排1. 第一阶段(2天)1.1 助讲概述1.2 助讲技巧与方法1.3 课前准备与教材选择1.4 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2. 第二阶段(3天)2.1 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2.2 教学实践与课堂观摩2.3 专家点评与经验分享3. 第三阶段(2天)3.1 教育实习与评估3.2 培训总结与答疑交流3.3 培训结业与成果展示六、培训评估与成果在培训的最后,将对培训教师的助讲水平进行综合评定,达到要求者颁发助讲培训结业证书。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为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岗位工作,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2]160号)文件精神,结合《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教研活动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12]4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青年教师教学研修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12]30号)等文件,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是指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新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专门进行一个时期相对集中培养培训的制度。
建立和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制度是继承和弘扬高等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加助讲培养是青年教师的义务和权利,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是学校应尽的责任。
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对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作为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培养对象:(一)新聘用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在岗教师(包括独立科研机构科研为主型教师);(二)高校教学工作经历不足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未接受过助讲培养培训的教师;(三)学校认为有必要安排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人员。
三、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二)虚心向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学习,尽快掌握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教学管理和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要求和学校办学定位,掌握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课程构成等。
(三)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全程跟听指导教师讲授的课程,并参加与课程相关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指导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全面接受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青年教授、副教授聘任办法的通知2016391

浙江师范大学文件浙师人字〔2016〕4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青年教授、副教授聘任办法的通知各学院:现将《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授、副教授聘任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1月11日—1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授、副教授聘任办法为有效实施“青年英才百人工程”,培养、稳定、激励优秀青年教师,特制订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青年教授、副教授岗位设置与聘任坚持“总量控制、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原则。
根据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每年设立不超过5名青年教授岗位和10名青年副教授岗位,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设置,优先考虑学校重点发展学科和领域。
二、岗位待遇聘任青年教授、副教授期间享受校、院两级教授、副教授同等额度的薪酬待遇(除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
对外交流时可以使用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但上级政策有明确限制的除外。
三、岗位申报条件(一)申报青年教授的基本条件1.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同行公认的显著成绩,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2.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已聘任副高职务;3.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入校工作满3年以上;4.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2 —精神;5.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原聘岗位课堂教学基础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6.主持1项国家级和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7.学术研究深入,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推广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且任现职以来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2)在近五年(自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发表论文、出版教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自然科学类教师在顶级期刊发表1篇以上论文者,或在权威期刊发表3篇以上论文者,或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8篇以上者;②人文社科类教师在顶级期刊发表1篇以上论文者,或在权威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者,或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者;③主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目的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施对象独立系统承担高校教学工作不满2年的青年教师以及学校或教学单位认为有必要接受助教制培养的各类教师。
三、基本要求1青年教师助教期为2-4个学期。
原则上,硕士毕业生为2-4个学期,博士毕业生为2个学期。
2.各教学单位负责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落实检查等工作;人事处负责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3.每位青年教师必须至少有1名指导老师(下称导师),1名导师原则上可同时培养1-2名青年教师;导师应相对稳定,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得更换。
4.各教学单位须在青年教师报到上班的2周之内,结合青年教师和导师双向选择意见,确定青年教师助教期内导师,并将《**青年教师助教期培养计划表》报人事处备案。
四、青年教师的职责1.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课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阅卷、指导课程实验(上机)和实习等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听课任务,培养期间必须至少完成1门课程的全程听课任务,并做好听课小结。
3.参与导师的科研和教研项目、教材编写、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撰写等。
4.助教期内,须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撰写1篇教学研究论文或科研论文;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申报1项校级及以上科研或教改项目。
5.助教期满后,须参加教学单位组织的教学公开课,并参与教学考核及期满鉴定。
6.助教期满后,须对自己的思想,以及所完成的教学、科研和培训等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所在教学单位汇报,同时提供助教期间的有关资料。
