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制度 (2)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范本(2篇)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范本一、概述家长学校是为了促进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而设立的。
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家长学校的运作,确保其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机构设置1. 家长学校由学校设立,设立时应明确其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2. 家长学校设置校长(主任)一职,由学校校长或指定的教职员工担任。
校长(主任)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组织形式1. 家长学校采取集中培训、讲座和主题讨论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2. 家长学校可以结合学校教育需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和讲座。
3. 家长学校可以邀请学术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活动。
四、活动安排1. 家长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家长学校可以通过学校通知、家校互动平台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活动信息。
3. 家长学校应根据学校家长的需求,开设与学生健康、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相关的培训和讲座。
四、参与条件和方式1. 家长学校的活动对所有学校家长开放,不限制参与人数。
2. 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需提前报名,报名方式可以通过学校通知、电话、网上填写表格等进行。
3. 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线上资源参与家长学校的活动,例如在线培训、网络讲座等。
五、责任和义务1. 家长学校负责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内容应符合学校教育规划,并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指导性。
2. 家长应积极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教育水平。
家长学校的活动参与对家长来说是自愿的,但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3. 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后,应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为家庭教育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六、评估和改进1. 学校应定期对家长学校进行评估,以了解家长对家长学校活动的满意度和需求。
2. 学校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家长学校的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效果。
3. 学校可以邀请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家长学校进行外部评估,以提供中立和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家长学校制度范文(2篇)

社区家长学校制度范文(二)会议制度一、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会议。
由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
会议由家长学校校长主持,每年召开两次。
主要内容是:讨论贯彻上级关工委重要文件精神,布置学年和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二、家长学校工作会议。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主要讨论研究家长学校日常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上月工作的得失会议,由家长学校副校长主持。
三、家长学校教学会议。
由家长学校教务主任主持,必要时请家长学校校长参加,主要研究,讨论教学中的有关事宜。
如制定教研活动计划,落实教研课题,交流教学经验等。
一般要求每学期召开两次,会后须向校长作简要汇报。
四、家长会议。
它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全方位教育的重要手段,由年级主任主持,以班级为单位,主要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有关事宜。
一般每学期召开一次。
五、总结表彰会议。
它是对学校进行工作总结和对学员进行表彰的不可少的工作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一次。
六、家长座谈会议。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参加人员是在家长学校中有突出贡献的人,主要是听取他们对学校办学和远景规划的意见。
七、其它会议。
根据需要召开。
教学管理制度1、加强理论学习教学工作。
注意发现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动态,及时将信息传输给每位家长。
2、教职工要按时到班,保证上课时间,授课质量,为学员建立考核档案。
3、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次课。
4、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把握教学方法。
5、坚持家访制度,及时吸收家长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6、经常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不断上新的层次。
7、每课时要有规范系统的教案。
授科内容一定要慎重选择,([])符合授课对象的要求。
8、带头学习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
9、了解家长对教学方面的要求,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成长情况。
学员考勤制度1、学员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到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间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外出必须请假。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长学校会议的制度安排,包括会议目的、参会范围、会议周期、议程安排、会议形式、会议记录等方面。
二、会议目的1. 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情况;2. 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教学计划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3. 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学校与家庭的互动;4. 传达学校的重要通知和信息,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参会范围1. 学校校长、教师代表;2. 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
四、会议周期1. 定期会议:每学期召开一次,时间普通安排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2. 特殊会议:根据需要召开,如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等。
五、议程安排1. 开场致辞:由学校校长或者会议主持人致辞,介绍会议目的和重要事项;2. 学校教育工作汇报:学校教务处负责人汇报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改革等内容;3. 学生学习情况介绍: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评价等;4. 家长意见交流:家长代表发言,提出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 学校通知事项:学校通知家长有关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的重要事项;6. 结束语:学校校长或者会议主持人总结会议内容,对家长的参预和支持表示感谢。
六、会议形式1. 线下会议:在学校会议室或者其他场地召开,家长亲自到场参会;2. 线上会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会议,家长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参会。
七、会议记录1. 会议记录人:学校教务处或者相关部门指定一位工作人员负责会议记录;2. 会议记录内容: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名单、会议议程、家长意见和建议、学校通知事项等;3. 会议记录的保存:会议记录应保存在学校档案室或者相关部门,以备日后查阅和参考。
