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作业 巴西利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典型城市的规划评析

姓名:

班级: 1

学号:

指导老师:

飞翔在美洲上空的巴西利亚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为首都后在科斯塔和尼迈耶规划下的巴西利亚城市建设。巴西利亚的规划充分展示了《雅典宪章》功能城市的精神,是以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艺术哲学观念解决城市建设问题的典型范例。通过分析得出,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存在发展包含人类一切活动与行为,多学科的交叉和参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巴西利亚城市规划

引论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国土北部是圭亚那高原、西部是亚马逊丛林,西南部是查科平原以及巴西高原,南部为坦荡的高原牧场。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国土面积为851196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1亿,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

巴西的第一个首都是萨尔瓦多(1549年—1763年),1763年迁都里约热内卢。两百年来,由于不加控制过度开发,城市急剧发展。不仅是巴西的政治、行政管理中心,而且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工厂林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增加,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使里约热内卢在人口、交通、能源、环境污染等方面不胜其负,难以履行首都作为政治、行政管理中心这一真正职能。为了使首都彻底摆脱上述沉重负担和压力,为了开发西北广大内陆地区、使内陆与沿海的经济得以均衡发展,巴西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到巴西高原中部。于1960年4月21日在一片红土荒草上,重新建成了一座拥有八个卫星城市、占地58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万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一、巴西利亚简述

1.建设初衷

1955年在新当选总统库比契克为使巴西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独立而开发内地的决定下建设的。借助首都作为政治、行政管理中心的作用,以它的繁荣和发达,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使原来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得以均衡发展。

2.自然和人文条件

巴西利亚地处热带,由于当地海拔较高(1161米),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22C左右,且位于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水源丰富。市区内地势平坦,土质优良,地质构造稳固。美中不足的是巴西利亚建于荒野之上,缺乏天然的景物资源,通过建造一些人工风景来弥补这个缺憾。例如,利用新月形天然洼地截断附近的帕拉诺亚河围造一个人工湖,它的南北二湖成“人”字形环抱大半个巴西利亚市,既调节了市区的空气湿度,又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城市增添了妩媚和韵律。

二、城市规划理论依据

巴西利亚是雅典宪章“功能城市”的实践体现,1933年出版的《光明城》(The Radiant City)一书中,勒.柯布西耶认为当时全球所有的城市都是垃圾、混乱、丑陋、毫无功能

性,丝毫体现不出设计之美,功能之美。巴西利亚的规划带有勒.柯布西耶“形式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

三、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的主要规划设计者市科斯塔(L.Costa)与尼迈耶(O.Niemeyer)。这个城市规划人口50万,用地约150平方公里,两条相互垂直的主轴线在城市中心交叉,形成传统的“十”字型空间结构。一条轴线由火车站起,自西向东长达8.8km,通过林荫大道把公共建筑串联起来;另一条轴线长13.5km,由北向南呈弓形,作为居住用地的结构轴线。

1.城市总平面布局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完全从政府机关办公和居民生活方便出发,强化了首都政治、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城市的整体造型宛如一架凌空欲飞的巨型飞机,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机头”是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议会大楼(三权广场),机头昂向东方,寓示朝气蓬勃;“机身”长约8公里,是城市交通的主轴,其前部为宽250米的纪念大道,两旁配有高楼群,是行政机构,大教堂和国家剧院的所在地;“两翼”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沿湖畔展开的弓形横轴布局为商业区、住宅区、使馆区,商业区与住宅区以教堂和学校为中心分布在4个扇型区里;“机身”

和“机翼”的结合处是公共汽车总站;飞机尾部是文化区和体育运动区,有展览厅和纪念馆,火车站,其末端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印刷出版区。城市主轴和两翼的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飞机之外的地方是它的卫星城。

2.城市居住区

商业区的两侧是“两翼”各长达5000米的城市居住区。居住用地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为居住轴线上的格子状街坊,由公寓式住宅组成,呈带状分布。尼迈耶设置的11个“超级小区”(superquadros)里面都是六层高的(底层是公共区)带电梯的公寓式单元。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成一个标准。在居住区内,每隔一段

有个横向的小商业街,学校、教堂也穿插在超级小区中。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一般都能就近得到满足。另一种是在外围靠近湖泊的三个宽阔的低密度居住区,这是高收入阶层的住所。

3.城市道路交通

巴西利亚的交通完全是现代化、立体化的。城市道路网以高速道路为主要骨架,汽车是交通系统的主体,其他道路把城市用地再分为专用街区和建筑区。作行政用途的主轴线宽250米,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宽度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以确保高效的交通管理。市内公路均为单行线,立体交叉不设红绿灯,从而使城市街区成为放大的公园。

4.城市绿化景观

巴西利亚所在地中部高原的生态是稀树草原和干旱森林,在市区绿化中也营造这种疏林草地的典型乡土景观。市区内辟建了一系列国家公园,生物保护区,环境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形成优势互补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上比一味注重植树种草的城市人工绿化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巴西利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最多的首都,整个城区绿化面积占60%,人均绿地达到100平方米。大部分城区被湖水拥抱,整齐、几何形的大林荫道轴线与地形十分吻合而又与不规整的湖泊产生了生动的对比效果,创造了如画的景观。

5.卫星城建设

为了控制人口和城市规模,巴西利亚在兴建之初就同步建设了八座卫星城市。这些卫星城市距离市区都不太远,每座卫星城建设都按其功能侧重来分别布局和建设。巴西利亚建成时专门在机场一带,为普通劳动者规划了一个卫星城,让每个城市的建设者都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嘎玛卫星城距市区最近,有10公里,布拉斯兰迪亚最远,56公里。最大的一座卫星城叫“塞依兰迪亚”,居民达50万,比市区人口还多。卫星城设施配套齐全,商业发达,住房舒适,往返市区交通便利且房租、水、电费比市区便宜,环境比市区更优雅。这些卫星城疏散了巴西利亚市区的人口,解决了由于人口密度带来的一系列难题,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维护了首都的良好秩序。

6.工业建设

巴西利亚严格禁止在市区兴建各类重工业工厂和污染较重的轻工业工厂。经济活动也只以建筑业、公共管理和服务业为主。修建立交桥和地铁避免由于经济活动过多过滥而造成的交通拥塞,用水和能源危机,减少了噪音、烟尘、废气、废水对城市环境的侵害和污染。巴西利亚控制工业建设。减少经济活动的做法使首都有效的承担起政治、行政中心的任务和职责。

7.都市设计特点

巴西利亚包括总统府和总统官邸在内的所有政府机关、单位乃至大学校园都没有围墙或者没有全封闭的高墙割据。没有围墙的都市设计不仅拓展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视野,而且表现的是一种透明的政治,自信开放的心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人类理想。它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官员与平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距离。

四、巴西利亚的重点建筑及广场

亚和谐的纪念性建筑群使城市显得整齐对称并且远景美观。宽阔的广场区域里摩天大楼高耸的方型楼体在圆滑表面的平衡下创造出一幅和谐的城市画面,这以成为巴西利亚的典型象征。众多的共用建筑都是精品,由此它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

1.三权广场三权广场是巴西利亚政治、文化中心。广场右侧是总统府,与总统府隔广场相对的是联邦最高法院,与总统府和最高法院成三角形布置的另一侧是全市最高建筑(28层)的议会大厦,以上三者形成鼎力之势,象征巴西三权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