五、导师的遴选条件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教学工作并履行导师职责。
学院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实施办法

学院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实施办法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学院范围内所有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
第三条助课制度的目的助课制度旨在通过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熟悉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能力,培养符合学院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第四条助课内容助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研究等。
第五条助课教师的选拔与认定1. 选拔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且在学术、科研等方面表现优秀;(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3)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4)愿意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2. 认定程序:(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向学院提交助课申请;(2)学院审核:学院教学委员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和能力进行审核;(3)公布名单:根据审核结果,公布助课教师名单。
第六条助课教师的管理与考核1. 管理:助课教师应遵守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考核:学院教学委员会定期对助课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
3. 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助课教师,学院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七条助课教师的教学活动1. 备课:助课教师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认真备课,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 教学:助课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辅导:助课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反馈:助课教师应及时向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学委员会反馈教学情况和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改进。
第八条助课教师的培训与发展1. 学院将为助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9.01•【字号】浙教电传〔2014〕314号•【施行日期】2014.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314号各高等院校:为提高青年教师执教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高等学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2〕160号)。
文件下发以来,各学校按照文件精神,制定实施办法,开展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总体来看,各校工作不平衡,存在参加人数偏少;培训形式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师积极性不高;学习时间难保证、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校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每年要制定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计划,优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安排好指导教师,并落实到每个培养对象。
要保证青年教师培养时间,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安排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要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结果考核,确保培训实效。
二、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自今年起,每年9月底前,各校要将上一学年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连同附件表格)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卢燕,联系电话:0571―88008990)。
省教育厅将对各校实施情况予以公布,并抽取部分学校进行实地核查。
各校有关实施情况将纳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教学业绩提升计划的通知》(浙财教〔2013〕276号)中有关教学业绩考核,作为“教师情况”指标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分数权重。
附件: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实施情况表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4年9月1日。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计算标准【模板】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计算标准一、教育教学类1.参加省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和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计64学时。
2.完成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并考核合格,每学期计72学时。
3.参加校级青年教师研修班并取得结业证书,每次计72学时。
4.开设公开课,参加专业建设问题研讨,听课与评课,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各类工作坊培训,教学行动研究,教研展示等教研活动,每次计6学时。
5.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或微课教学比赛,每次最低计16学时。
参加校级比赛计32学时,获得校级奖励计64学时,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计128学时。
6.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议,每半天计4学时。
作分会主题报告每半天计8学时,做大会主题报告每半天计16学时。
7.教育教学类进修访学,国内脱产学习期间每个月计16学时,境外脱产学习期间每个月计24学时。
8.主持校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或改革周期内每人每学期计24学时,参与成员(排名前3)每人每学期计8学时;主持省级及以上的,每人每学期计36学时,参与成员(排名前3)每人每学期计12学时。
主持或参与两门(项)及以上的,同类课程(项目)就高计一门(项)。
二、学术研究类9.学历(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内每个月计16学时(寒暑假不计算在内)。
10.学术研究类进修访学,国内脱产学习期间每个月计16学时,境外脱产学习期间每个月计24学时。
11.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每半天计4学时。
作分会主题报告每半天计8学时,做大会主题报告每半天计16学时。
12.参加学术讲座或报告,每次计4学时。
三、社会服务类13.被学校选派到企业、产学研中心、政府部门、中小学等挂职期间,脱产工作期间每个月计16学时。
14.参加企业家论坛、听取企业家报告,每次计4学时。
15.参加社会服务,每半天计2学时。
每人每年最高计36学时。
16.参加国培、省培等社会服务项目培训工作,每天计3学时。
17.带学生去企业、中小学等单位实习、见习,每天计3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试行)
为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岗位工作,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2]160号)文件精神,结合《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教研活动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12]4号)、《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青年教师教学研修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师教字[2012]30号)等文件,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是指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新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专门进行一个时期相对集中培养培训的制度。