八、会议效果评估1. 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反馈等方式评估家长学校会议的效果;2.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对会议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升会议的实效性和参预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引言概述:家长学校会议制度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会议可以有效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的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对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议召开的频率和形式1.1 确定会议召开的频率:家长学校会议可以每学期召开一次或每月召开一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 确定会议的形式:家长学校会议可以采取线下会议、在线会议或电话会议的形式,以方便家长参与。
1.3 确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会议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或周末,地点可以选择学校教室、会议室或在线平台。
二、会议议程和内容安排2.1 制定会议议程:家长学校会议的议程应包括校长致辞、教师报告、家长发言、问题交流等环节,确保会议内容全面。
2.2 确定会议内容:会议内容可以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建议收集等内容,以促进家校合作。
2.3 安排会议时间:会议时间应合理安排,确保家长能够充分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会议组织和参与方式3.1 确定会议主持人:会议主持人可以由校长、教师或家长代表担任,负责会议的主持和组织。
3.2 确定家长代表:每个班级可以选举一名家长代表参加家长学校会议,代表家长群体发言和提出建议。
3.3 确定会议参与方式:除了线下会议外,还可以通过在线会议或电话会议的方式让更多家长参与其中,促进家校合作。
四、会议成果评估和跟进4.1 评估会议成果:根据会议内容和家长反馈情况,评估家长学校会议的效果和成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会议制度。
4.2 跟进问题解决: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学校应及时跟进并解决,保证家长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
4.3 定期总结和反馈:学校应定期总结家长学校会议的情况,向家长反馈会议成果和改进措施,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五、会议制度的宣传和推广5.1 宣传会议制度: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家长学校会议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平台,旨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教育与成长。
制定和实施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增强学校与家庭的互信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和意义1. 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提供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机会,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4.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会议组织1. 会议主体:家长学校会议由学校组织,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参加。
2. 会议形式:可以采用线下或线上形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3. 会议周期: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会议次数。
四、会议议程1. 会议召开前,学校应提前发布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程等信息。
2. 会议议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会议开场:主持人介绍会议目的、议程安排等。
(2) 上次会议纪要的审议与通过。
(3) 学校工作报告:学校领导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表现等情况。
(4) 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就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5) 学校回应:学校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回应。
(6) 本次会议主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次会议的主题,如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等。
(7) 会议总结:主持人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明确下一步工作安排。
(8) 会议结束: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五、会议纪要1.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纪要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2. 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发言摘要、决议等内容。
3. 会议纪要应在会后及时整理并发送给参会人员,供参会人员查阅和核对。
六、家长代表选举1. 家长代表应由学校和家委会共同组织选举产生,选举程序公开透明。
2. 家长代表的产生应充分考虑学生人数、班级分布等因素,确保代表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旨在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包括会议目的、会议形式、会议组织和会议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会议目的1.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会议,学校与家长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制定学生教育计划,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交流学生情况:家长学校会议是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情况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
3. 探讨教育问题:会议是家长和学校共同探讨教育问题的平台,可以就学生学习方法、行为规范、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三、会议形式1. 定期会议: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学校会议,以确保家校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 主题会议:根据需要,学校可以召开特定主题的家长学校会议,如升学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
3. 紧急会议:在特殊情况下,学校可召开紧急家长学校会议,及时沟通和解决突发问题。
四、会议组织1. 召集人:学校校长或指定的教职工担任召集人,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安排。
2. 参会人员:家长学校会议应邀请全体家长参加,学校教职工也应全程参与。
3. 会议通知:学校应提前通知家长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确保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
五、会议流程1. 开场致辞:会议开始时,召集人致辞并简要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安排。
2. 学校介绍:学校负责人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等。
3. 学生表彰:学校可以在会议上表彰优秀学生,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学生情况反馈:学校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包括成绩、考勤、表现等。
5. 家长发言:家长可以就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出问题、建议或意见,并与学校进行互动交流。
6. 学校回应:学校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建议或意见进行回应,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7. 教育讲座:会议可以邀请专家或学校教职工就教育相关话题进行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2024年家长学校各项制度(二篇)

2024年家长学校各项制度为全面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订家长学校工作制度:1、认真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围绕家长学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班的工作实际,制订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加以实施。
2、坚持搞好家长学校培训工作,并定期抽查培训的效果。
3、每学期开好家长座谈会,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提出好的建议,同时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打分,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家长学校职责1、贯彻《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倡导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发展自我的理念。
