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模拟试卷及解答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模拟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教育理念?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杜威D. 洛克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的理解。
A项,赫尔巴特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主张“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与题干中的教育理念不符,故A项错误。
B项,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并著有《大教学论》,该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但他并未提出题干中的教育理念,故B项错误。
C项,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与题干中的教育理念一致,故C项正确。
D项,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他主张“白板说”,即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但他并未提出题干中的教育理念,故D项错误。
2、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
A. 文化功能B. 政治功能C. 经济功能D. 科技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功能。
选项A,文化功能是指教育在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更新、文化创造等方面的作用。
自教育产生以来,它就承担着传递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即文化的职能,这是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
因此,A项正确。
选项B,政治功能是指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培养政治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
尽管政治功能也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它并不是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因为并非所有教育都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
故B项错误。
选项C,经济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的“三中心”分别是A.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B.教师中心、学校中心、活动中心C.学生中心、课堂中心、活动中心D.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和杜威核心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概述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德国教育学家()将教育理论分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实践教育理论。
A.布雷岑卡B.谢弗勒C.凯洛夫D.拉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都是需要认真理解的。
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是指从理论上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他三项都是具体实际的,属于实践价值。
知识模块: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5.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内发论观点的是A.白板说B.性善论C.环境决定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各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在的环境和行为训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属于外铄论。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208.00)1.【2010-39】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
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分数:11.60)A.经验一分析范式B.社会批判范式C.诠释一理解范式D.复杂思想范式2.【2014-39】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分数:11.60)A.人本主义取向B.科学主义取C.解释主义取向D.历史主义取向3.【2019-40】张老师对小学生作业上的错字进行统计,分析错字类型,为探讨成因及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
(分数:11.60)A.测量法B.观察法C.文献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4.【2013-40】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定为“中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
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地方是其( )。
(分数:11.60)A.创新性B.价值性C.规范性D.可行性5.【2016-41】如果抽样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该避免采用的取样方法是( )。
(分数:11.6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6.【2013-41】在文献检索时,研究者不仅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资料。
这体现了文献检索的( )。
(分数:11.60)A.矛盾性原则B.逆时性原则C.选择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7.【2018-41】某研究者欲全面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研究成果,应检索( )。
(分数:11.60)A.人大报刊复印资料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8.【2011-41】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教育学的创立标志是()A. 柏拉图《理想国》B. 柏拉图《国家篇》C.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D. 柏拉图《法律篇》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A.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B.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C. 教育目的的稳定性D. 教育目的的适应性3、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通过制定规则、建立制度等方式来管理班级的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属于()A. 惩罚性管理B. 制度性管理C. 自律性管理D. 情感性管理4、题干: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A. 布尔诺·贝尔特B. 赫尔巴特C. 康德D. 卢梭5、题干: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最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A. 小组讨论B. 个人自学C. 课堂教学D. 实验操作6、题干:在我国,以下哪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A. 1995年B. 2000年C. 2005年D. 2010年7、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狭义的教育目的?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发展能力C、适应社会需要D、满足个体发展需求8、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情感性原则9、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A、认知内驱力B、情感动机C、外部动机D、认知失调10、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践性B. 理论性C. 神秘性D. 历史性11、以下哪位教育家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费尔巴哈12、在我国,以下哪个时期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强调普及义务教育?A. 清末民初B. 民国时期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13、教育学中,以下哪个概念强调教育的个体发展?A. 教育目的B. 教育价值C. 教育过程D. 教育个体发展14、在教育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法侧重于对教学过程的监测和反馈?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标准化评价15、在班级管理中,以下哪种领导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 权威型领导B. 支持型领导C. 参与型领导D. 管理型领导16、教育学中,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裴斯泰洛齐C. 康德D. 洛克17、在下列教育法规中,属于国家教育基本法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8、在课程类型中,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和跨学科学习的是:A. 学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分科课程D. 活动课程19、以下哪位教育家首次提出了“教育即生长”这一观点?()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康德D. 卢梭 20、在教育学中,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下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B. 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主C.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D.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21、在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以下哪个时期实施了“壬戌学制”?()A. 民国时期B. 清末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D. 建国后22、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A. 教师和学生B. 所有参与教育过程的人C. 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D. 学生的家长和教师23、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B.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手段和过程C.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D.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环境条件24、在教育学中,“教育制度”的含义是指:A.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规范B. 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C. 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D. 教育投资和资源的分配25、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B. 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C. 教育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26、以下哪位教育学家提出了“教育适应论”?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康德D. 斯宾塞2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对立B. 相互促进C. 互相替代D. 互不相关28、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解析:3.《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分数:2.00)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解析:4.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解析:5.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 )(分数:2.00)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与基督教有关,但是星期日学校不属于严格的基督教办学形式,它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为解决童工的教育问题而创设的,学习内容涉及基督教《圣经》,但后期也有很大世俗性。