建立和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制度是继承和弘扬高等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加助讲培养是青年教师的义务和权利,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是学校应尽的责任。
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对象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作为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培养对象:
(一)新聘用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在岗教师(包括独立科研机构科研为主型教师);
(二)高校教学工作经历不足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未接受过助讲培养培训的教师;
(三)学校认为有必要安排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人员。
三、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二)虚心向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学习,尽快掌握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教学管理和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要求和学校办学定位,掌握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课程构成等。
(三)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全程跟听指导教师讲授的课程,并参加与课程相关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指导及其他教学相关工作,全面接受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四)助讲教师原则上不单独安排教学任务,在助讲培养后期可以在指导教师指导和旁听下试教一门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按指导教师要求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及制作多媒体课件。
试教前与指导教师沟通试教内容、要点及主要教学方法,试教后征求指导教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五)积极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教研活动。
(六)参加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完成《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修暂行办法》所规定的50学时的研修任务并取得结业证书。
四、指导教师的选聘条件及职责
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指导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龄5年以上。
(二)原则上要求近三年教学业绩考核成绩有一个A或者连续三年B,且学生测评成绩位于学院(单位)全体教师的前50%。
(三)与被指导对象归属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
学校鼓励各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等积极担任指导教师。
在推荐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参与指导的教师。
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师德修养,培养青年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执教精神。
(二)指导教师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听课、备课、编写教案或讲义、试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与实习等)入手,对青年教师进行认真具体的指导。
(三)指导新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教研活动。
(四)指导青年教师制作《青年教师助讲档案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指导协议、培养计划、听课笔记、教学理念陈述、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样本、多媒体课件样本、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学生作业样
本、学生反馈、指导教师评价、教学反思、教学研修、培养期满报告以及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内容。
(五)参与或承担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考核,对青年教师是否具有开课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提出延长培养期等建议。
五、指导教师的选聘
(一)指导教师的选聘实行单位推荐与指导教师自愿申报相结合。
各学院(单位)要根据选聘条件建立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库,相应名单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准备案。
每名导师一般只指导1名青年教师,因特殊情况可增加被指导人数,但至多不超过2名。
(二)学院(单位)将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申报表上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确立指导关系,学院(单位)、指导教师、青年教师三方签订指导协议,开始助讲培养工作。
(三)导师和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如中途提出终止指导关系的,需提出正当理由,经学院(单位)同意后,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备案。
六、管理和考核
(一)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
组长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人事处、校教学督导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体负责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实施、监督和日常管理,教务处和人事处协助做好有关工作。
各学院(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
本学院(单位)的助讲培养工作。
(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期限一般为一学年。
培养期满,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单位)同意,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会同教务处、人事处组织相关专家对培养对象通过试讲、查阅《青年教师助讲档案袋》等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良好以上不超过60%,其中优秀不超过20%)。
考核优异者,可由考核小组推荐直接晋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决赛阶段比赛。
考核不合格的,延长培养期至一年半或两年。
(三)青年教师参加助讲培养是学院(单位)的重要工作,学院(单位)要给予充分重视,并参考本学院(单位)平均工作量给予补助,切实保障青年教师在助讲期间的收入水平。
青年教师在助讲培养期间按学校要求担任兼职辅导员的,除享受学校规定的兼职辅导员相关待遇外,学院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助讲工作量补助。
参加助讲培养的青年教师的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等级参照助讲培养情况和考核结果及相关工作表现确定。
(四)助讲培养考核合格的青年教师由学校颁发由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助讲培养合格证书。
获得该证书是教师参加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
(五)助讲培养期间的青年教师,每年培训学时以最高144学时计算(不包括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课时),听课观摩、开设公开课等不再另外计算培训学时。
七、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工作补贴
指导教师承担的培养工作按30课时/人计入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并由学院(单位)在奖励绩效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工作补贴。
被指导对象的考核结
果为优秀的,其指导工作补贴额可以适当予以增加;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暂缓核算,待延长期满考核合格后再行核算。
八、本试行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具体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