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文化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视觉文化批评

视觉文化批评包含了“视觉”、“文化”、“批评”的三个词,其简单定义就是:第一我们要寻找可观看的对象;第二我们要用文化这把钥匙打开观看到的现象,去了解这个现象的奥妙;最后我们试图揭开现象的内在问题或是把不同现象结论放在一起分析。

它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结合多种其它的理论资源,审视和考查各种不同的视觉对象,形成一个新颖的、跨学科的解释框架。内容既包括建筑、城市、景观、居所等空间对象;也包括艺术、影像、声音和肢体语言等表意符号体系。其目标在于呈现出如何塑造视觉表象的社会力量与历史过程,以揭示隐藏在视觉体验背后的各种社会生产机制现象的,并对审美、艺术和象征的领域提出诸多的解构性批评。下面主要以建筑为例来研究这一主题。

1 样式与观念——如何解读建筑的意义

什么叫样式呢?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有外观,这就是样式。观念就是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解释,匹配在一起就是观念与样式的匹配,就像一个人的外形和名字的匹配。我们的大脑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做着这样工作,我们对不同的事物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建筑,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呢,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意义产生的过程。建筑是有一个原产地,他跟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如果把建筑的地点进行置换,将会对我们的认知与判断力产生较大的干扰。建筑并非只是一个建筑师所设计的结果,其实建筑是多种力量汇合在一起博弈的结果。美国有个著名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有句名言叫做“形势追随功能”,也就是说历史上著名建筑都是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完成的,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性的价值。有一个观念就是可见的外在的建筑形态对应了不可见内在的权力关系。同时,样式意识形态对称,显现权利的建筑,是建筑的工具化。样式等级对称,显现炫耀财富,是建筑的工匠化。样式个性对称出现的很晚,只出现在现代社会里面,是建筑师自主个性化。

2 建筑史的“镜像”:挪用、匹配与象征

“镜像”就是像镜子一样对照出来。不是所有的建筑的外观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有的外观产生是内部功能导致的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功能化的内部是它主要的目标。还有一种情况会反过来,有的建筑除了内部功能外,更注重的是外部结构,它具有交流功能建筑的被选择与发展与他的表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虽然他并不见得有多大实际公用价值,但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有较大意义。建筑的被选择与发展与他的表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虽然他并不见得有多大实际公用价值,但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有较大意义。所以,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建筑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一些现代人会追求古代建筑的复原,其实每次古代建筑的复原都是一次再创造,它往往会加入一些别的元素

进去,所以就导致了更多变体的产生。对于建筑,也会产生一种观念的变形,对于同样一种建筑,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一个精美的庭院,在旧社会是富有的象征,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许就是罪恶的化身了。毕竟建筑的历史还从未中断过,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造成各种建筑或建筑师的“镜像”,没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的轮廓是不完整的,只有当整个古典建筑史都成为现代主义的“镜像”之时,“古典”才终于找到永久的栖身之地——与现实交相辉映。

3 依附的表征:民族式建筑在中国队的命运

“依附的表征”指的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种观念的一种形式与形态的依附。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从1851年的博览会开始,从英国“水晶宫”表达出了建筑是一种科技显现的结果,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国力的体现。从十九世纪开始,新古典主义出现,在建筑中,将各种古典元素整合在一起,出现了新的古典形象,例如意大利的“祖国祭坛“就是典型的代表。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面向世界也有代表建筑,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博览会上,中国的代表建筑是一个皇家园林的亭子形象,称为”国亭“。这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第一个形象。接着,帝国瓦解。在民国时期的巴拿马博览会上,民国却沿用了中国古点建筑,做了一个太和殿的翻版。表达了新的国家和传统建筑的关系,这个时候的建筑标准还是很模糊的。直到中山陵与中山纪念堂的出现,中国的建筑才有个里程碑的意义,才出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标准。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与现代功能性的身躯相结合。建筑力量构形的出现左右了建筑的选择,同时也左右了国家形象的体现。在2012年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才用了一个结构主义的国亭设计,与参加的第一届园林国亭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民族建筑也有了一个新的情景。

4 认同与误读:建筑演进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这里主要讨论了建筑中的不同文化碰撞在一起之后所发生的冲突以及融合在一起之后所发生的新的发展。当不同文化发生冲撞时,无论我们是否认同它,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误读或者正读的现象。在1793年,英国派出了第一个访华使团,他们就提出中国建筑上为何要做许多兽头,这无疑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这是中国的一种趋吉避凶的观念,同时,兽头的数量也是表现了一种等级的高低,与社会的体制相关联。这种文化符号,在英国人眼中就无法解读。许多建筑结构(柱式、斗拱)都是出于功能的需要,但在社会的运作中都变成了等级的判读,也就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建筑的发展也趋向于均衡态,这就避免了对于信息传递的不足与过度,因为简单有利于统治,复杂有利于炫耀,炫耀促进竞争,然后就看我们如何去识别和认同了。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对建筑就进行了类型化,这是有利于统治和辨认的,就像中国的官服一样,对品级的图样进行了安排。越是稳定的社会,其类型化越严重,创新就会被遏制,这就是建筑与社会体制间的关系。所以创新就是对均衡态的破坏,他的目标就是要打破稳定。但在很多传统的传统的城市

中稳定更重要,因此我们现在不能单独去考虑创新与稳定。所以建筑的创新还是误读都取决于今天我们的态度和方法。

5 节约与炫耀:形象竞赛与建筑生产

建建筑中,我们要从新定义“节约”与“浪费”。当我们财富大量向上层集中的时候,统治者就要通过“浪费”去炫耀其地位的高等,“浪费”就要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这就导致了人类的建筑从实用性与功能性的东西转向一种精神性的表现性的东西。例如河南嵩山少林寺后面高僧坐化后世人建的灵塔,这纯粹是一种精神上的建筑,与实际功能相脱节。一旦我们拥有了文明,我们就迈过了自然选择的门槛,我们就拥有了文化的选择,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定义浪费,我们要追求理想,一旦追求精神上的,就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浪费。所以,我们要把建筑纳入到人造物中去,就无非有两种功能,使用功能和符号信息功能。据此,我们提出一种解释建筑的思路,那就是社会炫耀。在如今社会中,人类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保障,就会对精神文明产生更多的变革,这也是来源于社会的另一种压力。从19世纪到20世纪以来,建筑从古典主义进入到现代主义,大致上可以进入两个变革,一个叫梯级变革,一种叫革命变革。社会炫耀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当炫耀的利益大过于节约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倾向于炫耀,哪怕是为炫耀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出现了国家炫耀带来了非常宏大和辉煌的国家炫耀,而平均主义带来了造价低廉的功能性建筑的两极分化。当我们从新迈入经济发展轨道时,中国许多城市进入到大都市的梦想之中。所以今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炫耀时代之中。这可以总结为形象竞赛所促成的建筑生产变化。

6 总结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句话放在建筑中也同样试用。所以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建筑史。从最早期人类发明了只为遮风避雨的棚子开始,人类的文明就进入了一个跨时代的新纪元。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建筑已不再单纯意义上的供人类居住,它更是发展成为了人类文明中的一种语言符号,更是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例如国家的广场或者祭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宏伟与理念。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每一栋建筑不止是给了我们视觉上的感染力,更是给了我们思想上的冲击力。它用无声的语言诉说了它的存在与意义。当然不是每一栋建筑都会得到人们的认可,最近刚刚建起的中国人民日报的大楼就招到无数人的调侃与讥讽,它的样式形象实在是不知道给人表达一个什么意义。我们回忆了林林总总的建筑现象,我们更应该放眼未来,我们更应该对今天的历史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