6.西欧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开放B.等级C.自治√D.普及解析:7.塞尔柱帝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波伦亚大学B.萨莱诺大学C.巴黎大学D.尼采米亚大学√解析:8.耶稣会教育中的精英学科是指( )(分数:2.00)A.逻辑学B.哲学和神学√C.天文学D.神学和文学解析:9.法国的教育家( )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分数:2.00)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解析:10.倡议并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分数:2.00)A.彼得大帝B.罗蒙诺索夫√C.叶卡捷琳娜D.乌申斯基解析:11.有关英国近代教育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英国慈善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B.学园是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C.20世纪初,英国通过拨款形式开了国家干预教育的先河√D.英国通过《初等教育法》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解析:12.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 )(分数:2.00)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解析:1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 )提出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 5.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叫做( )A.课题论证B.课题审查C.课题申报D.课题选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2.选择研究问题时,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需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3.关于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4.课题研究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标志是( )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B.研究方法的确定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D.课题论证的完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为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和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6.在考察教育科研选题存在的可行性条件时,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需考虑的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时机问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7.教育研究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着眼于( ) 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8.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是在哪一年?A、1776年B、1806年C、1835年D、1840年2、卢梭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这部著作是?A、《教育漫话》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人的教育》3、提出教育无目的论的是哪位教育家?A、杨贤江B、皮亚杰C、杜威D、艾宾浩斯4、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A. 杜威B. 赫尔巴特C. 康德D. 裴斯泰洛齐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 个性化教育B. 全科教育C. 终身教育D. 教育公平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哪种关系?A. 领导与被领导B. 指导与服从C. 相互尊重与合作D. 专家与新手7、下列哪一项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A. 教育即生活B. 学校即社会C. 从做中学D. 教师中心论8、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守恒概念的阶段是哪个阶段?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9、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下列哪一项属于认知领域最高层次的目标?A. 记忆B. 理解C. 应用D. 创造1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是(C)。
•A、1628年,英国的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1806年,德国的洪堡建立柏林大学•C、1834年,美国的康斯坦斯举办教育学讲座•D、1858年,中国在北京创办京师同文馆11、在教育学派别中,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是(A)。
•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12、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是生长”这一教育理念的是(D)。
•A、赫尔巴特•B、杜威•C、裴斯泰洛齐•D、卢梭13、题干:在下列哪个观念指导下,现代的学校教育得以产生?A. 人类中心主义B. 神中心主义C. 科普教育观念D. 生产力决定论14、题干: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B.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C. 必须完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D. 注重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5、题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师B. 学生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1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视为:A. 单向传递B. 双向交流C. 非正式沟通D. 信息交换17、下列哪一项不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一部分?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E. 抽象思维阶段18、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下列哪个层次的目标要求最高?A. 记忆B. 理解C. 应用D. 分析E. 评价F. 创造19、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教育史之父”?()A. 孔子B. 柏拉图C. 柏拉图D. 卡尔·威特 20、在教育学中,教育目的是指()。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4(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本题的命题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思辨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在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上,研究者的理论基础有: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但论文中两个理论都没有恰当使用。
这一研究违反了(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顺序量表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
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
顺序量表既无绝对零点,亦无相同单位。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3.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分数:2.00)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
比率量表有相等单位,亦有绝对零点,因此对比率量表的数值可进行乘除运算。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在测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中,需以“学号”来区别大学生。
学号属于(分数:2.00)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
称名数据(nominal data)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其数值一般都取整数形式,只计算个数,并不说明事物之间的差异的大小,比如性别、颜色分类、人口数、学校数、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等。
他们只能用具有相同属性的个体数目。
在教育和心理类调查研究中,有关被试属性的调查资料,大多属于这类数据。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5.下列统计方法,适合称名变量的是(分数:2.00)A.百分比√B.χ2分析C.t检验D.Z检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变量特点。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6,分数:52.00)1.李老师将儿童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 )。
(2012年)(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解析: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数字仅表示事物,而无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学生的学号、机动车的车牌号等属于定名测量;定序测量中的数据已有数量大小的含义,数字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如体育能力等级、比赛中的名次等;定距测量中,数字不但可以按大小排序,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