3、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
4、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5、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
6、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7、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8、让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学校这一主渠道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工作。
家长学校学员考核制度1、每年对所有学员进行一次考评,考评分模范学员、好学员、合格学员、不合格学员四个层次。
2、根据家长学校学员出勤率、学习成绩、教育孩子等情况情况进行考核。
3、学校每年初中在“六、一”期间、高中在“五、四”期间进行隆重表彰,并予以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
4、对不合格家长学校进行个别补课培训。
5、家长学校学员考核要建立档案,考核结束后通知家长本人。
家长学校校长岗位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创办家长学校的指示,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2、负责组建家长学校组织网络,聘任好教务主任、教师、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定期召开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家长学校重大问题,建设一个团结、服务、实干、高效的领导班子。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4篇)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一、总则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的平台,旨在促进家校互动、共同育人。
为了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果,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内容1. 家长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家长培训等。
具体安排根据学校的需求和家长的意愿进行协商确定。
三、组织架构1. 家长学校设立家委会,家委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包括主席、副主席、秘书等职务。
家委会每年选举一次,任期为一年。
2. 家委会设立相关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四、职责与权力1. 家委会主席负责主持家委会工作,组织和指导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
2. 家委会副主席负责协助主席工作,并在主席不能履职时代理其职务。
3. 家委会秘书负责记录会议内容、起草相关文件和通知,并协助主席和副主席完成各项工作。
4. 家委会成员负责参与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发挥积极作用,为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5. 相关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执行工作。
五、工作流程1. 家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决定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活动内容和预算安排。
2. 家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学校家长代表大会,汇报工作进展和活动效果,并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家委会每年举办一次家长学校工作总结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六、工作纪律1. 家委会成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和活动,如因故不能参加应提前请假。
2. 家委会成员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安排,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转。
3. 家委会成员应保守学校和家长的秘密,不得将相关信息泄露给外人。
4. 家委会成员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
七、激励与惩罚1. 对于表现突出的家委会成员,学校将予以嘉奖和奖励,如荣誉称号、表彰证书等。
2. 对于工作不力、违反纪律的家委会成员,学校将按照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警告、撤职等处理。
八、附则1. 本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须经家委会讨论并得到学校批准。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为了规范家长学校会议的组织和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目的1.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和规定,提供家长参预学校决策的机会。
3. 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提供家长与教师、学校管理层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5. 推动学校与家长共同参预学生的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会议形式1. 定期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学校会议,会议时间普通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
2. 暂时会议:根据需要,学校可以召开暂时的家长学校会议,及时解决紧急问题。
四、会议组织与参预1. 组织者: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家长学校会议,确定会议议程和具体安排。
2. 参预者:所有学生家长均有权参加家长学校会议,也可委托他人代表参会。
五、会议议程1. 开场致辞:由学校负责人或者会议主持人致辞,介绍会议目的和重要事项。
2. 学校工作汇报:学校领导或者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活动等情况。
3. 学生表现和成绩通报:教师代表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家长可就相关问题提问或者讨论。
4. 家校合作项目介绍:学校介绍家长参预学校工作的机会和方式,鼓励家长积极参预学校的教育活动。
5. 家长意见交流:家长可就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负责人或者相关人员进行回应。
6. 其他事项:学校可根据需要安排其他相关事项的讨论和交流。
7. 会议总结:由学校负责人或者会议主持人进行会议总结,概括讨论内容和达成的共识。
六、会议记录与反馈1. 会议记录:学校教务处或者相关部门负责记录会议内容、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会议记要。
2. 会议记要:会议记要将在会后及时整理并发送给预会家长,以便家长了解会议讨论内容和结果。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旨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制定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可以规范会议的组织和进行,确保会议的目标达成,提高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议目的1. 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双方的合作。
2. 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和发展规划,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
3. 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提供家长交流的平台,促进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三、会议组织1. 会议形式家长学校会议可以采取线下或线上形式进行。
线下形式可以在学校的会议室或多功能厅举行,线上形式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工具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
2. 会议周期家长学校会议一般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具体召开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会议通知学校应提前向家长发送会议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形式、议程和参会要求等。
通知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学校APP、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
4. 会议议程会议议程应提前制定并在会议通知中发布,内容包括学校介绍、学生表现和问题汇报、家长发言、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等环节。
