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数学吃面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案数学吃面包

教材分析:

量是表示物体所具有的能区别程度异同的性质,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的客观现象都叫作量。量有连续量和不连续量。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连续量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因此幼儿需要学习。比较的方法有:运用感官感知、重叠比较、并放比较。本节活动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游戏中引起幼儿对长短的关注。引导幼儿通过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理解长和短,学习用一端对齐的方法对三个物体比较长短,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 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逐渐积累了对有关物体的认识,为幼儿提供长短不同的实物,在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初步感知量的差异性。在感知量的差异后让幼儿充分的互相交流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自己发现,帮助幼儿运用语言整理提升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在量的比较上一定要考虑材料有利于幼儿的比较。

活动目标1.感受集体玩游戏的乐趣。

2.学习按一端对齐的方法对3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

3.能在3个物体中进行比较,找出最长的、比较长的和最短的物体。

活动重点理解“最长和最短”的意思,能对3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

活动难点能用一端对齐的方法在3个物体中找出最长和最短的。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理解长和短。

2.环境准备:

(1)教师准备:两张面包(面包一长一短)图片;贴有及时贴的泥工板;三根长短不同颜色不同的纸条。

(2)幼儿准备:贴有即时贴的泥工板;三根长短不一的吸管、卡纸围巾。

教学方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一、玩一玩:游戏《吃面包》。

1.教师出示两根长短不同的面包图片,请幼儿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2.游戏《吃面包》:教师出示“长面包”图片问:“长长的面包在这里,谁爱吃?”小朋友们双臂伸直,变成“长长的蛇儿”,回答:“长长的蛇儿最爱吃。”教师出示“短面包”图片问:“短短的面包在这里,谁爱吃?”小朋友们用双手比出短短的,变成“短短的毛毛虫”,回答:“短短的毛毛虫最爱吃。”

3.游戏进行3--5次。

4.教师在游戏体验后追问:为什么蛇儿爱吃长长的面包?为什么毛毛虫要吃短短的面包?教师用幼儿的话语小结:蛇儿长,要吃长长的面包。毛毛虫短,要吃短短的面包。

二、说一说:《谁最长,谁最短》。

1.出示三根不一样长的纸条,引导幼儿找出最长的、最短的。“这三根纸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一根最长?哪一根最短?”“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有一个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出示泥工板)看老师手里的这块板子,这跟直线是干什么的?”“老师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要都站在这条直线上?”

2.教师示范正确比较长短的方法:将纸条的一头对齐,从上往下摆好,我们就可以分辨三根纸条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做一做:《谁最长,谁最短》。

1.“请小朋友们按照刚才老师的方法,来摆一摆、比一比,看看哪根吸管是最长的,哪根是最短的,哪根是比较长的。”

2.“请先摆完的小朋友,再来比一比三条围巾中哪条是最长的,哪条是最短的,

哪条是比较长的。然后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用长短特征描述物体:长长短短的面条、长长短短的围巾、长长短短的绳子、长长短短的枪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