因此,本题选B。
2.“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013年)(分数:2.00)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解析:解析:调查问卷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格外谨慎。
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
因此,本题选D。
3.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2013年)(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解析: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它是测量尺度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变量依自身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并标记为不同的名称或数字符号,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
因此,本题选A。
4.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2014年)(分数:2.00)A.人本主义取B.科学主义取向√C.解释主义取向D.历史主义取向解析: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已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等。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6,分数:52.00)1.李老师将儿童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 )。
(2012年)(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解析: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数字仅表示事物,而无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学生的学号、机动车的车牌号等属于定名测量;定序测量中的数据已有数量大小的含义,数字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如体育能力等级、比赛中的名次等;定距测量中,数字不但可以按大小排序,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
因此,本题选B。
2.“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013年)(分数:2.00)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解析:解析:调查问卷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格外谨慎。
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
因此,本题选D。
3.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2013年)(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解析: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它是测量尺度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变量依自身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并标记为不同的名称或数字符号,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
因此,本题选A。
4.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2014年)(分数:2.00)A.人本主义取B.科学主义取向√C.解释主义取向D.历史主义取向解析: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已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等。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7(题后含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在( )时,中国就有了“序”、“校”等学校教育机构。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2.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是( )。
A.生物遗传B.选择经验C.社会实践D.教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3.教育决定论属于()A.单因素论B.多因素论C.内发论D.内因外因交互作用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讨论法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本题指的是练习法,即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5.关于教学方法,错误的是A.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B.学法处于主导地位C.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D.教学方法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将教学定义表述为:“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可见,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5,分数:50.00)1.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
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2010年)(分数:2.00)A.经验一分析范式B.社会批判范式C.诠释一理解范式D.复杂思想范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研究的整体认识。
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领域包含了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等各种因素,说明教育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验一分析范式或诠释一理解范式的范围,已经达到了复杂思想范式的程度。
因此,本题选D。
2.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2010年)(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解析: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题干中在数据“35%”的前面添加了含有价值意味的“高达”和“仅占”字样,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因此,本题选A。
3.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2012年)(分数:2.00)A.指导教育实践B.规范教育行为C.揭示教育规律√D.制定教育方针解析:解析: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因此,本题选C。
4.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2013年)(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解析:解析:伦理原则表现为在方法的使用上要“以人为本”,尊重被研究者或被试,如访谈时,要坚持研究双方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对方的选择,要替对方保密信息等。
考研教育学之教育研究方法模拟题和答案
考研教育学之教育研究方法模拟题及答案教育学专业教育研究方法科目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按照研究的目的和功能,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A.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B.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C.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D.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2、下面哪种方法属于实证研究方法()A.归纳B.类比C.概括D.观察3、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D.创新性原则4、下面哪一种方法属于定量研究?A.文献法B.观察法C.类比法D.内容分析法5、样本总数为N=1000,样本容量是n=100,求出间隔1000÷10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100次。
这种抽样方法是A.分层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 D 等距随机抽样6、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是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关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有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7、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是A.专著和论文B.提要和文摘C.研究综述D.书目和索引8.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与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储存分散,不够系统,这类文献是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综合文献9.按照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10、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日记记录法(二)简述题1、当前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2、简述文献分析与内容分析法的联系与区别3、简述教育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4、简述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5、简述定性分析的一般过程。
2019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认为,一位合格绅士最重要的品质是()。
A.温文尔雅
B.学问通达
C.知识渊博
D.品德高尚
上一题下一题
(30/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0题
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重视发展中等教育以培养帝国官吏和行政管理人员,其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是()。
B.面对一份污染报告,学生能提出检查其中结论的方法
C.学生能推测容器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对容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D.学生阅读所给的文章时,能区别文章的观念与现实
上一题下一题
(11/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1题
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既取决于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升,又取决于()。
第19题
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了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A.汉儒传注
B.唐人传注
C.宋儒传注
D.明人传注
上一题下一题
(20/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0题
颜元抨击宋明教育偏于“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教学法的一项是()。