会议议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会议主持会议主持人由学校指定,一般由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主持,确保会议按照议程进行。
6. 会议记录会议应有专人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发言要点、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等。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向家长发布。
四、会议内容1. 学校介绍会议开始时,学校应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针、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等。
通过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
2. 学生表现和问题汇报学校应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社交能力等方面。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案例,让家长对学生的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学校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及部分家长代表为成员。
2. 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家长学校各项工作。
三、会议制度1. 定期召开家长学校会议。
家长学校会议分为全体家长会议和班级家长会议。
(1)全体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举行。
全体家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工作总结与展望、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经验交流、家长代表发言等。
(2)班级家长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班主任主持,家长代表参加。
班级家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学期表现总结、家校沟通与协作、家长教育方法探讨、班级活动安排等。
2. 家长学校会议的组织与实施:(1)会前准备:班主任提前向家长发送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和注意事项。
(2)会议议程:会议开始前,由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确保会议有序进行。
(3)会议内容:会议内容围绕学生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展开,充分尊重家长意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4)会议总结:会议结束后,由主持人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四、会议要求1. 家长应按时参加家长学校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2. 家长应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家长学校会议应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尊重他人意见。
4. 家长学校会议应注重实效,提高会议质量,确保会议取得预期效果。
五、考核与评价1. 家长学校会议的召开情况将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
2. 家长对家长学校会议的满意度将作为评价会议效果的重要依据。
3. 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将对家长学校会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进行修改和调整。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制定家长学校会议制度是必要的。
二、会议目的1.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会议,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
2. 传递信息:向家长传递学校的重要信息,包括学校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相关内容。
3. 反馈交流: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4. 提升家长参与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和决策,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会议形式1. 会议周期: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家长学校会议,分别安排在开学初和学期末。
2. 会议通知:学校提前发布会议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和相关材料,通知方式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学校通知APP、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
3. 会议时间:会议时间一般安排在工作日的下午或晚上,以方便家长参加。
4. 会议地点:会议地点通常选择学校的会议室或多功能厅,确保会议场所宽敞、舒适,设备齐全。
四、会议组织1. 主持人:由学校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充当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主持。
2. 出席人员:会议的出席人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等。
3. 会议记录:学校安排专人进行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理成会议纪要。
4. 会议秩序:会议期间,所有与会人员应保持秩序,尊重他人意见,遵守会议规则。
五、会议议程1. 开场致辞:由学校领导或主持人进行开场致辞,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安排。
2. 学校工作汇报:学校领导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等。
3. 学生表彰:表彰在学业、品德、体育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并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具体情况。
4. 学校政策解读:学校领导向家长解读学校的重要政策和规定,以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的工作。
5. 家长意见交流:家长代表有机会提出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代表则给予回应并解答疑问。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平台,旨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旨在规定家长学校会议的制度,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提高会议的效果和参预度。
二、会议召开频率1. 家长学校会议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分别安排在上学期和下学期。
2. 学校可根据需要召开额外的家长学校会议,如特殊情况或者重大决策需要家长参预讨论。
三、会议召集1. 学校校长或者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召集家长学校会议。
2. 会议召集人应提前通知家长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相关材料。
四、会议议程1. 会议议程应提前确定并通知家长,以确保会议的目标和内容清晰明确。
2. 会议议程通常包括学校工作汇报、家长意见交流、学生表彰等内容。
3. 家长可提前提交议题,学校会评估其重要性并决定是否列入议程。
五、会议参预1. 家长学校会议是全体家长的参预机会,鼓励家长踊跃参加。
2.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场地和设施,以保证家长的参预舒适和便利。
3. 家长应按时参加会议,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应提前请假并说明原因。
六、会议记录1.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确保会议内容的准确记录。
2. 会议记录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名单、会议议程、讨论内容、决策结果等。
3.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向家长公开,以便家长了解会议发展和结果。
七、会议决策1. 家长学校会议是一种商议决策机制,会议达成的决策应尊重多数家长的意见。
2. 重大决策应经过充分讨论和沟通,确保家长对决策有足够的了解和参预。
3. 学校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决策结果,并在决策实施过程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
八、会议评估1. 学校应定期对家长学校会议进行评估,以了解会议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2. 家长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应被充分考虑,并在下次会议中进行改进。
九、会议守则1. 会议应按时开始,并严格按照议程进行。
2. 参会人员应尊重他人的发言权,不得打断或者干扰他人发言。
3. 会议讨论应环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展开,不得涉及个人攻击或者不相关的话题。
