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一粒种子》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一粒种子》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十四个生字,用生字组词、扩词、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本课,了解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十四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措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正确地写字和读书姿势。
教学策略:学生可能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掌握不够,教师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
地里的种子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慢慢的苏醒过来了。
你想知道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吗?2、板书课题《一粒种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
2、放课文录音或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在心里跟着读)3、同桌相互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
(如果你发现同桌那一个字读错了,请你帮助他读正确。
)4、小组互读互评,组长汇报结果。
5、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6、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内互相认读。
(3)利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让学生用生字组词或造句。
(5)小游戏:摘苹果。
让学生巩固生字。
三、结合插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插图,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1)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2)种子发芽需要那些环境条件?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大家评议)4、指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一粒种子醒和挺舒声钻松泉热闹连忙赶光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用部分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下册《一粒种子》教案
语文下册《一粒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粒种子》一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粒种子从播种、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的过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生命的循环。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自然段,介绍种子的重要性;第二至四自然段,描述种子生长的过程;第五自然段,阐述种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生长过程中的生命力和生命的循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种子的重要性。
(2)第二至四自然段:详细讲解种子生长的过程,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3)第五自然段:阐述种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粒种子》2. 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种子的重要性第二至四自然段:种子的生长过程第五自然段:种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仿写一篇关于种子的短文。
2. 答案:(1)略。
(2)例文:一粒种子,在春天的阳光下,悄然萌发。
它破土而出,伸展出嫩绿的枝叶,努力向着阳光生长。
经过夏天的辛勤努力,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为大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收集的《一粒种子》教学设计,欢送阅读与收藏。
本课设计“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有效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成长过程,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
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谈谈这粒种子出土后的所见所闻,体会种子看到光明世界的冲动与兴奋。
《一粒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以拟人的手法写在春风吹拂下,地里的种子苏醒过来,又写了种子与蚯蚓的关于泥土外面世界的谈话,最后写种子终于勇敢地冲破土层,跃出地面,欢快地迎接光明世界。
文中表现了种子生命的伟大和对光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土壤,水分,空气。
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读起来较困难。
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识字方法识字,多采用集体读的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然后在采用自读、同桌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
2.课文重难点突破:让学生通过读文知道种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条件是重点,结合课后问题来牵引,通过读书、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
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感悟来突破,教师注意恰当地引导。
1.稳固本课的词语。
2.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话种子钻出地面的所见所闻,开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难点: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手作教具(种子的头饰、蚯蚓的头饰)教学过程:1.同学们唱的《春天在哪里》真好听,我想:种子也一定很想听一听。
一粒种子教案5篇
一粒种子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粒种子教案5篇教案写好了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一份实用的教案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秩序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一粒种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粒种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理解等。
具体章节为第八单元第二十五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种子顽强生长的精神,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主题,体会种子精神。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文章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发芽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4. 句子解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主题思想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体会种子顽强生长的精神,理解文章主题。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颗种子,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现种子的成长过程。
7.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一粒种子》2. 生字词:若干(根据实际情况)3. 句子解析:若干(根据实际情况)4. 主题:种子的力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围绕文章主题,设计一篇以“种子的力量”为题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种子现象,观察种子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与发现》中的一篇文章《一粒种子》。
文章通过讲述一粒种子在土壤中顽强生长的过程,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词语解析、句子分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2.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观察与发现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主题的把握,生字词的学习,句子分析。
难点: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观察与发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生长为大树的?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种子的生长过程。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4. 句子分析:挑选文章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种子生长的过程,讨论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台上的植物,发现生命的成长变化。
7.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道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教授解题技巧。
8.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文章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一粒种子2. 主题:生命的顽强与美好3. 生字词:顽强、胚芽、扎根、破土、生长4. 句子分析:例句及语法讲解5. 课后作业: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画出种子生长的过程图。
2. 答案:种子生长过程图,包括:发芽、扎根、破土、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生字词学习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对观察与发现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一年级《一粒种子》教案
一年级《一粒种子》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粒种子生长成植物的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讲述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关注生态环境。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通过故事《一粒种子》,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故事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2 教学资源:故事课件或图书《一粒种子》。
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成植物的吗?3.2 故事讲解:以生动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讲述故事《一粒种子》。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种子生长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想法。
3.3 活动一:观察种子生长过程展示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
3.4 活动二:讲述故事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故事图片,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4.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情动作。
4.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和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5.2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种子生长,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年级下册《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反思内容
01
02
0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反思是否采用了适合一年级学 生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 游戏教学等。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反思内容
课堂氛围的营造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
作业布置与评价
作业布置
01
作业一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并给生字组词。
02
作业二
朗读课文,并尝试 背诵。
04
作业四
搜集一些关于植物
03
生长的小故事,准
备在班上分享。
作业三
根据课文内容,画 出一粒种子的生长
过程。
评价标准与方式
作业一
抄写工整,生字组词准确。
作业二
朗读流畅,无错别字,有感情。
评价标准与方式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01
总结词:激发兴趣