第25题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其依据是()。
A.灵魂论
一题下一题
(26/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6题
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教育实践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中包括()。
A.确立了“四艺”
B.创办了学园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28(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的作用的是(分数:2.00)A.“庶、富、教”√B.“性相近也,习相远也”C.“有教无类”D.“学而优则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思想。
在孔子的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思想中,既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想,也有教育与人的关系思想。
其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是“庶、富、教”,即“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育与人的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3.在教育方法上提出“虽不扣必鸣”的思想的是(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方法思想。
墨子不满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主动。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下列选项中,以尺牍、辞赋、字画为教学和研究内容的学校是(分数:2.00)A.稷下学宫B.太学C.鸿都门学√D.国子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的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时设立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此名。
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教学和研究内容。
鸿都门学打破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次变革:同时作为一种儒学之外的专门学校,太学之外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代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7(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教育学与心理学背离的时期是(分数:2.00)A.1900—1920年B.1920—1960年√C.1960—1980年D.1980一现在解析:解析:这一时期心理学家进入实验室从事学习过程与学习实质的研究,没有关注教育实践。
教育学家没有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教育实践。
因此,答案为B。
3.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分数:2.00)A.感觉B.直观性思维C.知觉D.随意注意√解析: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高级心理机能是指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和意志等。
因此,答案为D。
4.在科尔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时,如果一个儿童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样妻子得救,他们将来还会重聚,那么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分数:2.00)A.好孩子定向阶段B.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C.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解析:解析:题中儿童判断海因茨是否应该偷药考虑的是海因茨的行为对他有无好处,这符合前习俗水平第二阶段——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的特点。
因此,答案为B。
5.下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分数:2.00)A.习惯化和去习惯化B.图式改变C.形成条件反射D.视觉适应√解析:解析: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于一个事物比较熟悉之后不再关注它,这说明个体由于经验已经获得了对于这个事物的认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2.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A.比喻、格言、寓言等形式B.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C.经验的描述D.采用心理学的试验方法正确答案:B解析:运用比喻、格言、寓言等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是教育萌芽阶段的特征;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是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的特征之一;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在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知识模块:教育学概述3.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A.沛西.能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理论依据是()A.”三个代表”B.“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D.邓小平理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社会发展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A.“培养完人”B.“培养独立个性”C.“培养全人”D.“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文献以及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掌握和了解情况。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的一份报告。
这个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教育的现状,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培养完人”,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本题的命题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思辨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4.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家长阻力分析——一项质的研究”,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5.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对各个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6.在研究“高考改革的阻力”这一课题的过程中,研究者想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并没有时间做问卷,但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进行访谈,是切实可行的。
因此,将家长问卷更改为家长访谈。
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行动研究D.混合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描述、解释某些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的活动机制与内在规律。
即所设计的研究将研究领域具有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
应用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它是对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的验证,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涉及面广的问题,或者直接解决个别实际问题,更具有操作性。
行动研究是一种不十分严格的实验研究,可以称为“准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具备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如假设、控制和检验。
这个假设是可以在行动中不断调整的;它也不要求严格的控制,并不一定设置对照组。
混合研究是在单一科研项目中将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混合使用的研究策略。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7.研究有效课堂时,研究者设计了结构化观察的表格,以单位时间内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有效回答为观察对象。
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包括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
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8.PISA测验是一项国际性的测验,并针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这种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包括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
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本题的测验属于定量研究,因此,答案是D。
9.有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对孩子成长极为重要。
基于此,NML小学开展了书香校园的校本课程,学生们获益匪浅。
研究者想将此经验推广,在这所学校开展了参与式观察,并对校长、老师、同学进行了访谈。
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包括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
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本题的参与式观察、访谈等都属于定性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10.在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上,研究者的理论基础有: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但论文中两个理论都没有恰当使用。
这一研究违反了(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该研究之所以会出现理论基础的悬置,是因为研究者没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11.某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在关于研究的数量方面运用了文献计量法。
运用了大量的图形和表格,让读者眼前一亮。
这一研究者遵循了(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常规的文献综述中并不包括文献计量法,这一研究者对文献计量法的巧妙运用,遵循了创新性原则。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12.某研究生初次使用访谈法,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中没有“匿名”。
这一研究者违背了(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