家长学校工作会议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家长学校工作质量,确保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家长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协调。
2. 设立家长学校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会议制度1. 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工作会议,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
2. 全体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由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
3. 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由家长学校办公室负责召集。
四、会议内容1. 全体会议内容:(1)总结上学期家长学校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布置下学期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
(3)研究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质量。
(4)交流家长学校工作经验,分享成功案例。
2. 专题会议内容:(1)针对家长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2)针对家长学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对家长学校工作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会议要求1. 教职工应按时参加家长学校工作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2. 会议期间,应保持会场纪律,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3. 会议记录员应做好会议记录,确保会议内容完整、准确。
4. 会议结束后,家长学校办公室应将会议纪要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
六、监督检查1. 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对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会议制度的行为,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家长学校工作水平,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制定家长学校会议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长学校会议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会议目的1. 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学生管理规定。
3. 探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并共同寻觅解决办法。
4. 提供家长参预学校决策的机会,共同改进学校教育质量。
三、会议组织1. 会议类型:学校将定期组织家长学校会议,包括全体家长大会和班级家长会议。
2. 会议时间:会议时间将提前通知,以确保家长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3. 会议地点:会议地点将在学校内指定的会议室或者教室进行。
四、会议内容1. 全体家长大会:a. 学校领导团队将介绍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
b. 学校教师代表将介绍学校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学生评价制度。
c. 家长代表将分享家长的关注点和建议,并提供对学校工作的反馈。
d. 学校将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并与家长共同讨论学校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2. 班级家长会议:a. 班主任将介绍班级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管理措施。
b. 家长将分享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观察和反馈,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c. 班主任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寻觅解决办法。
d. 学校将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支持措施,鼓励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五、会议记录和反馈1. 学校将指定工作人员负责会议记录,包括会议内容、问题和建议等。
2. 会议记录将及时整理并向全体家长公开,以便家长了解会议讨论的内容和结果。
3. 学校将根据会议记录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并向家长进行反馈。
六、会议守则1. 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早退。
2. 尊重他人意见,文明交流,不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
3. 遵守会议纪律,听取他人发言时保持肃静。
4. 鼓励积极参预,提出问题和建议时要客观、具体、建设性。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引言概述:家长学校会议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机制,旨在促进家校合作,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本文将从会议目的、会议形式、会议议程、会议参预和会议效果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家长学校会议制度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一、会议目的:1.1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学校会议为家长与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1.2 提高家长参预度:通过会议,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案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预度。
1.3 促进学生发展:家长学校会议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进而与学校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会议形式:2.1 定期会议:学校可以每学期或者每学年定期召开家长学校会议,确保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的持续性。
2.2 主题会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需求,可以召开特定主题的家长学校会议,如学业规划、心理健康等。
2.3 线上会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学校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方便家长远程参预会议,提高参预度和效率。
三、会议议程:3.1 学校介绍:会议开始时,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3.2 学生表现: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表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3.3 问题讨论:会议中可以安排时间,让家长提出问题和建议,学校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会议参预:4.1 家长参预:学校应积极邀请家长参加会议,并提前告知会议时间和议程,方便家长合理安排时间参预。
4.2 学生参预:在适当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邀请学生参加会议,让学生了解家长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3 教师参预:教师是家长学校会议的重要参预者,他们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五、会议效果:5.1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学校会议可以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家长学校各项制度范本(2篇)

家长学校各项制度范本如下:一、家长参与制度1. 家委会组织:每年选举产生班级家委会成员,负责班级家长的协调与组织工作。
2. 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家长会议,交流学生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讨论班级事宜和学校政策。
3. 家访制度: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家庭访问,加强师生家庭间的联系与沟通。
二、家长与学校的互动机制1. 家长信箱:学校设立家长信箱,家长可随时将问题和建议写信反馈给学校,学校将及时回复。
2. 家校通讯:学校定期向家长发布学校动态、活动安排和学生成绩等信息,确保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动态。
3. 家长咨询时间:学校安排专门的时间,供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解决问题、了解学生情况。
三、学校家长会议制度1. 会议时间与地点:家长会议一般在周末或假日召开,学校会提前通知家长,准备好会议的场地。