03
总结词:回顾知识
02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种子生长的动画或图片, 引起学生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好奇心,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04
详细描述: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生长的知识,为 新课做好铺垫。
展开环节
01
总结词:阅读理解
02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种子生长的条件和过程,通过提 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03
总结词:观察实验
04
详细描述: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增强 感性认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深入环节
01 02 03 04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练理解并朗读故事《一粒种子》;2.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重要性;3.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一粒种子》;2. 实物种子和植物的图片;3. 小黑板或白板和可擦写笔;4. 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儿童歌曲《植物的好朋友》,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导入教学话题(10分钟)教师出示一颗种子并介绍它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引发学生对种子的认知,并询问学生他们对种子的了解。
3. 故事朗读(1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故事《一粒种子》。
重点强调故事中种子的成长历程和不断克服困难的精神。
4. 回答问题(10分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主人公是谁?-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种子经历了哪些困难?- 种子最终发生了什么变化?5.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种子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
6. 种子观察(15分钟)教师分发实物种子和植物图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种子的外观和它们的作用。
7. 制作种子标本(15分钟)学生使用纸张、胶水和水彩笔制作种子标本。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将种子粘贴在纸上并简单画出形状和颜色。
8. 整理学习成果(10分钟)学生将他们制作的种子标本展示给全班,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他们今天学到的关于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花草植物,寻找并记录种子的样子,写一篇感想。
2. 外出参观: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植物园,现场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3. 种植实验:引导学生亲自播种并照顾自己的小花园,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成长过程。
五、教学评估1. 听力理解能力评估:通过学生对故事中相关问题的回答,检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一粒种子》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一年级提供者孙玉娟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一粒种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师们都比较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是朗读的好教材。
《一粒种子》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第一节)写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春天来了,觉得很暖和。
”暖和”一词暗指温暖的春天到了。
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第二层(第二节)写种子喝了水觉得很舒服。
在泥土里的种子喝到水,侧面说明春天大地解冻,雨水充沛,暗指种子发芽需要水。
第三层(第三至第七节)写种子和蚯蚓的对话,讲春天来了,春风吹着,阳光灿烂。
”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这些对话,暗中说明种子发芽出土需要空气,也说明蚯蚓松土对种子发芽的好处。
第四层(第八、九节)写春天的热闹景象和种子一定要破土而出的强烈愿望。
最后一句“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写出了种子出土后感到惊奇、兴奋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全文有四处写到“把身子挺一挺”,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含而不露,生动有趣,使课文充满了活泼的童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14个字;读懂课文,了解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分角色朗读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需要在教学上涉及到这些知识。
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已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等,教学时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抓住重点词句提契全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疏理脉络,传授、剖析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领会文旨。
《一粒种子》教案(精选
《一粒种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详细内容围绕“一粒种子”的发芽过程展开。
主要涵盖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条件、种子发芽过程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发芽过程中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
教学重点: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条件、种子发芽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发芽的过程。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条件、种子发芽过程等知识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4. 例题讲解:以一颗具体种子为例,讲解种子发芽过程中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种子发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结构2. 种子萌发条件3. 种子发芽过程4. 种子发芽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种子发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种子发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水分不足、温度不适宜、光照不足等。
解决方案:保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确保种子正常发芽。
2. 作业题目:简述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
答案: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光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种子发芽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种子发芽在其他植物中的应用,如蔬菜、水果等。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
语文教案《一粒种子》教案:《一粒种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章《植物的生长》。
具体内容为一粒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
2. 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植物生长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种子种植盆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植物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的兴趣。
2. 课文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种子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生长的条件。
3. 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4.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子种植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5. 讨论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种子种植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讨论种子生长的条件。
六、板书设计种子的生长过程:1. 种子发芽2. 生根3. 长叶4. 开花5. 结果七、作业设计1. 题目:种子的生长过程答案: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长出叶子、开花,结出果实。
2. 题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植物?答案:我们应该珍惜植物,给它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比如适量的水分、充足的阳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一粒种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亲自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粒种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粒种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能够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的特点;•能够在实验中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粒种子》教材;–大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幼儿种子绘本;–实验器材:小花盆、土壤、种子;•学生准备:–笔记本或纸张;–铅笔或钢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展示一张幼儿种子绘本的封面,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2.提问: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种子吗?种子是从哪里来的?3.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期望。
第二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1.通过幼儿种子绘本,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根,生茎,生叶,开花和结果。
2.利用黑板或白板,向学生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并进行简单解释。
第三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植物是如何繁殖的?有哪些方式?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根繁殖、茎繁殖和叶繁殖。
第四步: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的特点1.教师准备了几种不同的种子,如豌豆、玉米、小麦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特点,并进行简单描述。
2.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和比较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并在笔记本或纸上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第五步: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1.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预备一盆土壤,并在上面留出几个相同大小的坑。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种子,在坑里种下,并给予适当的水和阳光。
3.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如阳光充足与否、浇水多少等。
4.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集体比较并讨论不同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自然界中是如何繁殖的,并询问学生有关观察到的问题。
第六步:课堂小结1.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回顾学生已经学到的内容。
2.提醒学生课后可以通过绘图或文字的方式再次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的教案(通用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四单元《一粒种子》。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朗读与表达,以及课文背后的寓意理解。