2. 会议议程:会议由学校和家委会协商制定,包括学校的通知事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内容。
3. 会议纪律:会议规定时间,家长应准时参会;会议期间禁止使用手机等妨碍会议进行的行为。
四、家长陪读制度1. 陪读时间:学校将特定的时间段安排给家长,家长进入学校陪同孩子上课、做作业或参加活动。
2. 陪读方式:家长可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了解孩子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陪读制度执行: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陪读制度的顺利执行。
五、家校合作协议1. 目的和原则:家校合作协议旨在家长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 内容:协议内容包括家校互动机制、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家长的责任义务等具体内容。
3. 签署和执行:协议由家长和学校共同签署,各方共同遵守协议的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家访制度1. 家访目的:家访旨在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 家访流程:学校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家访,事先与家长预约时间和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长学校会议制度的目的、组织形式、议程安排、参会人员以及会议记录等内容。
二、目的1.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关系。
2. 提供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机会,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3. 为家长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共同探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问题。
4. 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组织形式1. 定期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学校会议,会议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假期,方便家长参加。
2. 主题会议: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召开特定主题的家长学校会议。
四、议程安排1. 开场致辞:学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致辞,介绍会议目的、议程安排等。
2. 学校工作汇报:学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特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3. 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有机会发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相关问题。
4. 学校回应:学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对家长代表的发言进行回应,并解答相关问题。
5. 专题讲座或研讨:邀请专家学者或学校内部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研讨,涉及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6. 互动交流:家长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问题。
7. 会议总结:学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家长的参与和贡献表示感谢。
五、参会人员1. 家长代表:每个班级选举产生的家长代表,代表本班家长参加会议。
2. 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等学校管理层参加会议。
3. 教师代表:每个班级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4. 专家学者:根据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六、会议记录1. 会议记录人:由学校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会议记录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意见和建议等。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会议制度引言概述:家长学校会议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机制,旨在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家长学校会议的目的、组织方式、会议内容、会议效果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家长学校会议制度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一、家长学校会议的目的:1.1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学校会议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通过会议,家长和学校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1.2 促进学生发展:家长学校会议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增强学校管理效果:通过家长学校会议,学校可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管理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果和教育质量。
二、家长学校会议的组织方式:2.1 定期召开: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家长学校会议召开时间表,例如每学期召开一次,确保家长和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持续进行。
2.2 灵活多样:家长学校会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面对面的座谈会、在线会议、家长代表会等,以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和时间安排。
2.3 邀请专家参与: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参与家长学校会议,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教育问题。
三、家长学校会议的内容:3.1 学生学习情况:学校应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2 学校教育政策:学校应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政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3.3 家校合作计划: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家校合作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家长学校会议的效果:4.1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家长学校会议,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4.2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学校会议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制度
家长学校是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是共同育人经验的交流,是统一学校教师与家长教育方法及手段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思想和观念,提高我校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正常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和作用,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制度如下。
1、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实行例会制,例会每学期召开两次(学期初、末)。
特殊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2、家长学校工作会议由学校政教处负责召集。
3、家长学校工作会议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家长委员会委员等人员参加,也可特邀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其他人员参加。
4、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在召开前由学校政教处负责准备:
(1)确定会议主题、议题和要解决、商讨的问题。
(2)联系与会成员,征询意见或建议,形成一致意见。
(3)联系会议具体安排和会前各项准备工作。
5、家长学校工作会议结束后,由学校政教处负责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落实会议的有关决议,并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兴仁市屯脚镇屯脚小学
屯脚小学
家
长
学
校
工
作
会
议
制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