详细内容涵盖课文第17自然段,重点字词有:“种子”、“土壤”、“发芽”、“生长”、“阳光”、“雨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难点:课文背后寓意的深入理解,如何将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种子生长为大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好奇,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生字词学习:讲解重点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书写。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大意,讨论课文背后的寓意。
5.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背景,设计练习题,讲解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书写课题《一粒种子》,右边列出重点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粒种子生长的过程。
2. 答案: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经过阳光和雨水的滋润,逐渐生长为参天大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朗读与理解3. 课文背后寓意的深入传达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读音:准确把握生字词的发音,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示范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的教案(通用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春天的故事》中的《一粒种子》。
内容讲述了一粒种子在春天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神奇与顽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掌握种子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出课题《一粒种子》。
2. 课文学习:(1)自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读音和语气。
(4)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种子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种子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种子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一粒种子》2. 主要内容:春天:万物复苏种子:生根、发芽、生长生命:顽强、神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色笔将《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 答案示例:春天,一粒种子掉进了泥土里。
它开始生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不久,种子发芽了,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逐渐长成了高大的植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生长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 之一.doc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之一《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叶燕芬设计金明东修改、评点一、教材简析《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条件和过程。
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获得一些简单植物生长知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三、教学过程㈠课前准备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意思。
㈢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⑵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⑶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⑴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⑤小结。
⑶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本文是关于《一粒种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等词的意思.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教学准备:课前叫同学准备种子和发了牙的种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叫你们回家调查一下,看看种子是如何发芽,开花,结果的,现在谁能把自己查到的,问到的和大家分享呢?同学们各抒己见.(需要在春天,暖和的天气,……)师:同学们说真好,那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有一粒种子是如何长大的.(师板书:一粒种子)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放课文录音,请同学认真听,听到了什么.学生起来汇报:挺一挺,口渴,蚯蚓,……2、请同学找一找这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段号.3、请生边读课文,并圈出生字.4、结合课文,学习生字.(同学自己拼,同学拼,小组一起拼)5、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挺一挺,而且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并用动作表示意思.三、课文学习1、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温度)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⑤小结。
2、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为什么又挺一挺身子,那是因为()(舒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水)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3、尝试自学3-7自然段。
①尝试自学。
a.读后想想,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b.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蚯蚓、钻、招。
②检查。
a.你学会了哪些生字,重点教字“钻”。
理解: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蚯蚓在帮它松土。
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一粒种子》教案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
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好课文。
2、认字15个,写字6个。
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3、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初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兴趣。
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乐于探索的好奇心。
4、培养自主识字,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5、明白种子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钻出泥土见到了光明的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识字,本课的字比较难;课文比较长,指导朗读也是重点。
四、课前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同学们,生活中,你处处留心观察,才能成为识字的小能手。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一粒种子强调“粒”字的偏旁写法。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听,找出老师读错的地方,如果你有不认识的字词请你画出来。
2、评价老师的读。
3、自己读课文,要读的正确,流利。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1、认读生字:强调多音字:和练习造句: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吗?(生:认识了)看来同学们非常有信心,现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词语,想请几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小黑不能出示下列词语,请小老师领读:睡醒挺一挺舒服声音钻出去松一松泉水热闹连忙赶快光明口渴喝水暖和多音字学习:出示句子:今天天气很暖和huo。
我和he妈妈一起去公园。
生读句子,练习造句。
师:(你愿意选择其中的一个读音来说一句话吗?)生口头造句,师相机辅导。
2、巩固识记生字:游戏:你来拼,我来写。
师:同学们的词语读的这么棒,句子说的这么棒,这节课还有几个不仅让我们会认,还要会在田字格里写生字。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一粒种子》篇1一、教材简析《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
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第一课时㈠课前准备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㈢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⑵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⑶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⑴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⑤小结。
⑶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尝试练习因果名式:种子又反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十四个生字,用生字组词、扩词、造句。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本课,了解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十四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措施: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正确地写字和读书姿势。
教学策略:
学生可能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掌握不够,教师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
地里的种子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慢慢的苏醒过来了。
你想知道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吗?
2、板书课题《一粒种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
2、放课文录音或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在心里跟着读)
3、同桌相互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
(如果你发现同桌那一个字读错了,请你帮助他读正确。
)
4、小组互读互评,组长汇报结果。
5、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6、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内互相认读。
(3)利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让学生用生字组词或造句。
(5)小游戏:摘苹果。
让学生巩固生字。
三、结合插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插图,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2)种子发芽需要那些环境条件?
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大家评议)
4、指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粒种子
醒和挺舒声钻松
泉热闹连忙赶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并用部分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本课,信仰科学,培养学生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会读会写6个字,重点指导“渴”“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措施: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善于倾听、大胆发言、敢于请教、乐于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进入角色,走进文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互相充当角色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三、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田字格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造句。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渴”“喝”的写法,渗透偏旁和字义有关。
4、其余生字分组讨论,交流写法。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写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6、在小组内展示作业并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畅谈谈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